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60815c 页
卷一 第 1a 页 0200-044.png
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卷上
    西山勇悟真人施岑
   本始化
祖师姓许名逊宇敬之曾祖琰祖五父肃世
为许昌人高节不仕颖阳由之后也父汉未
避地于豫章之南昌因家焉吴赤鸟二年巳
未毋夫人梦金凤衔珠坠于掌中玩而吞之
及觉腹动因是有娠而生祖师焉
  诗曰
 金凤衔珠降九天高阳圣毋诞英贤
卷一 第 1b 页 0200-045.png
 红光应瑞腾兰室紫府书名镂玉篇
 父祖若非脩德行儿孙焉得作神仙
 玄功道妙超今古福及君民数百年
   仙昆化
句曲山远游君迈护军长史穆皆祖师再从
昆弟也
  诗曰
 二许潜修道术高 隐身句曲避尘劳
 无心竞利参戎幕 岂意循名恋俗曹
 仙泒源流来处远 灵根枝叶自相交
卷一 第 2a 页 0200-046.png
 祖师又得为昆仲迥与凡人异所操
   悟真化
祖师生而颖悟姿容秀伟少小通疏与物无
忤尝从猎射一麀鹿中之子堕鹿毋犹顾舐
之未竟而毙因感悟即折弃弓矢
  诗曰
 天形道貌莹无尘 眉目清疏出世人
 腹量涵容江与海 心诚伏御鬼和神
 匪因射鹿明元性 奚得骖鸾證至真
 接物利生阴德厚 到今勋绩愈如新
卷一 第 2b 页 0200-047.png
  务学化
祖师尅意为学博通经史明天文地理音律
五行谶纬之书尤嗜神仙修鍊之术颇臻其
妙闻西安吴猛得至人丁义神方乃往师之
悉传其妙
   时曰
 天然聪慧胜群愚 尅意潜通百氏书
 处世固当穷世事 求仙须要悟仙枢
 奚将妙道全吾矣 希得神方济众欤
 幸尔吴君开宝笈 美哉功行两相符
卷一 第 3a 页 0200-048.png
   择地化
遂与郭璞访名山求善地为楼真之所得西
山之阳逍遥山金氏宅遂徙居之今逍遥福
地玉隆万寿宫是也金氏见为神后有传日
以修鍊为事令有丹井药曰存为不求闻达
乡里化其孝友交游服其德义
   诗曰
 西山福地是仙都 翠嶂清溪称画图
 因与郭君亲卜兆 遂蒙金氏乐迁居
 天然风水宜修鍊 日与朋俦自刈锄
卷一 第 3b 页 0200-049.png
 乡党欢欣从德化 自兹道誉播江湖
   金药化
尝有售铁灯檠者因夜然灯见有漆剥处视
之金也翼日访主还之人有馈遗苟非其义
一介不取
   诗曰
 禀性清廉众所称 岂从人欲受金檠
 万钟馈我犹非义 一介遗吾不婉情
 财若浮云空聚散 行如皦日愈高明
 祖师仰视先宗志 昔授尧禅尚乃轻
卷一 第 4a 页 0200-050.png
   旌阳化
郡举孝廉不就朝廷屡加礼命不得巳乃以
太康元年起为蜀郡旌阳县令时年四十二
   诗曰
 仁声溢郡众民怀 贤牧飞缄达玉阶
 云捧红鸾衔诏至 风吹白鹤出山来
 世尘难昧烟霞性 廊庙方虚栋宇材
 帝命竉颁遽敢拒 旌阳德政自兹开
   德政化
视事之初戒吏胥去贪鄙除烦细脱囚絷悉
卷一 第 4b 页 0200-051.png
开谕以道吏民悦服咸愿自新发摘如神吏
不敢欺其听讼必先教以忠孝慈仁忍慎勤
俭近贤远奸去贪戢暴具载文诫言甚详悉
复患百里之远难以户晓乃择秀民之有德
望与耆老之可语者委之劝率故争竞之风
日销久而至于无讼
   诗曰
 飞舄仙俦德政嘉呜琴堂畔绝谨哗
 仁深乳雉驯桑近德重灾螟去境赊
