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第 1a 页 WYG0127-04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述注卷五
安溪 李光坡 撰
王制第五
疏曰王制之作盖在秦汉之际知者按下文云
有正听之郑云汉有正平承秦所置又有古者
以周尺今以周尺之言则知是周亡后也卢植
云汉女帝令博士诸生作此书 坡谓此篇明
礼记述注卷五
安溪 李光坡 撰
王制第五
疏曰王制之作盖在秦汉之际知者按下文云
有正听之郑云汉有正平承秦所置又有古者
以周尺今以周尺之言则知是周亡后也卢植
云汉女帝令博士诸生作此书 坡谓此篇明
卷五 第 1b 页 WYG0127-0408b.png
是殷制盖所言九州方域既与唐虞之五服五
千异而周制六服七千又迥然相县坡伯兄云
自食货至宾师确与洪范八政符非殷而何郑
解为殷自知无易而未有左证惟㨿六十养于
国七十养于学曰此殷制明矣先正终身于是
一言半解求得于己不欺于人读之永叹朱子
谓汉儒制度不合者多推从殷礼此或偶指一
端或传录之误后学安可据此为定不精不详
千异而周制六服七千又迥然相县坡伯兄云
自食货至宾师确与洪范八政符非殷而何郑
解为殷自知无易而未有左证惟㨿六十养于
国七十养于学曰此殷制明矣先正终身于是
一言半解求得于己不欺于人读之永叹朱子
谓汉儒制度不合者多推从殷礼此或偶指一
端或传录之误后学安可据此为定不精不详
卷五 第 2a 页 WYG0127-0409a.png
曰纬书曰臆说曰无明證挂一漏万行诈张皇
以陷于无忌惮乎古书之存者希矣安得事求
其證苟推说整齐令后世可变而通且纬书惟
神示名号不见于经为可疑至制度经曲所存
甚多注疏虽间有浅深然彼时逸礼犹存纬书
可采师承授受尚有渊源如此篇陈注所引刘
氏选士进士之解悠诞不稽自宋末元明诸儒
以大本生心议礼皆类此也而欲诈学者以非
以陷于无忌惮乎古书之存者希矣安得事求
其證苟推说整齐令后世可变而通且纬书惟
神示名号不见于经为可疑至制度经曲所存
甚多注疏虽间有浅深然彼时逸礼犹存纬书
可采师承授受尚有渊源如此篇陈注所引刘
氏选士进士之解悠诞不稽自宋末元明诸儒
以大本生心议礼皆类此也而欲诈学者以非
卷五 第 2b 页 WYG0127-0409b.png
臆说有明證舍注疏而崇之得乎六经皆然三
礼尤甚哉敢窃附一言后不复一一也
王者之制禄爵
疏曰郑云禄之言榖白虎通云禄者录也爵白虎通
云爵者尽也所以尽人才也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疏曰公之言平侯者候也伯之言白明白于德也子
者奉恩宣德男者任功立业此五等为虞夏及周殷
礼尤甚哉敢窃附一言后不复一一也
王者之制禄爵
疏曰郑云禄之言榖白虎通云禄者录也爵白虎通
云爵者尽也所以尽人才也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疏曰公之言平侯者候也伯之言白明白于德也子
者奉恩宣德男者任功立业此五等为虞夏及周殷
卷五 第 3a 页 WYG0127-0409c.png
则三等公侯伯也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疏曰卿之言向为人所归向大夫者达人谓扶达于
人士者事也 熊氏曰上节制爵通于天下此节施
于一国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
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集说曰此言天子诸侯田里之广狭不能犹不足也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疏曰卿之言向为人所归向大夫者达人谓扶达于
人士者事也 熊氏曰上节制爵通于天下此节施
于一国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
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集说曰此言天子诸侯田里之广狭不能犹不足也
卷五 第 3b 页 WYG0127-0409d.png
不合谓不朝会也附庸者以国事附于大国未能以
其名通也天子以下皆言田而不言地者以地有山
林川泽原隰险夷之不同若限以地里而不计田里
则井地不均榖禄不平矣里数有二分田之里以方
计如方里而井是也分服之里以袤计如二十五家
为里是也后章言方千里者为田九万亿亩此以方
计者也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此以袤计者也
分服则计道里远近以为朝贡之节分田则计田亩
其名通也天子以下皆言田而不言地者以地有山
林川泽原隰险夷之不同若限以地里而不计田里
则井地不均榖禄不平矣里数有二分田之里以方
计如方里而井是也分服之里以袤计如二十五家
为里是也后章言方千里者为田九万亿亩此以方
计者也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此以袤计者也
分服则计道里远近以为朝贡之节分田则计田亩
卷五 第 4a 页 WYG0127-0410a.png
多寡以为赋禄之制此所以为均平也 熊氏曰以
下皆制禄之法
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
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集说曰此言王朝有位者之田 方氏曰三公而下
食来邑于畿内禄之多少以外诸侯为差元士上士
也与元子元侯称元同不言中士下士则视附庸惟
上士也
下皆制禄之法
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
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集说曰此言王朝有位者之田 方氏曰三公而下
食来邑于畿内禄之多少以外诸侯为差元士上士
也与元子元侯称元同不言中士下士则视附庸惟
上士也
卷五 第 4b 页 WYG0127-0410b.png
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
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
禄以是为差也
集说曰此言庶人之田井田之制一夫百亩分分限
也肥饶者为上农硗瘠者为下农故所养有多寡也
府史胥徒之属皆庶人之在官者其禄以农之上下
为差多者不得过食九人之禄寡者不得下食五人
之禄随其高下为五等之多寡也 坡按周礼贾疏
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
禄以是为差也
集说曰此言庶人之田井田之制一夫百亩分分限
也肥饶者为上农硗瘠者为下农故所养有多寡也
府史胥徒之属皆庶人之在官者其禄以农之上下
为差多者不得过食九人之禄寡者不得下食五人
之禄随其高下为五等之多寡也 坡按周礼贾疏
卷五 第 5a 页 WYG0127-0410c.png
云王制言下士视上农夫食九人则府食八人史食
七人胥食六人徒食五人其官并亚士故号庶人在
官
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
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
疏曰自下士至小国之卿倍大夫禄皆据无采地者
言之故郑答临硕云王畿方千里者凡九百万夫之
地三分去一定受田者三百万夫出都家之田以其
七人胥食六人徒食五人其官并亚士故号庶人在
官
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
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
疏曰自下士至小国之卿倍大夫禄皆据无采地者
言之故郑答临硕云王畿方千里者凡九百万夫之
地三分去一定受田者三百万夫出都家之田以其
卷五 第 5b 页 WYG0127-0410d.png
馀地之税禄无田者下士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
士三十六人下大夫七十二人中大夫百四十四人
卿二百八十八一云下士禄足代耕则庶人在官者
虽食八人以下不得代耕故载师有官田谓庶人在
官之田也
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国之卿倍大夫禄君
十卿禄
坡闻之兄曰诸侯之卿不命于天子者其禄与大夫
士三十六人下大夫七十二人中大夫百四十四人
卿二百八十八一云下士禄足代耕则庶人在官者
虽食八人以下不得代耕故载师有官田谓庶人在
官之田也
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国之卿倍大夫禄君
十卿禄
坡闻之兄曰诸侯之卿不命于天子者其禄与大夫
卷五 第 6a 页 WYG0127-0411a.png
等命于天子者不论大小国皆当四大夫但大国三
卿皆命于天子故视大夫四倍次国三卿二卿命于
天子其一与大夫同禄则以三卿与三大夫总较惟
三倍耳小国三卿一卿命于天子其二与大夫同禄
则以三卿与三大夫相较惟二倍耳故曰次国上卿
位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上卿
当大国之下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当大夫
者皆非命卿也秩既相当禄亦相等明矣
卿皆命于天子故视大夫四倍次国三卿二卿命于
天子其一与大夫同禄则以三卿与三大夫总较惟
三倍耳小国三卿一卿命于天子其二与大夫同禄
则以三卿与三大夫相较惟二倍耳故曰次国上卿
位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上卿
当大国之下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当大夫
者皆非命卿也秩既相当禄亦相等明矣
卷五 第 6b 页 WYG0127-0411b.png
次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
小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
下大夫
集说曰此言三等之国其卿大夫頫聘并会之时尊
卑之序如此郑云爵位同则小国在下谓二人同是
卿则小国卿在大国卿之下爵异固在上者谓若大
国是大夫小国是卿则位于大国大夫之上知者以
卿执羔大夫执雁卿絺冕大夫元冕故知不得在大
小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
下大夫
集说曰此言三等之国其卿大夫頫聘并会之时尊
卑之序如此郑云爵位同则小国在下谓二人同是
卿则小国卿在大国卿之下爵异固在上者谓若大
国是大夫小国是卿则位于大国大夫之上知者以
卿执羔大夫执雁卿絺冕大夫元冕故知不得在大
卷五 第 7a 页 WYG0127-0411c.png
夫下也
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
注曰谓其为介若特行而并会也居犹当也此据大
国而言大国之士为上次国之士为中小国之士为
下士之数国皆二十七人各三分之上九中九下九
疏曰中士谓次国之士下士谓小国之士今大国
之士既定在朝会若其有中国之士小国之士者其
行位之数各居其上国三分之二谓次国以大国为
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
注曰谓其为介若特行而并会也居犹当也此据大
国而言大国之士为上次国之士为中小国之士为
下士之数国皆二十七人各三分之上九中九下九
疏曰中士谓次国之士下士谓小国之士今大国
之士既定在朝会若其有中国之士小国之士者其
行位之数各居其上国三分之二谓次国以大国为
卷五 第 7b 页 WYG0127-0411d.png
上而次国上九当大国中九次国中九当大国下九
是各当其大国三分之二小国以次国为上小国上
九当次国中中九小国中九当次国下九亦是居上
三分之二也是各居上之三分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
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
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附庸閒田八州州二百一十
国
是各当其大国三分之二小国以次国为上小国上
九当次国中中九小国中九当次国下九亦是居上
三分之二也是各居上之三分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
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
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附庸閒田八州州二百一十
国
卷五 第 8a 页 WYG0127-0412a.png
集说曰九州并王畿而言此但言每一州所可容者
如此凡八州馀以例推皆言畿外之制下文始言天
子畿内之制也 坡谓虞夏五服则中国方五千里
周六服则七千里此大界方三千里三三而九非夏
非周注以为殷制信矣山泽不以封者注谓与民同
财史记谓秉其阨塞地利者兼此二义其馀地若封
人附于大国谓之附庸若未封人谓之閒田
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
如此凡八州馀以例推皆言畿外之制下文始言天
子畿内之制也 坡谓虞夏五服则中国方五千里
周六服则七千里此大界方三千里三三而九非夏
非周注以为殷制信矣山泽不以封者注谓与民同
财史记谓秉其阨塞地利者兼此二义其馀地若封
人附于大国谓之附庸若未封人谓之閒田
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
卷五 第 8b 页 WYG0127-0412b.png
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盼其
馀以禄士以为閒田
注曰畿内九大国者三为三公之田又三为三公致
仕者之田馀三待封王之子弟也次国二十一者禄
为六卿之田又六为六卿致仕者之田又三为三孤
之田馀六亦待封王子弟也小国六十三者二十七
大夫之田并大夫致仕之田共五十四馀九亦待封
王子弟也三孤无职虽致仕犹可即而谋故不副
馀以禄士以为閒田
注曰畿内九大国者三为三公之田又三为三公致
仕者之田馀三待封王之子弟也次国二十一者禄
为六卿之田又六为六卿致仕者之田又三为三孤
之田馀六亦待封王子弟也小国六十三者二十七
大夫之田并大夫致仕之田共五十四馀九亦待封
王子弟也三孤无职虽致仕犹可即而谋故不副
卷五 第 9a 页 WYG0127-0412c.png
疏曰畿外诸侯有封建之义故云不以封畿内之臣
不世位有朌赐之义故云不以朌禄士谓无地之士
给之以地而当其禄不得为采邑耳閒田则周礼之
公邑也注云副者公卿大夫皆有正职之田又有致
仕之田则副也 坡谓注疏谓唐虞称服殷周称畿
故以县为夏时天子所居州界名然周天子称畿而
大司马九服亦称畿且赵简子有上大夫受县之语
则周固有县也记者偶笔似不必泥
不世位有朌赐之义故云不以朌禄士谓无地之士
给之以地而当其禄不得为采邑耳閒田则周礼之
公邑也注云副者公卿大夫皆有正职之田又有致
仕之田则副也 坡谓注疏谓唐虞称服殷周称畿
故以县为夏时天子所居州界名然周天子称畿而
大司马九服亦称畿且赵简子有上大夫受县之语
则周固有县也记者偶笔似不必泥
卷五 第 9b 页 WYG0127-0412d.png
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
与
集说曰九州而千七百七十三国者内一州为王圻
容九十三国外八州容一千六百八十国并畿内为
千七百七十三国也元士附庸不与者以上文之所
算止五十里而元士附庸皆不能五十里故不与也
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
集说曰共官谓共给王朝百官府文书之具泛用之
与
集说曰九州而千七百七十三国者内一州为王圻
容九十三国外八州容一千六百八十国并畿内为
千七百七十三国也元士附庸不与者以上文之所
算止五十里而元士附庸皆不能五十里故不与也
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
集说曰共官谓共给王朝百官府文书之具泛用之
卷五 第 10a 页 WYG0127-0413a.png
需御谓凡天子之服用盖皆取之租税也 方氏曰
以百里所出之少资百官之所共疑若不足然卑者
所称不为不足以千里所出之多为一人之御疑若
有馀然尊者所称不为有馀且以其近者与人则欲
其易给而无劳以其远者奉己则欲其难致而有节
百里之内非不以为御也要之以共官为主耳千里
之内非不共官也要之以为御为主耳
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
