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127-066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述注卷十五
           安溪 李光坡 撰
  大传第十六
   注曰记祖宗人亲之大义
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方氏曰此禘也以其非四时之常祀故谓间祀以其
 及祖之所自出故谓追享以其比常祭特大故谓大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127-0665d.png
 祭以其犹事生之有享焉故谓之肆献祼名虽不同
 通谓之禘
诸侯及其太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高

 集说曰上言诸侯不得行禘此言诸侯以下有祫祭
 之礼二昭二穆与太祖而五者诸侯之庙也诸侯之
 祫固及其太祖矣而不得及太祖之所自出大事者
 周礼司勋六功中有事功大事即大功也省善也大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127-0666a.png
 夫三庙上士二庙下士一庙不敢私行祫礼若有大
 功善于其君君许之祫亦上及于高祖干者自下干
 上之义以卑者而行尊者之礼故谓之干疏云此言
 支庶为大夫士耳若适亦有太祖有太祖者鬼其百世
 若有善而得祫则亦祫于太祖庙中遍祫太祖以下
 也
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祈于社设
奠于牧室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逡奔走追王大王亶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127-0666b.png
父王季历文王昌不以卑临尊也
 集说曰既事杀纣之后也燔柴以告天陈祭以告社
 奠告行主于牧野之馆室然后率诸侯以祭告祖庙
 逡疾也疾奔走言劝事也追加先公以天子之号者
 盖为不可以诸侯之卑号临天子之尊也 坡谓诸
 侯太祖而下四亲庙是上及高祖大夫士干祫及高
 祖今追王亦及高祖盖情礼之极王者不过于此而
 大夫士亦可以推及于此追王自周公相成王事记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127-0666c.png
 者连言耳则程子以服制定上下通得祀及四亲先
 圣后圣其同符如此疏云此论武王伐纣追王上尊
 祖祢之事与前相接也
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
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
 注曰治犹正也缪读为穆声之误也竭尽也 疏曰
 上主敬故云尊尊下主恩故云亲亲旁治逾远疏也
 合会族人以食之礼又序次族人以昭穆之事所谓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127-0666d.png
 旁治也别之以礼义二句总结上 熊氏曰言此三
 事皆分别之使灿然有礼截然有义人伦之道竭尽
 无馀矣 坡谓此承上文敬所尊而及爱所亲以起
 下文治天下所因所革之意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
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五者一得于
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者五者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
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127-0667a.png
 集说曰民不与焉谓未及治民也治亲即上治下治
 旁治也君使臣以礼故功曰报行成而上故贤曰举
 艺成而下故能曰使一得犹皆得也赡赒也物事也
 纰缪舛戾也民莫得其死言此五事之得失关国家
 之治乱也人道申言上文之意 坡谓存爱者言天
 子存二代之后乃斯民之所遗爱也与上四者皆忠
 厚之道以周礼秋官八议差次之而知其然如陈注
 则仅有四者似非也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127-0667b.png
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
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
 集说曰权称锤度丈尺量斗斛也文章典籍也正者
 年之始朔者月之初服之色随所尚而变易赤白黑
 也徽旌旗之属徽之号亦随所尚而殊异如殷之大
 白周之大赤之类也器者礼乐之器械者军旅之器
 别衣服者周吉服九章虞以十二章殷凶不厌贱周
 贵则降卑也时王因革不同此七者以立考改易殊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127-0667c.png
 异别为言是与民变革者也
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
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集说曰此天地之常经故不可变革
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
 疏曰此一节论同姓从宗异姓主名明男女有别之
 事 集说曰同姓父族也从宗从大宗小宗也合聚
 其族之亲属则无离散陵犯之事异姓他姓之女来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127-0667d.png
 归者也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卑者为妇尊者为
 母以妇与母之名治昏姻交际会合之事名分显著
 尊卑有等然后男女有别而无淫乱贼逆之祸也
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属乎子道者妻皆
妇道也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之母乎名者人治
之大者也可无慎乎
 集说曰属联也父之兄弟为伯叔父则其妻谓之伯
 叔母兄弟之子为从子则其妻谓之妇此于昭穆为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127-0668a.png
 宜弟之妻不可谓之为妇犹兄之妻不可谓之为母
 以紊昭穆也故云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之母
 乎言皆不可也
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
矣其庶姓别于上而戚单于下昏姻可以通乎
 集说曰四世高祖也同高祖者服缌麻服尽于此矣
 故云服之穷也五世袒免谓共承高祖之父者相为
 袒免而已是减杀同姓也六世则共承高祖之祖者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127-0668b.png
 并袒免亦无矣故曰亲属竭也上指高祖以上也姓
 为正姓氏为庶姓故鲁姬姓而三家各自为氏春秋
 诸国皆然是庶姓别异于上世也戚亲也单尽也四
 从兄弟恩亲已尽各自为宗是戚单于下也殷人五
 世以后则相与通昏故记者设问云今虽周世昏姻
 可以通乎
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昏姻不
通者周道然也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127-0668c.png
 集说曰周礼大宗百世不迁庶姓虽别而有本姓世
 系以联系之不可分别也又连缀族人以饮食之礼
 不殊异也虽百世之远无通昏之事此周道所以为
 至而人始异于禽兽者也此是答上文设问之辞
 坡谓自其夫属乎父道至此皆因异姓主名治际会
 而推说尽之
