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0332-004.png
天台山志鞠六
   郡志辩
会稽志载司马悔桥在新昌县东南四十里
旧传司马承祯隐天台山被召至此而悔因
以为名窃谓此桥当表而出之以为处士轻
出者之戒又其土人重建此桥板书其上吾
以悔为晦曰司马晦桥其义与字传之益舛
按云笈七签载司马悔山在台州天台山北
系第十六福地李明仙人所治之处山在天
台新昌二境间故桥以山得名有过容题诗
卷首 第 1b 页 0332-005.png
云道书司马悔福地在天台兹山秀盘古亿
载青崔嵬如何越中志纪载殊未该浪云唐
子微曾过兹桥来奉诏悔轻出欲勒俗驾回
至今名字存脩梁架岩隈图谍已大戾士俗
尤疏哉以悔为晦明大字标板牌流传既讹
舛云笈君试开读此诗可见其槩矣
 一考记纂渊海内所载名山有七十二福
 地第六十司马悔在台州天台山州北李
 明仙人治之本郡赤城志司马悔山在天
 台县北一十三里天台山后
卷首 第 2a 页 0332-006.png
天台山在县北三里自神迹石起按旧图经
载陶隐居真诰云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
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
宿故曰天台又十道志谓之顶对三辰登真
隐诀谓大小台处五县中央(五县谓馀姚句/章临海天台剡)
(县)或号灵越孙兴公赋所谓荫牛宿以矅峰
托灵越以正基是也今言天台者盖山之都
号如桐柏赤城瀑布佛垄香炉华顶东苍皆
山之别名大槩以赤城为南门石城为西门
㨿神邕所记如此而徐灵府小录又以剡县
卷首 第 2b 页 0332-007.png
金庭观为北门盖指山之所至言抱朴子内
篇云诸山不可鍊金丹以其皆有水石之精
惟太华少室缙云罗浮及大小台正神居之
助人为福可以修鍊故天台赋云涉海则有
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特以所立冥
奥故不列于五岳又山谶云曲豆女台可以
避灾然则地为灵仙所宅尚矣
   天台山赋晋孙兴公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涉海则有方丈
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元圣之所游化
卷首 第 3a 页 0332-008.png
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
山海之环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所以不列于
五岳阙载于常典者岂不以立冥奥其路幽
迥或倒影于重溟或匿峰于千岭始经魑魅
之途卒践无人之境举世罕能登陟王者莫
由禋祀故事绝于常篇名标于奇纪然图象
之兴岂虚也哉非夫遗世玩道绝粒茹芝者
马能举而宅之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
何肯遥想而存之余所以驰神运思昼咏宵
兴俛仰之间若少再升者也方解缨络永托
卷首 第 3b 页 0332-009.png
兹岭不任吟想之至聊奋藻以散怀
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融而为川
渎结而为山阜嗟台岳之奇挺寔神明之所
扶持荫牛宿以㬬峰托灵越以正基结根弥
于华岱直指高于九疑应配天于唐典齐峻
极于周诗邈彼绝城幽邃窈窕近者以守见
而不知之者以路绝而莫膮哂夏虫之疑冰
整轻融而思矫理无隐而不彰启二奇以示
兆赤城霞起以建标爆布飞流而界道睹灵
验而遂徂忽乎吾之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寻
