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20148b 页
卷一 第 1a 页 0369-010.png
道德真经传卷之一
    资政殿学士吕惠卿传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
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
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
之又玄众妙之门
 传曰凡天下之道其可道者莫非道也而
 有时乎而殆则非常道也凡天下之名其
 可名者莫非名也而有时乎而去则非常
卷一 第 1b 页 0369-011.png
 名也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而不知曰静
 静曰复命复命曰常为道而至乎常则心
 凝形释物我皆忘夫孰知道之可道而名
 之可名哉则常道者固不可道也故曰道
 乃久殁身不殆常名者固不可名也故曰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不殆不去是之谓常
 道常无名则无名者道也而天地之所自
 而始也故曰无名天地之始大初有无无
 有无名有无无则一亦不可得有无名则
 一之所起有一而未有形也既谓之一则
卷一 第 2a 页 0369-012.png
 虽未有形且已有名矣名为一而名之者
 为二二与一为三万物纷纷自此生矣故
 曰有名万物之母知常曰明明则无所不
 见也故唯常为可以观方其无欲也则涤
 除玄览而无疵于此观其妙故曰常无欲
 可名于小矣方其有欲也则万物并作而
 芸芸于此观其徼故曰万物皆往归焉而
 不知主可名于大矣唯小所以见其妙唯
 大所以见其徼也此两者其出则同顾其
 名异而已其名异也其实未尝异其实未
卷一 第 2b 页 0369-013.png
 尝异则有欲之与无欲求其所出皆不同
 得不可得则其所出也故同谓之玄玄之
 为黑色与赤同乎一也天之色玄阴与阳
 同乎一也名之出玄有欲与无欲同乎一
 也同乎一固妙矣然妙乎一矣未妙乎多
 也妙乎我矣未妙乎物也玄之又玄则同
 者亦不可得同者不可得则一之与多我
 之与物莫不皆妙也万物之所以妙出于
 此而已故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章第二
卷一 第 3a 页 0369-014.png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
之相形高下之相倾声音之相和前后之相
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
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
唯不居是以不去
 传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善之为善而欲
 之知恶与不善而恶之然自离道言之则
 虽美与善皆离乎道矣自出于道言之则虽
 恶与不善皆非道之外也由是观之则美
卷一 第 3b 页 0369-015.png
 斯恶善斯不善岂虚言哉是故天下之物
 生于有有生于无是之谓有无之相生难
 事作于易而易亦由难之故无难是之谓
 难易之相成有鹤胫之长而后知有凫胫
 之短有凫胫之短而后有鹤胫之长是之
 谓长短之相形以高为是则百谷为川渎
 之源则高有以倾乎下以下为是则川渎
 为百谷之归则下有以倾乎高是之谓高
 下之相倾黄钟为君则馀律和之馀律为
 君则黄钟和之是之谓音声之相和自秋
卷一 第 4a 页 0369-016.png
 冬而望春夏则春夏前而秋冬后自春夏
 而望秋冬则秋冬前而春夏后是之谓前
 后之相随凡此六者当其时适其情天下
 谓之美谓之善不当其时不适其情天下
 谓之恶谓之不善夫岂知所谓至美至善
 哉则美与恶善与不善亦迭相为往来兴
 废而已岂常也哉是故圣人知其如此也
 以常道处事而事出于无为以常名行教
 而教出于不言事出于无为则终日为而
 未尝为教出于不言则终日言而未尝言
卷一 第 4b 页 0369-017.png
 则美与恶善与不善吾何容心哉若然者
 无往不妙无往不妙则万物之作吾不见
 其作与作之者不见其生与生之者不见
 其为与为之者则虽作不作虽生不生虽
 为不为吾何辞何有何恃哉此所以功成
 而不居也夫有居则有去在已无居夫将
 安去哉
   不尚贤章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
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
卷一 第 5a 页 0369-018.png
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
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传曰圣人知夫美斯恶善斯不善而我无
 容心焉故虽靡天下之爵因任而已而贤
 非所尚也聚天下之财养仁而已而难得
 之货非所贵也民之争常出于相贤知贤
 非上之所尚则不争矣故曰举贤则民相
 轧民之盗常出于欲利知货非上之所贵
 则不为盗矣故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
 窃君子之所欲者贤也小人之所欲者货
卷一 第 5b 页 0369-019.png
 也我皆不见其可欲则心不乱矣然则不
 尚贤者非遗于野而不用也不贵难得之
 货者非委之地而不收也内不以存诸心
 而外不以遗其迹而已矣是以圣人之治