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
长幼六曰从服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127-0668d.png
 注曰术犹道也 疏曰亲亲者父母为首次妻子伯
 叔尊尊者君为首次公卿大夫名者若伯叔母及子
 妇弟妇兄嫂之属出入者女在室为入适人为出及
 为人后者长幼者长谓成人幼谓诸殇从服者下文
 六等是也
从服有六有属从有徒从有从有服而无服有从无服
而有服有从重而轻有从轻而重
 集说曰属亲属也子从母而服母党妻从夫而服夫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127-0669a.png
 党夫从妻而服妻党是属从也徒空也非亲属而空
 从之服其党如臣从君而服君之党妻从夫而服夫
 之君妾服女君之党庶子服君母之父母子服母之
 君母是徒从也如公子之妻为父母期而公子为君
 所厌不得服外舅外姑是妻有服而公子无服如兄
 有服而嫂无服是从有服而无服也公子为君所厌
 不得为外兄弟服而公子之妻则服之妻为夫之昆
 弟无服而服娣姒是从无服而有服也妻为其父母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127-0669b.png
 期重也夫从妻而服之三月则为轻母为其兄弟之
 子大功重也子从母而服之三月则为轻此从重而
 轻也公子为君所厌自为其母练冠轻矣而公子之
 妻为之服期此从轻而重也
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名曰轻自义率祖顺而下
之至于祢名曰重一轻一重其义然也
 疏曰自用也仁恩也率循也亲父母也等差也子孙
 若用恩爱依循于亲节级而上至于祖远者恩爱渐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127-0669c.png
 轻故名曰轻也义主断割用义循祖顺而下之至于
 祢其义渐轻祖则义重故名曰重也义则祖重而父
 母轻仁则父母重而祖轻一轻一重宜合如是故云
 其义然也按丧服条例衰服表恩若高曾之服本应
 缌麻小功而进以齐衰岂非为尊重而然耶至亲以
 期断而父母三年宁不为恩深乎 坡谓自服术有
 六至此因上言服穷昏姻之义而推明亲亲尊尊长
 长男女服术之制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127-0669d.png
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
 集说曰君恩可以下施故于族人有合聚燕饮之礼
 而族人则皆臣也不敢以族属父兄子弟之亲而上
 亲于君者一则君有绝宗之道二则以严上下之辨
 而杜篡代之萌也 石梁王氏曰详注下文以十一
 字为句然位也当自为句盖族人不敢戚君者限于
 位也
庶子不祭明其宗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127-0670a.png
 集说曰详见前篇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
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
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
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集说曰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之所自出四
 字朱子曰衍文也凡大宗族人与之为绝族者五世
 外皆为之齐衰三月母妻亦然为小宗者则以本亲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127-0670b.png
 之服服之馀并说见前篇
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有无宗亦莫
之宗者公子是也
 集说曰君无适昆弟使庶兄弟一人为宗以领公子
 其礼亦如小宗此之谓有小宗而无大宗也君有适
 昆弟使之为宗以领公子更不得立庶昆弟为宗此
 之谓有大宗而无小宗也若公子止一人无他公子
 可为宗是无宗也则亦无他公子宗于已矣此之谓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127-0670c.png
 无宗亦莫之宗也前所论宗法是通言卿大夫有大
 宗小宗以相继属此则专言国君之子上不得宗君
 下未为后世之宗不可无人主领之义
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
夫之适者公子之宗道也
 注曰公子不得宗君君命适昆弟为之宗使之宗之
 是公子之宗道也所宗者适则如大宗死为之齐衰
 九月其母则小君也为其妻齐衰三月无适而宗庶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127-0670d.png
 则如小宗死为之大功九月其母妻无服公子唯已
 而已则无所宗亦莫之宗 疏曰君尊族人不敢戚
 故公子不得宗君也齐衰九月者以君在厌降兄弟
 降一等故九月以为大宗故齐衰与君同母故云母
 则小君也为其妻齐衰三月同丧宗子之义也死为
 之大功九月者与寻常兄弟相为君在厌降一等母
 则庶母妻则兄弟之妻故无服也 熊氏曰此节明
 有大宗无小宗之意以例其馀注疏广言之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127-0671a.png
绝族无移服亲者属也
 集说曰三从兄弟同高祖故服缌麻至四从则族属
 绝无延及之服矣移读为施在旁而及之曰施服之
 相为谓有亲者各以其属而为之服故云亲者属也
  坡谓自君有合族至此申明同姓从宗合族属之
 意
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
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127-0671b.png
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
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
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
诗云不显不承无斁于人斯此之谓也
 集说曰亲亲仁也而祖亦不可疏必自仁率亲等而
 上之至于祖尊尊义也而祢亦不可轻必自义率祖
 顺而下之至于祢王者亲不遗祖尊不遗祢如此是
 故人伦之道以亲亲为始而祖则亲之所自出也故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127-0671c.png
 尊祖宗乃祖之所继也故敬宗敬宗则族人统于五
 宗故曰收族收族则有事于宗庙子孙兄弟群昭群
 穆咸在而不失其伦故曰严内严宗庙之事故外重
 社稷之礼知社稷之不可轻则知百官族姓之当爱
 官得其人则政清故刑罚中刑不滥而民安其生安
 生乐业而食货所资上下俱足有恒产者有恒心仓
 廪实而知礼节故志向为善之念得成就民心淳而
 行兴故乖争陵犯不作而谦让之俗成刑犹成也如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127-0671d.png
 此则协气嘉生薰为太和矣岂不可乐乎诗周颂清
 庙之篇言文王之德岂不光显乎岂不见尊奉于人
 乎无厌斁于人矣引此以喻人君自亲亲之道推之
 而家而国而天下至于礼俗大成其可乐者亦无有
 厌斁也 坡谓疏云自宗庙严以下并立宗之功也
 深得此篇总结之大旨古人立宗敬祀其要在此亲
 亲尊尊相维自近及远自小至大孟子言人人亲其
 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三代所以久安长治者实心行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127-0672a.png
 此而已
  少仪第十七
   疏曰郑云名少仪者以其记相见及荐羞之小
   威仪少犹小也此一篇杂文细小威仪不复局
   以料段各随文解之 朱子曰小学之支流馀
   裔
