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127-05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述注卷十
          安溪 李光坡 撰
  礼器第十
   疏曰郑目录云名为礼器者以其记礼使人成
   器之义也
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
 坡谓礼器即前篇礼义以为器也内可诚心外可诚
卷十 第 1b 页 WYG0127-0546b.png
 身故能大备其成人之行大备则德盛矣
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
 熊氏曰礼有恭敬辞让之体能消释回邪之心增益
 资质之美礼有节文度数之详而措诸身则正施诸
 事则达 坡谓此言礼之可为器也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
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坡谓其在人也言礼之在人也有节文度数之详可
卷十 第 2a 页 WYG0127-0547a.png
 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坚忍于外如竹箭之有
 筠也箭筱也筠竹外青皮有恭敬辞让之体贞固于
 内如松柏之有心也如此则卓然自立而不为事物
 所摇夺亦犹松竹二者居于天下比众物最得气之
 本也故贯四时不改柯易叶端本也贯经也柯枝也
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

 集说曰君子之人惟其有此礼也故外人之疏远者
卷十 第 2b 页 WYG0127-0547b.png
 无不谐协内人之亲近者无所怨憾人归其仁神歆
 其德也 坡谓此犹夫子告颜子以天下归仁仲弓
 邦家无怨之意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
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坡谓承上言君子有礼如竹箭有筠松柏有心者原
 于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熊氏曰本者何忠信是
 也实理贯彻而后制为节文也文者何义理是也随
卷十 第 3a 页 WYG0127-0547c.png
 所节文皆得理合宜而后斐然成章也使无本则真
 意不立无文则鄙俚难行
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
物者也
 疏曰此以下广说义理为文之事也仰合天时即依
 于四时丰俭随时也所设用物为礼各是其土地之
 物也 坡谓理万物者条理万物使各当于用
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
卷十 第 3b 页 WYG0127-0547d.png
也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居山
以鱼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
 疏曰天时有生若春韭夏麦是也地理有宜如高黍
 下稻是也物曲有利谓万物委曲各有所利如曲糵
 利为酒醴丝竹利为琴瑟之类也天不生谓非时之
 物若寒瓜夏橘之属地不养若山之鱼鳖泽之鹿豕
 也君子不以为礼此是不合人心也鬼神弗飨此是
 不顺鬼神也 坡谓人官有能如离娄之明此目官
卷十 第 4a 页 WYG0127-0548a.png
 之能也师旷之聪此耳官之能也之类物曲有利所
 谓理万物者
故必举其定国之数以为礼之大经礼之大伦以地广
狭礼之厚薄与年之上下是故年虽大杀众不匡惧则
上之制礼也节矣
 注曰杀谓榖不熟也匡犹恐也 疏曰上之制礼也
 节矣合结地财天时也广狭随地而赋丰凶逐时而
 敛众之不恐并由君上制礼有节故也 坡谓此所
卷十 第 4b 页 WYG0127-0548b.png
 举定国之数谓天之所生地之所有人之所能物之
 所利以为行礼经常之法也熊氏曰天子诸侯卿大
 夫地有广狭故礼之伦类不同地广礼备地狭礼杀
 此因地利也年丰礼厚年凶礼薄见顺天时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尧授舜舜授
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诗云匪革其犹聿追来孝
 集说曰时者天之所为故为大尧舜汤武之事不同
 者各随其时耳圣王受命得天下必定一代之礼制
卷十 第 5a 页 WYG0127-0548c.png
 或因或革各随时宜故云时为大也顺体宜称四者
 下文析之诗文王有声之篇革急也犹谋也聿惟也
 言文王之作丰芑初非急于成巳之谋惟欲追先人
 之事而致其方来之孝耳亦时也 坡谓时为大者
 必圣人在天子之位上焉者虽善无徵下焉者虽善
 不尊皆非时也承上文制礼得节遂言帝王代兴制
 礼先后之义
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
