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a 页 WYG0179-00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
昭公(名稠/)
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
昭公(名稠/)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2a 页 WYG0179-0086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3a 页 WYG0179-0086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4a 页 WYG0179-0087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5a 页 WYG0179-0087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6a 页 WYG0179-0088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7a 页 WYG0179-0088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8a 页 WYG0179-0089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a 页 WYG0179-0089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a 页 WYG0179-0090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a 页 WYG0179-0090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2a 页 WYG0179-0091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3a 页 WYG0179-0091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4a 页 WYG0179-0092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a 页 WYG0179-0092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6a 页 WYG0179-0093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7a 页 WYG0179-0093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a 页 WYG0179-0094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a 页 WYG0179-0094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20a 页 WYG0179-0095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21a 页 WYG0179-0095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22a 页 WYG0179-0096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23a 页 WYG0179-0096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24a 页 WYG0179-0097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25a 页 WYG0179-0097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26a 页 WYG0179-0098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27a 页 WYG0179-0098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28a 页 WYG0179-0099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29a 页 WYG0179-0099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30a 页 WYG0179-0100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31a 页 WYG0179-0100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32a 页 WYG0179-0101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33a 页 WYG0179-0101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34a 页 WYG0179-0102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35a 页 WYG0179-0102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36a 页 WYG0179-0103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37a 页 WYG0179-0103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38a 页 WYG0179-0104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39a 页 WYG0179-0104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40a 页 WYG0179-0105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41a 页 WYG0179-0105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42a 页 WYG0179-0106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43a 页 WYG0179-0106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44a 页 WYG0179-0107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45a 页 WYG0179-0107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46a 页 WYG0179-0108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47a 页 WYG0179-0108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48a 页 WYG0179-0109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49a 页 WYG0179-0109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50a 页 WYG0179-0110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51a 页 WYG0179-0110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52a 页 WYG0179-0111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53a 页 WYG0179-0111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54a 页 WYG0179-0112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55a 页 WYG0179-0112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56a 页 WYG0179-0113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57a 页 WYG0179-0113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58a 页 WYG0179-0114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59a 页 WYG0179-0114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60a 页 WYG0179-0115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61a 页 WYG0179-0115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62a 页 WYG0179-0116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63a 页 WYG0179-0116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64a 页 WYG0179-0117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65a 页 WYG0179-0117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66a 页 WYG0179-0118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67a 页 WYG0179-0118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68a 页 WYG0179-0119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69a 页 WYG0179-0119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70a 页 WYG0179-0120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71a 页 WYG0179-0120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72a 页 WYG0179-0121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73a 页 WYG0179-0121c.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74a 页 WYG0179-0122a.