以百里所出之少资百官之所共疑若不足然卑者
所称不为不足以千里所出之多为一人之御疑若
有馀然尊者所称不为有馀且以其近者与人则欲
其易给而无劳以其远者奉己则欲其难致而有节
百里之内非不以为御也要之以共官为主耳千里
之内非不共官也要之以为御为主耳
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
卷五 第 10b 页 WYG0127-0413b.png
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
伯
注曰属连卒州犹聚也伯帅正亦长也凡长皆贤侯
为之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
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
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
伯
注曰老谓上公周礼曰九命作伯春秋传曰自陜以
伯
注曰属连卒州犹聚也伯帅正亦长也凡长皆贤侯
为之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
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
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
伯
注曰老谓上公周礼曰九命作伯春秋传曰自陜以
卷五 第 11a 页 WYG0127-0413c.png
东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
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方氏曰甸服四面五百里则为方千里矣王畿千里
之外莫近于侯服而采又侯服之最近者莫远于荒
服而流又荒服之最远者举其最远最近则绥要之
服在其中矣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大国三卿皆
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
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方氏曰甸服四面五百里则为方千里矣王畿千里
之外莫近于侯服而采又侯服之最近者莫远于荒
服而流又荒服之最远者举其最远最近则绥要之
服在其中矣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大国三卿皆
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
卷五 第 11b 页 WYG0127-0413d.png
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注曰命于天子者天子选用之如今诏书除吏是矣
小国亦三卿一卿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此文似
误脱耳 疏曰三卿命于天子则大夫以下皆其君
自命之也五人者司徒之下置小卿二一是小宰一
是小司徒司空之下亦置二小卿一是小司寇一是
小司空司马之下惟置一小卿小司马也 马氏曰
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注曰命于天子者天子选用之如今诏书除吏是矣
小国亦三卿一卿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此文似
误脱耳 疏曰三卿命于天子则大夫以下皆其君
自命之也五人者司徒之下置小卿二一是小宰一
是小司徒司空之下亦置二小卿一是小司寇一是
小司空司马之下惟置一小卿小司马也 马氏曰
卷五 第 12a 页 WYG0127-0414a.png
独言下夫夫者对卿而言也其寔大夫有上中下之
辨前云次国之下卿位当大国之上大夫是也独言
上士者对府史而言也其实士又有上中下之异
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
注曰使佐方伯领诸侯 疏曰一州三人三八二十
四人天子于州牧之国别置三大夫以辅之其尊卑
之差见下文
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
辨前云次国之下卿位当大国之上大夫是也独言
上士者对府史而言也其实士又有上中下之异
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
注曰使佐方伯领诸侯 疏曰一州三人三八二十
四人天子于州牧之国别置三大夫以辅之其尊卑
之差见下文
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
卷五 第 12b 页 WYG0127-0414b.png
疏曰言诸侯禄者得采国为禄而不继世故云禄也
畿内公卿大夫之子父死之后故国采邑恒得食之
有罪乃夺之此父死子禄者不在九十三国之数父
死视元士若有贤德乃复父位 集说曰畿内之地
王朝百官食禄之邑在焉畿外乃以建封使其子孙
嗣守然内亦谓之诸侯者三公之田视公侯卿视伯
大夫视子男元士视附庸也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
畿内公卿大夫之子父死之后故国采邑恒得食之
有罪乃夺之此父死子禄者不在九十三国之数父
死视元士若有贤德乃复父位 集说曰畿内之地
王朝百官食禄之邑在焉畿外乃以建封使其子孙
嗣守然内亦谓之诸侯者三公之田视公侯卿视伯
大夫视子男元士视附庸也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
卷五 第 13a 页 WYG0127-0414c.png
集说曰制者言三公命服之制也命数止于九天子
之三公八命著鷩冕若加一命则为上公与王者之
后同而著衮冕故云一命衮若为三公而有加衮者
是出于特恩之赐非例当然故云若有加则赐也人
臣无过九命者大宗伯再命受服与此不同 马氏
曰三公衮服有降龙无升龙
次国之君不过七命小国之君不过五命大国之卿不
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
之三公八命著鷩冕若加一命则为上公与王者之
后同而著衮冕故云一命衮若为三公而有加衮者
是出于特恩之赐非例当然故云若有加则赐也人
臣无过九命者大宗伯再命受服与此不同 马氏
曰三公衮服有降龙无升龙
次国之君不过七命小国之君不过五命大国之卿不
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
卷五 第 13b 页 WYG0127-0414d.png
疏曰周礼公国之孤四命与馀卿不同则知此大国
之卿三命亦谓孤也下卿再命者谓除孤以外之卿
就再命之中分为中卿下卿也故前文云次国之上
卿位当大国之中是也次国之卿再命亦谓执政者
下卿一命亦分为中下二等故前文云中当其下下
当其上大夫是也小国之卿虽同一命亦分为三等
故前文云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
夫下当其下大夫其大国次国小国大夫虽同一命当
之卿三命亦谓孤也下卿再命者谓除孤以外之卿
就再命之中分为中卿下卿也故前文云次国之上
卿位当大国之中是也次国之卿再命亦谓执政者
下卿一命亦分为中下二等故前文云中当其下下
当其上大夫是也小国之卿虽同一命亦分为三等
故前文云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
夫下当其下大夫其大国次国小国大夫虽同一命当
卷五 第 14a 页 WYG0127-0415a.png
皆分为上下二等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
定然后禄之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疏曰爵人于朝殷法也周则天子假祖庙而拜授之
刑人于市亦殷法谓贵贱皆刑于市周则有爵者刑
于甸师氏也 集说曰论谓考评其行艺之详也论
辨则材之优劣审矣任事则能胜其任矣于是爵
之以一命之位而养之以禄焉 坡谓上言制爵禄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
定然后禄之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疏曰爵人于朝殷法也周则天子假祖庙而拜授之
刑人于市亦殷法谓贵贱皆刑于市周则有爵者刑
于甸师氏也 集说曰论谓考评其行艺之详也论
辨则材之优劣审矣任事则能胜其任矣于是爵
之以一命之位而养之以禄焉 坡谓上言制爵禄
卷五 第 14b 页 WYG0127-0415b.png
之事详矣此言所以得贤而爵禄之道也
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屏
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示弗故生也
集说曰公家不畜刑人注以为商制以周官墨者守
门劓者守关宫者守内则者守囿髡者守积也唯其
所之者量其罪之所当往适之地而居之如虞书五
流有宅五宅三居是也不及以政赋役不与也示弗
故生不授之田不赒其乏示不故欲其生也
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屏
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示弗故生也
集说曰公家不畜刑人注以为商制以周官墨者守
门劓者守关宫者守内则者守囿髡者守积也唯其
所之者量其罪之所当往适之地而居之如虞书五
流有宅五宅三居是也不及以政赋役不与也示弗
故生不授之田不赒其乏示不故欲其生也
卷五 第 15a 页 WYG0127-0415c.png
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注曰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亲
行然此晋文伯时所制也虞夏之制诸侯岁朝周之
制侯甸男采卫要服六者各以其服数来朝 坡谓
自此至以尊于天子言朝聘之事洪范之七曰宾也
天子五年一巡守
注曰天子以海内为家时一巡省之五年者虞夏之
制也周则十二岁一巡狩
注曰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亲
行然此晋文伯时所制也虞夏之制诸侯岁朝周之
制侯甸男采卫要服六者各以其服数来朝 坡谓
自此至以尊于天子言朝聘之事洪范之七曰宾也
天子五年一巡守
注曰天子以海内为家时一巡省之五年者虞夏之
制也周则十二岁一巡狩
卷五 第 15b 页 WYG0127-0415d.png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
年者就见之
集说曰岁二月当巡狩之年二月也岱泰山也宗尊
也东方之山莫高于此故祀以为东岳而称岱宗也
柴本作祡今通用燔燎以祭天而告至也东方山川
之当祭者皆于此望而祀之遂接见东方之诸侯问
有百岁之人则即其家而见之以其年高故不召见
也
年者就见之
集说曰岁二月当巡狩之年二月也岱泰山也宗尊
也东方之山莫高于此故祀以为东岳而称岱宗也
柴本作祡今通用燔燎以祭天而告至也东方山川
之当祭者皆于此望而祀之遂接见东方之诸侯问
有百岁之人则即其家而见之以其年高故不召见
也
卷五 第 16a 页 WYG0127-0416a.png
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
淫好辟
集说曰大师乐官之长诗以言志采录而观览之则
风俗之美恶可见政令之得失可知矣市典市者贾
谓物价价之贵贱系于人之好恶好质则用物贵好
奢则侈物贵志流于奢淫则所好皆邪僻矣
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集说曰典礼掌礼之官也考时月定日即舜典所云
淫好辟
集说曰大师乐官之长诗以言志采录而观览之则
风俗之美恶可见政令之得失可知矣市典市者贾
谓物价价之贵贱系于人之好恶好质则用物贵好
奢则侈物贵志流于奢淫则所好皆邪僻矣
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集说曰典礼掌礼之官也考时月定日即舜典所云
卷五 第 16b 页 WYG0127-0416b.png
协时月正日也考校四时及月之大小时有节气早
晚月有弦望晦朔日有甲乙先后考之使各当其节
律法也制度宫室车旗之等五者皆王者所定天下
一君不容有异异则非正矣故因巡狩所至而正其不
同者使皆同也
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
集说曰凡祭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故不举者为不敬
山川地之望也故削地焉
晚月有弦望晦朔日有甲乙先后考之使各当其节
律法也制度宫室车旗之等五者皆王者所定天下
一君不容有异异则非正矣故因巡狩所至而正其不
同者使皆同也
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
集说曰凡祭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故不举者为不敬
山川地之望也故削地焉
卷五 第 17a 页 WYG0127-0416c.png
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
集说曰宗庙不顺如紊昭穆之次失祭祀之时皆不
孝也爵者祖宗所传故绌爵焉
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
畔者君讨
集说曰不从违戾也流者窜之远方讨声罪致戮孟
子曰天子讨而不伐此章四君字皆谓国君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集说曰宗庙不顺如紊昭穆之次失祭祀之时皆不
孝也爵者祖宗所传故绌爵焉
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
畔者君讨
集说曰不从违戾也流者窜之远方讨声罪致戮孟
子曰天子讨而不伐此章四君字皆谓国君
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卷五 第 17b 页 WYG0127-0416d.png
疏曰律法也即大行人上公九命缫藉九寸冕服九
章建常九斿之等是也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
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
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
注曰假至也特特牛也祖下及祢皆一牛 疏曰尔
雅释山云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
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霍山即衡山也
章建常九斿之等是也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
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
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祢用特
注曰假至也特特牛也祖下及祢皆一牛 疏曰尔
雅释山云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
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霍山即衡山也
卷五 第 18a 页 WYG0127-0417a.png
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
疏曰类者依其正礼而为之宜者令诛伐得宜亦随其
宜而告也造至也出告天地及庙还惟告庙者白虎
通云天道无外内故不复告也 集说曰类宜造皆
祭名后章言天子将出征则此出为巡守也诸侯则
朝觐会同之出欤
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考礼正刑一德以尊于天
子
疏曰类者依其正礼而为之宜者令诛伐得宜亦随其
宜而告也造至也出告天地及庙还惟告庙者白虎
通云天道无外内故不复告也 集说曰类宜造皆
祭名后章言天子将出征则此出为巡守也诸侯则
朝觐会同之出欤
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考礼正刑一德以尊于天
子