卷首 第 4a 页 0332-010.png
不死之福庭苟台岭之可攀亦何羡于层城
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被毛褐之森
森振金策之铃铃披荒榛之蒙笼陟峭崿之
峥嵘济楢溪而直进落五界而迅征跨穹窿
之悬磴临万丈之绝冥践莓苔之滑石搏壁
立之翠屏揽樛木之长萝援葛藟之飞茎虽
一冒于垂堂乃永存乎长生必契诚于幽昧
履重险而逾平既克隮于九折路威夷而修
通恣心目之寥朗任缓步之从容籍萋萋之
纤草荫落落之长松觌翔鸾之裔裔听鸣凤
卷首 第 4b 页 0332-011.png
之嗈嗈过灵溪而一濯疏烦想于心胸荡遗
座于璇流发五盖之游蒙追义农之绝轨蹑
二老之玄踪陟降信宿迄乎仙都双阙云疏
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珠阁玲珑于林间
王宇阴映于高隅彤云斐亹以翼灵皦日耀
晃于𦂶疏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合秀而晨
敷惠风伫芳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建木
灭景于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王乔控鹤以
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骋神变之挥霍忽出
有而入无于是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
卷首 第 5a 页 0332-012.png
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凝思幽岩
浩咏长川尔乃义和亭午游气高褰法鼓琅
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肆觐天宗爰集通仙
挹以元玉之膏漱以华池之泉散以象外之
说畅以无生之篇悟违有之不尽觉涉无之
有间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释二名
之同出消一无于三幡恣语乐以终日等寂
默于不言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
琼台双阙两山也自桐柏观西北行二里至
元应真人祠取道仙人迹经龙潭侧凡五里
卷首 第 5b 页 0332-013.png
至琼台由琼台转南至双阙皆翠壁万仞森
以相向兴公赋所谓双阙云疏以夹路琼台
中天而悬居是也崔尚相柏观记云双峰如
阙中天豁开宋祥符中山人张无梦尝结庵
于此真宗诏入问道暨还山作长歌送之刻
留桐柏观今无存
   唐柳泌诗
崖壁盘空天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洞门黯
黯深云闭金阙瞳瞳日殿开
   夏英公铭
卷首 第 6a 页 0332-014.png
琼台巀㠔左右如阙直上相等萝交蔓结启
闭云气出入日月千流若线郡峰如屑凌霄
压海吞吴跨越
桐柏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高百馀丈盖台
山之枝干由清溪迤北而入岭路九折长松
夹道盘曲而上至洞门一望佳境豁然仙宫
屹处其中天台山赋所谓荫落落之长松道
书云桐柏有洞天金庭按旧经周灵王太子
主金庭治桐柏山即此山也葛仙翁司马子
微尝因山川灵秀修仙养鍊遂成真人其后
卷首 第 6b 页 0332-015.png
高仙辈出亦山岳储精之所致
玉宵峰在县北三十里洞天宫上重崖叠嶂
松竹䓤茜且产香茅前有双石夹涧列为高