 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心藏神
 而腹者心之宅虚其心则神不亏而腹实
 矣肾藏志而骨者肾之馀弱其志则精不
 摇而骨强矣虚其心而腹实则常使民无
 知也弱其志而骨强则常使民无欲也智
 者知贤非上之所尚而货非上之所贵则
卷一 第 6a 页 0369-020.png
 为之非所利故不敢为也夫唯如此则为
 无为而无不治也
   道冲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
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传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则冲
 者阴阳和也阴为虚阳为盈道之体则冲
 而其用之则或不盈其体冲也故有欲无
 欲同谓之玄其用之不盈也故虚心弱志
卷一 第 6b 页 0369-021.png
 而常使民无知无欲而已唯其如此故渊
 兮似万物之宗而求其为宗者固不可得
 也似之而已然则何以得此道哉挫其锐
 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而已心出而入物
 为锐挫其锐而勿行物至而交心为纷解
 其纷而勿扰锐挫而纷解则知常之明发
 乎天光光者尘之外在光不皦故和之而
 不别尘者光之内在尘不昧故同之而不
 异夫唯如此则所谓宗者湛兮似或存矣
 渊兮者言乎其深也湛兮者言乎其清也
卷一 第 7a 页 0369-022.png
 或不盈者非可以为定虚也似或存者非
 可以为定存也虚盈存亡吾无所容心则
 吾安能知其所自生哉见其生天神帝而
 已故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盖有吾
 有知有谁而道隐矣吾不知谁则亦不知
 吾矣此真道之所自而出也生天以先象
 神帝以始帝则其为形器之先可知矣
   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
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
卷一 第 7b 页 0369-023.png
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传曰夫道冥于象帝之先而不知谁之所
 自出则体此道者仁恶足以名之哉夫仁
 人心而已矣天地体此道者也无所事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体此道者也无所事
 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之为物无所事仁
 而畜之者也万物者与天地同体者也百
 姓者与圣人同体者也天地圣人自视犹
 刍狗则其视万物百姓亦若是而已则生
 之畜之长之育之何所事仁哉夫唯不仁
卷一 第 8a 页 0369-024.png
 是之谓大仁然则天地之间其犹橐籥固
 可见矣盖橐籥之为物唯其虚而不屈所
 以动而愈出者也则人也而体此道者言
 出于不言而已言无言则为无为可知也
 发于声而为言见于事而为为或云或为
 其实一也何则言为之体如是而已不知
 此则言不出于不言言不出于不言则异
 乎橐籥之虚动矣其多而数穷不亦宜乎
 孔子曰夫今之歌者其谁乎知此则知言
 出于不言矣言出于不言人莫不然也然
卷一 第 8b 页 0369-025.png
 而不能者以其心不丽乎有则丽乎无不
 丽乎取则丽乎舍不能适与道相当故也
 不有不无不取不舍而适与道相当者是
 之谓守中守中而不已则知言之所以言
 矣则多言数穷不若守中之为务也故曰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谷神不死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传曰谷有形者也以得一故虚而能盈神
卷一 第 9a 页 0369-026.png
 无形者也以得一故寂而能灵人也能守
 中而得一则有形之身可使虚而如谷无
 形之心可使寂而如神则有形与无形合
 而不死矣古之人以体合于心心合于气
 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其说是也合则不死
 不死则不生不生者能生生是谓之玄牝
 玄者有无之合牝者能生者也故曰谷神
 不死是谓玄牝道之生天地由此而已故
 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以为亡耶则绵
 绵而未尝绝以为存耶则恶睹其存哉若
卷一 第 9b 页 0369-027.png
 存而已若亡而非绝若存而非存则吾之
 用之存之无所容心吻合之而已何勤之
 有哉
   天长地久章第七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
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
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传曰长短形也久近时也天以时行者也
 嫌不足于形故以长言之地以形运者也
 嫌不足于时故以久言之天地之根出于
卷一 第 10a 页 0369-028.png
 玄牝玄牝之体立于谷神之不死不死则
 不生不生者能生生天地之所以能长且
 久者以其不自生不自生故能长生犹谷
 神而已矣然则圣人岂以有其身为累哉
 缘于不得已而物莫之能止故曰后其身
 而身先立于无何有而物莫之能害故曰
 外其身而身存身者吾之私也后其身外
