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0180-098.png
太上洞玄宝元上经乃十一
   (太上宝元上经一名源一妙诀又名/自然经玉晨君所修五帝神旨秘大)
   (有之房传无/上真人也)
太上曰大道浩浩其中有宝其宝甚精莫侣
其荣其荣郁郁莫俦其贵其贵甚尊莫齐其
门其门无双其户独立子能寻之无欲直入
有欲求之莫或能及少欲志慕感有差级法
地则天守道自然自然妙气应以三位三位
之源源本同实实以镇虚以文成质内外相
须混而为一一接三才才人出类合德二仪
卷首 第 1b 页 0180-099.png
拔乎其萃由识本源守贷不失永保生生修
之入室静笃精思见妙如日明来闇去消除
死气死气稍远生气浸长长生不死是曰得
常常未即得恒当存知知常曰明不知常妄
作凶凶资欲起贪争相牵氛氲蓊郁罪障日
坚心神乱惑灾祸相缠智慧悟此抑欲鍊心
以清治浊以正制邪邪凶既去正吉惟新能
成能蔽与道合真也
自然源一应乎万物为三万物作复由乎四
气五行周流六虚同归宗一一为道子生二
卷首 第 2a 页 0180-100.png
二生三三一之中有数无量一二三四爰及
五六学者所修以寡其欲欲寡私少道乃可
弘是以圣真尊一为主事二为师宗三为友
亲四为朋寻五为侣游六为常常六者合通
不可离也侣五者思帝携之宴也朋四者气
序为体也友三者景耀同明也事二者法则
天地也尊一者敬重道君也君毋道源无为
湛存是无欲所明非少欲所习也少欲之习
如母守子是以上学敬重道君敬重道君者
修存礼也法则天地者习生施也同明景耀
卷首 第 2b 页 0180-101.png
者昼夜照览也气序为体者行藏得时也思
帝君携宴者顺王立功也六合常通者从道
立德也从道立德者守静清虚也顺王立功
者随时赏罚也行藏得时者嘿语有节也昼
夜照览者研经内观也习生施者系道种也
修存礼者续玄位也续玄位者积学立功缘
阶入序道德备充升玄极也系道种者建善
相生子孙传业成性存存祭祀不辍也研经
内观者诵咏灵章解了妙义临目思神与真
合也嘿语有节者物顺则行人忌则止固穷
卷首 第 3a 页 0180-102.png
潜通蒙养正也随时赏罚者诛邪辅正明道
救俗抑扬取中无固必也守静清虚者运值
无为无为无滞三宫闲宁五神安静也从道
立德者无之与有适应逍遥涤除巳辩玄览
备周去来非我唯道是从出入为物功德不
去也能明此六由经有三三经者一以明天
二以明地三以明人人道地道天道谓之三
才才者裁也能也裁制偏邪同归中正能反
流末还至本源源即道也道元尊也尊为人
首积善所宗闇塞得通总名三道本一应化
卷首 第 3b 页 0180-103.png
分形上者清畅为高下者安顺为贵中者合
二为尊尊贵至高名殊实一一实者不死不
生不元不有殊名者上覆非载非覆中瞻虽
周非覆非载由一切舍气无始中来自然有
三不可顿一三者滞有著无又执不无不有
而才有利钝平识有初中末末者沉以求安
中者浮以祈济初者飞以期宁遂有群分类
聚聚分之中共有利钝平大道弗能使之即
一缘其感来示以应往飞浮沉等各从其宗
故示之以乾引诸飞侣显之以坤接诸沉类
卷首 第 4a 页 0180-104.png
树之以君统诸浮徒圣君与天地合德善长
分为三元三元各有所尊立号各有所议况
天曰帝地曰皇人曰王王者群生往崇之也
皇者舍气大仰之也帝者一切的尊之也后
感参差应化致异沉中有浮浮中有飞飞行
皇帝九土王号总称遍名先皇后帝帝王合
举随时损增出自物情权化仍用求其本旨
不可不明明天道者由吾上经明地道者由
吾下经明人道者由吾中经中经能明明天
明地明地明天未能明人明人者在中经也
卷首 第 4b 页 0180-105.png
人貌丈尺所行者仁踪复礼义智信备修则
天法地亦禾成人成人者洞体中经中经有
真真神有降降与巳神为一身又一身二神
二神一身混无分析常仔不攺乃成明人耳
真神者大道妙气应感爰臻与巳神合合无
复分巳身业有无始至今今功备克此神会
道道神合同身亦符一一则妙绝非几眼所
见故谓无形非无妙也圣则见之见之即合
合而言见明洞了也内视无外非如在外睹
内也见妙由无欲无欲今忘言言既可忘存
卷首 第 5a 页 0180-106.png
戒寡欲曰损之训得之者真寡欲之流回向
正道仰观上天俯察下地然后内观洞晓中