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75a 页 WYG0179-0122b.png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76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77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78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79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80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81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82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83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84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85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86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87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88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89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0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1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2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3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4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5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6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7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8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8b 页
附春秋通经闰数
哀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二月相去凡二
十三月
(见续经左传十五年闰月卫浑良夫与太子入舍于/孔氏之外圃上冇冬及齐平知为闰十二月)
哀十四年闰二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六
月
哀十年闰五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月
哀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
哀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二月相去凡二
十三月
(见续经左传十五年闰月卫浑良夫与太子入舍于/孔氏之外圃上冇冬及齐平知为闰十二月)
哀十四年闰二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六
月
哀十年闰五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月
哀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9a 页
五月
(见经冬闰月/葬齐景公)
哀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三十
八月
哀二年闰十一月逆数至定十四年闰十二月相去凡
三十六月
定十四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
二十六月
(见经冬闰月/葬齐景公)
哀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三十
八月
哀二年闰十一月逆数至定十四年闰十二月相去凡
三十六月
定十四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
二十六月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99b 页
定十二年闰十一月逆数至十年闰六月相去凡三十
月
定十年闰六月逆数至八年闰二月相去凡二十九月
定八年闰二月逆数至四年闰十月相去凡四十一月
定四年闰十月逆数至二年闰五月相去凡三十月
定二年闰五月逆数至昭三十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
九月
昭三十年闰五月逆数至二十八年闰五月相去凡二
月
定十年闰六月逆数至八年闰二月相去凡二十九月
定八年闰二月逆数至四年闰十月相去凡四十一月
定四年闰十月逆数至二年闰五月相去凡三十月
定二年闰五月逆数至昭三十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
九月
昭三十年闰五月逆数至二十八年闰五月相去凡二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0a 页
十五月
昭二十八年闰五月逆数至二十五年闰十二月相去
凡三十月
昭二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二年闰十二月相
去凡三十七月
(见传闰月取前城上有十/二月则知闰在十二月也)
昭二十二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年闰八月相去凡
二十九月
昭二十八年闰五月逆数至二十五年闰十二月相去
凡三十月
昭二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二年闰十二月相
去凡三十七月
(见传闰月取前城上有十/二月则知闰在十二月也)
昭二十二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年闰八月相去凡
二十九月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0b 页
(见传闰月戊辰杀宣姜上/有八月则知闰在八月也)
昭二十年闰八月逆数至十八年闰正月相去凡三十
二月
昭十八年闰正月逆数至十五年闰九月相去凡二十
九月
昭十五年闰九月逆数至十二年闰正月相去凡四十
五月
昭十二年闰正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一
昭二十年闰八月逆数至十八年闰正月相去凡三十
二月
昭十八年闰正月逆数至十五年闰九月相去凡二十
九月
昭十五年闰九月逆数至十二年闰正月相去凡四十
五月
昭十二年闰正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一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1a 页
月
昭十年闰五月逆数至六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七月
昭六年闰七月逆数至四年闰四月相去凡二十八月
昭四年闰四月逆数至元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一月
昭元年闰十月逆数至襄二十九年闰八月相去凡三
十九月
襄二十九年闰八月逆数至二十七年两闰杜因左传
辰在申再失闰之文顿置两闰十一月二十九年闰八
昭十年闰五月逆数至六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七月
昭六年闰七月逆数至四年闰四月相去凡二十八月
昭四年闰四月逆数至元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一月
昭元年闰十月逆数至襄二十九年闰八月相去凡三
十九月
襄二十九年闰八月逆数至二十七年两闰杜因左传
辰在申再失闰之文顿置两闰十一月二十九年闰八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1b 页
月距二十七年之后闰十一月相去凡二十二月
襄二十七年之前闰十一月距二十六年闰十二月相
去凡十二月
襄二十六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三月相去
凡三十四月
襄二十四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十一年闰八月相去凡
三十二月
襄二十一年闰八月逆数至十九年闰九月相去凡二
襄二十七年之前闰十一月距二十六年闰十二月相
去凡十二月
襄二十六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三月相去
凡三十四月
襄二十四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十一年闰八月相去凡
三十二月
襄二十一年闰八月逆数至十九年闰九月相去凡二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2a 页
十四月
襄十九年闰九月逆数至十六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
六月
襄十六年闰十月逆数至十三年闰八月相去凡三十
九月
襄十三年闰八月逆数至十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
三月
襄十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七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九
襄十九年闰九月逆数至十六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
六月
襄十六年闰十月逆数至十三年闰八月相去凡三十
九月
襄十三年闰八月逆数至十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
三月
襄十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七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九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2b 页
月
襄七年闰十月逆数至五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一月
襄五年闰四月逆数至二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襄二年闰四月逆数至成十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
十九月
(见传闰月乙卯晦栾书中行偃杀胥/童上有十二月则知闰在十二月也)
成十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七月相去凡四
十二月
襄七年闰十月逆数至五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一月
襄五年闰四月逆数至二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襄二年闰四月逆数至成十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
十九月
