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1358-076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都文粹卷七     宋 郑虎臣 编
  吴樱桃           白居易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
婆娑拂面两三株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踏破珠
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蜡樱桃自唐已有吴樱桃之名今之品高者出常熟
 县色微黄名蜡樱味尤胜朱樱不能尚
卷七 第 1b 页 WYG1358-0766b.png
  梅谱
范成大曰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一名直脚梅或
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处皆此本也花稍
小而疏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曰早梅花胜直脚梅
吴中春晚二月始烂熳独此品于冬至前已开或重阳
后即有花者故得早名曰官城梅吴下圃人以直脚梅
择他本花肥实大者接之亦遂敷腴实亦佳可入煎造
诗人所称官梅止谓在官府园圃中非此官城梅也曰
卷七 第 2a 页 WYG1358-0767a.png
消梅花与江城梅官城梅相似其实圆小松脆多液无
滓多液则不耐日乾故不入煎造亦不宜熟唯堪青啖
北梨亦有一种轻松者名消梨与此同意曰古梅枝樛
曲万状苍藓鳞皱封满本身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
数寸风飏绿丝飘飘可玩或自湖之武康所得者则不
变曰重叶梅花头甚礼叶重数层盛开如小白莲梅中
之奇品花房独出而结实多双尤为瑰异极梅之变化
工无馀巧矣曰绿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绛紫色唯此纯
卷七 第 2b 页 WYG1358-0767b.png
绿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仙人萼绿华京师
艮岳有萼绿华堂其下专植此本人间亦不多有为时
所贵重吴下又一种萼亦渐绿四边犹浅绛亦自难得
曰百叶缃梅亦名黄香梅亦名千叶香梅花叶至二十
馀瓣心色渐黄花头差小而繁密别有一种芳香比常
梅不同尤秾美不结实曰红梅粉红色标格犹是梅而
繁密则如杏香亦如杏诗人有北人全未识浑作杏花
看之句与江梅同开红白相映园林初春绝景也西清
卷七 第 3a 页 WYG1358-0767c.png
诗话云红梅承平时独盛于姑苏晏元献公始移植西
冈圃中一日贵游赂园吏得一枝分接由是都下有二
本晏常与客饮花下赋诗云若更迟开三二月北人应
作杏花看客曰公诗固佳待北俗何浅耶晏笑曰伧父
安得不然王琪君玉时守郡闻盗花种事以诗遗公曰
馆娃宫北旧精神粉瘦琼寒露蕊新园吏无端偷折去
凤城从此有双身当时罕得如此比来展转移接殆不
胜数吴下红梅诗传于世者甚多独方惟深一篇号绝
卷七 第 3b 页 WYG1358-0767d.png
唱梅圣俞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当时以为著题东
坡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盖谓其不韵为
红梅解嘲云曰鸳鸯梅多叶红梅也花轻盈重叶数层
凡双果必并蒂惟此一蒂而结双梅亦尤物曰杏梅花
比红梅色微淡结果甚匾有烂斑色全似杏味不及红
梅曰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
蜜脾故名蜡梅凡三种以子种出不经接花小香淡其
品最下俗谓之狗蝇梅经接花疏虽盛开花常半含名
卷七 第 4a 页 WYG1358-0768a.png
磬口梅言似僧磬之口也最先开色深黄如紫檀花香
秾名檀香梅此品最佳蜡梅香极清芬殆过梅香初不
以形状贵也故难题咏山谷简斋但作五言小诗而已
此花多宿叶结子如垂铃尖长寸馀又如大桃双子在
其中
 梅谱并序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
 议吴下所出而成大得植于范村者十二种尝为谱
 之今掇其名状略志于此
卷七 第 4b 页 WYG1358-0768b.png
  郡圃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妒
今年好为使君开
  红梅            方惟深
清香皓质世称奇添作轻红也自宜紫府与丹来换骨
春风吹酒上凝脂直教臈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去时
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
  岭南桂           白居易
卷七 第 5a 页 WYG1358-0768c.png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
落向人间取次生
 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秋中有月桂子堕
  又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长忧落在樵人手
卖作苏州一束柴
  又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有更无月宫幸有閒田地
卷七 第 5b 页 WYG1358-0768d.png
何不中央种两株
 桂本岭南木吴地不常有之唐时尚有植者白乐天
 谓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有桂一株