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不得阶主
适者曰某固愿见罕见曰闻名亟见曰朝夕瞽曰闻名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127-0672b.png
 集说曰记者谦言我尝闻之于人云初见有德有位
 之君子者其辞云某固愿通闻己名于将命之人固
 如固辞之固不曰愿而曰固愿虑主人不即见己而
 假此荐请之辞也将命者通客主言语出入之人也
 适者宾主敌体之人也则曰某固愿见于将命者罕
 见谓久不相见也亦曰愿闻名于将命者盖疑疏阔
 之久未必主人肯见也亟见数见也于君子则曰某
 愿朝夕闻名于将命者于敌者则曰某愿朝夕见于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127-0672c.png
 将命者若瞽者来见无问贵贱惟曰某愿闻名于将
 命者以无目故不言愿见也 坡谓阶主注疏未明
 案士相见曰某也愿见无由达某子以命命某见意
 某子即阶主也盖所因缘之人为阶主
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
 集说曰前明吉礼相见此明凶礼相见者也适往也
 其辞云某愿比于将命者丧不主相见来欲比方于
 执事之人也童子未成人其辞则云某愿听事于将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127-0672d.png
 命者谓来听主人以事见使令也
适公卿之丧则曰听役于司徒
 集说曰前往敌丧此适贵者丧也孟献子之丧司徒
 旅归四布则公卿之丧司徒掌其事也故云某愿听
 役于司徒
君将适他臣如致金玉货贝于君则曰致马资于有司
敌者曰赠从者
 集说曰前明吉凶相见之礼此以下明吉凶相遗送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127-0673a.png
 之礼此明送吉也适他谓以朝会之事而出也马资
 谓资给道路车马之费也
臣致襚于君则曰致废衣于贾人敌者曰襚亲者兄弟
不以襚进
 集说曰此明送凶也以衣送死者谓之襚襚者遂彼
 生时之意也称废衣者不敢必用之以敛也贾人识
 物价贵贱而主君之衣物者也敌者则直以襚言矣
 凡致襚若非亲者则须摈者传辞将进以为礼若亲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127-0673b.png
 者兄弟之类但直将进而陈之不须执以将命故云
 不以襚进也士丧礼大功以上同财之亲襚不将命
 即陈于房中小功以下及同姓等皆将命
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赗马入庙门
赙马与其币大白兵车不入庙门
 集说曰纳入也甸田也臣受君之田邑此纳者田野
 所出故云纳甸也以马送死曰赗赗副亡者之意也
 既送亡者故可入庙门赙马与币所以助主人丧事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127-0673c.png
 之用故不入庙门大白革路之旗周礼建大白以即
 戎兵车即革路也虽并为送丧之用以其本战伐之
 具故亦不可入于庙门此谓国君之丧邻国有以此
 为赗者亦或本国自有之也
赙者既致命坐委之摈者举之主人无亲受也
 注曰丧者非尸柩之事则不亲也举之举以东 疏
 曰吉时若人馈物主人皆自拜受丧主于哀戚凡以
 物赙已悉不得拜受故使摈者受举之而已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127-0673d.png
受立授立不坐性之直者则有之矣
 集说曰受人之物而人立与以物授人之立者皆不
 跪此皆委曲以尽礼之当然耳然直情径行之人亦
 或有跪者故曰性之直者则有之矣
始入而辞曰辞矣
 集说曰宾始入门主人当辞让令宾先入故摈者告
 主人曰辞矣谓当致辞以让宾也至阶亦然此不言
 者礼可知也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127-0674a.png
即席曰可矣
 集说曰及宾主升堂各就席摈者恐宾主再辞故告
 之曰可矣言可即席不须再辞也
排阖说屦于户内者一人而已矣有尊长在则否
 集说曰阖门扇也推排门扇而说屦于户内者一人
 而已言止许最长者一人如此馀人不可也若先有
 尊长在堂或在室则后入之人皆不得脱屦于户内
 故云有尊长在则否也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127-0674b.png
问品味曰子亟食于某乎问道艺曰子习于某乎子善
于某乎
 方氏曰人之情品味有偏嗜道艺有异尚问品味不
 可斥之以好恶而昭其癖故曰子亟食于某乎问道
 艺不可斥之以能否而暴其短故曰子习于某乎子
 善于某乎
不疑在躬不度民械不愿于大家不訾重器
 集说曰于卿大夫之家见彼富大不可愿效之也非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127-0674c.png
 分而愿必有乱心也訾鄙毁之也重器之传宝之久
 矣乃从而毁之岂不起人之怒乎 坡谓不疑在躬
 犹云不亿不信械机械也不度民械犹云不逆诈也
 不疑在躬则直道而行不度民械则诚心待物
汜埽曰埽埽席前曰拚拚席不以鬣执箕膺擖
 集说曰汜埽广埽也拚除秽也鬣帚也席上不可用
 帚膺胸也擖箕舌也执箕而拚则以箕舌向己胸前
 不可持向尊者也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127-0674d.png
不贰问问卜筮曰义与志与义则可问志则否
 集说曰不贰问谓谋之龟筮事虽正而兆不吉则不
 可以不正者再问之也见人卜筮欲问其所卜何事
 则曰义与志与义者事之宜为志则心之隐谋也故
 义者则可问其事志则不可问其事也一说卜者问
 求卜之人义则为卜之志则不为之卜亦通
尊长于己踰等不敢问其年燕见不将命遇于道见则
面不请所之丧俟事不犆吊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127-0675a.png
 集说曰踰等祖与父之行也不敢问年嫌若序齿也
 燕见不将命谓卑幼者燕私来见不使摈者传命用
 宾主之礼来则若子弟然若遇尊长于道路尊者见
 己则面见之不见则隐避不欲烦动之也不请所之
 不问其所往也若于尊者之丧则待主人朝夕哭之
 时而往不非时特吊
侍坐弗使不执琴瑟
 集说曰侍坐于尊者不使之执琴瑟则不得擅执而鼓之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127-0675b.png
不画地手无容不翣也寝则坐而将命
 集说曰无故而画地亦为不敬手无容者不弄手也
 时虽暑热不得挥扇若当尊者寝卧之时而传命必
 跪而言之不可直立以临之也
侍射则约矢
 集说曰凡射必二人为耦楅在中庭箭倚于楅上耦
 前取一矢次下耦又进取一矢如是更进各得四矢
 若卑者侍射则不敢更迭取之但一时并取四矢故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127-0675c.png
 谓之约矢也
待投则拥矢
 集说曰投壶之礼亦宾主各四矢尊者则委四矢于
 地一 一取而投之卑者不敢委于地故悉拥抱之也
胜则洗而以请客亦如之不角不擢马
 集说曰射与投壶之礼胜者之子弟酌酒置于丰上
 丰在西阶上西楹之西其不胜者跪而饮之若卑者
 得胜则不敢径酌当前洗爵而请行觞也客若不胜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127-0675d.png
 则主人亦洗而请所以优宾也角兕觥也今饮尊者
 及客不敢用角但如常献酬之爵也擢进而取之也
 马者投壶之胜算每一胜则立一马至三马而成胜
 若一朋得二马一朋得一马则二马者取彼之一马
 足成己之三马今卑者虽得二马不得取尊者之一
 马以成己胜也
执君之乘车则坐仆者右带剑负良绥申之面拖诸幦
以散绥升执辔然后步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127-0676a.png
 方氏曰执谓执辔也凡御必立今坐者君未升车而
 车未行也剑在左以便右抽仆则右带者以君在左
 嫌妨君也良绥正绥也散绥贰绥也正绥君所执贰
 绥则仆执之君由后升仆在车前向君取君绥由左
 腋下加左肩上绕臂入右腋下故曰负良绥申之面
 者言垂绥之末于前也拖诸幦者引之于车阑覆苓
 之上也苓亦名式以散绥升者复言仆初升时也执
 辔然后步者防马之逸也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127-0676b.png
