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323-06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湛园集卷三
          翰林院编修姜宸英撰
 记
  重修嘉善县署记
古之为政者非独以簿书听断为急也泽有津川有梁
宾有候馆野有亭障凡所以用其心者无不至若此者
非以劳民也盖教濡而德孚则民不期竞趋而集其事
卷三 第 1b 页 WYG1323-0678b.png
及乎政成既去而歌思之虽所尝憩之树木犹相戒不
忍剪伐其枝叶况于朝夕居处以出号布令而身经营
之者宜其所系于民心者益深不仅如津梁候馆亭障
之为设而已而歌思以乐传之者又不待其既去而后
然也嘉善故嘉兴县地前朝宣德间始分设县治而署
之建而圮圮而复新者数矣某览其邑乘考其当时主
者之爵里姓氏多不可得岂以事微故略而不著欤或
者其所用心不能尽如古人故至今亦无得而称之欤
卷三 第 2a 页 WYG1323-0679a.png
邑故剧地自予师莫公之筮仕于此人皆为公难公洗
手奉职拔去故常严霜加于豪猾和风栖于穷阎登进
秀良讨论文义民俗蒸然丕变矣先是官署器用常取
给羡馀一有期会团里次甲供其刍食公一切除去家
世阳羡薪米酒醴泛舟之役不三舍而至一勺之外弗
以累民夏秋两税用符下诸里符到以次轮输闾闬绝
追呼声伍伯戟手倚墙终日无一人后通者故报课常
为诸邑先视事未期大小事悉就理乃仰瞻其堂则颓
卷三 第 2b 页 WYG1323-0679b.png
焉剥焉渐欹以压公曰吾为天子牧养民是之不葺非
所以系观瞻始谋于其属诹日鸠工民承命荷畚偫挶
任辇恐后未阅月而堂之缺者完蠹者坚黝者垩硗者
甓凡幕宇帑藏廊庑之属以次整齐是役也撙节取具
材不费城守用不烦官府公每旦夕视牍堂上吏民序
立庭下益𢥠以严耄倪欢悦顽冥涤虑某日受公异知
千里来谒门下始至则问父老言生身六七十岁未尝
遇侯若此咸谓是堂之新不可以无述公亦以其用心
卷三 第 3a 页 WYG1323-0679c.png
之所在惧其久而易没也命某纪其事公廉明闻于牧
伯累被褒旌近所条兑运六条颁下诸郡县为式其见
宠优如此今
朝廷方行外吏卓异之典待以显秩当事旦暮以公名
上则嘉善之民且不得久私公何有于是堂耶然自县
分治以来为吏兹土者非一人矣而民之戴公也特异
于前岂非仁爱之结于人心不可强哉使后之至者忘
画一之守专务更张则小民何望不然而洁已奉职以
卷三 第 3b 页 WYG1323-0679d.png
世世继公之德于不替将我民终有赖焉而斯堂之建
而圮圮而复新固可以一俯仰而得所取法也已某辱
公门墙之末敢不敬志
  惠山秦园记
天地之大昔人等之蘧庐至于宫室之丽亭台之胜直
以为寓目而已视其转易成毁兴废之不常特瞬息间
耳而传之一姓以至数百年之久此自古未有也余少
时读吾乡屠仪部惠山园记谓其中之上干层霄下荫
卷三 第 4a 页 WYG1323-0680a.png
数亩者几数百十章有泉从惠山寺而左淙淙㶁㶁注
为清渠日夜流不涸中叠石条为细涧分流并涓洁可
爱园固秦有也然自端敏公迄中丞公之改葺时计将
百年屠公已叹为难得今去其为记者度又可八九十
年而古木清泉苍翠无改向时结构虽不必尽存要之
有撤而更新无芜而不治也予时与客游其上或指示
予山寺故为宋湛长史宅其南麓唐李丞相绅读书楼
旁去数武为宋尤文简公遂初堂故址不独其室宇无
卷三 第 4b 页 WYG1323-0680b.png
存而其子孙亦零落尽矣若愚公谷者一时胜绝吴中
今亦将渐废而为荒墟夫物之有成有毁此消息之常
何足深论惟搢绅有道之士能持身正直创业以世其
家而子孙之贤者能修德以光大前烈此百世不忘者
也今以一园之有无为秦氏重轻者故不足以知此而
因此知秦之世有令德将裴徊瞻眺之馀必有感慕而
兴起者庄子曰旧国旧都望之畅然不然彼独不能以
忘情乎哉园今为太史对岩公有太史日侍养园中读
卷三 第 5a 页 WYG1323-0680c.png
书承欢饔飧必洁其父子兄弟常熙熙终日也以此思
秦之世德所从来矣
  五园图记
奕美何子家山阴之峡山去兰亭旧址五里许尝欲傍
山依流结园杂植花果丛竹菜茹灵药奇草于其中而
未就于其游也命友人钟陵樊会公按其山川营构而
为之图又属予记之庶时观览以自慰焉今夫士之穷
居蓬荜揣摩干进者其昼而思夜而梦所为取富贵立
卷三 第 5b 页 WYG1323-0680d.png
功名以及于宫室田园妻妾之奉子孙之计无所不至
及其思阑而梦醒回视所居依然四壁也此真可谓之
妄耳若夫所求者仅在一邱一壑鱼樵麋鹿之所群居
而独游此复与造物何与乃亦若有靳焉而不即予求焉
而不易得者而徒托之无聊之思则士之穷至此诚有
无可如何者矣此五园图之所以作也虽然以图为妄
耶则非独功名富贵之不可恃即一邱一壑之孰为吾
有而执之以为得丧邪以此图为非妄邪则古固有戴
卷三 第 6a 页 WYG1323-0681a.png
冕垂绅鸣钟鼎食享天下之奉而若固有之者盖君子
无入而不自得何子虽倦游吾知其于兰亭之所谓崇
山峻岭茂林修竹之趣无日不在胸臆间而特以其兴
之所托无所往而不遇也则于是图盖亦有足喜者焉
  持敬堂记
三代之制营立宫室有庙有寝寝庙之中皆有堂而古
者家有塾凡里之子弟之俊秀则毕集于塾而教之尔
雅谓塾者门侧之堂所谓夹门堂是也以此知堂者亦
卷三 第 6b 页 WYG1323-0681b.png
古人所以为教之地也古一命以上皆别立宗庙以祭
而今自公卿世胄以及士庶人无不祭于其家者故以
为迎神献尸祼鬯登馂彻俎以著为趋跄骏奔之仪宾
客宴衎入席敷坐馈食进饷以立为旋辟登降跪立拜
起之节冠有三加昏有六礼无不恪恭斋洁而于堂乎
观礼者故君子入其门登其堂则无敢弗敬焉先是河
南二程子以持敬之学教学者其旨以严恭俨恪为要
其功始于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之间而推之至于尽
卷三 第 7a 页 WYG1323-0681c.png
性达天知命盖作圣之基学者无时而可离者也南宋
时有吴柔者独传得持敬之学于朱子归而教授乡里
以学世其家今长洲吴氏其后也夫敬者非独以整齐
其身而巳凡父兄之教其子弟与其师长无以异也然
自道之不明学之不讲则人不知所以齐其家而教亦
愈失何也彼齐家固莫先于子弟也今之为父兄者固
日夜以望其子弟而利禄之事射覆揣摩之术有一之
弗工则戚然为愧以忿彼之为师者亦以其父兄之所
卷三 第 7b 页 WYG1323-0681d.png
望而勉且力焉利欲薰其中得失纷其外譬之于马羁
络而驰骤之非不善矣然而舍其五父之衢而试之江
河则陷溺随之矣今之不为陷溺其教者谁也余于吴
氏之堂有感焉至其堂闻弦诵鼓歌之声则辴然喜入
观其图史陈设师友宾主所议论弟子磬折趋走阶序
雍雍乎秩秩乎其习乎礼也盖吴君既以其先之所尝
闻于师者铭于其堂而又延良师傅帅子弟教习之以
