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0177-004.png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字七
   太极仙公请问太极法师
仙公于天台山静斋念道稽首礼拜请问
灵宝玄师太极太虚真人曰弟子有幸得侍
对天尊自以微言弥纶万劫洞观道源过泰
之欢莫有谕也顾玄少好神仙白日飞腾之
道心想上圣恒以髣髴大经微远妙𧷤难通
将禀口诀释我冥津洞畅虚漠有无都尽矣
近而未究人生宿世因缘本行之由今愿天
尊觉所未悟是时太上高玄真人啸咏步虚
卷首 第 1b 页 0177-005.png
洞章欢然容豫耀金颜而含笑言曰此子累
劫念道致太极玉名寄慧人中将独步玉京
超逸三界巍巍乎太上仙公之任矣故慈心
于天人念度于后学也常以外身而济物有
德而弗名玄都所铨谅不虚矣而谓太极真
人曰卿受太上虚皇道君之命为其师保亦
必尽教以高上大洞之渊𧷤也岂俟彼多陈
乎吾受任忝为都教之法师至于执卷由子
矣太极真人答曰此童真之人名刋金简才
质清远景秀太上玄微洞虚故当为仙公之
卷首 第 2a 页 0177-006.png
任弘道大度者也吾忝受教化故不足为彼
宗匠太上有命何敢不倾韫哉众妙之统仰
赖于法师矣
太极真人曰夫道无也弥络无穷子欲寻之
近在我身乃复有也因有以入无积念以得
妙万物芸芸譬于幻耳皆当归空人身亦然
身死神逝谕之如屋屋坏则人不立身败则
神弗居当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宝气以
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视则身神并一身神
并一近为真身也此实由宿世本行积念累
卷首 第 2b 页 0177-007.png
感功济一切德荫万物因缘轮转罪福相对
生死相灭贵贱相使贤愚相倾贫富相欺善
恶相显其苦无量皆人行愿所得也非道非
天非地非人非万物所为矣正由心耳此对
既钟亦难脱也弱丧之徒信道者少宿命者
多不积善定念修德其身而欲忽德忘身彊
求外物其可得哉既已不克莫不伤身矣故
有道之士取诸我身无求乎人经云修之身
其德乃真斯之谓也夫学道不受大智慧道
行本愿上品大戒无缘上仙也子有宿命是
卷首 第 3a 页 0177-008.png
以见此经其文隐秘立信效心然后而传不
可妄示不信既其不信必发异念异念既生
彼此获罪是故藏之于无待有应为仙王者
乃告焉是时云龙踊跃诸天散华飞香奏烟
山海静波触𩔖窜默鬼魅消亡神魔降伏五
苦咸解长离地狱恶者反善信顺受福尔乃
命太极侍经仙人刘文静披云韫而授经也
智慧本愿大戒上品
太极真人曰宿世礼奉经师口诵身行布施
厄困愿乐三宝君亲忠孝远慕山水栖憩贤
卷首 第 3b 页 0177-009.png
儒虚心有道烧香散华护度一切修德补过
信顺宿命静思忍情其行也上可升仙度世
下可轮转富贵生为人尊容貌伟秀才智清
远为人之道莫不具足夫居世富贵笑于贫
贱今报以贫贱居世好杀今报以天伤居世
绝秀笑于丑陋今报以丑陋居世聪明不教
于人今报以顽塞居世常康笑于困病今报
以滞疾居世不信道笑于经教今报以下愚
长与道隔居世夺人夫婿今报以少寡居世
诱人妇女今报以鳏独居世发心为夫妻而
卷首 第 4a 页 0177-010.png
后不得俱生人道死为下鬼或报以本念成
于邪病也自非大法莫有解其宿缠而消此
邪病矣夫为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君臣师保
