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60420b 页
卷四 第 1a 页 0186-190.png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解义卷之四
清源天庆观道士圭山董思靖者
太极真人颂二首
疏云太极真人即元甫也歌德曰颂此赞
出三界之功颂彼行人之德以授仙公或
云此指徐来勒也真诰云霍山中有学道
者王元甫受太极真人青饥饭法七签上
清经述云西梁子乃受饥饭方者及王总
真与安度明又镐京杜冲并太极真人则
古仙任此职者非一今疏中独云元甫又
清源天庆观道士圭山董思靖者
太极真人颂二首
疏云太极真人即元甫也歌德曰颂此赞
出三界之功颂彼行人之德以授仙公或
云此指徐来勒也真诰云霍山中有学道
者王元甫受太极真人青饥饭法七签上
清经述云西梁子乃受饥饭方者及王总
真与安度明又镐京杜冲并太极真人则
古仙任此职者非一今疏中独云元甫又
卷四 第 1b 页 0186-191.png
不著姓氐未详其的姑阙之
大道虽无心可以有情求
疏云至寂无言感应有说因情可以至无
情因心可以会无心此盖谓道乃万化之
本原至于生育天地运行日月亦其自尔
初何心哉人若求之但至于无私心则即
心是道矣今所谓可以有情求者乃学者
立求道之志也夫学之之道必先致知然
后学以求至圣人之域故曰有情求也
伫驾空洞中回盻翳沧流净明三界外萧萧
大道虽无心可以有情求
疏云至寂无言感应有说因情可以至无
情因心可以会无心此盖谓道乃万化之
本原至于生育天地运行日月亦其自尔
初何心哉人若求之但至于无私心则即
心是道矣今所谓可以有情求者乃学者
立求道之志也夫学之之道必先致知然
后学以求至圣人之域故曰有情求也
伫驾空洞中回盻翳沧流净明三界外萧萧
卷四 第 2a 页 0186-192.png
玉京游自无玄挺运谁能悟冥趣(音/陬)落落天
汉澄俯仰即虚柔七玄散幽夜返胎顺沉浮
冥期苟潜凝阳九无虞忧
空洞即三气乃三清之境也谓伫驾于此
回视下方皆云翳沧流盖言甲申之劫三
灾到处皆洪波也惟有三毒俱消心境净
明者乃迥脱三界之外萧萧然为玉京之
游矣然此苟非如大洞雄一真法所谓自
无玄名帝图挺命合仙及运值太平者不
得参闻此道故曰自无玄挺运谁能悟冥
汉澄俯仰即虚柔七玄散幽夜返胎顺沉浮
冥期苟潜凝阳九无虞忧
空洞即三气乃三清之境也谓伫驾于此
回视下方皆云翳沧流盖言甲申之劫三
灾到处皆洪波也惟有三毒俱消心境净
明者乃迥脱三界之外萧萧然为玉京之
游矣然此苟非如大洞雄一真法所谓自
无玄名帝图挺命合仙及运值太平者不
得参闻此道故曰自无玄挺运谁能悟冥
卷四 第 2b 页 0186-193.png
趣也冥趣场即道也落落天汉澄俯仰即
虚柔者谓既悟此理即心融境净故所寓
之处皆如此落落者广大之貌天汉澄者
天上之景夫了一心而成道专一气以致
柔即此虚柔者为体则一俯一仰之间无
非道也其或七玄之魂散于幽夜者亦皆
乘此妙果返本还元混成圣胎随顺劫运
之沉浮无有染者也既得契此冥数之期
苟能潜神凝素则虽阳九等灾亦不足以
致忧乐于胸中矣
虚柔者谓既悟此理即心融境净故所寓
之处皆如此落落者广大之貌天汉澄者
天上之景夫了一心而成道专一气以致
柔即此虚柔者为体则一俯一仰之间无
非道也其或七玄之魂散于幽夜者亦皆
乘此妙果返本还元混成圣胎随顺劫运
之沉浮无有染者也既得契此冥数之期
苟能潜神凝素则虽阳九等灾亦不足以
致忧乐于胸中矣
卷四 第 3a 页 0186-194.png
睹此去来会时复为淹留外身而身存真仙
会良俦
疏云前明内德此明外化慈悲之教荩巳
得證道者苟不能推慈运悲则是为贵乐
所摄增长我见反成昩道失德至于此自
无是患劝戒学者不得不然谓苟遇此去
来生死劫运之会又当降应人天之中为
之淹留教化成熟一切令得道真所谓以
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常寂是
也外身者忘已也谓忘己济物乃外身也
会良俦
疏云前明内德此明外化慈悲之教荩巳
得證道者苟不能推慈运悲则是为贵乐
所摄增长我见反成昩道失德至于此自
无是患劝戒学者不得不然谓苟遇此去
来生死劫运之会又当降应人天之中为
之淹留教化成熟一切令得道真所谓以
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常寂是
也外身者忘已也谓忘己济物乃外身也
卷四 第 3b 页 0186-195.png
然而在我者巳以与人巳愈有则静一而
不变乃长存也又况本无我乎此其所以
与道为一而会真仙之良友失
亹亹玄中趣(理/也)湛湛(音沈深/而清也)清汉波代谢若
旋环椿木不改柯
疏云前章赞学人出三界之功此章赞真
人应化之勤也谓勉勉然于玄中之趣而
俯视三升但见清汉之波湛湛然也乃静
观万化之代谢有若旋环之无端惟有妙
本湛然历灾劫而不变亦如隆冬之后群
不变乃长存也又况本无我乎此其所以
与道为一而会真仙之良友失
亹亹玄中趣(理/也)湛湛(音沈深/而清也)清汉波代谢若
旋环椿木不改柯