 志大本期兴传两身闲聊且种桃花
卷一 第 5a 页 0200-052.png
 庭空务简民无讼 昼永帘垂任影斜
   眼乏化
先是岁饥民无以输租郡邑绳以法率多流
移祖师乃以灵丹点瓦砾为金令人潜瘗于
县圃一日籍民之未输者咸造于庭诘责之
使服力役于后圃民钁地获金得以输纳遂
悉安堵邻境流民慕其德惠来依附者甚众
逐至户口增衍
   诗曰
 天时荒歉稻梁枯致使饥民欠赋租
卷一 第 5b 页 0200-053.png
 郡邑袧催增逼法户门迫急遂逃居
 密将金宝藏园圃诈役农人强钁锄
 因此获财偿税后乡夫携挈复田庐
   平疫化
属岁大疫死者十七八祖师以所授神方拯
治之符咒所及登时而愈至于沈痾之疾无
不痊者传闻他郡病民相继而至者日且千
计于是标竹于郭外十里之江置符水于其
中俾就竹下敛之皆瘥其悼耄赢疾不能自
至者汲归饮之亦获痊安蜀民为之谣曰人
卷一 第 6a 页 0200-054.png
无盗窃吏无奸欺我君活人病无能为其后
江左之民亦来汲水于旌阳祖师乃咒水一
器置符其中令持归置之江滨亦植竹以标
其所俾病者饮之江左之民亦良愈今号蜀
江是也亦名锦水今属瑞州高安
   诗曰
 时当疫毒盛流行 闾里相传病可茕
 欲阐神方诚一念 加持法水济群生
 沈痾得此身皆健 大疾因斯体顿轻
 锦水亦来求拯救 至今标竹在江泓
卷一 第 6b 页 0200-055.png
   弃荣化
祖师任旌阳既久知𣈆室将乱乃弃官东归
(旌阳县属汉州祖师飞升之复诏攺为德阳)
(表祖师之德及民也寻移县治于西偏而以)
(故址为观今号旌阳观)属民感其德化无计
借留所在立生祠家传画像敬事如神明马
启行之日裹粮而送者蔽野有至千里始还
者有随至其宅愿服役而不返者乃于宅东
之隙地结茅以居状如营叠多攺氏族以从
祖师之姓故号许家营马其遗爱及民有如
卷一 第 7a 页 0200-056.png
 此者
   诗曰
 官成名遂复何图 岿老吾乡效二疏
 立像祠堂知几处 裹粮耆幼拥长途
 太王避狄成歧市 虞舜辞尧起邓墟
 遗爱及人人弗舍 结茅俱就许营居
   新梧化
祖师尝至新梧憩于柏林忽有女童五人各
持宝剑来献祖师异而受之其地今为柏林
观也既而偕至祖师之第惟日击剑自娱人
卷一 第 7b 页 0200-057.png
莫能测祖师识其剑仙也常礼遇之卒获神
剑之用(祖师飞升之后遂隐于乎植柏之下)
(囚号柏树仙童)
   诗曰
 路入新梧值五童 各持宝匣献霜锋
 默施慧照先知异 识有灵威特见容
 叱使鬼神行法令 诛除蛇蜃灭妖凶
 祖师功满升天去 仙女身潜翠柏中
   黄堂化
既而与吴君游于嵩阳闻金陵丹阳县黄堂
卷一 第 8a 页 0200-058.png
靖有女师谌姆多道术遂同往致敬扣以道
妙姆曰君等皆夙禀灵骨仙名在天然昔之
孝悌王自上清下降化度人世示陈孝道初
降兖州曲阜县兰公家曰后𣈆代当有神仙
许逊传吾此道是为众真之长留下金丹宝
经铜符铁劵令公授吾使掌之以俟子积有
年矣吾复授孝道明王之法亦以孝为本子
今来矣吾当授子乃择日登坛依科盟授阐
明孝道誓戒叮咛出铜符铁养金丹宝经正
一斩邪之法三五飞步之术诸阶秘诀悉以
卷一 第 8b 页 0200-059.png
传付祖师(今净明五雷法之类皆姆所授也)
   诗曰
 因参谌姆访黄堂 教法宗崇孝弟王
 香始将焚乘欲露 语犹未发意相当
 铜符铁劵宣盟誓 宝典金丹甚审详
 择日登坛尽传付 旌阳名久注仙乡
