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323-059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湛园集卷一
          翰林院编修姜宸英
 序
  恭颂
巡视淮河
临幸江浙诗序
(臣/)闻巡狩著于虞周有五载十二岁之别肆觐遍于方
卷一 第 1b 页 WYG1323-0596b.png
岳垂陈诗纳市价之文虽时有不同而举无非事要皆
法天行之不息求民瘼于永宁为神圣惓惓之至意也
然或千乘万骑之纷驰必致诸司供设之滋扰钦惟我
皇上德光上下治洽平成文物声名丕观谟烈之盛干
戈挞伐无殊缔造之奇至化翔被于无垠休徵协应于
有象惟是淮扬下流为河漕要地往者
巡游至止上廑
宸衷捐内帑以凿中河历海壖以疏下淤漕既无虞河
卷一 第 2a 页 WYG1323-0596c.png
行就理至今而上溯
南巡之岁月又旷历十年矣水势不常浸成下溃民方
忧乎尧垫
帝旋切乎禹思爰降
明纶
躬亲阅视以今年二月癸卯吉辰恭奉
皇太后銮舆南幸兼以省观民俗上悦
慈心同黄姚东狩之期为青阳布令之始舟皆鱼贯岸
卷一 第 2b 页 WYG1323-0596d.png
绝骑行乃裹糇粮悉先储峙驿递无顿置之苦役夫丰
扉屦之资是以所过郡邑桑柘之行列不乱市肆之阛
阓寂如篱落声欢与棹讴而偕沸旄倪目送随帆影以
俱长然后
驻跸河干沿流上下
命司空以授方略约河伯以就疏排经画必出于万全
无容苟且而贻事后之悔堤防悉期于可久勿恤多费
而烦再举之劳既喜行地有时犹恐民天未足
卷一 第 3a 页 WYG1323-0597a.png
诏截漕粮先后二十馀万石赈贷各被灾州县银米无
数虑如此其周也德如此其厚也于是吴越父老望
幸益勤缙绅大夫连章上请
皇上俯念而怜之乃不辞远涉曲徇其意
躬奉
皇太后渡江而南历览山川祇奉
色笑顾以沿途所见闾阎生聚视昔少殊谓有司抚字
之未周则奖廉惩贪以肃官方蠲税停征以苏农困裁
卷一 第 3b 页 WYG1323-0597b.png
征关之浮额旅集千航罢煮海之增输烟开万灶宽挂
误赦𤯝灾以启人为善之途广生徒校骑射以辟人功
名之路而且敬修前代之陵寝优赉百岁之耆氓
诏旨朝宣温文轶于西汉封章夕发旰食过乎周文褒
贤德以降
宸章尽是丽日辉云之翰墨对江山而发
睿咏无非高天厚地之襟怀盖
皇上体德惟乾视民犹子
卷一 第 4a 页 WYG1323-0597c.png
圣学迈隆于千古
神谋卓绝于百王而又本之于至诚推之于大孝所以
銮舆未届而童叟欢迎
翠葆将旋而攀援载道兴盛事于十年之内沛
恩膏于三月之中河淮既已底定齐鲁悉被沾濡自古
帝王过化存神之妙诚莫盛于今日者也(臣/)向因编纂
之馀谬应射之选恭荷
皇上念(臣/)老生食俸有日拔之俦辈置以殊科自愧衰
卷一 第 4b 页 WYG1323-0597d.png
庸报称无地谨制七言律体八章上祝
皇躬之仁寿敢窃比于扈从如亲觌乎光辉执卷多惭
濡毫增悚
  恭制荡平沙漠恺歌序
(臣/)闻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其不得己而用兵非为生民
除患害万世贻治安则勿举也我
皇上文武圣神之德度越前古自
御极以来削平三檗内消藩镇尾大之虞开郡海疆外
卷一 第 5a 页 WYG1323-0598a.png
控扶桑万里之国
神枢阖辟出天潜地
庙算指画雷动飙驰固己遐至迩安中外禔福垂卜世
无疆之祉矣厄鲁特噶尔丹者向蒙
国家覆庇厚恩不知感激反肆其爪距屡惩不悛
皇上于是恻然思为民除之以为寇不可长不一劳则
不永逸也乃上稽于天内断于心遂下
亲征之诏令所司储峙既周分师三路
卷一 第 5b 页 WYG1323-0598b.png
帝车中运祃牙之日祥风来应军行出境属国群瞻自
初发迄于
回銮首尾才八十日已绝大漠渡克勒河朔遍躏贼境
至于拖诺山逼巴颜乌喇贼方惊我师从天而下喙奔
不暇而
皇上所遣西路大师已分师逆击大破贼于昭木多地
方矣夫亲屈万乘之尊远临绝辔之野劳身损膳以为
民攘患至仁也大计一定不挠众阻不避艰险平行大
卷一 第 6a 页 WYG1323-0598c.png
漠若从枕席上过师黄钺一麾所向披靡三月之间顿
成扫荡至勇也若至选将授律决胜帷幄因机制变鬼
神莫知此非天下之至明极圣不足以与于此(臣/)草茅
下贱蒙
皇上拔置史馆纂修明史复分纂
大清一统志屡因
顾问及(臣/)名字至今糜俸一十五年念
君恩深厚未知图报之地值肤功告成还师饮至普天
卷一 第 6b 页 WYG1323-0598d.png
率土无不额手称庆喜遇升平若夫作为文章以敷扬
盛烈(臣/)忝列词馆亦与有职焉谨案周礼大司马王师
有功以恺乐献于社大司乐王师大献则奏恺乐恺乐
者即后世铙歌鼓吹之所本也汉世谓之恺歌(臣/)愚不
敢妄拟前人之作自同雅奏辄制成恺歌十章虽辞义
浅薄惧不足以发皇
圣功万一特区区欢爱之诚怀不能巳或亦使天下之
仰懿铄希末光者谓(臣/)身依辇毂耳目所亲闻见以视
卷一 第 7a 页 WYG1323-0599a.png