圣贤之道以合于古人家塾之义则可谓能不陷溺其
卷三 第 8a 页 WYG1323-0682a.png
心而庶几乎严恭俨恪以期于尽性达天知命者也今
世士大夫家轮奂相望落成而名之备极五福之辞若
类于世之巫祝者非所称贻谋之善也吴子独能不以
世俗之所弃者为迂阔务勉其子于圣贤岂不卓然有
志之士哉使吴氏之有成俗其庶有变乎虽然不可以
不诫也吾愿君子孙居是堂者无以险诐骜慢之心入
无以骄僻放侈之行入无跛倚怠倦以为堂之享祀无
俾昼作夜以为堂之晏饮无淫朋狎游六博抵戏浮谈
卷三 第 8b 页 WYG1323-0682b.png
不根以为堂之周旋晋接左氏曰有敬无灾卫武公以
敬威仪慎出话为子孙万民绳承之兆保世滋大莫过
于是夫圣学之不明于时久矣吾于吴氏有厚望焉
  狄梁公庙记
甚矣贤者之流泽远也八月予道东乡归避雨古庙庑
下仰见题额尘埃中曰唐丞相狄梁公祠按唐书梁公
尝以冬官侍郎持节江南巡抚使而唐贞观制分天下
为十道明州属江南道为公使事之所及其私被德而
卷三 第 9a 页 WYG1323-0682c.png
尸祝之于其乡里或然也予既揖而降谓其里人曰若
知兹祠所由建乎神何为者曰不知也相传其为宰相
时挈女后之天下而致之唐岂古之忠臣耶予曰然然
则其庙食于兹也其亦有灵否乎曰是恶得无灵往年
有不敬于其父者见有神若殛之不旋踵已有不义而
谋人之赀及其身者神殛之亦不旋踵其为善者则否
吾春秋享荐无后时者是恶得无灵予闻之怃然按公
生平一为宁州郡人立碑以颂德活死罪二千人相牵
卷三 第 9b 页 WYG1323-0682d.png
率哭碑下三日乃去再为奸臣诬贬彭泽令邑人复置
生祠奉之迁魏州魏人亦德之为立祠其所至得民如
此当其使江南时毁淫庙以千数仅存者四讵意其身
更一千馀年后濒海遐僻之乡村落之聚复有所谓狄
公者而俎豆之如数邦且为之赏善惩恶降威福于其
地哉亦可异矣里人曰是祠几毁行谋葺之子盍为
之记予乃指谓其人曰夫公太原人也其服官足迹疑
未必亲至于此然汝祖父以来皆祀之无异辞者何哉
卷三 第 10a 页 WYG1323-0683a.png
以其忠于君而泽于民也夫忠于君而泽于民虽非其
地之生与未尝亲至其处而民争庙祀之不衰其为臣
则反复不忠其为民上则贪且暴则虽其生长之地与
其亲历之处民愈加疾怨詈之唾弃之焉是不可为人
臣者之明鉴乎非独此也汝乡有善人焉即徙而之他
所乡之人必曰某固某生也其他所人亦必曰某地某
之所经历与其葬处也夫孰不爱而欲引之近乎即其
违道悖德为不善于乡以没者不独其乡之人疾之虽
卷三 第 10b 页 WYG1323-0683b.png
其子孙亦以为耻问其姓氏则讳若不闻指其室庐坟
墓则变色疾趋而过也夫孰不恶而欲推之远乎彼与
公为难者来俊臣霍献可之徒今皆安在居其土者奚
待其善恶之著祸福之及是尚不可入庙而知警也哉
里人曰善遂记其辞于石
  小有堂记
有林蔚然从数百武外望之隐出于连甍比宇之间是
为叶君九来半茧之园先是君曾大父孝廉公经始于
卷三 第 11a 页 WYG1323-0683c.png
邑东南陬父工部公稍葺而大之则园之修广几六十
亩工部晚年析园以为三以与君之兄弟而君得其东
偏之半于是小有之堂横踞两山间反处园之中焉自
君之处此益务修治凡一椽一石皆身自经理位置莫
不有意嘉卉林立清泉绕除客之来是邑者君未尝不
设主人既与之游而饮酒赋诗则未尝不维絷信宿而后
去盖园之至君四世矣其同时之废为榛莽或易名他
氏者多矣而是园者至今无坏益新则以君之能无忘
卷三 第 11b 页 WYG1323-0683d.png
先人之业以然也或谓君以彼其才宜早自表暴取世
光宠顾退而自安于丘壑诚非所宜余谓今之汲汲自
励为当世资者非必其天性皆汨没于富贵利欲者也
盖亦有求为买山而隐而不得者而隐忍以就之苏秦
曰使吾有田二顷安得佩六国相印乎由今观之六国
相印之与二顷田所得孰多况又有求而未必得者耶
叶君之贤其知之审矣且古之君子虽其功成名立巍
然系天下之望犹常以区区者与夫山人逸士争其所
卷三 第 12a 页 WYG1323-0684a.png
嗜好于一泉石之间此其寄托者甚深未可以常情测

  刘孝子寻亲记
初顺治乙酉五月
王师破建昌城明益王遁去长史刘君某挈家亡匿山
中卒其伯子某即孝子也为诸生先赴试归吴未得父
耗忧泣成疾戊子岁始决策至旴江时乱后藩府毁废
旧人无在者邑有张令公祠宿祷焉梦恍惚如闻神语
卷三 第 12b 页 WYG1323-0684b.png
云寄居石漈者醒求其地不得傍偟道左遇一尼谓曰石
漈在闽广交今方阻兵道塞有径潜行七日可达也遂
如其言取道往所过藤峡通仙一线天皆山谷穷绝处
蒲伏昼夜行数百里不见人烟最后至白石岭岭陡插
霄汉阪道狭者才六七寸俯临不测之溪扪壁绝险既
上复下履巉岩冲虎豺攒棘被肤血流殷足每仰天一
号则阴风飒然山木悲啸濒于阽危者数矣岭尽得村
寻得父所依姚氏居母管孺人在焉既入门母子相持
卷三 第 13a 页 WYG1323-0684c.png
而泣已问知父丧行一年所则号绝仆地久之始苏居
数月间关舆榇复踰岭侍母而归归十年母卒当母寝
疾孝子侍汤药不解衣带者四阅月也初长史避难数
迁独携先世世系图册一箧自随至岁戊子母时闻有
声窸窣出箧中启鐍无有闭则复然一日母见绯衣人
数辈冉冉从箧中出益大惊逾宿而孝子至其所居村
见娘堡旧传宋王龙山者于此见母得名异矣哉鬼神
幽明之故君子之所慎言也而父子骨肉之间颠沛流
卷三 第 13b 页 WYG1323-0684d.png
离之际徵应巧合又往往若有阴相之者非苟然而已
也其子某因妇翁金进士谷似属余传之余尝慨自明
季中原兵起延蔓四五十年其间父子分散各所夫妇
生死异路抱忠孝节烈名填沟壑者何限其幸不相随
以没而间著于逋臣逸士之手者又多避忌讳不出或
文辞芜漫不足以传今表孝子之墓有韩阁学之辞特
工又缀以余文则所以不泯君于后世庶在乎此也孝
子字蓼萧苏之长洲人
卷三 第 14a 页 WYG1323-0685a.png
  兰溪县重建尊经阁记
兰溪县学之有尊经阁建于明嘉靖间旧矣后圮不治
经籍散失士子无所于考则古学愈以荒废嘉善陈君
霆万教谕于邑之二年始请于前御史张侯相度旧址
谋重建之经始于康熙二十六年之五月比七阅月而
竣事户牖疏朗丹垩焕如储经之数十有三旁列子史
百家规制整密视昔改观落成之日搢绅先生邑弟子
员瞻望咨嗟皆以为文教之复兴于是乎兆今年戊辰
卷三 第 14b 页 WYG1323-0685b.png
春陈君就试北上谓是役也宜有记以告群学者而固
请于余余虽不文不可无辞以塞我友之意也昔者夫
子雅言诗书执礼而曰吾志在春秋学易可以无大过
当是时未有以经名也至六经十二经之说见于庄子
而汉儒记礼始著经解之篇班氏传儒林亦有所谓经
学者圣人之教人在于躬行曰习而已其终身为学之序则
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成童舞象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
