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179-00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一
          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
  时令表
 春秋开卷书春王正月议者纷然蔡氏尚书传既主
 不改时改月之说而文定传春秋又谓夫子虚加春
 字于月之上谓周本是冬十一月夫子特借以明行
 夏时之意是皆考古未核惑于冬不可为春之疑遂
卷一 第 1b 页 WYG0179-0007b.png
 至辗转相误也后汉书陈宠传有曰天开于子天以
 为正周以为春地辟于丑地以为正殷以为春人生
 于寅人以为正夏以为春是子丑寅三阳之月皆可
 以言正皆可以为春明矣而谓周有天下更姓改物
 于履端初始称冬十一月以号令天下一年之内首
 尾皆冬非所以一天下之视听也周既不改时月矣
 而谓夫子为周之臣子改冬为春改十一月为正月
 戾王朝之正朔改本国之史书尤不可以训也今试
卷一 第 2a 页 WYG0179-0007c.png
 以经文最显然者证之隐九年三月大雨震电若是
 夏正则震电不为灾矣桓十四年春正月无冰若是
 夏正则无冰不足异矣盖自王朝之𤼵号施令列国
 之聘享会盟与史官之编年纪月较若画一其馀田
 狩祭享犹用夏时如蒐苗狝狩礿祀烝尝则以夏时
 起事而易其时与月之名若桓四年春公狩于郎桓
 八年春正月己卯烝是也此皆其历历可见者而傅
 文内间有一二从夏正者盖亦有故隐六年冬宋人
卷一 第 2b 页 WYG0179-0007d.png
 取长葛而傅书秋刘氏敞谓丘明作书杂取当时诸
 侯史策有用夏正者有用周正者故致与经错异可
 见当时诸侯亦不尽用周正孔氏颖达云王者存二
 王之后使统其正朔服其服色故杞宋各行其祖正
 朔先儒谓宋行商历晋行颛历颛历即是建寅故傅
 书晋国之事多有从夏正者若卜偃与绛县老人之
 言可证也要自其国通行已久习俗使然三代原所
 不禁而其告于王朝则一禀周之正朔左氏特采录
卷一 第 3a 页 WYG0179-0008a.png
 列国之私史其史官之纪载未经改正故致偶见此
 一二耳无容以为不改时月之验也其经文则与尚
 书符合断然周正无疑善乎朱子之言曰夫子未笔
 削以前鲁史原名春秋可见以春首时片言破的诸
 儒无所置喙矣辑春秋时令表第一
  经文
卷一 第 4a 页 WYG0179-0008c.png

卷一 第 5a 页 WYG0179-0009a.png

卷一 第 6a 页 WYG0179-0009c.png

卷一 第 7a 页 WYG0179-0010a.png

卷一 第 8a 页 WYG0179-0010c.png

卷一 第 9a 页 WYG0179-0011a.png

卷一 第 10a 页 WYG0179-0011c.png
 
 
 
 
 
 
 