卷五 第 18b 页 WYG0127-0417b.png
集说曰无事无死丧寇戎之事也考礼者稽考而是
正之使无违僭也正刑者行以公平使无干枉也一
德无二心也三者皆尊天子之事
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
疏曰柷节一曲之始其事宽故以将诸侯之命鼗节
一唱之终其事狭故以将伯子男之命 集说曰柷
形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
撞之令左右击所以合乐之始鼗如鼓而小有柄持
正之使无违僭也正刑者行以公平使无干枉也一
德无二心也三者皆尊天子之事
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
疏曰柷节一曲之始其事宽故以将诸侯之命鼗节
一唱之终其事狭故以将伯子男之命 集说曰柷
形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
撞之令左右击所以合乐之始鼗如鼓而小有柄持
卷五 第 19a 页 WYG0127-0417c.png
而摇之则旁耳自击所以节乐之终将之谓使者执
此以将命也 坡谓自此至不覆巢皆师田之事洪
范之八曰师也宾师二事洪范以为终者自内及外
也此以为始者大一统也
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
疏曰赐弓矢谓八命作牧者得征伐当州之内赐鈇
钺谓上公九命然后邻国臣弑君子杀父者得专讨
之 集说曰鈇莝斫刀也钺斧也
此以将命也 坡谓自此至不覆巢皆师田之事洪
范之八曰师也宾师二事洪范以为终者自内及外
也此以为始者大一统也
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
疏曰赐弓矢谓八命作牧者得征伐当州之内赐鈇
钺谓上公九命然后邻国臣弑君子杀父者得专讨
之 集说曰鈇莝斫刀也钺斧也
卷五 第 19b 页 WYG0127-0417d.png
赐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
疏曰未赐圭瓒者则用璋瓒不得鬯则用薰故王度
记云天子以鬯诸侯以薰 集说曰圭瓒鬯爵以大
圭为瓒之柄者曰圭瓒酿秬黍为酒芬香条鬯于上
下故曰鬯祭酒灌地降神必用鬯未赐圭瓒则求鬯
于天子得其器乃敢为其事
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
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
疏曰未赐圭瓒者则用璋瓒不得鬯则用薰故王度
记云天子以鬯诸侯以薰 集说曰圭瓒鬯爵以大
圭为瓒之柄者曰圭瓒酿秬黍为酒芬香条鬯于上
下故曰鬯祭酒灌地降神必用鬯未赐圭瓒则求鬯
于天子得其器乃敢为其事
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
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
卷五 第 20a 页 WYG0127-0418a.png
疏曰百里之国国城居中面有五十里二十里置郊
郊外仍有三十里七十里之国国城居中面有三十
五里九里置郊郊外仍有二十六里五十里之国国
城居中面有二十五里三里置郊郊外仍有二十二
里此是殷制若周制则畿内千里百里为郊诸侯之
郊公五十里侯伯三十里子男十里近郊各半之此
小学大学殷制周则大学在国小学在西郊辟明也
雍和也君则尊明雍和于此学中习道艺使天下之
郊外仍有三十里七十里之国国城居中面有三十
五里九里置郊郊外仍有二十六里五十里之国国
城居中面有二十五里三里置郊郊外仍有二十二
里此是殷制若周制则畿内千里百里为郊诸侯之
郊公五十里侯伯三十里子男十里近郊各半之此
小学大学殷制周则大学在国小学在西郊辟明也
雍和也君则尊明雍和于此学中习道艺使天下之
卷五 第 20b 页 WYG0127-0418b.png
人皆明达谐和也頖之言班所以班政教也又诗注
云王廱水之外圜如璧頖之言半以南通水北无也
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
受命于祖受成于学
疏曰受命于祖在造乎祢之前但前文类宜祃总说
出行之时然后郤本初时受命受成之事所以文倒
也 集说曰祃行师之祭也受命于祖卜于庙也受
成于学定兵谋也
云王廱水之外圜如璧頖之言半以南通水北无也
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
受命于祖受成于学
疏曰受命于祖在造乎祢之前但前文类宜祃总说
出行之时然后郤本初时受命受成之事所以文倒
也 集说曰祃行师之祭也受命于祖卜于庙也受
成于学定兵谋也
卷五 第 21a 页 WYG0127-0418c.png
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集说曰获罪人而反则释奠于先圣先师而告讯馘
焉讯谓其魁首当讯问者馘所截彼人之左耳告者
告其多寡之数也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
君之庖
疏曰无事谓无征伐出行丧凶之事也范宁云上杀
中心死速乾为豆实次杀射髀骼差迟故为宾客下
集说曰获罪人而反则释奠于先圣先师而告讯馘
焉讯谓其魁首当讯问者馘所截彼人之左耳告者
告其多寡之数也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
君之庖
疏曰无事谓无征伐出行丧凶之事也范宁云上杀
中心死速乾为豆实次杀射髀骼差迟故为宾客下
卷五 第 21b 页 WYG0127-0418d.png
杀中肠污泡最迟故充庖厨又毛传云自左膘而射
达于右腢为上杀射右耳本次之射左髀达于右䯚为
下杀先宗庙次宾客者尊神敬宾之义也 坡谓三者
之用则一田之中巳有此三品周岁有四田此岁三
田或夏或殷然耳陈说非也
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
诸侯不掩群
疏曰自天子不合围以下至不覆巢皆是以礼田者
达于右腢为上杀射右耳本次之射左髀达于右䯚为
下杀先宗庙次宾客者尊神敬宾之义也 坡谓三者
之用则一田之中巳有此三品周岁有四田此岁三
田或夏或殷然耳陈说非也
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
诸侯不掩群
疏曰自天子不合围以下至不覆巢皆是以礼田者
卷五 第 22a 页 WYG0127-0419a.png
集说曰不敬谓简祭祀略宾客不以礼杀伤过多
故曰暴天物合围四面围之也掩群者掩袭而举群
取之也
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
佐车止则百姓田猎
集说曰杀获也获所驱之禽兽也绥旌旗无旒者下
偃仆之也初杀时则抗之已杀猎止之时则下之佐
车即周礼驱逆之车驱者逐兽使趋于田之地逆者
故曰暴天物合围四面围之也掩群者掩袭而举群
取之也
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
佐车止则百姓田猎
集说曰杀获也获所驱之禽兽也绥旌旗无旒者下
偃仆之也初杀时则抗之已杀猎止之时则下之佐
车即周礼驱逆之车驱者逐兽使趋于田之地逆者
卷五 第 22b 页 WYG0127-0419b.png
要逆其走而不使之散亡也此言田猎之礼天子杀
然后诸侯杀诸侯杀然后大夫杀大夫杀则百姓田
猎尊卑贵贱之次序
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
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
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夭天不覆巢
集说曰梁水堰也堰水为关空以笱承其空獭一岁
再祭鱼此谓千月时豺祭兽月令九月夏小正十月
然后诸侯杀诸侯杀然后大夫杀大夫杀则百姓田
猎尊卑贵贱之次序
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
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
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夭天不覆巢
集说曰梁水堰也堰水为关空以笱承其空獭一岁
再祭鱼此谓千月时豺祭兽月令九月夏小正十月
卷五 第 23a 页 WYG0127-0419c.png
则九末十初也鸠化为鹰则八月时罻小网也草木
零落谓十月时昆明也明虫者得阳而生得阴而藏
蛰在十月麛兽子之通称夭断杀之也天禽兽之稚
者此十者皆田之礼顺时序广仁意也 坡谓此下
脱后章大史典礼至成岁事制国用一百有八字详
见本文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榖皆入然后制国用
注曰国用今度支经用杪末也
零落谓十月时昆明也明虫者得阳而生得阴而藏
蛰在十月麛兽子之通称夭断杀之也天禽兽之稚
者此十者皆田之礼顺时序广仁意也 坡谓此下
脱后章大史典礼至成岁事制国用一百有八字详
见本文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榖皆入然后制国用
注曰国用今度支经用杪末也
卷五 第 23b 页 WYG0127-0419d.png
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
疏曰用多少必计地大小必视年之丰耗
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集说曰以三十年之通者通计三十年所入之数使
有十年之馀也盖每岁所入均析为四而用其三每
年馀一则三年而馀三又足一岁之用矣此所以三
十年而有十年之馀也注以九年言之盖积三十年
内闰月当一岁也一说二十七年则有九年之馀言
疏曰用多少必计地大小必视年之丰耗
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集说曰以三十年之通者通计三十年所入之数使
有十年之馀也盖每岁所入均析为四而用其三每
年馀一则三年而馀三又足一岁之用矣此所以三
十年而有十年之馀也注以九年言之盖积三十年
内闰月当一岁也一说二十七年则有九年之馀言
卷五 第 24a 页 WYG0127-0420a.png
三十者举成数耳 坡谓自此至日举以乐洪范之
一曰食二曰货也
祭用数之仂
集说曰注以仂为十一疏以为分散之名大槩是总
计一岁经用之数而用其十分之一以行常祭之礼
也
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丧用三年
之仂
一曰食二曰货也
祭用数之仂
集说曰注以仂为十一疏以为分散之名大槩是总
计一岁经用之数而用其十分之一以行常祭之礼
也
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丧用三年
之仂
卷五 第 24b 页 WYG0127-0420b.png
疏曰天地社稷之祭豫卜时日今忽有丧故既殡越
绋行事若遭丧之后当郊社常祭之日其启殡至于
反哭则避此郊社祭日而为之 集说曰丧凶事祭
吉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故三年不祭唯既殡以后
若有天地社稷之祭则行之不敢以卑废尊也未葬
以前常属绋于輴车以备火灾丧在内而行祭于外
是踰越丧绋而往也丧三年而除中间礼事繁难故
总计三岁经用之数而用其十之一也
绋行事若遭丧之后当郊社常祭之日其启殡至于
反哭则避此郊社祭日而为之 集说曰丧凶事祭
吉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故三年不祭唯既殡以后
若有天地社稷之祭则行之不敢以卑废尊也未葬
以前常属绋于輴车以备火灾丧在内而行祭于外
是踰越丧绋而往也丧三年而除中间礼事繁难故
总计三岁经用之数而用其十之一也
卷五 第 25a 页 WYG0127-0420c.png
丧祭用不足日暴有馀曰浩祭丰年不奢凶年不俭
集说曰暴者残败之义言不齐整也浩者汎滥之义
所谓以美没礼也惟其制用有一定之则是以岁有
丰凶而礼无奢俭此记者之言杂记云凶年祀以下
牲孔子之言也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
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
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
集说曰暴者残败之义言不齐整也浩者汎滥之义
所谓以美没礼也惟其制用有一定之则是以岁有
丰凶而礼无奢俭此记者之言杂记云凶年祀以下
牲孔子之言也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
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
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
卷五 第 25b 页 WYG0127-0420d.png
天子食日举以乐
集说曰饥而食菜则色病故云菜色杀牲盛馔日举
周礼王日一举鼎有十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又云
大荒则不举者盖偶值凶年虽有备亦当贬损耳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
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之丧自天子达
注曰尊者舒卑者速春秋传曰天子七月而葬同轨
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
集说曰饥而食菜则色病故云菜色杀牲盛馔日举
周礼王日一举鼎有十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又云
大荒则不举者盖偶值凶年虽有备亦当贬损耳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
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之丧自天子达
注曰尊者舒卑者速春秋传曰天子七月而葬同轨
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
卷五 第 26a 页 WYG0127-0421a.png
姻至 疏曰左传言然此总云大夫士者记者许以
降二为差故总云三月左传细言其别 坡谓自此
至不造燕器洪范之三日祀也然则夏殷冢宰之职
可见矣
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
集说曰此言庶人之礼庶人无碑繂县绳下棺故云
县窆也封谓聚土为坟周礼曰以爵等为邱封之度
与其树数则士以上乃皆封树大夫士既葬公政入
降二为差故总云三月左传细言其别 坡谓自此
至不造燕器洪范之三日祀也然则夏殷冢宰之职
可见矣
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
集说曰此言庶人之礼庶人无碑繂县绳下棺故云
县窆也封谓聚土为坟周礼曰以爵等为邱封之度
与其树数则士以上乃皆封树大夫士既葬公政入
卷五 第 26b 页 WYG0127-0421b.png
于家庶人则终丧无二事不使从政也
自天子达于庶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
注曰从死者谓衣衾棺椁从生者谓祭奠之牲器
支子不祭
说见曲礼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
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
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自天子达于庶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
注曰从死者谓衣衾棺椁从生者谓祭奠之牲器
支子不祭
说见曲礼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
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
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卷五 第 27a 页 WYG0127-0421c.png
注曰此周制七者大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
大祖后稷诸侯大祖始封之君王者之后不为始封
之君庙大夫大祖别子始爵者大传曰别子为祖谓
此虽非别子始爵者亦然士谓诸侯之中士下士名