朋友皆前世所念愿为因缘展转相生也莫
不有对者哉故曰倚伏难穷矣唯学仙道士
当兼忘因缘绝灭生死同归乎玄以入妙门
能如是者始可与言学道之夫也
若见居家妻子当愿一切早出爱狱摄意奉
戒若见饮酒当愿一切制于命门以远祸乱
若见采女当愿一切守清忍志慕在贤贞若
卷首 第 4b 页 0177-011.png
见媱人当愿一切除弃邪念翘心禁戒若见
妇人当愿一切忍割浮华乐道自娱若见贞
人当愿一切履信正化日入法门若见众人
当愿一切推仁无争怀道安世若见善人当
愿一切时刻存念仰轨其道若见恶人当愿
一切弃凶即吉不犯王法若见贫人当愿一
切损身施惠后受大福若见富人当愿一切
救济万物世世受禄若见贵人当愿一切承
其教旨悉令典训若见贱人当愿一切勤修
匪懈各得所为若见帝王当愿一切奉仰王
卷首 第 5a 页 0177-012.png
道孝如父母若见宰相当愿一切受其教制
四方归仁若见兵甲当愿一切各念仁心天
下让贤若见王子当愿一切日歌太平系国
承家若见贤人当愿一切履行其德道为世
宗若见法师当愿一切明解法度得道无为
若见栖山道士当愿一切悉见法门速得升
仙若见教化当愿一切亲受圣教皆为渊博
若见圣人当愿一切尊礼侍见诸国并瞻若
见仙人当愿一切真道悉成飞升天堂若见
城郭当愿一切严整修饰以道为基若见大
卷首 第 5b 页 0177-013.png
国当愿一切归崇慕德若水注海若见小国
当愿一切知止虚冲安其所居若见市朝当
愿一切群贤云萃悉弘正道若见静观当愿
一切功德巍巍天人得志若见斋戒行香当
愿一切道德日新庠序雅正若见诵经当愿
一切尽入法门咸闻妙旨若见经教当愿一
切各各受读礼习普行教化若见楼观当愿
一切洞观十方无所隐藏若见高山当愿一
切立德如彼无复退转若见大海当愿一切
智思无量辅成家国若见栖憩茂林当愿一
卷首 第 6a 页 0177-014.png
切安居自在荫庇含识若见好学当愿一切
得成师宗养徒敷教若见净手当愿一切常
执经书无时暂辍若见善口当愿一切耽咏
洞经日新不厌若见动足当愿一切超步三
界飞行上清若见静止当愿一切灭景停真
安闲空寂若见饮食当愿一切弃累入净存
得道味若见大藏当愿一切除其灾害施为
福田若见疾病当愿一切以道自安免此苦
厄若见死丧当愿一切学道常存济度三涂
若见畋猎当愿一切不为始终免无间罪若
卷首 第 6b 页 0177-015.png
见夷狄当愿一切得生中国不生边境若见
少年当愿一切及时学问遂成学名若见老
病当愿一切以道摄生不更衰耄若见三光
当愿一切普明灵曜闇冥即消若见云雨当
愿一切惠泽盈溢无所不宜若见素雪当愿
一切常居洁白逍遥自在若见灵风当愿一
切韫怀披散德流遐迩若见净水当愿一切
洗垢清虚平等其心若见名香当愿一切受
兹芳净众秽萧然若见好华当愿一切乐敬
诸圣相好具足若见车马当愿一切得道无
卷首 第 7a 页 0177-016.png
为乘凤驾龙若见弦歌当愿一切玩经叹法
以道娱乐若见福食当愿一切无不饱满世
享天厨德流生人如水归海宗庙胤长常居
贵盛世与四辈俱生王家若见散施当愿一
切祸灭九阴福起十方德如山海莫不兴隆
七祖生天子孙贤忠富贵巍巍所欲皆从学
道飞仙驾云乘龙道士坐卧常愿我等四大
合德同体道真长存玄都师友自然济度十
方天下受恩逍遥无为洞观妙门
   礼经祝三首
卷首 第 7b 页 0177-017.png
    (真人口诀云侍经仙童玉女闻此/祝皆欢悦而佑兆身也是大经悉)
    (用此祝而礼拜矣若冥心礼经者/亦心祝其文乃上仙之秘祝也)
乐法以为妻爱经如珠玉持戒制六情