 
卷一 第 10b 页 WYG0179-0011d.png
 
 左传
卷一 第 11a 页 WYG0179-0012a.png

卷一 第 12a 页 WYG0179-0012c.png

卷一 第 13a 页 WYG0179-0013a.png

卷一 第 14a 页 WYG0179-0013c.png

卷一 第 15a 页 WYG0179-0014a.png

卷一 第 16a 页 WYG0179-0014c.png

卷一 第 17a 页 WYG0179-0015a.png

卷一 第 18a 页 WYG0179-0015c.png

卷一 第 19a 页 WYG0179-0016a.png

卷一 第 20a 页 WYG0179-0016c.png

卷一 第 21a 页 WYG0179-0017a.png

卷一 第 22a 页 WYG0179-0017c.png

卷一 第 23a 页 WYG0179-0018a.png

卷一 第 24a 页 WYG0179-0018c.png

卷一 第 25a 页 WYG0179-0019a.png

卷一 第 26a 页 WYG0179-0019c.png

卷一 第 27a 页 WYG0179-0020a.png

卷一 第 28a 页 WYG0179-0020c.png

卷一 第 29a 页 WYG0179-0021a.png

卷一 第 30a 页 WYG0179-0021c.png

卷一 第 31a 页 WYG0179-0022a.png

卷一 第 32a 页 WYG0179-0022c.png

卷一 第 33a 页 WYG0179-0023a.png

卷一 第 34a 页 WYG0179-0023c.png

卷一 第 35a 页 WYG0179-0024a.png

卷一 第 36a 页 WYG0179-0024c.png

卷一 第 37a 页 WYG0179-0025a.png

卷一 第 38a 页 WYG0179-0025c.png

卷一 第 39a 页 WYG0179-0026a.png

卷一 第 40a 页 WYG0179-0026c.png

卷一 第 41a 页 WYG0179-0027a.png

卷一 第 42a 页 WYG0179-0027c.png
 
 
 
  孟子
 
 
 
 
卷一 第 42b 页 WYG0179-0027d.png
 
 
 
 
 
