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346-00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文选卷三
  司马君实文
   周论
周自平王东迁日已衰微至于战国又分而为二其土
地人民不足以比强国之大夫然而天下犹尊而事之
以为共主守文武之宗祧绵绵焉久而不绝其故何哉
植本固而发源深也昔周之兴也礼以为本仁以为源
卷三 第 1b 页 WYG1346-0045b.png
自后稷已来至于文武成康其讲礼也备矣其施仁也
至矣民习于耳目浃于骨髓虽后世微弱其民将有陵
慢之志则畏先王之礼而不敢为将有离散之心则思
先王之仁而不忍去此其所以享国长久之道也不然
以区区数邑处于七暴国之间一日不可存况数百年

   韩论
韩以微弱之国居天下之冲首尾腹背莫不受敌然犹
卷三 第 2a 页 WYG1346-0046a.png
社稷血食几二百年岂非昭侯奉法之谨赏不加无功
罚不失有罪后世虽不肖犹得蒙遗烈以自存乎呜呼
有国者安可以无法哉
   魏论
魏文侯以列国大夫好贤礼士终为天下之显诸侯至
于今称之惠王有一商鞅不能用而弃之于秦使还为
国害丧地七百里窜身大梁子孙遂微贤不肖之相望
岂不远哉无忌去而魏轻还而魏重安釐王犹以为疑
卷三 第 2b 页 WYG1346-0046b.png
无忌死而魏亡贤者之于国家如何哉
   楚论
楚自祝融鬻熊以来其有国几何年矣方其盛也奄有
南海凭陵诸夏及怀王放废忠良亲近谗慝惑张仪之
口而耳目不能自守见欺而不悟亡师而不悔以失济
失客死于秦使其子孙衔涕忍耻以事仇雠彊之女而
不敢辞陵庙焚而不敢怨兔逃鼠伏自屏于陈束兵不
战而攻之不解割地请和而侵之不止卒不见赦而国
卷三 第 3a 页 WYG1346-0046c.png
以沦亡不亦悲乎
   燕论
燕在春秋时玉帛不通于中国简策所书鲜焉及文侯
始大与诸侯约从以摈秦王哙慕尧舜以国授子之而
败死为天下笑求名失实乃至是乎昭王刻意勤身招
贤下士卒用弱燕以报强齐有志者功无不成也惠王
信谗以丧垂成之业惜哉丹以尺八匕首欲劫秦王以
安社稷不亦戏乎遂使召伯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
卷三 第 3b 页 WYG1346-0046d.png
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赵论
武灵王不顾流俗变胡俗习以射骑制林胡灭中山大
启上宇威加彊秦可谓贤君矣及溺于嬖宠欲分国以
王二子卒馁死沙丘宫佚欲之为败也如此夫赵于三
晋为最强及贪上党之田以丧长平之师用郭开之谗
而弃廉颇李牧使宗庙不血食言之可为长欷矣
   齐论
卷三 第 4a 页 WYG1346-0047a.png
齐地广而民众负沧海以临中夏重以威宣之贤国家
富强及湣王骄汰不可盈厌自取颠沛苟无田单齐不
国矣凡游士言纵横者虽更相倾覆要之合从者六国
之利也齐为燕楚三晋之根柢三晋燕楚为齐之籓蔽
秦虽强暴百有馀年不能一诸侯者以其表里相钩带
也及齐王建用后胜之说信秦间之言拱手以事秦不
救五国五国已亡而齐并为虏理势然也
   秦论
卷三 第 4b 页 WYG1346-0047b.png
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秦之谓矣
善夫贾生之言曰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