曰官师者上士二庙寝适寝也 疏曰王肃以为天
子七庙谓高祖之父及高祖之祖为二祧并始祖及
亲庙四为七周之文武受命之王不迁之庙权礼所
施非常庙之数殷之三宗宗其德而存其庙亦不以
大祖后稷诸侯大祖始封之君王者之后不为始封
之君庙大夫大祖别子始爵者大传曰别子为祖谓
此虽非别子始爵者亦然士谓诸侯之中士下士名
曰官师者上士二庙寝适寝也 疏曰王肃以为天
子七庙谓高祖之父及高祖之祖为二祧并始祖及
亲庙四为七周之文武受命之王不迁之庙权礼所
施非常庙之数殷之三宗宗其德而存其庙亦不以
卷五 第 27b 页 WYG0127-0421d.png
为数又自上及下隆杀以两令使天子诸侯立庙并
四亲而止则君臣同制尊卑不别又儒者难郑云先
公迁主藏于社稷先王迁主藏文武庙便有三祧何
得祭法云有二祧郑必为七庙惟周者马昭按丧服
小记云王者立四庙礼器云周旅酬六尸一人发爵
则周七尸七庙明矣今使文武不在七数既不同祭
又不享尝岂礼也哉故卢植云二祧谓文武张融按
守祧云奄八人自大祖与文武及亲庙四用七人姜
四亲而止则君臣同制尊卑不别又儒者难郑云先
公迁主藏于社稷先王迁主藏文武庙便有三祧何
得祭法云有二祧郑必为七庙惟周者马昭按丧服
小记云王者立四庙礼器云周旅酬六尸一人发爵
则周七尸七庙明矣今使文武不在七数既不同祭
又不享尝岂礼也哉故卢植云二祧谓文武张融按
守祧云奄八人自大祖与文武及亲庙四用七人姜
卷五 第 28a 页 WYG0127-0422a.png
嫄用一人适尽曾子问孔子言周事而云七庙无虚
主若王肃数主当有九何云七乎故当以周礼孔子
之言为本注言大夫大祖皆殷制若其周制别子始
爵其后得立别子为大祖若非别子之后虽为大夫
但立父祖曾祖三庙而已随时而迁不得立始爵者
为大祖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
注曰此盖夏殷之制名周则春曰祠夏曰礿以禘为
主若王肃数主当有九何云七乎故当以周礼孔子
之言为本注言大夫大祖皆殷制若其周制别子始
爵其后得立别子为大祖若非别子之后虽为大夫
但立父祖曾祖三庙而已随时而迁不得立始爵者
为大祖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
注曰此盖夏殷之制名周则春曰祠夏曰礿以禘为
卷五 第 28b 页 WYG0127-0422b.png
殷祭 疏曰礿薄也春物未成祭品鲜薄也禘者次
第也夏时物虽未成宜依时次第而祭之尝者新榖
熟而尝也烝者众也冬时物成者众也郑疑为夏殷
祭名者以其与周不同其夏殷之祭又无文故称盖
以疑之
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
注曰五祀谓司命也中霤也门也行也厉也此祭谓
大夫有地者其无地祭三耳 疏曰曲礼天子诸侯
第也夏时物虽未成宜依时次第而祭之尝者新榖
熟而尝也烝者众也冬时物成者众也郑疑为夏殷
祭名者以其与周不同其夏殷之祭又无文故称盖
以疑之
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
注曰五祀谓司命也中霤也门也行也厉也此祭谓
大夫有地者其无地祭三耳 疏曰曲礼天子诸侯
卷五 第 29a 页 WYG0127-0422c.png
大夫皆祭五祀更无等差故以月令五祀当之疑为
殷礼此文天子至大夫既别为尊卑之差故以周法
解之 坡谓五祀二说左传献子问社稷五祀史墨
以重该等神答之故宗伯地示祭社稷五祀郑即引
传文为释以皆与社稷连文也月令户灶等神士丧
礼行祷五祀士安得祀重该贵神故引月令为释望
文生义理各有当至此文自天子等下重该五祀乃
上公非大夫所宜祭而户灶五者从无与天地社稷
殷礼此文天子至大夫既别为尊卑之差故以周法
解之 坡谓五祀二说左传献子问社稷五祀史墨
以重该等神答之故宗伯地示祭社稷五祀郑即引
传文为释以皆与社稷连文也月令户灶等神士丧
礼行祷五祀士安得祀重该贵神故引月令为释望
文生义理各有当至此文自天子等下重该五祀乃
上公非大夫所宜祭而户灶五者从无与天地社稷
卷五 第 29b 页 WYG0127-0422d.png
为等差且士亦祀之何以见惟大夫故郑以祭法诸
侯五祀当之其端的不可知然亦仿有伦类也今陈
氏斥为臆说彼又无确辨则后生且从先儒安能崇
无稽之浮言乎自宋末元明来三尺童子稍涉性理
空拳枵腹即欲以大极断事此魏华父不肯轻刋朱
子语类恐长学者入耳出口之病卓矣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
大川之在其地者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
侯五祀当之其端的不可知然亦仿有伦类也今陈
氏斥为臆说彼又无确辨则后生且从先儒安能崇
无稽之浮言乎自宋末元明来三尺童子稍涉性理
空拳枵腹即欲以大极断事此魏华父不肯轻刋朱
子语类恐长学者入耳出口之病卓矣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
大川之在其地者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
卷五 第 30a 页 WYG0127-0423a.png
集说曰视三公视诸侯谓视其饔饩牢礼之多寡以
为牲器之数也其馀山川视伯小者视子男祭山川
之在其地者鲁人祭泰山晋人祭河是也因国谓所
建国之地因先代所都之故墟也今无主祭之子孙
则在王畿者天子祭之在侯邦者诸侯祭之以其昔
尝有功德于民不宜绝其祀也 坡谓天子诸侯祭
无主后则祭法泰厉公厉七祀之言亦未可全不信也
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
为牲器之数也其馀山川视伯小者视子男祭山川
之在其地者鲁人祭泰山晋人祭河是也因国谓所
建国之地因先代所都之故墟也今无主祭之子孙
则在王畿者天子祭之在侯邦者诸侯祭之以其昔
尝有功德于民不宜绝其祀也 坡谓天子诸侯祭
无主后则祭法泰厉公厉七祀之言亦未可全不信也
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
卷五 第 30b 页 WYG0127-0423b.png
集说曰祫合也其礼有二时祭之祫则群庙之主皆升
而合食于大祖之庙而毁庙之主不与三年大祫则毁
庙之主亦与焉天子之礼春礿则特祭者各于其庙也
禘尝烝皆合食 石梁王氏曰特礿者春物全未成止一
时祭而已于此时不祫也夏物稍成可于此时而祫秋物
大成冬物毕成皆可祫故曰祫禘祫尝祫烝而礿则特也
诸侯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尝则不烝烝则不礿
集说曰南方诸侯春祭毕则夏来朝故阙禘祭西方
而合食于大祖之庙而毁庙之主不与三年大祫则毁
庙之主亦与焉天子之礼春礿则特祭者各于其庙也
禘尝烝皆合食 石梁王氏曰特礿者春物全未成止一
时祭而已于此时不祫也夏物稍成可于此时而祫秋物
大成冬物毕成皆可祫故曰祫禘祫尝祫烝而礿则特也
诸侯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尝则不烝烝则不礿
集说曰南方诸侯春祭毕则夏来朝故阙禘祭西方
卷五 第 31a 页 WYG0127-0423c.png
诸侯夏祭毕而秋来朝故阙尝祭四方皆然 石梁
王氏曰诸侯岁朝为废一时之祭王事重也
诸侯礿犆禘一犆一祫尝祫烝祫
集说曰犆礿礿犆非有异也变文而已祫尝祫烝与
尝祫烝祫亦然诸侯所以降于天子者禘一犆一祫
而已言夏祭之禘今岁犆则来岁祫祫之明年又犆
不如天子每岁三时皆祫也此章先儒以为夏殷之
制然禘王者之大禘也今以为四时常祭之名何欤
王氏曰诸侯岁朝为废一时之祭王事重也
诸侯礿犆禘一犆一祫尝祫烝祫
集说曰犆礿礿犆非有异也变文而已祫尝祫烝与
尝祫烝祫亦然诸侯所以降于天子者禘一犆一祫
而已言夏祭之禘今岁犆则来岁祫祫之明年又犆
不如天子每岁三时皆祫也此章先儒以为夏殷之
制然禘王者之大禘也今以为四时常祭之名何欤
卷五 第 31b 页 WYG0127-0423d.png
岂周更时祭之名而后禘专为大祭欤又周官制度
云先王制礼必象天道故月祭象月时享象时三年之
祫五年之禘象闰又云王制之言祫非三年之制也
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
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
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
注曰有田者既祭又荐新祭以首时荐以仲月士荐
牲用特豚大夫以上用羔庶人无常牲取与新物相
云先王制礼必象天道故月祭象月时享象时三年之
祫五年之禘象闰又云王制之言祫非三年之制也
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
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
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
注曰有田者既祭又荐新祭以首时荐以仲月士荐
牲用特豚大夫以上用羔庶人无常牲取与新物相
卷五 第 32a 页 WYG0127-0424a.png
宜而已 疏曰晏子春秋云天子以下至士皆祭以
首时服虔注桓五年传云鲁祭天以孟月祭庙以仲
月又注昭元年传人君用孟月人臣用仲月皆非郑
义南师解云首时者大夫士也若得祭天者祭天以
孟月祭庙以仲月其馀诸侯不得祭天者祭皆用孟
月既无明据未知孰是义得两通故并存焉 坡谓首
时祭惟见晏子春秋而四仲祭明见于周礼安得弃
经而任传乎坡辨详大司马此不具
首时服虔注桓五年传云鲁祭天以孟月祭庙以仲
月又注昭元年传人君用孟月人臣用仲月皆非郑
义南师解云首时者大夫士也若得祭天者祭天以
孟月祭庙以仲月其馀诸侯不得祭天者祭皆用孟
月既无明据未知孰是义得两通故并存焉 坡谓首
时祭惟见晏子春秋而四仲祭明见于周礼安得弃
经而任传乎坡辨详大司马此不具
卷五 第 32b 页 WYG0127-0424b.png
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
集说曰如茧如栗犊也握谓长不出肤侧手为肤四
指也宾客之用则取其肥大而已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
庶人无故不食珍
注曰故谓祭飨 集说曰烹牛羊豕必为鼎实鼎非
常用之器有礼事则设所以无故不杀也珍之名物
见内则庶人无故亦以非冠昏之礼欤
集说曰如茧如栗犊也握谓长不出肤侧手为肤四
指也宾客之用则取其肥大而已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
庶人无故不食珍
注曰故谓祭飨 集说曰烹牛羊豕必为鼎实鼎非
常用之器有礼事则设所以无故不杀也珍之名物
见内则庶人无故亦以非冠昏之礼欤
卷五 第 33a 页 WYG0127-0424c.png
庶羞不踰牲燕衣不踰祭服寝不踰庙
集说曰羞不踰牲者如牲是羊则不以牛肉为庶羞
也此三者皆言薄于奉已厚于事神也
大夫祭器不假祭器未成不造燕器
集说曰此一节旧在庶人耆老不徒食之后今考其
序当移在此大夫有田禄则不假借祭田于人无田禄
者不设祭器则假之可也凡家造祭器为先养器为
后
集说曰羞不踰牲者如牲是羊则不以牛肉为庶羞
也此三者皆言薄于奉已厚于事神也
大夫祭器不假祭器未成不造燕器
集说曰此一节旧在庶人耆老不徒食之后今考其
序当移在此大夫有田禄则不假借祭田于人无田禄
者不设祭器则假之可也凡家造祭器为先养器为
后
卷五 第 33b 页 WYG0127-0424d.png
古者公田藉而不税
集说曰孟子曰殷人七十而助助者藉也但借民力
以助耕公田而不取其私田之税 坡谓先言治地
用民之力以起司空之职自此至然后与学洪范之
四曰司空也
市廛而不税
集说曰廛市宅也赋其市地之廛而不征其货也
关讥而不征
集说曰孟子曰殷人七十而助助者藉也但借民力
以助耕公田而不取其私田之税 坡谓先言治地
用民之力以起司空之职自此至然后与学洪范之
四曰司空也
市廛而不税
集说曰廛市宅也赋其市地之廛而不征其货也
关讥而不征
卷五 第 34a 页 WYG0127-0425a.png
集说曰关之设但主于讥察异服异言之人而不征
其往来货物之税也
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
集说曰山泽采取之物其入也虽有时然与民共其
利即孟子所谓泽梁无禁也
夫圭田无征
集说曰圭田者禄外之田所以供祭祀不税所以厚
贤也曰圭者洁白之义也周官制度云圭田自卿至
其往来货物之税也
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
集说曰山泽采取之物其入也虽有时然与民共其
利即孟子所谓泽梁无禁也
夫圭田无征
集说曰圭田者禄外之田所以供祭祀不税所以厚
贤也曰圭者洁白之义也周官制度云圭田自卿至
卷五 第 34b 页 WYG0127-0425b.png
士皆五十亩此专主祭祀故无征然王制言大夫士
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孟子亦曰惟士无田
则亦不祭既云皆有田何故又云无田则荐以此知
赐圭田亦似有功德则赐圭瓒耳
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
集说曰用民力如治城郭涂巷沟渠宫庙之类周礼
丰年三日中年二日无年则一日而已若师旅之事
则不拘此制
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孟子亦曰惟士无田
则亦不祭既云皆有田何故又云无田则荐以此知
赐圭田亦似有功德则赐圭瓒耳
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
集说曰用民力如治城郭涂巷沟渠宫庙之类周礼
丰年三日中年二日无年则一日而已若师旅之事
则不拘此制
卷五 第 35a 页 WYG0127-0425c.png
田里不粥墓地不请
疏曰田地里邑既受之于公民不得粥卖冢墓之地
公家所给故葬有常不得辄请其馀处
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
任力
集说曰执度度地盖定邑井城郭庐舍之区域也
方氏曰小而水所止曰沮大而水所钟曰泽 坡谓
观山川高下之宜沮泽浸润之处而时其四时之早
疏曰田地里邑既受之于公民不得粥卖冢墓之地
公家所给故葬有常不得辄请其馀处
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
任力
集说曰执度度地盖定邑井城郭庐舍之区域也
方氏曰小而水所止曰沮大而水所钟曰泽 坡谓
观山川高下之宜沮泽浸润之处而时其四时之早
卷五 第 35b 页 WYG0127-0425d.png
晚则使民兴事可以无愆矣量地远近则任民之力
可以有节矣
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
集说曰老者食少而功亦少壮者功多而食亦多今
之使民虽少壮但责以老者之功程虽老者亦食以
少者之饮食宽厚之至也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
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
可以有节矣
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
集说曰老者食少而功亦少壮者功多而食亦多今
之使民虽少壮但责以老者之功程虽老者亦食以
少者之饮食宽厚之至也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
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
卷五 第 36a 页 WYG0127-0426a.png
服异宜脩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集说曰居谓居处亦谓居积材谓材质亦谓材用居
处者因其材质疏引卢植云能寒者使居寒能暑者
使居暑是也居积者因其所宜而为之备如毡裘可
以备寒絺绤可以备暑车以行陆舟以行水此皆因
天地所宜也广谷大川自天地初分其形气已不同
矣民生异俗理有固然其性情之缓急亦气之所禀
殊也饮食器械衣服之有异圣王亦岂必强之使同
集说曰居谓居处亦谓居积材谓材质亦谓材用居
处者因其材质疏引卢植云能寒者使居寒能暑者
使居暑是也居积者因其所宜而为之备如毡裘可
以备寒絺绤可以备暑车以行陆舟以行水此皆因
天地所宜也广谷大川自天地初分其形气已不同
矣民生异俗理有固然其性情之缓急亦气之所禀
殊也饮食器械衣服之有异圣王亦岂必强之使同
卷五 第 36b 页 WYG0127-0426b.png
哉惟脩其三纲五典之教齐其礼乐刑政之用而已
所谓财成辅相者左右民也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冯氏曰五方之民以气禀之不齐兼习俗之异尚是
以其性各随气禀之昏明习俗之薄厚而不可推移
焉若论其本然之性则一而已矣注亦曰地气使之
然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