也洞晓中者存三一也存三一者先观天文
次察地理也
观天文者依吾上经天文者三光也名为观
者占三光也三光者日月星也周睇三道推
步玑衡日往月来回旋无极岁及荧惑太白
辰镇行常为戒示祸显福北斗九星二隐七
章皎昩相表斟酌玄津润洽含气生成无央
观春之咏十有六篇也阳律阴吕唱和调通
卷首 第 5b 页 0180-107.png
继朔十二气苏为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
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克会属于八音相资
继用观夏之咏畅篇二十而火以扶木为礼
木以生火为仁春以萌育为德夏以滋长为
功律吕既恊八音亦谐三光无忒岁序宣明
摄此朔节谓之为年是为属天天于第一章
分为二者广生养之前进引养生也地于第
八十一章合为一者据杀藏之后退避刑杀
也不得无此进退是以證明优劣优者贤哲
所习劣者愚瞽所行摽此感激发悟迷蒙能
卷首 第 6a 页 0180-108.png
晓觉者识度日精杀藏可元主养可一一降
涉数示物定名名不能目非数所拘是以在
于五九之中又出四九之外自古及今其名
不去是以上经三十七章也
察地理者依吾下经地理者三色也名为察
者候三色也三色者土山水也历览五方干
支位次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二十有二以为秋咏
严明分段不相参杂也次豫兖青徐扬荆梁
雍冀九州也太山衡山华山恒山蒿高山五
卷首 第 6b 页 0180-109.png
岳也江河淮济四渎也四海环回州土山水
分支干二十二又二十二章以为冬咏昆崙
极中镇四序之际四十五章是为属地推功
归天揖敛让上则下有四十四章矣
夫源一分为二仪天地名曰两半两卒之中
气序有四一者正阳春气生也二者阳中之
阴夏气长也三者正阴秋气杀也四者阴中
之阳冬气藏也四序周而岁功成三光回而
天德显是以上经有春有夏有仁有礼有木
有火有和有明下经有秋有冬有义有智有
卷首 第 7a 页 0180-110.png
金有水有顺有敦有信通土周遍合会二经
二经开位示明二仪各有上下以标四序五
千其文以究五行生育无穷合德成功数极
乎九四序因天仍以相乘四九三十六是以
道经三十六章五行缘地相乘法天五九四
十五是以德经四十五章天地气交两九相
乘九九八十一是二篇有八十一章天有八
十一府地有八十一域人有八十一部各有
神明通则得道得道通神由法地则天天无
为而无不为阳唱而阴和地无成功推德归
卷首 第 7b 页 0180-111.png
天天分首章以明奖成之旨无欲无为开常
生不死之路也地合后章以明谦让之风与
利不害弘上德不德之化也凡不欲而自正
为善而不争不争则善成善成由玄奖奖之
以谦知末守本玄览无疵其术无上是以学
此之俦皆号无上真人也
凡学无上之法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天地之
本本无形也无形者是道也应物成有有形
有名名天地者道之孙一之子也道生一元
气也一生二内曰阴阳外曰天地也二生三
卷首 第 8a 页 0180-112.png
内曰和气外曰人也三生万牣阴阳交和三
气分布随分贷与万物罗陈人得和气多故
曰二生三三气广瞻人不得为万物父毋是
以同天地为父毋人之主至贵号曰天子一
之孙道之曾孙也有道德者堪为国师天子
尊之皆称曾孙也天形资无一得生生形之
大莫过乎天抱一不离故天字一大也无形
生有形有形始无形以始为父以养为毋毋
父德合合气物成物成升上上天歙之引接
弘纳似如天也音训曰先又曰颠又曰玄玄
卷首 第 8b 页 0180-113.png
则悬空虚映在物上颠为群生之先故曰天
也土者吐也纵横三一下上现上生出一切
似如吐也又曰地也音训睹第又曰𨽻又曰
齐广大配天与天齐德接𨽻仰属引物睹尊
人物法之柔顺守静和而不唱谦下成功功
成不居贵贱前后次第分明正而不邪以治
济乱缘渐归天故曰地也天文清明地理宁
平是其常也不明生妖不明发怪非其常也
非常之兆非天地所为为之欲以戒物赏善
罚恶显彰非常由人失法法不法地妄动违
卷首 第 9a 页 0180-114.png