 案春秋周正夏正纷如聚讼宋儒既有冬不可为春
 之疑而主周正者又于经典一二偶不合之处必欲
 强以同之是自寻破绽是以后人益增惶惑靡所适
卷一 第 43a 页 WYG0179-0028a.png
 从愚谓改正朔即是改时月周断无称冬十一月为
 岁首之理王者之𤼵号施令与史臣之编年纪事自
 宜画一断无不用周正而反从夏正之理惟民俗话
 言习于夏正已久偶有杂出者在三代原所不禁如
 毛诗用周正而春日迟迟与秋日凄凄冬日烈烈则
 不可以周正言以抚时道景于夏时为切也论语行
 夏之时明言周家改时而莫春曰春服既成孟子通
 篇用周正而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俱
卷一 第 43b 页 WYG0179-0028b.png
 不可以周正言以饮食日用于夏时为宜也惟不必
 一一强求其同而正无害其为同因得张翠屏先生
 定本附列于时令表之后其未备者增入之其强合
 者驳正之而后学者于诸经通达无碍无龃龉不合
 亦无勉强求合之病而春秋王正月之为周正益瞭
 然无疑矣其于经学未必无小补云
卷一 第 44a 页 WYG0179-0028c.png
时令表附录
  余纂春秋时令表集春秋经传證明周家改时改
  月以驳文定夏时冠周月之误已经七年乾隆辛
  酉于邓悔庐年丈处得睹元儒史文玑先生管窥
  外篇其论周家正朔月数与愚见吻合不禁先得
  我心且其所引陈定宇张敷言二家之说详明确
  当真足荟萃诸经疏通隔碍而史先生之折衷尤
  核读此则凡尚书毛诗周易周礼礼记论语孟子
卷一 第 44b 页 WYG0179-0028d.png
  所言时月参错不齐悉与春秋相通不烦牵就扭
  合不似蔡氏解书主不改时月之说遂置春秋于
  不问也谨备录其说于左
 史氏伯璿曰月数之说朱子孟子注以为改蔡氏书
 传以为不改然以诗七月篇考之则凡七月九月之
 数是自寅月起数夏正也观于流火授衣之言可见
 矣凡一之日二之日之类是自子月起数盖周之先
 公已用此以纪候故周有天下遂定为一代之正朔
卷一 第 45a 页 WYG0179-0029a.png
 以觱𤼵栗烈之气候验之可见矣夏正周正同见一
 诗之中可见月数之未尝不改则蔡氏恐不如朱子
 之的当近代惟陈定宇张敷言之论最为分晓
陈定宇曰蔡氏主不改月之说遂谓并不改时殊不知
月数于周而改春随正而易證以春秋孟子左传后汉
书陈宠传极为明著成公十年六月丙午晋侯使甸人
献麦六月乃夏四月也僖公五年十二月丙子朔晋侯
灭虢先是卜偃言克虢之期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
卷一 第 45b 页 WYG0179-0029b.png
朔必是时也偃以夏正言而春秋以周正书可见十二
月丙子为夏十月也僖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王正月冬至岂非夏十一月乎经有只书时者僖公十
年冬大雨雪盖以酉戌月为冬也使夏时之冬而大雨
雪何足以为异而纪之襄公二十八年春无冰盖以子
丑月为春也使夏时之春而无冰何足以为异而纪之
惟夏时八九月而大雪不当严寒而严寒夏时十一月
十二月而无冰当严寒而不严寒故异而书之耳桓公
卷一 第 46a 页 WYG0179-0029c.png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杜氏注曰冬猎曰狩周之春夏
之冬也鲁犹按夏时之冬而于子月行冬田之狩夫子
只书曰春狩于郎此所谓春非周之春而何哀公十四
年春西狩获麟亦然定公十三年夏大蒐于比蒲鲁虽
按夏时之春于卯辰之月行春田之蒐夫子只书曰夏
蒐于比蒲此所谓夏非周之夏而何次年又书五月大
蒐于比蒲亦然也陈宠传说尤明白曰天以为正周以
为春注云今十一月也地以为正殷以为春注云今十
卷一 第 46b 页 WYG0179-0029d.png
二月也人以为正夏以为春今正月也是三代之正子
丑寅三阳月皆可以言春也胡氏春秋传不敢谓王正
月为非子月而于春王正月之春字谓以夏时冠周月
皆考之不审安得有隔两月而以夏时冠周月之理但
得四时之正适冬寒夏热之宜则惟夏时为然夫子欲
行夏时盖答颜渊使得为邦则宜如此耳岂可但知有
夏时之春而不知有商正周正之春乎一阳二阳三阳
之月皆可为春故三代迭用之以为岁首以一日论子
卷一 第 47a 页 WYG0179-0030a.png
时既可为次日子月岂不可为次年观此则三代皆不
改月数与冬不可为春之说陷于一偏明矣
 史氏伯璿曰陈氏此说援引的当已无可议但商书