卷十 第 5b 页 WYG0127-0548d.png
 集说曰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故天地宗庙父子君臣
 四者乃自然之序故曰伦也伦不可紊故顺次之
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
 坡谓鬼神凡群小祀及秩在祀典者皆是体犹负荷
 与为一体之意朱子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大
 夫祭五祀我主得他便是他气又总统在我身上有
 个相关处此体之谓也故曰神不歆非类以非其体
 也若以轻重隆杀为解此自在下文义与称中不在
卷十 第 6a 页 WYG0127-0549a.png
 此也
丧祭之用宾客之交义也
 集说曰既于义不得不然必须随事合宜故曰宜次
 之
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馀此之谓称也
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言
有称也
 注曰此指谓助祭者耳而云百官喻众也 疏曰士
卷十 第 6b 页 WYG0127-0549b.png
 用特牲大夫用少牢皆以成牲不用羔豚此羔豚则
 无田之大夫士荐羔豚也无田则无臣助祭故云百
 官喻众也诸侯有保土之重宜须占详吉凶故得以
 龟为宝天子得天之物谓之瑞诸侯受封天子与之
 玉亦谓为瑞也两边筑阇为基基上起屋曰台门诸
 侯有保捍之重故为台门 熊氏曰此之谓称是称
 其事之大小也言有称是称其分之尊卑也
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
卷十 第 7a 页 WYG0127-0549c.png
 疏曰从此以下更广明为称之事一庙者据下士若
 适士则二庙也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
 疏曰谓天子朔食也天子庶羞百二十品笾豆各六
 十今云二十六者说堂上数也
诸公十有六
 疏曰上公也更相朝时堂上之豆数
诸侯十有二
卷十 第 7b 页 WYG0127-0549d.png
 疏曰侯伯子男也亦相朝时堂上之豆数
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疏曰皆谓主国食使臣堂上之豆数
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
 集说曰介副也上介一人馀为众介牢太牢也谓诸
 侯朝天子时天子以太牢之礼赐之周礼公九介九
 牢侯伯七子男五今言七举中以言之也大夫五介
 五牢者诸侯之大夫为君使而来各降其君二等此
卷十 第 8a 页 WYG0127-0550a.png
 五介五牢谓侯伯之卿亦举中言之也
天子之席五重
 疏曰熊氏云天子祫祭席五重禘则宜四重也时祭
 三重司几筵职是也受神酢席亦然大朝觐大享食
 封国命诸侯皆然
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
 集说曰诸侯席三重者谓相朝时宾主皆然也三重
 则四席皇氏云谓蒲莞筵三上加缫席一再重则三
卷十 第 8b 页 WYG0127-0550b.png
 席
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
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为贵也
 注曰以此差之上公四重 疏曰天子五重谓抗木
 与茵也致茵于椁下所以藉棺茵者用浅色缁布夹
 为之将茅秀及香草著其中如今有絮缛也而缩二
 横三每为一重 坡谓下棺之后先加折于圹上折
 犹屐也方凿连木为之盖如床缩者三横者五乃加
卷十 第 9a 页 WYG0127-0550c.png
 抗席三覆之乃加抗木横三缩二此为一重如是者
 五则为五重疏谓抗木之上乃加抗席似少失故本
 仪礼原本正之
有以少为贵者天子无介祭天特牲
 集说曰介所以佐宾天子以天下为家无为宾之义
 故无介也特独也
天子适诸侯诸侯膳以犊诸侯相朝灌用郁鬯无笾豆
之荐大夫聘礼以脯醢
卷十 第 9b 页 WYG0127-0550d.png
 集说曰天子祭天惟用一牛若巡守而过诸侯之境
 则诸侯奉膳亦止一牛其尊君之礼亦如君之尊天
 也诸侯相朝享礼毕主君酌郁鬯之酒以献宾不用
 笾豆之荐者以其主于相接以芬芳之德不在殽味
 也大夫出使行聘享礼毕主国礼之酌以酒而又有
 脯醢之荐此见少者贵而多者贱也
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
 疏曰特牲有九饭少牢十一饭郑云诸侯十三饭天
卷十 第 10a 页 WYG0127-0551a.png
 子十五饭此云一食再食与彼不同此据食毕更加
 饭告饱之数也 集说曰食餐也位尊者德盛其饱
 以德不在于食味故每一餐辄告饱须御食者劝侑
 乃又餐故云一食也诸侯则再餐而告饱大夫士则
 三餐而告饱皆待劝侑则再食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农工商贾庶人之属也无德不仕无禄代耕礼不下
 庶人故无食数饱即自止也
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