所谓财成辅相者左右民也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冯氏曰五方之民以气禀之不齐兼习俗之异尚是
以其性各随气禀之昏明习俗之薄厚而不可推移
焉若论其本然之性则一而已矣注亦曰地气使之
然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
卷五 第 37a 页 WYG0127-0426c.png
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服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疏曰东方人好生万物抵触地而出夷者抵也有九
种一玄莬二乐浪三高骊四蒲饰五凫臾六索家七
东室八倭人九天鄙蛮者慢也君臣同川而浴极为
简慢有八一天竺二咳首三僬侥四跂踵五穿胸六
儋耳七狗轵八旁舂戎者凶也斩杀不得其中有六
一侥夷二戎夷三老白四耆𦍑五鼻息六天刚狄者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疏曰东方人好生万物抵触地而出夷者抵也有九
种一玄莬二乐浪三高骊四蒲饰五凫臾六索家七
东室八倭人九天鄙蛮者慢也君臣同川而浴极为
简慢有八一天竺二咳首三僬侥四跂踵五穿胸六
儋耳七狗轵八旁舂戎者凶也斩杀不得其中有六
一侥夷二戎夷三老白四耆𦍑五鼻息六天刚狄者
卷五 第 37b 页 WYG0127-0426d.png
辟也其行邪辟有五一月支二秽貊三匈奴四单于
五白屋 集说曰雕刻也题额也刻其额以丹青涅
之交趾言蛮卧时头向外足在内而相交东南地气
煖故有不火食者西北地寒少五榖故有不粒食者
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疏曰言中国与四夷虽异各有所安之居所和之味
所宜之服所利之用所备之器其事各自充足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
五白屋 集说曰雕刻也题额也刻其额以丹青涅
之交趾言蛮卧时头向外足在内而相交东南地气
煖故有不火食者西北地寒少五榖故有不粒食者
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疏曰言中国与四夷虽异各有所安之居所和之味
所宜之服所利之用所备之器其事各自充足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
卷五 第 38a 页 WYG0127-0427a.png
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疏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鞮
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译陈也谓陈说
外内之言 方氏曰以言语之不通也则必达其志
以嗜欲之不同也则必通其欲必欲达其志通其欲
非寄象鞮译则不可故先王设官以掌之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
也
疏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鞮
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译陈也谓陈说
外内之言 方氏曰以言语之不通也则必达其志
以嗜欲之不同也则必通其欲必欲达其志通其欲
非寄象鞮译则不可故先王设官以掌之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
也
卷五 第 38b 页 WYG0127-0427b.png
熊氏曰计量土地广狭制四井为邑每邑居三十二
家有如是地画如是田居如是民三者相得无有馀
不足之弊矣
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
亲上然后兴学
熊氏曰无旷土田皆井授也无游民人皆受田也饔
飧有节耕耘有时则民有养而安居矣乐事劝功兼
私家公室而言尊君服其教亲上怀其德然后可得
家有如是地画如是田居如是民三者相得无有馀
不足之弊矣
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
亲上然后兴学
熊氏曰无旷土田皆井授也无游民人皆受田也饔
飧有节耕耘有时则民有养而安居矣乐事劝功兼
私家公室而言尊君服其教亲上怀其德然后可得
卷五 第 39a 页 WYG0127-0427c.png
兴学也
司徒脩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
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
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
坡谓自此至不与士齿洪范之五曰司徒曰此一节
统言乡学国学教民取士之法非专言乡也六礼七
教八政见篇末一道德者国不异政教不殊俗也龟
策传所云化分为百室道散而无垠则不一矣
司徒脩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
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
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
坡谓自此至不与士齿洪范之五曰司徒曰此一节
统言乡学国学教民取士之法非专言乡也六礼七
教八政见篇末一道德者国不异政教不殊俗也龟
策传所云化分为百室道散而无垠则不一矣
卷五 第 39b 页 WYG0127-0427d.png
命乡简不帅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功
习乡上齿大司徒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
集说曰以下方详乡教此言简不肖以绌恶之事乡
在远郊之内庠乡学也耆老致仕及乡中老贤者元
日所择之善日也期日定则耆老皆来会聚于是行
射礼与乡饮酒之礼射以中为上故曰上功乡饮则
序年之高下故曰上齿大司徒率其俊秀者与执礼
事盖欲使不帅教之人观其上功自励为功观其上
习乡上齿大司徒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
集说曰以下方详乡教此言简不肖以绌恶之事乡
在远郊之内庠乡学也耆老致仕及乡中老贤者元
日所择之善日也期日定则耆老皆来会聚于是行
射礼与乡饮酒之礼射以中为上故曰上功乡饮则
序年之高下故曰上齿大司徒率其俊秀者与执礼
事盖欲使不帅教之人观其上功自励为功观其上
卷五 第 40a 页 WYG0127-0428a.png
齿则知尊敬长老使俊士与之以为荣则恶者慕之
而自励也
不变命国之名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
不帅教者移之右如初礼
集说曰左右对移以易其藏脩游息之所新其师友
讲切之方庶几其变也
不变移之郊如初礼不变移之遂如初礼不变屏之远
方终身不齿
而自励也
不变命国之名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
不帅教者移之右如初礼
集说曰左右对移以易其藏脩游息之所新其师友
讲切之方庶几其变也
不变移之郊如初礼不变移之遂如初礼不变屏之远
方终身不齿
卷五 第 40b 页 WYG0127-0428b.png
疏曰按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自一年入学至七
年小成至九年大成此简不帅教者谓初入学一年
之终移左移右者谓间一年而考校之时移郊谓五
年时移遂谓七年时屏之远方谓九年之时 集说
曰四郊去国百里在乡界之外遂又在远郊之外盖
示之以渐远之意也而犹不悛焉则其人终不可与
入德矣于是乃屏弃之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
年小成至九年大成此简不帅教者谓初入学一年
之终移左移右者谓间一年而考校之时移郊谓五
年时移遂谓七年时屏之远方谓九年之时 集说
曰四郊去国百里在乡界之外遂又在远郊之外盖
示之以渐远之意也而犹不悛焉则其人终不可与
入德矣于是乃屏弃之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
卷五 第 41a 页 WYG0127-0428c.png
升之学曰俊士
集说曰此言上贤崇德之事 坡谓自乡论秀士以
至进士即如韩公送张童子言明经始自县而州府
以至礼部节节皆考试加察详之法耳陈注引刘说
何本曾谓不臆说者亦若此乎
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
集说曰既升于司徒则免乡之徭役而犹给徭役于
司徒也及升国学则并免司徒之役矣造者成也言
集说曰此言上贤崇德之事 坡谓自乡论秀士以
至进士即如韩公送张童子言明经始自县而州府
以至礼部节节皆考试加察详之法耳陈注引刘说
何本曾谓不臆说者亦若此乎
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
集说曰既升于司徒则免乡之徭役而犹给徭役于
司徒也及升国学则并免司徒之役矣造者成也言
卷五 第 41b 页 WYG0127-0428d.png
成就其才德也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
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集说曰此以下言国学教国子民俊及取贤才之法
乐正掌其教司马则掌选法也术者道路之名言诗
书礼乐四者之教乃入德之路故言术也
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
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
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集说曰此以下言国学教国子民俊及取贤才之法
乐正掌其教司马则掌选法也术者道路之名言诗
书礼乐四者之教乃入德之路故言术也
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
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
卷五 第 42a 页 WYG0127-0429a.png
集说曰皆造皆来受教于学正也惟次长幼之序不
分贵贱之等
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
大乐正以告于王
注曰出学谓九年大成学止也小胥大胥皆乐官属
疏曰知学止者以上乡中年考校恐此亦中年故
明之知九年者以下再不变无移左右及郊遂之事
故知是九年学止也
分贵贱之等
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
大乐正以告于王
注曰出学谓九年大成学止也小胥大胥皆乐官属
疏曰知学止者以上乡中年考校恐此亦中年故
明之知九年者以下再不变无移左右及郊遂之事
故知是九年学止也
卷五 第 42b 页 WYG0127-0429b.png
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
注曰亦谓使习礼以化之不变王又亲为之临视重
弃贤者子孙此习礼皆于大学也 疏曰周立当代
大学在公宫左即东胶也立小学于西郊即有虞氏
之庠其习书于虞氏之学文王世子云书在上庠习
礼乐于殷学故又云礼在瞽宗习舞于夏后氏学故
云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
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
注曰亦谓使习礼以化之不变王又亲为之临视重
弃贤者子孙此习礼皆于大学也 疏曰周立当代
大学在公宫左即东胶也立小学于西郊即有虞氏
之庠其习书于虞氏之学文王世子云书在上庠习
礼乐于殷学故又云礼在瞽宗习舞于夏后氏学故
云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
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
卷五 第 43a 页 WYG0127-0429c.png
不齿
集说曰注以棘为𤏡又以𤏡训偪𤏡本西戎地名愚
谓读如本字急也欲其迁善之速也寄者寓也暂寓
而终归之意盖虽屏之终身不齿然犹为此名以示
不忍终弃之意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注曰移名于司马司马夏官卿掌邦政者进士可进
受爵禄也 疏曰此文承王大子等下似专据王子
集说曰注以棘为𤏡又以𤏡训偪𤏡本西戎地名愚
谓读如本字急也欲其迁善之速也寄者寓也暂寓
而终归之意盖虽屏之终身不齿然犹为此名以示
不忍终弃之意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注曰移名于司马司马夏官卿掌邦政者进士可进
受爵禄也 疏曰此文承王大子等下似专据王子
卷五 第 43b 页 WYG0127-0429d.png
等其实乡人入学为造士者亦同于此其乡人不在
学者及邦国所贡士所贡于王亦当升诸司马
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
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疏曰大乐正论秀以告王王必以所论状授与司马
司马得此状乃更论辨之观其材能知其堪任何官
故云官材也辨论之后不堪者屏退论量贤者以告
于王而正定其论各署其所长然后试以所能之官
学者及邦国所贡士所贡于王亦当升诸司马
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
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疏曰大乐正论秀以告王王必以所论状授与司马
司马得此状乃更论辨之观其材能知其堪任何官
故云官材也辨论之后不堪者屏退论量贤者以告
于王而正定其论各署其所长然后试以所能之官
卷五 第 44a 页 WYG0127-0430a.png
如长于礼者官之礼长于乐者官之乐堪任此官然
后爵命之既受爵然后与之以禄
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以士礼葬之
集说曰废其事如战阵无勇而败国殄民或荒淫失
行而悖常乱俗生则摈弃死则贬降 坡谓此简不
肖之类也
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
注曰有发谓有军师发卒 疏曰教此士卒以乘兵
后爵命之既受爵然后与之以禄
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以士礼葬之
集说曰废其事如战阵无勇而败国殄民或荒淫失
行而悖常乱俗生则摈弃死则贬降 坡谓此简不
肖之类也
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
注曰有发谓有军师发卒 疏曰教此士卒以乘兵
卷五 第 44b 页 WYG0127-0430b.png
车及衣甲之仪容必司徒者以司徒主众又主教故
与司马相参也
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
疏曰执技既无道艺惟论力以事上故适往四方境
界之外则使之擐露臂胫角材力决射御胜负见勇
武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
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仕于家者出乡不
与司马相参也
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
疏曰执技既无道艺惟论力以事上故适往四方境
界之外则使之擐露臂胫角材力决射御胜负见勇
武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
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仕于家者出乡不
卷五 第 45a 页 WYG0127-0430c.png
与士齿
集说曰不贰事则所业弥至于精不移官恐他职非
其所长以技名者贱为大夫之臣亦贱故不得与为
士者齿列然必出乡乃尔者于其本乡有族人亲戚
之为士者或不忍卑之故也 坡谓祝史等七者之
技用以事上此上贤之推也
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附从
轻赦从重
