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179-059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一
          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
  鲁政下逮表
 从来国家之欲去权臣也必俟其有可指之罪一朝
 卒然而去之无使一击不胜至于再击则彼之声势
 益张蟠附益固而吾之国威亦顿挫又必所与谋者
 皆正直无私国人素所倾服之臣是故必如舜而后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179-0596d.png
 可殛四凶必如周公而后可诛管蔡愚观昭公乾侯
 之事而知三家之所以蔓延不可制者非独三家之
 罪亦鲁之群公有以自取之也何则国家之患莫大
 乎世卿然相沿已久不可骤革季子有大功而执政
 为卿宜也叔牙以就针巫之酖而业许为立后至如
 庆父胡为者通国母弑二君负滔天之恶此断断宜
 绝其属籍矣而亦为立后逮其子敖弃君命从己氏
 罪尤必诛不赦而其二子俨然为贵卿从此三家遂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179-0597a.png
 如鼎足不可去一父子再负重罪而宠荣不衰此时
 鲁之威柄已倒地此根本之失首宜叹息痛恨者也
 至当日鲁之欲去三桓非一世矣患在𤼵之太早谋
 之太疏一𤼵于归父(宣十/八年)再𤼵于侨如(成十/六年)三𤼵于
 南蒯(昭十/二年)至平子登台之请而凡四矣每一𤼵不胜
 则三家之声望益隆国人之属望益切此非欲去之
 直为三家立赤帜助之翼而飞也请得而言之季友
 有定国之功而其子无佚早死孙行父于文之六年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179-0597b.png
 才受室为卿此时年少位卑惟仲遂之言是听未有
 可指之罪也若追论弑子赤之事则宜先诛仲遂而
 后及行父今归父以逆贼之子而欲图行父忠贤之
 后且当时行父与蔑俱有贤声国人岂能服乎国人
 不服必不能去不去而君臣之间必不相安此鲁之
 失计一也嗣后行父稍稍肆志矣鞍之战一怒而兴
 举国之师役满朝之将功成志得立庙铭钟然终成
 公之世与仲孙蔑共政小心畏慎俱为贤卿声望犹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179-0597c.png
 出侨如远甚一旦侨如通于穆姜欲藉晋力以去季
 孟并欲废公此时公视季孟如唐之五王而视侨如
 与其母乃韦后与三思尔非特国人与之并公亦且
 委心听任如同舟之遇风此鲁之失计二也嗣后行
 父悟威权之不可去手幽君母刺公子偃然皆藉君
 意以行之至其子宿乃遂攘夺国政适值襄公幼弱
 父丧未期即首城赐邑视叔孟二卿蔑如也行父卒
 后次当及仲孙蔑蔑之后当及叔孙豹此二子皆贤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179-0597d.png
 大夫也鲁之旧例执政以次更代俟其人已卒然后
 递掌国政而宿之凶燄二子皆畏之虑其轧已故宿
 请作中军而豹即有政将及子之言不欲与争既得
 国政兵柄在手入郓以自益城成邑而偃然居叔孙
 之上凡意如逐君之事皆宿倡导之至宿死而其子
 纥早卒执政次及叔孙舍舍为政凡十八年无能革
 意如之恶且事事欲倾陷叔孙致之死此时之罪状
 人人欲倳刃其腹中矣然南蒯特不得志于季氏之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179-0598a.png
 徒非能为国除患一旦造谋智短虑浅谋未及成先
 惧弗克叛而奔齐身冒不韪而欲除百年之积蠹有
 是理哉此鲁之失计三也当此国威三挫之后鲁人
 视公室真如死灰之不复然而濡首富贵之徒咸奔
 走季氏昭公踵此而欲与季为难此如命辽合以攻
 曹瞒其不为刃出于背者幸尔追维终始此岂一朝
 一夕之故哉逮季桓子遭阳虎之难急用孔子孔子
 为政三年三都隳其二公私俱安鲁国大治此所谓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179-0598b.png
 惟礼可以已之者也阳虎谓孔子好从事而亟失时
 盖欲招孔子以共图季氏货盖如董卓曹操之流欲
 以蔡邕荀彧拟孔子易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圣人
 系易岂不深切著明矣哉辑春秋鲁政下逮表第二
 十一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179-0598c.png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179-0599a.png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179-0599c.png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179-0600a.png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179-0600c.png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179-0601a.png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179-0601c.png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179-0602a.png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179-0602c.png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179-0603a.png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179-0603c.png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179-0604a.png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179-0604c.png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179-0605a.png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179-0605c.png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179-0606a.png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179-0606c.png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179-0607a.png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179-0607c.png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179-0608a.png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179-0608c.png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179-0609a.png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179-0609c.png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179-0610a.png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0179-0610c.png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0179-0611a.png