 生乎城下惜其不得地因赋三截句以唁之近世乃
 以木樨为岩桂诗人或指以为挂非是
  苏州柳           前 人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老来处处游行遍
不似苏州柳最多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柰春何
卷七 第 6a 页 WYG1358-0769a.png
(婆娑一/作毵娑)
 柳以垂者为贵吴中士大夫家有得凤州种者其半
 拂地复堆如尺石湖绮川两傍亦有之
  长洲种牡丹         王禹偁
偶学豪家种牡丹数枝擎露出朱拦晚来低面开檀口
似笑穷愁病长官
  吴县厅前冬日䨥开牡丹歌
君不见年年三月千丛媚紫烂红繁誇胜异寻常人戴
卷七 第 6b 页 WYG1358-0769b.png
满头归醉折狂分不为贵枝间叶尽根空培人情皆待
明年开化工自有呼魂术霜前唤下琼瑶台王母亲将
金粉傅麻姑齐借霞裳来主人盖是神仙材不然此物
胡为而来哉一姬劝酒谁引满长洲懒吏先举杯多感
同年与攀折吟诗欲谢难轻发青宫校书方遁迹代我
作歌如锦折他年吾辈功业成与君共作骑鲸客
 牡丹唐以来止有单叶者本朝洛阳始出多叶千叶
 遂为花中第一顷时朱勔家圃在阊门内植牡丹千
卷七 第 7a 页 WYG1358-0769c.png
 万本以缯䌽为幕弥覆其上每花身饰金为牌记其
 名勔败官籍其家不数日墟其圃牡丹皆拔而为薪
 花名牌一枚估值三钱中兴以来人家稍复接种有
 传洛阳花种至吴中者肉红则观音崇宁寿安王希
 叠罗等红淡红则风娇(又名胜/西施)一捻红深红则朝霞
 红(又名富/一家)鞓红云叶及茜金毬紫中贵牛家黄等不
 过此十馀种姚魏盖不传矣
  范村菊谱略         范成大
卷七 第 7b 页 WYG1358-0769d.png
凡黄花十七种曰胜金黄一名大金黄菊以黄为正此
品最为礼缛而加轻盈花叶微尖但条梗纤弱难得团
簇作大本须留意扶植乃成曰叠金黄一名明州黄又
名小金黄花心极小叠叶秾密状如笑靥花有富贵气
开早曰棣棠菊一名金锤子花纤秾酷似棣棠色深如
赤金他花色皆不及盖奇品也窠株不甚高金陵最多
曰叠罗黄状如小金黄花叶尖瘦如剪罗縠三两花自
作一高枝出丛上意度潇洒曰麝香黄花心礼腴傍短
卷七 第 8a 页 WYG1358-0770a.png
叶密承之格极高胜亦有白者大略似白佛顶而胜之
远甚吴中比年始有曰千叶小金钱略似明州黄花叶
中外叠叠整齐心甚大曰太真黄花如小金钱加鲜明
曰单叶小金钱花心尤大开最早重阳前已烂熳曰垂
丝菊花蕊深黄茎极柔细随风动摇如垂丝海棠曰鸳
鸯菊花常相偶叶深碧曰金铃菊一名荔枝菊举体千
叶细瓣簇成小毬如小荔枝条长茂可以揽结江东人
喜种之有结为浮图楼阁高丈馀者曰毬子菊如金铃
卷七 第 8b 页 WYG1358-0770b.png
而差小二种相去不远其大小名字出于栽培肥瘠之
外曰小金铃菊花如金铃而甚小无大本夏中开曰藤
菊花密条柔以长如藤蔓可编作屏障亦名棚菊种之
坡上则垂下袅袅数尺如璎珞尤宜池潭之滨曰十样
菊一本开花形模各异或多叶或单叶或大或小或如
金铃往往有六七色以成数色名之曰十样锦衢严百
花黄杭之属邑有白者曰甘菊一名家菊人家种以供
蔬茹凡菊叶皆深绿而厚味极苦或有毛惟此叶淡绿
卷七 第 9a 页 WYG1358-0770c.png
叶荣味微甘咀嚼香味俱胜拮以作羹及汎茶皆极有
风致天随子所赋即此种花差胜野菊野菊旅生田野
及水滨花单叶极琐细曰五月菊花心极大每一须皆
中空攒成一匾毬子细白单叶绕承之每枝只一花径
二寸叶似同蒿夏中开近年院体画草虫喜以此菊写
生曰金杯玉盘中心黄四旁浅白大叶三数层花头径
三寸菊之大者不过此本出江东比年稍移栽吴下此
与五月菊二品以其花径寸特大故列之于前曰喜容
卷七 第 9b 页 WYG1358-0770d.png
千叶花初开微黄花心极小花中色深外微晕淡欣然
半艳有喜色甚称其名久则变白尤耐封殖可以引长
至七八尺或一丈亦可揽结白花中高品也曰御衣黄
千叶花初开深鹅黄大略似喜容而差疏瘦久亦变白
曰万铃菊中心淡黄锤子傍白花叶绕之花端极尖香
尤清曰莲花菊如小白莲花多叶而无心花头疏极潇
散清绝一枝只一葩叶亦绿甚曰芙蓉菊开就者如小
木芙蓉尤秾盛者如接子芍药但难培植多不结繁曰
卷七 第 10a 页 WYG1358-0771a.png
茉莉菊花叶繁缛全似茉莉绿叶亦似之长大而圆净
曰木香菊多叶略似御衣黄初开浅鹅黄久则变白花
叶尖薄盛开则微卷芳气最烈一名脑子菊曰酴醾菊
细叶稠叠全似酴醾比茉莉差小而圆曰艾叶菊心小
叶单绿叶尖长如蓬艾曰白麝香似麝香黄差小亦礼
腴韵胜曰白荔枝与金铃同但花白耳曰银杏菊浅白
时有微红花叶尖绿叶全似银杏叶曰波斯菊花头极
大一枝只一葩喜倒垂下久则微卷如发之鬈曰佛顶
卷七 第 10b 页 WYG1358-0771b.png
菊亦名佛头菊中黄心极大四旁白花一层绕之初秋
先开白色渐变微红曰桃花菊多叶至四五重粉红色
浓淡在桃杏红梅之间未霜即开最为妍丽中秋后便
可赏以其质如白之受采故附白花曰胭脂菊类桃花
菊深红浅紫比胭脂色尤重比年始有之此品既出桃
花菊遂无色盖奇品也姑附白花之后曰紫菊一名孩
儿菊花如紫茸丛茁细碎微有菊香或云即泽兰也以
其与菊同时又常及重九故附于菊
卷七 第 11a 页 WYG1358-0771c.png
 菊所在固有之吴下尤盛城东西卖花者所植弥望
 人家亦各自种圃者自春苗尺许时摘去其颠数日
 则岐出两枝又摘之每摘益岐至秋则一干所出百
 千朵婆娑团圞如车盖蒸笼矣人力勤土又膏沃花
 亦为之屡变淳熙丙午岁成大植于范村者正得三
 十六种尝为谱之今掇其名状略志于此
  海仙花           梅 挚
泥根捧入故吴宫暖力迎随带渐红(是花本名锦带王/内相禹偁易今名)
卷七 第 11b 页 WYG1358-0771d.png
栽近木兰殊有意留连文酒系春风(旧牧孙冕学士传/酿酒法于木兰堂)
(因以/名酒)
 锦带又名海仙盖王元之名之也此花虽处处皆有
 而吴中者特香略如瑞香山矾辈圃中夹路多植之
  石竹花           陆龟蒙
曾看南朝画国娃古罗衣上碎明霞而今莫共金钱斗
买却春风是此花
 石竹花草花也状如金钱陆龟蒙石竹花咏所谓金
卷七 第 12a 页 WYG1358-0772a.png
 钱买春风者以此也
  金竹            蒋 堂