卷十 第 10b 页 WYG0127-0551b.png
 集说曰殷世尚质其祭天所乘之车木质而已无别
 雕饰谓之大路繁马腹带也缨鞅也在马膺前染丝
 而织以为罽五色一匝曰就就犹成也繁与缨皆以
 此罽为之车朴素故马亦少饰也大路之下有先路
 次路次路殷之第三路也供卑杂之用故就数多郊
 特牲云次路五就此盖误为七就
圭璋特
 集说曰圭璋形制见考工记诸侯朝王以圭朝后则
卷十 第 11a 页 WYG0127-0551c.png
 执璋玉之贵者不以他物俪之故谓之特言独用之
 也周礼小行人掌合六币圭以马二王后享王者璋
 以皮二王后享后者然皮与马皆不升堂惟圭璋特
 升于堂亦特之义也
琥璜爵
 集说曰琥为虎之形璜则半环之形也此二玉下于
 圭璋不可专达故附爵乃通盖天子享诸侯及诸侯
 自相享至酬酒时则以币将送酬爵又有琥璜之玉
卷十 第 11b 页 WYG0127-0551d.png
 以将币故云琥璜爵也
鬼神之祭单席
 集说曰鬼神异于人不假多重以为温暖也
诸侯视朝大夫特士旅之此以少为贵也
 集说曰君视朝之时于大夫则特揖之谓每人一揖
 也旅众也士卑无问人数多少君一揖而已
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
大此以大为贵也
卷十 第 12a 页 WYG0127-0552a.png
有以小为贵者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
者举觯卑者举角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君尊瓦甒
此以小为贵也
 注曰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 疏曰
 特牲云主人献尸用角佐食洗散以献尸是尊者小
 卑者大按天子诸侯及大夫皆献尸以爵无贱者献
 以散之文礼文散亡不具也特牲主人献尸用角者
 下大夫也特牲少牢礼尸入举奠觯是尊者举觯特
卷十 第 12b 页 WYG0127-0552b.png
 牲主人受尸酢受角饮者是卑者举角此是士礼耳
 天子诸侯祭礼亡五献子男之享礼也凡王享臣及
 其自相享行礼献数各随其命子男五命故知五献
 是子男列尊之法门外缶者缶尊名盛酒在门外壶
 亦尊也盛酒在门内君尊子男之尊也子男用瓦甒
 为尊不云内外则陈之在堂人君面尊而专惠也其
 壶缶但饮诸臣小尊近君大尊在门是以小为贵壶
 大一石瓦甒五斗缶又大于壶
卷十 第 13a 页 WYG0127-0552c.png
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
三尺天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贵也
 集说曰九尺以下之数皆谓堂上高于堂下也考工
 记堂崇三尺是殷制此周制耳台门见前章
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扫地而祭天子诸侯之尊废
禁大夫士棜禁此以下为贵也
 集说曰封土为坛初则燔柴于太坛燔柴讫于坛下
 扫地而设正祭至敬无文也禁与棜皆承酒樽之器
卷十 第 13b 页 WYG0127-0552d.png
 木为之禁长四尺广二尺四寸通局足高三寸漆赤
 中画青云气菱苕华为饰刻其足为褰帷之形棜长
 四尺广二尺四寸深五寸无足亦画青云气菱苕华
 为饰也棜是舆名禁者因为酒戒也天子诸侯之尊
 废禁者废去其禁而不用也大夫士棜禁者谓大夫
 用棜士用禁也棜一名斯禁见乡饮酒礼
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
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
卷十 第 14a 页 WYG0127-0553a.png
夫五士三此以文为贵也
 疏曰诸侯虽九章七章以下其中有黼也孤絺冕而
 下其中有黻故特举黼黻而言耳诗采菽云玄衮及
 黼是特言黼终南云黻衣绣裳是特言黻也 集说
 曰龙衮画龙于衮衣也白与黑谓之黼黼如斧形刺
 之于裳黑与青谓之黻其状两巳相背亦刺于裳也
 纁赤色冕祭服之冠也上玄下纁前后有旒前低一
 寸二分以其略俛而谓之冕冕同而服异一衮冕二
卷十 第 14b 页 WYG0127-0553b.png
 鷩冕三毳冕四絺冕五玄冕各以服之异而名之耳
 冕之制虽同而旒有多少朱绿藻者以朱绿二色之
 丝为绳也以此绳贯玉而垂于冕以为旒周用五采
 此言朱绿或是前代之制十有二旒者天子之冕前
 后各十二旒每旒十二玉玉之色以朱白苍黄玄为
 次自上而下遍则又从朱起衮冕十二旒鷩冕九旒
 毳冕七旒絺冕五旒玄冕三旒此数虽不同然皆每
 旒十二玉缫玉五采也此皆周时天子之制诸侯九
卷十 第 15a 页 WYG0127-0553c.png
 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亦非周制周家旒数随
 命数
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大圭不琢大羹不
和大路素而越席牺尊疏布鼏椫杓此以素为贵也
 集说曰敬之至者不以文为美如祭天而服黑羔裘
 亦是尚质素之意折旋揖让之礼容所以施于外宾
 见父之族党自当以质素为礼不为容也大圭天子