他日金石之奏竹帛之传亦有足考信将来者也谨稽
首顿首撰列如左
  东祀草序
丙子秋
皇上北征凯旋以祭告武功之成遣使四出翰林院侍
读学士溧阳史先生奉
命祀少昊帝尧陵寝先师孔子阙里当是时先生之不
出京师十有六年矣自释褐中秘校书内殿起居在钩
卷一 第 7b 页 WYG1323-0599b.png
陈豹尾之间枚马之赋颂苏李之应制其馀游览登涉
未数数然也及乎揽辔出国门云山入目奇思横流数

命就道之日至讫事还朝共得诗六十四首其祇谒陵
庙则肃穆峻整凭吊山川则俯仰悲壮酒场文会之激
昂而趣逸思亲怀远之悽怆而情深体擅众美不主故
常然先生之诗实非有变于前也独其天然自得之趣
根抵于性灵藻绣于学植至是而始畅所欲言耳张燕
卷一 第 8a 页 WYG1323-0599c.png
公王右丞岂曾学为山林枮槁之习哉乃燕公居岳州
所作音调悽婉备骚人之情思右丞望春兴庆陪宴从
游与其辋水云溪竹洲花坞之逸兴何以异哉盖古之
达人君子以泉石烟霞为性情之穷之显无往不存虽
然使山林枯槁之辈终日含毫以求肖其所为萧散閒
远者而已不胜其寒窘之态矣况于清庙明堂煌煌巨
制其可矫而为之与今
圣人有道区宇宁谧二三儒臣出奉简书入资启沃以
卷一 第 8b 页 WYG1323-0599d.png
发为咏歌蔼然治世之音天下将有想慕其遭际之盛
如在皇古邈不可即者顾某以老生浅学犹得逡巡其
后辱先生复命之序出其荒芜之辞以窃窥见夫作者
之意旨何其幸也
  史汇序
太史公司马迁变春秋编年之例作为史记后史家皆
仿其体而因史记成书者又数十家或发明义例或诠
释音韵或训诂名物皆得以其名自列于后世江都前
卷一 第 9a 页 WYG1323-0600a.png
孝廉元长先生之史汇亦是类也孝廉分史记所载为
十集立治原正学将略诸门文与事各以类从使读者
知太史公所作其关切于治道人心如是其不苟可谓
司马氏之功臣然迁遭难困辱自序其著书之旨历引
文王孔子以及屈原左邱明孙子吕不韦韩非之徒而
曰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退而论书策以舒
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孝廉遇时变迁凿坏肥遁者三
十年所寓意惟在此书此与太史公著书之旨何异而
卷一 第 9b 页 WYG1323-0600b.png
孝廉之苦心尤有难与流俗人言者读者当自得于文
辞之外也孝廉有孙曰绳武字存恕惧手泽不传遍求
于有力者谋梓其书以与余有文字之知故不远数千
里来请为序史公之后惟外孙杨恽有闻誉孝廉遂有
象贤如吾存恕者此可谓幸已
  晋执政谱序
古之贤执政相继于时传累世而不绝者未有若晋之
盛者也盖晋以上卿将中军执国政必博谋于众而后
卷一 第 10a 页 WYG1323-0600c.png
用之故其举不失而自文襄以后世为诸侯盟主者无
他以执政之得其人故也按春秋传晋执政终春秋之
世十有九人文公四年蒐于被庐谋元帅赵衰举却縠
曰说礼乐而敦诗书城濮之役先轸以下军佐超将中
军上德也箕之役先且居代父将之蒐于夷用狐射姑
而阳处父复蒐于董而废之立赵盾焉其重且难如此
赵盾之后次却缺次荀林父次士会次却克次栾书次
韩厥次荀罃次荀偃次范丐次赵武次韩起次魏舒次
卷一 第 10b 页 WYG1323-0600d.png
士鞅次赵鞅以终春秋而晋亦分矣凡此十九卿者大
半皆晋之选也当是时与晋匹者莫齐为彊而高鲍之
族无闻焉楚置令尹其世数姓氏皆可考然贤奸互用
治乱相半不得与晋比晋自赵文子后政在侈家韩宣
子为政不能图诸侯则执政之权始移于大夫矣大夫
多侈求欲无厌其弊皆始于执政韩宣子受州田于郑
而易之乐氏范献子取赂于季孙晋是以失诸侯楚囊
瓦私裘马之利囚唐蔡二君二国叛之几至亡国则皆
卷一 第 11a 页 WYG1323-0601a.png
贪利阶之祸也甚哉利之为害于人国也盖执政好利
则百官尤而效之将惟利之是图下以浚民之膏而上
以奉君之欲则其国必贫执政好利群臣皆贪冒无耻
则风俗坏而尊君亲上之谊衰攘窃盗贼之祸作士大
夫廉耻不立小民迫饥寒轻犯乱则国几何而不亡赵
文子游于九京曰吾所归者其随武子乎利其君不忘
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而文子亦生不交利死不属其
子焉是以能光辅晋国夫范宣子贤执政也子产犹戒
卷一 第 11b 页 WYG1323-0601b.png
之以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况下此者哉余故比
次却縠以下综其行事而谱之观其所以盛迹其所以
衰诗曰秉心宣犹考慎其相晋之盛衰亦有国者之明
鉴也可不慎夫
  唐贤三昧集序
新城先生既集古五七言诗各如干卷复有唐贤三昧
之选盖选五七言者所以别古诗于唐诗也然诗至唐
极盛矣开宝以还盛之盛者也选唐诗三昧者所以别
卷一 第 12a 页 WYG1323-0601c.png
唐诗于宋元以后之诗尤所以别盛唐于三唐之诗也