朝同列百有馀年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
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哉仁义不施而
攻守之势异也
   西楚论
世称项王不王秦而归楚故失天下观其拥百万之众
西入函谷擅天下之势裂山河以王诸侯自谓可以逞
卷三 第 5a 页 WYG1346-0047c.png
其私心而人莫敢违安行无礼忍为不义欲以一夫之
力服亿兆之心才高者见疑功大者被绌推此道以行
之虽得百秦之地将能免于败亡乎
   前汉论
高祖奋布衣提三尺剑八年而成帝业其收功之速如
是何哉惟其知人善任使而已故高祖自谓镇国家抚
百姓不如萧何运筹策决成败不如子房战必胜攻必
取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韩信
卷三 第 5b 页 WYG1346-0047d.png
亦曰不善将兵而善将将斯言尽之矣吕氏之乱汉氏
不绝如线然而卒不能为患者外有宗籓之强内有绛
灌之忠也文景之时天下家给人足几致刑措后世皆
称慕而莫能及之夫民之情何尝不欲安乐而富寿哉
文景能勿扰而已矣孝武喜淫侈慕神仙宫室无度巡
游不息穷兵于四夷严刑而重赋迹其行事视秦皇何
远哉正以崇儒重道求贤纳谏故其成败若此之殊也
孝昭以童稚之年辨霍光之忠确然不可动何天资之
卷三 第 6a 页 WYG1346-0048a.png
明也然光犹专政而不归此则光之罪矣孝宣综覈名
实信赏必罚使吏称其职民安其业方之孝武功烈优
焉孝元优游不断汉业始衰孝成荒于酒色委政外家
孝哀狠愎不明嬖幸盈朝陵夷至于孝平以幼冲嗣位
王莽因之遂移汉祚莽恃其诈慝烦民玩兵罪盈怨积
而天下叛之矣
   后汉论
新室之末民心思汉如渴之望饮饥之待餔也是以诸
卷三 第 6b 页 WYG1346-0048b.png
刘奋臂一呼而远近响应曾未期年元恶授首更始入
雒之初天下已服矣而素无人君之器纪纲不脩诸将
暴横不旋踵而亡固其宜也光武以仁厚之德济英杰
之志昆阳之役驱乌合之众扫滔天之敌使海内翻然
变而为汉宜阳之师不战而赤眉束手百万之盗一朝
皆散皆希世之奇功也至于待刘盆子止于不死
取良吏卓茂以为太傅戒冯异以安集关中不务战攻
取胜虽当草创之际可谓有帝王之远略矣天下已定
卷三 第 7a 页 WYG1346-0048c.png
不失旧物乃偃武脩文崇德报功勤政治养黎元兴礼
乐宣教化表行谊励风俗继以明章守而不失于是东
汉之风忠信廉耻几于三代矣及孝和以降政令寝弛
外戚专权近习放恣然犹有骨鲠忠烈之臣忘身以徇
国故虽衰而不亡岂非建武永平之馀烈欤至于桓灵
而纪纲大坏废锢英俊贼虐忠正鬻狱卖君浊乱四海
何进见杀袁绍不胜其愤遂燔烧宫阙肆行诛戮外召
董卓以胁朝廷于是虺蜴虽除而虎貙入室矣卓贪愎
卷三 第 7b 页 WYG1346-0048d.png
残忍废主迁都州郡奋然称兵以讨之卓死而天下大
乱汉室遂亡哀哉
   蜀论
昭烈以败亡之馀羁旅汉南而能屈体英杰要结同志
推沮勍敌因败为功颠沛之际不忘德义美矣刘璋昩
弱侮而兼之遂奄有巴蜀君临一隅安乐公材虽中下
然委任贤相抗衡中国及姜黄用事而面缚为虏宜矣
   魏论
卷三 第 8a 页 WYG1346-0049a.png
汉室不纲群雄麋扰乘舆播迁莫之收省太祖独奉迎
而相之披荆棘以立朝廷则其名义固足以结民心矣
加之英威明略过绝于人驱策贤豪奋除奸宄于是张
绣屈膝吕布授首公路野死本初覆亡刘琮献地韩马
遁逃中原肃清外域请服然则魏取天下于盗手而非
取之于汉室也惜其狭中多诈猜忌贤能此海内所以