念道遣所欲淡泊正气停萧然神静默
天魔并敬护世世受大福
郁郁家国盛济济经道兴天人同其愿
缥缈入大乘因心立福田靡靡法轮升
七祖生天堂我身白日腾
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契鍊质入仙真
遂成金刚体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
卷首 第 8a 页 0177-018.png
悉归太上经静念稽首礼
此戒名智慧隐经道行本愿上戒宝真品太
上虚皇传太上大道君道君传太微帝君帝
君传九微太真太真传太极大法师及传太
极高仙王公不告诸中仙矣千年三传若无
太上金简仙名者亦终不与此经戒相遇也
道士运会脱有得之当秘而奉焉太上仙童
十人随侍视戒营护弟子之身时有贤儒信
道男女兆不得闭绝于圣文矣若本命甲子
庚申八节日斋而诵一遍也
卷首 第 8b 页 0177-019.png
太极真人曰学升仙之道当立千二百善功
终不受报立功三千白日登天皆济人应死
之难也施惠其人尤善矣学道当令众行合
法广建福田发大慈之心动静常起道意能
如是也吐纳服药佩符读经精思终身不倦
者岂有不得仙乎人无此德服药佩符读经
斋戒故终命而不验矣学士明思要言
太极真人曰立三百善功可得长存地仙若
一功不全则更从一始而都失前功矣常有
其念在于心膂者则是也子导人作善即为
卷首 第 9a 页 0177-020.png
善功矣
太极真人曰常念啸咏经行大慈先人后身
扬善化恶断绝众缘灭念守虚心如大玄唯
道是求始谓能言神仙之道也
太极真人曰吾昔受太极智慧十善劝助功
德戒于高上大道虚皇世世宗奉修行大法
度人甚易此自然之福田也太上以普教天
人令各得本愿始入法门长存无为不更十
苦八难罪对罢散地狱休息三官宁闲世世
荣乐咸脱罗网后生安泰天性恬然所愿随
卷首 第 9b 页 0177-021.png
行其戒如上以传贤信
十善劝戒曰劝助礼敬三宝供养法师令人
世为君子贤孝高才荣贵巍巍生为人尊门
族昌炽
 (三宝者谓道经师也能养生教善行为人/范是名法师也)
戒曰劝助治写经书令人世世聪明博闻妙
𧷤恒值圣世见诸经教能诵章句
戒曰劝助建斋静治令人世世门户高贵身
登天堂饮食自然常居无为
戒曰劝助香油以济众乏令人世世芳盛香
卷首 第 10a 页 0177-022.png
洁光明容眸绝伟天姿高秀
戒曰劝助法师法服令人世世长雅逍遥中
国不堕边夷男女端正冠冕玉佩
戒曰劝助国王父母子民忠孝令人世世多
嗣男女贤儒不更诸苦
戒曰劝助斋静读经令人世世不堕地狱即
升天堂礼见众圣速得反形化生王家在意
所欲玩好备足七祖同欢善缘悉备终始荣
乐法轮运至将得仙道
戒曰劝助众人经学令人世世才智洞达动
卷首 第 10b 页 0177-023.png
静威仪常为人师
戒曰劝助一切布施谏诤令人世世寿考富
乐常无怨恼
戒曰劝助一切民人除嫉去欲履行众善令
人世世安乐祸乱不生病者自愈仕宦高迁
为众所仰莫不吉祐门户清贵天人爱育神
魔敬护常生福地
此戒名太上智慧劝进要戒上品皆大智慧
经上卷所言也法传太极真人及治道行矣
兆有宿福值见此文秘而奉焉妄示不信祸
卷首 第 11a 页 0177-024.png
及见世死为下鬼闭于地狱旋转五苦后生
失人道毁经戒者亦然
太极真人曰人行之恶莫大于嫉杀贪奢骄
媱也若此一在心必伐尔年命矣挟之以学
神仙者不亦悲乎
太极真人曰道德五千文经之大也是道也
故通乎天地人万物从之以终始也上士受
诵为太上仙王中士受诵为飞仙下士受诵
生转轮圣王家不经地狱常生福国命过之