门可百馀仞号小桐柏台山之第三重也
   洞
玉京洞在县北七里赤城山右胁盖十大洞
天之第六也茅司命真君所治其内周回三
百里或号玉真清平天或号上清玉乎天其
实一也见登真隐诀茅君内传及名山福地
记载茅君讳盈字叔申按道书云天尊在元
卷首 第 7a 页 0332-016.png
都玉京山说法令众仙居又会稽记云赤城
山有五宝璿台许迈尝居之因与王𨓜少书
曰自天台山至临海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
草而赤城事实又载东𣈆时剡人柏硕驰猎
深入见其中有名花异草香气不凡徐灵府
小录云其下别有洞台方二百里南岳魏夫
人所治南驰缙云北接四明东距溟渤西通
剡川中有日月三辰瑶花芝草自晋宋梁隋
塈唐天宝尝以日中星鸟望秩兹山今洞口
有篆刻玉京二大字无年月题志宋咸平天
卷首 第 7b 页 0332-017.png
圣中屡投金龙玉简于洞焉亡赖𥩈取今堙
塞矣侧有道人洞三石穴险不可跻续志云
属玄洲仙伯所治
丹霞小洞在县西北一十五里福圣观东北
旧传葛仙翁鍊丹于此有仙人拍手岩唐刺
史柳泌于此修药前有泌宅故址
   溪井泉
醴泉井在桐柏观众妙台下水甘可以愈疾
丹井在桐柏观钟楼之下旧传为葛仙翁鍊
丹之井
卷首 第 8a 页 0332-018.png
   宫观
桐柏崇道观在县北二十五里自福圣观后
登岭路径九曲盘折而上至洞门渐下一望
佳境豁然砥平环列九峰状如城郭观当九
峰之心按道书桐柏有洞天金庭即王子晋
所治中有三桥一现二隐木则苏玡琳碧泉
则石髓金浆人得食之后天不老真诰云吴
有句曲之金陵越有桐柏之金庭三灾不至
洪波不登实不死之福乡养真之灵境吴赤
乌二年太极左仙翁葛玄即此鍊丹故今观
卷首 第 8b 页 0332-019.png
前有朝斗坛(坛西南下有石如龟背/上刻云诰使徐公醮坛)后二百
六十载为齐明帝永泰元年征虏将军济河
太守司徒左长史沈约休文一十馀人弃官
乞为道士居之又二百一十三年为唐睿宗
景云二年敕为司马承祯真人建观禁封内
四十里母得樵采以为禽兽草木长生之地
按徐灵府小录真人所居黄云常覆其上故
自诵云空号黄云俯荫真气坛名元晨仰窥
清景其东为炼形室南为凤轸台西曰朝真
靖北曰龙章之阁众妙之台台下有醴泉井
卷首 第 9a 页 0332-020.png
其泉极甘可以愈疾后皆芜废大和成通间
道士徐灵府叶藏质重新修建五代梁开平
中改观为宫宋南渡后曹开府勋重新修建
殿阁门庑则又扩开丈尺增加雄壮至乾道
丁亥毕工时去景云已四百五十七年而杨
和王存中与其子契之功施居多其殿宇则
三清宝殿殿前经钟二楼后有上清阁御书
阁众妙台政和六年又建徽宗元命殿于其
后前建山门外临女梭溪上有会仙亭直南
岭表见洞门一座内则万丈斋堂云堂土地
卷首 第 9b 页 0332-021.png
堂三真殿水碓水磨等坊有六院一曰经藏
院二曰三元院三曰延宾院四曰清虚院五
曰白云院六曰浴院宋朝宣赐则有太宗真
宗御制及御书共五十三卷轴高宗所临汉
晋帖史汉事实翰墨志用高丽僧统所舍织
成经帘二帙盛裹又有真宗祥符中设罗天
大醮所赐御衣四事奉安御书阁上吴越国
王所舍铜像天尊一十身连火𦦨台座(周金/铜钢)
(三实/铸成)檀香三清像一龛计二百六十身玉花
八殊(在上清/阁供养)铜铸三清圣像(正殿/供养)睦亲宅昭
卷首 第 10a 页 0332-022.png
成太子宫舍到圣帻四十轴(藏清/虚院)至其穹楼
杰阁之雄丽云窗雾阁之高下皆隐约于乔
林翠霭之中崇饰像丽无以加矣迨今国朝
更化人民逃难窜匿而火从中起宏规巧制
化为丘墟金碧文章悉归灰烬惟檀香像一
龛因游者请观留于涧东之迎仙房今故物
惟此龛及此一房之楼宇耳计自乾道戊子
曹开府脩建毕工至今丁未变故又一百九
十九年上距赤鸟己未通计一千一百二十
九年亦云久矣盛衰兴废亦自有其时焉
卷首 第 10b 页 0332-023.png
   桐柏观碑
    (唐太史中大夫行尚书河部部中上柱国清河/崔尚撰)