(见传闰月乙卯晦栾书中行偃杀胥/童上有十二月则知闰在十二月也)
成十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七月相去凡四
十二月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3a 页
成十四年闰七月逆数至十二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
七月
成十二年闰五月逆数至九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三十
一月
(见传冬十一月城中城长历推此/年闰十一月杜以为此闰月城之)
成九年闰十一月逆数至七年闰八月相去凡二十八
月
成七年闰八月逆数至四年闰七月相去凡三十八月
七月
成十二年闰五月逆数至九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三十
一月
(见传冬十一月城中城长历推此/年闰十一月杜以为此闰月城之)
成九年闰十一月逆数至七年闰八月相去凡二十八
月
成七年闰八月逆数至四年闰七月相去凡三十八月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3b 页
成四年闰七月逆数至元年闰三月相去凡四十一月
成元年闰三月逆数至宣十五年闰十一月相去凡四
十一月
宣十五年闰十一月逆数至十二年闰五月相去凡四
十三月
宣十二年闰五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五
月
宣十年闰五月逆数至六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九月
成元年闰三月逆数至宣十五年闰十一月相去凡四
十一月
宣十五年闰十一月逆数至十二年闰五月相去凡四
十三月
宣十二年闰五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五
月
宣十年闰五月逆数至六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九月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4a 页
宣六年闰五月逆数至二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九月
宣二年闰五月逆数至文十六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
九月
文十六年闰五月逆数至十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四
十三月
文十二年闰十一月逆数至九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
一月
文九年闰七月逆数至六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二
宣二年闰五月逆数至文十六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
九月
文十六年闰五月逆数至十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四
十三月
文十二年闰十一月逆数至九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
一月
文九年闰七月逆数至六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二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4b 页
月
(见经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
文六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四年闰三月相去凡三十四
月
文四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年闰正月相去凡二十七月
文二年闰正月逆数至元年闰三月相去凡十一月
(见传于是闰/三月非礼也)
文元年闰三月逆数至僖三十年闰九月相去凡四十
(见经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
文六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四年闰三月相去凡三十四
月
文四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年闰正月相去凡二十七月
文二年闰正月逆数至元年闰三月相去凡十一月
(见传于是闰/三月非礼也)
文元年闰三月逆数至僖三十年闰九月相去凡四十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5a 页
三月
僖三十年闰九月逆数至二十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
五十八月
僖二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四月相去
凡二十月
僖二十四年闰四月逆数至二十年闰二月相去凡五
十一月
僖二十年闰二月逆数至十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
僖三十年闰九月逆数至二十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
五十八月
僖二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四月相去
凡二十月
僖二十四年闰四月逆数至二十年闰二月相去凡五
十一月
僖二十年闰二月逆数至十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5b 页
十七月
僖十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二年闰二月相去凡七
十一月
僖十二年闰二月逆数至九年闰七月相去凡三十二
月
僖九年闰七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二十一
月
(见传闰月/惠王崩)
僖十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二年闰二月相去凡七
十一月
僖十二年闰二月逆数至九年闰七月相去凡三十二
月
僖九年闰七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二十一
月
(见传闰月/惠王崩)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6a 页
僖七年闰十一月逆数至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
四月
僖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元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五十
月
僖元年闰十一月逆数至闵二年闰五月相去凡十九月
闵二年闰五月逆数至庄三十二年闰三月相去凡二
十七月
庄三十二年闰三月逆数至三十年闰二月相去凡二
四月
僖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元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五十
月
僖元年闰十一月逆数至闵二年闰五月相去凡十九月
闵二年闰五月逆数至庄三十二年闰三月相去凡二
十七月
庄三十二年闰三月逆数至三十年闰二月相去凡二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6b 页
十六月
庄三十年闰二月逆数至二十八年闰三月相去凡二
十四月
庄二十八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七月相去凡
四十五月
庄二十四年闰七月逆数至二十年闰十二月相去凡
四十四月
庄二十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七年闰六月相去凡四
庄三十年闰二月逆数至二十八年闰三月相去凡二
十四月
庄二十八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七月相去凡
四十五月
庄二十四年闰七月逆数至二十年闰十二月相去凡
四十四月
庄二十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七年闰六月相去凡四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7a 页
十三月
庄十七年闰六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五月相去凡三十
八月
庄十四年闰五月逆数至十一年闰三月相去凡三十
九月
庄十一年闰三月逆数至九年闰八月相去凡二十月
庄九年闰八月逆数至七年闰四月相去凡二十九月
庄七年闰四月逆数至四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庄十七年闰六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五月相去凡三十
八月
庄十四年闰五月逆数至十一年闰三月相去凡三十
九月
庄十一年闰三月逆数至九年闰八月相去凡二十月
庄九年闰八月逆数至七年闰四月相去凡二十九月
庄七年闰四月逆数至四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7b 页
庄四年闰四月逆数至元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一月
庄元年闰十月逆数至桓十六年闰六月相去凡四十
一月
桓十六年闰六月逆数至十三年闰正月相去凡四十
二月
桓十三年闰正月逆数至十一年闰正月相去凡二十
五月
桓十一年闰正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
庄元年闰十月逆数至桓十六年闰六月相去凡四十
一月
桓十六年闰六月逆数至十三年闰正月相去凡四十
二月
桓十三年闰正月逆数至十一年闰正月相去凡二十
五月
桓十一年闰正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8a 页
八月
桓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四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
七月
桓四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
七月
桓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隐九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
九月
隐九年闰十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三
桓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四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
七月
桓四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
七月
桓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隐九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
九月
隐九年闰十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三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8b 页