时天帝云车迎其魂神安处福堂也此度人
卷首 第 11b 页 0177-025.png
无数量不可具言也昔有妇人受诵是经夫
恒愠怒之终亦不退妇遂白日升天夫死入
地狱受考历岁妇飞行看之令读道德经今
当见救时天人飞下太山府君即呼问之其
具答常为妇人所教礼于是经妇人升仙我
故缘昔恩求救耳府君曰子本虽不学要是
常礼大道敬信经法令可送著福堂给其厨
食千年汝当生人中可受诵是经男人曰我
若得生人道必宗受是经以求度世却千年
生人中年十三岁始好五千文从师受诵口
卷首 第 12a 页 0177-026.png
诀高才聪明国王礼聘不就乃白日升仙其
先敬经贤妻相度缘此宿恩也
昔有贤明道士斋于静室不能得中食时俗
姓男女敬乐大法感此道士忍饥而诵经日
日为设中食时往听经道士哀其敬信以传
男子女人教以口诀各诵之万遍太上龙舆
下迎白日升天此例甚多非可悉记也凡人
虽不能学仙道皆得受五千文礼敬以致无
为之道在世保延性命家门安乐死径生天
堂不更三官地狱囚徒中也其诀在信好则
卷首 第 12b 页 0177-027.png
此大福可坐得矣大洞真经太上洞玄隐书
宝经不可传凡人也皆必是能学仙之士所
当修诵焉若轻传于凡夫者将与七祖父母
同幽于地狱更五毒之考矣慎之慎之
太极真人曰世人之惑也而远其先人并竞
事鬼神及杀生以求生去生不亦远哉生时
不修善治身忍割可欲死方殡葬其骸骨不
知魂魄已更五毒幽囚地狱苦恼三涂轮转
五道也生世无几而聚敛财宝无有足时为
已重担福尽罪至身死名灭财宝四散也若
卷首 第 13a 页 0177-028.png
疾风之扇尘矣道士持斋烧香清净读经天
下之盛事也而不欲见见之如不见矣闻巫
师鬼语皆倾产厚礼奉之也持斋静漠而致
福巫师歌舞而招祸祸之及也彼我魂神俱
致考罚殃对无巳往返三恶之道其苦难脱
罪竟后生或堕六畜失于人道设使还人中
当为下贱矣或六根不具或形质丑陋体气
臭秽唯男唯女顽痴可恶为众所弃流弊世
间至死饥寒其人也皆受先世罪对而从六
畜中来始还人道故也若于今世忍苦甘贫
卷首 第 13b 页 0177-029.png
悔往修来趣求奉法以自解脱者亦见世渐
报来生将受大福当生富贵侯王之家相好
具足容貌端伟光华灼烁众见心欢慈仁信
好高才宏略欲男欲女在我本愿也念寻善
友为因缘知识自当冥会皆来为兄弟子孙
所以世世贤孝展转相生乃无绝矣故曰倚
伏因缘孰知其极也又云子孙以祭祀不辍
此之谓也
太极真人曰玄素之道也古人修之延年益
命以致长生矣今人为之消年损命以招早
卷首 第 14a 页 0177-030.png
死矣可复怨术邪罪自巳也不亦悲哉
太极真人曰夫学道之人也先孝于所亲忠
于所君悯于所使信于所友言而可复谏恶
扬善无彼无此吾我之私不违外教能事人
道也次绝酒声色嫉妒杀害奢贪骄怠也次
断五辛肥生滋味之肴也次令想念兼冥心
睹清虚也次服食休粮奉持大戒坚质勤志
导引胎息吐纳和液修建功德忍人不能忍
行人不能行居人不能居衣人不能衣食人
不能食守人不能守也道行如此乃可镇以
卷首 第 14b 页 0177-031.png
灵药餐于云芽尸虫沉落秽漏消灭三宫涤
荡五脏安闲矣将长斋久思静咏洞经耽味
众妙兼以丹液也能如是者岂有不得升仙
之道乎
天尊告太极真人曰若其不修人道君亲不
忠耽酒好色杀伐贪残骄奢自恣欺诱贤良
借贷不还少巳有如此之行矣长不能革使
心夷然而欲怀之以斋戒学道希肉飞之举
弗亦哀乎弗亦哀乎斯人也将长处地狱履
于五毒刀山剑树汤火炎燎煮溃五体求死
卷首 第 15a 页 0177-032.png
不得饥则食铁渴则饮火出临寒冰伤肌切