疏云前章赞学人出三界之功此章赞真
人应化之勤也谓勉勉然于玄中之趣而
俯视三升但见清汉之波湛湛然也乃静
观万化之代谢有若旋环之无端惟有妙
本湛然历灾劫而不变亦如隆冬之后群
卷四 第 4a 页 0186-196.png
卉尽彫而椿木之柯则青未尝改此盖以
物喻理其言如此
静心念至真随运顺离罗感应理常通神识
逮自徂淡游初无际繁想洞九霞飞根散玄
叶理反非有他
疏云此段又赞前真感应之德也至真者
乃指飞天神王也言静心怀念当时神王
赏监七觉领括天仙怀慈群品劳心兆庶
随劫运之交会校录籍纷纭乃能各顺条
目之离散罗布者一一区分整然具举则
物喻理其言如此
静心念至真随运顺离罗感应理常通神识
逮自徂淡游初无际繁想洞九霞飞根散玄
叶理反非有他
疏云此段又赞前真感应之德也至真者
乃指飞天神王也言静心怀念当时神王
赏监七觉领括天仙怀慈群品劳心兆庶
随劫运之交会校录籍纷纭乃能各顺条
目之离散罗布者一一区分整然具举则
卷四 第 4b 页 0186-197.png
其用心可谓勤矣此倘非悟明本体得其
要领而应机无滞者则不能也故继曰感
应理常通也盖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及其去则无所复留虽事物不齐感者之
机无穷而应之理常通实未尝少吝所谓
寂感无边方是也神识逮自徂者谓感之
机虽不穷而应之神妙诣理各自造其极
至也疏云适者诣理也逮者至也自徂者
乃自往也盖神者妙万物而不测者也故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乃不行而至不疾而
要领而应机无滞者则不能也故继曰感
应理常通也盖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及其去则无所复留虽事物不齐感者之
机无穷而应之理常通实未尝少吝所谓
寂感无边方是也神识逮自徂者谓感之
机虽不穷而应之神妙诣理各自造其极
至也疏云适者诣理也逮者至也自徂者
乃自往也盖神者妙万物而不测者也故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乃不行而至不疾而
卷四 第 5a 页 0186-198.png
速也此谓感应之神适诣于理应于事物
则物各付物事各付事盖不待推而后能
随事各各自然适诣其极至也又疏云感
应之迹乃圣人之教随分而应谓物品不
同根机亦异故出三洞诸法令其当分得
悟也理常通者言圣人常行善救无时而
不然玄经曰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无论巳
感未感众生各有道分故圣人善理常以
通物有感必应应又生感故言感应理常
通也以其全神而应物各至其物之极而
则物各付物事各付事盖不待推而后能
随事各各自然适诣其极至也又疏云感
应之迹乃圣人之教随分而应谓物品不
同根机亦异故出三洞诸法令其当分得
悟也理常通者言圣人常行善救无时而
不然玄经曰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无论巳
感未感众生各有道分故圣人善理常以
通物有感必应应又生感故言感应理常
通也以其全神而应物各至其物之极而
卷四 第 5b 页 0186-199.png
物不能汨之也故此理常通而其神适逮
自徂矣淡游初无际者此谓淡然漠然游
于物之初而与太虚同量了无边际也南
华经所谓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是也繁
想洞九霞者盖谓上圣圆明之量浩无边
际虽群生想念之繁多而感应不穷然亦
莫非于此无际量中起灭在上圣知见洞
彻视之炳若九霞之腾布也飞根散玄叶
者夫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
欲也则是静为动之根既以静为根则动
自徂矣淡游初无际者此谓淡然漠然游
于物之初而与太虚同量了无边际也南
华经所谓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是也繁
想洞九霞者盖谓上圣圆明之量浩无边
际虽群生想念之繁多而感应不穷然亦
莫非于此无际量中起灭在上圣知见洞
彻视之炳若九霞之腾布也飞根散玄叶
者夫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
欲也则是静为动之根既以静为根则动
卷四 第 6a 页 0186-200.png
为枝叶矣根本静而散于动则谓之飞根
矣叶本动而动实原于静盖亦未尝离乎
是性故云玄叶矣玄乃性之妙也理反非
有他者谓既悟此理则当体寂然反乎真
理岂复更有他哉盖即念全真是也夫如
是则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而
动静非二本矣
常能诵玉章玄音彻霄遐甲申洪灾至控翮
王母家永享无终纪岂知年劫多
疏云此结末劝奖学人也常之为言盖无
矣叶本动而动实原于静盖亦未尝离乎
