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199-06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畏斋集卷五      元 程端礼 撰
  记
   弋阳县薪修蓝山书院记
蓝山书院殿堂卑陋弗称且坏至元二年秋宪使畅公
按临郡守秦公适至顾聸咨嗟命县令牟公撤而新之
公承命惟谨即捐俸为倡诸儒协助抡材鸠工越三月
大成殿成又一月明伦堂成公寻代去山长许公至门
卷五 第 1b 页 WYG1199-0681b.png
庑斋庭夹室濯缨亭之未修者建倡劝率悉力修之涂
丹雘甃砖石绘先圣先师十哲从祀像器用悉备内外
完美宏敞而蓝山张先生孙某某亦捐资建先贤祠又
以富春园地十亩有奇归于院以岁租入供祀事而某
奉祠焉始是年九月至六年十月毕工邑之士人咸曰
弗纪成绩来者罔劝使来请记余辞不得命谨按书院
乃蓝山先生讲学之地先生名卿弼字希契宋咸淳间
登进士第官至太学博士革命隐居邑之水南以经行
卷五 第 2a 页 WYG1199-0682a.png
师表一郡门人杨应桂申益章建书院前至元十七年
提刑签事王公勉励作成设山长来学之士日盛而先
生之后擢高第者至今不绝书院为田若干亩地若干
亩山若干亩租米若干石钱若干缗余谓自后世所教
与所宾兴者一非先王三物之旧州县学之设虽或如
前日之盛有司所以劝勉督程者不过趣其文词之工
以要人爵故所得之士不惟德业无以追配古昔之万
一而离道失望者往往有之故前代志道之士宁弃举
卷五 第 2b 页 WYG1199-0682b.png
业确守师说与其同志讲学于宴閒之地以自脱于有
司程督之外此书院之所由建也其后书院益多士之
有志者少其所习者或无异乎州县之所工此识者之
所深叹也洪惟国朝自许文正公以朱子学光辅世祖
皇帝肇开文运百年之间天下学者皆知尊朱子所注
之经以上溯孔孟其功大矣贡举之制又用朱子私议
明经主程朱说兼用古注疏经义不拘格律盖欲学者
读经有沈潜自得之实其所作经义能条举程朱与注
卷五 第 3a 页 WYG1199-0682c.png
疏之说辩汉儒传注之得失一洗宋末反覆虚演文妖
经贼之弊俾经术理学举业合一以便志道之士岂汉
唐宋科目所能睨其万一士之学于今日者岂非幸与
惜乎宾兴有制而学校法未立故其所教所学不过随
其学官之所知所能故犹不免于前日之涉猎剽窃而
无沉潜自得之实所试经义固守反覆虚演之旧格而
试官不能推本设科之深意以救末流之弊呜呼自孔
子作经已以读书为教傥以见小欲速务外为人之心
卷五 第 3b 页 WYG1199-0682d.png
读之此乃儒之君子小人所由以分可不屡省而深戒
之哉窃谓方今惟宜以朱子白鹿洞学规正其宏纲以
所订程董学校有其节目又以辅氏所稡读书法六条
确守而不遗其一焉则庶乎学校有造士之实有以上
裨宾兴之制志道之士无择乎学院而皆可以为藏修
游息之所矣余既为书其兴修之岁月因叙古今学校
之得失乃以朱子读书之法为学者劝牟公名某字某
蜀人为邑多善政许公名某字某番昜人是年十一月
卷五 第 4a 页 WYG1199-0683a.png
甲子鄞程端礼记
   三一堂记
咸平李侯希仁以三一名堂盖有取于汉马季良忠经
之言也客有问于余曰经谓一其心为忠者何曰一者
心纯乎理而不杂不息之名一其心斯忠矣曰谓一于
其身一于其家一于其国三一为忠之始中终者何曰
犹大学言欲治国先齐家欲齐家先修身也曰谓身一
家一国一者何曰犹言身修家齐国治也曰谓百禄至
卷五 第 4b 页 WYG1199-0683b.png
六情和万人理者何曰此言三一之效身一而意诚心