请见不请退朝廷曰退燕游曰归师役曰罢
 方氏曰请见不请退者谓卑者有请见之理去必由
 尊者故不敢请退朝廷人之所趋故于其还曰退退
 则为出故也燕游不可以久故于其还曰归归有所
 止故也师役劳苦为甚故于其还曰罢以其疲故也
  陈氏曰罢当读如欲罢不能之罢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屦问日之蚤莫
虽请退可也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127-0676c.png
 疏曰前言侍者不得请退今若见君子有欠伸以下
 诸事皆是久坐体倦欲起或欲卧息之意故侍者当
 此时假令请退则可也运运动也泽玩弄则生光泽
 也还屦谓君子自转屦也尊者屦恒在侧
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凡乞假于人为人从事
者亦然然故上无怨而下远罪也
 集说曰先度其君之可事而后事之则道可行而身
 不辱入而后量则有不胜其轻进之悔者矣或乞或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127-0676d.png
 假或任人之事亦必量其可而后行然故上无怨而
 下远罪者然犹如此事君若能如此下不忤上故上
 无怨上不责下故下远罪
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
 集说曰窥觇隐密之处论说故旧之非非重厚者所
 为也 应氏曰旁狎非必正为玩狎旁近循习而流
 于狎也戏色非必见诸笑言外貌斯须不敬则色不
 庄矣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127-0677a.png
为人臣下者有諌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谄谏而
无骄怠则张而相之废则埽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
 疏曰谏而无骄者谓君若从己之谏己不得恃己言
 行谋用而生骄慢也 方氏曰君有过谏之使止可
 也讪之则不恭谏不从逃而去之可也疾之则太伤
 颂而无谄则所颂为公諌而无骄则所谏为正事弛
 而不力为怠事弊而无用为废相之更之则君岂有
 失德国岂有废事哉谓之社稷之役以其有劳于社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127-0677b.png
 稷也
毋拔来毋报往
 注曰报读为赴疾之赴拔赴皆疾也人来往所之当
 有宿渐不可卒也 朱子曰拔是急走倒从这边来
 赴是又急再还倒向那边去来往只是向背之意此
 两句文义犹云其就义若热则其去义若渴言人见
 有个好事火急欢喜去做这样人不耐久少间心懒
 意阑则速去之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也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127-0677c.png
毋渎神毋循枉毋测未至
 集说曰神不可渎必敬而远之言行过而邪枉当改
 以从直后复循袭是贰过矣君子以诚自处亦以诚
 待人不逆料其将然也未至而测之虽中亦伪
士依于德游于艺工依于法游于说
 集说曰依者据以为常游则出入无定工之法规矩
 尺寸之制也说则讲论变通之道焉
毋訾衣服成器毋身质言语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127-0677d.png
 注曰质成也闻疑则传疑若成之或有所误也 陈
 氏曰訾毁其不善也
言语之美
 注曰五美字皆读为仪然皆如本字亦通
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翔翔祭祀之美齐齐皇皇车
马之美匪匪翼翼鸾和之美肃肃雍雍
 方氏曰穆穆者敬以和皇皇者正而美济济者出入
 之齐翔翔者翕张之善齐齐致齐而能定也皇皇有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127-0678a.png
 求而不得也匪匪言行而有文翼翼言载而有辅肃
 肃唱者之敬雍雍应者之和此即保氏所教六仪也
问国君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社稷之事矣幼则曰能
御未能御问大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乐人之事矣
幼则曰能正于乐人未能正于乐人问士之子长幼长
则曰能耕矣幼则曰能负薪未能负薪
 集说曰社稷之事如祭祀军旅之类皆是也御治也
 谓治事国君尊故以社稷言乐人之事如周礼乐德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127-0678b.png
 乐语乐舞之类大司乐以教国子者正者正其善否
 大夫下于君故以教子言士贱则以耕与负薪言
 熊氏曰此所谓问直问于其父也父以其子对故各
 从其谦耳与曲礼小异
执玉执龟筴不趋堂上不趋城上不趋武车不式介者
不拜
 集说曰说见曲礼
妇人吉事虽有君赐肃拜为尸坐则不手拜肃拜为丧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127-0678c.png
主则不手拜
 集说曰肃拜如今妇人拜也但屈膝鞠躬以为礼手
 拜则手至地而头在手上如今男子拜也妇人以肃
 拜为正故虽君赐之重亦肃拜而受为尸虞祭为祖
 姑之尸也为丧主夫与长子之丧也为丧主则稽颡
 故不手拜若有丧而不为主则手拜矣或曰为丧主
 不手拜则亦肃拜也
葛绖而麻带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127-0678d.png
 集说曰妇人遭丧卒哭后以葛绖易首之麻绖而要
 之麻绖不变故云葛绖而麻带也
取俎进俎不坐
 集说曰取俎就俎上取肉也进俎进肉于俎也俎有
 足立而取进为便故不跪
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
 熊氏曰此君子敬修之密也无物之器执之甚于持
 盈则无事不敬矣无人之地对之甚于有人则无所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127-0679a.png
 不敬矣
凡祭于室中堂上无跣燕则有之
 集说曰凡祭通言君臣上下之祭也跣脱屦也祭礼
 主敬凡祭在室中者非惟室中不脱屦堂上亦不敢
 脱屦燕则有之者谓行燕礼则堂上可跣也又案下
 大夫及士阴阳二厌及燕尸皆于室中上大夫阴厌
 及祭在室若摈尸则于堂天子诸侯则有室有堂
未尝不食新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127-0679b.png
 集说曰尝者荐新物于寝庙也未荐则孝子不忍先
 食一云尝秋祭也
仆于君子君子升下则授绥始乘则式君子下行然后
还立乘贰车则式佐车则否
 集说曰君子或升或下仆者皆授之绥始乘之时君
 子犹未至则式以待君子之升凡仆之礼升在君子
 之先下在君子之后故君子下车而步仆者乃得下
 而还车以立以待君子之去也贰车朝祀之副车也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0127-0679c.png
 朝祀尚敬故式戎猎尚武故不式
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有贰车者
之乘马服车不齿观君子之衣服服剑乘马弗贾
 集说曰周礼贰车公九乘侯伯七乘子男五乘又典
 命云卿六命大夫四命车服各如命数与此不同者
 注云此盖殷制也乘马所乘之马服车所乘之车也
 马有老少车有新旧皆不可齿次其年岁服剑所佩
 之剑也弗贾不可评论其所直多少之价曲礼云齿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0127-0679d.png
 路马有诛此皆贵贵之道以广敬也
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若献人则陈酒执脩以将
命亦曰乘壶酒束脩一犬
 注曰陈重者执轻者便也乘壶四壶也酒谓清也糟
 也不言陈犬或无脩者牵犬以致命也于卑者曰赐
 于尊者曰献 疏曰束脩十脡脯也无脩虽牵犬以
 致命但犬马不上于堂牵之当在下耳