不尽服也及文帝受禅明帝继业内绥外禦不废前功
而明帝于弥留之际为奸臣牵率嗣子幼弱寄托非人
卷三 第 8b 页 WYG1346-0049b.png
曹爽骄戆党与轻佻祸自内兴遂哀微不振以至易姓
悲夫
   吴论
孙坚破虏以孤远之兵决忠愤之志首犯贼锋深蹂川
洛汛扫陵寝有足多者讨逆以童子提一旅之众挥马
箠而下江东耆儒宿将狼狈失据开地千里真英才也
大帝承父兄之烈师友忠贤以成前志赤壁之役决策
定虑以摧大敌非明而有勇能如是乎遂奄有荆扬骋
卷三 第 9a 页 WYG1346-0049c.png
于南海传祚累世宜矣侯官景帝皆明慧敢决有先世
之风归命骄愎残虐浮于桀纣求欲不亡得乎
   西晋
宣帝始以重望高才荣名魏世西却诸葛东举公孙若
以忠顺终之足为良臣矣遭爽晏忌疾乘间而发专制
朝柄诛锄异已平昔之美扫地尽矣及景文相继遂迁
魏祚武帝席卷全吴缵禹旧服恃其治安荒于酒色以
开基之始不为远图崇尚浮华败弃礼法惠帝昏愚不
卷三 第 9b 页 WYG1346-0049d.png
辨菽麦譬如万金之宝委之中衢无人守之安得不为
他人有乎祸生于闺闼成于宗室骨肉相残而刘石姚
苻慕容争乘其弊剖裂中原齑醢生民积骸成丘流血
成渊几三百年岂不哀哉
   前赵论
刘渊以匈奴遗种乘晋室之衰奄有河汾天下蜂起之
众辐凑而归之石勒王弥皆北面为臣聪承其故业遂
陷两都执辱二帝矜夸淫纵残暴无亲幸以病终坟草
卷三 第 10a 页 WYG1346-0050a.png
未生家为屠肆矣曜以疏属屡建大功专制关中遭靳
准之乱兴师讨贼遂承汉业及扬戈陇阪则陈安授首
按甲西河则张茂称藩亦一时之雄俊也然始与靳氏
约降则非义终灭其家则非信使石勒因而自绝则非
智乃知二三其德而能成功者鲜矣及乘高堠之捷以
围金墉一战而跌生为禽虏虽其轻易以取祸亦不幸
而天亡也
   后赵论
卷三 第 10b 页 WYG1346-0050b.png
石勒以渊聪贱𨽻崛起皂枥之间连百万之众横行天
下斲丧晋室东擒苟晞北取王浚西逐刘琨南举兖豫
皆如俯拾地芥刘曜席战胜之威长驱伊洛有并吞山
东之志勒举鞭一麾曜悯然就縳遂兼其国奄有中区
𦍑氐咸服其才不有过人者能如是乎虎以悍戾之资
济贪狡之志贼虐其孤而剽夺其位恃其诈力以凌人
暴物穷奢极欲不可盈餍自以为非天崩地陷则抱子
弄孙无复后忧及夫父子相残兄弟相攻尸浮漳滨家
卷三 第 11a 页 WYG1346-0050c.png
无噍类积恶不已舍灭亡何适哉
   前燕论
慕容氏世为君长深㨿海隅及廆始大属晋室板荡诸
夏之民皆襁负而归之廆抚循劳来收其髦俊以赞国
政远奉王命以示大顺务农积谷秣马厉兵心窥邻国
之衅故能斩将搴旗大启土宇承其遗烈恢大前功于
是吞段辽并宇文俘高丽剪夫馀蚕食幽并而与强赵
为敌矣及石氏内乱俊乘时而动驱励精蓄锐之兵以
卷三 第 11b 页 WYG1346-0050d.png
扫离散土崩之众无不顺风而靡遂走王午服张平戮
段龛禽冉闵左萦右拂而幽并青冀悉定矣炜之立也
太宰恪佐之内脩政事养士爱民外开封疆威行邻敌
及评为政妒宗室勋贤之人逐之以资邻敌君闇臣鄙
以当苻坚王猛之威安得不亡乎
   后燕论
慕容垂以美才茂功不容于昏乱之朝自归于秦秦主
以国士遇之淮南之役不乘人之弱亦足以小偿其惠
卷三 第 12a 页 WYG1346-0051a.png
矣垂之去燕燕人如失其父兄及其还也人向之如趋
市故数年之间掉马箠从容而收故业自然之势也宝
以不克负荷开门延敌坐而待攻又不能固守中山无
故逃遁期年之间蹙国殆尽子弟亲戚剪为仇雠进退
失据卒陨其身何其愚也盛以孺子孤穷自投于仇人
之怀终踞其喉而刺其腹以成其志而复其位自非智
勇过人能如是乎不幸遇盗而夭熙以一妇人之故遂