 所搢者长三尺不琢不为镌刻文理也大羹大古之
卷十 第 15b 页 WYG0127-0553d.png
 羹也肉汁无盐梅之和后王存古礼故设之亦尚玄
 酒之意大路殷祭天之车朴素无饰以蒲越为席牺
 尊刻为牺牛之形读为娑音者谓画为凤羽婆娑然
 也此尊以粗疏之布为覆鼏椫白木之有文理者杓
 沃盥之具也
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此之谓也盖
言称也
 集说曰引孔子语證上诸事也省察也不同谓或高
卷十 第 16a 页 WYG0127-0554a.png
 下大小文素之异而各有当然之则丰则踰杀则不
 及惟称之为善
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心者也德发扬诩万物大理
物博如此则得不以多为贵乎故君子乐其发也
 注曰诩犹普也遍也 坡谓以多为贵者皆是设仪
 辨等备物尽文之事以其用心于物故曰外也发扬
 其德则所理者大普遍万物则及物者博自天子至
 大夫士德厚者备礼德薄者降杀则得不以多为贵
卷十 第 16b 页 WYG0127-0554b.png
 乎乐其发者德之厚薄其发也不掩故也此君子或
 施德者或观德者皆是
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
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
故君子慎其独也
 疏曰产生也致密也言德生于万物深密惟精惟微
 无所遗忘者也 坡谓以少为贵者皆是事神敬上
 尽诚致朴之事以其用心于内故曰内也天地生物
卷十 第 17a 页 WYG0127-0554c.png
 王公育民其生生之德绵密周致无所于杂而精不
 见其迹而微盖无一物不在所爱之中矣则天下有
 何物可以称其德而报之得不以少为贵乎慎其独
 者诚其意也此君子或制礼者或行礼者皆是
古之圣人内之为尊外之为乐少之为贵多之为美是
故先王之制礼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惟其称也
 集说曰尊如中庸尊德性之尊恭敬奉持之意也尊
 其在内之诚敬故少物亦足以为贵乐其在外之仪
卷十 第 17b 页 WYG0127-0554d.png
 物必多物乃可以为美宜少者不可多宜多者不可
 寡或称其内或称其外也 坡谓自礼有以多为贵
 者至此推说高下大小文素得理合宜所当然之事
 与其所以然之故以尽义理为文之意而忠信为质
 隐然自见于言中矣
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谓之礼匹士大牢而祭谓之攘
 疏曰此一节说礼即须称中则得礼僣则盗窃君子
 谓大夫以上大夫常祭少牢遣奠及卒哭祔用大牢
卷十 第 18a 页 WYG0127-0555a.png
 故谓之礼士常祭特豚遣奠卒哭祔用少牢若用大
 牢则是盗窃然不直言士而言匹士者士贱不得特
 使为介乃行故谓匹也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君子以为滥矣
 集说曰管仲齐大夫镂簋谓刻而饰之大夫刻为龟
 耳诸侯饰以象天子饰以玉纮冕之系以组为之自
 颔下屈而上属于两旁之笄垂馀为缨天子朱诸侯
 青大夫士缁山节刻山于柱头之斗拱也藻水草也
卷十 第 18b 页 WYG0127-0555b.png
 藻棁画藻于棁上之短柱也此天子庙饰注云滥亦
 盗窃也疏云奢而犯礼是不称之人也
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
为隘矣
 集说曰晏平仲亦齐大夫大夫祭用少牢不合用豚
 周人贵肩肩在俎不在豆此但喻其极小谓并豚两
 肩亦不足以掩豆故假豆言之耳上言先王制礼不
 丰不杀此举管晏行礼之失以为戒管仲丰而不称
卷十 第 19a 页 WYG0127-0555c.png
 晏子杀而不称者也
是故君子之行礼也不可不慎也众之纪也纪散而众

 注曰言二大夫皆非也纪丝缕之数有纪
孔子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
 注曰我我知礼者也 疏曰此孔子述知礼之人自
 称战克祭受福之事而解之非孔子自我也得道者
 不多不少随而称当也祗为二大夫之不称也
卷十 第 19b 页 WYG0127-0555d.png
君子曰祭祀不祈
 注曰祈求也祭祀不为求福也诗云自求多福福由
 巳耳 疏曰赵商问周礼设六祈祷禳而祭无不祈
 敢问礼记何义也郑答云祭祀常礼以序孝敬之心
 当专一其志而巳祷祈有为言之主于求福岂礼之
 常也 坡谓注言至矣恐人因祭则受福之言必误
 为福可以祭求者故以此正之下文不麾蚤五者皆
 是有祈而然故君子不为也
卷十 第 20a 页 WYG0127-0556a.png
不麾蚤不乐葆大不善嘉事牲不及肥大荐不美多品
 注曰麾之言快也祭有时不以先之为快也齐人所
 善曰麾不乐葆大谓器币也葆之言褒也嘉事之祭
 礼宜告见于先祖耳不善之而祭 疏曰嘉事冠昏
 也郊牛茧栗宗庙角握社稷尺各有所宜不必须并
 及肥大也荐祭品味宜有其定不以多为美
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礼夏父弗綦逆祀而弗止也
 集说曰臧文仲鲁大夫臧孙辰鲁闵公僖公俱庄公
卷十 第 20b 页 WYG0127-0556b.png