博学无方逊友视志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其分
卷三 第 15a 页 WYG1323-0685c.png
年而授之学则自一年离经辨志以后有三年五年七
年之视由小成以至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而谓
之大成其分时而教于乐正则春秋以礼乐冬夏以诗
书盖诗书礼乐之教相须而为用也如阴阳之迭运于
四时而无一之可间如律吕之分播为八音而无一之
可缺也其内外交养本末兼事为之有次第得力有先
后不可诬也及其教之成则身心意知得其理而可以
为天下国家之用其施之天下则人才陶淑而化民成
卷三 第 15b 页 WYG1323-0685d.png
俗矣此六经相为终始之效也或曰如此则大乐正之
教何以不及易春秋乎曰春秋未经孔子笔削而易理
精微非可言说也故韩宣子至鲁始得观易象春秋明
非他国所得有矣然而春秋记事书之例也学至于知
类通达比方穷理而及于大成则易之精微将不言而
自喻矣是诗书礼乐其术虽四而犹之六也䆒之六经
止一心也古人治经以养心故缺其一经则其本末内
外之不备养之为无其具而才忧其不成后世以经视
卷三 第 16a 页 WYG1323-0686a.png
经则虽专通一经而已足名其家上应功令之求而有
馀矣而其实不免于俗学之浅陋此金溪陆子所以有
六经注脚之言而朱子亦曰经之于理犹传之于经传
所以解经也经明则可无传经所以明理也理明则可
无经其说皆病夫俗学之浅陋欲学者反求之心而不
徒溺于口耳记诵而已也然而陆子之说卒不能以无
疵者其为之无次第得力无先后故也盖但知穷经而
不知内反之于心以求其实得于已者谓之俗学知反
卷三 第 16b 页 WYG1323-0686b.png
之于心矣其非有读书穷理之功以验夫此心之邪正
而自陷于茫昧不可知之地者谓之异学陆子之学非
以求异也而其流弊足以至此既及于此则何以矫正
于俗学之浅陋哉若知夫二者之弊而其于尊经也思
过半矣兰溪自仁山倡教守朱子之学于一冉传之后
其士子皆朴茂而好修而又得贤师儒以为之帅而导
之向方吾滋幸经尊而道明而人才之易成风俗之易
变以复于古不难也阁在敬一亭后三面皆临山朝岚
卷三 第 17a 页 WYG1323-0686c.png
暮烟浮列几案而西瞰城市鳞次万家皆可以供学者
息游之助襄其事者为训导曹君洪然董役者诸生某
某陈君字紫驭方以文行有声于时其成此宜不苟云
  白鹿洞讲堂图记
白鹿洞本以唐李渤读书处得名其为受经之地始自
颜翊南唐就洞中建学宋南渡后朱子来知军事拓地
为书院四方从学者日众于是时天下四大书院白鹿
洞为尤盛元之山长多以处士博闻有道义者充之明
卷三 第 17b 页 WYG1323-0686d.png
三百年山长之设无闻书院时废时复卒不领于天子
之经制以至于今士大夫官于其地而知以讲学为事
者寥寥也翰林院侍讲高公先秉宪督学江右甫下车
进士子谕以
朝廷崇儒重道所以兴起文事至意以其校艺之暇帅
士子至鹿洞释奠先师退就讲堂陈经敷席钟鼓笙磬
叶奏堂下音吐朗彻揖让有仪瞻叹者以为目所未经
见于是命善手图其事用垂久远昔鲁颂美僖公新泮
卷三 第 18a 页 WYG1323-0687a.png
宫其前三章皆曰思乐泮水水三面萦绕学宫如璧判
然纪其胜也继之以采芹采藻采茆水之所产也又述
其出郊仪卫之盛旂旆飞扬车马壮饬而鸾声在道亦
哕哕然和而有节无小无大从公于迈愿学者众也载
色载笑匪怒伊教则讲学行礼之事也古之重学也如
是余未获从公游今披图而观之则浔阳之江九𣲖出
其前风帆往来禽鱼翔泳而并效于栏槛之下泮水之
象与树木荫翳莎绿苔碧可以游息而盘桓者有采芹
卷三 第 18b 页 WYG1323-0687b.png
采藻采茆之思焉织文鸟章掩映山麓画幰停辙于林
樾群驷散龁于丰草伍伯圉𨽻杂坐卧其傍皆有喜色
旂筏筏鸾哕哕马蹻蹻可知也司铎之官伛偻前引青
青子衿老而拥书足趋阶者少弱挤不前者立偶语者
肩摩视者倚石倾耳如领悟者不可数计无小大从公
者也公坐堂上对诸生若有所指挥温温然有乐易之
容匪怒伊教此之谓也昔者鲁道之盛泮宫修而颂声
作由斯以观书院其复兴如朱子时乎公以余为可与
卷三 第 19a 页 WYG1323-0687c.png
道古也者故属记之如此
  拙閒堂藏砚记
海昌陈公岱青司李高凉有仁廉声尝自言吾视身外
皆长物独性嗜砚至癖每恨不能自克耳时卿士大夫
为公德者竞以好砚遗之公精于鉴别虽宦粤者数辈
倾装不能及也余从其季君子文叩所藏出之有曰卞
璧者色正青紫长五寸馀围八寸厚如其长数而不及
者半其右却剡而洼中径容三指许此石子文尤所宝
卷三 第 19b 页 WYG1323-0687d.png
爱陆君冰修为之记与兔弦白郡丞宣德旧坑三枚皆
下岩石也又有曰龟巢端琼爽鸠桃核钟研之属者合
十有二枚而汰其次者弗著录子文藏以方底袭以绨
锦每示客则拭几郑重正衣冠而出之曰吾无以此为
宝也先君数十年之精力聚于此矣孝子之于亲也思
其所嗜与其所好是铿然而石者庸不得为吾之兑之
戈和之弓乎愿吾子之有以记之也传曰父没而不能
读父之书手泽存焉耳母没而不能执母之杯棬口泽
卷三 第 20a 页 WYG1323-0688a.png
存焉耳夫不能读者非却父书而不亲也特其思慕之
至执卷傍偟亦有若回翔蹢躅而不可已者斯其所以
为不能也不能之心惟读而后知之矣今子之于是研
也将终袭而藏之乎抑有所用之乎子瞻曰真研不损
真手不坏夫真研不损矣能保其久而无散乎故聚必
有散此物之常理也以子之真手用彼之真研则研将
得子之手以发其精华美粹之气充满宇宙焜耀竹帛
斯经千百馀年无损矣况直人世俛仰旦暮之间哉吾
卷三 第 20b 页 WYG1323-0688b.png
视陈氏兄弟皆读书修行绍其家学而子文之得之心
而为文也其光郁郁而肆浮其体温栗而柔润傍及六
书变态波磔策勒之法无不谙善吾知子之所以守是
研矣且子无仅谓是铿然而石者是先君之遗也子文
起曰善哉子之记是研也唯先君之灵吾不闻子之言
研如卞璧者三一曰执法以司李公铭语故以名属长
君子厚一曰蟾蜍属次君子启三石皆最奇好事者不
能目其高下其端琼者子文以贻余
卷三 第 21a 页 WYG1323-0688c.png
  敦好斋记
钱唐王子丹麓自署其所居曰敦好斋取陶公诗书敦
宿好之义也余尝称陶公为学道者愿因敦好之义而
终言之夫自汉以来诗书之放废久矣至魏之末季王
何辈出竞为清谈以惑世士大夫非易老庄之书不读
易圣人所以明阴阳消息之理而与异端之旨同述其
传流于江左糟粕六经菲薄汤武百馀年不绝而后炽
为乾竺之教至于江陵失守萧绎辍讲文武之道竟与
卷三 第 21b 页 WYG1323-0688d.png
瓦砾同殉此晋名流之遗祸所以不在秦李斯下也陶
公伤之其言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