其以鼎肉则执以将命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0127-0680a.png
 疏曰鼎肉谓肉之已解剔而可升鼎者故可执也
其禽加于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委其馀
 集说曰加于一双不止一双也委其馀陈列于门外
 也
犬则执緤守犬田犬则授摈者既受乃问犬名牛则执
纼马则执靮皆右之
 注曰緤纼靮皆所以系制之者守犬田犬问名畜养
 者当呼之名谓若韩卢宋鹊之属右之者执之宜由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0127-0680b.png
 便也 疏曰犬有三种曰守犬守禦宅舍者曰田犬
 田猎所用也曰食犬充庖厨用也守犬田犬畜养驯
 善无可防禦故右之若食犬则左手牵之右手防禦
 曲礼云效犬者左牵之是也
臣则左之
 集说曰臣征伐所获民虏也曲礼云献民虏者操右
 袂左之以左手操其右袂而右手得以制其非常也
车则说绥执以将命甲若有以前之则执以将命无以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0127-0680c.png
前之则袒櫜奉胄
 集说曰前之谓以他物先之也古人献物必有先之
 者如左传所云乘韦先牛十二之类是也袒开也櫜
 韬甲之衣也胄兜鍪也袒其衣出兜鍪以致命
器则执盖弓则以左手屈韣执拊
 集说曰执盖盖轻便于执也韣弓衣拊弓把左手屈
 弓衣并于把而执之而右手执萧以将命曲礼云右
 手执萧左手承弣是也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0127-0680d.png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
 集说曰启开也椟剑匣也盖者匣之盖也袭郤合也
 夫襓剑衣也开匣以其盖郤合于匣之底下乃加襓
 于匣中而以剑置襓上也
笏书脩苞苴弓茵席枕几颖杖琴瑟戈有刃者椟筴籥
其执之皆尚左手刀郤刃授颖削授弣凡有刺刃者以
授人则辟刃
 集说曰笏也书也脯脩也苞苴也苴藉而苞裹之非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0127-0681a.png
 特鱼肉他物亦可苞苴以遗人也弓也茵褥也席也
 枕也几也颖警枕也杖也琴也瑟也戈有刃者椟而
 致之也筴蓍也籥如笛而三孔也凡十六物左手执
 上右手捧下阴阳之义也郤仰也颖刀镮也削曲刀
 也拊刀把也辟偏也谓不以刃正向人也
乘兵车出先刃入后刃军尚左卒尚右
 集说曰先刃刃向前也入后刃不以刃向国也左阳
 生道也右阴死道也左将军为尊其行伍皆尊尚左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0127-0681b.png
 方欲其无覆败也士卒之行伍尊尚右方示有必死
 之志也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丧事主哀会同主诩军旅思险隐
情以虞
 集说曰恭以容言敬以心言诩谓敏而有勇若子产
 争承者军行舍止经由之处必思为险阻之防又当
 隐密已情以虞度彼情不可泄谋玩敌也
燕侍食于君子则先饭而后已毋放饭毋流歠小饭而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0127-0681c.png
亟之数噍毋为口容客自彻辞焉则止
 集说曰先饭犹尝食之礼也后已犹劝食之意也放
 饭流歠见曲礼小饮则无哕噎之患亟之谓速咽下
 备或有见问之言也数噍毋为口容言数数嚼之不
 得弄口以为容也若食讫而客欲自彻食器主人辞
 之则止也
客爵居左其饮居右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
 疏曰乡饮酒礼主人酬宾之爵宾受奠觯于荐东是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0127-0681d.png
 客爵居左也旅酬之时一人举觯于宾宾奠觯于荐
 西至旅酬宾取荐西之觯以酬主人是其饮居右也
 介宾副也酢客爵还答主人也僎乡人来观礼副主
 人者也皆居右者示为饮之乡饮礼介爵及主人受
 酢之爵并僎爵皆不明奠置之所故记者于此明之
羞濡鱼者进尾冬右腴夏右鳍祭膴
 集说曰擘湿鱼从后起则胁肉易离故以尾向食者
 若乾鱼则进首也腴腹下肥处鳍脊也冬时阳气在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0127-0682a.png
 下夏则阳在上凡阳气所在之处肥美右之者便于
 食也祭膴者刳鱼腹下大脔以祭也此言寻常燕食
 进鱼者如此非祭祀及飨食正礼祭鱼在俎则缩载
 俎既横设鱼则随俎而从于人为横无进首进尾之
 理正享亦然公食大夫礼鱼七缩俎是也
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于左
 疏曰凡齐者谓以盐梅齐和之法执之以右者谓执
 此盐梅以右手居之于左者谓居处羹食于左手之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0127-0682b.png
 上以右手所执盐梅调和正之于事便也
赞币自左诏辞自右
 集说曰此言相礼者为君受币则由君之左传君之
 辞命于人则由君之右也
酌尸之仆如君之仆其在车则左执辔右受爵祭左右
轨范乃饮
 集说曰尸之仆御尸车者轨毂末范轼前也尸仆君
 仆之在车以左手执辔右手执爵祭轨之左右及范
卷十五 第 35a 页 WYG0127-0682c.png
 乃饮之也
凡羞有俎者则于俎内祭
 集说曰羞在豆则祭之豆间之地俎长而横于人之
 前不得祭之俎外及两俎间则祭之俎内也
君子不食溷腴
 集说曰溷与豢同谓犬豕也腴肠也犬豕亦食米谷
 腴有似人秽
小子走而不趋举爵则坐祭立饮
卷十五 第 35b 页 WYG0127-0682d.png
 集说曰趋趋翔为容也小子不敢与尊者并礼故行
 步举爵皆异于成人也
凡洗必盥
 集说曰洗洗爵也盥洗手也凡洗爵必先洗手示洁
 也
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
 集说曰提犹绝也心中央也牛羊之肺虽割离之而
 不绝中央少许使可手绝之以祭也不言豕事同可
卷十五 第 36a 页 WYG0127-0683a.png
 知
凡羞有湆者不以齐
 集说曰湆大羹也大羹不和故不用盐梅之齐也
为君子择葱薤则绝其本末羞首者进喙祭耳
 集说曰本根也根不净末萎乾也喙口也以口向尊
 者而尊者先取耳以祭也
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
 集说曰尊者谓设尊之人也酌者酌酒之人也人君
卷十五 第 36b 页 WYG0127-0683b.png
 陈樽在东楹之西南北列之设尊者在尊西而向东
 以右为上酌人在尊东而向西以左为上设者之右
 则酌者之左二人俱以南为上也上尊在南故云以
 酌者之左为上尊
尊壶者面其鼻
 集说曰尊与壶皆有面面有鼻鼻宜向尊者故云尊
 壶者面其鼻言设尊设壶皆面其鼻
饮酒者禨者醮者有折俎不坐未步爵不尝羞
卷十五 第 37a 页 WYG0127-0683c.png
 疏曰禨沐而饮酒者醮冠而饮酒者折俎谓折骨体
 于俎者折俎为尊禨醮小事为卑故不得坐也按乡
 饮酒燕礼有折俎者皆不坐独云禨醮者以禨者醮
 者无折俎之时则得坐嫌有折俎亦坐故特明之步
 行也此谓无算爵之时羞庶羞行爵之后始尝之若
 正羞脯醢折俎谓饮酒之前则尝之故乡饮射燕礼
 大射献后乃荐宾皆先祭脯醢哜肺乃饮卒爵
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麋鹿为菹野豕为轩皆
卷十五 第 37b 页 WYG0127-0683d.png
聂而不切麇为辟鸡兔为宛脾皆聂而切之切葱若薤
实之醯以柔之
 注曰聂之言䐑也先藿叶切之复报切之则成脍此
 轩辟鸡宛脾皆菹类也其作之状以醯与荤菜淹之
 杀肉及腥气也 疏曰聂而切之者谓先䐑为大脔
 而后报切之为脍也馀见内则
其有折俎者取祭反之不坐燔亦如之尸则坐
 疏曰乡射礼云宾奠爵于荐西兴取肺云兴则立也
卷十五 第 38a 页 WYG0127-0684a.png
 少牢礼云尸左执爵右兼取肝肺不云兴故知尸则
 坐 集说曰有折骨体之俎者就俎立取肺升席坐
 祭之及祭竟而反此所祭之物于俎皆立而为之唯
 祭时坐耳燔烧肉也此肉亦在俎其取祭与反亦皆
 不坐故云燔亦如之尸则坐者言不坐者宾客之礼