 其身则公而无私矣无私也乃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
卷一 第 10b 页 0369-029.png
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谓之
 继则已离道而非道之体矣上善者道之
 所谓善者也非天下皆知善之为善者也
 故若水焉盖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
 之所恶而上善亦然则虽未足以为几于
 道矣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下之
 也故以居则善地蜺桓之审为渊止水之
 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故以心则善渊注
卷一 第 11a 页 0369-030.png
 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故以与则善仁行
 险而不失其信故以言则善信其派为川
 谷其委为渎海故以政则善治天下莫柔
 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故以事则
 善能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故
 以动则善时要之出于不争而以居善地
 为本故曰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故无尤
   持而盈之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
卷一 第 11b 页 0369-031.png
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
名遂身退天之道
 传曰持所以防溢而盈之则重溢也如欲
 勿溢则如勿盈故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所以虑失而锐之则重失也如欲勿失
 则如勿锐故曰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满而
 不溢所以长守富也持而盈之则金玉满
 堂莫之能守矣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揣而锐之则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矣然则
 何以免此患哉法天之道而已矣盖功成
卷一 第 12a 页 0369-032.png
 名遂身退天之道此所以无私而成其私
 也封人之告尧曰退已其法天之道之谓
 乎
   载营魄章第十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
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
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
玄德
 传曰夫人之有其身久矣而欲退之以体
卷一 第 12b 页 0369-033.png
 天之道而不为功名之所累者岂不难哉
 然亦有道矣人生始化曰魄魄与精为一
 则寂然而已既生魄阳曰魂魂与神往来
 而魄旁精出入则魄隙而不营一离而不
 抱矣载者终而复始之谓也营者环而无
 隙之谓也虽已为人矣而载营魄抱一湛
 然无为如其生之始化则能无离矣能无
 离则专气而不分致柔而无忤而能如婴
 儿矣能如婴儿则涤除悔吝玄览观妙凡
 动之微我必知之而能无疵矣所以养中
卷一 第 13a 页 0369-034.png
 者如此则虽爱民治国不以事累其心而
 能无为矣内之涤除玄览而无疵外之爱
 民治国而无为则天门开阖常在于我而
 能为雌矣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则明白四
 达而能无知矣道至于无知则真知也是
 其所以人貌而天也夫何功名之累哉生
 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者
 乃其所以为天也玄德无他天德之谓也
   三十辐共一毂章第十一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
卷一 第 13b 页 0369-035.png
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传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车
 吾所乘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器吾所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
 之用室吾所居也乘则观乎车用则观乎
 器居则观乎室其用未尝不在于无其则
 不远矣至于身则不知吾之所以用者何
 耶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有之为
 利而无无之为用则所谓利者亦废而不
卷一 第 14a 页 0369-036.png
 用矣有无之为用而无有之为利则所谓
 用者亦害而不利矣是故圣人入而未尝
 有物也所以为无之之用出而未尝无物
 也所以为有之之利故曰精义入神以致