百镒光寒一径深潜疑造化铸成林贪夫或有凭阑者
不见修篁但见金
 金竹不甚大色如金今多不见
  采药赋           陆龟蒙
药白芷也香草美人得此比之君子定情属思聊为赋
云日上融冷春归饰荒睹一时之流恨抚万古之遗香
卷七 第 12b 页 WYG1358-0772b.png
问人则不屈不宋说地则非潇非湘搴其荣烟携而动
色擢其体雪挺而腾光讽畔牢愁子云于焉华皓吟哀
时命曼倩由是摧藏清思矜年慵情畏晚胡绳系晷以
难驻藒车载春而不返陋君折杨柳须为送行陋君采
芙蓉仍劳赠远岂知阴晴互出雅艳相迎隈回凤喜怒
盼鸿惊待笑者青琴作号顾喟者碧玉为名偷襞积竞
萦盈目斜柯而水怯鬓叠叶而云争兰在口以时闻娇
如连琐蕙牵心而不定飘若悬旌契叩难申融怡自许
卷七 第 13a 页 WYG1358-0772c.png
石能潜遁以求偶山亦浮来而命侣誓不为岩阿竹冉冉
孤生誓不为涧底松亭亭独处于是欺皓本掩缃蕤房红
者自破带绿者谁披望怀沙之浦咏遗襟之词烟分而麝
墨犹湿绮断而龙刀合知只言长信长门年年可恨未必
倾城倾国个个生悲临阶踯躅以虚徐当户蔷薇兮约弱
(一作/绰约)蜂咋叶而先尽莺踶枝而易落未若北堂公子树芳
草忘忧南国佳人佩生香辟恶露茁烟冶风条翠谑不知
海傍之期远不信人间之命薄休为上计椽空寻宝钗聊
卷七 第 13b 页 WYG1358-0772d.png
作侍中郎且乘金络别有庐江小吏蜀郡长卿或支离而
筑恨或调笑以囊情不同乎禀簪裾而雾悄秉礼义以霜
明郑交甫则江边佩解萼绿华则席上诗成彼怡神而致
问皆护节而含真竦擢自持虽陈辞而往愬迁延却立终
抱恨而难平泪滴堪穿肠回好系虫丝织怨以成段象酒
蠲愁而判剂江仆射之孤灯向壁不少凄迷张记室之少
妇当炉还应细丽景方骀荡思已低摧酒疲于子建为使
花因于灵均作媒何庶物之相负痛妍华而未回莫与心
卷七 第 14a 页 WYG1358-0773a.png
伤瑶圃从惊鹈鴂(弟拄/二音)如防胆怯空屏宜画魁堆(兽名/也)
剩欲追寻徒嗟缅邈杯形连理而终在扇样合欢而可
学若遇刘公伯雅梦亦沉沉如逄王母少儿书还数数
 白芷一名药世传吴白芷以吴中所出者为贵
  吴中观贡藕         赵 嘏
野艇几西东清泠映碧空褰衣来水上捧玉出泥中叶
乱田田绿莲馀片片红激波才入选就日已生风御洁
玲珑膳人怀拔擢功梯山谩多品不与世流同
卷七 第 14b 页 WYG1358-0773b.png
 藕唐时进苏州藕最上者名伤荷藕伤荷之名或云
 叶甘为虫所伤叶伤则长根也
  金阙寥阳宝殿跋语      赵伯骕
上既诏新平江府天庆观三清殿乃亲御翰墨书金阙
寥阳宝殿六大字以揭之云藻昭回龙凤翔翥万目耸
瞻威颜咫尺猗欤盛哉臣观唐文皇书画居钟王表凡
形篇咏赐臣工载在汗简侈为美谈然于明道阐教为
生民福者未始有闻恭惟皇帝陛下天纵多能游艺八
卷七 第 15a 页 WYG1358-0773c.png
法夐出神所奚唐足云矧方玩意昭旷储神穆清观道
妙于化原跻斯民于寿域固非下民所能测窥其万分
第自今仰观勾吴之墟奎璧垂光王气所钟奔走百神
撝歌护持罔敢或后当与天无极云
 天庆观在长洲县西南即唐开元观也兵火前栋宇
 最为宏丽绍兴十六年郡守王㬇重作两廊画灵宝
 度人经变相召画史工山林人物楼橹花木各专一
 技者分任其事极其工致淳熙六年圣祖殿火提刑
卷七 第 15b 页 WYG1358-0773d.png
 赵伯骕摄郡重建三清殿淳熙三年郡守陈岘建初
 道士募缘御前亦有所赐始克成就八年至尊寿圣
 皇帝赐御书金阙寥阳宝殿六字为殿额
  寥阳殿上梁文        龚颐正
在昔吴郡于今汉辅诞惟仙圣之宅有严壮丽之区与
日月以蔽亏式表中天之华阙帅云霓而来御蔚为上
帝之高居庆基岳峙以当阳琳宇星罗而拱极南端洞
达正殿穹崇维时三境之常尊骈集九光之法驾螭蟠
卷七 第 16a 页 WYG1358-0774a.png
万础遗址故存翚飞百楹群目未睹方重熙累洽之运
正远至迩安之时曾是殊庭莫还旧观其何以伫飙游
于肸蚃甄灵贶于幅员皇上眷言不吝有司之费寿宫
申祝亶储二圣之休守臣承睿志以致虔上士不崇朝而
乐施至人示化高道勤心占营宣于瑶光萃梓材于荆
楚莫不霞舒引墨雷动挥斤是度而是宜不震而不竦
琼檐绣栱倏若化成金戺玉阶殆非人境伫结绮粲朝
暾之采想觚棱宿霏烟之祥仰规太紫之圆方俯尽鬼
卷七 第 16b 页 WYG1358-0774b.png
神之情状下锵鸣之玉珥知足称于降临睨安帖之瑶
坛庶永蕃于祠奉考其经始曾不淹辰斯举应龙之修
梁可后巨鳌之窃抃敢伸善颂以佐欢谣
 抛梁东沧海微茫一望中晹谷扶桑朝玉殿郁然和
 气御灵风
 抛梁西震泽重湖玉浪低风雨调和时节好不烦香
 火咏朝隮
 抛梁南咫尺神都汉辅三丙位有星长灿烂两宫天
卷七 第 17a 页 WYG1358-0774c.png
 寿与之参
 抛梁北金榜云房新表出一念通神本圣功八荒有
 道开皇极
 抛梁上风马云车来有象上元八景是天宫万岁千
 秋输景贶
 抛梁下日夕层坛降报谢昭垂乾象报礼年开阐坤
 珍资道化
 伏愿上梁之后慈闱康寿宸扆尊隆德教并恢于彤
卷七 第 17b 页 WYG1358-0774d.png
 管仁恩长树于青宫国栋无挠王臣尽忠边圉永消
 于兵革编民益劭于耕农千里绝扎瘥之盩四民均
 亭毒之功恊气旁薄而扶舆下九凤五龙于平世高
 灵偃蹇而骄服肃千乘万骑于浮空永佑太平之极
 治普臻希静之其风
  伤开元顾道士        皮日休
协晨宫上启金扉诏使先生坐蜕归鹤有一声应是哭
丹无馀粒恐潜飞烟凄玉笋封云篆月惨琪花葬羽衣
卷七 第 18a 页 WYG1358-0775a.png
肠断雷平旧游处五芝无影草微微
 观中有金宝牌真宗所赐永镇于地者兵火独全六
 朝旧物也殿后通神庵淳熙八年左街道箓李若济
 奉命建庵额三字亦御书先是有何道人者绍兴初
 往来提举司或观前真武堂草积中被发颠狂以蓑
 衣蔽形故号蓑衣道人寒暑不避不与人亲或云时
 有一语中人灾福两朝间遣使降香问其安否然庵
 则未始迁也
卷七 第 18b 页 WYG1358-0775b.png
  新修太和宫记        王禹偁
夫大道无名强其名而彰用至教无类聚其类而诱人
得之者同出而异名失之者贱彼而贵我自昔皇纲既
紊世教多门虽分之而有三亦统之而为一盖应机以
设殊途而归者矣矧夫伯阳之道宣父所师尚清净以
化民体希夷而应物用之理国则弃智绝圣追轩昊之
淳风以之修身则抱朴含章异巢由之素隐无欲观妙
有感则通邈乎远哉不可得而言矣苏州太和宫者唐