正身修则动罔不吉而百禄至家一而孝弟慈则三者
亲而六情和国一而兴仁兴让则万人理也曰三一之
有合于大学者然矣忠之所为一而能一其三者何曰
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是则忠即一而贯即恕也夫既事事物物皆此一之贯
虽谓之万一可也经言三一者亦特举其切近而大者
言之耳曰一有天地圣人学者之分者何曰道之大原
卷五 第 5a 页 WYG1199-0683c.png
出于天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
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一本之所以万殊也天之一曰于
穆不已圣人之一曰纯亦不已天与圣人自然而一者
也学者之一则有待于敬主一无适而后能一之者也
曰然则学者可至于圣人乎曰可周子曰圣可学一为
要一者无欲程子曰其要只在慎独敬义夹持直上达
天德此希圣之功也曰经又引书云惟精惟一允执厥
中者何曰此上古圣神道统相传之要指人心危而难
卷五 第 5b 页 WYG1199-0683d.png
安道心微而难著惟精以察之不杂形气之私一以守
之纯乎义理之正则动静云为无过不及而信能执其
中也其曰执中者明随时取中之所以得一也其不曰
执一者惧其或流于子莫无权之执而非一也曰一之
为德可得而详言之乎曰一者道体之纯全圣功之极
致也精粹无杂者也始终无间者也该括万物者也通
古今达上下万物之原万事之干也语其理则无二语
其运则无息语其体则并包而无遗也鲁邹圣贤濂洛
卷五 第 6a 页 WYG1199-0684a.png
闽湘先儒之赞之者明且尽矣奚俟余之荒陋今李侯
扁三一以自警能终始惟一而日新焉则德业之崇广
也孰禦曰愿记吾子所述者于堂之壁曰诺至正四年
闰二月壬午甬东程端礼记
   铅山州修学记
至元四年六月辛卯暴雨三日夜水大至民居下者及
檐学地高犹半壁屋岁久朽蠹前后修者徒事外饰故
坏十六七知州奉议李侯顾聸咨嗟即捐俸为倡州学
卷五 第 6b 页 WYG1199-0684b.png
暨宗文书院诸生欣然协助得缗钱若干益以学廪鸠
工市材书楼讲堂两庑斋舍仪门盖瓦易木筑墙甃道
从祀乡贤奉祠严整贡士费君刚中独新棂星门内外
完美朝散王侯继之益以兴学为务州长瑚緷承务通
守布达锡哩承务张侯承务判官鼐玛岱从仕赞助之
始是年七月壬子至六年十月乙未毕工端礼倚席兹
学日以朱子读书法严督诸生以求实效侯即岁首遍
劝乡社令秀士入学朔望亲为讲试咸知自奋方议修
卷五 第 7a 页 WYG1199-0684c.png
学水适坏因致力遂成州之士咸曰弗纪侯绩来者罔
劝而属笔于余窃谓铅山乃朱子与诸贤讲道之地其
记学之碑有曰学者日用起居饮食之间既无事而非
学于其群居藏修游息之地亦无学而非事其警后学
者至矣尽矣抑又谓读书虽为所学之事之一亦惟读
书有自得之实则所学事事有得矣李侯名荣祖字茂
先广平肥乡人王侯名元纲字彦常霸州文安人又以
学廪少不给经费究弊所由如遵通制学令田广租轻
卷五 第 7b 页 WYG1199-0684d.png
者必使复额革豪户之仆佃者令亲种小民以租之入
彼者纳此至有增复三四倍者西邻徐氏侵入学宫墙
内占佃井亭厨基架民屋者照经理官籍令其拆除归
地于学以复永平志书之旧从其拨田二十亩有奇入
学岁收米十石抵租地钱取宗文佃占鱼湖公留养士
禁佃以绝后弊聚官书数千卷择其要者点抹句读以
惠学者以田地山池钱谷所复之数及量租入为经费
制留师生廪膳以革所养非所教之弊悉刻石垂远他
卷五 第 8a 页 WYG1199-0685a.png