是性故云玄叶矣玄乃性之妙也理反非
有他者谓既悟此理则当体寂然反乎真
理岂复更有他哉盖即念全真是也夫如
是则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而
动静非二本矣
常能诵玉章玄音彻霄遐甲申洪灾至控翮
王母家永享无终纪岂知年劫多
疏云此结末劝奖学人也常之为言盖无
卷四 第 6b 页 0186-201.png
时而不然也人能以常为法诵玉章之文
行玉章之道则功行显著自可以上彻九
霄之遐远也苟值甲申之期洪流之灾既
至则控御飞翮而上升西王母之家矣然
此洪水之灾盖由众生之所感果谨按灵
宝蠲化水火灾疠经云天地有劫数穷极
水火之灾疠惟上圣高尊诸天帝王以安
平之则劫数无终水火无激蚀之变又云
人身有水火灾疠惟大定无为降火升水
以和平之非至真上学所不能知由是观
行玉章之道则功行显著自可以上彻九
霄之遐远也苟值甲申之期洪流之灾既
至则控御飞翮而上升西王母之家矣然
此洪水之灾盖由众生之所感果谨按灵
宝蠲化水火灾疠经云天地有劫数穷极
水火之灾疠惟上圣高尊诸天帝王以安
平之则劫数无终水火无激蚀之变又云
人身有水火灾疠惟大定无为降火升水
以和平之非至真上学所不能知由是观
卷四 第 7a 页 0186-202.png
之则人能六根清净大定无为自可以平
水火之疠济阴阳之愆是以古之上仙体
万物之真得妙化之原始则乘天地之正
而与造物者游终则掌劫会之期而为造
化之主登神冲漠领袖太无任世运之更
迁而真常之湛寂尚何气数之能拘哉按
西王母传云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一号太
灵九光龟台金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
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
玄功生化万物故以东华至真之气化生
水火之疠济阴阳之愆是以古之上仙体
万物之真得妙化之原始则乘天地之正
而与造物者游终则掌劫会之期而为造
化之主登神冲漠领袖太无任世运之更
迁而真常之湛寂尚何气数之能拘哉按
西王母传云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一号太
灵九光龟台金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
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
玄功生化万物故以东华至真之气化生
卷四 第 7b 页 0186-203.png
木公西华至真之气化生金母体柔顺之
本为阴极之元位配西方毋养群品所居
宫阙有金城千重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
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碧丹房左带瑶池右
环翠水下有弱水九重洪波万丈非飙车
羽轮则不可到轩砌之下植以白环之树
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干千寻无风而神
籁自韵琅然皆九奏八会之音应上清宝
经三洞玉书凡有授度咸关预马而神洲
乃在所治之东南也其应在人身则梵气
本为阴极之元位配西方毋养群品所居
宫阙有金城千重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
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碧丹房左带瑶池右
环翠水下有弱水九重洪波万丈非飙车
羽轮则不可到轩砌之下植以白环之树
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干千寻无风而神
籁自韵琅然皆九奏八会之音应上清宝
经三洞玉书凡有授度咸关预马而神洲
乃在所治之东南也其应在人身则梵气
卷四 第 8a 页 0186-204.png
之宫土之正府乃九宫之根也永享无终
纪岂知年劫多者疏云十二年为一纪今
永享无终之纪又岂知历年劫之多哉故
古歌云道既无终我体无终从劫至劫寿
何时穷此盖与道同体而不可以限量论
矣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解义卷之四
纪岂知年劫多者疏云十二年为一纪今
永享无终之纪又岂知历年劫之多哉故
古歌云道既无终我体无终从劫至劫寿
何时穷此盖与道同体而不可以限量论
矣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解义卷之四
卷四 第 8b 页 0186-205.png
卷四 第 9a 页 0186-206.png
后序
余解是经毕有难者曰天命流行于穆不