天台也桐柏也代谓之天台真谓之桐柏此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契乎玄道无不在夫如
是亦奚足是桐柏耶非桐柏耶因斯而谈则
无是是无非非矣而稽古者言之桐柏山高
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
中有洞天号曰金庭宫即右弼王子晋之所
处也是之谓不死之福𡖥养真之灵境故立
观有初强名桐柏焉耳古观荒废则已久矣
卷首 第 11a 页 0332-024.png
故老相传云昔葛仙翁始居此地而后有道
之士住住因之坛址五六厥迹犹在泊乎我
唐有司马鍊师居焉景云中天子布命于下
新作桐柏观盖以光昭我玄元之丕烈保绥
我国家之永祚者也夫其高居八重之一俯
临千仞之馀背阴向阳审曲面势东西数百
步南北亦如之连山峨峨四野皆碧茂树郁
郁四时常青大岩之前横岭之上双峰如阙
中天豁闻长涧南泻诸泉合漱一道瀑布百
丈悬流望之雪飞听之风起石梁翠屏可倚
卷首 第 11b 页 0332-025.png
也琪花珠条可攀也仙花灵草春秋互发幽
鸟青猿晨夜合响信足赏也始丰南走云嶂
间起剡川北通烟岑相接东则亚入沧海不
远蓬莱西则浩然长生无复入境总括奥秘
郁为秀绝包元气以混成镇厚地而安静非
夫神与仙宅仙得神营其孰能致斯哉故初
构天尊之堂昼日有云五色游霭其上三井
投龙之所时有异云气入堂复出者三书之
者记祥也然后为虚室以凿户起层台而累
土经之殖之成之翼翼缀日月以为光笼烟
卷首 第 12a 页 0332-026.png
霞以为色花散金地香通玄极真侣好道是
游斯息微我鍊师孰能兴之鍊师名承桢一
名子微号曰天台白云河内温人晋宣帝弟
太常馗之后祖晟仕隋为亲侍大都督父仁
最唐兴为朝散大夫襄州长史名贤之家奕
代清德庆灵之地生此仙才以为服冕乘轩
者宠惠吾身也系钟陈鼎者味爽人口也遂
乃捐公侯之业学神仙之事科箓教戒慱综
无所遗窈冥希夷微妙讵可识无思无为不
饮不食仰之弥峻巍乎其若山挹之弥深湛
卷首 第 12b 页 0332-027.png
乎其若海夫其通才练识胆学多闻翰墨之
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鍊师蕴广成之
德睿宗继黄轩之明斋心虚求将倚国政侃
侃然不可得而动也我皇孝思惟刖以道治
国叶帝尧之用心宠许由之高志故得放旷
而处逍遥而游闻鍊师之名者足以激厉风
俗睹鍊师之容者足以脱落纷埃以慈为宝
以善救物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允所谓名登
仙格迹在人寰粤不可测矣夫道生乎无名
行乎有情分而作三才播而作万物故为天
卷首 第 13a 页 0332-028.png
下母修之者昌背之者亡故为天下贵况绝
学无忧长生久视也哉道之行也必有阶也
行道之阶非山莫可故有为焉有象焉瞻于
斯仰于斯若舍是居教将奚依损之又损以
至于无为玄门既崇不名厥功朝散大夫使
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台州剌史上柱国贾公
名长源有道化人有德养物常谓别驾蔡钦
宗等曰且道以舍德德以致美美而不颂后
代何观乃相与立石纪颂以奋至遁之光其
辞曰邈彼天台嵯峨崔嵬下临沧海遥望蓬
卷首 第 13b 页 0332-029.png
莱漫若天合呀若地开烟云路通真仙时来
顾我鍊师于彼琼台鍊师鍊师道入玄微噏
日安坐凌云欲飞兴废灵观鍊师攸赞道无
不为美哉仑奂窈窈茫茫通天降祥保我皇
唐如山是常天宝元年太岁壬午三月二日
丁未弟子昆陵道士范惠趋等立
   重建道藏经记
    (宋承奉郎守秘省著作佐郎通判台州军兼管/内劝农事借绯夋疏撰)
唐景云中天子为司马承祯置观桐柏界琼
台三井之下五代相竞中原多事吴越忠懿
卷首 第 14a 页 0332-030.png
