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 第 1a 页 WYG0180-021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
          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
  左傅杜注正讹表
 昔杜元凯作春秋释例世人未之重独挚虞赏之曰
 左丘明本为春秋作传而左傅遂自孤行释例本为
 傅设而所发明何但左氏当亦孤行至今百世遂为
 定论然愚尝受其书而反覆之杜氏之最精且博者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WYG0180-0212d.png
 莫如作长历以正春秋之失闰作土地名以考列国
 之地理其学诚绝出古今至其解释经傅不无龃龉
 而其最大者尤在昭十五年周景王葬穆后傅注曰
 天子诸侯除丧当在卒哭复于隐元年宰咺归赗昭
 十二年子产辞享礼二傅疏通而证明之杜氏释经
 既误遂以此断据朝廷大典为一代定制后世谓杜
 氏短丧其详具见晋志考晋泰始十年武元杨皇后
 崩既葬博士张清议皇太子宜从权制除丧即吉陈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WYG0180-0213a.png
 逵议以为宜终服三年有诏更详议时预为尚书建
 议以为古者天子诸侯三年之丧始同齐斩既葬除
 丧服谅闇以居心丧终制不与士庶同礼皇太子宜
 卒哭除衰麻以谅闇终制卢钦魏舒问预证据所依
 预云周公不言高宗服丧三年而曰谅闇三年此释
 服心丧之文也叔向不讥景王除丧而议其晏乐已
 早明既葬应除而违谅闇之制也春秋晋侯享诸侯
 子产相郑伯时简公未葬请免丧以听命君子谓之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WYG0180-0213b.png
 得礼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傅曰吊生不及哀此
 皆既葬除丧服谅闇之证学者未之思耳丧服诸侯
 为天子亦斩衰岂可谓终服三年耶非必不能乃事
 势不得故知圣人不虚设不行之制因遂具议为奏
 奏上诏从其议皇太子卒哭除衰麻时预议初出内
 外多怪之或谓其违礼以合时预乃使博士殷畅博
 采典籍为之证据可垂示将来呜呼元凯历事至久
 读书至深亲见当世行三年丧者多饮酒食肉宴乐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WYG0180-0213c.png
 嫁娶不循轨则况以天子之丧勒令天下士庶皆从
 重服势必小人皆违法犯禁君子皆徇名失实以为
 制不称情读春秋而见当日诸侯之例皆既葬成君
 列于会盟不知此自当时之失礼非先王本制也欲
 执此为定制令上下可通行为短丧者立赤帜论者
 谓其得罪名教岂过论哉呜呼元凯释春秋而至倡
 为短丧欧阳永叔援仪礼而至倡为两本二父经术
 之误害于政事千古同病不可不戒也谨条列其注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WYG0180-0213d.png
 左数条与其当日所建白列诸简端令后世考古者
 知别择焉辑春秋左傅杜注正讹表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WYG0180-0214a.png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WYG0180-0214c.png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WYG0180-0215a.png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WYG0180-0215c.png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WYG0180-0216a.png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WYG0180-0216b.png
 
 
 
 
 
  已上系杜氏论礼之误其说具见叙中孔氏云既
  葬除丧唯杜有此说则孔氏已心非之矣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WYG0180-0216c.png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0180-0217a.png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0180-0217c.png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0180-0218a.png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WYG0180-0218c.png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WYG0180-0219a.png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WYG0180-0219c.png
 
 
 
 
 
  已上系杜氏地里之误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WYG0180-0220a.png

卷四十八 第 17a 页 WYG0180-0220c.png
 
  已上系杜氏时日之误
  杀大夫书名
卷四十八 第 18a 页 WYG0180-0221a.png

卷四十八 第 19a 页 WYG0180-0221c.png

卷四十八 第 20a 页 WYG0180-0222a.png

卷四十八 第 21a 页 WYG0180-0222c.png
 
 
 
 
 
 
 
 
卷四十八 第 21b 页 WYG0180-0222d.png
 
 
 
 
 
  大夫出奔书名
卷四十八 第 22a 页 WYG0180-0223a.png

卷四十八 第 23a 页 WYG0180-0223c.png

卷四十八 第 24a 页 WYG0180-0224a.png
 
 
  以上系杜氏称名之误杀大夫无不称名之理而
  杜乃以称名为贬至以泄冶之直谏而死与里克
  宁喜之弑逆同科大夫奔无不称名之理而杜以
  称名为贬至以公子憖之为国除恶与栾盈良霄
  之叛臣同罪一字之误玉石俱焚其以称字为褒
  则如司马华孙来盟谓其忧国举职而不知其为
卷四十八 第 24b 页 WYG0180-0224b.png
  公子鲍之私人也足知名字褒贬之例断断不可
  通于春秋
卷四十八 第 25a 页 WYG0180-0224c.png

卷四十八 第 26a 页 WYG0180-0225a.png

卷四十八 第 27a 页 WYG0180-0225c.png

卷四十八 第 28a 页 WYG0180-0226a.png

卷四十八 第 29a 页 WYG0180-0226c.png

卷四十八 第 30a 页 WYG0180-0227a.png

卷四十八 第 31a 页 WYG0180-0227c.png

卷四十八 第 32a 页 WYG0180-0228a.png
 
 
 
 
 
 
 
 
卷四十八 第 32b 页 WYG0180-0228b.png
 
 
  已上系杜氏解经传之误
春秋无书字之法论
苏老泉春秋论曰诸侯而或书其名大夫而或书其字
胡文定因为之说曰王朝大夫例称字列国之命大夫
例称字诸侯之兄弟例称字中国之附庸例称字春秋
书法有例当称字或黜而书名例当称人或进而书字
则褒贬系焉呜呼大夫为诸侯之臣附庸之君下公侯
卷四十八 第 33a 页 WYG0180-0228c.png
伯子男一等今君称名而臣称字公侯伯子男称名而
附庸之君称字于崇卑之分不几倒置为此说者不过
欲以名字见褒贬尔于是有以杀大夫之书名为贬至
以泄冶之直谏而死与里克宁喜之弑逆同科以大夫
出奔之书名为贬至以公子慭之为国除恶与良宵栾
盈之叛臣同罪而春秋之旨愈晦善乎方氏望溪之言
曰春秋从无书字之法旧以王人子突为字非也古有
以子某名者如陈子亢介子推之类是也以邾仪父为
卷四十八 第 33b 页 WYG0180-0228d.png
字非也古有以某父名者如齐侯禄父仪行父箕郑父
是也而支离穿凿之弊扫除过半矣且左傅以仪父为
克之字计其年分尤辽远盟于隐之元年而卒于庄之
十六年相距四十六载而仪父又未必以即位之初年
而盟也意克为仪父之子仪父之卒不书至克而后书
方氏之言得之矣且邾仪父与介葛卢郳黎来均为附
庸则不宜有差别今以仪父为字而以葛卢与黎来为
名可乎夫大夫之杀与出奔列国无不以名赴而以字
卷四十八 第 34a 页 WYG0180-0229a.png
赴之理列国不以字赴鲁史何从而得其字鲁史既不
书其字孔子于百年后更何从追书其字耶杜于凡书
名者皆曰恶之必当日俱有字书于简册圣人特以恶
之而斥其名殊不知大夫既已正典刑与逃窜其本国
方深恶痛绝之不暇岂更有褒嘉之辞而以其字赴于
诸侯耶且春秋之法果以称字为褒称名为贬子贡之
徒当必习闻之哀十六年续经何不书曰仲尼卒而书
孔丘卒耶
卷四十八 第 34b 页 WYG0180-0229b.png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