亡其国彼何人哉德以燕室至亲居方伯之任总南夏
卷三 第 12b 页 WYG1346-0051b.png
之师敌至不能禦民散不能安君穷不能救尽丧其田
而夺人之田以居之其智仁勇皆无足称者然礼贤纳
谏以保全青土可谓善败者不亡矣超以声伎之故轻
犯彊敌又不能善用其谋自取灭亡惜哉
   前秦论
石氏之强也氐羌之属无不内从而为臣一朝失驭而
角立为患理固然也苻洪徘徊枋头有虎据中原之
志以健为不肖然犹西取关中并姚襄却桓温遂为强
卷三 第 13a 页 WYG1346-0051c.png
国坚以雄力英略加之慈惠忠信举王猛于布衣任之
以政勋旧不能离亲戚不敢妒非至明能如是乎故能
吞强燕举河西兼巴蜀包汉沔俘索头屠龟兹奄有天
下十分之九永嘉以来未有如坚者也观其举百万之
众以攻晋先为之降官筑第以待其君臣意以为罗中
之禽往无不获也及一战而败遂颠沛不振昔之俘囚
降卒皆起而为敌数月之间寇仇遍于四方戍马塞于
郊甸以至身死人手子孙殄灭何哉论者皆咎坚宠信
卷三 第 13b 页 WYG1346-0051d.png
羌与鲜卑而伐晋彼皆睹其迹而言之未达其本也要
之坚恃其强大易而无备此其所以败亡也夫
   后秦论
姚弋仲以西羌酋帅立于二石之朝以鲠直勇果著名
而得其耆艾岂非忠信之致然耶襄才气豪迈兼资文
武有孙策之风然适晋不容攻秦见杀亦其命也苌藉
父兄之烈值符氏之衰鸣鼓中原丑类云集不能报旧
君之德乘其穷约而弑之不仁甚矣兴承父之志奄有
卷三 第 14a 页 WYG1346-0052a.png
关中凉夏诸豪靡不率服然处攻战之世不能收罗英
雄以治国训兵而专率臣民译经拜佛及泓继世骨肉
内离寇敌外侵遂亡其族虽泓器业之不肖亦兴贻谋
之未远也
   东晋论
晋室既衰中原云扰刘石慕容之辈弥漫河洛蟠据岱
华宫阙芜没陵寝隳焚元帝以宗室疏属遁居江表天
下士民有思晋者皆裹粮而归之国于荆扬之间子孙
卷三 第 14b 页 WYG1346-0052b.png
相承不绝如线独明帝英武克清大憝不幸享国不永
自馀孱弱孤危外陵内叛寄命于虎狼之口几遭吞食
者数次矣然卒能保其位号宗庙血食百有馀年何哉
有王𨗳卞壸温峤陶侃谢安谢幼度为之臣也群贤既
没使道子元显之徒辅之败亡不亦宜乎
   宋论
晋氏渡江以来君弱臣强祸乱相继至于元兴而桓氏
篡位高祖首倡大义纠合同志起于草莱之间奋臂一
卷三 第 15a 页 WYG1346-0052c.png
呼凶党瓦解遂枭灵宝之首奉迎乘舆再造晋室厥功
已不细矣既而治兵誓众经营四方扬旗东征广固横
溃卷甲南趋卢循殄灭偏师西上谯纵授首锐卒北驱
姚泓面缚遂迅扫伊洛修奉园陵震惊旃裘之心发舒
华夏之气南国之盛未有过于斯时者也然区宇未一
蹂干天位委弃秦雍以资寇敌使大功不成惜哉文帝
勤于为治子惠庶民足为承平之良主而不量其力横挑
强敌使师徒歼于河南戎马饮于江津及其末路狐疑
卷三 第 15b 页 WYG1346-0052d.png
不决卒成子祸岂非文有馀而武不足耶夫以孝武之
骄淫明帝之猜忌得保首领以没于牖下幸矣何后嗣
之有哉
   南齐论
高帝以功名之盛不容于昏暴之朝逆取而顺守之亦
一时之良主也明帝自以得于不义猜忌高武子孙诛
夷殆尽深戒东昏以先事制人而大臣疑惧祸变相寻
卒亡其国夫不务令德而杀人以自安自古以来未有
卷三 第 16a 页 WYG1346-0053a.png
能济者也
   梁论
武帝当齐之季任居方面危不自安乘时奋起以除昏
主而成大业及享国日久普通大通之际遭魏氏衰微
王公牧守襁属而归之戎车北征至于洛汭观其勤身
约已好尚文雅拊循士大夫亦可谓恭俭宽惠之君矣
然以万乘之主为桑门之行屈身倾国以奉浮屠恩胜
于威纪纲不立信佞臣之谋贪河南之地弃与国宠叛