集说曰不贰事则所业弥至于精不移官恐他职非
其所长以技名者贱为大夫之臣亦贱故不得与为
士者齿列然必出乡乃尔者于其本乡有族人亲戚
之为士者或不忍卑之故也 坡谓祝史等七者之
技用以事上此上贤之推也
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附从
轻赦从重
卷五 第 45b 页 WYG0127-0430d.png
集说曰正刑正定刑书明辟明断罪法周礼以三刺
断庶民狱讼之中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
万民刺周礼此节疏云所刺不必是杀馀四刑亦当
刺则刺即讯也若有发露之旨意而无简覈之实迹
则难于听断矣于是有附有赦焉附而入之则施行
从轻赦而出之则宥罪从重所谓与其杀不辜宁失
不经也 坡谓自此至识异言洪范之六曰司寇也
凡制五刑必即天论邮罚丽于事
断庶民狱讼之中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
万民刺周礼此节疏云所刺不必是杀馀四刑亦当
刺则刺即讯也若有发露之旨意而无简覈之实迹
则难于听断矣于是有附有赦焉附而入之则施行
从轻赦而出之则宥罪从重所谓与其杀不辜宁失
不经也 坡谓自此至识异言洪范之六曰司寇也
凡制五刑必即天论邮罚丽于事
卷五 第 46a 页 WYG0127-0431a.png
注曰制断也即就也必即天论言与天意合即或为
则论或为伦 疏曰制刑时必就天意论议轻重天
意好生又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论刑时亦当好生又
就天道使生杀得中邮过也言断人罪过及责罚其
身皆依附于所犯之事不可离其本事假他别事而
为喜怒也
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
疏曰权平也凡犯罪之人或子为父隐臣为国讳虽
则论或为伦 疏曰制刑时必就天意论议轻重天
意好生又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论刑时亦当好生又
就天道使生杀得中邮过也言断人罪过及责罚其
身皆依附于所犯之事不可离其本事假他别事而
为喜怒也
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
疏曰权平也凡犯罪之人或子为父隐臣为国讳虽
卷五 第 46b 页 WYG0127-0431b.png
独刑禁而非其本恶故必本其宿情立其恩义为平
量之
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注曰浅深谓俱有罪本心有善恶 疏曰尽意思念
论量罪之轻重次序不有越滥也
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
疏曰尽已聪明寻其事之根本又致其忠恕仁爱不
使严酷枉滥以尽罪情不有抑屈
量之
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注曰浅深谓俱有罪本心有善恶 疏曰尽意思念
论量罪之轻重次序不有越滥也
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
疏曰尽已聪明寻其事之根本又致其忠恕仁爱不
使严酷枉滥以尽罪情不有抑屈
卷五 第 47a 页 WYG0127-0431c.png
疑狱汜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集说曰汜犹广也其或在所可疑则泛然而广询之
众见焉众人共谓可疑则宥之矣比例也已行故事
曰比小者有小罪之比大者有大罪之比言虽疑而
赦之不可直尔而放当必察按旧例以成于事
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于大司
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
命三公参听之三公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又然后制
集说曰汜犹广也其或在所可疑则泛然而广询之
众见焉众人共谓可疑则宥之矣比例也已行故事
曰比小者有小罪之比大者有大罪之比言虽疑而
赦之不可直尔而放当必察按旧例以成于事
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于大司
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
命三公参听之三公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又然后制
卷五 第 47b 页 WYG0127-0431d.png
刑
集说曰成狱辞者谓治狱者责覈罪人之辞已成定
也史司寇吏也正士师之属听察也棘木外朝之卿
位也又当作宥周礼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
曰遗忘谓行刑之时天子犹欲以此三者免其罪也
自下而上咸无异说而天子犹必三宥而后有司行
刑者在君为爱下之仁在臣有守法之义也
凡作刑罚轻无赦
集说曰成狱辞者谓治狱者责覈罪人之辞已成定
也史司寇吏也正士师之属听察也棘木外朝之卿
位也又当作宥周礼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
曰遗忘谓行刑之时天子犹欲以此三者免其罪也
自下而上咸无异说而天子犹必三宥而后有司行
刑者在君为爱下之仁在臣有守法之义也
凡作刑罚轻无赦
卷五 第 48a 页 WYG0127-0432a.png
冯氏曰此言立法制刑之意虽轻无赦所以使人难
犯也惟其当刑必刑轻且不赦而况于重者乎故君
子不容不尽心焉
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疏曰侀是侀礼 马氏曰刑之所以为刑者犹人之
有侀也一辞不具不足以为刑一体不傋不足以为
成人辞之所成则罪定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君
子无所不尽其心至子用刑则尤慎焉者也
犯也惟其当刑必刑轻且不赦而况于重者乎故君
子不容不尽心焉
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疏曰侀是侀礼 马氏曰刑之所以为刑者犹人之
有侀也一辞不具不足以为刑一体不傋不足以为
成人辞之所成则罪定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君
子无所不尽其心至子用刑则尤慎焉者也
卷五 第 48b 页 WYG0127-0432b.png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集说曰剖析言辞破坏法律所谓舞文弄法者也变
乱名物更改制度或挟异端邪道以罔惑于人皆足
以乱政故在所当杀
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辨
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
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集说曰淫声非先王之乐也异服非先王之服也奇
集说曰剖析言辞破坏法律所谓舞文弄法者也变
乱名物更改制度或挟异端邪道以罔惑于人皆足
以乱政故在所当杀
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辨
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
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集说曰淫声非先王之乐也异服非先王之服也奇
卷五 第 49a 页 WYG0127-0432c.png
技奇器如般请机封之类所行虽伪而坚不可破所
言虽伪而辨不可屈如白马非马之类所学虽非正
道而涉猎甚广则亦难于穷诘顺非文过也所行虽
非而善于文饰其言滑泽无滞众皆疑其为是也至
于假托鬼神之祸福时日之吉凶卜筮之休咎注云
今时持丧葬筑盖嫁取卜数文书使民悖礼违制故
乱政者一疑众者三皆决然杀之不复审听为其害
大而辞不可习也
言虽伪而辨不可屈如白马非马之类所学虽非正
道而涉猎甚广则亦难于穷诘顺非文过也所行虽
非而善于文饰其言滑泽无滞众皆疑其为是也至
于假托鬼神之祸福时日之吉凶卜筮之休咎注云
今时持丧葬筑盖嫁取卜数文书使民悖礼违制故
乱政者一疑众者三皆决然杀之不复审听为其害
大而辞不可习也
卷五 第 49b 页 WYG0127-0432d.png
凡执禁以齐众不赦过
坡谓有刑有禁刑者罪其已然禁者防其将然此所
执之禁盖指下文市事而言曰过者未丽于法也市
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
不粥于市牺牲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
方氏曰此所以禁民之不敬金璋以金饰之考工记
大璋中璋黄金勺青金外者是矣
坡谓有刑有禁刑者罪其已然禁者防其将然此所
执之禁盖指下文市事而言曰过者未丽于法也市
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
不粥于市牺牲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
方氏曰此所以禁民之不敬金璋以金饰之考工记
大璋中璋黄金勺青金外者是矣
卷五 第 50a 页 WYG0127-0433a.png
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
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
于市
集说曰此所以禁民之不法用器弓矢耒耜饮食器也
数升缕多寡之数也布幅广二尺二寸帛广二尺四寸
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
集说曰此所以禁民之不俭 坡谓衣服粥于市则缝
纴不事饮食粥于市则男馋女惰好衣食而白游则
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
于市
集说曰此所以禁民之不法用器弓矢耒耜饮食器也
数升缕多寡之数也布幅广二尺二寸帛广二尺四寸
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
集说曰此所以禁民之不俭 坡谓衣服粥于市则缝
纴不事饮食粥于市则男馋女惰好衣食而白游则
卷五 第 50b 页 WYG0127-0433b.png
杀越取货讼狱滋礼坡行天下见有此俗矣
五榖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
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
集说曰此所以禁民之不仁凡十有四事皆所以齐
其众而使风俗之同也
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
刘氏曰凡上文所当禁戒之事虽有司刑司市之属
以治之然不有以讥察之则犯者众而获者寡矣故
五榖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
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
集说曰此所以禁民之不仁凡十有四事皆所以齐
其众而使风俗之同也
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
刘氏曰凡上文所当禁戒之事虽有司刑司市之属
以治之然不有以讥察之则犯者众而获者寡矣故
卷五 第 51a 页 WYG0127-0433c.png
令司关者执禁戒之令以讥察之见异服则禁之闻
异言则识之衣服易见故直曰禁言语难知故必曰
识关境上门举关则郊门城门亦在其中矣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天子齐戒受谏
注曰简记策书也讳先王名恶忌日若子卯 坡谓
自此至成岁事制国用在此上下全无所属按周礼
大史职会同朝觐以书协礼事大师抱天时与大师
同车则此一经当在不覆巢之下冢宰制国用之上
异言则识之衣服易见故直曰禁言语难知故必曰
识关境上门举关则郊门城门亦在其中矣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天子齐戒受谏
注曰简记策书也讳先王名恶忌日若子卯 坡谓
自此至成岁事制国用在此上下全无所属按周礼
大史职会同朝觐以书协礼事大师抱天时与大师
同车则此一经当在不覆巢之下冢宰制国用之上
卷五 第 51b 页 WYG0127-0433d.png
盖文承巡守师田之后言大史秉礼从王正与周礼
合下文则因王受教谏而及百官互正当否之事以
起下文冢宰制国用之端也 又按礼运云天子适
诸侯舍其祖庙以礼籍入注云礼籍谓大史典礼执
简记奉讳恶也适诸侯正巡守征伐之事又其证也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冢宰齐戒受质
集说曰司会冢宰之属掌治法之财用会计及王与
冢宰废置等事故岁之将终也质平其一岁之计要
合下文则因王受教谏而及百官互正当否之事以
起下文冢宰制国用之端也 又按礼运云天子适
诸侯舍其祖庙以礼籍入注云礼籍谓大史典礼执
简记奉讳恶也适诸侯正巡守征伐之事又其证也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冢宰齐戒受质
集说曰司会冢宰之属掌治法之财用会计及王与
冢宰废置等事故岁之将终也质平其一岁之计要
卷五 第 52a 页 WYG0127-0434a.png
于天子而先之冢宰冢宰重其事而齐戒以受其质
质平也谓奏上文簿听天子平量之
大乐正大司寇市三官以其成从质于天子大司徒大
司马大司空齐戒受质
集说曰市司市也周官司市下大夫二人司会所质
冢宰既受之矣此三官各以其计要之成从司会而
质于天子则司徒司马司空亦齐戒而受之
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
质平也谓奏上文簿听天子平量之
大乐正大司寇市三官以其成从质于天子大司徒大
司马大司空齐戒受质
集说曰市司市也周官司市下大夫二人司会所质
冢宰既受之矣此三官各以其计要之成从司会而
质于天子则司徒司马司空亦齐戒而受之
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
卷五 第 52b 页 WYG0127-0434b.png
官之成质于天子百官齐戒受质然后休老劳农成岁
事制国用
疏曰司会总主群官簿书则司徒司马司空簿书亦
司会掌之质于天子若今时先申帐目乐正司寇司
市当司事少即径从司会以质于王其司徒司马司
空总主万氏其事既大虽司会进其治要仍须各受
质属官亲自质于天子天子平断毕当须报于下故
在下百官齐戒受天子所平之要 坡谓疏解三官
事制国用
疏曰司会总主群官簿书则司徒司马司空簿书亦
司会掌之质于天子若今时先申帐目乐正司寇司
市当司事少即径从司会以质于王其司徒司马司
空总主万氏其事既大虽司会进其治要仍须各受
质属官亲自质于天子天子平断毕当须报于下故
在下百官齐戒受天子所平之要 坡谓疏解三官
卷五 第 53a 页 WYG0127-0434c.png
则司徒司马司空非上乐正等之三官也一说百官
位卑不敢专达故但质于三官三官达于司徒司马
司空而为之质于天子
凡养老
集说曰养老之礼其目有四养三老五更一也子孙
死于国事则养其父祖二也养致仕之老三也养庶
人之老四也一岁之间凡七行之饮养阳气则用春
夏食养饮气则用秋冬四时各一也凡大合乐必遂
位卑不敢专达故但质于三官三官达于司徒司马
司空而为之质于天子
凡养老
集说曰养老之礼其目有四养三老五更一也子孙
死于国事则养其父祖二也养致仕之老三也养庶
人之老四也一岁之间凡七行之饮养阳气则用春
夏食养饮气则用秋冬四时各一也凡大合乐必遂
卷五 第 53b 页 WYG0127-0434d.png
养老谓春入学舍菜合舞秋颁学合声则通前为六
又季春大合乐天子视学亦养老凡七也 坡谓自
此期不从政所谓养耆老以致孝也继于司寇文后
秋养耆老故也
有虞氏以燕礼
集说曰燕礼者一献之礼既毕皆坐而饮酒以至于
醉其牲用狗其礼亦有二一是燕同姓二是燕异姓
也
又季春大合乐天子视学亦养老凡七也 坡谓自
此期不从政所谓养耆老以致孝也继于司寇文后
秋养耆老故也
有虞氏以燕礼
集说曰燕礼者一献之礼既毕皆坐而饮酒以至于
醉其牲用狗其礼亦有二一是燕同姓二是燕异姓
也
卷五 第 54a 页 WYG0127-0435a.png
夏后氏以飨礼
集说曰飨礼者体荐而不食爵盈而不饮立而不坐
依尊卑为献数毕而止然亦有四马诸侯来朝一也
王亲戚及诸侯之臣来聘二也戎狄之君使来三也
享宿卫及者老孤子四也惟宿卫及耆老孤子则以
酒醉为度酒正云
殷人以食礼
集说曰食礼者有饭有殽虽设酒而不饮其礼以饭