 耳尸尊祭反皆坐也
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为罔
 集说曰衣裳之制取诸乾坤有其名则有其义服之
卷十五 第 38b 页 WYG0127-0684b.png
 而不审名义是无知之人矣 石梁王氏曰学而不
 思则罔当如此罔字
其未有烛而后至者则以在者告道瞽亦然凡饮酒为
献主者执烛抱燋客作而辞然后以授人执烛不让不
辞不歌
 集说曰献主主人也人君则使宰夫燋未爇之炬也
 执烛夜时也饮酒之礼宾主有让及更相辞谢又各
 歌诗以见意今以暮夜略此三事一说执烛在手故
卷十五 第 39a 页 WYG0127-0684c.png
 不得兼为之
洗盥执食饮者勿气有问焉则辟咡而对
 集说曰奉进洗盥之水于尊长及执食饮以进之时
 皆不可使口气直冲尊者若此时尊者有问则偏其
 口之所向而对咡口旁也
为人祭曰致福为己祭而致膳于君子曰膳
 集说曰为人祭摄主也其归胙将命之辞言致福谓
 致其祭祀之福也曰膳则善味而已
卷十五 第 39b 页 WYG0127-0684d.png
祔练曰告
 注曰祔练言告不敢以为福膳也 疏曰言以祭胙
 告君子使知己祔练而已故颜子之丧馈孔子祥肉
 是也
凡膳告于君子主人展之以授使者于阼阶之南南面
再拜稽首送反命主人又再辞稽首其礼大牢则以牛
左肩臂臑折九个少牢则以羊左肩七个犆豕则以豕
左肩五个
卷十五 第 40a 页 WYG0127-0685a.png
 集说曰膳告承上文而言反命主人又再拜亦当在
 阼阶南南面也臂臑肩脚也九个取肩自上断折之
 至蹄为九段也周人牲体尚右右边已祭故献其左
国家靡敝
 集说曰谓师旅饥馑之馀财力靡散民庶彫敝也
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镂君子不履丝屦马
不常秣
 集说曰雕刻镂之也几漆饰之畿限也縢者缚约之
卷十五 第 40b 页 WYG0127-0685b.png
 名不用组以连甲及为紟带也丝屦谓絇繶紃之属
 不以丝饰之以谷食马曰秣
  学记第十八
   疏曰郑云名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坡
   谓古人论道纪事之文皆有所主大学主于脩
   已治人则论学之条目工夫此篇主于建学立
   师则论教之终始兴废使学者各作一意求之
   通贯之后教学者或原或委则自求之大学志
卷十五 第 41a 页 WYG0127-0685c.png
   学者亲师取友则自求之此篇何必支离漫衍
   参错迭见而初无补于用力之实也石梁王氏
   不数汉儒而卑视此经故未求意义之合但作
   批剥浮诞不忌当分别观之盖恐未极高明徒
   长虚憍也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集说曰发虑宪谓致其思虑以求合乎法则也求善
 良亲贤也謏之言小也此二者可以小致声誉不能
卷十五 第 41b 页 WYG0127-0685d.png
 感动众人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集说曰就贤礼下贤德之士也体谓设以身处其地
 而察其心也远疏远之臣也此二者可以感动众人
 未能化民也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集说曰化民成俗必如唐虞之于变时雍乃为至耳
 然则舍学何以哉此学乃大学之道明德新民之事
卷十五 第 42a 页 WYG0127-0686a.png
 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
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集说曰建国君民谓建立邦国以君长其民也教学
 为先以立教立学为先务也兑命商书典常也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卷十五 第 42b 页 WYG0127-0686b.png
学半其此之谓乎
 注曰学则睹已行之所短教则见已道之所未达自
 反求诸已也自强脩业不敢倦学学半言学人乃益
 已之学半熊氏曰学然后知不足谓师资于人方
 知己所未至也教然后知困谓无以应人之求则自
 知困辱也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以求足惟知困然
 后能自强以求通自反是教有长于学自强是学有
 长于教资人与资于人相为长益故曰教学相长也
卷十五 第 43a 页 WYG0127-0686c.png
 兑命本言教人之功得学之半而此则谓教之功半
 以证相长之意 坡谓上节言王者当以学教人此
 节言人当以学自益也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
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
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
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集说曰古者二十五家为闾同在一巷巷首有门仕
卷十五 第 43b 页 WYG0127-0686d.png
 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朝夕坐于门门侧之堂谓之
 塾民在家者朝夕受教于塾也五百家为党党之学
 曰庠教闾塾所升之人也术当为州万二千五百家
 为州州之学曰序周礼乡大夫春秋以礼会民而射
 于州序是也序则教党学所升之人天子所都及诸
 侯国中之学谓之国学以教元子众子及卿大夫士
 之子与所升俊选之士焉比年每岁也每岁皆有入
 学之人中年间一年也每间一年而考校其艺疏云
卷十五 第 44a 页 WYG0127-0687a.png
 应入大学者自国家考校之其未入大学者乡遂大
 夫考校也离经离绝经书之句读也辨志辨别其趋
 向之邪正也敬业则于所习无怠忽乐群则于朋徒
 无暌贰博习则不以程度为限制亲师则于训诲知
 嗜好论学讲求学问之蕴奥也取友择取益者而友
 之也能如此是学之小成也至于九年则理明义精
 触类而长无所不通有卓然自立之行而外物不得
 以夺之矣是大成也
卷十五 第 44b 页 WYG0127-0687b.png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
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集说曰前言成俗成其美俗也此言易俗变其污俗
 也以此大成之士而官使之其功效如此是所谓大
 学教人之道也蛾子虫之微者亦时时述学衔土之
 事而成大垤以喻学者由积学而成大道也此古记
 之言故引以證其说 坡谓人主果能专心教学孜
 孜不倦使比户弦歌自然风移而俗易矣非只于官
卷十五 第 45a 页 WYG0127-0687c.png
 使大成之士乃有其效也自家有塾至此明立学所
 成就之次第也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集说曰始教学者入学之初也天子使有司衣皮弁
 之服祭先圣先师以蘋藻之菜示之以尊敬道艺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集说曰当祭菜之时使歌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
 华之三篇而肄习之此三诗皆君臣燕乐相劳苦之
卷十五 第 45b 页 WYG0127-0687d.png
 辞盖以居官受任之美诱谕其初志故曰官其始也
  朱子曰圣人教人合下便要他用便要用贤以治
 不贤举能以教不能所以公卿大夫在下思各举其
 职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集说曰入学时大胥之官击鼓以召学士学士至则
 发箧以出其书籍等物警之以鼓声使以逊顺之心
 进其业也书言惟学逊志
卷十五 第 46a 页 WYG0127-0688a.png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集说曰夏槚也楚荆也槚形圆楚形方以二物为朴
 以警其怠忽者使之收敛威仪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