月
隐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
五月
隐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
七月
案自隐元年至哀十六年孔子卒止通计二百四
十四年论常历法当有九十闰今据经传月日推
校得八十七闰杜注于襄二十七年顿置两闰十
隐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
五月
隐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
七月
案自隐元年至哀十六年孔子卒止通计二百四
十四年论常历法当有九十闰今据经传月日推
校得八十七闰杜注于襄二十七年顿置两闰十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9a 页
一月以应天正合来凡八十九闰通计少一闰
又左传襄九年十二月下有闰月戊寅济于阴阪
侵郑杜注谓此年不得有闰月当是门五日之讹
除此不算外通计表内闰月见经者二见传者七
凡长历失不置闰今增置者三桓四年闰十二月
庄二十年闰十二月成十二年闰五月长历错置
闰今削去者一庄二十九年闰二月其置闰稍有
后先今改正者五僖八年闰十一月今改九年闰
又左传襄九年十二月下有闰月戊寅济于阴阪
侵郑杜注谓此年不得有闰月当是门五日之讹
除此不算外通计表内闰月见经者二见传者七
凡长历失不置闰今增置者三桓四年闰十二月
庄二十年闰十二月成十二年闰五月长历错置
闰今削去者一庄二十九年闰二月其置闰稍有
后先今改正者五僖八年闰十一月今改九年闰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09b 页
七月文八年闰七月今移在九年昭元年闰十二
月今改闰十月八年闰八月今改十年闰五月哀
五年闰十月今作闰十二月皆据经传上下月日
参校不敢曲为迁就馀悉同长历
附春秋经传朔数晦数
隐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不书朔/史失之)
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书日官失之/长历庚午朔)
月今改闰十月八年闰八月今改十年闰五月哀
五年闰十月今作闰十二月皆据经传上下月日
参校不敢曲为迁就馀悉同长历
附春秋经传朔数晦数
隐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不书朔/史失之)
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书日官失之/长历庚午朔)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0a 页
庄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不书日与朔官失/之长历癸未朔)
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庄二十六年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庄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僖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僖十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僖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不书日与朔官失/之长历壬子朔)
文元年二月癸亥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庄二十六年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庄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僖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僖十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僖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不书日与朔官失/之长历壬子朔)
文元年二月癸亥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0b 页
文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既
宣八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宣十年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宣十七年六月癸卯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成十六年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成十七年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襄十四年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襄十五年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宣八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宣十年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宣十七年六月癸卯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成十六年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成十七年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襄十四年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襄十五年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1a 页
襄二十年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四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昭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四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昭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1b 页
昭十五年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二年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昭三十一年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定五年春王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定十二年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二年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昭三十一年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定五年春王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定十二年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2a 页
定十五年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哀十四年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续/经)
巳上春秋所书日食三十七惟宣八年七月甲子
杜以为月三十日馀皆朔日无论经书不书
僖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传/)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传/)
僖十五年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庙(经三是月/之 十日)
僖十六年夏五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经/)
哀十四年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续/经)
巳上春秋所书日食三十七惟宣八年七月甲子
杜以为月三十日馀皆朔日无论经书不书
僖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传/)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传/)
僖十五年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庙(经三是月/之 十日)
僖十六年夏五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经/)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2b 页
僖二十二年己巳朔宋楚战于泓(经/)
僖二十四年三月己丑晦公宫火(传十是月之/二 九日)
文元年五月辛酉朔晋师围戚(传/)
成十六年六月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经十是月之/二 九日)
成十七年闰十二月乙卯晦栾书中行偃杀胥童(传月/是)
(之三/十日)
成十八年正月甲申晦齐侯使士华免杀国佐于内宫
之朝(传十是月之/二 九日)
僖二十四年三月己丑晦公宫火(传十是月之/二 九日)
文元年五月辛酉朔晋师围戚(传/)
成十六年六月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经十是月之/二 九日)
成十七年闰十二月乙卯晦栾书中行偃杀胥童(传月/是)
(之三/十日)
成十八年正月甲申晦齐侯使士华免杀国佐于内宫
之朝(传十是月之/二 九日)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3a 页
成十八年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于朝(传/)
襄十八年冬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传三是月/之 十日)
十一月丁卯朔入平阴(传/)
襄十九年夏五月壬辰晦齐灵公卒(传十是月之/二 九日)
襄二十六年三月甲寅朔郑伯赏入陈之功(传/)
襄二十七年六月丁未朔宋人享赵孟(传/)
昭元年十二月甲辰朔赵孟烝于温(传/)
昭十二年冬十月壬申朔周原舆人逐原伯绞(传/)
襄十八年冬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传三是月/之 十日)
十一月丁卯朔入平阴(传/)
襄十九年夏五月壬辰晦齐灵公卒(传十是月之/二 九日)
襄二十六年三月甲寅朔郑伯赏入陈之功(传/)
襄二十七年六月丁未朔宋人享赵孟(传/)
昭元年十二月甲辰朔赵孟烝于温(传/)
昭十二年冬十月壬申朔周原舆人逐原伯绞(传/)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3b 页