籍无一亲其悲时愤俗而自寓之意见矣南朝二百八
十馀年无人能为此言者惜也遭时不幸终以酒人自
晦非其志也使其得时以试行其所学佛老之害或者
其犹未甚欤今王子德修学殖适于世用其视陶公之
所好当不仅托诸閒居也已然而今天下风俗之患与
卷三 第 22a 页 WYG1323-0689a.png
前又异人怀狙诈贪利鲜耻名节不立忠信不植朝野
相被习为固然此其较清谈之害孰多吾滋惧先王仁
义礼智之教不尽委诸地不止传曰君子反经而已矣
经正则庶民兴夫物流极则必反由今之道反之必自
经术始吾友能无意乎吾与子之称是斋者宜在此不
在彼也
  汪东川读书图记
中允东川汪君一日携此幅过余曰此禹生为余画少
卷三 第 22b 页 WYG1323-0689b.png
陵诗读书秋树根图盖兼取负米刈葵之意余视京师
士大夫无虑三四百人其间禄得侍养者不及三之一
求如余之具庆者殆十无一二比蒙
天恩许之归觐家在两湖间山水幽胜奉吾亲而处焉
暇则执卷咿唔其中以博老人之一笑此吾所谓至乐
也愿子有以记之余尝谓人生有三不可悔少年不读
书老大不可悔有亲不能事亲后不可悔此身一败行
终身不可悔自循卑贱无过人之节亦不至自陷于不
卷三 第 23a 页 WYG1323-0689c.png
肖之行但于养亲读书蹉跎两负每终夜思之戚然馀
痛顾人老事去而悔无及矣君具几先之哲常能处
人所不争之地以此免于悔吝者数矣余每从事后私
为人传说其梗概今复乞养于强仕之日读书而养亲
以终老焉可不谓贤哉昔汉仲长公理欲卜居清旷兼
珍奉养以乐其志晋潘安仁居骑省时思御板舆奉太
夫人游于家园而作閒居赋二人昧于荣利卒婴世网
为世所惜君独能潇然于出处之际如此非独于余之
卷三 第 23b 页 WYG1323-0689d.png
所悔而不得者几可以无憾迹其所为古人有所不及
也然彼二子者遭时丧乱欲遂其志诚难搢绅先生幸
遇承平之世进则回翔
禁闼尽启沃之职退则偃卧丘园有定省之乐出入显
晦无所不可上下千百年间如此遭际岂多得哉此观
是图者不可不思其所自也
  勉斋记
余寓天津日从愚庵张君游其嗣君子勉子勉师宛平
卷三 第 24a 页 WYG1323-0690a.png
杨子可久吾同年友也每率儿子嗣洙过其读书之斋
饮酒论文常至夜分别余将还京师子勉请所以名其
斋者余即以其字题之曰勉斋昔孔子对哀公以困知
勉行为三累之下今子勉天性敏妙为人醇懿笃实有
造道之器其于学也可不劳而成余之以是名其斋也
何居盖古人为学工夫次第其劳逸虽殊等而君子之
自治也恒乐处其最下者而已惟其质之驽钝故劳苦
艰难而犹惧其无所成若夫有过人之姿而自甘于庸
卷三 第 24b 页 WYG1323-0690b.png
众人之所不屑为程之以远大鼓之以勇猛积之以不
已譬犹聚粮出门戒舟舆冒险阻以行于万里之途虽
不遽至其至也可计日待矣若夫闭门而安坐虽趫材
轶足跬步不足以自达勉与不勉之故也人一已百人
十已千彼岂必皆中材以下哉凡事力均而功倍则其
举之也易而成之可以久而弗坏卤莽而为之则亦卤
莽而报之矣故董子亦曰事在勉强而已子勉尊甫望
子成立延名师教之又广市书籍经史监本及诸子名
卷三 第 25a 页 WYG1323-0690c.png
集杂家者流之书视其校雠之善而摹刻之工致者无
不充牣于斋中子试掇其精而咀其华以为养心修身
理物经世之用而馀以资为文章之助上之可媲夫古
作者下之不失为闻人可以取荣名显当世勉之时义
不既大矣哉遂书以质吾友其平时所常为子勉论说
者宜有取于此也
  停舟书屋记
余于京师宣武门外从逆旅主人僦屋数椽其半撱而
卷三 第 25b 页 WYG1323-0690d.png
分为室者三略如舟然而以余之所居也因名之曰停
舟书屋主人曰吾视往来之人凡有事于江湖者远或
数千里近或数舍莫不候风色伺便利计日并程穷力
而求至故遇便风扬帆联舰比艘乘涛上下舟子安坐
而拥棹行者凭舻而眺望瞬息抵岸则酾酒击牲以为
乐此亦行旅之至适也有舟于此偃桅踣樯荡漾洲渚
旷日而不得济目送去者群百千辈已独惶惑不离其
处此则势之所去而行道者之所不顾也子之以是名
卷三 第 26a 页 WYG1323-0691a.png
也必更之无以子累吾居余曰子不知天道乎夫盈乎彼
必亏乎此者天之数也子桑曰父母岂欲我贫天地岂
私贫我哉吾求其为此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
也夫今是舟之遇我于此亦命也子恶庸讳是哉虽然
吾未见彼之必得而此之必失也今夫驾风而行势若
激箭不终日而舍者舟之常也一旦风水挠之及涯而
阻者有矣不幸放乎中流卒然而遇不测之险顾视两
岸茫无涯涘当此之时则停舟之不如且夫豫忧其颠
卷三 第 26b 页 WYG1323-0691b.png
隮之及不当止而中止者过也舍其安居无患而歆羡
于目前之快意者惑也吾知命焉而已主人莞尔笑曰
子言固当然使子之有求于此则无以异事营营者也
子信无所求也则何不舍子之舟以返子之家偃息乎
庭闱散步乎园庐流览乎诗书顿撼之所不及惊戚之
所不加不亦善乎孰与夫栖栖以待是者哉余曰子休
矣吾行谋之矣遂述其言为停舟书屋记
  思砚斋记
卷三 第 27a 页 WYG1323-0691c.png
佥宪许生洲先生示余以施侍讲思砚斋记先是佥宪
之大父中丞公为绍兴守梦苏端明手授一研翌日使
𨽻种竹掘地得砚于卧龙山麓旁刻天然砚三字画其
背为东坡小象中丞宝之终身崇祯间公殁后兵乱失
去子封奉直公每追念出涕因营斋而居之而思砚以
为其名客有谓余曰噫嘻夫梦果可凭耶彼砚者果有
所受之耶其得之也岂其适然而失之也岂偶然耶吾
闻中丞公居官廉去任之日所载不过囊衣至今浙人
卷三 第 27b 页 WYG1323-0691d.png
犹能称道之计其土苴金玉而秕糠富贵久矣方且以
其神徜徉浮游于造化之表而其视一砚之得失也讵
有毫末足芥蒂其胸中者而以是名其斋无乃非先中
丞之意乎余曰不然夫为人子者思其先人之所嗜好
所游处触目而感之一切不敢以为无有者孝子之志
也至于无见而僾然如有见无闻而忾然如有闻甚矣
则其视一砚之得失于梦醒间也不犹之视人生之存
亡得丧聚散离合俯仰变换于数十年之中而与之感
卷三 第 28a 页 WYG1323-0692a.png
而思思而有所歔欷宛转为不可解哉夫死生亦大矣
而况于父子之间哉此思研斋之所为作殆有不期哀
而哀至者已佥宪之官京师也遍谒于所知求诗文以
述其尊先生追慕之至而冀以少慰其思侍讲谓奉直
公贤能不匮其孝佥宪之能曲成其志皆可书信也佥
宪公新奉
命督学政关中装行有日矣缘奉直公志将躬行表帅
讲学明道以兴起其一方之士子意甚盛也余谓中丞
卷三 第 28b 页 WYG1323-0692b.png
公之砚不亡矣故记
  十二砚斋记
余至京师交汪舍人蛟门闻有所谓十二砚斋者辄欲
一至其处舍人曰无有也砚者吾梦也而斋者吾所假
于大司马梁公之馆以挈吾妻子奴婢所朝夕与处者
也自吾之来京师携一砚粗理而不受墨其旁缘缺然