昔夫子删诗不斥郑卫而三百篇中有淫辞无俚辞俚
之病至于无所不尽既无蕴藉停蓄之意于中则其于
言也求其依永而和声必不得矣夫郑声之宜放以其
淫也然其声故在也诗至于无所不尽而俚将并其声
而亡之而风雅委地矣故朱元晦谓今人之诗如村里
杂剧诚恶其俚也然今人之厌苦唐律者必曰宋诗且
以新城先生尝为之此知其迹而不知其所以迹也先
卷一 第 12b 页 WYG1323-0601d.png
生自序此选谓别有会于司空表圣严沧浪之旨录盛
唐诗尤隽永者自王右丞而下得四十二人近时能诗
家每极论严以禅喻诗之非而于高廷礼之分四唐则
按以当时作诗者之年月而驳之曰燕公曲江亦初亦
盛孟浩然亦盛亦初钱起皇甫冉亦中亦盛夫诗不可
以若是论也余以毛诗考之作诵之家父见于桓公八
年来聘十五年来求车为东迁以后之人矣其于诗也
不害其为小雅黍离行役之大夫及见西京之丧乱尝
卷一 第 13a 页 WYG1323-0602a.png
为东迁以前之人矣其于诗也不害其为王降而风故
初盛中晚亦举其大概耳而盛唐之诗实有不同于中
晚者非独中晚而已自汉魏及今有过之者乎盖论诗
之气运则为中天极盛之运而在作者心思所注则常
有不及其盛之意所为不涉理路不落言诠言有尽而
意无穷拟之于禅则正所谓透彻之悟也不求之此而
但廓落其体规取浮响慢句以为气象而托之盛唐此
正嘉来称诗者之过也于前人乎何尤或曰然则唐文
卷一 第 13b 页 WYG1323-0602b.png
之与诗何如曰论诗于唐以后与文不同古文自韩柳
始变而未尽其徒从之者亦寡历五代之乱几没不传
宋初柳穆阐明之于前尹欧诸人继之于后然后其学
大行盖唐与宋相赓续而成者也诗至中晚已小变王
元之辈名为以杜诗变西昆之体而欧苏各自成家西
江别为宗𣲖至南渡而街谈巷语竞窜六义其间能以
唐自名其家自放翁石湖而外不可多得或者谓反不
如西昆之浮艳其声存也然则是集成而复唐已坠之
卷一 第 14a 页 WYG1323-0602c.png
响于千有数百年之后庸讵非承学者之甚幸哉余闻
先生里居著文溢百篇尝谓今之学唐宋为古文者逐
貌而失神余文所以矫其弊意者论文于今日亦其当
变之会乎乃余数请而秘不以出也故今所论列止于

  奇零草序
余得此于定海命谢子大周抄别本以归凡五七言近
体若干首今久失之矣聊忆其大概为之序以藏之嗟
卷一 第 14b 页 WYG1323-0602d.png
夫远塞风寒羽书旁午身历戎行而沉星陨气于穷荒
绝岛之间犹能自出其光焰以为有目者之悲喜而幸
睹虽掩抑于一时要以俟之于百世欲使之终晦焉不
可得也客为余言公在行间无日不读书所遗集仅十
馀种为逻卒取去或有流落人间者此集是其甲辰以
后将解散部伍归隐于落伽山所作也公自督师未尝
受强藩节制及九江遁还渐有掣肘始悒悒不乐而其
归隐于海南也自置一椑实粮其中誓粮尽而死逻卒
卷一 第 15a 页 WYG1323-0603a.png
至门忽有二猿跳踯哀鸣牵裾尼之公乃毅然出就执
既被羁会城远近人士下及市井屠贩卖饼之儿无不
持纸素至羁所争求翰墨守卒利其金钱喜为请乞公
随手挥洒应之皆正气歌也读之鲜不泣下者独士大
夫家或颇畏藏其书以为不祥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
于人心而徵于事业发于文章虽历变患愈不可磨灭
历观前代沈约撰宋书疑立袁粲传齐武帝曰粲自是
宋忠臣何为不可欧阳修不为周韩通立传君子讥之
卷一 第 15b 页 WYG1323-0603b.png
元听湖南为宋忠臣李芾建祠明长陵不罪藏方孝孺
书者此帝王盛德事为人臣子处无讳之朝宜思引君
当道臣各为其主凡一切胜国语言不足避忌余欲稍
掇拾公遗事成传略一卷以备惇史之求犹惧蒐访未
遍将日就放失也悲夫
  尊闻集序
韩退之集序文者贯道之器先儒驳其本末倒置是已
然所以谓文为末者文不与道俱故也善乎濂溪之言
卷一 第 16a 页 WYG1323-0603c.png
曰文所以载道也文非道何以载道轮辕饰而不为虚
车者以其所载者道也其载之者亦道也文特其形而
下者耳岂得谓道自道文自文乎然车不载物始谓之
虚车任有物焉充之斯不虚矣文不载道而诡谲诞漫
淫艳剽窃之词胜虽有载焉岂得不谓之虚言哉既谓
之虚言夫其离道愈远也而鄙之为末宜矣今之为文
者大抵有二其为诡谲诞漫淫艳剽窃者常薄儒先之
说为无用用之不足以成家而见为迂腐及视其所为
卷一 第 16b 页 WYG1323-0603d.png
按之其中无有也矫其弊者奉一先生之言亦步亦趋
惟恐失之而不知有超轶绝群者在谓其中盖有物焉
则亦无有也若此者犹不得谓之虚车已乎尚书泽州
说严陈公病之公之为文也其初涵泳于六经四子之
书排二氏之虚妄斥儒家之异论一折衷于新安朱氏
而择其尤粹者以立之本于法则左国先秦两汉朱子
之书无不取于体则唐宋元明之作者参伍焉无不备
犹未敢以自信也久之集始出合诗文经解杂著共得
卷一 第 17a 页 WYG1323-0604a.png
八十卷某受而读之见其理弸于中而文暴于外其所
言者皆得乎性情之正而所述者无非仁义道德之旨
也则可谓富哉信乎其为载道之文欤虽然夫无所于