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石梁王氏曰此学字如字读之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
谓乎
卷十五 第 46b 页 WYG0127-0688b.png
 疏曰时观谓教者时时观之而不丁宁告语所以然
 者欲使学者存其心也既不告语学者心愤口悱然
 后启之学者则存其心也 集说曰禘五年之大祭
 也不五年不视学所以优游学者之心志也此又非
 仲春仲秋视学之礼幼者未必能问问亦未必知要
 故但听受师说而无所请亦长幼之等当如是不可
 踰躐也 刘氏曰自皮弁祭菜至听而弗问凡七事
 皆大学为教之大伦大伦犹言大节耳官先事士先
卷十五 第 47a 页 WYG0127-0688c.png
 志窃意官是已仕者士是未仕者谓已仕而为学则
 先其职事之所急未仕而为学则未得见诸行事故
 先其志之所尚也子夏曰仕而优则学是己居官而
 为学也王子垫问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是未仕而学
 则先尚志也然大学之道明德新民而已先志者所
 以明德先事者所以新民七事上句皆教者之事下
 句皆学者之志 坡谓此明入学科条之有序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
卷十五 第 47b 页 WYG0127-0688d.png
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
与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

 集说曰旧说大学之教也时句绝退息必有居句绝
 今读时字连下句学字连上句谓四时之教各有正
 业如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春诵夏弦之类
 是也退而燕息必有燕居之学如退而省其私亦足
 以发是也弦也诗也礼也此时教之正业也操缦博
卷十五 第 48a 页 WYG0127-0689a.png
 依杂服此退息之居学也凡为学之道贵于能安安
 则心与理融而成熟矣然未至于安则在乎为之不
 厌而不可有作辍也操缦调弦杂弄也初学者手与
 弦未相得故虽退息时亦必操弄之不废乃能习熟
 而安于弦也诗人比兴之辞多依托于物理而物理
 至博也故学诗者但讲之于学校而不能于退息之
 际广求物理之所依附者则无以验其实而于诗之
 辞必有疑殆而不能安者矣杂服冕弁衣裳之类先
卷十五 第 48b 页 WYG0127-0689b.png
 王制作礼各有服极为繁杂学者但讲之于学而不
 于退息时游观行礼者之杂服则无以尽识其制而
 于礼之文必有彷佛而不能安者矣兴者尔雅云歆
 喜兴也艺即三者之学是也言退息时不兴此三者
 之艺则生疏捍格于学不能安而乐之也故君子之
 于学也藏焉脩焉之时必有正业则所习者专而志
 不分息焉游焉之际必有居学则所养者纯而艺愈
 熟故其学易成也 朱子曰古人服各有等降若理
卷十五 第 49a 页 WYG0127-0689c.png
 会得杂服则于礼思过半矣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
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脩乃来其此之
谓乎
 疏曰此则强立不反也 集说曰承上文而言藏脩
 息游无不在于学是以安亲乐信虽离师友亦不畔
 于道也辅即友也时敏无时而不敏也厥脩乃来言
 其进脩之益如水之源源而来也
卷十五 第 49b 页 WYG0127-0689d.png
今之教者呻其佔毕多其讯
 注曰呻吟也佔视也简谓之毕讯犹问也言今之师
 自不晓经之义但吟诵其所视简之文多其难问也
  坡谓讯朱子云如公谷曷为何以之类讯或时有
 多则支而转昧矣
言及于数
 注曰其发言出说不首其义动云其所法象而已
 坡谓言及于数犹朱子云方观大学一句便说向中
卷十五 第 50a 页 WYG0127-0690a.png
 庸上彼此迷暗互相连累是也
进而不顾其安
 注曰务其所诵多不惟其未晓
使人不由其诚
 注曰由用也使学者诵之而为之说不用其诚 疏
 曰使学者诵文而已为之说义心皆不晓而孟浪是
 不用己之忠诚也
教人不尽其材
卷十五 第 50b 页 WYG0127-0690b.png
 注曰材道也谓师有所隐也
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集说曰呻其佔毕三者与藏脩异不顾其安三者与
 息游异是以师之所施者常至于悖逆学者之所求
 每见其拂戾也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坡谓隐痛也痛则不安矣苦其难苦友之责难也不
 知其为益友则不信其道矣
卷十五 第 51a 页 WYG0127-0690c.png
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注曰速疾也学不心解则忘之易
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坡谓刑成也自时教必有正业至此正言入学之后
 教者学者用功之实而推其得失有如此者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
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集说曰豫者先事之谓时者不先不后之期也陵踰
卷十五 第 51b 页 WYG0127-0690d.png
 犯也节如节候之节礼有礼节乐有乐节人有长幼
 之节皆言分限所在不陵节而施谓不教幼者以长
 者之业也相观而善如称甲之善则乙者观而效之
 乙有善可称甲亦如之孙以顺言摩以相厉而进为
 言也 方氏曰若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幼子常
 视无诳则可谓之豫矣若十年学书计十三年舞勺
 成童舞象可谓之时矣
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卷十五 第 52a 页 WYG0127-0691a.png
杂施而不孙则壤乱而不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
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疏曰发谓情欲既生也捍谓拒捍也格谓坚强捍格
 于教教之不复入也不胜教不能胜其情欲也学时
 已过则心情放荡虽追悔欲学精明已散徒勤苦四
 体终难成也杂施谓教杂乱无次越节则大才轻其
 小业小才苦其大业并是壤乱之法不可复脩治也
 燕朋谓燕亵朋友不相遵敬则违逆师之教道也辟
卷十五 第 52b 页 WYG0127-0691b.png
 喻也义理钩深或直言难晓须设喻然后可解而堕
 学之徒好亵慢笑师之辟喻是废学之道也 坡谓
 燕朋二句由上无友而生盖既不亲益友相观而善
 自然有淫朋慝友诱之以笑傲侮师但上四者之失
 或时有脩补未便遂废必燕朋二者然后日浸月淫
 究于污下坡盖亲见有此乃知其精切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
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
卷十五 第 53a 页 WYG0127-0691c.png
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
以思可谓善喻矣
 熊氏曰引道使行而弗牵强其必进则学者有自得
 之趣而和强振其志意而弗阻抑之使退则学者无
 消沮之患而易微开其绪而弗达以竟其旨则学者
 知沈潜玩索故思夫能使学者和易以思可谓善教
 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
卷十五 第 53b 页 WYG0127-0691d.png
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
后能救其失也
 集说曰或失则多者知之过或失则寡者愚之不及
 或失则易贤者之过或失则止不肖者之不及多与
 易原于用心太过寡与止原于用心不及故曰心之
 莫同也约我以礼所以救其失之多博我以文所以
 救其失之寡兼人则退之所以救其失之易退则进
 之所以救其失之止也