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0179-0611c.png

卷二十一 第 32a 页 WYG0179-0612a.png

卷二十一 第 33a 页 WYG0179-0612c.png

卷二十一 第 34a 页 WYG0179-0613a.png

卷二十一 第 35a 页 WYG0179-0613c.png

卷二十一 第 36a 页 WYG0179-0614a.png

卷二十一 第 37a 页 WYG0179-0614c.png

卷二十一 第 38a 页 WYG0179-0615a.png

卷二十一 第 39a 页 WYG0179-0615c.png

卷二十一 第 40a 页 WYG0179-0616a.png

卷二十一 第 41a 页 WYG0179-0616c.png

卷二十一 第 42a 页 WYG0179-0617a.png

卷二十一 第 43a 页 WYG0179-0617c.png

卷二十一 第 44a 页 WYG0179-0618a.png

卷二十一 第 45a 页 WYG0179-0618c.png

卷二十一 第 46a 页 WYG0179-0619a.png

卷二十一 第 47a 页 WYG0179-0619c.png

卷二十一 第 48a 页 WYG0179-0620a.png

卷二十一 第 49a 页 WYG0179-0620c.png

卷二十一 第 50a 页 WYG0179-0621a.png

卷二十一 第 51a 页 WYG0179-0621c.png

卷二十一 第 52a 页 WYG0179-0622a.png

卷二十一 第 53a 页 WYG0179-0622c.png

卷二十一 第 54a 页 WYG0179-0623a.png

卷二十一 第 55a 页 WYG0179-0623c.png

卷二十一 第 56a 页 WYG0179-0624a.png

卷二十一 第 57a 页 WYG0179-0624c.png
 
 
 
 
 