载者谓之虚车可也车既饰矣载既美矣执策者从之
或东焉或西焉或南焉或北焉虽终日驰不至矣公方
以道济时其笃于践履发于事业而施泽于生民者孰
非其文之至其所载于册者此是也不东以西不南以
北从其道而随所之焉虽重且远有不至者哉读是集
卷一 第 17b 页 WYG1323-0604b.png
者可以庆公之遭而无病于道之难行矣
  日下旧闻序
古地志九丘之所述土训诵训之所传不可得而闻矣
禹贡于帝都首列冀州仅两言而举馀州所至可知其
境界因以见尊京师示王者无外之意此书之体例也
商颂称亳都曰景员维河景景山河大河员言大河之
旋绕于山文仅四言而山之高大水之萦回形势之雄
壮险固俱粲若指掌此立言之法也文王治岐及丰二
卷一 第 18a 页 WYG1323-0604c.png
南所咏多在江沱汝汉之间无一言及于岐丰土俗者
举远可以见近也盖诗书之言约而该其旨微而显而
志有地理为史家者流义取详覈辞有不必然者余观
自古帝王建都之地多且久莫如关中今则燕京而已
关中自汉黄图外若葛洪薛寘萧贲之所辑无虑数十
家独唐韦述所撰西京记宋宋敏求演之以为长安志
十卷最称淹博若燕创都于辽历金元及明更世七百
馀年其名虽燕旧而西自恒山滹沱易水以属之邯郸
卷一 第 18b 页 WYG1323-0604d.png
为赵地西南漳卫为魏及邢卫之境东南自大河附之
海为齐接壤盖奄有数国之封略故其所录不得不广
其建国于五代抢攘之际非有周文武成康之基业与
秦汉隋唐以来声明文物之旧也而故典缺如蒐辑者
尤难之友人秀水朱君竹垞检讨居京师久乃博采经
史子集几千卷及游览所至所访闻于遗贤故老者集
之为日下旧闻分为十门总其卷得四十有二间以已
意辨论其疑似援据精确辞雅意畅前此未有其书也盖
卷一 第 19a 页 WYG1323-0605a.png
自郡国寰宇之有记至元始编为大一统志明踵而修
之其所载者天文分野户口贡赋山川城郭宫室坊市
津梁庙寺陵墓之名数与夫各郡邑之人物土宜亦云
纪其大凡而已矣若夫历代迁徙因革之不同风俗好
尚图史金石彝器渊沈土瘗山铭冢刻之剥蚀残脱而
仅存者人妖物眚仙释怪诞虞衡之所志灵异之所录
禽兽草木诡形殊状非是书不备也诚能仿其例于十
三布政司志各配以是书行之志为之经此为之纬识
卷一 第 19b 页 WYG1323-0605b.png
大识小兼罗并蓄学者一开卷而坐见六合之内极古
今之变岂不甚快惜乎竹垞已老而作者之不易得也
是编掇拾止于前数朝轶事然观其所述非徒以侈浩
博也其于世运隆替君臣谋议政治民风得失之故瞭
然矣法戒之实不在是与其以翼经而补史之所不及
者尤作书之深意不可以不察也
  姚石村南游日记序
初虞山姚子石村赴粤东观察蒋使君之招以甲子岁
卷一 第 20a 页 WYG1323-0605c.png
八月自金阊发舟十月抵粤省署又一岁还吴道途往
返所经必有诗诗必先以小序指次分明详略有体名
为南游日记以投余于京师余才一开卷而江山万里
恍然入目此岂非所谓摩诘诗中有画者乎石村故善
画昨余过慈仁寺海棠院见其画壁老松排空偃盖蚴
蟉奇特赵恒夫黄门书侧谓石村与王石谷山人俱出
虞山同师指授画格故不相下今石谷名重天下而石
村旅况寥落如故故时令其画壁以当子昂之琴其为
卷一 第 20b 页 WYG1323-0605d.png
名流爱重如此然黄门之所赏犹以画也余观石村诗
虽不工于画亦自有足传者独蒋观察序以奉
命绘舆图特招致姚子董其事又不知观察之所赏于
石村者䆒竟于余与黄门何如也观察下世久石村尚
存其序于集中盖已不胜一人知已之感矣
  万青阁全集序
君子之立言也内必有其实之可循外必有其事之可
据内无其实也外无其事也然而其言传焉则君子勿
卷一 第 21a 页 WYG1323-0606a.png
贵也况乎其言之断断勿传也亦终归于无有而已矣
所谓实之有可循者其理足乎已故其词溢乎外若宋
儒先之说关闽濂洛之书尚矣所谓事之有可据者其
见利害明故其决成败审若赵营平之议兵事贾长沙
陆敬舆之言治道是已是人者非今所尤急急求之者
与今观赵给事恒夫所著书其几是与给事初仕为
交城令今岁夏从弟友棠为晋游自交城来为余述
其邑中父老言邑境联塞距河绵亘一千里自明季寇
卷一 第 21b 页 WYG1323-0606b.png
盗盘聚积为三晋害累任兹土者噤不敢问幸俸满无
事去自前令赵公至即计除贼既钩得其姓名与所囊
橐部署已定一日大会饮宾客密谕司更者促其筹夜
中报五鼓客未散装出门徉为阅军于邑西之静安堡
者虽所偕将卒逮丞尉俱不知行四十里黎明休军始
下令分骑步入山搜𠞰贼侦者官军不由西路乃从北
入遂大惊相告各奔溃堕崖堑死无算留二旬尽诛其
头目二十馀人馀或死或降无脱者而民间寂若无闻
卷一 第 22a 页 WYG1323-0606c.png
百年大盗根株尽拔邑遂安枕至今复欲为民开高离
山凿岩石一千馀丈通水道出之龙门渠溉田十万四
千馀顷功未及成而去而生祠遍邑中犹尸祝之不绝
也余闻之而叹曰明之末季盗起秦晋交静诸山逼处
太原左掖尤为渊薮当时经略督抚大臣辈出抚𠞰失
成算寇起一方蔓延楚豫卒之糜烂遍天下使得给事
者一二人付之兵柄相犄角其间则皇甫真朱俊恢荡