   玉谱化
谌姆顾谓吴君曰君昔以神方为许君之师
今孝遒明王之教独许君得传君当返师之
况玉皇元谱君位元都御史许君位高明大
卷一 第 9a 页 0200-060.png
使总领仙籍品秩相辽又所主十二辰配十
二国之分许君司玄枵之野于辰为子统摄
十二分野君领星纪之邦于辰为丑耳自今
宜以许君为长也
   诗曰
 世云昔作许君师 玉谱仙班未合宜
 虽假神方相接示 岂知圣职有穹卑
 下司分野存资次 上列星𨇠不等夷
 品秩相辽分使史 旌阳为长复何疑
   朝真化
卷一 第 9b 页 0200-061.png
祖师与吴君礼谢讫辞行祖师方心期每岁
必来谒姆姆觉之曰子勿来吾即还帝乡矣
因取香茅一根望南掷之曰子归认茅落处
立吾祠岁秋一至足矣祖师与吴君还首访
飞茅之迹寻于所居之南四十里馀得之巳
丛生矣遂建祠宇亦以黄堂名之(号曰崇真)
(观今称黄堂隆道宫者是也)每岁仲秋三日
必往礼谒焉
  诗曰
 心期每岁一来朝 顶戴师恩不易消
卷一 第 10a 页 0200-062.png
 路径何辞千里步 仙君或返五云轺
 拔茅掷去丛生地 营像崇修或建祧
 岁岁仲秋三日至 满空鸾鹤杂萧韶
   憩真化
祖师往访飞茅路傍见陂水清澈为之少憩
曰憩真靖(今清陂村憩真靖是也)又见乡民
盛烹宰以祀神且相诧曰祭不腆则神怒降
祸矣祖师曰怪𣐯敢尔耶夜宿于逆旅召风
雷伐之拔其林木明日告其里人曰妖社巳
驱毋用祭也(今其地有废社不祭)
卷一 第 10b 页 0200-063.png
   诗曰
 回程沿路访飞茅 村抵清陂暂息劳
 忽见乡民陈祀祷 却因妖社起烹熬
 岂容土木兴灵怪 乃召风雷尽剿鏖
 遍告里人毋妄祭 一方宁谧绝喧嗷
   灵泉化
祖师见负檐远汲者满道乃以杖刺社前涸
泽出泉以济之虽早不竭(今大泽村紫阳靖)
(石井是也)
   诗曰
卷一 第 11a 页 0200-064.png
 负檐远汲甚劳瘨 泽涸居民苦乏泉
 五岳杖灵才刺动 一泓水涌即潺湲
 耿恭受敌驱工凿 庞俭因铜募力穿
 争似祖师施妙用 泠然甘液自涓涓
   龙城化
明日登山巅指山腰之泉鏬曰是有异物藏
焉后将为孽遂立坛靖以镇之(今每岁朝谌)
(姆必憩于此号龙城观)
   诗曰
 偶因登眺上层巅 忽睹山腰迸一泉
卷一 第 11b 页 0200-065.png
 俄见妖氛蓊郁处 乃知异物所藏焉
 他时若出民罹害 此日须将法以迁
 于是立坛为镇伏 至今遗迹尚依然
   松壁化
祖师渡小蜀江(今名黄湖口)扺江千之肆主
人朱氏虽贫而迎接甚敬祖师戏画一松于
其壁而去其家即日市利加倍后江涨溃堤
市舍俱漂惟松壁不坏(今名松湖市朱氏见)
(庙食其地)
   诗曰
卷一 第 12a 页 0200-066.png
 朱氏虽贫喜接宾 祖师惠访有缘人
 欣然座次留仙墨 贵尔家中作宝珍
 自后云踪相渺渺 从兹市利甚旼旼
 迩来江涨漂堤舍 松壁如山护以神
  黄龙化
祖师尝鍊神丹于艾城之黄龙山山湫有蛟
魅护为渊薮辄作洪水欲漂丹室祖师遣神
兵擒之钉于石壁(今有钉蛟石犹在焉)丹成
祭于幕阜葛仙公石室遂至脩川爱其湍急
而味坚乃取神剑磨于涧傍之石(今在脩川)
卷一 第 12b 页 0200-067.png
(梅山后人于其处立观以表其圣迹今号为)
(旌阳观是也)寻渡水登秀峰(今号曰旌阳山)
为增于峰顶以醮谢上帝乃服仙丹
   诗曰
 因入黄龙要鋉丹 山湫蛟蜃发洪湍
 亟呼猛吏排金甲 追摄狂妖钉石峦