卷三 第 16b 页 WYG1346-0053b.png
人遂使台城覆没老而馁死江淮以南鞠为荆棘其智
未足称也夫德泽不能及而享其大利圣人祸之譬如
悦盗贼之财而延之入室财不可得而丧其所有必矣
其子孙各拥强兵列居重镇不救君父之危而窥间乘
便更相屠灭元帝于兄弟之中残忍尤甚是以虽剪凶
渠而克复故业旋踵之间身为俘馘岂特人心之不与
哉亦天地之所诛也
   后魏论
卷三 第 17a 页 WYG1346-0053c.png
后魏之先世居朔野有国久矣道武乘燕氏之衰悉举
引弓之民以凭陵中夏马首所向无不望风奔溃南取
并州东举冀幽兵不留行而数千里之地定矣继以明
元大武兼青兖包荆豫摧赫连开关中枭蒲洪吞辽碣
虏沮渠并河右高车入臣蠕蠕远遁自淮以北逾于大
漠悉为其有子孙称帝者百有馀年左衽之盛未之有
也及孝文嗣世乃贬远人风俗脩帝王之政崇儒雅兴
礼乐其风声文采蔚然可观矣宣武懦弱不克负荷宠
卷三 第 17b 页 WYG1346-0053d.png
信谗䛕贼虐亲贤元氏之业于兹始衰重之以孝明幼
冲胡后淫恣嬖倖盈朝政出多门赏罚无章纪纲大坏
守令贪残黎民愁怨盗贼蜂起日滋月溢上之人曾无
悛心而内自暌离以招外盗于是尔朱荣乘之而起兴
晋阳之甲直指京洛后主沉于回渊公卿百官血濡马
足虽孝昭勇决手刃贼臣而枝党四集祸不旋踵孝武
恶高欢之过逃遁入关遭宇文泰之祸不能自脱东西
分裂相继皆亡呜呼人主当国全盛之时宴安怠堕以
卷三 第 18a 页 WYG1346-0054a.png
失其威福之柄及民心已去祸乱已成虽有明断之才
犹不能救况庸君乎
   北齐论
神武以高世之略平尔朱之乱功大势盛为魏武所疑
虽有逐君之惭而能惓惓尽恭以事静帝没身不怠此
其可称者也文襄有俊才而无重德悖慢无礼终陨身
于奴𨽻文宣淫湎残暴甚于桀纣而能信用贤臣委之
以政威加邻敌终其天年盖亦有以得之矣孝昭明达
卷三 第 18b 页 WYG1346-0054b.png
恺弟实有齐之令主享国不永惜哉武成骄淫奢纵齐
业始衰后主继之昏狂尤甚诛剪忠良信用谗邪十年
而亡已为幸矣
   后周论
文帝以关中之乘东迎孝武收疲散之兵抚贫困之民
任贤使能列官布职明部分务农桑以辅魏室虽以高
氏之强不能陵也其所为典法施于后世可不谓贤乎
武帝以英杰之资受制群臣恭默端拱十有馀年须其
卷三 第 19a 页 WYG1346-0054c.png
罪盈恶熟为众所弃一旦除之若拨苏振槁可谓知柔
知刚智勇兼备者矣然后亲统六师以征东夏齐之险
阻不守士卒不战数月之间缚其君臣致于鼓下使有
周之境东渐于海南薄于江虽魏室全盛之时不能及
也惜乎宣帝恣其淫侈逞其奇谲自绝于天结怨于民
不及三年而为异姓所有悲夫
   陈论
武帝与王僧辩同事梁室诛夷侯景乘时伺间以诈力
卷三 第 19b 页 WYG1346-0054d.png
取国然率羸弊之众当强齐乘胜之势卒成大功奄有
江南斯亦难矣文帝恭勤政事足为良主孝宣值齐之
衰而启土逢周之兴而丧师岂非不恃内而恃外者耶
夫以陈国区区不能居天下五分之一慄慄危惧犹不
能保其社稷况后主荒淫无道以趣之纳身眢井不亦
宜乎
   隋论
文帝于周室非有元功厚德素洽于人直以天元暴崩
卷三 第 20a 页 WYG1346-0055a.png
嗣君幼弱奸臣矫命徼倖得之然明敏俭约勤于政事
随才任官信赏必罚故能取江南三百年之国易于反
掌使天下复为一统百姓繁庶衣食丰衍突厥室韦靺
鞨林邑高昌女国之属莫不稽颡称臣奉珍入贡虽两
汉全盛之时不能过也向使后嗣仅得中才以守之则
十世之内未易亡也炀帝以悖逆诈谋坐承富强之业
志骄气溢然后慕秦皇汉武之为人穷侈极欲连兵四
夷政烦赋重盗贼蜂起而犹游幸不息以乐滔淫恶闻