之功不难再奏惜乎给事所试止一邑其生时之幸而
卷一 第 22b 页 WYG1323-0606d.png
不可谓非其才之不幸也其所上当事书及檄移案牍
言用兵方略贼平善后事宜条晰动中窾要发越震掉
文采横溢彼岂暇沾沾为文士之习哉不期文而文自
生者所谓利害明而成败审也君既以功擢郎署改授
諌垣会有谣诼翻然远引既
上知其枉诏起来京犹偃息寓园往来信宿僧寺閒与
客把酒赋诗斗奇角险一韵或叠至数百首不止或者
谓给事于世非果恝然聊藉是以耗磨其壮心然耶否
卷一 第 23a 页 WYG1323-0607a.png
耶然观其窈渺巉刻而一本骚人之旨其中之所存必
有深思而默会于文字之外者则请以俟后之君子
  董文友文集序
余自去年冬即立意不愿为文字将归而键关以息吾
志而未暇也余之所不愿为文也尝与董子文友言其
故董子以为然昔元黄文献公之论文曰作文之法以
群经为本根迁固二史为波澜本根不繁则无以造道
之原波澜不广则无以尽事之变此言约而能要宋文
卷一 第 23b 页 WYG1323-0607b.png
宪公屡称之以励学者余少嗜书于古人之微辞𦕈义
亦能时时猎取涉其藩篱既奔走于科举之学十五六
年见时之所谓科举者非独无藉于古人虽其音节之
稍似则同辈者群指以为哗笑不待试之有司而后知
其牴牾也于是姑暂释其所学随时骫骳务悦于观者
之目乃学废而所求益以不遂始自念得失有命少壮
不可复得将竭吾之年岁以深探于六经之旨二史之
法然后放而之于百氏使其发于文章而道之粗有闻焉
卷一 第 24a 页 WYG1323-0607c.png
其可也然窃观今之为古文者日益众迹其所为又不
殊于向之所为科举之业者以号于人曰唐宋已西汉
已特不知彼之所谓唐宋与西汉者果不尽非耶其已
可传耶今为科举之业则吾滞而彼速化焉彼之变而
为古文而可传者安在其不可必也吾第归而求之俟
其学之至而确然有以自信于中毁誉得丧之不得而
入如是者虽终吾身可也传不传奚有哉吾之所言于
董子者如此今年董子刻其集成属余为序余读董子
卷一 第 24b 页 WYG1323-0607d.png
之文称引繁博根蒂经史吾之所欲为董子言者董子
既已习闻之虽董子自视若不足然极之变化以要其
至吾知其无易于是而已余与董子同应举有司两人
年又相若乃董子独能卓然自信成一家言不待余之
久而知悔此则余之所有愧于夫人也
  怀葛堂文集序
友人宁都魏徵君冰叔虽隐居不仕益读书好观古治
乱之迹以逆揣其成败得失之所以然所著书已略见
卷一 第 25a 页 WYG1323-0608a.png
其意者有左氏经世一编康熙戊午年或应诏以博学
宏儒荐竟不可起有弟子梁君名份字质人徵君谓可
以传吾学者自徵君没后数年而君来京师出所为怀
葛堂集示余其为书钩贯经史包括古今以立言究其
旨归尝慨然有济物之意何其一似吾徵君也使梁君
而得志则徵君之学得矣然君言师志退守穷约年过
四十不求仕故其身愈困著述愈富今徵君没既久而
其学愈重于天下者亦君之力也君尝参幕西陲著西
卷一 第 25b 页 WYG1323-0608b.png
游图说未及成书适抚宁按察张公前驻节西安以千
金资君纵游塞上君以孱书生随数骑结束出关遍历
河湟四郡以极之朔漠重地览其山川城郭之险隘退
而历讯之老将戍卒得其可以资守禦习战攻者凡用
兵之地所至各绘之图图有说西塞三边部落二千里
之形势瞭然在目是书余尚未得见以君平时著书所
尝闻于师者观之则信乎其为有用之学矣夫智谋之
士俛仰规画乘时抵隙以赴功名之会亦时有所论述
卷一 第 26a 页 WYG1323-0608c.png
及试之有效不效者其为已之私胜也苟利于已将不
难缘饰利害冀以速售其说已尔君于世无所求于已
无不足而又其识足以权变其笔力之驰骋足以达已
见而言人之所不能言则其书之成以为世利益无疑
也余滋喜徵君之得所传因牵连及之
  红兰室诗序
红兰室主人诗三种一红兰室集一玉池生集一出塞
集与其客朱君襄顾君卓校雠既定都为一编凡若干
卷一 第 26b 页 WYG1323-0608d.png
卷尝考汉时贤王称河间东平两王皆好经书被服儒
术然河间传离骚东平能赋颂歌诗此外惟长沙广川
见于艺文志者辞赋数篇仅存其名而已盖作者之难
也窃怪唐以诗取士振风雅于六季淫靡之后哲匠代
起四百年间而宗室有属籍者其文辞转不少概见即
汝阳汉中兄弟与高杜诸公游所谓文雅见天伦者宜
其皆有之而至今篇什寥寥岂其先有而后失传耶抑
王侯之家声色靡曼足以移易其志气虽有文采过人
卷一 第 27a 页 WYG1323-0609a.png
之姿亦将迷溺而不得出也今
皇上天纵神圣覃思六艺
睿藻所被云汉昭而江河流其间左右珥笔赓飏之盛
蔚然挈一代之著作与雅颂比隆已惟是作屏
王室实有其人红兰室主人者乃先安亲王之季子而
今王之介弟也自某留都下不敢轻有曳裾主人延之
至再不敢固守不见之义今年冬始随使者至邸出其
所为三种集者酌酒而属为之序窃不揣固陋评其诗
卷一 第 27b 页 WYG1323-0609b.png
于两集中体兼浓丽清逸者义山致光之遗调也奇情
慷慨湍驰飙激而不可遏者出塞诸咏鲍明远之跌荡