王得为道士朱霄朱外新之遂筑室于上清
阁西北藏金录字经二百函勤其事也国家
有成命之二十载削平天下列为郡县舳舻
千里东暨于海有灵静大师孟玄岳者始越
会稽济沃洲赤城访桐柏为山门都监冲一
大师稽常一等请掌斯藏至雍熙二年有诏
悉索是经付馀杭传本既毕运使谏议大夫
雷公德祥命舟载以还从师请也又十载藏
室几坏虞于风雨师募台越右族并率已钱
共二十万名工治材更腐替朽丹漆黝垩皆
卷首 第 14b 页 0332-031.png
踰旧制又十三载会国家获瑞命于承天门
建封禅之议有诏改赐观额为崇道越明年
天子感三篇之事筑玉清昭应宫于京师制
诏天下访道士之有名行及仙经之有尤异
者郡籍师等名驰驿上之师治装俟命且有
请于我愿纪藏室之实以勒于石我以为太
虚无著况之曰道生二仪而不有长万物而
不知惟圣与神其殆庶几乎故老氏五千言
清净简易而不泥后世其教神而明之于是
灵编秘牒金简玉册有太上正一品练形飞
卷首 第 15a 页 0332-032.png
步之术熊鸟赤白丹石图箓之法总而谓之
曰经聚之于室曰藏钱氏之建也信重矣金
篆银𨽻以取其贵孟师之守也不懈矣二十
八载于兹而楝宇更丽编简不脱若夫观于
斯悟于斯出处语默而不失其中不亦达者
乎于戏后之嗣孟师守者为我爱之而观者
择其正焉大中祥符三年岁阉茂建寅月记
   重修桐柏记
    (宋太尉昭信军节度使谯公致仕曹勋撰)
天台山之右曰桐柏自地距洞门几十里始
卷首 第 15b 页 0332-033.png
至其上重复奥区别为室所四山如城郭不
假除治云耸壁立天造地设中则葛仙翁鍊
丹之居至唐司马子微大营宫宇设虚皇像
以安羽流玉霄峰直其东琼台峙其西灵府
方瀛奠其北中有瀑水飞流喷沫势若万马
奔而南下四时落岩浩垂若天绅居人行客
弥望不极故真诰谓越之桐柏实金庭洞天
养真之福境上真主领以会群仙固非寻常
山川惟龙蛇所处是以高接上汉深隐九宵
控引天地错综今古包括形势不与外尘相
卷首 第 16a 页 0332-034.png
关苟非栖神养素之士则不能少留烟霜间
仆比丐闲税鞅踰月都忘俗驾因见屋宇阅
五代至今无不损弊而象设蒙漏往往渝剥
欲力为劝缘营建时观门都监石庆端道副
正厉永年石葆璋皆捧手相勉诚山门不世
之幸独葆璋愿竭力任土木之役罔敢懈怠
于是六七年中专以观事求在位者得太师
和王杨公并其子敷文阁待制契泊仆悉出
俸钱扩殿廊基各增阔丈馀创焉高广显辟
修廊又摹古石本绘度人经像于壁改造三
卷首 第 16b 页 0332-035.png
清正殿及命工妆彩栋宇俾之仑奂其象失
天人之容者则易塑睟穆增旧金翠以至立
三宫殿移斋堂为距甍可容千众并敞东西
两客馆以待过宾撤去外户仿中都上清之
制宏启三门塑龙虎君率极雄槩展立灵星
门以拱耽耽之势觉青崖丹壑松竹葱茜隐
居道师悉蕴和气道士唐知章以钱氏手写
金银字道经出私钱建藏并殿由是内外堂
宇皆备良材坚甓文石五金之用自重山而
下扛木累工于上及诸彩绘等约费千万崇
卷首 第 17a 页 0332-036.png
厦岌嶪翅鸱相直如出于浮空紫翠之中粲
然一新真九清仙圣之攸居万灵威神之所
御岩岩翼翼飞宏耀化成中天来居来游者
皆道念超胜殆若灵仙飞化无不怀凌虚静
一之志遂可日与清众陛殿香火仰祝
天子万寿为阅世无穷之道场岂不休哉故
一山净友劝感而化以胜增善平日慵墯嗜
食之徒皆磨砻淬厉期合于真游咏道德卒
皆修整得慈俭三宝之益问其教则精勤持
诵皆不踰矩入于堂则戒腊有序无相夺伦
卷首 第 17b 页 0332-037.png
与之语则气貌清洁渐入仙宗其于荷负至
要随时乐道可以副紫阳新宫之文而山𡖖
有不可无辞以言其详也仆晚暮之景得相
与成兹胜事因为原本极治叙得人任职比
旧修创增易之难刻于坚珉以示将来葆璋
常曰刳心沥胆每无忘于兴造有日矣然未
遇知音果上真垂怜肯于此功而成者以桐
柏在浙东最号名观扶晨晖霄缑山降九龙
之驾辟非素景首阳策三公之卫至朝廷则
钜公显人每为均逸提领之所又闽广湖湘
卷首 第 18a 页 0332-038.png