皆类此云
   枣强县学修饰两庑及从祀先贤像记
孔子庙遍天下其制度沿革多不同然皆所以尊崇圣
人而阐明其道使君子小人有所聸仰感化同归于学
则一而已矣是故殿庭庑门有常度容猊佩服有常仪
尊罍簠簋有常数师弟子有常员祭祀有常礼苟奉天
子之命司牧民之寄者必有志于其间也冀州枣强县
旧有孔子庙学在东城之隅自宋历金壮丽宏敞而两
卷五 第 8b 页 WYG1199-0685b.png
庑不修从祀颇缺至正十二年某官丹珠尔策为县达噜
噶齐下车谒庙嘅然以兴学为先务即倡出俸钱若干
好事者竞发私币以相之鸠工度材葺两庑及旁舍之
圮坏者装塑历代先儒百六人像冠冕履舄丹青炳烺
端拱列坐俨如生存然后孔子庙内外完好不失典则
有以大启士民尊敬之心深知监县承宣朝廷文德之
意翕然从事于学而不能自己也教谕庞君元德述其
事以来请记夫宰百里而以礼乐为治圣人固善之矣
卷五 第 9a 页 WYG1199-0685c.png
然在当时如子游之于武城盖已不可多见况千载之
下哉今枣强大夫能作新学校以先官政其事虽略而
圣人之道实系乎此礼乐之治实原乎此其功岂小补
哉庞君曰与诸生弦歌讲习仪刑亲炙以达声教以淑
人心以无忘县大夫之德其志有足尚者故为书而记
之然窃又有说焉圣贤远矣独其言与道存焉尔学者
诵其言求其道必当究其心而泥于迹虽学为无取也
后之君子亦有省于是也夫至正十四年十二月记
卷五 第 9b 页 WYG1199-0685d.png
   三瑞图记
宁海县达噜噶齐瑞斋公莅政之二年当至顺三年戊
申邑东老子宫铁棱木阅二百馀年父老相传此木作
花则岁丰夏五月有花煜然邑果有年六月邑北浮溪
之阳粟秀两岐八月邑南龙山之麓灵芝九茎生焉惟
兹三瑞昭不可诬谨按宋政和间番昜忠宣洪公主簿
兹邑实德及民池有双莲木有连理而子适适产焉后
以异科跻宰辅邑人以三瑞名其堂郡乘载之传为盛
卷五 第 10a 页 WYG1199-0686a.png
事距今二百二十馀年而三瑞复见于公宜邑之人士
绘之丹青形之歌咏见之纪述而不能自巳也邑人述
公之政曰劝农兴学也摧暴摘奸也治民无苛政横敛
也律已绝苞苴请谒也猛虎为害雨旸愆期祷之而去
且应也谓公之致祥者在此余谓是固得之矣而所以
考引公德者犹未也洪范庶徵徵之庶草蕃庑卿士师
尹庶民尊卑皆有徵中庸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说者
谓感通之理亦及其力之所至而止今以三瑞徵公长
卷五 第 10b 页 WYG1199-0686b.png
百里而瑞应皆在百里内则公之敬用五事戒慎恐惧
而慎其独者必有以为之本也公虽不自言而天固已
知之矣凡其外之见于政事之善者虽皆此心之发若
夫体信达顺之实则在此而不在彼也余闻天人相与
之际势虽远而应不虚使公日慎一日而侈心不生他
日升而为守渔阳之麦颖川之禾不难致又升而居燮
理之任四灵可使在郊陬宫沼也惟在益慎以充之而
巳余既记公为邑致祥之美又勉其益慎以充之也于
卷五 第 11a 页 WYG1199-0686c.png
是乎记
   镜波亭记
道广德至建平八十里尽荒田平陇无亭榭楼驿可为
游偃眺瞩之所以其民朴陋俭啬力耕蚕勤工作不识
为浮靡事有雍土之风道路过者每叹无所休其劳焉
夫劳者民之所觊以逸者也而致民游于逸者民牧之
事此镜波亭之所以作也王君起宗假令兹邑之二年
八月作亭于治所之南以临桐溪越七日亭成于是跋
卷五 第 11b 页 WYG1199-0686d.png
涉于道者有所憩济于溪而值风雨寒暑者有所避故
咸乐斯亭之成焉君曰吾亦与客饮此以同其乐乎是
时天秋霜落溪水镜平扶桑出日微飙乍惊溶溶皛皛