高达夫之悲壮也主人年少修谨学古之外无他嗜好
尤爱礼文士与敦布衣之交见者无不厌心而去夫河
间东平之得称贤者惟其能读书为善也而汉时诸王
之名能诗者亦卒莫过焉今主人之贤其视汉二王无
所逊则其发而为诗也固有不求工而不能不工者矣
朱顾二公皆吴中号能诗家主人日与唱和亲礼之厚
卷一 第 28a 页 WYG1323-0609c.png
甚尝传言引陈思王书百世而后谁定吾文之语请余
掎摭其利病虚怀若此于诗方日进而未已也然则吾
今之所叹为绝工者庸知俟之他日不更有大异于今
日者耶于以鸣
国家之盛业而跻斯文于两汉之盛其自命甚重吾又
何足以知之
  古香斋集序
古香主人手辑其近诗自出居庸关至边外忆友诸什
卷一 第 28b 页 WYG1323-0609d.png
为出塞诗附以还京后诸作合之共为一卷丙子春
皇上亲征漠北命主人驻守归化城防寇奔逸路任亲
贤贤也按归化城在唐丰胜二州境主人与其从行生
徐兰按之图经谓阴山千馀里草木茂盛多禽兽为匈
奴苑囿今大同起西阳河堡边外之山皆斥卤惟此山
土暖而幽深夏多奇花卉山脉甚长知即古阴山也又
地里志朔州有连山其山中断两峰峻起名曰高阙亦
与今归化城西北山所开之阙合王昭君墓在其地至
卷一 第 29a 页 WYG1323-0610a.png
今其冢草木犹青云是阴山高阙皆在归化城界内此
昔赵武灵之所经营而秦蒙氏父子汉卫霍诸名将所
往来提戈用兵处也主人治兵之暇按辔循行周视险
隘在在皆有经画遭遇
皇上神武天授师行出境捷书屡报谋臣猛将无所用
其智勇因得以其间与客登临怀古风乾草枮之际极
目萧条思从中来每一诗成辄令壮士歌之其音调激
昂悲壮闻者无不扼臂增气志逐伊吾之北者及荡平
卷一 第 29b 页 WYG1323-0610b.png
既奏归卧朱邸良夜桂苑清啸孤引萧然若不知有戎
马之事其自号谷园荷锄而诗之閒旷恬适亦如之矣
古之有道者随时舒卷不滞于物即其所传只言片语
犹足以宏奖风流而况乎处升平之运以发为文咏之
盛如是顾不足为论世者之慨慕也哉
  燕山偶草序
余在都数闻于士大夫有素堂禅师者自南方来此虽
寄迹方外性特疏放京师老儒夙将诗翁谈客所聚处
卷一 第 30a 页 WYG1323-0610c.png
多乐从之游论经说剑茗饮而赋诗者坐榻中日以数
辈师攘臂其间豪气勃勃不自禁而皆酝酿之以为诗
所居城西郭圆教精舍寺中戒律精严禅板肃穆师或
时与客言咏至夜挽留不听去笑呼声出户同侣至阖
门惊避明日客去而诗成长篇短韵已藉藉播人口矣
余自海淀归枉道访之师一闻余至相见遂如旧昔刘
梦得论江右僧诗谓如么弦孤韵渐入人耳非太音之
乐贾法曹行道苦吟垂老成就止传五字岂若师之触
卷一 第 30b 页 WYG1323-0610d.png
景兴生落笔泉涌滔滔有国士之风也师貌臞善病少
啖余传以涪翁服兔丝法逾月来报近胃强加饭日数
匙矣计今身益健诗思亦当益雄然余以发齿衰白尝
欲拨弃书卷栖心静境师学佛者徒方将裒辑其诗沾
沾问序于余何耶其言吾教中以无离文字说解脱相
为第一门事苟其足寄吾道虽谓之解脱可也即其所
论诗有超于今之禅者一等矣
  祭告纪行诗序
卷一 第 31a 页 WYG1323-0611a.png
辽阳古幽州东界自汉开四郡历代为战争地东汉崔
亭伯三国管幼安邴根矩侨居甚久未有所纪录而自唐
以来士大夫之往来其地者题咏亦不多见何哉岂非以
其僻处边徼风土荒陋无以发骚人羁客之逸兴而助其
苍凉怀古之思故虽今志乘家多方采辑亦无得而传焉
本朝肇基东土
陪京并建
陵寝宫阙所在周庐环列官廨棋置野有干掫馆有饔
卷一 第 31b 页 WYG1323-0611b.png
饩仕宦者指以为都会盖声明文物之盛视昔有加矣
然风雅之作犹寂乎未有闻也岁戊寅秋今大鸿胪阮
先生以通参奉
命祭告辽太祖陵出雄关经长城望渤海睇医巫闾往
返间得诗数十首壮言慷慨沉辞怫郁杂以比兴间以
讽谕有风人之旨焉自此而风雅继兴有日矣然先生
轺轩所至仅锦州太守所治地使过此六百里观留都
天险营建鸿丽感丰镐之遗绩慨然而赋比于孟坚两
卷一 第 32a 页 WYG1323-0611c.png
都平子二京之作顾不伟欤盖吾读纪行诸诗知其才
之足为此不难又惜其限于所至地不得早为之也
  王阮亭五七言诗选序
文章之流弊以渐而致六经深厚至于左氏内外传而
流为衰世之文战国继以短长之策孟荀韩庄之书奇
横恣肆杂出而左氏之委靡繁絮之习泯焉无馀矣此
一变也自是先秦两汉文益奇伟至两汉之衰体势日
趋于弱下逮魏晋六朝而文章之敝极焉唐兴诸贤病
卷一 第 32b 页 WYG1323-0611d.png
之而未能草也迨贞元大儒出始创为古文易排而散
去靡而朴力芟六代浮华之习此又一变也惟诗亦然
自春秋以迄战国国风之不作者百馀年屈宋之徒继
以骚赋荀况和之风雅稍兴此亦诗之一变也汉初苏
李赠答古诗十九首以五言接三百篇之遗建安七子
更唱迭和号为极盛馀波及于晋宋颓靡于齐梁陈隋
淫艳佻巧之辞剧而诗之敝极焉唐承其后神龙开宝
之间作者坌起大雅复陈此又诗之一变也夫敝极而
卷一 第 33a 页 WYG1323-0612a.png
变变而复于古诚不难矣然变必复古而所变之古非