吾挟赀以僦人之居则朝至而夕徙然而砚者吾之所
癖好也尝梦得之其数十二故以名吾斋聊以寄吾生
卷三 第 29a 页 WYG1323-0692c.png
平之趣而已余曰善哉子之所托也今夫芸芸而生者
其所需于物宁有涯耶膏泽取于天货财取于地日用
玩好耳目之养取于山川云物鸟兽虫鱼草木之繁夥
若是者何一非假之于物者哉及其事去时移则向之
所需泯然无一存焉已夫且与物而俱化而愚者妄信
之以为实然且执之以为已有庸讵非大惑欤夫日中
而行说梦于途之人指逆旅而号之曰吾庐也则人必
溺然疑之而不知吾生之孰非梦吾所居之孰非逆旅
卷三 第 29b 页 WYG1323-0692d.png
也不亦悲夫若知凡物之本非吾有吾皆得资之以为
吾用此其为乐岂不大哉其处也仰而采于山俯而汲
于泉烟云足以资吾之怀抱琴书足以供吾之笑傲其
达也宫室帷帐以为安黼黻旗斿以为饰钟鼓弦筦八
音之备以为乐肥甘以为吾之饮食而舆台以为吾之
使彼其初皆非有与于我也而吾皆得而有之其得之
以为固然取之不知其为谁余终身享之而不可以厌
是尚不知吾身之为吾有也而况凡物之自外至者乎
卷三 第 30a 页 WYG1323-0693a.png
故曰身者天地之委形也知身为吾之所本无与物之
原未尝为吾有以无有遇无有则汜然而若辞充然而
不居若是者以语于道则几矣然则舍人畴昔之夜殆
非梦也子之砚固在而子之斋固不待假而有也余以
舍人为知道
  云起楼记
楼居惠山禅寺之左二百步其下为惠泉旧有筑于泉
之上者曰极目亭后改为三贤祠皆背山而俯瞰泉以
卷三 第 30b 页 WYG1323-0693b.png
为游观者之所登眺而休息然其规制庳隘浸圯以隳
伯成公之莅兹土也拊摩妪煦民以大愉讴诵接乎闾
阎祥风被乎山川乃以其休暇与客登山饮泉久之仰
视山半邱壤秽茀草木丛蔽以为无以荡涤神明助耳
目之观也爰谋于邑之士大夫披石剪莱相其旧址而
广之创高楼其上悬若天半围以雕栏曲楯夹以栝柏
松杉砌以文石周以清泉然后蹑梯而升倚楼而望则
澄江远带众山如拱射贵之湖澹滟潝潗澄碧万顷皆
卷三 第 31a 页 WYG1323-0693c.png
若揽挹于杖履之下往来得所凭依登览者以为快焉
是山自惠山而北矗起九峰冈垄合沓状若九龙之相
连缀故名为龙山或传尝有龙斗于其上故亦名斗龙
也而以云起名其楼者则自公今日始山取其腾踔如
龙楼取其蒸变如云公所以愿望乎邑之人士也彼邦
之人沐浴渗漉庆公之有作反以祝乎公龙之蚴蟉兹
山之下云往而合崇朝其雨龙之蜿蜒兹山之巅云之
油油布护自天公所居地颍川南阳实龙之藏谁靳公
卷三 第 31b 页 WYG1323-0693d.png
以泽而以润于一方皇皇
宠命有降自昔公不可遗民以衽席余以公与民之交
相得也异日政成而去民将视其所憩而乐依焉则是
楼之建其可轻乎遂因搢绅先生之有请纪石以告来

  贞靖祠双松记
故兵部主事三原房公以明崇祯十三年省墓归里值
贼李自成盗据关中胁降诸搢绅强之官公不屈走深
卷三 第 32a 页 WYG1323-0694a.png
山匿迹至绝粒死里人哀其节私谥贞靖先生立祠祀
之其嗣君今慎庵京兆得白松二株于泾阳韩氏归植
之祠庑外时松以拱把又种异或滋疑其难植阅今二
十年丰干攒起相对峙如人拱揖状摽枝外荫高出墙
垣数寻恍如百馀年物人皆以是松之坚贞皓洁为与
公类意者其神灵所凭过其下者莫不咨嗟生敬京兆
君系官京师十年每瞻慕桑梓遇客自里中来辄问祠
修饬与否两松度今长大何若既知其然则益喜请所
卷三 第 32b 页 WYG1323-0694b.png
知为诗文辞纪其事以及余余叹公完节而京兆能封
植此树不忘孝思足世其家愚不自揆为侑神之曲一
章使歌而荐之曰有祠肃穆兮嵯峨之下嗟我公兮神
所舍骖虬驷兮霓旌抚八极兮游太清忽下顾兮中庭
素鬣兮绿发枝连蜷兮长叹曾阴屯兮天寒乞孤凰兮
啼鹃指翠柏兮摧为薪感冬青兮飒已残灵之来兮迟
迟心悱恻兮有所思蕙肴陈兮桂醑纷交柯兮承宇既
硕且蕃兮永福女
卷三 第 33a 页 WYG1323-0694c.png
  萼圃记
定海为甬江入海地余所见十五六年间艅艎之惊数
至居人负盾荷担而立犹日惴惴然邑著姓谢氏第阀
相望余从游其群从间顾视其居亦多就毁撤臧获庐
舍与兵马杂居逮余再来而居民稍复其故处谢子在
武治园于其室之西偏名曰萼圃日与诸伯仲游翔其
间以讲德而问艺焉一日君觞余园中问余浪游几年
意中得失几何事追念前十年间烽火震惊妇子之不
卷三 第 33b 页 WYG1323-0694d.png
保今得息焉游焉于此者岂非邀天之倖而然耶余倚
酒微酣为谢君咏杜少陵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下寒士皆欢颜辄奋袖慷慨起君兄弟亦不以余为狂
也呜呼此屋虽修广不数亩无奇花怪石以供耳目之
玩而得此于乱离之后可以见戎马之渐息太平之将
兆其在君兄弟朝夕聚处又可以见其能无事而傧笾
豆饮酒以相乐有事而敦在原急难之意以相恤更世
多故如此等皆不数见也然以君之才度非久淹滞于
卷三 第 34a 页 WYG1323-0695a.png
此者今吾乡虽幸少安顷所经过自吴会之属之淮南
北被灾处怀襄千里一望村墟无不荡为鱼鳖之居而
鼋鳅之宫生灵数百万安所托命又不独天下寒士可
念也君异时富贵其无忘吾赋诗忼慨时乎
  京口义渡赡产碑记
自岷山导江而下出峡汗漫数千里至金焦一束外旋
行逆折然后朝宗于海此曹子桓所为临江赋诗徘徊
而不敢进者也然余考之史记秦始皇登会稽还从江
卷三 第 34b 页 WYG1323-0695b.png
乘渡注其地在句容县北六十里不知何时复徙瓜步
梁庾信集有奉命使北始渡瓜步江诗至唐开元二十
二年刺史齐浣以舟行绕瓜步回远六十里始从京口
埭下直趋渡江路径而免漂溺之患故自唐至今瓜步
渡者皆徙而之京口然往时京口与扬子桥对岸瓜洲
特江中一洲耳后瓜洲以北淤涨与扬子桥连南直对
润州江身益狭则水流益汛急舟缘金山之麓而行春
秋之间上流泛涨山水相抟触漩而为涡激而成湍虽
卷三 第 35a 页 WYG1323-0695c.png
恬风霁景犹惧变生不测少遇风波失利一匏千金故
京口之渡为天下最险余六月渡江登金山见山足舣
舟五六舟人操楫而坐若有待者寺僧深爽进曰此为
济渡之舟自巡检某公设此后凡有事于兹土者及往
来行旅各捐俸及赀益造舟买田置市租以赡水手之
稍食及其赏格之费焉然久滋易弛也某惧斯人之弗
脱于险而大隳前功愿得一言以示来者余惟易既济
称君子思患而预防其说在六四爻曰繻有衣袽终日
卷三 第 35b 页 WYG1323-0695d.png
戒夫涉川者不能戒之于未济之前特恃其一舟之无
隙以与彼狂飙骇浪争命于呼吸之顷固且不可况于
待其既濡然后操舟而拯之此与夫救火者之焦头烂
额何以异然而圣人之虑患也偏视夫事之可需者则
需之有需之不能不得已而济者则终日戒之至不得
已而济而终日之戒之犹不足以胜夫所济者之险既
已濒于死亡矣乃忽然而得生彼仁人者之于此视夫