 再言十有二月正蔡氏主意之张本陈氏既不于彼
 处辨之及至此处辨论又无一言及彼惟张敷言之
 说可以补陈说之缺今存于后
张敷言曰或谓三代改正朔无异议月数之改诸儒议
论不一学者病焉间者伏读春秋至王正月而窃得其
卷一 第 47b 页 WYG0179-0030b.png
说夫正月固王之正月如后世史书书正月即时王之
正月也何假称王窃意必其别有所谓正月者故称王
以别之及读僖公五年晋献公伐虢以克敌之期问于
卜偃答以九月十月之交考之童谣星象之验皆是夏
正十月而其传乃书在十二月其改月明矣襄公三十
年绛县老人自实其年称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于今
四百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三之一所称正月亦是夏正
寅月考之老人所历七十三年二万六千六百六十日
卷一 第 48a 页 WYG0179-0030c.png
当尽丑月癸未其传乃书在二月其改月又明矣然卜
偃老人俱是周人一则对君一则执事大夫其岁月又
二事中之切用非若他事泛言日月何故舍时王之正
月月数而言夏正哉听之者何故都不致诘即知为寅
月起数哉因是而知周之正朔月数皆必改其朝觐聘
问颁朔授时凡笔之于史册者即用时王月数其民俗
之岁时相与之话言则皆以寅月起数如后世者自若
也而春秋书王正月以别民俗为无疑周人之诗孟子
卷一 第 48b 页 WYG0179-0030d.png
之书亦各有所取也不然诸儒之论各执所见主改者
遇不改之文则没而不书主不改者遇改月之义则讳
而不录终不能晓然相通以袪学者之惑曰周以子月
为正为一月信矣以为春乎曰然寒暑反易可乎曰先
王之制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易服色新民之耳目以权
一时之宜非谓冬必为春子之月便可祈谷上帝便可
牺牲毋用牝也曰有未安乎曰固也不然夫子不曰行
夏之时矣周公作礼正月之后不复曰正岁矣(凌人正/岁十有)
卷一 第 49a 页 WYG0179-0031a.png
(二月令斩冰最可考以寅月/为正岁则子月为权宜得矣)曰子谓必其笔之史册者
则用时王正月月数伊训之元祀十有二月蔡氏以为
殷正月者果何月乎曰建子月也殷正固在丑月然则
嗣王祇见及太甲篇之嗣王奉归不在正月乎曰后世
嗣王服丧考之顾命固有常仪何待正月而放桐之事
又人臣之大变周公之圣犹被流言阿衡之心为何如
哉朝而自怨夕而复辟尤不须于正月也况正月但书
十二月以虞书正月上日正月朔旦及秦汉而下例之
卷一 第 49b 页 WYG0179-0031b.png
殷不其独无正乎曰秦以亥正犹称十月不亦同乎曰
秦正之谬何足取法盖秦以寅月书正岁首十月其制
又异不若殷之全无正也曰或者谓晋用夏正故卜偃
老人之言如此则又何说也曰是又不然老人之言在
晋文伯后容或有之卜偃之言及献公之世是时纂国
日浅二军始备晋文未兴齐桓尚在虽尝灭耿灭霍小
小得志方朝周纳贡之不暇亦何暇毁冠裂冕更姓易
物而用夏正哉然则愚之所见为有据而春秋王正月
卷一 第 50a 页 WYG0179-0031c.png
之一词今古诸儒不敢轻议者固著明矣
 史氏伯璿曰张氏之说与陈定宇之说互相𤼵明甚
 善至于商书再言十二月之辨尤可以补陈说之缺
 故备录之于此云
 或谓改正朔而不改月数夏商西周之时皆然故商
 以建丑之月为岁首而书言元祀十有二月乙丑又
 言惟十有二月朔是商虽以丑月为正而寅月起数
 未尝改也以蔡傅推之固是如此然张敷言之说极
卷一 第 50b 页 WYG0179-0031d.png
 有理所碍者即位之年不当称元祀耳(或正以此破/张氏故及此)
 苏氏谓崩年改元乱世之事不宜在伊尹而有之此
 是据周礼以律商耳三代之礼至周大备踰年改元
 至周始定此制夏殷时未尝有也(二孔傅疏云殷家/尚质踰月即改元)
 (以明世次周法始以踰年/改元已于伊训明言之)苏氏推周制律商亦犹顾
 命中推春秋之礼以议召公召公亲与周公同僚为
 周公所敬信岂知礼反不及苏氏邪是皆未得为至
 当蔡傅引秦正为不改月数之證张敷言已辨之或
卷一 第 51a 页 WYG0179-0032a.png
 又谓因正朔之改而并改月数周东迁以后则然意
 者平王于迁洛稍欲示有所革以新天下耳目故因
 先王正朔之改而并改月数以合之愚窃以为蔡氏
 主不改月数之说而为春秋所碍故其援引皆不及
 春秋或为此说盖欲为蔡氏剔拨此碍会诸经而定
 为不刋之论但此事须得先秦古书为据方可取信