多取便道车马游访项背相属宾从栖止视
馀处为尤烦讵可隘陋徒示虚无且复吾教
惟言清净淡泊非有死生祸福为警世资取
之方独有际遇贤智心规亮清始方求建易
兴作觊接续真境弗坠厥续所以陪难以时
也噫不避众人之谤不虚一日供躬役土木
载新静域能毕力而不惮者葆璋是已岂不
贤于坐视以待其废隳哉后之继者倘不忘
前人之功俾道众晨夕瞻礼安于寝息而保
希夷之乐亦始事者之幸必不获谴于洞天
卷首 第 18b 页 0332-039.png
福地矣尚监于兹仆停鞅方外野鹤闲云萝
月松风放意身世寄言芜颣且劝方来尔其
诸梗槩览者当有得于斯文乾道四年岁在
戊子清明日记
   李白题桐柏观诗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
苍岛月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雕
翻波动巨鳌没风涛常汹涌神怪何翕忽观
其迹无倪好道心不歇攀条摘朱实服药炼
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龙楼凤阁留
卷首 第 19a 页 0332-040.png
不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碧玉连环八面山山
中亦有人行处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
九叶开天风飘香不点地千片万片绝尘埃
我来正当重九后笑把烟霞俱抖擞明朝拂
袖出紫微壁上龙蛇空自走
   罗隐诗
华盖峰前儗卜耕主人无奈又闲行且凭鹤
驾寻沧海又恐犀轩过赤城绛简便应朝右
弼紫旄兼合见东𡖖劝君莫忘归时节芝似
萤光处处生
卷首 第 19b 页 0332-041.png
   吕洞宾诗
青蛇拄地月徘徊夜静云间鹤未回来访有
缘人换骨暂留踪迹到天台
   白玉蟾题
仙翁夜来扣林壑约我明朝过南岳石坛对
坐话松风鹤唳一声山月落
淡月笼苍松清流蘸脩竹水深蟾不没长伴
道人宿
   又留别桐柏诗
身落天台古洞天蒲团未暖又飘然如何庵
卷首 第 20a 页 0332-042.png
不琼台地想是吾非桐柏仙无复得餐三井
水未曾深结九峰缘杖头挑月下山去空使
寒猿啸晓烟
   洞天宫
其宫在县西北三十五里重崖叠嶂松竹忽
茜地产香茅直南巽隅有两石峙状如门扉
人呼为小桐柏唐咸通间道士叶藏质尝于
玉宵峰创道斋号为石门山居后奏乞为玉
宵宫懿宗许之又徐灵府小录道士陈寡言
尝隐居玉宵峰号华琳有经钟一楼经皆咸
卷首 第 20b 页 0332-043.png
通十一年书后题云上清三洞弟子叶藏质
为妣刘氏四娘造永镇玉霄藏中宋祥符元
年改额今归并桐柏废
   玉京观
其观在县西北七里赤城山玉京洞天之右
自晋宋齐梁槩唐天宝皆以日中星鸟望秩
于兹宋咸平天圣中屡投金龙玉简政和八
年赐额建观未几中泯嘉熙改元朝廷设醮
祈祷天使诣投龙简籍地行礼殊亏昭事静
时冲大师高惟几辟山度址兴建观宇观妙
卷首 第 21a 页 0332-044.png
大师范善迁同盟助就郡守张侯琥奏拨公
田以助堂厨御前宣赐沈香斗真钟磬及御
书观额拱辰殿扁安镇观宇正殿崇奉皇帝
本命星君名清平万寿殿县令姚德辉叙其
事不著年月今归并桐柏废
   佑圣观
其观在县东一百步妙山之上旧系城隍庙
基宋宣和间徒于县之东北隅南渡后曹开
府勋建观元朝大德间重修监邑不伯公有
记有刻碑在今观无额而境民崇奉香火不
卷首 第 21b 页 0332-045.png

   仁靖纯素二宫
二宫在桐柏观左右元朝前至元间桐柏道
士王足庵真人字中立遭遇世祖皇帝宣授
仁靖纯素真人遂于其右崦旧白云观基建
宫曰纯素又于其左崦曹开府冲啬庵故址
建宫曰仁靖


天台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