人之脱之死而易之生其心乐不乐也自数舟之设常
卷三 第 36a 页 WYG1323-0696a.png
岁活人以四五十计不十年而得活者四五百人矣由
十年以前观之彼四五百人者皆江上之游魂水府之
鬼箓也然则使自今十年之后之人有一不得济以沦
胥以亡者于吾心不且有戚戚乎哉若夫推前人之心
以济于无穷此则思患预防之道宜如是也深爽学佛
者也为佛之学者使人求福于冥冥其说多幻妄不可
信深爽独能推广有司德意使人之得免于险且曰我
佛之道固然其为世利益多矣余乐其有是请也而书
卷三 第 36b 页 WYG1323-0696b.png
  重建陜西驿传道衙门记
本朝驿传之制昉自前代顺治间部议裁阙陜西则并
其事于粮储道康熙三十一年总制题复之移某于黔
中来领其事时旧署既毁余至乃请于督抚治旧按院
衙门顾按院署亦废久唯荒址仅存或议请官给其费
或议宜责成有司量𣲖里甲余唯关中向罹兵燹继当
灾祲流亡之后蒙
皇上恩德多方赈济还定安集之民始克胥匡以生驿
卷三 第 37a 页 WYG1323-0696c.png
传之复所以佐行省旬宣之不逮余首膺此任其可重
繁费以廑
圣天子西顾忧乃勉自经营召吏兴工庀材饬事自门
庑厅事以至内廨射堂宾馆公私之舍官吏之栖以间
计者几千楹栋梁栌欂椽桷巨细之木以数计者几千
株至于砖甓瓦石蜃蛤之灰丹黝之漆䌽绘之色之以
物计者夫役工匠执事之属之廪而以人计者莫不先
为程度量力而授之事经始于某年某月日讫事于某
卷三 第 37b 页 WYG1323-0696d.png
年某月日用工之多至若千总费铁五千万有奇而官
与民不知焉盖余之为此也綦劳矣昔周礼地官遗人
之制掌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
凡军旅会同师役掌其委积之事则今驿传所职掌近
是其制曰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其属则地官
所谓庐氏若有宾客则令守涂路之人聚𢷌之是也三
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其属则地官所谓委人
掌以稍聚待宾客以甸聚待羁旅而军旅共其委积刍
卷三 第 38a 页 WYG1323-0697a.png
薪者是也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其属即秋
官所谓司市凡会同师旅司市帅贾师而从治其政令
者是也周建都丰镐畿内千里为今布政司所辖之地
当时车书万国玉帛奔辏而十里三十里五十里之委
积储之也素而供之也时故遗人之职可以不劳而集
今夷为列省地当西北徼道大帅设阃开府者数十处
又内接晋豫楚蜀西抵蕃界北连沙漠冠盖之衔命而
出者与夫兵马之往来驿骚日百十辈而十里三十里
卷三 第 38b 页 WYG1323-0697b.png
五十里之委积储之不必其素而供之不必其时董其
事者不亦难乎夫人必安其身而后可以尽其思于职
业且长安省治诸属国
朝贡所出之孔道也使野处而草茇焉
天子命使之谓何而何以系观瞻余自下车以来釐革
冗弊凡刍料之减尅夫役之疲困势利之豪胁有司之
徇情莫不上遵
国宪下顺人情而曲为之制洗手奉职与民无扰冀以
卷三 第 39a 页 WYG1323-0697c.png
少报
天子特简之恩与督抚虚公委任之意然后经理是役
迄于有成既落成而记之以志吾之不敢苟于其职已
耳非敢以为后来之法然后之登斯堂者或亦慨然兴
感思有以补吾之不及此余之所以深望也已
  记周孝廉两世改葬事
孝廉以父墓非吉数谋改卜而兄弟难之未果临没以
诫其三子既没犹视母夫人从城中来抚之乃暝卒后
卷三 第 39b 页 WYG1323-0697d.png
三年子廷韩兄弟遂遵先命请于伯叔父自邓尉迁葬
军障山启封之日孝廉殡犹在堂家人归竟夜闻若有
声哭呜呜不止听者皆为感恸至棺出于土则蚁蚀木
几尽然后其兄弟咸服其先见而悔其迁之不蚤也孝
廉初祔葬山左后廷韩卒廷范与其季扬议以军障兆
域隘复卜地泉渎河阳泉渎者地本周氏业佃者窃鬻
诸富室岁输之租而粮存旧户孝廉知之不问也后富
室讼粮于官佃者窘以情告孝廉笑曰是无患吾并粮
卷三 第 40a 页 WYG1323-0698a.png
予之则汝讼解矣佃感激去范兄弟至是乃厚值赎归
其地迁孝廉与其元配倪孺人柩合葬焉孝廉之不校
廷范兄弟之能曲成先志而妥其神灵于地下也诗曰
教诲尔子式谷似之周氏有焉孝廉讳炳文文季其字
无锡人余在京师廷范持总宪徐公墓表来日造余邸
复谋所以久远其亲者言及必涕交横下其请至经年
益勤余以是愈知孝廉之贤而乐其有后若孝廉名行
总宪公援明季朱德升先生赠谥故事以为惟孝廉足
卷三 第 40b 页 WYG1323-0698b.png
媲美其乡先辈而自愧不能为表章德升之姚文毅其
说既以备矣余故不敢复赘
  与万充宗书
承教仪礼商已命童子录竟披玩反覆意义周到无罅
可寻其尤辨者在寝庙之论谓大夫无私朝此皆先儒
所未及愚更有臆说可与兄论相发明者附质于右周
制三朝一在库门之内大门之外曰外朝一在路门之
外曰治朝亦谓之内朝亦谓之外朝一在路寝庭曰内
卷三 第 41a 页 WYG1323-0698c.png
朝亦曰燕朝自愚考之则周二朝也曲礼天子当宁而
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周官太仆掌燕朝之位文王
世子公族朝于内朝臣有贵者以齿此燕朝在路寝庭
不过为公族相朝燕饮之地臣以齿为上下非有朝仪
位署之法也故玉藻日视朝于内朝退适路寝听政路
寝之制特用以听政耳故不曰朝其大朝会则在路门
之外其时则司士掌朝仪天子当宁而立于门诸公诸
侯以次东西面立始谓之朝耳其礼仪俨肃非路寝庭
卷三 第 41b 页 WYG1323-0698d.png
比由此知路寝庭无朝名当时因天子取其近便居以
听政犹唐人唤仗入阁之制而其后遂相沿以为朝耳
不然路寝庭外既有朝矣而复置内朝于庭之内不既
赘乎哉由此观之则知天子之寝庭亦无私朝不独大
夫为然也大夫路寝庭无私朝可曰私朝天子路寝庭
无内朝亦可曰内朝考内朝之名始见于文王世子文
王为世子时王季诸侯也不得有库门外外朝之制故
以治朝为外朝以燕朝对外朝则谓之内朝耳周既有
卷三 第 42a 页 WYG1323-0699a.png
天下两从其称然谓治朝之为内朝者正也玉藻之文
也周既有天下之制也谓为外朝者非正也文王世子
之文也周未有天下之制也又诸侯库门外朝经亦无
明文郑氏特据周礼及戴礼玉藻意推之知中门之内
大门之外别是有朝既有内外两朝则燕寝之不得复
为朝审矣故曰缘文王世子之文也偶见及此兄意或
未为然必以示我
  上张阁学书
卷三 第 42b 页 WYG1323-0699b.png
昨客都门仓皇返棹未获时亲教益至今惘惘也先生抱匡
时之略应泰交之会外长官寮入参机禁异数重叠出自