卷三 第 20b 页 WYG1346-0055b.png
直言喜自壅蔽噫率是道也虽禹汤文武之子孙未或
不亡况隋无积善之基乎
   唐论
高祖举晋阳精兵承亡隋之弊席卷长驱奄有关中命
将出师扫除乱略遂降李密系建德禽世充芟武周剪
黑闼夷萧铣六年之中海内咸服何成功之速哉盖以
太宗为之子也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驱策英雄网
罗俊乂好用善谋乐闻直谏拯民于汤火之中而措之
卷三 第 21a 页 WYG1346-0055c.png
于衽席之上使盗贼化为君子呻吟转为讴歌衣食有
馀刑措不用突厥之渠系颈阙庭北海之滨悉为郡县
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惜其好尚功名而不
及礼乐父子兄弟之间惭德多矣高宗沉溺宴安仁而
不武使天后斲丧唐室屠害宗支流毒搢绅迹其本原
有自来矣中宗久罹幽辱备尝险阻一旦得志荒淫不
悛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睿宗鉴前之祸立嗣以功所谓
可与权矣明皇能断有谋再清内难开元之初忧勤庶
卷三 第 21b 页 WYG1346-0055d.png
政好贤乐善利民爱物海内富庶四夷宾服浸淫于贞
观之风矣及天宝已降自以为功成治定无有后艰志
欲既满侈心乃生忠直寖疏谗䛕并进以娱游为良谋
以声色为急务以李林甫杨国忠为周召以安禄山哥
舒翰为方虎痈疽结于心腹而不悟豺狼游于籓篱而
不知一旦变生所忽兵起边隅庙堂执檄而心醉猛将
望尘而束手腥膻污于伊洛流血染于河潼乘舆播迁
生民涂地祸乱并兴不可救药使数十年之间干戈烂
卷三 第 22a 页 WYG1346-0056a.png
熳而不息嗟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安之不可恃治之
不可保如此夫肃宗以国之元子收兵灵武反旆而东
不失旧物代宗分命群帅剪除凶丑使大河南北复为
唐臣其功皆不细矣然此两君者武不足以决疑明不
足以烛理向无郭子仪之忠李光弼之智因仆固怀恩
以用回纥之师则天下已非唐有矣夫以肃宗之孝慈
而制于李辅国不能养其父惑于张后不能庇其子则
其武可知矣以代宗之宽仁而听谗臣之言使光弼不
卷三 第 22b 页 WYG1346-0056b.png
敢入朝惭愤而死怀恩招引外寇几致亡国则其明可
知矣而又不思经纬之谋专为姑息之政盗贼据州郡
者因用为牧守士卒杀主帅者因授之旄钺使强暴纵
横下陵上替积习成俗莫知其非唐之纪纲大坏不可
复振则肃代之为也德宗愤积世之弊悯王室之卑南
面之初赫然有拨乱之志而识度闇浅资性猜愎亲信
多非其人举措不由其道赋敛烦重果于诛杀故关外
之寇未平而京师之盗先起矣于是困辱于奉天播迁
卷三 第 23a 页 WYG1346-0056c.png
于山南公卿拜于贼庭锋镝集于黄屋尚赖陆贽尽心
于内李晟浑瑊输力于外故能诛夷元凶迁奉宗社自
是之后消刚为柔刓方为圆逮其晚节偷懦之政甚于
祖考矣顺宗不幸婴疾奸邪肆志而能委政冢嗣以安
社稷足为贤矣宪宗聪明果决得于天性选任忠良延
纳善谋师老则屈异论辐凑而不为之疑盗发都邑屠
害元宰而不为之惧卒能取灵夏清剑南诛浙西俘泽
潞平淮右复齐鲁于是天下深根固蒂之盗皆狼顾鼠
卷三 第 23b 页 WYG1346-0056d.png
拱纳质效地稽颡入朝百年之忧一旦廓然矣而怠于
防微变生肘腋悲夫穆宗蒙已成之业承既平之绪授
任非才为谋不臧使柙中之虎复纵暴于原野网中之
鱼得自脱于深渊元和之功于兹坠矣敬宗轻易荒纵
