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三体唐诗 提要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1a 页 WYG1358-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

  三体唐诗       总集类

  提要

  (臣)等谨案三体唐诗六卷宋周弼编弼有汶
阳端平诗隽已著录是编乃所选唐诗其曰
三体者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也首
载选例七言绝句分七格一曰实接一曰虚
接一曰用事一曰前对一曰后对一曰拗体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1b 页 WYG1358-0001b.png
一曰侧体七言律诗分六格一曰四实一曰
四虚一曰前虚后实一曰前实后虚一曰结
句一曰咏物五言律诗分七格前四格与七
言同后三格一曰一意一曰起句一曰结句
宋末风气曰薄诗家多不工古体故赵师秀
众妙绝方回瀛奎律髓所录者无非近体弼
此书亦复相同所列诸格尤不足尽诗之变
而其时诗家授受有此规程存之亦足备一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2a 页 WYG1358-0002a.png
说考范晞文对床夜语曰周百弼送唐人家
法以四实为第一格四虚次之虚实相半又
次之其说四实谓中四句皆景物而实也于
华丽典重之中有雍容宽厚之态此其妙也
昧者为之则堆积窒塞而寡于意味矣是编
一出不为无补后学有识高见卓不为时习
薰染者往往于此解悟间有过于实而句未
飞健者得以起或者窒塞之讥然刻鹄不成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2b 页 WYG1358-0002b.png
尚类鹜岂不胜于空疏轻薄之为稍加探讨
何患古人之不我同也云云又申明其四虚
之说及前实后虚前虚后实之说颇为明白
乃知弼撰是书盖以救江湖末流油腔滑调
之弊与沧浪诗话各明一义均所谓有为言
之者也旧有元释圆至注疏漏殊甚已别存
其目此本为高士奇所补正虽未能本本原
原尽得出典而文从字顺视旧注差清整矣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3a 页 WYG1358-0002c.png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3b 页 WYG1358-0002d.png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4a 页 WYG1358-0003a.png
  三体唐诗原序

  有唐三百馀年才人杰士驰骤于声律之学体裁风格
与时盛衰其间正变杂出莫不有法后之选者各从其
性之所近胶执已见分别去取以为诗必如是而后工
规初盛者薄中晚为佻弱效中晚者笑初盛为肤庸各
持一说而不相下选者愈多而诗法愈晦今所传才调
国秀河岳英灵中兴间气诸集皆唐人选其本朝之诗
未失绳尺厥后汶阳周伯弜取唐人律诗及七言断句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4b 页 WYG1358-0003b.png
若干首类集成编名唐三体诗自标选例有虚接实接
诸格其持论未必尽合于作者之意然别裁规制究切
声病辨轻重于毫釐较清浊于呼噏法不可谓不备矣
明杨升庵焦弱侯号称好古于是编每有所指摘予童
时曾受于塾师长乃弃去去年冬将自京师南还见此
本于旅店携之骡纲中每当车殆马烦辄一披展如见
故人其词婉曲绵丽去肤庸者绝远而犹未至于佻弱
且卷帙无几行囊旅笥摒挡甚便因取而授梓诗故有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5a 页 WYG1358-0003c.png
高安释圆至笺注语多纰缪为删其十之四五间附以
臆说欲使作者之意宛若告语三唐诗法亦庶几存什
一于千百也至才人杰士以诗擅当时名后世者非古
体不能穷其变非排体不能尽其长则予将有续三体
之选与学诗者共参之江村高士奇序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5b 页 WYG1358-0003d.png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6a 页 WYG1358-0004a.png
  三体唐诗选例

  七言截句

  一实接截句之法大抵第三句为主以实事寓意接
处转换有力若断而续涵蓄不尽之趣此法久失其
传世鲜有知之者矣

  一虚接第三句以虚语接前两句也亦有语虽实而
意虚者于承接之间略加转换反正顺逆一呼一唤
宫商自谐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6b 页 WYG1358-0004b.png
  一用事诗中用事易于窒塞况二十八字之间尤难
堆叠必融事为意乃为灵动若失之轻率则又邻于
里谣巷歌可击筑而讴矣

  一前对接句兼备虚实两体但前句作对接处微有
不同相去一间特在称停之间耳

  一后对此体唐人用者亦少必使末句虽对而词足
意尽若未尝对方为擅场

  一拗体此体绝高必得奇句方见标格所谓风流挺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7a 页 WYG1358-0004c.png
特不烦绳削而自合者神来之候偶一为之可耳

  一侧体其说与拗体相类发兴措辞以奇健为工

  七言律诗

  一四实其说在五律但造句差长微有分别七字当
为一串不可以五言泛加两字最难饱满易疏弱又
前后多患不相照应自唐人中工此者亦有数可见
其难矣

  一四虚其说亦在五言然比之五言少近于实盖句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7b 页 WYG1358-0004d.png
长而全虚恐流于柔弱要须景物之中情思通贯斯
为得之

  一前虚后实颈联颔联之分五言人多留意至七言
则自废其说音节谐婉者甚寡故标此以待识者

  一前实后虚其法同上景物情思互相揉绊无迹可
寻精于此法自尔变化不穷矣

  一结句诗家之妙全在一结遒逸婉丽言尽而意未
止乃为当行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8a 页 WYG1358-0005a.png
  一咏物唐末争尚此体不拘所咏别入外意而不失
摹写之巧有足喜者

  五言律诗

  一四实中四句全写景物开元大历多此体华丽典
重之中有雍容宽厚之态是以难也后人为之未免
堆垛少味

  一四虚中四句皆写情思自首至尾如行云流水空
所依傍元和以后流于枯瘠不足采矣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8b 页 WYG1358-0005b.png
  一前虚后实前联写情而虚后联写景而实实则气
势雄健虚则态度谐婉轻前重后剂量适均无窒塞
轻佻之患大中以后多此体至今宗唐诗者尚之

  一前实后虚前联写景后联写情前实后虚易流于
弱盖发兴尽则难于继落句稍间以实其庶乎

  一一意确守格律揣摩声病诗家之常若轶出度外
纵横恣肆外如不整中实应节则非造次所能也

  一起句发首两句平稳者多奇健者少然发句太重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9a 页 WYG1358-0005c.png
后联难称必全篇停匀乃佳

  一结句五言结句与七言微异七言韵长以酝藉为
主五言韵短以陡健为工





三体唐诗 提要 第 9b 页 WYG1358-0005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