宸衷旦夕用其道以弘太平之化草野伏听可胜欣
慰史局得先生与南阳公为领神发凡起例勒成
一代之书自当与日月并悬岂直媲美三史而已承部
下徵先曾祖太常公志铭前已缮送今别缄一册奉览
明神庙时国本一案实发于先太常公此后盈庭水火
为东林者莫不指公为之嚆矢而立储自有长幼之旨
卷三 第 43a 页 WYG1323-0699c.png
则已早定于万历十四年之一疏矣后伏阙再疏几万
言语尤激切至以晋献骊姬为比值当时厌言之际幸
得留中然卒忤权相候补五年不得而去晚节被召至
京才一月又为党人挤退此公立朝行已之始末也愚
历考前史他不具述即前汉时如贾山路温舒诸葛丰
刘辅之辈皆仅以一疏慷慨史为立传垂光竹帛况先
太常奋不顾危浴日虞渊身受万里之窜而之死靡悔
至其谪尉之后拊循馀迹光明俊伟比之前人悬绝万
卷三 第 43b 页 WYG1323-0699d.png
万此于例皆宜得书先生平生正直是与尤乐成人之
美不肯苟没人一节之善先太常之行事卓卓如此似
无待于某之辞说者然而乐成人善者必其疾恶如浼
者也不没人一节之善者必其不妄徇人者也先太常
直声虽著于一时而其终始守道不渝之节概三十年
沈沦州里采听罕及先生或有所未悉而其中或不能
以无疑疑而姑徇焉君子为之乎此某之所以不忍终
于无言而有待于左右之一察之也且以先太常之潜
卷三 第 44a 页 WYG1323-0700a.png
德积久而未耀以先生之文章道德可传信于后世而
躬任笔削之事如此某因得冒昧攀援进求一字之褒
以垂之无穷或者天怜孤忠不忍听其终于泯泯而适
值乎此时其亦有待而然耶未可知也伏望与同馆诸
贤商略定例特立一传则不肖幸甚又先叔祖御史公
讳思睿崇祯号能言事一参乌程再劾宜兴诸所建白
多关切治乱前蒙同徵及家传故并以閒或得附书太
常传末尤所感戢徂暑惟为时保摄不宣
卷三 第 44b 页 WYG1323-0700b.png
  上叶学士书
都门拜别倏而载周涉兹炎夏伏惟尊候万福远承荣
问晋陟崇阶行且作时霖雨以慰颙颙者之望辱在知
爱其为欣抃益何如也史局想已有成绪班马著作成
于一人之手今众巧在门统归绳削去取之际较前更难
朝廷以兹事甚钜正非先生莫与任耳某草土馀生
奄奄神气文字之缘不复置想徒负知已二十年期许
盛心良可浩叹前蒙史馆徵及先曾祖太常公志铭今
卷三 第 45a 页 WYG1323-0700c.png
奉到一卷先太常明神宗朝首争册封郑贵妃触上怒
几殆随奉立储自有长幼之旨后国本得以无动者赖
此一言为之地也身虽窜逐而功存宗社谪尉之后移
令馀干服阕至京一扼于权相晚年内召再困于阉儿
从此赍志牖下虽通籍四十馀年计散馆后立朝仅百
二十馀日沉沦外吏作尉者四年为令者三年耳易箦
之日犹敕令寘朝衣冠棺中我将上见二祖言天下事
其忠君爱国之念无顷刻忘闻者无不哀其死而惜其
卷三 第 45b 页 WYG1323-0700d.png
生之不竟其用也今使悠悠之名复埋于身后则不孝
为人子孙之罪何以自逭先祖户部公命某为家传曰
吾为曾祖伏阙请恤典守之七年竟得之恨未见国史
耳汝后必成吾志某坐困一经潦倒白首不足以表章
先人之遗绪则先祖之望或几乎息矣而适与先生有
平生之雅于此先生矫矫风节仪表当世独立而不惧
众非而不顾推其志以达之于其所事诚有不可与流
俗人言者噫亦难矣然先生不以其道之孤也所见匹
卷三 第 46a 页 WYG1323-0701a.png
夫匹妇纤介之善犹将进而诱之广其声誉以为好善
者之劝况乎其言足以尊主安民其道足以濯世厉俗
其遇之艰一踬而不振以至于穷老而不悔而其人已
死徒幸其名在焉不幸其名之未立又以其子孙之无
状不足以表章先烈而使其名又将至于无所藉以传
则于大君子与人为善之心或者其犹有所未尽也且
先太常之可传不独在国本一事其尉广昌也境内有
白狼为害则檄于邑城隍之神不数日而禽戮之如捕
卷三 第 46b 页 WYG1323-0701b.png
雏鼠焚妖庙之岁杀人为祭者三而民不惊宋丞相赵
忠定公墓在馀干为守冢方氏所侵公正其侵地为文
以祭之雷击其人于墓道不旋踵此其政绩之尤奇者
其他所为民兴革不可胜数比古循吏尤为卓荦列之
諌臣类传中宜无不可者某非敢以私干先生也朝廷
委词臣以笔削之任正以其是非明而好恶当耳是非
之明好恶之当不在于地在于不没其实而已先太常
之名实暴著于天下已久使其不没于万世则先生之
卷三 第 47a 页 WYG1323-0701c.png
职也某何与焉然以某之无状而使先世之流风馀迹
得赖其人以传以幸宽于不孝之罪戾则是先生由善
善恶恶之公而波及于某一家之私某又何心可不知
所以感也敬俟杪秋北上泥首以谢并所缉家传及先
侍御公传寻送阁学公向承其顾遇因附候一通见希
道愚悃临书惓切
  寄邓参政书
某不肖不能自彫琢为文脂韦滑稽以投时好顾独喜
卷三 第 47b 页 WYG1323-0701d.png
为古文辞间取古人希夷淡漠之旨泊然而无味者闭
户弦歌之以自排比成文章用自娱乐业与营营者背
驰兼禀性迂拙不善随时俗俯仰又绝不喜阴贼谗佞
之习见人若此即拂衣起去不问贵贱而今世正多此
辈触手挂足动成觗迕自计此生当屏之深山长与木
石为侣犹复不自禁时时出游南北间以不合时宜之
人挟其泊然无味之文舆服不足以动人丰采不足以
敬众积毁竦诮日引月长是以踵接贵人之门望阍趑
卷三 第 48a 页 WYG1323-0702a.png
趄无由自进宜其游而困困而无所告䜣以至于斯也
而适遇执事于吴门吴之友曰宋子既庭曰缪子歌起
者缕述执事之为人谓能贵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得
其欢心而其馀贤者礼遇之尤若不及焉卓然不以流
俗之见动其中者也且又善子之文曰是百年中所无
者子盍往见之夫先生古人也子以古人之道求之庶
其有合也已已而相见果然复闻于缪子谓将谋之馆
人退自忖度以某之才非有所分毫得当于左右者袭
卷三 第 48b 页 WYG1323-0702b.png
珷玞于怀投卞和之门其庸济乎既而念古之人有杜
牧之者当奇章相之节镇淮南牧之客焉日纵饮从狭
斜间游奇章不问也且日令壮士左右之牧既去始问
知其故感泣终其身又有滕元发者馆于范文正公家
亦豪放不羁文正尝思规之一日伺其出游明烛坐室
中少顷元发归长揖问文正读何书曰汉书又问曰汉
高祖何如人范逡巡不对而入此二公者虽不同然即
其才能岂有所不如于轻隽之二年少哉然而前辈爱
卷三 第 49a 页 WYG1323-0702c.png
惜人才之至意固有出于寻常万万者初非有所责其
劳而后待之厚望其报而后礼之殷也且牧之元发倜
傥奇伟之士也非二公者容之则孰容之哉今某辱执
事之知不后于古人不敢自外窃在下风闻之道路曰
属有小人之言间于左右不敢以辨夫合则留不合则
去者某之道固然也岂以疑似之际与琐琐者多其辞
说哉然而怀不能自已者以执事之知我今而有疑隐
忍而就固不可默然而去尤未是也揆之或者之情当
卷三 第 49b 页 WYG1323-0702d.png