 子闵适而少僖庶而大庄死而立闵为君僖时为臣
 闵死乃立僖为君僖死子文公立二年八月祫祭大
 庙夏父弗綦为宗伯典礼以闵置僖下是臣居君上
 逆乱尊卑不可之大者时人以文仲为知礼孔子以
 其为大夫而不能止逆祀之失岂得为知礼乎
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
 注曰奥当为爨字之误也或作灶 集说曰此亦言
 臧文仲不能正失礼之事周礼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卷十 第 21a 页 WYG0127-0556c.png
 有大火之次故祭火神则燔柴也今弗綦为礼官谓
 爨神是火神遂燔柴祭之是失礼矣礼祭至尸食竟
 而祭爨神宗妇祭饎爨烹者祭饔爨其神则先炊也
 故谓之老妇惟盛食于盆盛酒于瓶卑贱若此何得
 燔柴祭之也 坡谓见非礼祭祀而不敢据义以正
 之者皆有畏祸福之心故也故引夫子讥文仲二事
 以明不当祈之意
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
卷十 第 21b 页 WYG0127-0556d.png
不备也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
益显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注曰犹体若人身体 疏曰大谓大及多也小谓小
 及少也显谓高及文也微谓素及下也不可损不可
 益不可掩不可大者各随其体而设礼不得不当也
  朱子曰礼仪三百便是仪礼中士冠诸侯冠天子
 冠礼之类此是大节有三百条如始加再加三加又
卷十 第 22a 页 WYG0127-0557a.png
 如坐如尸立如齐之类皆是其中小目 坡谓上文
 言礼之为器详矣此乃推言其大备之蕴也设之当
 非他亦曰称而巳其致一者要归于当也
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
文而诚若
 集说曰诚实也若语辞谓以少者小者下者素者为
 贵是内心之敬无不实者以多者大者高者文者为
 贵美而有文是外心之实也
卷十 第 22b 页 WYG0127-0557b.png
君子之于礼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杀也有经而等也
有顺而讨也有摲而播也有推而进也有放而文也有
放而不致也有顺而摭也
 注曰直而行谓若始死哭踊无节也曲而杀谓若父
 在为母期也经而等谓若天子以下至士庶人为父
 母三年讨犹去也谓若天子以十二公以九侯伯以
 七子男以五为节也摲之言芟也谓芟杀有所与也
 若祭者贵贱皆有所得不使虚也推而进谓若王者
卷十 第 23a 页 WYG0127-0557c.png
 之后得用天子之礼放而文谓若天子之服服日月
 以至黼黻放而不致谓若诸侯自山龙以下顺而摭
 谓若君沐梁大夫沐稷士沐梁 疏曰摲而播是芟
 上贵之分以布遍于下也放法也摭犹拾取也谓若
 君沐梁士亦用梁士卑不嫌是拾君之礼而用之也
  坡谓直而行三者皆君父之大所谓竭情尽慎内
 心之诚也顺而讨三者则设仪施惠及下之等故次
 之放而文三者则服食之差故又次之此六者皆美
卷十 第 23b 页 WYG0127-0557d.png
 而文外心之诚也
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
 注曰由用也素尚白青尚黑者也言所尚虽异礼则
 相因耳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
 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疏曰此一节广明三代损益
 不同 朱子曰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
 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
 间而已 坡谓夏造殷因者言或素或青夏创造于
卷十 第 24a 页 WYG0127-0558a.png
 前殷因而损益之耳疏说云
周坐尸诏侑武方其礼亦然其道一也
 注曰言此亦周所因于殷也武当为无声之误也方
 犹常也告尸行节劝尸饮食无常若孝子之为也孝
 子就养无方 集说曰亦然亦如殷之礼也礼同本
 于道之同故云其道一也
夏立尸而卒祭殷坐尸
 集说曰夏之礼尸当饮食则暂坐若不饮食则惟立
卷十 第 24b 页 WYG0127-0558b.png
 以俟祭事之终也殷坐尸者此殷因夏之有立尸而
 损其不坐之礼益为恒坐之法也
周旅酬六尸曾子曰周礼其犹醵与
 注曰使之相酌也后稷之尸发爵不受旅合钱饮酒
 为醵旅酬相酌似之也王居明堂之礼仲秋乃命国
 醵 疏曰殷但坐尸未有旅酬之礼周又因殷而益
 之也旅酬六尸谓祫祭时大祫多主惟云六尸者先
 儒与王肃并云毁庙无尸但有主也
卷十 第 25a 页 WYG0127-0558c.png
君子曰礼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飨腥三献
爓一献孰
 注曰近人情者亵而远之者敬郊祭天也大飨祫祭
 先王也三献祭社稷五祀一献祭群小祀也爓沈肉
 于汤也血腥爓孰远近备古今也尊者先远差降而
 下至小祀孰而巳 疏曰近者为亵远者为敬其事