集说曰飨礼者体荐而不食爵盈而不饮立而不坐
依尊卑为献数毕而止然亦有四马诸侯来朝一也
王亲戚及诸侯之臣来聘二也戎狄之君使来三也
享宿卫及者老孤子四也惟宿卫及耆老孤子则以
酒醉为度酒正云
殷人以食礼
集说曰食礼者有饭有殽虽设酒而不饮其礼以饭
卷五 第 54b 页 WYG0127-0435b.png
为主故曰食也然亦有二焉大行人云食礼九举及
公食大夫之类谓之礼食士大夫自与宾客旦夕共
食则谓之燕食也飨食礼之正故行之于庙燕以示
慈惠故行之于寝也
周人脩而兼用之
注曰兼用之备阴阳也凡饮养阳气凡食养阴气阳
用春夏阴用秋冬 疏曰春夏养老则用虞之燕夏
之飨秋冬则用殷之食周尚文故兼用三代之礼也
公食大夫之类谓之礼食士大夫自与宾客旦夕共
食则谓之燕食也飨食礼之正故行之于庙燕以示
慈惠故行之于寝也
周人脩而兼用之
注曰兼用之备阴阳也凡饮养阳气凡食养阴气阳
用春夏阴用秋冬 疏曰春夏养老则用虞之燕夏
之飨秋冬则用殷之食周尚文故兼用三代之礼也
卷五 第 55a 页 WYG0127-0435c.png
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注曰天子诸侯养老同也国国中小学在王宫之左
学大学也在郊小学在国中大学在郊此殷制明矣
疏曰此谓子孙为国死难而王养其父祖也
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
疏曰上言七十养于学也至于八十年渐衰弱不堪
来学受养君使人就家致之 集说曰君命人臣拜
受礼也惟八十之老与无目之人为难备礼故其拜
注曰天子诸侯养老同也国国中小学在王宫之左
学大学也在郊小学在国中大学在郊此殷制明矣
疏曰此谓子孙为国死难而王养其父祖也
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
疏曰上言七十养于学也至于八十年渐衰弱不堪
来学受养君使人就家致之 集说曰君命人臣拜
受礼也惟八十之老与无目之人为难备礼故其拜
卷五 第 55b 页 WYG0127-0435d.png
也足一跪而首再至地以备再拜之数九十则又不
必亲拜特使人代受此言君致享食之礼于其家而
受之之礼如此然他命则亦必然矣
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
离寝膳饮从于游可也
集说曰粻粮也异者精粗与少者殊也宿肉谓恒隔
日备之不使求而不得也膳食之善者每有副贰不
使阙乏也常珍常食皆珍味也不离寝言寝处之所
必亲拜特使人代受此言君致享食之礼于其家而
受之之礼如此然他命则亦必然矣
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
离寝膳饮从于游可也
集说曰粻粮也异者精粗与少者殊也宿肉谓恒隔
日备之不使求而不得也膳食之善者每有副贰不
使阙乏也常珍常食皆珍味也不离寝言寝处之所
卷五 第 56a 页 WYG0127-0436a.png
恒有庋阁之饮食也美善之膳水浆之饮随其常游
之处而为之备具可也
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唯绞紟衾冒
死而后制
集说曰此言渐老则渐近死期当豫为送终之备也
岁制谓棺也不易可成故岁制衣物之难得者须三
月可辨故云时制衣物之易得者则一月可就故云
月制至九十则棺衣皆具无事于制作但每日脩理
之处而为之备具可也
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唯绞紟衾冒
死而后制
集说曰此言渐老则渐近死期当豫为送终之备也
岁制谓棺也不易可成故岁制衣物之难得者须三
月可辨故云时制衣物之易得者则一月可就故云
月制至九十则棺衣皆具无事于制作但每日脩理
卷五 第 56b 页 WYG0127-0436b.png
之恐或有不完整也绞所以脩束衣服为坚急者也
紟单被也绞与紟皆用十五升布为之凡衾皆五幅
士小敛缁衾赪里大敛则二衾冒所以韬尸制如直
囊上曰质下曰杀其用之先以杀韬足而上次以质
韬首而下齐于手士缁质赪杀象生时玄衣纁裳也
此四物须死乃制以其易成故也
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煖八十非人不
煖九十虽得人不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
紟单被也绞与紟皆用十五升布为之凡衾皆五幅
士小敛缁衾赪里大敛则二衾冒所以韬尸制如直
囊上曰质下曰杀其用之先以杀韬足而上次以质
韬首而下齐于手士缁质赪杀象生时玄衣纁裳也
此四物须死乃制以其易成故也
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煖八十非人不
煖九十虽得人不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
卷五 第 57a 页 WYG0127-0436c.png
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
以珍从
集说曰杖所以扶衰巡守而就见百年者泛言众庶
之老也此就见九十者专指有爵者也祭义又言八
十君问则就之者亦异礼也珍与常珍之珍同
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
集说曰此谓大夫士听致事者则七十杖于国朝君
之时入至朝位君出揖即退不待朝事毕也若不听
以珍从
集说曰杖所以扶衰巡守而就见百年者泛言众庶
之老也此就见九十者专指有爵者也祭义又言八
十君问则就之者亦异礼也珍与常珍之珍同
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
集说曰此谓大夫士听致事者则七十杖于国朝君
之时入至朝位君出揖即退不待朝事毕也若不听
卷五 第 57b 页 WYG0127-0436d.png
致事则祭义云七十杖于朝八十不俟朝告犹问也
君每月使人致膳告问存否也秩常也日使人以常
膳致之也
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
十齐丧之事弗及也
注曰力政城道之役也八十不齐则不祭也子代之
祭 疏曰上文岁制及杖于家之属兼含大夫士及
士庶人之老此节惟据庶人之事盖大夫士六十未
君每月使人致膳告问存否也秩常也日使人以常
膳致之也
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
十齐丧之事弗及也
注曰力政城道之役也八十不齐则不祭也子代之
祭 疏曰上文岁制及杖于家之属兼含大夫士及
士庶人之老此节惟据庶人之事盖大夫士六十未
卷五 第 58a 页 WYG0127-0437a.png
致仕若为军将当与服戎故知此据庶人也 方氏
曰从谓行其事也与则与共而已及则旁有所加之
谓以其老甚非特不能从与于事而事固不当及之
矣
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唯衰麻为丧
疏曰此谓凡常人有德故五十始为大夫若其有德
不必五十则丧服小功章云大夫为昆弟之长殇是
幼为大夫为兄之长殇 集说曰不亲学以其不能
曰从谓行其事也与则与共而已及则旁有所加之
谓以其老甚非特不能从与于事而事固不当及之
矣
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唯衰麻为丧
疏曰此谓凡常人有德故五十始为大夫若其有德
不必五十则丧服小功章云大夫为昆弟之长殇是
幼为大夫为兄之长殇 集说曰不亲学以其不能
卷五 第 58b 页 WYG0127-0437b.png
备弟子之礼也致政还君事有死丧之事惟备衰麻
之服而已其他礼节皆在所不责也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疏曰虞殷尚质贵取有成故大学在西小学在东夏
周贵文取积渐长养故大学在东小学在西 集说
曰行养老之礼必于学以其为讲明孝弟礼义之所
也国老有爵有德之老庶老庶人及死事者之父祖
也国老尊故于大学庶老卑故于小学上庠大学在
之服而已其他礼节皆在所不责也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疏曰虞殷尚质贵取有成故大学在西小学在东夏
周贵文取积渐长养故大学在东小学在西 集说
曰行养老之礼必于学以其为讲明孝弟礼义之所
也国老有爵有德之老庶老庶人及死事者之父祖
也国老尊故于大学庶老卑故于小学上庠大学在
卷五 第 59a 页 WYG0127-0437c.png
西郊下庠小学在国中王宫之东
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集说曰东序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小学在西
郊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集说曰右学大学在西郊左学小学在国中王宫之
东
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集说曰东序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西序小学在西
郊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集说曰右学大学在西郊左学小学在国中王宫之
东
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卷五 第 59b 页 WYG0127-0437d.png
集说曰东胶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虞庠小学在西
郊胶之言紏也庠之言养也
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
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注曰皇冕属凡养老之服皆其时与群臣燕之服有
虞氏质深衣而已夏而改之尚黑而黑衣裳殷尚白
而缟衣裳周则兼用之玄衣素裳其冠则牟追章甫
委貌也诸侯以天子之燕服为朝服燕礼曰燕朝服
郊胶之言紏也庠之言养也
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
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注曰皇冕属凡养老之服皆其时与群臣燕之服有
虞氏质深衣而已夏而改之尚黑而黑衣裳殷尚白
而缟衣裳周则兼用之玄衣素裳其冠则牟追章甫
委貌也诸侯以天子之燕服为朝服燕礼曰燕朝服
卷五 第 60a 页 WYG0127-0438a.png
服是服也 疏曰深衣谓白布衣皇氏以养老首还
服皇崔氏以为与夏周同未知然否郊特牲云大古
冠布齐则缁之大古则虞氏或用白布冠也
凡三王养老皆引年
集说曰待养国老庶老之礼毕即行引户校年之令
当行复除也老人众多非贤者不可皆养
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
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之
服皇崔氏以为与夏周同未知然否郊特牲云大古
冠布齐则缁之大古则虞氏或用白布冠也
凡三王养老皆引年
集说曰待养国老庶老之礼毕即行引户校年之令
当行复除也老人众多非贤者不可皆养
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
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之
卷五 第 60b 页 WYG0127-0438b.png
丧三月不从政将徙于诸侯三月不从政自诸侯来徙
家期不从政
集说曰从政谓给公家之力役也 方氏曰将徙欲
去者来徙己来者夫人莫衰于老莫苦于疾莫忧于
丧莫劳于徙此王政之所宜恤者故皆不使之从政
焉 熊氏曰将徙者旧业未去始来者生业未定此
三月与期之别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
家期不从政
集说曰从政谓给公家之力役也 方氏曰将徙欲
去者来徙己来者夫人莫衰于老莫苦于疾莫忧于
丧莫劳于徙此王政之所宜恤者故皆不使之从政
焉 熊氏曰将徙者旧业未去始来者生业未定此
三月与期之别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
卷五 第 61a 页 WYG0127-0438c.png
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
者也皆有常饩
疏曰孤顾也顾望无所瞻见也独鹿也鹿鹿无所依
也矜本又作鳏愁悒不能寐目恒鳏鳏然其字从鱼
鱼目恒不闭寡裸也裸然单独也饩廪也 坡谓自
此以其器食之所谓恤孤独以逮不足也
瘖聋跛躄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集说曰瘖者不能言聋者不能听跛者一足废躄者
者也皆有常饩
疏曰孤顾也顾望无所瞻见也独鹿也鹿鹿无所依
也矜本又作鳏愁悒不能寐目恒鳏鳏然其字从鱼
鱼目恒不闭寡裸也裸然单独也饩廪也 坡谓自
此以其器食之所谓恤孤独以逮不足也
瘖聋跛躄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集说曰瘖者不能言聋者不能听跛者一足废躄者
卷五 第 61b 页 WYG0127-0438d.png
两足俱废断者支足解绝侏儒身体短少者也百工
众杂技艺也器犹能也此六类者因其各有技艺之
能足以供官之役使故遂因其能而以廪给食养之
熊氏曰先王时瘖者实土聋者司火刖者守囿侏
儒者扶庐刖跂躄之类
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
注曰道中三途远别也 坡谓自此至不徒食则礼
让成孝弟申王道四达此一道德以同俗之成效极
众杂技艺也器犹能也此六类者因其各有技艺之
能足以供官之役使故遂因其能而以廪给食养之
熊氏曰先王时瘖者实土聋者司火刖者守囿侏
儒者扶庐刖跂躄之类
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
注曰道中三途远别也 坡谓自此至不徒食则礼
让成孝弟申王道四达此一道德以同俗之成效极
卷五 第 62a 页 WYG0127-0439a.png
致也
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踰
注曰广敬也谓于涂中 集说曰父之齿兄之齿谓
其人年与父等或与兄等也随行随其后也雁行并
行而稍后也朋友年相若则彼此不可相踰越而有
先后言并行而齐也
轻任并重任分班白者不提挈
疏曰父齿者也任谓有担负者老少并轻则并与少
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踰
注曰广敬也谓于涂中 集说曰父之齿兄之齿谓
其人年与父等或与兄等也随行随其后也雁行并
行而稍后也朋友年相若则彼此不可相踰越而有
先后言并行而齐也
轻任并重任分班白者不提挈
疏曰父齿者也任谓有担负者老少并轻则并与少
卷五 第 62b 页 WYG0127-0439b.png
者担之也老少并重不可并与少者则分为轻重重
与少者轻与老者
君子耆老不徒行庶人耆老不徒食
方氏曰徒行谓无乘而行也徒食谓无羞而食也
应氏曰非人皆好德而士不失职安能使在路无徒
行之贤非人各有养而俗尚孝敬安能使在家无徒
食之老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
与少者轻与老者
君子耆老不徒行庶人耆老不徒食
方氏曰徒行谓无乘而行也徒食谓无羞而食也
应氏曰非人皆好德而士不失职安能使在路无徒
行之贤非人各有养而俗尚孝敬安能使在家无徒
食之老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
卷五 第 63a 页 WYG0127-0439c.png
疏曰步百为亩是长一百步阔一步亩百为夫是一
顷也长阔一百步夫三为屋是三顷也阔三百步长
一百步屋三为井则九百亩也长阔一里
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
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
疏曰一个十里之方既为田九万亩则十个十里之
方为田九十万亩一百个十里之方为田九百万亩
今云九十亿亩是一亿有十万十亿有一百万九十
顷也长阔一百步夫三为屋是三顷也阔三百步长
一百步屋三为井则九百亩也长阔一里
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
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
疏曰一个十里之方既为田九万亩则十个十里之
方为田九十万亩一百个十里之方为田九百万亩
今云九十亿亩是一亿有十万十亿有一百万九十
卷五 第 63b 页 WYG0127-0439d.png
亿乃九百万亩也