即古也战国之文不可以为六经贞元之文不可以为
两汉明矣今或者欲狗唐人之诗以为即晋宋也汉魏
也岂学古者之通论哉余尝譬之富人之室其子孙不
能整理日即于坏废后有富人者居之闬闳崇如墉垣
翼如非不霍然改观也然寻其途径则非问其主人而
支𣲖已不可复识矣夫六朝之颓靡固亦汉魏之支弧
也唐人之变而新之其霍然改观固然矣无亦富人之
卷一 第 33b 页 WYG1323-0612b.png
代居而不可以复识者乎故文敝则必变变而后复于
古而古法之微犹有默寓于所变之中者君子既防其
渐又忧其变也新城阮亭王先生五言诗之选盖其有
见于此深矣于汉取全于魏晋以下递严而递有所录
而犹不废夫齐梁陈隋之作者于唐仅得五人曰陈子
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盖以齐梁陈隋虽远于
古尚不失为古诗之馀𣲖唐贤风气自为畛域成其为
唐人之诗而已而五人者其力足以存古诗于唐诗之
卷一 第 34a 页 WYG1323-0612c.png
中则以其类合之明其变而不失于古云尔先生之选
七言体七言虽滥觞于柏梁然其去三百篇已远可以
极作者之才思义不主于一格故所钞及于宋元诸家
至明人则别有论次焉学者合二集观之以辨古诗之
源流而斟酌于风会之间庶乎其不为异论所淆惑矣
集中分别部次具有精意已见先生自为凡例中不备

  朱竹垞腾笑集序
卷一 第 34b 页 WYG1323-0612d.png
腾笑集者友人朱君竹垞所自名其入仕以后文也余
癸丑在京师叶文敏公得君集读竟叹曰古雅固所不
论尤难其无一语夹杂是时君方袭处士服溷迹公卿
间文敏所叹为其能不为世俗语也后君起制科声誉
焯然自贵公豪家五方游士无不欲丐一言为重君伸
纸舐笔日尽数牍或非其雅意所欲为倦则随手应之
咸足其愿而去以此积文至多君裒为集若干卷示余
余曰是不可以负文敏为削其冗长者存仅十之五六
卷一 第 35a 页 WYG1323-0613a.png
既取而观之则精彩血脉焕发呈露有若崭然而高者
出于层霄之上而冽然而清者决于重渊之下盖积君
十馀年之穷蒐博取与其所内得之于心者日新月变
虽不难追古人而与之并顾其雅尚所寄一往以深耿
耿然有不与尘俗俱泯者视文敏之所读而叹者无以
异也君曰王通云心迹之判久矣心不可以众喻也然
余自知之子亦既知之矣夫迹者人之所徇而群耳而
目之者也吾姑托以名吾集而庸以自晦焉可乎余曰
卷一 第 35b 页 WYG1323-0613b.png

  陈其年湖海楼诗序
诗虽所以吟咏性情然亦可以考其人之里居氏族与
其生平遭际之盛衰君臣交游之离合而人之一身有
先荣后辱有始困终遇若此其不同也则其性情之所
见亦各异焉余历观前世诗人自建安王刘辈遭汉季
失驭羁旅历落有忧生之感下逮六朝分裂之馀衣冠
失职往往播迁为羁囚唐自乾元光化以后则一时文
卷一 第 36a 页 WYG1323-0613c.png
士抱其卷牍以外依方镇于幕下者所至皆是其间强
弱吞并出彼入此曾不容瞬士生其间譬如坠秋风之
箨于狂波万折之中转辗洄洑及于沦胥而不可止此
其可悲者也自余之读陈子其年之诗识其所遇以想
见其为人而及今之邂逅于广陵也已十五六年矣其
年生长江南无事之日方其少时家势鼎盛鲜裘怒马
出与五陵豪贵相驰逐狂呼将军之筵上醉卧燕姬之
酒肆其意气之盛可谓无前故其诗亦雄丽宕逸可喜
卷一 第 36b 页 WYG1323-0613d.png
称其神明及后遇四方多故夹江南北残烽败羽惊心
动魄之变日接于耳目回视向时笙歌促席之地或不
免践为荆棘以接冷风故其诗亦一变而激昂歔欷有
所怆然以思愀然以悲时入于少陵沉郁之调而不自
知亦其遭时之变使然也其年起谓余曰余所裒集自
十七八岁始更今几三十馀年始得诗凡若干首然则
其年之性情见乎此矣既而反思前代之人其遭时不
幸至于颠隮失所及天下始平干戈不用而文士出而
卷一 第 37a 页 WYG1323-0614a.png
斯人已穷困以老或死不及见矣岂非其命欤若陈子
则年始强仕足以身遇太平遂其怀抱夫志和者其音
乐也于是又将变其激昂歔欷者比于朱弦疏越以奏
清庙而傧鬼神而出于前代诗人之所不及见则陈子
之于诗殆将终身而已
  严荪友诗集序
无锡为县居苏常两郡之间居是地者往往出为天下
伟人贞士而其为诗者自南朝湛茂之唐李公垂以来
卷一 第 37b 页 WYG1323-0614b.png
亦代有闻人有明海内诗家体凡数变北地信阳琅琊
历下竟陵代起而新其制本如云岚之出没于山谷间
听其自起自灭可矣而竭蹶以驰者至谓能穷日之所
入而不知其将道暍而死也独锡山风气颇能不诡于
一时之好尚故其诗之可传者常众亦由其人之性情
能不为浮薄之所陷溺而然也余往在吴门见有所谓
秋水集者其诗宗黄初建安以还五七言近体时出入
于温李之调蔚茂而婉丽卓然能自成家者也在锡山
卷一 第 38a 页 WYG1323-0614c.png
始知为严子荪友作荪友为人萧散冲悒意气浩然有
国士之风宜其必能为诗而为诗则自不陷于浮薄者
余既喜得荪友荪友遇余亦交臂欢甚念当别去于是
属余为序其诗以余之戆愚不谐于俗虽久游四方熟