卷七 第 19a 页 WYG1358-0775c.png
毕瑊之别业也瑊之子师颜及其子宗逸避巢寇之乱
从而家焉先是道士戴省甄者长洲人也幼丧其父随
母归于毕氏宗逸无子戴实嗣焉与兄子弃俗入道淮
海王之有国也五世其昌三教具举顾毗陵之勍敌建
吴门之巨屏利用禦寇匪亲不居节度使钱公文奉茅
土是分缁黄尤盛乃以子玄主开元观省甄处洞玄宫
寻属兄也云亡委兹棣萼母兮不造伤彼棘心且念出
破琴之家继卧瓮之后林乌返哺以无及桑虫受食而
卷七 第 19b 页 WYG1358-0775d.png
有怀思舍田园肇兴宝宇爰以己巳岁申牒而请命焉
则神德启运之九年开宝纪号之二祀也钱氏赐额曰
太和乃与弟子吴玄芝主而建焉于是剪榛芜以树垣
墉浚污潦以开池沼伐彼良木鸠于梓人系日以僝功
随方以募众亦既无怠斯焉告成倬彼仙乡忽如神化
则有上清之殿事天尊也北极之堂列仙官也星坛三
级侈祠祀也霜钟万钧警昏旭也绘事尽妙晬容有仪
芝盖云軿宛若瑶池之会冰肤雪态依然姑射之人其
卷七 第 20a 页 WYG1358-0776a.png
或民罹扎瘥岁有水旱则必祷三官而禳谢修七斋之
威仪霜清步虚露冷直箓章醮具矣福祐随之实天神
之攸凭生民之所怙也尔乃就水以治槛因高而创亭
奇花移茂苑之春怪石减洞庭之翠夏笋锦折秋荷盖
圆纤埃不生众卉自茂渔人误入应谓桃源海客遐瞻
更迷蓬岛姑苏胜概此实尽之暨圣上承乾许王入觐
随图籍而效贡已在提封考碑篆以无闻曷虞陵谷禹
称字人多暇访道于兹爰述斯文用垂来裔振弦歌而
卷七 第 20b 页 WYG1358-0776b.png
化俗尚愧子游乘风云而上天焉知老氏谨为铭曰
苏台南趾震泽东涘其谁居之毕公之里其谁嗣之戴
氏之子弃兹浮世依彼玄门乃兴宫宇肇自田园厥功
既辑其教弥尊他山未勒秘宇空存敢书事迹贻于后

 修和宫在盘门外五里旧太和宫政和中改赐今名
 绍兴间道士朱至仁复建
  春晚游太和宫诗       王禹偁
卷七 第 21a 页 WYG1358-0776c.png
数里新萍夹岸莎春来乘兴宿烟萝随风蝴蝶颠狂甚
当路花枝采折多绛节参差抽苦笋翠钿狼籍撤圆荷
湖山满眼不休去空羡渔翁雨一蓑
  晓次神景宫         皮日休
夜半幽梦中扁舟似凫跃晓来到何许俄倚包山脚三
百六十丈攒空利如削遥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铄浓露
湿莎裳浅泉渐(音/尖)草屩行行未一里节境转寂寞静径
侵泬㵳仙扉傍岩崿松声正清绝海日方照灼歘临幽
卷七 第 21b 页 WYG1358-0776d.png
虚天万想皆摆落坛灵有芝菌殿圣无鸟雀琼帏自回
旋锦旌空粲错鼎气为龙虎香烟混丹雘凝看出次云
默听语时鹤绿书不可注云笈应无钥时来鸟思喜崦
里花光弱天籁如击琴泉声似枞铎清斋洞前院敢负
玄科约空中悉羽章地上皆灵药金醴可酣畅玉豉堪
咀嚼存心服燕胎叩齿读龙蹻福地七十二兹焉永堪
托在兽乏虎貙于虫不毒蠚尝闻择骨录仙志非可作
绿肠既朱髓青肝复紫络伊余乏此相天与形貌恶每
卷七 第 22a 页 WYG1358-0777a.png
嗟原宪尰常恐齐侯疟终然合委顿刚亦慕寥廊三茅
亦尝住竟与圭组薄欲问包山神来赊少岩壑
                陆龟蒙
晓帆逗埼岸高步入神景洒洒襟袖清如临蕊珠屏虽
然群动息此地常寂静翠涧有寒锵碧花无定影凭轩
羽人傲夹户天兽猛稽首朝元君褰衣就虚省呀空雪
牙利漱冰石齿冷香母未垂婴芝田不论顷遥通河汉
口近抚松桂顶饭荐七白蔬杯酾九光酩人间附尘躅
卷七 第 22b 页 WYG1358-0777b.png
固陋真钳颈肯信抃鳌倾犹疑夏虫冰玄津荡琼垄紫
水滴金鼎尽出冰霜书期君一披省
  三宿神景宫         皮日休
古观岑且寂幽人情自怡一来包山下三宿湖之湄况
此深夏夕不逢清月姿玉泉浣衣后金殿添香时客省
高且敞客床蟠复奇石枕冷入脑笋席寒侵肌气清寐
不著起坐临阶墀松阴忽微照独见萤火芝素鹤警微
露白莲明暗池匆棂带乳藓壁缝含云蕤闻磬走魍魉
卷七 第 23a 页 WYG1358-0777c.png
见烛奔羁雌沆瀣欲滴沥芭蕉未离披五更山蝉响醒
发如吹篪杉风忽然起飘破步虚词道客巾屦异上清
朝礼仪明发作此事岂复甘趋驰
                陆龟蒙
灵踪未遍寻不觉溪色暝回头问栖所稍下杉萝径岩
居更幽绝涧户相隐映过此即神宫虚堂惬云性四轩
尽疏达一榻何清零(去/声)仿佛闻玉笙敲铿动凉磬风凝
古松粒露压修荷柄万籁既无声澄明但心听希微辨
卷七 第 23b 页 WYG1358-0777d.png
真诰若授灵皇命尺宅按来平华池漱馀净频窥宿羽
丽三吸晨霞盛岂独冷衣襟便堪遗造请徒探物外趣
未脱尘中病举手谢灵峰徜徉事归艇
 灵祐观在洞庭西山古称百廊三殿林屋洞在焉旧
 名神景宫唐乾符二年建内有林屋洞洞中景物具
 详于祥符图经本朝天禧五年诏郡守康孝基重建
 今废
  上真宫记          陈 于
卷七 第 24a 页 WYG1358-0778a.png
苏州之南四十里有湖曰太湖即古震泽也又西四十
里有山曰洞庭即古包山也山蹲太湖心而形势巀嶭
气象耸秀非人世所宜奄据而传者皆以为神明多宫
乎此盖山之中有灵府曰林屋幽虚之天即洞天之第
九也又有毛仙公之坛即福地之四十三也又山之西
飘渺峰之南北际湖之阳即梁隐士叶顺昌之宅也大
同四年隐士捐宅以资道而奏可其为宫即今之寿圣
上真宫也山与尘土隔而宫又当山屏环合之交人亦
卷七 第 24b 页 WYG1358-0778b.png
信其为神仙之别隐也崇冈伏岭云烟之所封而不散
邃岩丽谷泉瀑之所漱而不枯舒焉而明莫知其为昼
惨焉而晦莫知其为夜盖山间之朝昏也芳林茂草虎
狼之所留而霜雪不能凋岫花野实禽狖之所胜而人
力不能攘金石之润不以暑而焦桂松之青不以寒而
改盖山间之四时也累朝昏以为月而不眩其速积四
时以为岁而不见其久幽人已往而遁者谁(阙/)荒区相仍
而来者谁继此其年历愈滋而遗绪易替也天圣八年
卷七 第 25a 页 WYG1358-0778c.png
州怆其如此乃于天庆观选道士叶绍先以主之山林
之居其朋以木石其游以鹿豕而间焉不葺则蔂蔓荒
我室荆棘芜我路矣况绵久哉绍先至即诛秽以治庐
非特肃神位而已又以晏内处也封土以崇墉非特限
坌莽而已又以威外侮也宫室既閟神明既容山蔬圃
茹足以食终日道术礼醮足以化众人迄至和改元绍
先亡令朱超政代之即其嗣也超政又能谨励其守而
光明其传以斋戒摄心之逸不以夷险动也以针药救