 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五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
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
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传曰目之所以为目者色色而非色也属
卷一 第 14b 页 0369-037.png
 乎五色则失其所以为目而无异乎盲矣
 耳之所以为耳者声声而非声也属乎五
 音则失其所以为耳而无异乎聋矣口之
 所以为口者味味而非味也属乎五味则
 失其所以为口而无异乎爽矣万物无足
 以挠之者心之所以静而圣也逐乎外则
 罔念而发狂矣事莫不然而驰骋田猎为
 尤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行所以全也求
 乎外则辱殆而行妨矣物莫不然而难得
 之货为尤甚腹无知者也目有见者也是
卷一 第 15a 页 0369-038.png
 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有见有欲之
 追求而取此无知无欲之虚静也
   宠辱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为宠辱宠为下得
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
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
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传曰宠者畜于人者也下道也宠而有其
 宠则辱矣吾之所以有辱者以吾有惊未得
卷一 第 15b 页 0369-039.png
 之则惊得之既得则惊失之若吾无惊吾
 有何辱则宠之有辱者亦若是而已贵者
 畜人者也上道也贵而有其贵则有患矣
 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故吉亦我
 所患凶亦我所患若吾无身吾有何患则
 贵之有大患者亦若是而已言身则知惊
 之为心言惊则知身之为累也无心则无
 惊无惊则无辱无身则无累无累则无患
 矣昔者舜以匹夫而友天子则可谓宠矣
 而若固有之则何辱之有哉巍巍乎有天
卷一 第 16a 页 0369-040.png
 下可谓贵矣而不与有焉则何大患之有
 哉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宠而招
 辱则贱其身矣非可以寄天下者也爱以
 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贵而罹患则危其
 身矣非可以托天下者也若夫宠而不有
 其宠贵而不有其贵如舜者乃真可以寄
 托天下者也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
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
卷一 第 16b 页 0369-041.png
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
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
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
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传曰视者无有也故视之不见虽不见也
 然能玄能黄不可名之以无色也曰夷而
 已听者无有也故听之不闻虽不闻也然
 能宫能商不可名之以无声也曰希而已
 抟者无有也故抟之不得虽不得也然能
 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圆能方能
卷一 第 17a 页 0369-042.png
 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能沉能出能没能
 甘能苦能膻能香不可名之以无形也曰
 微而已凡物求之而不得者或可以致诘而
 得之此三者终不可致诘者也不可以致
 诘则隳聪明离形去智而吾得之矣则视
 也听也搏也混而为一矣视以目听以耳
 抟以心混而为一则耳如目目如耳心如
 耳目矣夫失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吾得
 之也其上非光也故不皦其下非土也故
 不昧绳绳兮调直而有信虽有信也而不
卷一 第 17b 页 0369-043.png
 可名故复归于无物而已虽无物也是谓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而未尝无物也是谓
 惚恍则不皦不皦则疑于无物也而非无
 物也恍则不昧不昧则疑于有物也而非
 有物也其始无前故迎之而不见其首其
 卒无尾故随之而不见其后无前无后则
 不古不今矣虽不古不今而未尝无古今
 也则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者吾得之以日
 用矣故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所谓古
 者非异于今也以知古之所自始也所谓
卷一 第 18a 页 0369-044.png
 今者非异于古也以知今之所从来也诚
 知古之所自始则知今之所从来矣始无
 所自来无所从所谓无端之纪也无端之