自贻颠覆文宗优游不断受制家臣虽有好贤之心文
雅之美皆不足称也武宗英敏特达委任能臣克上党
如拾芥取太原如反掌功业不䆒惜哉宣宗少历艰难
长年践位人之情伪靡不周知尽心民事精勤治道赏
卷三 第 24a 页 WYG1346-0057a.png
简而当罚严而必故方内乐业殊俗顺轨求诸汉世
其孝宣之流亚与懿宗骄奢无度贼虐不忌辅弼之任
委于嬖宠四海之财竭于淫乐民怨不知神怒不恤李
氏之亡于兹决矣且唐自至德以来近习用攘籓臣跋
扈譬如羸病之人以糜粥养之犹惧不济又况饮之毒
酒其能存乎及僖昭嗣位天禄已去民心已离盗贼遍
于寰区蓬蒿塞于城阙漂泊幽辱寄命诸侯当是之时
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卷三 第 24b 页 WYG1346-0057b.png
   梁论
太祖始以黄巢降将秉旄宣武逞其诈力蚕食东夏地
广兵强威权日炽志欲无厌遂迁唐祚淫虐不悛祸自
内兴不得其死宜矣均王膏梁之子材不过人弃敬翔
王彦章而用赵岩张归霸以与庄宗为敌能无亡乎
   后唐论
武皇以沙陀微种奄有河东黄巢之乱有大功于唐室
上源之变讼于朝廷而不能自直遂与朱氏治兵相攻
卷三 第 25a 页 WYG1346-0057c.png
紏纷不解流血成川僵尸蔽野至其晚节锋锐益衰穷
居一隅仅能自保庄宗以弱龄袭位麾下诸将皆白首
行阵与武皇并辔齐驱之人乃能以恩信折其心英果
折其气莫不竭力致命颐指如意遂服真定徙中山取
渔阳兼魏博策马渡河而梁氏失国当是之时天下莫
不震动诸侯陆梁踞肆者皆愕眙相顾莫敢保其土地
王衍恃其险远辞礼倨慢偏师西指而蜀阁不守观其
行兵可谓能矣惜其志小气迫骄心易生矜功自喜御
卷三 第 25b 页 WYG1346-0057d.png
众无法便嬖是悦妇言是用才及三年陨身亡族悲夫
明宗无取国之心而为众所附资性宽厚克终天禄清
泰于危难之中坐受神器得之非难失之孔易负扆未
安家为煨烬十年之中易姓者四祸福相循何其速哉
   晋论
高祖以地尊势重迫于猜嫌亲执臣子之礼以事戎狄
赂之土田藉其兵力以取天下夫羽翼未成不可以高
飞国家未治不可以虑敌齐王舍桑维翰之深谋信景
卷三 第 26a 页 WYG1346-0058a.png
延广之狂策内政不脩而外挑强邻使黎民涂野草胡
骑污宫阙生为降虏死为羁魄非不幸也
   汉论
高祖拥精锐之兵居形便之地属胡骑北旋中原乏主
故雍容南面而天下归之岂其才德之首出哉乃会其
时之可为也夫根疏者不固基薄者易危隐帝虽有南
面之名而政非已出民不知君轻信群小之谋欲除跋
扈之臣祸不旋踵自然之势也父子相继四年而灭自
卷三 第 26b 页 WYG1346-0058b.png
古享国之短未有若兹者也
   周论
太祖负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措身无所乘危而发虽
履天下之籍而家室先覆矣世宗以异姓之亲入承大
统知近世之弊起于威令不行下陵上替故高平之役
首诛樊何以振军法遂能变弱为强因败为功乘胜逐
北至于太原归而简师习战并心进取于是南割江淮
西克秦凤北开关南攻无坚城战无强阵又以桴鼓之
卷三 第 27a 页 WYG1346-0058c.png
隙治律历兴礼乐审法令脩政事收贤才养百姓可谓
能知治安之本矣大功未成中道而亡盖太平之业天
将启皇宋而授之固非人谋之所及也
 
 
 
 
 
卷三 第 27b 页 WYG1346-0058d.png
 
 
 
 
 
 
 
 宋文选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