卷七 第 25b 页 WYG1358-0778d.png
人之急不以贫富辞也举包山之民无远近无小大皆
称其为先生也盖昔之所以废至二人而兴昔之所不
足至二人而备使数百年之踪粲然复在者岂非人之
所难能欤余因为之说曰冲虚以生白体静以生明而
杳焉其太无者道之真也以心君神以神主气而休焉
其无情者道之用也与物非搆而仁之以其不忍与我
非撄而应之以其无对由是而精之则神也由是而神
之则仙也术传于秘不传于露用欲其晦不欲其彰全
卷七 第 26a 页 WYG1358-0779a.png
真于太阳所以不轻其升天养形于太阴所以不疑其
夜解盖德之阴阳与天地合即将以相天地而焉为天
地所相行之密必与鬼神通即将以役鬼神而焉为鬼
神所役出入其独俯仰不齐此古之所谓至人而寂寥
千百年间无一人也使吾道之不明于天下者为智者
不知乎此而愚者不能用也使吾道之不行于天下者
为信者不笃乎此而欺者好行诈也今之名山有如洞
庭者固多矣其能奋振吾道以兴坏济物者有如二人
卷七 第 26b 页 WYG1358-0779b.png
亦可谓难见矣余所以乐为记其大略而又为之说如
此文林郎守常熟县尉陈子撰
  又诗            皮日休
径盘在山肋缭绕穷云端摘菌杖头紫缘崖屐齿刓半
日到上真洞宫知造难双户启真景斋心方可观天钧
鸣响亮天禄行蹒跚琪树夹一径万条青琅玕两松峙
庭际怪状吁可叹大螾腾共结修蛇飞相蟠皮肤坼甲
胄枝节擒貙犴罅处似天裂朽中如井眢丽褷风声疣
卷七 第 27a 页 WYG1358-0779c.png
跁跒地力痑(音/摊)根上霜钳釱空中狂波澜合时若苍莽
阔处如轘辕俨对无霸阵静问严陵滩灵飞一以护山
都焉敢干两廊絜寂历中殿高巑岏静架九色节閒悬
十绝幡微风时一吹百宝清阑珊昔有叶道士位当升
灵官欲笺紫微志唯食红锦丹既遂隐龙去道风由此
残犹闻绛目草往往生空坛羽客两三人石上谭泥丸
谓我或龙胄粲然与之欢衣中紫华冷食次白芝寒自
觉有真气恐随风力抟明朝若更住必拟隳儒冠
卷七 第 27b 页 WYG1358-0779d.png
                陆龟蒙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霄
裾或霞粲侍女忽玉奼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歘驾今来
上真观恍若心灵讶祗恐暂神游又疑新羽化风馀撼
朱草云破生瑶榭望极觉波平行虚信烟藉间闻飞龟
帙静倚宿凤架俗状既能遗尘冠聊以卸人间方大火
此境无朱夏松盖荫日车泉绅施天罅穷幽不知倦复
息芝园舍锵佩引凉姿焚香礼遥夜无情走声利有志
卷七 第 28a 页 WYG1358-0780a.png
依閒暇何处好迎僧希将石楼借
 上真宫在洞庭山上旧上真观梁大同四年建
  登重玄寺阁         韦应物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始见吴都大千里郁苍苍山
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俗繁
节又暄雨顺物亦康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于兹省
氓俗一用劝农桑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能仁寺重铸钟铭       孙 觌
卷七 第 28b 页 WYG1358-0780b.png
太平兴国之初平江节度使孙承祐铸大铜钟于能仁
寺为楼三层居之后百五十年当建炎庚戌盗入平江
能仁大火一夕烬又四年绍兴癸丑寺僧行和者募众
力更铸钟成为铜万三千觔晋陵孙觌为之铭曰
法音无碍遍满大千际天轶海无量无边众生执迷驰
走空聚听蚁为牛梦舂作鼓矫乱颠倒妄认前尘声色
交骛不守其真粤有大士修三摩地出大音声而作佛
事燧木革金以燔以镕铸此东序千石之钟蛇以目闻
卷七 第 29a 页 WYG1358-0780c.png
猪以足听水鸟风林更相和应除聋破瞆一击而通八
方上下地狱天宫一切满中十类四相凡厥声闻俱證
无上
 能仁禅寺在长洲县西北二里即梁重玄寺入国朝
 为承天寺庭列怪石俗传钱王立前有一土山故又
 名双蛾寺寺有铜无量寿佛像高丈馀宣和巾禁寺
 观桥梁名以天圣皇王等八字因改今额
  游永定寺北池僧舍      韦应物
卷七 第 29b 页 WYG1358-0780d.png
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绿池芳草气閒斋春树阴晴
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
  寓居精舍          韦应物
政拙欣罢守閒居初理生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野
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眼暗
文字废身閒道心清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撄
  喜辟疆夜至         韦应物
子有新岁庆独此苦寒归夜叩竹林寺山行雪满衣深
卷七 第 30a 页 WYG1358-0781a.png
炉正燃火空斋共掩扉还将一樽对无言百事违
 永定寺在吴县西前梁所置
  朱明寺           杨 备
不悌争分不义财旧居金碧照楼台何缘半夜狂风雨
时里却飞钱帛来
 朱明尼寺在吴县西北东晋时邑人朱明舍宅为寺
 旧传朱明富而孝友其弟听妇言坏宅欲辟兄离居
 明以金榖尽与弟唯留空室一夕大风雨悉飘财宝
卷七 第 30b 页 WYG1358-0781b.png
 还明宅弟与其妇愧而自缢明乃舍宅为寺
  和广化寺午日府宴致仕诸公  方子通
使君潇洒上宾门金地无尘昼敞关风静箫声来世外
日长仙景在人间诗成郢客争挥翰曲罢吴姬一破颜
此节东南无此会高名千古映湖山
 广化寺在长洲县学西一十步梁乾元三年诸葛氏
 舍宅为之名崇吴禅院本朝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
 额中更兵火夷为灰烬都僧正清立以医药利施一