天天地妖怪戒语之也仰观俯察占怪候妖
妖怪各有所主修德立功则消能知攺恶唯
善是从尔乃法地守静笃也运至应动动则
则天则天之动动以入道入道之由由于抱
一抱一无忒三一可明明三一者与道合真
真人学之坚存三一三一者天一地一人一
是也又名上中下三元一也又名玄元始太
一也天一在吾上经地一在吾下经人一在
吾中经中经内观别自有经经所以有三者
自然三气所生也大道妙气一中有三阴阳
卷首 第 9b 页 0180-115.png
和玄元始上中下自然而然莫能使之然莫
能使之不然故谓自然三气也上下二经亦
别有文文所以五千者道生三气三气生万
物物终为一道始又一合此三气五数立焉
道之一气非是阴阳和而位居三气之上物
之一气亦非阴阳和而位在三气之下三气
之下有三而粗三气之上有三而妙妙气无
色众色禀之而成粗气有色色杂乱而昧昧
者待妙降而得明明昩轮三气以运用运用
隐显五位遂成天地二仪运用三气一变至
卷首 第 10a 页 0180-116.png
极曰十十变至极曰百百变至极曰千数极
则变变不过三三精在道过则在物万物变
粗求精还三三变济物五性以成故五千其
文理周遍也理有始终文有次序所以道可
道为首者举源本以摄流未也无欲有欲与
善恶共章分为二者无欲则见妙长生有欲
则滞粗致死死生由人本心心识优劣求异
此明其大较故分以为其次此明细事事在
善恶善恶可息以开有心有心未能顿息无
欲不即可登欲无欲者寡欲少知知善为不
卷首 第 10b 页 0180-117.png
善故忘之以息欲息欲之方先资省事省事
之要取实去华除其虚妄故次之以不尚贤
去尚救俗故次之以道冲而用之凡万物云
云一生一死未得长存恒崇常住常住之道
无祖无先应化随时无穷无极初淳则行不
言之教后浇则言象互陈近情未达远旨每
滞言象以沉沦故首章先遣言名使知常住
非名言所尽得常住由于名言名言非常住
之体夲寂应动真假有殊权实众妙同出玄
门而众生无始中来有其心识识神不灭身
卷首 第 11a 页 0180-118.png
有死生死生之苦烦恼识神一混一分纷纶
无极自非断结勇猛超群增长善因功德动
积者莫由免生死之痛生死之痛由于出无
入有有欲最深累罪缠縳暂欲无欲微善得
生生乐滞著爱欲相凑不能断割广兴善场
懈怠狐疑恶根滋盛生事不成死痛又及年
命浅促忧畏延长皆从欲来故先明无欲有
欲有欲之祸在于善恶心耽各异过执成灾
舍恶就善善恶未明往反倒见以美乱神巳
之所美未必是善善善在巳又乖道心道心
卷首 第 11b 页 0180-119.png
去著抱实任真不空企尚杜绝竞风嘿识潜
习不起惊疑信顺三宝藏智忠功能如此者
可与适道故章开三变之后明道冲而用之
而道无形状假言象以为津既言冲用用实
无物无物之物在帝之先在帝之后者宜法
后以归先故次明天圣可法天圣法道凡宜
法圣法圣非形力所造必须神思精勤日进
然后可登玄峰神不可扰故次之以谷神养
神所之之于不死不死之妙克与道同同道
乃为天地根为天地根又与天地合合则救
卷首 第 12a 页 0180-120.png
物有方證不求而自得故次之以天长地久
长久之果柔顺是因故次之以上善若水水
加之则盈溢澄之则清映故次之以持而盈
之不盈之趣在功成身退退之所居居乎不
二故次之以载营魄抱一抱一成乎玄德玄
德生而不恃而物自归之故次之以三十辐
物宗一用空空贵无色色欲难除故次之以
五色去外浮华得内真实时止则止时行则
行行藏为师又当世位进退宜明故次之以
宠辱宠辱皆惊则升降无滞防祸匪懈万福
卷首 第 12b 页 0180-121.png
惟新自下之高天下托之天下托之必能体
道道妙无形故次之以视之不见知道三一
执古御今执古御今在上为圣王在中为圣
臣在下为圣民圣是积善所成故次之以善
为士者士者事也上中下共以善为事也善
士体古习学在今今学同古守静不殊故次
之以致虚极知常同道可左可右可下可上
可王可公同天同道永保久长隐身不殆显
亦不危失此道者德有劣优故次之以太上
太上之章是春咏之限分上引下开数推移
卷首 第 13a 页 0180-122.png
移太上为夏咏之始齐至虚为十六之终太
上之应出生就养养之使成成乎岁摽况节
朔符于光景形神据乎昆崙崙者轮转化导
长生不死故在养章之中昆者混合还真故