骨方付三官谪役山海担负土石鞭笞考对
备经三徒五道往返十苦八难之中其苦无
量不可具言也
太极真人曰是人也乃不如外学凡人奉修
仁义敬信道德唯善而从任化来往在时迁
易逍遥域内清净自适命过亦入福舍不经
囚徒或为鬼神也后生人道不失本愿转得
信根贤圣结缘秽累日尽终入仙道
太极真人曰患人得生人道也而不修德养
卷首 第 15b 页 0177-033.png
性以全于命矣患闻经也而不信矣患信经
也贪财而不受矣患受经也而不讲诵矣患
讲诵也而不修其事矣患修其事也而不恒
其道矣患奉师也而不终其身矣患服药也
而未应中怠矣患道行不备也而誇求升腾
矣患静斋读经也处幽山而不堪其忧矣此
十患在人之身也若不戒之身无济理所以
云有大患者为我有身斯之谓矣可不思与
可不思与太极真人传经说法演戒竟歌三
徒五道苦痛叹其辞曰
卷首 第 16a 页 0177-034.png
三才及万物倚伏各有龄终始待劫数
福尽天地倾往返于五道苦哉更死生
展转三徒中去来与祸并
大贤慎兹戒忍性念割情愚夫不信法
罪痛常自婴吾念世无已今故重告明
若欲度斯患归命太上经
罪福不由他谅自发尔身大贤故闭口
欲绝诸恶缘灭念归兼忘倚伏待长泯
弘道以安世终当见正真
淫嫉为祸首灭身之至患含养如此辈
卷首 第 16b 页 0177-035.png
恐必致夭残知恶而不革岂是道所安
怀毒日斋直令我发长叹
宿命有信然弱丧谓之无皆欲眼前见
过目则言悠大肾明道教惨戚悯顽夫
依依念子苦勤勤令我忧
人命已消尽亦犹膏中火四大暂相遇
五物权时假盛年当勤学趣求存吾我
福尽身神散冥冥地狱下上圣畏是故
寻道度斯祸
学仙行为急奉戒制情心虚夷正气居
卷首 第 17a 页 0177-036.png
仙圣自相寻若不信法言胡为栖山林
大贤乐经戒受之为身宝就学恒苦晚
治身恨不早比当披幽𧷤倏忽年已老
执卷吸尔极将更死痛恼吾故及弱龄
弃世以学道
太极真人曰吾昔学道时受之于太上虚皇
奉而修之遂成真人矣道士若欲受吾大戒
品文师先读一过以示其心也其必是学仙
之士者当赍信诣师门及对斋三日念道思
戒然后传矣此戒至重各各有威神部护其
卷首 第 17b 页 0177-037.png
人慎哉慎哉
仙公曰此大戒施于学仙道士也好寻世间
非常万物皆当归空尽是法可缘之度三徒
之苦以得道也遇之者子宿愿也受宜从之
勿不勤修仙公以元正之日受戒而作颂曰
幽名山以静漠𠔃眄峻石之岑岑素雪翳乎
前庭𠔃劲风肃于东林对天尊之容与𠔃耽
冥𧷤而散衿悯世人之堕罪𠔃悲念之不去
心背经戒以信邪鬼𠔃弃斋静而美酒音轮
五道与三徒𠔃经地狱之幽沉斯苦痛之可
卷首 第 18a 页 0177-038.png
言𠔃更死生而难任唯道德之济物𠔃更岂
待困而不寻
仙公告弟子郑思远曰吾少游诸名山履于
崄㟓在禽兽之左右辛苦备至忍情遣念损
口惠施后身成人怀道安世恒修慈爱念道
存真无时敢替也斋直一年而未竟其冬至
之日天真眄降见授大经上仙之道天真令
我大斋长静按经施诵次而学之遂成真人
矣吾昔所受经道太上所贵也非中仙之所
学矣历劫以来常传上仙仙公仙王仙卿不
卷首 第 18b 页 0177-039.png
但我也吾先世与子同发此愿施行善功勤
积不怠致玄都有仙名今相为师友是以相
授耳吾去世也将有乐道慈心居士来生吾
门者子当以今道业事事一道付之法应世
世录传也皆是我前世与彼有宿恩因缘使
然也子以一通依科传付弟子佳者也若无
其人一通封付五岳名山矣此太极真人口
诀子秘之慎之慎之时思之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