昭二十年六月丁巳晦卫侯与北宫喜盟(传三是月/之 十日)
秋七月戊午朔遂盟国人(传/)
昭二十三年春正月壬寅朔二师围郊(传/)
昭二十三年秋七月戊辰晦吴楚战于鸡父(传二是月/之 十九)
(日/)
已上除日食外其馀经传书朔者凡十三经二传
十一书晦者凡九经二传七
案公榖二传说晦朔多难信公羊于僖十六年春
秋七月戊午朔遂盟国人(传/)
昭二十三年春正月壬寅朔二师围郊(传/)
昭二十三年秋七月戊辰晦吴楚战于鸡父(传二是月/之 十九)
(日/)
已上除日食外其馀经传书朔者凡十三经二传
十一书晦者凡九经二传七
案公榖二传说晦朔多难信公羊于僖十六年春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4a 页
正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云何以不日晦也是非
晦而谓之晦又云朔有事则书晦虽有事不书因
于僖十五年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庙成十六年
六月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俱云晦冥也是实晦
而谓之非晦何休又云非卓佹之事无取乎言晦
朔若趡盟奚战是也谓桓十七年二月丙午及邾
娄仪父盟于趡春秋说以丙午为二月晦五月丙
午及齐师战于奚春秋说以丙午为五月朔今案
晦而谓之晦又云朔有事则书晦虽有事不书因
于僖十五年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庙成十六年
六月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俱云晦冥也是实晦
而谓之非晦何休又云非卓佹之事无取乎言晦
朔若趡盟奚战是也谓桓十七年二月丙午及邾
娄仪父盟于趡春秋说以丙午为二月晦五月丙
午及齐师战于奚春秋说以丙午为五月朔今案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4b 页
二月无丙午丙午是三月初四日五月丙午是月
之初五日公羊何氏言朔晦者俱谬谷梁于僖十
五年己卯晦震夷伯之庙亦云晦冥同公羊于成
十六年甲午晦鄢城之战又云遇晦曰晦同左氏
俱无凭准故朔闰表不录二传
赵氏匡曰公榖于僖十五年己卯晦震夷伯之庙
并云晦冥也据十六年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成十
六年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并书晦朔则知此言
之初五日公羊何氏言朔晦者俱谬谷梁于僖十
五年己卯晦震夷伯之庙亦云晦冥同公羊于成
十六年甲午晦鄢城之战又云遇晦曰晦同左氏
俱无凭准故朔闰表不录二传
赵氏匡曰公榖于僖十五年己卯晦震夷伯之庙
并云晦冥也据十六年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成十
六年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并书晦朔则知此言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5a 页
晦者亦晦朔之晦尔古史之体应合书日而遇晦
朔必书之以为历数之證谷梁于成十六年传云
事遇晦书晦何得于此独名晦冥乎
朔必书之以为历数之證谷梁于成十六年传云
事遇晦书晦何得于此独名晦冥乎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5b 页
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6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三
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
长历拾遗表
余既辑春秋朔闰表惧后人不之信因命施生龙渊
就注疏中采出杜氏长历凡百馀条都为一卷呜呼
长历一书意当唐初孔氏颖达世犹存今已不可得
见独其吉光片羽流传于断楮残墨之间学者得因
春秋大事表卷三
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
长历拾遗表
余既辑春秋朔闰表惧后人不之信因命施生龙渊
就注疏中采出杜氏长历凡百馀条都为一卷呜呼
长历一书意当唐初孔氏颖达世犹存今已不可得
见独其吉光片羽流传于断楮残墨之间学者得因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6b 页
是以考见当时之日月诚不可不宝爱而珍惜之也
余尝观其前后叹杜氏用心精细千年来未有及者
顾余尝疑之僖九年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邱甲子
晋侯佹诸卒杜云甲子九月十一日戊辰十五日也
如此则九月当为甲寅朔经有七月乙酉伯姬卒乙
酉先甲寅二十九日其年有闰七月无疑杜长历于
八年十一月置闰则是年七月安得有乙酉乎据传
七年冬闰月惠王崩既七年有闰足知八年无闰此
余尝观其前后叹杜氏用心精细千年来未有及者
顾余尝疑之僖九年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邱甲子
晋侯佹诸卒杜云甲子九月十一日戊辰十五日也
如此则九月当为甲寅朔经有七月乙酉伯姬卒乙
酉先甲寅二十九日其年有闰七月无疑杜长历于
八年十一月置闰则是年七月安得有乙酉乎据传
七年冬闰月惠王崩既七年有闰足知八年无闰此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7a 页
杜置闰之一失也昭元年十一月己酉楚子麇卒杜
云己酉十二月六日经传皆言十一月月误是年传
十二月晋既烝赵孟适南阳甲辰朔烝于温杜云甲
辰十二月朔晋烝当在甲辰之前传言十二月月误
不知是年当闰十月而长历误作闰十二月故反疑
经传为误己酉实十一月五日而甲辰为来年正月
朔由晋用夏正本十一月事故传系之今年耳此杜
置闰之再失也昭九年四月陈灾传曰火出而火陈
云己酉十二月六日经传皆言十一月月误是年传
十二月晋既烝赵孟适南阳甲辰朔烝于温杜云甲
辰十二月朔晋烝当在甲辰之前传言十二月月误
不知是年当闰十月而长历误作闰十二月故反疑
经传为误己酉实十一月五日而甲辰为来年正月
朔由晋用夏正本十一月事故传系之今年耳此杜
置闰之再失也昭九年四月陈灾传曰火出而火陈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7b 页
杜长历以为八年不应有闰而误置闰八月故四月
得火见今考上下传文八年实无闰如八年有闰则
九年二月安得有庚申十年五月安得有庚辰是闰
在十年五月以后明矣周之四月夏正二月昏弧中
旦建星中则夜半时大火得见东南不必前有闰月
此杜置闰之三失也僖十五年十一月壬戌晋侯及
秦伯战于韩传在九月明是晋用夏正故经传互异
而杜以为从赴以传之壬戌为九月十三日以经之
得火见今考上下传文八年实无闰如八年有闰则
九年二月安得有庚申十年五月安得有庚辰是闰
在十年五月以后明矣周之四月夏正二月昏弧中
旦建星中则夜半时大火得见东南不必前有闰月
此杜置闰之三失也僖十五年十一月壬戌晋侯及
秦伯战于韩传在九月明是晋用夏正故经传互异
而杜以为从赴以传之壬戌为九月十三日以经之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8a 页
壬戌为十一月十四日传纪晋事往往与经先后两
月凡经书春者传皆在前年之冬岂得尽以为从赴
此由不知经从周正传从夏正误混为一致令时日
违错此又杜之四失也夫日月之差讹其小小者耳
而圣人之书法其宏纲大指未必不系于是是可不
为郑重而推究之欤以杜氏之精细犹不免差缪若
此恨不能起先生于九原而为之指正其阙失也虽
然杜氏迄今二千年其长历之存于今者千百之十
月凡经书春者传皆在前年之冬岂得尽以为从赴
此由不知经从周正传从夏正误混为一致令时日
违错此又杜之四失也夫日月之差讹其小小者耳
而圣人之书法其宏纲大指未必不系于是是可不
为郑重而推究之欤以杜氏之精细犹不免差缪若
此恨不能起先生于九原而为之指正其阙失也虽
然杜氏迄今二千年其长历之存于今者千百之十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8b 页
一耳然即此十一求之以考见当时之日月先生有
知应引为继起之有人则余小子曷敢多让谨就此
百馀条内其标明日月者推明是月为某朔以余所
推合之其不同者既具论如右其同者识明一同字
与闰朔表相表里俾学者知今日之推求非无根据
而先生之长历几如碎鼎之复完晋唐以来不获睹
之书至此复灿然大明于世好古之士有不叹为千
年法物一旦复出矣乎辑春秋长历拾遗表第三
知应引为继起之有人则余小子曷敢多让谨就此
百馀条内其标明日月者推明是月为某朔以余所
推合之其不同者既具论如右其同者识明一同字
与闰朔表相表里俾学者知今日之推求非无根据
而先生之长历几如碎鼎之复完晋唐以来不获睹
之书至此复灿然大明于世好古之士有不叹为千
年法物一旦复出矣乎辑春秋长历拾遗表第三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19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20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21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22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23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24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25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26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27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28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29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30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31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32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33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34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35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36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37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38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39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40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41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42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43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44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45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46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47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48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49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0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1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2a 页