在生章之内内隐外安不危不殆安隐常存
幽显所附世罕能守之故次之以大道废失
道争能竞荣外迹使还内习故次之以绝圣
自习存中光而不耀师资谦嘿消患禳凶故
次之以绝学外竞既息内无争心大无不包
故次之以孔德之容忍辱下流不辞所存者
卷首 第 13b 页 0180-123.png
道故次之以曲则全曲而能全自然之理可
以心得难以言宣数穷可避守嘿可私故次
之以希言希言嘿识杜虚慕之萌故次之以
跂者不立不自矜伐则称有道有道之道在
天地先故次之以有物混成混位为前应化
为后分为四大四大有方相次垂法贵静为
基故次之以重为轻根重静得中外迹无辙
接救无弃师资和同故次之以善行师资同
道知刚知柔柔刚相济复归于朴朴不常混
运开则散散又应合故次之以知其雄守其
卷首 第 14a 页 0180-124.png
雌能雄能雌济用官长得中去奢泰守无为
故次之以将欲取天下朴散稍乱不获巳而
治之治之不可以兵强故次之以以道佐人
主不获巳用之用之有功功遂则退不可玩
之故次之以佳兵深知不祥舍之合道道体
隐退退位无疑疑滞既道天下不能臣在位
王侯不矜居上守利物自宾故次之以道常
无名能令物自宾者则与天地合德甘露既
降天下太平遇斯之由由于自知自知则知
足知足则不亡故次之以知人死而非亡托
卷首 第 14b 页 0180-125.png
化隐景神与道同出没自在随感而应故次
之大道汎兮应物无方所得有在在乎妙气
气妙无形无形有妙故次之执大象物之所
宗能得此妙引诱苍生抑扬有法故次之以
将欲歙之张歙得中利器常隐为而非为终
与道合故次之以道常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物作则镇之以朴朴既无欲天下自正正则
永与道合合则言忘忘言在正正以正邪故
岁功成熟节朔周通四气五行乘为二十地
不分功并德在天一章为年故二十有一春
卷首 第 15a 页 0180-126.png
则四气自乘以明首德得专专含四气故十
六在前包罗秋冬欲内同生养外其杀藏使
其谦退舍阴还阳两半归中厉刚伏之粗和
柔通之妙故成岁在上上含乎下下德之极
终称上焉上德之人化导杀藏回向生施降
躬率下下粗自殊能妙则上合矣
地是天之分形德是道之出应物有阶渐现
形同人人能觉悟习此上德德上同又还与
道合故曰德经以上德为首首引后生今其
得道得道无失号为德焉德有优劣上中下
卷首 第 15b 页 0180-127.png
品广明其义次第相须超卓缘渐各有其方
今应法古故次之以昔之得一一为应主主
一应万万有所宗宗一宜守守之不动动与
俗反反俗还道故次之以反者道之动反者
途达中逵既易故次之以上士闻道闻道勤
行必至源本源本宜知故次之以道生一知
一本源保和乃合故次之以天下之至柔柔
者谦退不竞兢功名者身亡神散故次之以
名与身执亲茫茫守道于俗不足故次之以
大成若缺缺伪全真除祸纳福故次之以天
卷首 第 16a 页 0180-128.png
下有道道无不在内观反求得之在心故次
之以不出户出户求益粗而乖妙督其悟斯
故次之以为学学华可舍损欲念真顺物通
碍不滞恒情故次之以圣人无常心心以赴
感感来则应应非我求心无此欲适通无方
动静唯道道应之形号之为圣学道积德亦
号圣焉二圣来殊同归一致致心济物接生
度死死者能攺悔则还生生者能摄养则不
死死生由九窍四关故次之以出生入死死
中愿生宜识源本故次之以道生之求生得
卷首 第 16b 页 0180-129.png
生生生多事事有始终防理用术开塞有方
故次之以天下有始始常明终明终恒开闇
资明济故次之以使我介然能行大道者光
内晦外深根固蒂子孙无穷故次之以善建
不拔修身至乎天下怀道以全其真故次之
以舍德之厚嘿识勤遵守之不失故次之以
知者不言不言之言言以救物除邪定乱故
次之以以正治国终贵无为不显繁法故次
之以其政闷闷遇去无极当来无穷现在无
央遇去善者恩存学之以自救援其不善者
卷首 第 17a 页 0180-130.png
愿念拔度同登道场当来无穷精粗叵测不
得柱之现在无央尊卑相涉善者立善接之
共善同得升济恶者化之俱乘法桥故次之
以治人事天秋咏方殊殊而非善不得擅位
会合相通虽有二章犹在五九之限使归长
生久视不复别立其乘也能深根固蒂可以
济之人神故次之以治大国穗既交归静以