 纪者道纪也道不可执也得此则可以执
 之以为德矣执德之谓纪
   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
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
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
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
卷一 第 18b 页 0369-045.png
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
能敝不新成
 传曰古之善为士者将以成圣而尽神也
 则其为士也虽未至乎圣神所以成圣而
 尽神者其闻之固已全尽矣微妙玄通深
 不可识乃所以成圣而尽神也微而后妙
 妙而后玄玄而后通则深不可识矣夫惟
 不可识则其形容安得以拟议哉强为之
 容而已豫若冬涉川迫而后动不得已而
 后起也犹若畏四邻闲邪存其诚非物捋
卷一 第 19a 页 0369-046.png
 之则其心不出也俨若客不为主也涣若
 冰将释方且终之以心凝形释骨肉俱融
 也敦兮其若朴复其初也旷兮其若谷应
 而不藏也浑兮其若浊无是非彼我之辩
 也人皆昭昭也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者乎
 徐清则无所不照矣人皆取先也孰能安
 以动之徐生者乎徐生则无所不出矣盖
 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有为也而欲当
 则缘于不得已平气也顺心也乃所以
 清
也缘于不得已乃所以徐生也此士之
卷一 第 19b 页 0369-047.png
 所以能成圣而尽神也道之体冲冲也者
 阴阳之和而盈虚之守而保此道者不欲
 盈则虚而已然不曰虚而每曰不盈者恐
 人之累于虚也累于虚则不虚矣故曰或
 不盈不欲盈而已天下之物有新则有敝
 有敝则有坏则能不敝者鲜矣夫唯不盈
 则新敝成坏无所容心是以虽敝不敝则
 不坏不敝不坏则不新不成矣
   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
卷一 第 20a 页 0369-048.png
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
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
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传曰保此道者不欲盈致虚而不极守静
 而不笃则非不盈之至也众人之于万物
 也息而后见其复衰而后见其归根而我
 以虚静之至故见万物之所以作与其所
 以芸芸在我而不在彼其所以作者乃其
 所以复也方其所以芸芸者乃其所以归
 根也故以其并作而观其复则方其芸芸
卷一 第 20b 页 0369-049.png
 而各复归其根也然则所谓虚者非虚之
 而虚也直莫之盈故虚也所谓静者非静
 之而静也夫物芸芸各归其根而不知而
 莫足以挠心故静也故归根曰静命者吾
 之所受以生者也夫惟静则复其所以生
 而能命物矣故静曰复命道至于能命物
 则常而不去矣故复命曰常自常观之则
 吉凶悔吝常见乎动之微明孰加焉故知
 常曰明不知常者反此则所作不免妄而
 已能知常而体之则万物与我为一矣故
卷一 第 21a 页 0369-050.png
 知常容万物与我为一则不内其身而私
 矣故容乃公万物与我为一而无私焉大
 也大则圣内圣外王故公乃王圣然后至
 于神故王乃天天则神矣道者所以成圣
 而尽神也故天乃道为道而至于常则尽
 矣故道乃久殁身不殆久而至于殁身不
 殆者常之谓已
   太上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
之信不足有不信犹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
卷一 第 21b 页 0369-051.png
谓我自然
 传曰执大象天下往由天下方且释我而
 忘之其迹孰得而见哉故下知有之而已
 下知有之者无以尚之故谓之太上则亲
 之誉之者其次畏之侮之又其次可知已
 何以论之今夫父子爱钦不言而喻至宾
 主之际朋友之交欲致其钦之之意必有
 以文之而后喻何则信之足与不足而已
 则亲之誉之已出于信之不足而有不信
 况于畏之侮之乎然则欲使信至不足而
卷一 第 22a 页 0369-052.png
 有不信者宜如何哉犹其贵言以复乎道
 而已贵言者行不言之教而已行不言之
 教则处无为之事可知也至夫功成事遂
 百姓谓我自然而莫知为之者则孰得而
 亲誉之哉
   大道废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
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传曰道不可名名之为道已非道也则又
 分而为仁义岂道之全哉则有仁义者固
卷一 第 22b 页 0369-053.png
 大道之废也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眼
 及有眼而内视内视则败矣则智慧出固
 所以有大伪也伪者德之返也有仁义则
 其弊至于六亲不和而有孝慈矣有大伪
 则其弊至于国家昏乱而有忠臣矣是故
 有瞽瞍之顽嚚弟象之傲而后有舜有桀
 纣之暴而后有龙逄比干此无他去本愈
 远而已矣


道德真经传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