附录长历及大衍历置闰同异(赵东山先生原本/)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2b 页
长历置闰 大衍历置闰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3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4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5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6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7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8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59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60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61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62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63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64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65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66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67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68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69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70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71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72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73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74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75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76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77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78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79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0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1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2a 页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2b 页
合朔议曰大衍历视长历朔每差一月亦有差二
月者其日月得失本非所以释经也
赵东山氏曰以长历考春秋日月失三十六日朔三晦
二日食不入限者四频月食者二大衍历失一百二十
六日朔三日食不入限十七先一月者六先二月者二
先三月者一先五月者一后一月者六闰月一频月食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3a 页
者二盖杜氏据左传屡讥周历失闰所以长历前却闰
月求与春秋相符故所失少大衍历自以三十二月闰
率追算不计与经文合否故所失多又曰长历视大衍
历少六闰自隐二年至宣十年三失闰自宣末年至春
秋之冬复三失闰果若是则四时寒暑皆当反易不止
以申为戌而巳恐周历虽差未必如是之缪按经传有
旷数年不书日者前后屡见之长历于此既无所据岂
能无失至言顿置两闰以应天正则臆决尤甚并及大
月求与春秋相符故所失少大衍历自以三十二月闰
率追算不计与经文合否故所失多又曰长历视大衍
历少六闰自隐二年至宣十年三失闰自宣末年至春
秋之冬复三失闰果若是则四时寒暑皆当反易不止
以申为戌而巳恐周历虽差未必如是之缪按经传有
旷数年不书日者前后屡见之长历于此既无所据岂
能无失至言顿置两闰以应天正则臆决尤甚并及大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3b 页
衍历者所以见周历置闰无准致日月不与天合也
今按隐二年至宣十年长历比大衍历止少二闰宣
末年至春秋之终止少一闰通计少三闰又言顿置
两闰之谬按襄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左传曰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明年春经文即
书无冰若不顿置两闰则明年春正月乃是戌月系
夏之九月安得以无冰为灾而书乎欲以左传求合
经文不得不如此不得以杜为臆决也
今按隐二年至宣十年长历比大衍历止少二闰宣
末年至春秋之终止少一闰通计少三闰又言顿置
两闰之谬按襄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左传曰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明年春经文即
书无冰若不顿置两闰则明年春正月乃是戌月系
夏之九月安得以无冰为灾而书乎欲以左传求合
经文不得不如此不得以杜为臆决也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4a 页
梅定九氏曰闰月之说大旨不出两端其一谓无中气
为闰月此据左氏举正于中为说乃历家之法也其一
谓古闰月俱在岁终此据左氏归馀于终为说乃经学
家之诂也盖古今历法原自不同推步之理踵事加密
故自今日言历则以无中气置闰为安而论春秋闰月
则以归馀之说为长何则治春秋者当主经文今考本
经书闰月俱在年终此其据矣
按此但据文六年闰月不告月及哀五年闰月葬齐
为闰月此据左氏举正于中为说乃历家之法也其一
谓古闰月俱在岁终此据左氏归馀于终为说乃经学
家之诂也盖古今历法原自不同推步之理踵事加密
故自今日言历则以无中气置闰为安而论春秋闰月
则以归馀之说为长何则治春秋者当主经文今考本
经书闰月俱在年终此其据矣
按此但据文六年闰月不告月及哀五年闰月葬齐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4b 页
景公俱在岁终十二月而为言耳昭二十年闰八月
戊辰杀宣姜文元年闰三月其馀传文闰在中间者
甚多不得谓春秋闰月都是归馀于终也
定九氏又曰交食之说有宜知者二端其一古者只用
平朔平朔者一大月一小月相间故汉晋史志往往有
日食不在朔而在朔之二日或晦日者唐李淳风麟德
历始用定朔至一行大衍历又发明之始有四大三小
之月而食必在朔此是一层道理其一自北齐张子信
戊辰杀宣姜文元年闰三月其馀传文闰在中间者
甚多不得谓春秋闰月都是归馀于终也
定九氏又曰交食之说有宜知者二端其一古者只用
平朔平朔者一大月一小月相间故汉晋史志往往有
日食不在朔而在朔之二日或晦日者唐李淳风麟德
历始用定朔至一行大衍历又发明之始有四大三小
之月而食必在朔此是一层道理其一自北齐张子信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5a 页
积候合食加时立入气加减唐宣明历本之立气刻时
三差至今遵用即授时历之时差及东西南北差也前
二说其根在天盖以日缠有盈缩月离有迟疾天上行
度应有之差天下所同也后一说其根在地盖以日高
月卑正相掩时中间尚有空隙人所居地面不同而所
见亏复之时刻与食分之浅深随处各异谓之视差非
天上行度有殊而生于人之目一方所独也古疏今密
大概可见
三差至今遵用即授时历之时差及东西南北差也前
二说其根在天盖以日缠有盈缩月离有迟疾天上行
度应有之差天下所同也后一说其根在地盖以日高
月卑正相掩时中间尚有空隙人所居地面不同而所
见亏复之时刻与食分之浅深随处各异谓之视差非
天上行度有殊而生于人之目一方所独也古疏今密
大概可见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5b 页
新唐书律历志大衍合朔议曰春秋日食有甲乙者三
十四殷历鲁历先一日者十三后一日者三周历先一
日者二十二先二日者九其伪可知矣庄公三十年九
月庚午朔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定公五年三月
辛亥朔当以盈缩迟疾为定朔殷历虽合适然耳非正
也僖公五年正月辛亥朔十二月丙子朔十四年三月
己丑朔文公元年五月辛酉朔十一年三月甲申晦襄
公十九年五月壬辰晦昭公元年十二月甲辰朔二十
十四殷历鲁历先一日者十三后一日者三周历先一
日者二十二先二日者九其伪可知矣庄公三十年九
月庚午朔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定公五年三月
辛亥朔当以盈缩迟疾为定朔殷历虽合适然耳非正
也僖公五年正月辛亥朔十二月丙子朔十四年三月
己丑朔文公元年五月辛酉朔十一年三月甲申晦襄
公十九年五月壬辰晦昭公元年十二月甲辰朔二十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6a 页
年二月己丑朔二十三年正月壬寅朔七月戊辰晦皆
与周历合其所记多周齐晋事盖周王所颁齐晋用之
僖公十五年九月己卯晦十六年正月戊申朔成公十
六年六月甲午晦襄公十八年十月丙寅晦十一月丁
卯朔二十六年三月甲寅朔二十七年六月丁未朔与
殷历鲁历合比非合食故仲尼因循时史而所记多宋
鲁事与齐晋不同可知矣昭公十二年十月壬申朔原
与人逐原伯绞与鲁历周历皆差一日此邱明即其所
与周历合其所记多周齐晋事盖周王所颁齐晋用之
僖公十五年九月己卯晦十六年正月戊申朔成公十
六年六月甲午晦襄公十八年十月丙寅晦十一月丁
卯朔二十六年三月甲寅朔二十七年六月丁未朔与
殷历鲁历合比非合食故仲尼因循时史而所记多宋
鲁事与齐晋不同可知矣昭公十二年十月壬申朔原
与人逐原伯绞与鲁历周历皆差一日此邱明即其所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6b 页
闻书之也僖公二十二年十一月己巳朔宋楚战于泓
周殷鲁历皆先一日楚人所赴也昭公二十年六月丁
巳晦卫侯与北宫喜盟七月戊午朔遂盟国人三历皆
先二日卫人所赴也此则列国之历不可以一术齐矣
而长历日子不在其月则改易闰馀欲以求合故闰月
相距近则十馀月远或七十馀月此杜预所甚谬也夫
合朔先天则经书日食以纠之中气后天则传书南至
以明之其在晦二日则原乎定朔以得之列国之历或
周殷鲁历皆先一日楚人所赴也昭公二十年六月丁
巳晦卫侯与北宫喜盟七月戊午朔遂盟国人三历皆
先二日卫人所赴也此则列国之历不可以一术齐矣
而长历日子不在其月则改易闰馀欲以求合故闰月
相距近则十馀月远或七十馀月此杜预所甚谬也夫
合朔先天则经书日食以纠之中气后天则传书南至