巳二气五行赋与万物生生不穷原于一
气而主宰是气者一理而巳故自天畀付
谓之命人物禀受谓之性应感莫测谓之
神神一而巳在心为思在眼为视在耳为
听在口为言乃至手之持执足之运奔千
变万化莫非一神之所为惟用得其正则
吉失其正则凶尔鸟有分守名字若是之
殊异哉余曰子之说诚亦有理惜夫知其
余解是经毕有难者曰天命流行于穆不
巳二气五行赋与万物生生不穷原于一
气而主宰是气者一理而巳故自天畀付
谓之命人物禀受谓之性应感莫测谓之
神神一而巳在心为思在眼为视在耳为
听在口为言乃至手之持执足之运奔千
变万化莫非一神之所为惟用得其正则
吉失其正则凶尔鸟有分守名字若是之
殊异哉余曰子之说诚亦有理惜夫知其
卷四 第 9b 页 0186-207.png
一未知其二也夫道之全体浑然一致而
精粗本末表里之分截然于其中毫𨤲丝
忽有不可得而紊者令徒知所谓浑然者
之大而乐言之而不知夫所谓截然者未
始相离也子盍观诸天地之道乎总而言
之曰天地而巳然其中则日月星辰之行
其纪雨风露雷之施其化江湖山岳之流
峙飞走动植之生成此岂非浑然之中粲
然截然者乎如是之类将其神明各有所
司乎抑亦曰神一而巳乎析而分之不可
精粗本末表里之分截然于其中毫𨤲丝
忽有不可得而紊者令徒知所谓浑然者
之大而乐言之而不知夫所谓截然者未
始相离也子盍观诸天地之道乎总而言
之曰天地而巳然其中则日月星辰之行
其纪雨风露雷之施其化江湖山岳之流
峙飞走动植之生成此岂非浑然之中粲
然截然者乎如是之类将其神明各有所
司乎抑亦曰神一而巳乎析而分之不可
卷四 第 10a 页 0186-208.png
备举且以日之行度论之槩而言则一年
一周天然而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在翼不可为轸在角不可为亢又岂非丝
忽之不可紊者乎人身亦一天地也今夫
四支百体之区分五藏六府之赅存至于
三万六千关节亦莫不各有所主故眼之
官则视而聋者不以视代听乃至口之于
言心之于思无不皆然此众神名字之所
以立而统之则有宗会之则有元也是鸟
可以分裂而病之邪难者又曰老子云天
一周天然而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在翼不可为轸在角不可为亢又岂非丝
忽之不可紊者乎人身亦一天地也今夫
四支百体之区分五藏六府之赅存至于
三万六千关节亦莫不各有所主故眼之
官则视而聋者不以视代听乃至口之于
言心之于思无不皆然此众神名字之所
以立而统之则有宗会之则有元也是鸟
可以分裂而病之邪难者又曰老子云天
卷四 第 10b 页 0186-209.png
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万物
得一以生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
我为一又云将磅礴万物以为一及所谓
其一与天为徒言道之至莫如老庄皆主
乎一则是天地万物之殊惟一以贯之耳
今是经反以不一为贵何邪余曰子知是
经之旨乎其称名也杂其统之也一经所
谓元即老庄之所谓一也谓之元谓之一
言其体也生神之法称名之杂言其用也
论其体所以举其同论其用所以显其异
得一以生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
我为一又云将磅礴万物以为一及所谓
其一与天为徒言道之至莫如老庄皆主
乎一则是天地万物之殊惟一以贯之耳
今是经反以不一为贵何邪余曰子知是
经之旨乎其称名也杂其统之也一经所
谓元即老庄之所谓一也谓之元谓之一
言其体也生神之法称名之杂言其用也
论其体所以举其同论其用所以显其异
卷四 第 11a 页 0186-210.png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此本末具举之言也是经之论始乎一元
而终乎天地万化并受生成则一之中而
万者具矣生神之道以空洞真一为体以
变化不一为用唯一故能静静而后能变
变而后能化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则一与
不一非二物也吾闻之先圣曰敛万气为
一气散一气为万气合万神为一神分一
神为万神又曰聚则为形散则为气此其
阖辟敛散之道盖与阴阳同功天地同德
此本末具举之言也是经之论始乎一元
而终乎天地万化并受生成则一之中而
万者具矣生神之道以空洞真一为体以
变化不一为用唯一故能静静而后能变
变而后能化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则一与
不一非二物也吾闻之先圣曰敛万气为
一气散一气为万气合万神为一神分一
神为万神又曰聚则为形散则为气此其
阖辟敛散之道盖与阴阳同功天地同德
卷四 第 11b 页 0186-211.png
故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推而行之