流光不停滉荡衽席注射榱甍如入广寒坐琼台与列
仙将迎也客醉而讴孤响飞流下激弱波上薄太清又
如驭飘风凌清气相羊九霄而聆天韶之鸣也公曰是
宜名曰镜波命客程端礼志之曰政道二严也和也公
之始至绝苞苴谨法度正经界均赋役而民之病者与
卷五 第 12a 页 WYG1199-0687a.png
与焉苏矣吏之奸者厌厌焉沮矣非严以作其始乎教
令既明纲纪既布又作亭以休其劳而与邑之士民及
四方宾客饮酒言议以通上下之情而讯其得失非和
以济其终乎严和相济非政之道乎自昔善政少而苛
政多庸无以示继者乎遂刻石于亭左
   重修灵慈庙记
至正元年冬十月庚申重修灵慈庙成庙史述鄞人
之意以事状来曰国朝岁漕米三百万石给京畿千艘
卷五 第 12b 页 WYG1199-0687b.png
龙骧鲸波万里飓风或作视天若亩号神求援应捷枹
鼓灵光一烛易危为安舍我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
天妃其将谁赖故岁时天子遣使致祭礼秩与岳镇海
渎等屡加封号宠赐庙额庙宇损坏官为修葺凡神之
所以护国与国之所以报神可谓至矣惟是庙在鄞之
东角者岁久弗葺门堂室寝木朽瓦摧像设漫漶甚非
所以揭虔妥灵也庆元绍兴海运千户所朱侯奉直莅
事谒庙顾瞻咨嗟念官无储钱首捐俸为倡同僚暨市
卷五 第 13a 页 WYG1199-0687c.png
舶官吏欣助漕户协力鸠工市材剔蠹易坚瓦石丹艧
内外一新侯日程督无敢苟且虽修实建兴工于至元
五年夏六月越三寒暑而毕鄞之耆旧咸曰弗纪侯绩
来者罔劝使来请记余谓易言涉大川之占凡十三他
占未尝若兹之费辞也岂不以险莫大于涉川圣人因
蓍卦之神明以先民用盖欲其视占之利否以为进止
也夫大川之险不过言江河而已是犹未以大海之险
言也他事可视占以为进止岁漕不可以进止言也故
卷五 第 13b 页 WYG1199-0687d.png
前代无敢绝大海而漕者禹贡可考也当时帝都在冀
东西南三面距河诸州贡赋以达河为至其曰夹右碣
石者以北境之水中高不与河通故必自北海入河口
耳其曰沿于江海者是时江淮未通故必沿江海入淮
泗乃能达河耳未尝海漕也其后汉唐漕河淮三河以
给关中风波之恶厎柱之危十失七八水陆转卸日力
有限史载其十钟致石用石运斗其艰且阻可胜言哉
钦惟国朝都燕圣谟独断创为海漕万斛之舟祥飙送
卷五 第 14a 页 WYG1199-0688a.png
帆瞬息千里不浃旬而毕至京畿非惟前代不能致今
日之大利亦未闻有明神能于大险中显效灵绩助成
大顺若今日之昭昭也于戏兹谓之非天不可也昔越
裳氏以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其言益信易曰自天
祐之吉无不利既曰自天祐之则其利涉之吉果有不
占而孚者矣故余因纪其修庙岁月并考今昔漕运之
异而识其略如此云
   重建宝梵教寺三门记
卷五 第 14b 页 WYG1199-0688b.png
至正元年十二月己卯宝梵教寺三门成住山居朗师
以县学教谕叶君桐事状来曰明郡之象山宝梵寺去
县东北一百三十步创于宋建隆间为东禅院治平中
更今额历四百馀年矣惟昔法智大师以至行约言阐
扬教法大行于两浙南城延庆实为祖廷故明之诸邑
近郊丈室地习其教者多博辨秀异之徒若居朗师者
是也师主兹山踰一纪居一日必葺木石砖瓦岁积月
累邑宰穆公承务里儒学录史公德晖首为之助士民
卷五 第 15a 页 WYG1199-0688c.png
之施财输力者响应三门遂成翚飞宏丽壮观兹邑师
又出衣资倡率耆旧复岸废田百亩新修轮藏居养既
裕教法日与师之功也来请记余屡辞而请益勤余谓