 事毕寻溪磨宝剑 药成登岭𦵶瑶坛
 祖师醮谢天真罢 服饵刀圭跨彩鸾
   西安化
吴君居近马(溪南有吴仙村吴仙观即吴真)
卷一 第 13a 页 0200-068.png
(君之故居也)遂造吴君之宅过西安县今之
分宁是也县社伯出谒祖师诘其地分有妖
物为民害者其神匿之粗师行过一小庙庙
(庙神姓毛兄弟五人今号恊佑庙者在县)
(之东)迎告曰比有蛟孽害民知仙君来故往
鄂渚藏矣后将复还愿为斯民除之祖师如
其言蹑迹追之至鄂渚路傍逢三老人(今三)
(王庙)询其蛟孽所在皆指日见㐲于前之桥
(今号曰伏龙桥是也)祖师至桥侧仗剑叱
之蛟惊奔入大江遂匿子渊(今号曰下龙火)
卷一 第 13b 页 0200-069.png
乃敕吏兵驱之蛟从上流奔出遂乃诛之(今)
(号上龙口是也)祖师怒西安社伯之不职锢
其祠门止民间之享祀(今分宁县城隍庙正)
(门常闭开则邑有火灾祝师止从偪户出入)
(居民祭者少)今祀小庙(今封恊佑侯庙食甚)
(感亦多灵感)
   诗曰
 世云携驾过吴村 闻有皎精此地存
 三老指桥言㐲匿 五俟当道告逃奔
 廉民弭害毋留种 蹑迹追擒要绝根
卷一 第 14a 页 0200-070.png
 师怒西安神不职 至令犹自镍祠门
   丹药化
巳而还郡城粗师曰此地水陆冲要人物繁
夥岂无分合得仙之人试以丹数粒杂他药
货之令其信缘而取既而赎者虽多竟无一
人过者祖师吁叹以世间仙才之难得也
   诗曰
 洪都繁夥足人烟 岂乏贤材合得仙
 鼎内试损丹数粒 囊中杂以药千圆
 遂今众弟巡街货 任使诸人信手拈
卷一 第 14b 页 0200-071.png
 卖尽药圆丹尚在 纵无一个有玄缘
   藏溪化
祖师闻新吴有蛟为孽因持剑捕逐之(故所)
(经游处曰龙泉观令攺为仙游是也)蛟撄窜
入溪穴(至今号日藏溪)祖师乃以巨石书符
及作镇蛟文以禁之(镇蛟文石碣尚存今为)
(僧院曰延真傍建观亦曰延真在奉新县西)
(十里)
   诗曰
 闻说新具有毒蛟 非时兴怪涨波涛
卷一 第 15a 页 0200-072.png
 祖师仗剑亲诛戮 妖物潜溪辄避逃
 禁立雄文防跳踔 镇留宝箓塞㟹嶆
 昭然碑碣存遗记 千古人尊道德高
   海昏化
时海昏之上辽有巨蛇据山为穴吐气成云
亘四十里人畜在其气中者即被吸吞无得
免者江湖舟船亦遭覆溺大为民害祖师闻
之乃登北岭之巅验之(今赤乌观之东曰会)
(仙峰即其处也)果见毒气涨空祖师悯斯民
之罹其害乃集弟子将往诛之
卷一 第 15b 页 0200-073.png
   诗曰
 毒气横空厄巨蛇 海昏百里绝人家
 据山作穴兴风势 吐气如云翳日华
 道路弗通吞兽畜 江湖为害覆舟艖
 祖师登岭先观视 众弟同心唾手拿
   赤鸟化
初入其界远近居民三百馀人知粗师道法
竞来告愬求哀恳切祖师曰世运周流当斯
厄会生民遭际合受其灾吾之比来正为是
事当为汝曹除之吾誓不与此蛇俱生也有
卷一 第 16a 页 0200-074.png
顷群弟子至亦同劝请祖师曰须时至乃可
于是卓剑于地默祷于天良久飞泉涌出俄
有赤乌飞过祖师曰可矣(其地为候时观后)
(攺赤鸟观今为寿圣又曰广福本朝道士万)
(中行诗曰昔有长蛇抗毒威旌阳曾此俟诛)
(夷洞中仙子方如命天上灵鸟忽报时符使)
(怒飞凌谷口剑星交下鬼神悲一千年后几)
(兴废可惜阴功无尽期张天觉有卓剑泉诗)
(云卓剑遽成岩下井待时遥动日中乌海昏)
(馀孽今除尽馀泽犹存七靖图)