卷七 第 31a 页 WYG1358-0781c.png
 方所得赀不以厚其藏而以建大殿塑三世佛大菩
 萨斋堂十方佛殿淳熙二年其徒复以馀橐创经楼
 龚颐正为之记其略如此
  龙兴寺碑序         房 琯
厥初道在人和上皇取象以济其略中古淳薄人散东
周出礼以顺其动后代浇极人妄西方流化以复其情
夫动与理违静与道遇诗书之义尚乎聪明其终动以
乖乘戒之旨反乎视听其终静以适然则先王之作其
卷七 第 31b 页 WYG1358-0781d.png
未尽欤如来之道其无上欤观其数乘方驾愚智各新
其业大慈一贯胎化咸遂其情法要飏言佛性可以悬
得禅宗阴契菩提可以程至通天上地下之事达前生
后舟之理历劫必遇其胜因累生固成其圆果轮回极
厄无物不尽非释迦如来孰能至于此乎精宫为归诚
之地比丘是觉后之人非明主良臣孰能崇于此乎此
宇宙我高祖创集之我烈祖润色之则天皇后中微之
孝和皇帝再兴之此龙兴寺则孝和之天下诸州各建
卷七 第 32a 页 WYG1358-0782a.png
同号所以庆王业也虽栋宇已立而装持未严开元十
七年天火下焚仅获半存州将皇三从叔无言圣胤帝
绪禀受自高发虑存诚与庶品不类于彼无度外之物
在我无累已之人广不可寻深难以测政成化漙身逸
俗康位居藩牧与天子共理亲则叔父与人主同家护
社稷深于他臣视龙兴别于馀寺兴言多感举意大成
以家率先施钱数万合境僧尼等道会一体物通十方
同力来奉佛塔此州是阖闾故国泰伯始封习俗尚华
卷七 第 32b 页 WYG1358-0782b.png
人士克让闻义风偃舍财云集上座戒严长江气雄心
朗才杰寺主行虔外想遗形苦心坚行相与戮力营卫
受仗州主由是发人取材辇货购匠川流咽塞道路相
望体制咨决于公输环巧采奇于众艺程式既定百工
齐举素无特起旧有增饰胤正殿之西霤蔓长庑之南
垂廓开房室增加厩库高阁叠起以下覆三门并建以
相挟如少华之承西岳少室之拱维嵩彩翠虹新栾栌
云密歘尔已就宛然化城右驿亭左城堞亘望直视(阙/)
卷七 第 33a 页 WYG1358-0782c.png
齐启背倚阛阓俯朝盈夕散之人前枕通庄阅朝京通
越之士地当聚落之腹壮为塔庙之首标吴中之巨丽
实天下之景福向若众生无缘则佛不出世象教何由
及此乎圣祀非长则帝不出震龙兴何以建寺乎州无
贤牧则黎庶不化财力何以得广乎百祥毕备成是宝
功足可以光扬前烈孚佑下人也琯浮客一过舍舟投
体目骇奇功心赏直节轻诸叙事不甚明畅铭而颂之
实在能者铭曰在昔元命运革唐德天象有归神器载
卷七 第 33b 页 WYG1358-0782d.png
复天人用庆玄津扇福乃命率土崇之法堂锡名取类
栋宇以光善本物持净亦神护发地腾焰莫知其故疏
缀烟销回廊烬去半落层搆斜通平地烈烈皇叔总我
古城象设不觏风埃咸盈崩残不葺忠孝何并乃广其
施诱人助成英英郡贰亦既同声粲粲僧士谁非会情
投心雾塞效信泉倾旧制俄满新规更营龙跳透槛虎
翼飞甍与国同劫配天作程假词绍美吁其以惊贞元
中造寺僧元壹神悟寺主灵俊上座灵琬都维那灵经
卷七 第 34a 页 WYG1358-0783a.png
营结搆心广愿成化摄有缘舍施云会取材斩木骤水
奔山骛途数千尅期以就戊寅岁刺史给事中京兆韦
公夏卿言念栋宇修复碑纪起废爰获旧文重此刻立
时十四年又十月十五日建东海徐知古书前守扬州
高邮县尉沈宁篆额
  龙兴寺           杨 备
高刹长幡敞净居方袍圆笠照通渠龙兴旧额加新榜
不见金轮皇帝书
卷七 第 34b 页 WYG1358-0783b.png
 龙兴寺在吴县西南梁所置绍兴间于官仓瓦砾中
 得房琯所作寺碑韦夏卿再立者
  开元寺浮海石像铭     梁简文帝
盖闻轩后之图载浮河洛秦王之璧更涌沧溟昭潭之
洲乘清源而西泛蓬莱之岫逐安流而南徙况夫道由
慈善应起灵觉是以无方之迹随机示现无缘之力因
物成感晋建兴元年癸酉之岁吴郡娄县界松江之下
号曰沪渎此处有居人以渔者为业挂此詹纶无甄小
卷七 第 35a 页 WYG1358-0783c.png
魪布斯九罭常待六鳌径望海中若二人像朝视浮沉
疑诸蜃气夕复显晦乍若潜火于是谓为海神即与巫
祝同往祈候七盘圜鼓先奏盛唐之歌百味椒浆屡上
东皇之曲遂乃风波骇吐光景晦明咸起渡河之悲窃
有覆舟之惧相顾失色于斯而返又有受持黄老好尚
神仙职在三洞身带八景更竭丹款复共奉迎尊像沉
躯没而不见经历旬日遐迩俱闻吴县华里朱膺清信
士也独谓大觉大慈将宏化迹乃沭浴清斋要请同志
卷七 第 35b 页 WYG1358-0783d.png
与东灵寺帛尼及胡伎数十人乘船至沪渎口顶礼皈
依歌呗赞德于时微风送棹淑景浮波云舒盖而未移
浪开花而不喷虽舟子招招弗能远骛而灵相峨峨渐
来就浦仰观神像嶷然双返非因鹢首讵假龙桥岂藉
银连宁须玉轴背各有题一名维卫一名伽叶于是时
众踊跃得未曾有复惧金仙之姿非凡所徙试就提捧
豁尔胜舟指燕宫而西归望葑门而一息道俗侧塞人
祗恊庆膺家住近通元寺乃孙权为乳母陈氏之所立
卷七 第 36a 页 WYG1358-0784a.png
也亦一邦之胜地胥山之神塔乃迁像于此寺武夫数
百咸不能胜共怪曰朱膺帛尼二人之力而能捧持不
觉为异今人工甚盛确乎不移此非精诚弗能致也乃
复竭心同时稽颡然后乃动至自舟中故知据井夜飞
实无以异石不能重有觉凭焉后有外国沙门释法开
来称彼国众圣所记云东方有二石像及阿育王塔若
能恭往礼觐灭无量罪免离三涂礼已而去中大通四
年岁在壬子临沙汝灵侯奉敕更造铜光二枚其一高
卷七 第 36b 页 WYG1358-0784b.png
九尺其一高八尺五寸铜迈丹阳耻论刘向之术区选
攻金无俟嵇康之锻既锼既镌是磨是铣晔如光定湛
似日轮亦当远照三千普瞻色像遥睹十方俱闻说法
岂止惜命小鸟忻入影中重罪众生还逄爱日而已哉
吴郡僧正慧法师深修五定净持七支于三宝中尽力
宏护立摩尼之胜殿制飞行之宝塔至于庄严妙色实
有厥劳昔鲁圣云亡尚追仪于有若楚臣殒世亦托
似于优旃放勋之后更图长乐之画文命之君不绝稽
卷七 第 37a 页 WYG1358-0784c.png
命之䙫或传诸往牍或布在前言或赞述盈耳或寿宫
虚置况远追应身近现灵迹不铭不勒何以称扬乃为
铭曰
巍巍大像堂堂最胜慧日独圜无生永證悯此鱼钩伤
兹螺孕乍动慈舟时延宝乘留住待缘独有传应传应
伊何宝兹灵像履冰晨游凌涛夜上七众有凭九垓知
仰照此真容开斯俗网千轮足起万字胸书身横五分
衣刻三铢嗟尔末俗心王所驱颡浮冰沬命役驰驹宜
卷七 第 37b 页 WYG1358-0784d.png