吾儒之主学校者重以有司饬励爵秩叙劝食焉而怠
其事栋宇颓圮教养日弛者十常八九闻师之风亦可
少愧矣余前二十年见师讲习于延庆前堂昼夜勤苦
累年不出骨部耸异目光射人固已奇之知其他日之
能有为也呜呼世之人材为佛老氏得者多矣宜其教
卷五 第 15b 页 WYG1199-0688d.png
之兴也余既为书其事且书所叹以警吾徒焉至正三
年三月日鄞程端礼书
   元兴天僖慈恩教寺记
世祖皇帝以神武一区宇治功底定期与休息因民俗
向善求福咸归佛氏以慈恩教法未行南方选僧任教
师者三十人布江南诸路择名山开讲至元二十五年
召见赐衣敦遣佛光大师德公来至天僖三十一年成
宗皇帝宠锡师号有司复虑恒产之不赡爰益以旌忠
卷五 第 16a 页 WYG1199-0689a.png
废寺之田入之皇上即位之元年赐寺今额初吴主感
舍利金像之异迎僧会立塔建寺历代崇奉有加迨佛
光师钦承明诏发挥素蕴开筵集徒大阐教法慈恩宗
旨口传心悟各有所就几四十年自朝至夕寒暑不辍
清修苦行弥久益虔饮食起居咸中礼节始至颓垣坏
宇穿漏将仆又能铢积馀财撤而新之千楹百堵宏敞
倍昔金碧翚飞内外如一百尔所资悉皆完美较其功
德为江南诸师冠即世四年宗支嗣教一道遗矩可传
卷五 第 16b 页 WYG1199-0689b.png
永永其嗣某迹其事来请记余以为佛氏日兴以盛虽
其为法善诱其亦任事者得其人也吾儒学校之教有
司勉励敦劝亦云至矣近世职教者或望月与诸生一
再会演说解语则为尽职诸生经行皆所不问师生至
未相识已代去能奋然以师道自任盖寡岂世之曰师
云者为彼得而此失之欤抑此之择师之道未至以致
然欤余为记其事因书其所感者云
   著存庵田记
卷五 第 17a 页 WYG1199-0689c.png
桐汭子有王君谓程端礼曰余夫妇之藏得卜于镇山
之阳王村之原吾子既名其屋曰著存之庵俾某知致
其爱悫幸矣余承先祖父之遗户有民田若干亩官之
二税田营田若干亩惟是官田硗瘠易旱易涝所入绝
少而输赋重甚每岁必以民田之入助输官田之赋仅
免门户隳突捶楚之害念异日子孙贫富之不常民田
易售而官田难除害将无穷乘今日之苟完预以某处
民田若干亩拨入著存庵为户俾子孙贫不得卖永为
卷五 第 17b 页 WYG1199-0689d.png
官田输赋之助馀以供祀事岁使子一人掌之周乃复
外以某处民田若干亩赡守坟之人及焚修之用惧其
久而偷也吾子为我识之余谓父之于子既生成之而
全付其家又审其利害而预为之备所以遗之者其心
无穷也子之于父宜思承家之责至重继志述事于无
穷也往往苟目前以自拔其芘赖生养之本害及其身
而不恤者何哉盖以忘其身为父母之遗体也倘知致
爱致悫而著存不忘乎心则知身父母而心父母矣况
卷五 第 18a 页 WYG1199-0690a.png
若兹田之遗以避切近之害者乎凡当继述者将无不
力不死其父母在推著存之义而已矣子有曰唯唯因
书以为记
  碑
   监抽庆元市舶右丞资德约苏穆尔公去思碑
至正三年冬资德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右丞约苏穆
尔公监抽庆元市舶既去郡耆老述舶户王良臣之言
曰良臣等为舶户有年监抽官之廉明革弊未见如公
卷五 第 18b 页 WYG1199-0690b.png
者实德在人弗能忘愿有所纪刻之贞石以式来者谨
按国朝因唐宋于庆元泉广建市舶司设提举官酌古
今之宜颁舶法二十有二条抽分省官亲临具有定制
惟是近年或委他官选择未精法外生弊舶户病之洪
惟今上龙御内外任官惟贤惟才大纲小纪惟监成宪
重熙累洽太平之功格于皇天乃二年十一月预以蕃
舶回帆申命行省而我公实来惟公自员外礼部升郎