卷一 第 16b 页 0200-075.png
   诗曰
 长蛇为梗拥烟霾 世运周回合受灾
 道法有灵人赴愬 皇民无幸孰悲哀
 奚容尔怪施凶慝 既值吾徒必斩摧
 卓剑俟时如可待 乌飞泉涌似相催
   斩蛇化
遂前至蛇所仗剑布气蛇惧入穴乃飞符召
海昏社伯驱之不能出复召南昌社公助之
(其符落于县束因建观号符落今名太和)
蛇出穴举首高十馀丈目若火炬吐毒冲天
卷一 第 17a 页 0200-076.png
乡民咸鼓噪相助是时粗师啸命风雷指呼
神兵以摄伏之使不得动臭君乃飞步踏其
首以剑劈其颡蛇始低伏弟子施岑甘战等
引剑挥之
  诗曰
 飞符连召社神驱 蚺首昂昂百丈馀
 目闪火光悬电镜 口喷烟雾暗云衢
 乡民鼓噪威相助 法主呼雷尽馘除
 更得吴君腾步踏 蛇头低伏始加诛
   小蛇化
卷一 第 17b 页 0200-077.png
蛇腹裂有小蛇自腹中出长数文甘君欲斩
之祖师曰彼未为害不可妄诛小蛇惧而奔
行六七里闻鼓噪声犹返听而顾其毋(今枕)
(名有蛇子港七里听)群弟子请追而戮之粗
师曰此蛇五百年后若为民害当复出诛之
以吾坛前松柏为验其枝覆坛拂地是其时
也又预识云吾仙去后一千二百四十年间
豫章之境五陵之内当出地仙八百人其师
出于豫章大扬吾教郡江心忽生沙洲掩过
沙井口者是其时也(事见松沙记豫章职方)
卷一 第 18a 页 0200-078.png
(乘云龙沙在章江西岸石头之上与郡城相)
(对潘清𨓜有望龙沙诗云五陵无限人密视)
(松沙记松沙虽未合气象巳灵异昔时蛟龙)
(湫半作桑麻地地形带江转洲浮有连势)
时小蛇若为害彼八百人自当诛之苟无害
于物亦不可诛也蛇子遂得入江(建昌县蛇)
(子港是其处有庙在新建县吴城山甚灵本)
(朝封灵顺昭应安济患泽王俗呼曰小龙庙)
大蛇既死其骨聚而成洲今号龙骨洲
  诗曰
卷一 第 18b 页 0200-079.png
 蛇子虽奔蛇毋亡 远闻鼓噪尚回肮
 堪嗟虺类能存孝 故得师资且弗伤
 后世重来兴国害 真仙必是奋雷戕
 龙沙族绕江流急 本是当时聚骨场
   七靖化
祖师于海昏经行之所皆留坛井凡六处通
候时之地为七其势布若斗星之状盖以镇
弭后患(七靖者谓进化靖御奏靖丹符靖华)
(袁靖紫阳靖霍阳靖刘其靖今皆为官观或)
(为寺院官舍者有之矣)复至邑之西址见山
卷一 第 19a 页 0200-080.png
泉清冽乃投符其中与民疗疾其效亦比蜀
(令号口冷水台)臣蛇既诛妖血污剑于是
磨洗之且削石以试其锋(今建吕县有磨剑)
(池试剑石)告其徒曰大蛇虽灭蛟精未诛彼
物通灵必知吾有除害意恐其伺隙溃郡城
吾归郡乎战岑二子从我焉时永嘉六年也
   诗曰
 海昏巨蟒已遭诛犹虑馀妖未尽驱
 磨剑试锋因削石借泉蠲疾遂投符
 师穿义井兴滋泽民赖灵坛胜帱怃
卷一 第 19b 页 0200-081.png
 昔所经行营七靖今营仙馆表追怤
   炭妇化
祖师道术高妙箸闻远迩求为弟子者数百
人却之不可得乃化炭为美妇人夜散群弟
子处以试之明旦阅不为所染者惟十人耳
即异时上升诸高弟也自是凡周游江湖诛
蛟斩蛇无不从焉馀多自愧而去(今建昌县)
(西津名炭妇市立观曰妙明)
   诗曰
 祖师道术世无伦遐迩归投数百人
卷一 第 20a 页 0200-082.png
 要作金仙传上诀故将炭妇试诸宾
 咸迷赭粉贪欢事不觉烟煤巳污身
 各负惭颜逃散去惟馀十一是高真
   横泉化
祖师乃与甘施二君归郡周览城邑适有一