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
疏曰计千里之方为方百里者百一个百里之方既
为九十亿亩则十个百里之方为九百亿亩百个百
里之方为九千亿亩今乃云九万亿亩与数不同者
若以亿言之当云九千亿亩若以万言之当云九万
万亩经文误也 应氏曰自此至篇末皆覆解首及
中间井田封建地里之界
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
疏曰计千里之方为方百里者百一个百里之方既
为九十亿亩则十个百里之方为九百亿亩百个百
里之方为九千亿亩今乃云九万亿亩与数不同者
若以亿言之当云九千亿亩若以万言之当云九万
万亩经文误也 应氏曰自此至篇末皆覆解首及
中间井田封建地里之界
卷五 第 64a 页 WYG0127-0440a.png
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
注曰冀州域
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
注曰豫州域
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
注曰荆州域
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
注曰徐州域
注曰冀州域
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
注曰豫州域
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
注曰荆州域
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
注曰徐州域
卷五 第 64b 页 WYG0127-0440b.png
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
注曰亦冀州域
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
注曰雍州域
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
疏曰以千里言之自恒山至南河其地稍近言不满
千里自江至衡山其地稍远言不啻千里熊氏以为
近者谓过千里遥者谓不满千里其义似非馀放此
注曰亦冀州域
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
注曰雍州域
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
疏曰以千里言之自恒山至南河其地稍近言不满
千里自江至衡山其地稍远言不啻千里熊氏以为
近者谓过千里遥者谓不满千里其义似非馀放此
卷五 第 65a 页 WYG0127-0440c.png
应氏曰此独言东海者东海在中国封疆之内而
西南北则夷徼之外也南以江与衡山为限百越未
尽开也河举东西南北者河流萦带周远虽流沙分
际亦与河接也自秦而上西北袤而东南蹙秦而下
东南展而西北缩先王盛时四方各有不尽之地不
劳中国以事外也禹贡东渐西被朔南咸暨特声教
所及非贡赋所限也
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
西南北则夷徼之外也南以江与衡山为限百越未
尽开也河举东西南北者河流萦带周远虽流沙分
际亦与河接也自秦而上西北袤而东南蹙秦而下
东南展而西北缩先王盛时四方各有不尽之地不
劳中国以事外也禹贡东渐西被朔南咸暨特声教
所及非贡赋所限也
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
卷五 第 65b 页 WYG0127-0440d.png
亿亩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
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其馀六十亿亩
疏曰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者以一州方千里九
州方三千里三三为九为方千里者九一个千里有
九万亿亩九个千里九九八十一故有八十一万亿
亩于八十整数之下云万亿是八十个万亿又云一
万亿言是详也以前文误为万亿此则因前文之误
更以万亿言之
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其馀六十亿亩
疏曰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者以一州方千里九
州方三千里三三为九为方千里者九一个千里有
九万亿亩九个千里九九八十一故有八十一万亿
亩于八十整数之下云万亿是八十个万亿又云一
万亿言是详也以前文误为万亿此则因前文之误
更以万亿言之
卷五 第 66a 页 WYG0127-0441a.png
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
百亩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
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
注曰周尺之数未详闻也按礼制周犹以十寸为尺
盖六国时多变乱法度或言周尺八寸则步更为八
八六十四寸以此计之古者百亩当今百五十六亩
二十五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五里 严氏说南
东其亩云或南其亩或东其亩顺地势及水之所趋
百亩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
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
注曰周尺之数未详闻也按礼制周犹以十寸为尺
盖六国时多变乱法度或言周尺八寸则步更为八
八六十四寸以此计之古者百亩当今百五十六亩
二十五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五里 严氏说南
东其亩云或南其亩或东其亩顺地势及水之所趋
卷五 第 66b 页 WYG0127-0441b.png
也 坡谓此数如疏所解儒者皆谓亦误坡从子鉴
通西算令为细推曰周尺八寸八尺为步则一步六
尺四寸自乘得四千又九十六寸为一步之积今以
六尺四寸为步则一步五尺一寸二分自乘得二千
六百二十一寸四十四分为一步之积二积相较古
步多一千四百七十四寸五十六分百亩共多一千
四百七十四万五千六百寸置所多之数为实以今
步积二千六百二十一寸四十四分为法除之得五
通西算令为细推曰周尺八寸八尺为步则一步六
尺四寸自乘得四千又九十六寸为一步之积今以
六尺四寸为步则一步五尺一寸二分自乘得二千
六百二十一寸四十四分为一步之积二积相较古
步多一千四百七十四寸五十六分百亩共多一千
四百七十四万五千六百寸置所多之数为实以今
步积二千六百二十一寸四十四分为法除之得五
卷五 第 67a 页 WYG0127-0441c.png
十六亩二十五步是古者百亩当今东田百五十六
亩二十五步也求里者以百里长三万步以古步长
今步一尺二寸八分乘之得三万八千四百尺为古
百里多于今百里之长置今里三百步以今步长五
尺一寸二分乘之得一千五百三十六尺为今里之
长古百里所多之长为实今里长为法除之得二十五
里是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五里也此解与注合可为
定数矣
亩二十五步也求里者以百里长三万步以古步长
今步一尺二寸八分乘之得三万八千四百尺为古
百里多于今百里之长置今里三百步以今步长五
尺一寸二分乘之得一千五百三十六尺为今里之
长古百里所多之长为实今里长为法除之得二十五
里是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五里也此解与注合可为
定数矣
卷五 第 67b 页 WYG0127-0441d.png
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
集说曰天下九州王畿居中外八州每州各方千里
是一百个百里以开方之法推之合万里也
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馀方百里者七十
集说曰公侯皆方百里封三十个百里剩七十个百
里
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
四十
集说曰天下九州王畿居中外八州每州各方千里
是一百个百里以开方之法推之合万里也
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馀方百里者七十
集说曰公侯皆方百里封三十个百里剩七十个百
里
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
四十
卷五 第 68a 页 WYG0127-0442a.png
集说曰伯七十里封六十个七十里是占二十九个百
里四十个十里于三十个百里内剩六十个十里
其馀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
百二十为方百里者三十其馀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
六十
集说曰除上封二等国共占六十个百里外止剩四
十个百里及六十个十里于此地内封子男五十里
之国者百二十个每一百里封四个实占三十个百
里四十个十里于三十个百里内剩六十个十里
其馀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
百二十为方百里者三十其馀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
六十
集说曰除上封二等国共占六十个百里外止剩四
十个百里及六十个十里于此地内封子男五十里
之国者百二十个每一百里封四个实占三十个百
卷五 第 68b 页 WYG0127-0442b.png
里通三等封止剩十个百里六十个十里 伯国方
七十里七七四十九是四十九个十里 子男方五
十里五五二十五是二十五个十里
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附庸閒田诸侯之有功者
取于閒田以录之其有削地者归之閒田
集说曰除名山大泽之外皆为附庸之国及閒田
天子之县内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
其馀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
七十里七七四十九是四十九个十里 子男方五
十里五五二十五是二十五个十里
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附庸閒田诸侯之有功者
取于閒田以录之其有削地者归之閒田
集说曰除名山大泽之外皆为附庸之国及閒田
天子之县内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
其馀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
卷五 第 69a 页 WYG0127-0442c.png
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
其馀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
者六十三为方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
其馀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十六
集说曰此仿上章畿外之法推之可见畿外封国多
而馀地少广封建之制于天下也畿内封国少而馀
地多备采邑之分于王朝也
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三十六
其馀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
者六十三为方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
其馀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十六
集说曰此仿上章畿外之法推之可见畿外封国多
而馀地少广封建之制于天下也畿内封国少而馀
地多备采邑之分于王朝也
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三十六
卷五 第 69b 页 WYG0127-0442d.png
人下大夫食七十二人卿食二百八十八人君食二千
八百八十人
集说曰此言大国之数
次国之卿食二百一十六人君食二千一百六十人
集说曰次国大夫亦食七十二人卿三大夫禄故食
二百一十六人
小国之卿食百四十四人君食千四百四十人
集说曰小国大夫亦食七十二人卿倍大夫禄故食
八百八十人
集说曰此言大国之数
次国之卿食二百一十六人君食二千一百六十人
集说曰次国大夫亦食七十二人卿三大夫禄故食
二百一十六人
小国之卿食百四十四人君食千四百四十人
集说曰小国大夫亦食七十二人卿倍大夫禄故食
卷五 第 70a 页 WYG0127-0443a.png
百四十四人
次国之卿命于其君者如小国之卿
集说曰降于天子所命也
天子之大夫为三监监于诸侯之国者其禄视诸侯之
卿其爵视次国之君其禄取之于方伯之地
集说曰禄视诸侯之卿可食二百八十八人者也
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视元士
集说曰谓之汤沐者言入至畿内即暂止顿于此齐
次国之卿命于其君者如小国之卿
集说曰降于天子所命也
天子之大夫为三监监于诸侯之国者其禄视诸侯之
卿其爵视次国之君其禄取之于方伯之地
集说曰禄视诸侯之卿可食二百八十八人者也
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视元士
集说曰谓之汤沐者言入至畿内即暂止顿于此齐
卷五 第 70b 页 WYG0127-0443b.png
絜而往也春秋传谓之朝宿之邑惟方伯有之其馀
否许慎云周千八百诸侯若皆有之则尽京师地亦
不能容
诸侯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使以德爵以功未赐爵视
天子之元士以君其国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
集说曰世子世国畿外之制也天子大夫不世爵而
世禄先王使人爵人必取其有德有功者列国之君
薨其子未得爵赐则其衣服礼数视天子之元士赐
否许慎云周千八百诸侯若皆有之则尽京师地亦
不能容
诸侯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使以德爵以功未赐爵视
天子之元士以君其国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
集说曰世子世国畿外之制也天子大夫不世爵而
世禄先王使人爵人必取其有德有功者列国之君
薨其子未得爵赐则其衣服礼数视天子之元士赐
卷五 第 71a 页 WYG0127-0443c.png
爵而后得如先君之旧也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而
有大功德者亦世之左传言官有世功则有官族
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集说曰今所存者士冠士昏士丧特牲少牢馈食乡
饮酒乡射士相见
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
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集说曰饮食为上衣服次之事为谓百工技艺也异
有大功德者亦世之左传言官有世功则有官族
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集说曰今所存者士冠士昏士丧特牲少牢馈食乡
饮酒乡射士相见
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
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集说曰饮食为上衣服次之事为谓百工技艺也异
卷五 第 71b 页 WYG0127-0443d.png
别五方用器不同也度丈尺也量斗斛也数百十也
制布帛幅广狭也
礼记述注卷五
制布帛幅广狭也
礼记述注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