中经历内台侍郎礼部刑部侍御西台郎中中书左
卷五 第 19a 页 WYG1199-0690c.png
司尚书刑部兵部侍讲集贤宣慰湖南监江浙江淮财
赋侍读集贤廉使淮西治书南台参政湖广留守上都
使行宣政二十迁而右丞江浙其于国家剸繁治剧决
大议成大功何可胜举今监抽一事未足赞公才美然
以玉雪之操金石之节久孚朝野正色率下不令而从
事无大小莫之敢欺此则非公不能也公自下车宣谕
德意抚恤海贾据法从事无所拟议不缓时刻防检严
密无罅可乘宿弊尽革至若变卖价直矜闵孤嫠尤所
卷五 第 19b 页 WYG1199-0690d.png
尽心行之得实选委拘钤巡逻得佥帅朝请鄂勒哲依
公治中在朝列公素著廉节协心赞助毕事之夕乘传
即行宜舶户之额手忻忭颂德而不忘也易曰理财正
辞禁民为非曰义惟舶人通道九夷凭国威灵必戒生
事中国所宝必截其出是曰禁非征商薄入曰与曰取
是曰正辞理财之义既详诸法以义为利可为尽善自
非大人君子克畏四知目眩珍货鲜不动心矧其远涉
鲸波往以岁计疫寇不虞捐生易利期偿称贷何忍法
卷五 第 20a 页 WYG1199-0691a.png
外捃摭而取之乎故任法任人兼在所重宜简上心也
昔唐蕃舶至广有下碇之税有阅货之宴犀珠磊落赂
及僮仆后以孔戣之廉自右丞出镇一切革之韩子纪
其事今公亦以右丞来革庆元之弊岂偶然哉惜余笔
力之不称也既为书之且为颂诗三章俾舶人歌之以
相举棹云颂曰元德配天奄有所覆不宝远物民康是
富圣子神孙克类克承太平之功昭格天明昭格天明
笃生贤才永肩一心邦基是培天子之仁矜我贾人理
卷五 第 20b 页 WYG1199-0691b.png
财之义相臣克勤相臣克勤为德为民启沃作霖亟秉
国钧海不扬波越裳入贡天子万年郊薮麟凤
   庆元路总管沙木思迪音公去思碑
皇元统御万方薄海内外悉为郡县郡有守守职视列
侯任至重也明为浙东大郡其阳大海远迩方物夷商
贸迁风帆浪舶万里毕集事视他郡尤剧守是土者必
躬率以廉为治持大体宽严适中乃称任至顺三年沙木
思迪音公以吏部侍郎来守兹郡政成寻去郡父老状
卷五 第 21a 页 WYG1199-0691c.png
公遗爱来求余记曰公饮冰食檗始终一致犀珠磊落
不以动心待人宽不能令其喜怒隐恶扬善俾自迁改
政先有司不急细务由是化行民安如春雨膏物而无
其迹公之惠我其略以是若夫发奸摘伏问乌攫肉非
公所务也二州四县之长贰暨郡有司莫不用命渠陂
修筑田无荒芜生聚蕃庶盗贼帖息讼谍退缩学校兴
举异时富商海舶货江浙省分遣属官监赋事侵牟百
出公用丞相命一再监之为设方略会计悉当每岁漕
卷五 第 21b 页 WYG1199-0691d.png
运米物十数万斛筦仓庾者或与漕户不相谋纷然生
事公出之如所纳咸服其便去年夏少旱今秋淫雨公
祷之皆应此又公之馀事耳田里日夕德公噫公今去
矣敢忘乎哉愿有纪余谓公为治弗自用以取名声何
乃得民心深有如此者昔汉太守羊续刘宽治南阳以
廉以宽得民公岂非近之耶余既纪其事并为之诗俾
民歌之以永其思诗曰揭揭我公始来自京有猷御事
以绥则宁维兹伊何自德出之廉慎初终宽弗至堕雨
卷五 第 22a 页 WYG1199-0692a.png
风其时桑榖茂畅氓胥有言兹公之庆五马高盖莅我
沟塍以教以戒穆穆有经我喜鼓歌归相告语毋颠倒
烂漫以忧召父维公之贤维人俱依维马弗可絷奈何
乎归公而归矣予曷弗思思而弗置我歌我诗
   庆元绍兴等处海运千户朱奉直去思碑
奉直大夫朱公彦文以至元二年十一月为庆元绍兴
等处海运千户公刚毅有材略凡职业急所先务不惮
艰险利害兴除知无不为为无不力初皇庆二年冬十
卷五 第 22b 页 WYG1199-0692b.png
月省部奏准温台庆元每石脚价钱一十一两五钱浙