卷十五 第 54a 页 WYG0127-0692a.png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疏曰使学者和易以思是长善使学者无此四者之
 失是救失惟善教者能为之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
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集说曰约而达辞简而意明也臧善也微而臧义理
 微妙而说之精善也罕少也罕譬而喻比方之辞少
 而感动之意深也继志谓能使学者之志与师无间
卷十五 第 54b 页 WYG0127-0692b.png
 也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
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
三王四代惟其师其此之谓乎
 熊氏曰随材而施能广博喻人而为师矣由是推所
 以教人者治人而能为长即推所以治人者治国而
 能为君师既有君德则弟子就师可学为君之德故
卷十五 第 55a 页 WYG0127-0692c.png
 前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即是学能为
 君也故人君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所以
 治惟师之得人耳其此择师之谓乎 坡谓知教之
 兴则至学易知教之废则至学难知其美则长其善
 知其恶则救其失也自禁于未发至此承上教者学
 者用功之得失其失者不必言矣即得者教者又当
 当可而施学者又当及时勉学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
卷十五 第 55b 页 WYG0127-0692d.png
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
以尊师也
 注曰严尊敬也尊师重道焉不使处臣位也武王践
 阼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黄帝颛顼之道有乎意亦
 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
 王齐三日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
 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
卷十五 第 56a 页 WYG0127-0693a.png
 西折而南东面而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
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
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
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曰庸功也功之受其道有功于己从读如富父舂
 戈之舂舂容谓重撞击也始者一声而已学者既开
卷十五 第 56b 页 WYG0127-0693b.png
 其端意进而复问乃极说之如撞钟之成声矣 疏
 曰从读为舂者舂谓击也以为声之形容言钟之为
 体必待其击每一舂而为一容然后尽其声善答者
 亦待其一问然后一答乃尽说义理也 朱子曰说
 字人以为悦恐只是说字先其易者难处且放下少
 间见多了自然相證而解解物为解自解释为解恐
 是相證而晓解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
卷十五 第 57a 页 WYG0127-0693c.png
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集说曰记问谓记诵古书以待学者之问也以此为
 学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不足以为人师听语听
 学者所问之语也不能问则告之不知而舍之以其
 终不可入德也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亦此意 坡谓
 自严师为难至此则专责学者尊师劝学以为受教
 之地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
卷十五 第 57b 页 WYG0127-0693d.png
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疏曰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陶镕金铁使之柔
 合以补治破器故此子弟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
 片相合以至完全也箕柳箕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
 桡屈调和成弓故其子弟亦观其父兄世业学取柳
 条和软桡之成箕也马子始学驾车之时大马驾在
 车前将马子系随车后而行故云反之所以然者此
 驹未曾驾车若忽驾之必惊奔今以大马牵车于前
卷十五 第 58a 页 WYG0127-0694a.png
 而击驹于后使日日见车之行惯习而后驾之不复
 惊矣言学者亦须先教小事操缦之属然后乃示其
 业则易成也 应氏曰皆自易而至于难自粗而至
 于精习之有渐而不可骤进学之以类而不可泛求
 是之谓有志矣 坡谓此又申言学不可躐等教不
 可凌节以明上文比年入学至九年大成自易及难
 从容岁月先王所以成材使之趋善之专学者所以
 定志得以向善之一盖一篇之大指也
卷十五 第 58b 页 WYG0127-0694b.png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
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
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集说曰比物丑类谓以同类之事相比方也当犹主
 也鼓声不宫不商于五声本无所主然而五声不得
 鼓则无谐和之节水无色不在五色之列而缋画者
 不得水则不章明五官身口耳目心之所职即洪范
 之五事也学于吾身五者之官本无所当而五官不
卷十五 第 59a 页 WYG0127-0694c.png
 得学则不能治师于弟子不当五服之一而弟子若
 无师之教诲则五服之属不相和亲 坡谓上言择
 师言尊师矣此复反覆此类者诚以王者建国君民
 所先者学学之所赖者师盖此篇之要旨也程子云
 古有教今无教惟其无教直坏得人质如此不美知
 此者则知此记之不苟也师无当于五服五服不得
 不亲此性命之言也石梁王氏尚轻为泛论乎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
卷十五 第 59b 页 WYG0127-0694d.png
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注曰本立而道生言以学为本则其德于民无不化
 于俗无不成 疏曰大德圣人之德也官谓分职在
 位者大遒圣人之道也器谓物堪用者大信圣人之
 信也约谓期要也大时天时也齐谓一时同也天生
 杀不共在一时犹春夏华卉自生荠麦自死秋冬草
 木自死而荠麦自生故云不齐也 陈氏曰凡此四
 者皆以本源盛大而体无不具故变通不拘而用无
卷十五 第 60a 页 WYG0127-0695a.png
 不周也君子察于此可以有志于学而洪其本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
务本
 疏曰源则河也委则海也申明先河而后海 坡谓
 此之谓务本言祭之务本也咏叹淫泆而务学为本
 其味深长矣此篇以化民成俗为末而曰其必由学
 乎是以学为本注疏是也若夫本末终始为学次第
 自在大学篇中不必于此相混
卷十五 第 60b 页 WYG0127-0695b.png
 
 
 
 
 
 
 
 礼记述注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