 来世今但以臆度傅会未得为定论也平王不能自
 振事事因循何以见其独有意于此邪
卷一 第 51b 页 WYG0179-0032b.png
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蔡氏传云云秦建亥矣且秦
史制书改年始朝贺皆以十月朔夫秦继周者也若改
月数则周之十月为建酉矣安在其为建亥乎(此一段/系蔡氏)
(之/言)
 史氏伯璿曰周亡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乙巳秦改
 正朔于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当是时周亡已三十六
 年矣周在时礼乐已不自天子出号令已不行于天
 下民间私称已皆是寅月起数者矣周既亡矣则建
卷一 第 52a 页 WYG0179-0032c.png
 子之正已不得为时王之制天下又安有所谓周正
 者乎然则秦所谓冬十月者是因民间私称夏正而
 书之无足疑者此于周改月数之说自不相碍不足
 以为据也
书泰誓上惟十有三年春蔡氏传云云又按汉孔氏以
春为建子之月盖谓三代改正朔必改月数必以其正
为四时之首序言一月戊午既以一月为建子之月而
经又系之以春故遂以建子之月为春夫改正朔不改
卷一 第 52b 页 WYG0179-0032d.png
月数于太甲辨之详矣而四时改易尤为无义冬不可
以为春寒不可以为暖固不待辨而明矣或曰郑氏笺
诗维莫之春亦言周之季春于夏为孟春曰此汉儒承
袭之误耳且臣工诗言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
于皇来麰将受厥明盖言莫春之时麰麦将熟可以受
上帝之明赐夫麰麦将熟则是建辰之月夏正之莫春
审矣郑氏于诗且不得其意则其考之固不审不然则
商以季冬为春周以仲冬为春四时反逆皆不得其正
卷一 第 53a 页 WYG0179-0033a.png
岂三代奉天之政乎(此一段俱蔡氏之言/)
 史氏伯璿曰四时改易冬不可为春之疑但以夫子
 行夏之时一言證之足矣既有所谓夏之时则必有
 所谓商之时周之时颜子问为邦夫子欲其行夏之
 时则是当时所行未是夏时也未是夏时非周之时
 而何夏之时以建寅之月为春则周之时必以建子
 之月为春矣若周之时春亦建寅无以异于夏时之
 春则夫子何必曰行夏之时哉至于郑氏笺诗盖亦
卷一 第 53b 页 WYG0179-0033b.png
 不知民间私称只是夏时而例以时王之制律之故
 致此误耳蔡氏非之诚是也若以张敷言史册所用
 民俗所言二说例之则不待多辨而自解析矣盖诗
 为歌咏之辞所言多是以寅月起数者不特臣工一
 篇为然正所谓民俗岁时相与话言者也郑氏必欲
 拗以从子固误蔡氏又欲援以为不改月数之證要
 亦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
书武成篇惟一月壬辰蔡氏传曰一月建寅之月不曰
卷一 第 54a 页 WYG0179-0033c.png
正而曰一者商建丑以十二月为正朔故曰一月也
 史氏伯璿曰二孔林氏皆以一月为子月蔡氏不从
 其说窃意一月便是子月无可疑者其所以不曰正
 而曰一者以时方举事商命未改耳时王正月在周
 家虽因国俗纪候而未得定正月之名史官追书前
 事亦不容因后改前失传信之意也与七月诗一之
 日者正同推彼可以明此矣又按夏书明有三正之
 文而天正地正人正之名见者亦非一处若皆以寅
卷一 第 54b 页 WYG0179-0033d.png
 月起数与商正建丑以十二月为正朔故建寅之月
 不曰正而曰一之言则是惟夏为有正殷周虽改正
 朔而皆无正月之名乌在其为天正地正建子为正
 建丑为正也
陈定宇又曰愚按蔡氏于泰誓上及武成皆以孟春一
月为建寅之月与二孔之说不合必證以前汉律历志
始尤明白志曰周师初𤼵以殷十一月(亥/月)戊子后三日
得周正辛卯朔(子/月)明日壬辰至戊午渡孟津明日己未
卷一 第 55a 页 WYG0179-0034a.png
冬至(正月二/十九日)二月朔四日癸亥至牧野闰二月庚寅朔
三月二日庚申惊蛰(古以惊蛰为寅月/中气今云雨水)四月己丑朔死
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
曰惟四月旁生霸越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以节气
證之则武成以周正纪月数而非夏正不辨而明矣
 史氏伯璿曰汉志虽非先秦古书然终是近古可信