宏希向必尽勤劬睹相尘灭闻声惑祛湛然神迹长处
全吴
  开元寺佛钵诗并序      皮日休
按释法显传云佛钵本在毗舍离今在乾陀卫竟若千
百年当复至西月支国若千百年至于阗国若千百年
当至屈茨国若千百年当复来汉地晋建兴二年二圣
圣像浮海而至沪渎僧尼辈取之以归今存于开元寺
后建兴八年渔者于沪渎沙汭上获之以为臼类乃荤
卷七 第 38a 页 WYG1358-0785a.png
而用焉俄有佛像见于外渔者始以为异意沪渎二圣
之遗祥也乃以钵供之迄今尚存余遂观而为之咏因
寄天随子
帝青石作绿冰姿(佛律云此钵帝青玉/石也四天王所献也)曾得金人手自
持拘律树边斋散后提罗花下洗来时乳麋味断中天
觉麦麨香消大劫知从此共君亲顶戴针风应不等闲

                陆龟蒙
卷七 第 38b 页 WYG1358-0785b.png
王初受逞神功四钵须臾现一重(至今钵缘/有四重也)持次想
添香积饭覆时应带步罗钟光寒好照金毛鹿响静堪
降白耳龙从此宝函香里现不烦西去诣灵峰
  游开元寺          韦应物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绿
阴生昼静(一作/寂)孤花表春馀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开元寺诗并序        李 绅
此寺多太湖石有峰峦奇状者顷年多游寓于此及太
卷七 第 39a 页 WYG1358-0785c.png
和七年往来皆不复到寺中石亦大半无也
十层花宇真毫相数仞峰峦閟月扉攒立宝山中色界
散周香海小轮围坐隅咫尺窥岩壑匆外高低辨翠微
难保尔形终不转莫令偷拂六铢衣
  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皮日休
客省萧条柿叶红楼台如画倚霜空铜池数滴桂上雨
金铎一声松杪风鹤静时来珠像侧鸽驯多在宝幡中
如何尘外虚为契不得支公此会同
卷七 第 39b 页 WYG1358-0785d.png
                陆龟蒙
日上罘罳叠影红一声清梵万缘空䙰褷满地贝多雪
料峭入楼于阗风水榭初抽寥泬思竹匆犹挂梦魂中
灵香散尽禅家接谁共殷源小品同(辨正论亦有九流/一曰禅家者流殷)
(浩读小品经下二百/签疑义以问支道林)
  开元寺开笋园寄章上人    皮日休
园锁开声骇鹿群满林解箨水犀纹森森竞泫林稍雨
𡾼𡾼争穿石上云并出亦如鹅管合各生还似犬牙分
卷七 第 40a 页 WYG1358-0786a.png
折烟束露如相遗何胤明朝不茹荤
                陆龟蒙
春龙争地养檀栾况是双林雨后看迸出似豪当垤嵲
孤生如恨倚阑干凌虚势欲齐金刹折赠光宜照玉盘
更待锦苞零落后粉环高下挶烟寒
  开元寺避暑联句
烦暑虽难避僧家自有期泉廿于马乳苔滑似龙漦(日/)
(休/)任诞襟全散临幽榻旋移松行将雅拜篁阵欲交麾
卷七 第 40b 页 WYG1358-0786b.png
(龟蒙/)望塔青𩩉识登楼白鸽知石经森欲动珠像俨将
怡筒簟临杉穗纱巾透雨丝静谭蝉噪少凉步鹤随迟
(日休/)烟重回蕉扇风轻拂桂帷对碑吴地说开卷梵天
词积水鱼梁坏残花病枕欹怀君潇洒处孤梦绕罘罳
(龟蒙/)
  题寺阁           薛 能
一阁见一郡乱流仍乱山未能终日住尤爱暂时閒唱
棹吴门去啼林杜宇还高僧不可羡西景掩禅关
卷七 第 41a 页 WYG1358-0786c.png
  留客开元寺         方子通
昼锦新坊路稍西兴来携客就僧扉樽前倒玉清无比
笔下铿金妙欲飞篮舆直须乘月去榜歌时听采菱归
流传白雪吴城满顿觉炎歊一夕微
                程公辟
仙老论文小往还多才令尹独能攀携觞步入千花界
借榻清临一水间笑语不惊沙鸟去襟怀犹过野僧閒
城中此地无人爱坐对西南见好山
卷七 第 41b 页 WYG1358-0786d.png
 开元寺在吴县西南即后唐同光钱氏所徙寺也寺
 有晋时浮海来二石像及佛钵兵烬后二像犹存钵
 亦为一僧藏去得脱今寺中世宝之相传渔人以贮
 荤茹钵遂破璺视其璺处色采绚烂非玉非石不可
 名状
  大慈寺避暑联句
歊蒸何处避来入戴颙宅逍遥脱单绞放旷抛轻策爬
搔林下风偃仰涧中石(日休/)残蝉烟外响野鹤沙中迹
卷七 第 42a 页 WYG1358-0787a.png
到此失烦襟潇然揖禅伯藤悬叠霜蜕桂倚支云锡(龟/)
(蒙/)清阴竖毛发爽气舒筋脉逐幽随竹书选胜铺苮席
鱼跳上紫芡蝶化缘青壁(日休/)心是玉莲徒耳为金磬
敌吾宗昔高尚志在羲皇易岂独断韦编几将刓铁擿
(龟蒙/)天书既屡降野抱难自适一入承明庐盱衡论今
昔流光不容寸斯道甘枉尺(日休/)既起谢儒玄亦翻商
羽翼封章帷幄遍梦寐江湖日摆落函谷尘高欹华阳
帻龟蒙诏去云无信归来鹤相识半病夺牛公全慵捕
卷七 第 42b 页 WYG1358-0787b.png
鱼客少微光一点落此芒磔索(日休/)释子问池塘门人
废幽颐堪悲东序宝忽变西方籍不见步兵诗空怀康
乐屐龟蒙高名不可效胜境徒堪惜墨沼转疏芜玄斋
踰阒寂迟迟不能去凉飔满杉柏(日休/)日下洲岛清烟
生苾刍碧俱怀出尘想共有吟诗癖终与净名游还来
雪山觅(龟蒙/)
  游北禅寺          陆龟蒙
连延花蔓映风廊岸帻披襟到竹房居士祗今开梵处
卷七 第 43a 页 WYG1358-0787c.png
先生曾是草玄堂清樽林下看香印远岫匆中挂钵囊
今日有情消未得欲将名理问思光
                皮日休
戚历杉阴入草堂老僧虽见似相忘吟多几转莲花漏
坐久重焚柏子香鱼惯斋时分净食鸽能閒处伴禅床
云林满眼空羁滞欲对弥天转自伤
  寒夜访寂上人        陆龟蒙
月楼风殿静沉沉披拂霜华访道林鸟在寒枝栖影动
卷七 第 43b 页 WYG1358-0787d.png
人依古堞坐禅深明时尚阻青云步半夜犹追白石吟
自是海边鸥伴侣不劳金偈更降心
                皮日休
院寒青霭正沉沉霜栈乾鸣入古林数叶丹书松火暗
一声金磬桧烟深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谈经不废吟
何事欲攀尘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大慈寺在长洲县北皮陆集云晋戴颙宅也至唐司