无他说直以某为狂不可近尔若以为狂则某固当学
圣人之道而习其说矣其狂尚不如前二生云云之甚
也就使某真狂如前二生者执事将不能容之乎是执
事之卓然不惑其贤尚不如奇章文正也于某何有焉
或者道路传之非其真与而执事固未尝有所过听与
则非愚之所敢知也某今归矣家贫幸有先世遗书数
千卷足自发愤薄田不多妻子尚不知冻馁某何求于
人哉特以素蒙执事国士之知卒然辞去万一世复有
卷三 第 50a 页 WYG1323-0703a.png
好士如奇章文正者起而误收之俦人之中以不得出
于门下为恨者恐亦执事之所耻也故敢以书谢且以
为别临书惶恐
  复张凤阳书
某再拜昨承手翰属为先太君传为仆之文为足以发
幽而阐微则非愚力所敢任以仆列官史馆有表扬幽
贞之责若徒工祝辞而誉墓则何文之足传某捧读惶
悚敢不勉焉竭其驽惫以副知已之望以慰孝子顺孙
卷三 第 50b 页 WYG1323-0703b.png
显扬无已之盛心然伏自思维唐李习之与皇甫持正
书谓前汉事迹灼然在人口者以迁固叙述之工于学
者悦而习焉其读之详也故温习者事迹彰罕读者事
迹晦读之疏数在辞之高下而自誇其叙高悯女杨烈
妇谓不出班孟坚蔡伯喈下后唐书所记亦悉仍其旧
文则其词之工可知今太夫人节概固不让此两妇女
者仆才非李翱而门下猥望之以迁固之事以期所以
不朽于先人仆窃以为过也缘此逡巡阁笔者数日既
卷三 第 51a 页 WYG1323-0703c.png
感门下见知之甚谊不可以浅陋自外辄按状撰次录
呈惟左右读而择焉抑仆又闻之曾子固求欧阳公为
其大父志铭先自为先大夫集叙一书致谢欧公今所
传者欧之文固精矣而曾公两文激昂顿挫具有史公
家法微欧阳其大父事亦多传若门下所为家状及枉
书一通文词茂美叙致悽惋不啻颉顽子固顾仆无欧
阳之笔则太夫人之节烈后之秉史笔者舍门下所自
为又奚取也仆拜命之辱因书其所愧并所向往于左
卷三 第 51b 页 WYG1323-0703d.png
右者用以为答
  复洪虞邻书
某自少读先生行卷便心知向往藏此三十馀年矣长
公来承先生不鄙而先惠之书兼赐大集读之感荷不
胜顾其辞旨深博后进浅学茫然如望洋于大河之滨
不能涯涘其涯涘也承谕比来有两淅古文十名家之
选所以嘉惠承学意良厚顾窃有疑者不敢不白于左
右吾浙固称文献之邦自明洪永以来能以古文辞名
卷三 第 52a 页 WYG1323-0704a.png
世至今烜赫人口耳者几人哉计三百年中无过三四
公止耳王子充宋景濂方希哲王阳明是也他如谢方
石茅鹿门徐文长诸公犹具体而未醇不足以齐肩于
数公之列自浙而推之他省亦犹是也盖人才之难得
也何数百年英灵之聚靳于昔而独盛于今时又皆出
于浙东西一水之间而其数又不啻十人之多至此耶
此某所以始承来教窃不能无疑也及展读终幅云欲
徵某文就选以充其所谓十人之数者于是不觉汗流
卷三 第 52b 页 WYG1323-0704b.png
颜赪舍其所以疑者复而为愧焉某固常有志于古之
文矣若姿性驽钝开卷过目辄眊亡向所习书隔数月
视之如未经见以此自诡常得新书读耳虽于作者之
旨稍窥见本原执笔为文时复相近然少年时科举辍
其半中年以后奔走疾患复辍其半所涉猎经传窃取
之以缘饰为文者特其稠杂中工夫什百之一二耳而
贫贱也俗下应酬之文字又不能以无所为则其一二
存者果可以尽信乎此视古人之并力一向以耑攻斯
卷三 第 53a 页 WYG1323-0704c.png
事至于久而后名其家者大不侔也先生误采其浮名
而不知其实之无有使以某文字入选岂不足为门下
知言之累哉不但是也且使远近有识之士读某之文
而妄揣量彼九人者之于文亦如是而已矣其为九人
者之于累先生者益不浅也某之所以终疑而且愧者
以此然荷先生冲怀下问谊不可令长公虚往因裒次
所著数卷附呈可一看置之若不蒙垂谅必欲以烦剞
劂则某有瘗笔焚砚而逃耳临复狂率唯鉴其诚款勿
卷三 第 53b 页 WYG1323-0704d.png
罪某惶恐再拜
  与友人书
昨承注示近著杂文十篇属加点定仆于文无所谙识
兼屡为时义所窘不得一意向古人书偶一开卷意绪
茫然如日游乡闾小儿间而忽接于长者有道之侧神
气塞然不能自胜岂复足以论不朽之业耶辱教惓惓
不敢固辞于从者辄竭其愚陋于意有未安亦妄改易
数处或疑其太狂率重开罪左右然以仆之愦愦为不
卷三 第 54a 页 WYG1323-0705a.png
辨文之佳恶则可使必欲掩饰聋聩随侪拊抃窃知音
之名投时俗之好于义不可且非所以待足下也方今
古学陵迟足下愤然兴起以作者自期此古人所难前
年在金阊与计子甫草往还甫草日为文成必命仆检
定信使反覆再四不倦仆感激其诚亦时有异同不复
更存形迹尝作友说赠之述所以欲相扶而同进于古
人之意今甫草稿中多载仆评论足下与同在京师久
岂未之见耶既以此待甫草于足下怀有未尽亦谊所
卷三 第 54b 页 WYG1323-0705b.png
不敢出若其无见而好为妄言此在足下谅之耳仆从
去夏别后亦时得文十馀篇俟暇时录呈足下论文精
当非如仆之妄言者以仆操斧于大匠之门而劾其区
区之诚亦冀足下之转相报也不备某顿首
  投所知诗启
伏承阁下以某诗为可采特令送上者今抄就汇为一
卷如左偕阍人以进或谓某诗多失志悲愁之作方今
明良在上五辰时叙百工协和不宜以此渎当路之听
卷三 第 55a 页 WYG1323-0705c.png
且重见尤矣某应之曰君以哀怨之诗谓必出于衰乱
之际而盛世无闻耶昔之圣人虽道溥泽隆而不能必
民之皆德已博施济众尧舜以为难能班固食货志载
冬时民入居室男女有不得其所者乃相与咏歌自言
其伤言三代圣王使民夜作燎火相共男女皆得以其
间申其郁积而比兴之事起焉今所传变风变雅者恐
不尽周衰以后诗也韩愈谓物不得其平则鸣又曰皋
陶鸣虞伊尹鸣商周公鸣周或疑此数人者处盛朝事
卷三 第 55b 页 WYG1323-0705d.png
圣君何不平之有而不愉而怨失事实矣不知伊尹当
悔过之前周公居流言之后何得无怨耶特其怨之事
有大小其用心公私不同耳今谓盛世之必无怨者是
失人生忧乐之正者也然或以某之诗为自伤卑贱而
有所愤许不平是又未是也愚自分道之兴废有命故
尝息意无营于世其触物感发不能自禁而时激为酸
楚悲凉之调以写其不得已之衷此亦诗人之常事而
其志或更有存者昔者伯夷伤黄农虞夏之不作悲道
卷三 第 56a 页 WYG1323-0706a.png
衰将饿死采薇自食作为诗义不忍与盗蹠同富贵其
志正矣然非孔子孰知其非怨耶又孰知其非如匹夫
匹妇之自言其伤而有忧天下之志也故有忧天下之
志而不与匹夫匹妇同其失所之叹者此伊尹周公伯
夷之所同也太史公曰伯夷颜子虽贤得孔子而名益
彰然则士非有知已则虽有伊尹周公伯夷忧天下之
志其不同于匹夫匹妇之怨者几希矣伏惟阁下其必
有以鉴之其惶恐再拜
卷三 第 56b 页 WYG1323-0706b.png
 
 
 
 
 
 
 
 湛园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