 非一今此先从鬼神之事而说也 坡谓轻率迫切
 无耐久积慎之意此人情也故礼有近此者必非其
卷十 第 25b 页 WYG0127-0558d.png
 至如郊与大飨三献正祭之时并有血腥爓孰然郊
 则先设血后设腥与爓孰至大享血腥同时俱荐比
 郊礼为悫而蹙矣三献血腥与爓一时同荐一献唯
 有荐孰无血腥爓渐次简略近于人情矣自此至可
 述而多学正言君子行礼耐久积慎以致其情以反
 礼始以申上文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之意
是故君子之于礼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是
故七介以相见也不然则已悫三辞三让而至不然则
卷十 第 26a 页 WYG0127-0559a.png
巳蹙
 疏曰非作而致其情者非是私自专辄徒起而致其
 巳情也 集说曰上公之介九人侯伯七人子男五
 人此举中言之两君相见必有介副之人以伸宾主
 之情不如此则大愿悫而无礼之文矣三辞三让者
 宾初至大门外交摈之时有三辞之礼及入大门主
 君每门一让则宾一辞凡三辞三让而后至庙中也
 不如此则大迫蹙而无礼之容矣 坡谓有由始者
卷十 第 26b 页 WYG0127-0559b.png
 即下反本脩古不忘其初之意始即初也
故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晋人将有事
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齐人将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
于配林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
 集说曰此因上章言两君相见之礼渐次而进故言
 祭祀之礼亦有渐次由卑以达尊者鲁人郊祀必先
 有事頖宫者鲁无后稷之庙今将祭天而于頖宫告
 后稷也告之者将以配天恶池并州川之小者河之
卷十 第 27a 页 WYG0127-0559c.png
 从祀也配林林名泰山之从祀也帝牛必在涤三月
 系系牲于牢也七日戒散齐也三日宿致齐也敬慎
 之至如此故以积渐为之何敢迫蹙而行之乎
故礼有摈诏乐有相步温之至也
 疏曰礼既不可卒迫故宾主相见有摈相诏告也温
 谓承藉凡玉以物缊裹承藉君子亦以威仪摈相以
 自承藉 坡谓礼有摈诏跬步必慎如乐工之有相
 然温藉之极也学者以子入大庙每事问及县子讥
卷十 第 27b 页 WYG0127-0559d.png
 子游之汰并而观之则尊节自谨而温藉之义当自
 省之矣
礼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诏朝事以

 集说曰礼者反复本然之心脩举上古浑朴之意二
 者皆谓之不忘其初擗踊哭泣不待诏告以其发于
 本心之自然也朝廷养老尊贤之事必作乐以乐之
 亦以惬其本心之愿望也此二者是反本之事 坡
卷十 第 28a 页 WYG0127-0560a.png
 谓反本则爱脩古则敬爱敬之心缠绵不忘则竭情
 尽慎自不容巳所谓始也
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鸾刀之贵莞簟之安而
稿秸之设
 集说曰醴酒之美用矣而列尊在玄酒之下今世割
 刀之利便于用矣而宗庙中乃不用割刀而用古之
 鸾刀下筦上簟可以安矣而设藁秸之粗者为郊祀
 之席此三者是脩古之事鸾铃也刀环有铃故名鸾
卷十 第 28b 页 WYG0127-0560b.png
 刀割肉欲中其音节郊特牲云声和而后断也莞蒲
 之细者可为席簟竹席也稿秸除去榖之秆也秸与
 禹贡秸字同
是故先王之制礼也必有主也故可述而多学也
 注曰主谓本与古也述而多学以本与古求之而巳
君子曰无节于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礼
弗之得矣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
信矣故曰礼也者物之致也
卷十 第 29a 页 WYG0127-0560c.png
 坡谓上言上之制礼也节是礼者所以节百物也故
 无节于内者观物弗之察矣何也不由礼故无节于
 内是以欲察物而弗得也因天因地体乎神人作之
 为事出之为言以礼节之则敬且信故曰礼者物理
 之极致也自此至天下大治正言君子节礼发扬诩
 物以申上文美而文而诚若之意
是故昔先王之制礼也因其财物而致其义焉尔故作
大事必顺天时为朝夕必放于日月为高必因丘陵为
卷十 第 29b 页 WYG0127-0560d.png
下必因川泽是故天时雨泽君子达亹亹焉
 坡谓此节推明合于天时设于地财也因其财物谓
 天所生地所养致其义谓合之设之作大事必顺天
 时如月令一书皆是为朝夕必放日月如邠风一篇
 皆是此二句明合于天时也为高为下如大司徒辨
 五地之物生皆是此二句明设于地财也天时雨泽
 如月令所言时雨将降天地和同之等君子达亹亹
 如命布农事命司空循行之等举此一端以见其合
卷十 第 30a 页 WYG0127-0561a.png
 则其馀所合与设于地财皆无不致其义矣
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聚众
而誓之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