可以成人可以成物可以赞化育可以参
天地非天下之圣神孰能与于此哉苦夫
知其本无而不知其至有知其真一而不
知其变化者是一偏之说安可与此同日
语耶难者又曰教中有云情存圣量犹落
法麈今是经教人以修习圣胎之法无乃
堕于是乎余曰情存圣量为未忘心法者
言也修习圣胎为初学之士设也若乃道
全德备者何可以此议之吾闻之先圣曰
可以成人可以成物可以赞化育可以参
天地非天下之圣神孰能与于此哉苦夫
知其本无而不知其至有知其真一而不
知其变化者是一偏之说安可与此同日
语耶难者又曰教中有云情存圣量犹落
法麈今是经教人以修习圣胎之法无乃
堕于是乎余曰情存圣量为未忘心法者
言也修习圣胎为初学之士设也若乃道
全德备者何可以此议之吾闻之先圣曰
卷四 第 12a 页 0186-212.png
圣人敛万有于一息无有一物可役吾之
明彻散一息于万有无有一物可间吾之
云为譬之天地间日月之升沉风霆之鼓
舞云雾之起灭万有之变化往来出没自
然而然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若是
者孰为圣量乎孰为法麈乎难者又曰尝
闻释氏之说以一切有相皆为幻妄故其
教曰无生又曰寂灭为乐而道家之教乃
曰长生久视及升虚尸解故彼目之曰弄
精魂守尸鬼者某于此不能无惑愿为我
明彻散一息于万有无有一物可间吾之
云为譬之天地间日月之升沉风霆之鼓
舞云雾之起灭万有之变化往来出没自
然而然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若是
者孰为圣量乎孰为法麈乎难者又曰尝
闻释氏之说以一切有相皆为幻妄故其
教曰无生又曰寂灭为乐而道家之教乃
曰长生久视及升虚尸解故彼目之曰弄
精魂守尸鬼者某于此不能无惑愿为我
卷四 第 12b 页 0186-213.png
决之余曰不然道一而巳崖有彼此之分
哉且如达磨之蹑苇渡江普化之摇铃空
际或金棺自举或碣石藏身其亦弄精魂
守尸鬼者乎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
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长于上
古而不为老无始无终无前无后得之者
与道同久且万物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
成生生之理无时不然而生生者不生化
化者不化夫何容心焉余闻之先圣曰人
哉且如达磨之蹑苇渡江普化之摇铃空
际或金棺自举或碣石藏身其亦弄精魂
守尸鬼者乎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
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长于上
古而不为老无始无终无前无后得之者
与道同久且万物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
成生生之理无时不然而生生者不生化
化者不化夫何容心焉余闻之先圣曰人
卷四 第 13a 页 0186-214.png
在道中犹鱼在水中人去道则亡鱼失水
则死良由修之者有勤怠故得之者有浅
深浅者惟及于心深者兼被于形及于心
者但得慧觉而巳既得慧觉悦而多辩灵
气泄丧形亦随之被于形者形神俱妙与
道合真显则神同于形隐则形同于神在
有而有在无而无不可以形迹窥不可以
死生轮而何弄精魂守尸鬼之云故曰以
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
地万物之神以我之魂合天地万物之魂
则死良由修之者有勤怠故得之者有浅
深浅者惟及于心深者兼被于形及于心
者但得慧觉而巳既得慧觉悦而多辩灵
气泄丧形亦随之被于形者形神俱妙与
道合真显则神同于形隐则形同于神在
有而有在无而无不可以形迹窥不可以
死生轮而何弄精魂守尸鬼之云故曰以
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
地万物之神以我之魂合天地万物之魂
卷四 第 13b 页 0187-004.png
以我之魄合天地万物之魄则天地万物
皆吾精吾神吾魂吾魄何者死何者生夫
如是则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游乎三
清而与道同体矣故曰至人无巳难者之
疑于是而释余因寄呈三山蒋靖庵既从
而订之且令附于经后淳祐壬子岁清源
天庆观董思靖谨识
皆吾精吾神吾魂吾魄何者死何者生夫
如是则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游乎三
清而与道同体矣故曰至人无巳难者之
疑于是而释余因寄呈三山蒋靖庵既从
而订之且令附于经后淳祐壬子岁清源
天庆观董思靖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