 案自僖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左氏春秋经傅之
 末阅年一百九十三鲁之执政共十一人季氏凡六
 人叔孙氏二人孟孙氏一人东门氏一人中间阳虎
卷二十一 第 57b 页 WYG0179-0624d.png
 执政在定之六七八仅三年尔旋出奔政柄复归季
 氏当定之九年季孙斯乘意如凶恶之后遭阳虎几
 死慬而得免创钜痛深乃始用孔子以销弭祸患孔
 子建堕三都之议叔季二家堕费堕郈譬之虎穴虎
 出而群狼据之虎亦不得归堕其穴非特公室安并
 私门亦安此圣人拨乱反正之大机括也至十二年
 冬十二月孟氏不肯堕成季叔亦渐渐生悔志虑一
 变旋不用孔子患难则思之安乐则弃之亦时𫝑使
卷二十一 第 58a 页 WYG0179-0625a.png
 然至哀之十五年孟氏之成宰公孙宿亦叛入于齐
 踵南蒯及侯犯之后圣人之言始验明年孔子亦卒
 使孔子久于其位当能感悟孟氏使渐就约束而卒
 以女乐去此天也至哀公之世孔子已告老陪臣之
 祸已销而三家复炽哀公复孙于越蹈乾侯之辙尾
 大不掉之祸至于如此虽圣人其奈之何哉
春秋子野卒论
春秋子野卒左傅曰毁也榖梁曰日卒正也历汉以迄
卷二十一 第 58b 页 WYG0179-0625b.png
宋明无有以子野为弑者独近日望溪方氏斥之为弑
与子般子赤一例初见似创乃余反覆观之而知其说
之不可易也胡茅堂氏谓子般子赤被弑而书卒子野
过毁而亦书卒不睹傅文何以知其非弑余谓正惟睹
傅文而益知其弑无疑特世儒为成见所封不之察耳
盖尝学断斯狱隐之遇弑也傅称馆于寪氏壬辰羽父
使贼弑公于寪氏子般之遇弑也傅称次于党氏冬十
月己未共仲使圉人荦贼子般于党氏凡乱臣贼子谋
卷二十一 第 59a 页 WYG0179-0625c.png
行不轨类不于宫庭虑君之徒御多而耳目广也必伺
其间于宽閒隐僻之所而后得以肆虐且为后日诿罪
饰奸之地况此傅更明云次于季氏秋九月癸巳卒入
大臣之家而不得反则弑逆之罪季氏将谁逃乎左氏
乃云毁此正季之欲盖而弥彰也且所云毁者以为哭
泣哀伤而毁乎则当在大敛小敛抢天呼地之际以为
歠粥疏食不胜羸瘠而毁乎则当迟之期月经年之久
今襄公之薨以六月辛巳子野之卒以九月癸巳相去
卷二十一 第 59b 页 WYG0179-0625d.png
七十五日距袭敛之时则已远矣胡乃不先不后适当
其时岂平日倚庐垩室之毁独无恙次于季氏遂至一
毁而卒乎且季氏为正卿摄国政职当调护嗣君嗣君
入其室凡防卫之不周进药之不谨当惟季是问纵使
季无逆谋亦当为法受恶许世子不尝药而春秋书之
曰弑今季岂止不尝药而已故孔子书之与子般子赤
一例季孙谋逆之罪当与羽父襄仲同科或者谓贼无
主名乌得斥之为弑曰季孙之恶毒于梁冀而季孙之
卷二十一 第 60a 页 WYG0179-0626a.png
谋同于霍显汉质帝于朝会中目梁冀曰此跋扈将军
也冀闻遂进酖弑帝霍显之药杀许后也乘其产子意
子野平日愤襄公之见欺与季有违言而季亦惮其英
武计不若昭之童騃易制遂萌邪谋而适当倚庐居丧
之日霍显之谋曰妇人大故十死一生可用投药去季
之谋曰子之丧亲礼当哀毁可以毁卒饰加至美之名
于君父以惑群听立其亲娣之子以释群疑举朝莫得
知通国莫敢议而学士大夫亦遂相蒙以至于今是其
卷二十一 第 60b 页 WYG0179-0626b.png
谋更巧而心更毒而乌得逭于弑逆之诛乎哉或又谓
子赤之弑上书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而下书夫人姜
氏归于齐可以知其弑而此经上下文无所见曰此世
儒之拘于近而忽于远也经于襄二十九年正月书公
在楚夏五月公至自楚闻季孙取卞而不敢入于昭元
年书取郓二年公如晋至河乃复而季孙宿如晋榖梁
曰公如晋而不得入季孙宿如晋而得入恶之也是季
之结援大国动见掣肘擅兴甲兵陵逼君父所谓司马
卷二十一 第 61a 页 WYG0179-0626c.png
昭之心路人皆知者子野特未兴甲以攻季氏不至显
然蒙弑耳谨因方氏之论为二语判其状曰据经文无
殊于子般子赤之卒据傅文显同于寪氏党氏之事后
之折是狱者以是莅焉可也
 余见望溪方氏之说以为千古未𤼵急为说以申明
 之后阅赵木讷经筌有云公薨而子野卒此与庄公
 薨而子般卒文公薨而子恶卒何异均未成君均不
 书地均不书葬盖子野贤季氏忌之弑野而立昭公
卷二十一 第 61b 页 WYG0179-0626d.png
 以毁言于朝而世不察尔黄若晦通说云曰毁者左
 氏失之季氏专政以子野非己所立故于其次于季
 氏而害之以毁闻尔春秋书子野卒于公薨之下情
 状显然又存耕赵氏云卒不于他所而于季氏此疑
 以傅疑之辞阅三说略同不禁狂喜乃知人心之同
 然前儒已多有疑及此者不独望溪一人之创见也
 谨附识于此
 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