吉土以飨帝于郊升中于天而凤凰降龟龙假飨帝于
郊而风雨节寒暑时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注曰名犹大也升上也中犹成也谓巡守至于方岳
 燔柴祭天告以诸侯之成功也吉土王者所卜而居
 之土也飨帝于郊以四时所兆祭于四郊者也凤凰
卷十 第 30b 页 WYG0127-0561b.png
 降龟龙假者功成而太平阴阳气和而致象物风雨
 节寒暑时者五帝主五行五行之气和而庶徵得其
 序也 坡谓聚众而誓如大司徒州长党正诸官属
 民读法以考其德以紏其恶者是因天事天地上之
 圜丘是因地事地泽中之方丘是此节推明顺于鬼
 神合于人心也盖道德贤能人心之所爱也尚之尊
 之任之举之则合于人心矣因天事天至寒暑时言
 顺鬼神而鬼神顺也因之所以顺之也此言合人心
卷十 第 31a 页 WYG0127-0561c.png
 在顺鬼神前者则疏云鬼神是有德者既合于人心
 故得顺于鬼神得之矣
天道至教圣人至德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庙
堂之下县鼓在西应鼓在东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
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君西酌牺象
夫人东酌罍尊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
 疏曰此谓诸侯时祭所用之礼故罍尊夫人所酌也
 若天子之祭则罍尊在堂下 集说曰天道以阴阳
卷十 第 31b 页 WYG0127-0561d.png
 肇礼乐是为至教圣人以礼乐法阴阳是谓至德罍
 尊夏后氏之尊也牺尊周尊也县鼓大应鼓小设礼
 乐之器一以西为上故牺尊县鼓皆在西而罍尊与
 应鼓皆在东也君在阼人君尊东也天子诸侯皆有
 左右房此夫人在西房也君在东而西酌牺象象日
 出东方而西行也夫人在西而东酌罍尊象月出西
 方而东行也此礼交动乎堂上也县鼓应鼓相应乎
 堂上是乐交应乎下也夫礼之恭逊乐之肃雍和也
卷十 第 32a 页 WYG0127-0562a.png
 而交动交应则和之至也 坡谓自此至礼其本也
 数节因上天地之祭遂及宗庙之事其中父子之道
 君臣之义社稷山川鬼神之祭丧祭宾客之用所谓
 伦也体也义也一贯而迭陈之以结礼之大备以终
 外谐而内无怨人无不怀仁鬼神飨德之意
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
制礼也以节事脩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
蘧伯玉曰君子之人达故观其器而知其工之巧观
卷十 第 32b 页 WYG0127-0562b.png
其发而知其人之知故曰君子慎其所以与人者
 集说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主于报本反始不
 忘其所由生也王者功成治定然后作乐以文德定
 天下者乐文德之成以武功定天下者乐武功之成
 非泛然为之也节事为人事之仪则也道志宣其湮
 郁也世治则礼序而乐和世乱则礼慝而乐淫故观
 礼乐而治乱可知也蘧伯玉卫大夫名瑗言君子之
 心明睿洞达观器用则知工之巧拙观人之发动举
卷十 第 33a 页 WYG0127-0562c.png
 措则知其人之知愚岂有观礼乐而不知治乱乎礼
 乐者与人交接之具君子致谨于此以其所关者大
 也故曰盖古有是言而记者称之耳 坡谓此因礼
 乐为圣人之至德而推本言之
大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
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
 注曰纳牲于庭时也当用币告神而杀牲亲制祭谓
 朝事荐血膋时所制者制肝洗于郁鬯以祭于室及
卷十 第 33b 页 WYG0127-0562d.png
 主亲割谓进牲孰体时 疏曰侯伯子男之君朝践
 君不献故夫人荐盎荐孰时君亲割牲体于时君亦
 不献故夫人荐酒
卿大夫从君命妇从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属属乎其忠
也勿勿乎其欲其飨之也
 集说曰洞洞敬之表里无间也属属诚实无伪也勿
 勿勉勉不巳也命妇卿大夫之妻也
纳牲诏于庭血毛诏于室羹定诏于堂三诏皆不同位
卷十 第 34a 页 WYG0127-0563a.png
盖道求而未之得也
 疏曰诏告也牲入在庭以币告神故云纳牲诏于庭
 杀牲取血及毛入以告神于室故云血毛诏于室羹
 肉汁也定孰肉也煮之既熟将迎尸入室乃先以俎
 盛羹及定而告神于堂此是荐熟未食之前也道言
 也此三诏者各有其位盖言求神而未得也
设祭于堂为祊乎外故曰于彼乎于此乎
 集说曰设祭于堂者谓荐腥爓之时设此所荐馔在
卷十 第 34b 页 WYG0127-0563b.png
 于堂祊祭之明日绎祭也庙门谓之祊设祭在庙门
 外之西旁故因名为祊也记者又引古语云于彼乎
 于此乎言不知神于彼飨之乎于此飨之乎
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
 疏曰案周礼司服职玄冕一章祭群小祀故知一献