西绍兴每石一十一两盖视道远近为差也遵行已久
莫之敢易至元三年四年浙东岁歉无粮拨温台庆运
户驾空船往浙西刘家港安泊听运既增远数千里风
逆则逾月不能至经涉沙潬嶕岛之险修补船器工食
之用费倍常运行省谓以空船至浙西为易事止依浙
西脚价减除每石五钱运户至有罄家产不足以供费
者杨义等陈诉有司不为准理哀苦莫伸公为申请于
卷五 第 23a 页 WYG1199-0692c.png
漕运都府即令驰驿赴中书省禀告公敷陈详明宰相
韪之送部下架阁库照元定脚价全文明白咨行省下
都府自此温台庆元运户之拨装浙西粮者得复奏准
定例支给运户之困得纾公之力也今公既去人之思
公不能忘使来请记余谓京畿万户辐辏食用众大加
以六师糗粮百官禄廪所以控引东南漕运以给经费
事至重也汉唐运于三河涉底柱之危险阻万端十失
七八有用斗钱运斗米之艰又官造运船欲其坚固倍
卷五 第 23b 页 WYG1199-0692d.png
给其直以裴耀卿刘晏之智非不知其劳费盖以事有
终不可已焉耳洪惟国朝天祐神助圣谋睿断创为海
运以数百万之粟不旬浃而毕达京畿功力之易视汉
唐何啻相万岂在减此已定脚价毫末之费哉不有我
公之仁能以下情上达岂不为三路运户无穷之害是
宜刻石以纪公名额森巴哈保定武遂人祖以硕学粹
行教授乡里两徵不起父以茂异举历清要公以膳珍
司克埒穆尔齐入仕积官至前职敦尚礼法以赏延合得
卷五 第 24a 页 WYG1199-0693a.png
官让其弟宗颜其宦学盖有得于家传者如此公在职
兴修灵慈庙余已有记兹不书
   庆元路推官胡公去思碑
至元三年夏胡公代且行教谕屠远以事状来曰孔子
谓古之学者为已张氏以为为已者无所为而为之者
也吾党之士藏修閒暇兢兢焉日以是自省至其临事
犹或失之窃观胡公职刑狱之繁剧其处已接物乃能
严利义之辨整暇详密心迹始终三年一致兹岂有所
卷五 第 24b 页 WYG1199-0693b.png
为而然者庶几乎为巳之学矣人之称其孝称其廉称
其治狱之平允远迩上下无间然也而鄞士之觌德尤
详弗能忘愿有所纪以为士之学古入官者劝公名润
祖字敬先广平之永年人也奉母来鄞量俸入以为养
虽味乏兼珍而婉容愉色曲尽其欢自奉至薄人所不
堪公退即杜门教子士非雅饬不交吏非谨厚不用苞
苴私谒无路可通犹自视欿然日慎一日初公之来当
积弊之极系囚满狱至淹十年或四三年公朝夕审录
卷五 第 25a 页 WYG1199-0693c.png
不惮寒暑其所平反不可殚纪洗冤泽物之心甚于饥
渴死狱必求其生而不可得乃已其或循私变易是非
至兴诬谤终弗为夺亦未矜为已能也既代无以为归
公性行介洁早年由吏省部入仕以不能媚权贵恬于
序迁前长永嘉郡幕亦以廉慎守法有声余谓公之心
知求事理之所以然所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而已岂
他有所为哉昔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虽齐鲁诸儒质
行者皆自以为不能及如公岂多得哉今鄞士之去思
卷五 第 25b 页 WYG1199-0693d.png
亦曰有孚惠心自有所不能已焉尔故余不敢以不文
让而纪其事且系以诗曰圣门之学曰惟为巳其已伊
何此心此理理为心主其善无比利善之间毫釐非是
明善诚身斯已为是干誉为善虽善亦利是曰为人非
巳之谓侃侃胡公制行端粹亲老而仕悦在养志其母
日问平反今几事待公理不数伯始清畏人知家法严
此学古入官今见斯士遗德在鄞刻示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