 较之陈宠传则此尤为近古皆非唐宋以来诸儒臆
 度附会无所證据之比读者宜有取焉窃尝又按易
卷一 第 55b 页 WYG0179-0034b.png
 临卦彖辞有曰至于八月有凶此八月程朱二夫子
 皆以为自子月数起当是六月遁卦虽本义兼存或
 说是今八月观卦之言于后终不如主前说之力况
 前说胜后说又朱子平日解经之通例乎兼语录答
 学者之问又只主周正可见愚窃以为临彖元亨利
 贞与有凶皆主阳言以二阳上进陵逼四阴故其亨
 在阳将来诸爻尽则变则二阴长而渐盛故其凶在
 阳况临观与遁三卦皆就阳爻取义名卦阳浸长则
卷一 第 56a 页 WYG0179-0034c.png
 为临阳避退则为遁阳在上示下则为观然则避退
 可以言有凶在上示下不可以有凶言明矣观虽亦
 是阴长阳消之卦然圣人扶阳抑阴固已别取义明
 卦矣不应于此又指为凶也然则八月指遁而观无凶
 明甚卦辞又文王所系文王在商而自子月起数者
 亦犹周公一之日二之日纪数也
 右正朔月数改与不改之说自孟子以来千五六百
 年诸儒无有定论近代陈定宇张敷言之说议论援
卷一 第 56b 页 WYG0179-0034d.png
 据似觉平正确实愚深信之而同志辨诘纷然暇日
 裒集诸说一处仍疏已见于后以俟有道而就正焉
 (已上俱节录/管窥外篇)
  愚按史先生及张陈二家之说可谓精心考究然
  尚有一二未尽者愚请得而折衷之张谓晋献公
  时未敢遽用夏正卜偃对君只沿民俗之通称此
  犹是以常见拘泥晋实是行夏正看僖十五年韩
  之战及昭三十二年城成周与经所书先后俱差
卷一 第 57a 页 WYG0179-0035a.png
  两月经用周正传因晋俗而用夏正此便瞭然杜
  预载汲冢书记曲沃庄伯之十一年十一月为鲁
  隐之元年正月其纪年篇皆用夏正先儒谓晋封
  太原沿唐尧之故俗理或有之然看来成周盛时
  原所不禁不特周也亦通三代之所不禁看豳风
  称一之日二之日公刘当夏之时便已自以子月
  起数周有天下遂定为正朔但不曰正而曰一以
  避时王之尊号至武王伐商之年商命未改犹曰
卷一 第 57b 页 WYG0179-0035b.png
  惟一月壬辰不敢遽用正字诗书所称同一揆也
  文王于殷时彖易于临卦曰至于八月有凶亦用
  子月起数八月为夏之六月夏殷时不禁豳周之
  用子正周时独禁晋之用寅正乎若三代果有此
  禁则启之罪状有扈氏只当云怠弃夏正不当云
  怠弃三正矣孔子大圣人为周之臣子不当教颜
  渊以行夏之时矣当日答颜渊只是现在侯国有
  用颜子为政者便当行此数事非必谓代周而有
卷一 第 58a 页 WYG0179-0035c.png
  天下更姓改物然后行夏之时也孔子时不比孟
  子时以扶起衰周为念若谓百年之后代周而王
  者当如此则孔子教颜渊乃是悬空说话不是现
  在可行之事岂圣贤商略治道之旨乎可见当时
  原是通用在圣人亦看得平常又何疑于晋之用
  夏正也(吕氏大圭以为孔子答颜渊行夏之时谓/颜子得志行道改革天命当如是尔如使)
  (颜子未能改革天命则亦将从时王之制不得擅/用夏时其说太荒唐颜子当日是布衣岂有改革)
  (天命之理彼盖未知夏/殷周三正原通行故耳)其谓秦以寅月书正第以
卷一 第 58b 页 WYG0179-0035d.png
  十月为岁首亦未然彼第见吕不韦作月令用夏
  正故云然不知秦亦改时改月亥月竟称春正月
  至寅月已称夏四月矣沿至汉高惠文景之世犹
  然至武帝太初定历改用夏正史官因追改前年
  月独汉元年冬十月失于追改犹仍秦旧故有五
  星聚东井致高允之疑其实秦之冬十月乃夏正
  之七月七月初未交中气犹未离六月躔度日在
  鹑火与东井秦分鹑首犹是隔宫相望金水二星
卷一 第 59a 页 WYG0179-0036a.png
  附日而行故俱得会于此汉初司星者原不错因
  后来史官失于追改后人疑为夏正之十月则日
  躔析木之次与鹑首秦分隔离七宫金水无会聚
  之理秦之改时改月无所见此一条其大彰明较
  著者也详见唐颜师古汉书高帝纪注及宋刘攽
  贡父说中颜刘俱在史前而史援引张说未及辨
  正可见考核精细之难也
  又案秦时置闰俱称后九月盖是时历法不讲不
卷一 第 59b 页 WYG0179-0036b.png
  知随时置闰之法都堆积在岁终春秋末年已有
  此病此亦秦改时改月之一證也秦史只称为闰
  十二月汉太初以后追改为后九月耳
 
 
 
 
 春秋大事表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