安小故次之以大国下流流何所归归乎大
道故次之以道者万物之奥得知奥妙以救
群粗不可为有故次之以为无为方息有为
卷首 第 17b 页 0180-131.png
杜渐防萌故次之以其安易持令坚修德验
之先师故次之以古之善为道者为道多方
要在卑弱卑以自牧弱以为用久忍不亏则
小能成大故次之以江海守此卑下俗所不
堪故次之以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能有三
宝𨚫死全生故次之以善为士者不争之德
德乃配天天无所害故次之以用兵有言慈
哀为本本立道成人罕能明故次之以吾言
甚易知凡闇不守其分妄以不知为知故次
之以知不知上愚者失道不测神灵不知尊
卷首 第 18a 页 0180-132.png
重触冒致灾故次之以民不畏威凡夫执心
不能无为为恶而不为善勇其所为故次之
以勇于敢勇不得其所勇故次之以民常不
畏死上以风化下下过由上风故次之以民
之饥生以食为本本以道为主主以柔弱教
故次之以人之生也柔弱弱中有强弱能强
道道强者和和同在中故次之以天之道其
犹张弓中和柔弱能胜粗刚取證明实故次
之以天下柔弱莫过于水争强则仇对相牵粗
和不及无争故次之以和大怨无怨常善天
卷首 第 18b 页 0180-133.png
道与之恒自小自寡然后保大居多故次之
以小国寡民世俗美辞华而无实道之信言
实而不美明者取实舍华故次之以信言不
美本与圣人不积各章合之以明与人巳愈
多终归天德故利而不害人道之极为而不
争不争之德少能全之是以慇勤诱引开导
以下升高回卑同尊舍滞恶以从通善寔由
乎五千文文千以五五德备充阙一字者理
不全焉是为道夲生乎太空空而不空无中
之有有妙无敌化育群生生生之根谓为混
卷首 第 19a 页 0180-134.png
沌无形无形无状无状之状不可以意知意
知由文文以达意意不得拘文文简不得完
意意在文外明者研精之略举一隅反三由
智德之士矣
道气玄妙无祖无先无始无初无极无穷无
心无欲无事无为冲淳澄淡泊然湛然不清
不浊不减不增含容无量一切有无气妙不
可得污形玄不可得言强字曰道号为无形
无形之中含一切形一切形混称曰混成成
生一切无数无鞅大而分之常用以五一曰
卷首 第 19b 页 0180-135.png
无二曰有三曰无中之有四曰有中之无五
曰非有非无非有非无妙气也有中之无精
气也无中之有始气也有者元气也无者玄
气也玄元始气分精共妙五中之三三中之
五三五混合无累无伤善成无弃总号道源
源本有五以应五方北水东木南火中土西
金天地未张五方未分水木火土金其气相
和极感而应应随次章一切同感在闇思明
从混愿别厌死乐生乐生不能自生愿别不
能自别感极道应应之以一一为道子元气
卷首 第 20a 页 0180-136.png
先臻故曰道生一一生二阳气前唱阴气后
和二气相须由乎元气故曰一生二二生三
阴阳合会和气交通三生万物玄元始分于
是天覆其上地载其下人列其中万物参罗
三才相辅同归崇道道有三官上有天官下
有地官中有水官道委三官不立别职物附
三才无复别司人僚唯三互相统摄导未归
本大略是同引善抑恶细法舛异异终还同
同在圣诰诰有权实精者得真真经要旨智
慧为先藏明潜用圣德乃成成由学解解由
卷首 第 20b 页 0180-137.png
研寻寻理尽性委之上人上人之基识三守
五能知三五横行天下所适必通无复挂碍
三即阴阳和玄元始也五即水木火土金也
三气未分谓之为混五行未彰谓之为沌混
沌之源其图如左
第一内号曰源外号曰自然此气最妙尊无
上也
第二内号曰混外号无极
第三内号曰沌外号大道
第四内号曰溟外号至真
卷首 第 21a 页 0180-138.png
第五内号曰涬外号太上
第六内号曰濛外号老君
第七内号曰澒外号高皇
第八内号曰始外号天尊
第九内号曰元外号玉帝
第十内号曰玄外号陛下
 右十号三十字十字分应十方或兼或单
 相似而异皆由感有参差是以尊号分别
 开悟善心因名达理知之者不死解之者
 长生遇贤当必口受非人慎勿宣也
卷首 第 21b 页 0181-004.png


太上洞玄宝元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