以明之其在晦二日则原乎定朔以得之列国之历或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7a 页
殊则稽于六家之术以知之此四者皆治历之大端而
预所未晓故也
附元史历志所推春秋日食三十七事
隐公三年辛酉岁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杜预云不书日史官失之公羊云日食或言朔或
不言朔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
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谷梁云言日不
言朔食晦日也姜岌校春秋日食云是岁二月己
预所未晓故也
附元史历志所推春秋日食三十七事
隐公三年辛酉岁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杜预云不书日史官失之公羊云日食或言朔或
不言朔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
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谷梁云言日不
言朔食晦日也姜岌校春秋日食云是岁二月己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7b 页
亥朔无巳巳似失一闰三月己巳朔去交分入食
限大衍与姜岌合今授时历推之是岁三月己巳
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六千六百三十一
入食限
桓公三年壬申岁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姜岌以为是岁七月癸亥朔无壬辰亦失闰其八
月壬辰朔去交分入食限大衍与姜岌合以今历
推之是岁八月壬辰朔加时在昼食六分一十四
限大衍与姜岌合今授时历推之是岁三月己巳
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六千六百三十一
入食限
桓公三年壬申岁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姜岌以为是岁七月癸亥朔无壬辰亦失闰其八
月壬辰朔去交分入食限大衍与姜岌合以今历
推之是岁八月壬辰朔加时在昼食六分一十四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8a 页
秒
桓公十七年丙戌岁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日史官失之大衍推得在十一月交
分入食限失闰也以今历推之是岁十一月加时
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八千五百六十入食限
庄公十八年乙巳岁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谷梁云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大衍推是岁五月
朔交分入食限三月不应食以今历推之是岁三
桓公十七年丙戌岁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日史官失之大衍推得在十一月交
分入食限失闰也以今历推之是岁十一月加时
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八千五百六十入食限
庄公十八年乙巳岁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谷梁云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大衍推是岁五月
朔交分入食限三月不应食以今历推之是岁三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8b 页
月朔不入食限五月壬子朔加时在昼交分入食
限盖误五为三
庄公二十五年壬子岁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大衍推之七月辛未朔交分入食限以今历推之
是岁七月辛未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七日四百
八十九入食限失闰也
庄公二十六年癸丑岁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
之
限盖误五为三
庄公二十五年壬子岁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大衍推之七月辛未朔交分入食限以今历推之
是岁七月辛未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七日四百
八十九入食限失闰也
庄公二十六年癸丑岁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
之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9a 页
今历推之是岁十二月癸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十
四日三千五百五十一入食限
庄公三十年丁巳岁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十月庚午朔加时在昼去交分十
四日四千六百九十六入食限失闰也大衍同
僖公五年丙寅岁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元史缺/此一年)
僖公十二年癸酉岁春王三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三月朔交不应食在误条其五月庚午朔
四日三千五百五十一入食限
庄公三十年丁巳岁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十月庚午朔加时在昼去交分十
四日四千六百九十六入食限失闰也大衍同
僖公五年丙寅岁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元史缺/此一年)
僖公十二年癸酉岁春王三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三月朔交不应食在误条其五月庚午朔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89b 页
去交分入食限大衍同今历推之是岁五月庚午
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五千一百九十二
入食限盖误五为三
僖公十五年丙子岁夏五月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朔与日史官失之也大衍推四月癸
丑朔去交分入食限差一闰今历推之是岁四月
癸丑朔交分一日一千三百一十六入食限
文公元年乙未岁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五千一百九十二
入食限盖误五为三
僖公十五年丙子岁夏五月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朔与日史官失之也大衍推四月癸
丑朔去交分入食限差一闰今历推之是岁四月
癸丑朔交分一日一千三百一十六入食限
文公元年乙未岁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0a 页
姜氏云二月甲午朔无癸亥三月癸亥朔入食限
大衍亦以为然今历推之是岁三月癸亥朔加时
在昼去交分三十六日五千九百十七分入食限
失闰也
文公十五年己酉岁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六月辛丑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
六日四千四百七十三分入食限
宣公八年庚申岁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大衍亦以为然今历推之是岁三月癸亥朔加时
在昼去交分三十六日五千九百十七分入食限
失闰也
文公十五年己酉岁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六月辛丑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
六日四千四百七十三分入食限
宣公八年庚申岁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0b 页
杜预以七月甲子晦食姜氏云十月甲子朔食大
衍同今历推之是岁十月甲子朔加时在昼食九
分八十一秒盖十误为七
宣公十年壬戌岁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丙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九
百六十八分入食限
宣公十七年己巳岁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姜氏云六月甲辰朔不应食大衍云是年五月在
衍同今历推之是岁十月甲子朔加时在昼食九
分八十一秒盖十误为七
宣公十年壬戌岁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丙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九
百六十八分入食限
宣公十七年己巳岁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姜氏云六月甲辰朔不应食大衍云是年五月在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1a 页
交限六月甲辰朔交分已过食限盖误今历推之
是岁五月乙亥朔入食限六月甲辰朔泛交二日
巳过食限大衍为是
成公十六年丙辰岁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六月丙寅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
十六日九千八百三十五分入食限
成公十七年丁亥岁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十二月戊子朔无丁巳似失闰大衍于十
是岁五月乙亥朔入食限六月甲辰朔泛交二日
巳过食限大衍为是
成公十六年丙辰岁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六月丙寅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
十六日九千八百三十五分入食限
成公十七年丁亥岁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十二月戊子朔无丁巳似失闰大衍于十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1b 页
一月丁巳朔交分入食限今历推之是岁十一月
丁巳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二千八百九十七
分入食限与大衍同
襄公十四年壬寅岁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二月乙未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
日一千三百九十三入食限也
襄公十五年癸卯岁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姜氏云七月丁巳朔食失闰也大衍同今历推之
丁巳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二千八百九十七
分入食限与大衍同
襄公十四年壬寅岁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二月乙未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