 勋陆郎中居之后以为寺号北禅院
卷七 第 44a 页 WYG1358-0788a.png
  寄守坚觉初二僧       苏舜钦
曾携旧书卷来宿古禅林方外求知性诗中得赏音炉
开山夜静门掩雪天阴几上一寒砚灯前三苦吟韵强
颜汗落句切鬓丝侵玉就还重琢河穷更远寻穴争探
乳虎沙独㨂良金字稳天星转篇终海月沉唱训同纪
录得失暗规箴木铎不徇路薰风难和琴半生谁引手
中道比分襟分野三吴阔年华二纪深师方传祖印我
欲谢朝簪岭外烟岚地湖边云水心情牵张翰鲙梦想
卷七 第 44b 页 WYG1358-0788b.png
陆机禽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临
 报恩光孝禅寺在长洲县东南即旧天宁万寿禅院
 也徽宗时以为祝寿道场后即以为荐严之地改今
 额
  绍兴中提举徐谊给寿宁万岁院常平田记
                龚颐正
两浙西路常平荼盐使者治平江自行殿驻临安视昔
畿内若节诞弥奉觞称寿两宫之庭时为盛典先期环
卷七 第 45a 页 WYG1358-0788c.png
月率其属即府城东隅双塔寿宁万岁禅院建祝圣道
场备极严奉是院肇唐咸通建本朝雍熙创造双塔至
道初赐以御书遂改今额乾道中始革律焉规模比旧
增新四众皈仰云水坌集为一大丛林建院之民王氏
舍负郭田五百八十馀亩撞钟击鼓食者日倍师尝经
营而惧弗赡绍熙二年前太常丞徐公以新安高第就
畀使者节两朝所知德意孚达期年于此利兴害除会
昆山属邑宗王有田七千馀亩没入于官一时贵近相
卷七 第 45b 页 WYG1358-0788d.png
先规取牒诉旁午公晓以令甲皆不应得命有司召佃
如式而长老德溥因以千亩为请公委有司给之抑权
放势平讼息争不惟法理适宜人无加喙而院之众藉
是庶几资以无乏祷祠之地报上义深夫一用至公而
二美具非公其孰能之德溥属颐正记本末于是乎书
公永嘉人徐谊字子宜学有师承德业宏远固将推之
朝廷见之天下与来世此盖未足云三年上元日具位
龚颐正记
卷七 第 46a 页 WYG1358-0789a.png
 寿宁万岁院在长洲县东南旧罗汉院也寺有二塔
 对峙俗名双塔寺
  建乾元寺记         顾 况
五蕴十二入八界此上三科能包万法因缘生为有无
自性为空空有融一即中道义虽石船渡海蚊背负山
不为希有事僧法珣与和合众法藏等造乾元寺者晋
高士戴逵子颙之宅也乾元初节度使郑旻之奏云观
察使李涵李道昌皆有力大臣求无上道以心无所愿
卷七 第 46b 页 WYG1358-0789b.png
无边受者实与虽空不败有为有灭无为有为之体有
为无为之用无生无灭无相无为无名无法说无言语
法以无言语说故有相大乘有观法门无相大乘无观
法门于法有所得有相大乘义于法无所得无相大乘
义所得无所得二俱真一乘之义也为妙因果譬如种
子依地而生又如大地能荷群有虚空之体大于天地
天地有尽虚空无尽如来之体大于虚空光明虚觉圆
寂万亿故于无住本建乎诸法不动真际恒沙烦恼莫
卷七 第 47a 页 WYG1358-0789c.png
不断除鱼吞钩虎落阱蛾拂火此众生自取其毒道本
平坦树本清凉佛在提摩竭揭国成等正觉诸弟子栖
乎茂林藉彼祥草厥后因时设教犹著敝衣行次乞食
及往忉利省摩耶夫人优填王铸金刻木始用胶漆泥
布佛有像自此始也与佛在时功德无异于是给孤长
者造祗洹精舍木田底迦造龙宫精舍竺乾法兰造洛
阳白马寺佛图澄造邺中九百七十三寺释道安造襄
阳一十五寺远法师造庐山西林东林寺度法师造摄
卷七 第 47b 页 WYG1358-0789d.png
山栖霞寺杯渡法师造南陵隐静寺传大士造东阳双
林寺思大师造衡阳南岳寺智者大师造天台国清玉
泉等三十五寺略也涅槃无前无后般若无新无旧法
珣上人重旧德不轻新学门人清玦请况于经藏中抄
佛心说永示无极文曰
倬哉迷卢横亘大千百亿日月藕丝贯穿蚊背负之飞
登梵天尘劳为海般若为船截生死流是曰希有大哉
乾元寔则不朽和众云集珣称为首佛告善来宝坊崇
卷七 第 48a 页 WYG1358-0790a.png
哉法雨洒埃慈云徘徊
 乾元寺唐有之今不知所在据顾况记云晋戴逵
 宅皮陆集又以此禅寺为戴宅则此即今北禅寺
 矣
  南禅寺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  白居易
千佛堂转轮经藏者先是郡太守居易发心蜀沙门清
闲矢谟吴僧常敬弘正神益等僝功商主邓子成等施
财院僧法弘等蒇事太和二年秋作开成元年春成堂
卷七 第 48b 页 WYG1358-0790b.png
之费计缗万藏与经之费计缗三千六百堂之中上盖
下藏盖之间轮九层佛千龛彩绘金碧以为饰环盖悬
镜六十有三藏八面面二门丹漆铜锴以为固环藏敷
座六十有四藏之内转以轮止以柅经函二百五十有
六经卷五千五十有八藏成经具之明年苏之缁白徒
聚谋曰今功德如是谁其尸之宜请有福智僧越之妙
喜寺长老元遂禅师为之主宜请初发心人前本郡守
白太傅为之记佥曰然师既来教行如流僧至如归供
卷七 第 49a 页 WYG1358-0790c.png
施达嚫随日而集堂有羡食路无饥僧游者学者得以
安给惠利饶益不可思量师又日与苾刍众升堂焚香
合十指礼千佛然后启藏发函鸣犍椎唱伽陀授持读
讽十二部经经声洋洋充溢虚空上下近远有情识者
法音所及无不蒙福法力所摄鲜不归心恍然巽风一
变至道所得功德不自觉知由是而言是堂是藏是经
之用信有以表旌觉路也脂辖法轮也示火宅长者子
之便门也开毛道凡夫生之大窦也亶其然乎又明年
卷七 第 49b 页 WYG1358-0790d.png
院之僧徒三诣雒都请余为记夫记者不唯纪年月述
作焉亦在乎辨兴废示劝戒也我释迦如来有言一切
佛及一切法皆从经出然则法依于经经依于藏藏依
于堂若堂坏则藏废藏废则经坠经坠则法隐法隐则
无上之道几乎息矣呜呼凡我国土宰官支提上首及
摩摩帝辈得不虔奉而护念之乎得不保持而增修之
乎经有阙必补藏有隙必葺堂有坏必支若然者真佛
弟子得福无量反是者非佛弟子得罪如律开成四年
卷七 第 50a 页 WYG1358-0791a.png
二月一日记
 南禅寺唐有之今不知所在
 
 
 
 
 
 
卷七 第 50b 页 WYG1358-0791b.png
 
 
 
 
 
 
 
 吴都文粹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