少年美半度衣冠甚伟通谒自称姓慎礼貌
劝恪应对捷给远告去祖师谓弟子曰适者
非人老蛟之精故来见试也体貌虽是腥风
袭人吾故愚之庶尽得其丑类尔迹其所之
乃在江浒化为黄牛卧郡城沙碛之上(今名)
卷一 第 20b 页 0200-083.png
(黄牛大洲是也)租师乃剪纸化黑牛往𨷖之
令施岑潜持剑往俟其𨷖酣即挥之施君一
挥中其股牛奔入城南之井中(井名横泉今)
(在上蓝寺东南角墙掩井口故亦号蛟井)
  诗曰
 祖师道眼孰能欺 叵耐蛟精敢诈窥
 辩论闲谈虽可衒 腥风臭气弗能移
 俄然化犥才眠稳 忽被神牛𨷖力疲
 宝剑一挥伤左股 横泉撺入必当追
   追蜃化
卷一 第 21a 页 0200-084.png
祖师遣符使寻其踪乃知直至长沙于贾谊
井中出化为人即入贾玉史君之家先是蛟
精尝慕玉之女美化为一少年谒之玉大爱
其才许妻以女因厚赂玉之亲信皆称誉焉
遂成婚居数岁生二子尝以春夏之交孑然
而出周游江湖若营贾者至秋则乘巨舸重
载而归所赀皆宝货盖乘春夏大水覆舟所
获也是秋徒还绐玉云财货为盗所劫且伤
左股玉举族叹惋求医疗之
  诗曰
卷一 第 21b 页 0200-085.png
 蛟精逃窜入横泉 慕缔长沙贾氏联
 夙业所钟生两子 此缘相合未多年
 每掊宝贷回家舍 却在江湖陷客船
 神剑伤时疮不愈 诡言盗劫故空还
   昭潭化
祖师乃为医士谒玉玉喜召其婿出求医蛟
精觉之𢣷不敢出玉自起召之祖师随至其
堂厉声叱曰江湖蛟精害人非一吾寻踪至
此岂容逃遁速出速出蛟精计穷乃现本形
蜕蜒堂下为史兵所诛祖师以法水噀其二
卷一 第 22a 页 0200-086.png
子亦皆为小蛟并诛之贾女亦几变形其父
毋为哀求祖师给以神符故得不变祖师谓
玉曰蛟精所居其下即水今君舍下深不踰
尺皆洪波也可速徒居毋自蹈祸玉举家惶
骇迁居高原其地不日陷为渊潭深不可测
(今长沙昭潭是也)
  诗曰
 师携医药过湖南贾玉闻知请接谈
 顿觉蛟精生恐惧亟呼虎吏转忧惔
 形诛砌下惊诸族水噀堂前变两男
卷一 第 22b 页 0200-087.png
 妖绝徒居高阜处未几斯地化深潭
   镇蛟化
祖师复还豫章而蛟之馀党甚盛虑祖师诛
之心不自安乃化为人散游城市访祖师弟
子诡言曰仆家长安积世崇善远间贤师许
君有神剑愿闻其功弟子语之曰吾师神剑
指天天裂指地地坼指星辰则失度指江河
则逆流万邪莫可当神圣之宝也又曰抑有
不能伤者乎弟子岁之曰惟不能伤冬瓜葫
芦耳蛟以为诚然继而尽化其属为葫芦冬
卷一 第 23a 页 0200-088.png
瓜连枝带蔓浮泛满江拟流出境祖师晨兴
觉妖氛甚盛乃顾江中见蛟精所化即以剑
授施岑使履水斩之党属茹连悉无噍类江
流为之变色祖师曰此地蛟螭所穴不有以
镇之后且复出为患人不能制也乃役鬼神
于牙城南井铸铁为柱出井外数尺下施八
索钩锁地脉(今铁柱延真官是也)祝之曰铁
柱若凹其妖再兴吾当复出铁柱若正其妖
永除由是水妖屏迹城邑无虞复虑复世奸
雄妄作故因铁柱以为识记云地胜人心善
卷一 第 23b 页 0200-089.png
应不出㚥雠纵有兴谋者终须不到头之言
祖师之虑后世深有如此者
   诗曰
 江湖蜃类甚忧虞 问剑何功欲避诛
 雪刃犹能刳五石 霜锋岂不割瓜葫
 𢋫形本要随流去 履水俄然尽斩除
 师见蛟螭多窟火 复留铁柱镇洪都


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