 当之絺冕三章祭社稷五祀故知三献当之毳冕五
 章祭四望山川故知五献当之鷩冕七章享先公故
 知七献当之 集说曰祭群小祀则一献其礼质略
卷十 第 35a 页 WYG0127-0563c.png
 祭社稷五祀三献其神稍尊故有文饰五献祭四望
 山川之礼也察者显盛详著之貌祭先公之庙则七
 献礼重心肃洋洋乎其如在之神也
大飨其王事与
 注曰谓祫祭先王 疏曰以有三牲鱼腊则非祭天
 以内金和庭实又非享宾享宾时无此庭实故也知
 非朝而贡者以朝而贡物不名大飨故知是祫也
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
卷十 第 35b 页 WYG0127-0563d.png
也内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龟为前列先知也金
次之见情也丹漆丝纩竹箭与众共财也其馀无常货
各以其国之所有则致远物也其出也肆夏而送之盖
重礼也
 疏曰三牲鱼腊此馔诸侯所献故云九州之美味也
 内金先设金也以为庭实示其和柔也以金能从革
 故也朝而行享之时以束帛加璧于上尊德也君子
 于玉比德焉陈列之序龟独在前先其有知也金次
卷十 第 36a 页 WYG0127-0564a.png
 龟后以金能照物露见其情其馀谓九州之外也周
 礼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一见各以其所贵宝为挚
 大司乐大飨诸侯侯出入奏肆夏此是助祭之后无
 算爵礼毕客醉而出宜奏陔夏故注云肆夏当为陔
 夏 坡谓此所陈物皆言物性物材独金示和以为
 示诸侯之亲附然则他物谁非诸侯之亲附而贡也
 见情为见同欲之情尤非理当观次之是次于龟也
 龟列前贵其能知来物则金次之乃贵其能照物也
卷十 第 36b 页 WYG0127-0564b.png
 注解明矣众财众人共用之财所谓用物也与众共
 财示不贱用物也远物异物也不以为常示不贵异
 物也
祀帝于郊敬之至也宗庙之祭仁之至也丧礼忠之至
也备服器仁之至也宾客之用币义之至也故君子欲
观仁义之道礼其本也
 集说曰祭天之礼简素至敬无文所以为敬之至仁
 之实事亲是也事亡如事存所以为仁之至附于身
卷十 第 37a 页 WYG0127-0564c.png
 附于棺皆必诚必信所以为忠之至敛之衣服葬之
 器具皆全备无缺莫非爱亲之诚心故亦曰仁之至
 朝聘燕享币有常用故币帛篚筐将其厚意义之至
 也此仁与义之为道皆可于行礼之际观之故曰礼
 其本也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
之人则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
 注曰道犹由也从也 疏曰忠信之人心致忠诚言
卷十 第 37b 页 WYG0127-0564d.png
 又信实质素为本不有杂行故可以学礼也 坡谓
 章首言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篇内言文详
 矣此乃推其本也
孔子曰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
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毋轻议

 注曰大旅祭五帝也飨帝祭天 疏曰大飨仍是去
 人不远五帝天与人道隔其礼转难大旅是有故而
卷十 第 38a 页 WYG0127-0565a.png
 祭其礼简略不如飨帝正祭之备 坡谓诗以道性
 情性情实心也诵诗三百则深于诗矣温柔敦厚宜
 若有忠信然也屡言不足者盖自近及远自人及天
 非仁孝之至其诚不隔不足以溯厥初生民之先非
 夙夜畏威庶无罪悔不足以尽上帝居歆之意是必
 忠信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乃能之故曰毋轻
 议礼
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闇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
卷十 第 38b 页 WYG0127-0565b.png
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祭其
为不敬大矣
 集说曰逮及也闇昧爽以前也偏任为跛依物为倚
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
事晏朝而退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
 疏曰室事谓正祭之时事尸于室也外人将馔至户
 内人于户受之设于尸前相交承接在乎户也正祭
 之后傧尸于堂故谓之堂事此时堂下之人送馔至
卷十 第 39a 页 WYG0127-0565c.png
 阶堂上人即阶受取是交乎阶也质正也夫子言其
 知礼者以礼从宜宁可礼略而敬不可礼烦而怠也
  坡谓举子路之事以见足以一献者
 
 
 
 
 
卷十 第 39b 页 WYG0127-0565d.png
 
 
 
 
 
 
 
 礼记述注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