日一千三百九十三入食限也
襄公十五年癸卯岁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姜氏云七月丁巳朔食失闰也大衍同今历推之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2a 页
是岁七月丁巳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三
千三百九十四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年戊申岁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十月丙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
日七千六百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一年己酉岁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庚戌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三
千六百八十二分入食限
千三百九十四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年戊申岁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十月丙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
日七千六百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一年己酉岁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庚戌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三
千六百八十二分入食限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2b 页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比月而食宜在误条大衍亦以为然今历
推之十月巳过交限不应频食姜说为是
襄公二十三年辛亥岁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癸酉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
五千七百三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四年壬子岁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今历推之是月甲子朔加时在昼日食九分六秒
姜氏云比月而食宜在误条大衍亦以为然今历
推之十月巳过交限不应频食姜说为是
襄公二十三年辛亥岁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癸酉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
五千七百三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四年壬子岁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今历推之是月甲子朔加时在昼日食九分六秒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3a 页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汉志董仲舒以为比食又既大衍云不应频食在
误条今历推之立分不叶不应食大衍说是
襄公二十七年乙卯岁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
之
姜氏云十一月乙亥朔交分入限应食大衍同今
历推之是岁十一月乙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初日
八百二十五分入食限
汉志董仲舒以为比食又既大衍云不应频食在
误条今历推之立分不叶不应食大衍说是
襄公二十七年乙卯岁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
之
姜氏云十一月乙亥朔交分入限应食大衍同今
历推之是岁十一月乙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初日
八百二十五分入食限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3b 页
昭公七年丙寅岁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甲辰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七日
二百九十八分入食限
昭公十五年甲戌岁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大衍推五月丁巳朔食失一闰今历推之是岁五
月丁巳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九千五百六十
七分入食限
昭公十七年丙子岁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甲辰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七日
二百九十八分入食限
昭公十五年甲戌岁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大衍推五月丁巳朔食失一闰今历推之是岁五
月丁巳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九千五百六十
七分入食限
昭公十七年丙子岁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4a 页
姜氏云六月乙巳朔交分不叶不应食当误大衍
云当在九月朔六月不应食姜氏是也今历推之
是岁九月甲戌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七千
六百五十分入食限
昭公二十一年庚辰岁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壬午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
八千七百九十四分入食限
昭公二十二年辛巳岁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云当在九月朔六月不应食姜氏是也今历推之
是岁九月甲戌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七千
六百五十分入食限
昭公二十一年庚辰岁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壬午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
八千七百九十四分入食限
昭公二十二年辛巳岁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4b 页
今历推之是月癸酉朔交分十四日一千八百入
食限杜预以长历推之当为癸卯非是
昭公二十四年癸未岁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乙未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
三千八百三十九分入食限
昭公三十一年庚寅岁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辛亥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
六千一百二十八分入食限
食限杜预以长历推之当为癸卯非是
昭公二十四年癸未岁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乙未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
三千八百三十九分入食限
昭公三十一年庚寅岁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辛亥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
六千一百二十八分入食限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5a 页
定公五年丙申岁春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三月辛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三
百三十四分入食限
定公十二年癸卯岁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十月丙寅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
日二千六百二十二分入食限盖失一闰
定公十五年丙午岁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庚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七
今历推之三月辛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三
百三十四分入食限
定公十二年癸卯岁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十月丙寅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
日二千六百二十二分入食限盖失一闰
定公十五年丙午岁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庚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七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5b 页
千六百八十五分入食限
哀公十四年庚申岁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庚申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
九千二百一分入食限
右春秋所载三十有七事以授时历推之惟襄公二十
一年十月庚辰朔及二十四年八月癸巳朔不入食限
盖自有历以来无比月而食之理其三十五食食皆在
朔经或不书日不书朔公羊谷梁以为食晦二者非左
哀公十四年庚申岁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庚申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
九千二百一分入食限
右春秋所载三十有七事以授时历推之惟襄公二十
一年十月庚辰朔及二十四年八月癸巳朔不入食限
盖自有历以来无比月而食之理其三十五食食皆在
朔经或不书日不书朔公羊谷梁以为食晦二者非左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6a 页
氏以为史官失之者得之其间或差一月二月者盖古
历疏阔置闰失当之弊姜岌一行已有定说孔子作书
但因时历以书非大义所关故不必致详也
历疏阔置闰失当之弊姜岌一行已有定说孔子作书
但因时历以书非大义所关故不必致详也
春秋大事表 卷二之四 第 196b 页
春秋大事表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