尝人情变态而志气硁然愈不可易故人无论贵贱尝
视以为难近独君能昵就于余而不余怪则其性之不
移于风气可无疑也余固拙于文辞于诗尤不能工顾
独严于论诗以为世之风从波靡者皆无与于诗人之
卷一 第 38b 页 WYG1323-0614d.png
事故余虽不能为诗而一时之名能诗者亦终无以夺
焉然独心折于君之诗至此则君诗之能不痼于习俗
而足以取信于天下者亦愈可无疑矣而君不亦益知
所自重哉君富学殖所著诗且日多余取其已辑者序
其端
  王黄湄过岭诗集序
今京师以诗名家者称两王先生其一为新城阮亭少
詹而一则合阳黄湄给事也新城诗最富集成者数种
卷一 第 39a 页 WYG1323-0615a.png
牢笼百氏不名一体于是海内称诗后进各随其意之
所指而趋之皆能自超风格有声于时然新城数称合
阳给事诗不去口尝令其从学者往就之甲子岁大比
给事奉文典试粤东事甫竣而新城复使祀南海尔人
所过留题山程水驿登临宴赏酬和之作落笔都为人
传颂岭表诧为盛事比新城北旋余告归省而都下之
言诗者乃专归合阳过岭集者其奉使往还时所作也
惟古之君子一出入不忘其君而古者谏无专官行人
卷一 第 39b 页 WYG1323-0615b.png
輶轩所至采辑风谣上之太史则十五国之风所为褒
美刺讥以感讽乎君上者莫不有谏之义焉当给事之
往也楮墨流传达于甲帐
主上数对从臣嗟叹其才以今
庙堂之宵旰求治而所取于给事者岂独以其文辞之
善哉意其平日敷陈披对谠言正论必犁然有当于
圣衷者故因诗而知其志之所存也然则给事之诗之
志可知矣是集所录虽仅百馀篇其蔼乎忠孝之情何
卷一 第 40a 页 WYG1323-0615c.png
其不殊于风人之旨也
天子诚得而讽咏之则蛮荒万里之外民风土俗政治
得失可以一开卷而瞭然于心目之间其为益岂不大
哉新城前示余粤游诸咏余览其大意粗不相远而给事諌
官也余于是篇尤致意焉若其铺陈排比腴词逸韵为
学士家之所爱赏摹拟而不能释者此夫人之所共知
而余顾有所不暇尽述者也
  史蕉饮芜城诗集序
卷一 第 40b 页 WYG1323-0615d.png
钟嵘论诗起东京及江表大抵盛衰三变而其由衰而
之盛也必有英杰为之领袖若陈思陆机谢客是已自
元嘉以后文体绮靡至唐而陈正字振其颓波及五代
之馀迄乎宋初西昆之体盛行而王元之欧阳永叔归
诸大雅是数子者岂独其才之有殊于众哉其志气坚
定不为时俗移易所谓世人之无常而徐公有常也故
余每论诗取其不为世俗所移易者而已以吾之有常
胜彼之无常殆久之而无常者既定风气渐有所归而
卷一 第 41a 页 WYG1323-0616a.png
隐操其移易之柄者常在此不在彼今世称诗家上者
规模韩苏次则挦扯杨陆高才横厉固无所不可及拙
者为之弊端百出险辞单韵动即千言街坊谰语尽充
比兴不复知作者有源流𣲖别徒相与为聒噪而已于
此之时而有撷王盖之遗芬标钱刘之逸韵思以大变
乎其积习譬如披凉风激清流以洒执热而拂埃壒使
人快然不知烦懑之去体其有功于斯事何如耶余读
广陵蕉饮史先生之诗而知风会之有所归也先生五
卷一 第 41b 页 WYG1323-0616b.png
言古澄淡精莹直窥开宝风格七言古调尤能兼乎汉
魏乐府被以新声近体取裁丰赡湔削清警总之无一
尘俗语读其诗而接其人泠泠有世外之赏先生为人
散朗孤岸脱略形迹故其诗飘洒绝俗亦如之其同时
相唱和者汤编修西崖两人气谊诗格颇相类皆所谓
有常而不受移易于世者使仲伟复出品题其诗以次
于古作者之后必有难为主客者矣
  遂初堂诗集序
卷一 第 42a 页 WYG1323-0616c.png
韩退之论书谓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
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书焉发之后人尝取之以论诗
而其言情炎于中利欲斗进然后一决之于书与夫淡
泊相遭而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审是则退之不得
为知书也夫书之入神惟其垂缩往收藏锋不露能得
意于行墨之外耳张伯英王逸少风流标格高出世俗
故其书亦妙绝古今而岂以求工于剑拔弩张之态哉
推此以观古人之诗陶渊明左太冲张孟阳韦苏州白
卷一 第 42b 页 WYG1323-0616d.png
乐天其人品皆高洁薄于世味故其诗亦閒淡真率称
其生平至如潘岳之乾没沈约之诡谲唐沈宋之躁兢
虽其才高辞丽令人读之索然无馀思者不得澹泊故
也不澹泊则志浮动志浮动则本不立彼既惟利欲之
是求而复返于性情之正哉夫惟澹泊是将者为能得
其性情之正故其翰墨驰骋无适而不可历观诗人鲜
不以此为重今石峰先生其几是者欤先生弱冠能诗
丁时板荡放浪山水有浮游于尘外之意后迫于大夫
卷一 第 43a 页 WYG1323-0617a.png
之命出应科举浮沈州县十馀年复由郎署视学齐鲁
计其所涉历是非利害纷纭日变于前而其翛然尘外
之意所不与世故汨没者时时见之于遇物感兴之际
故为吏则所至称治有循良之称视学则师严道尊士
风翕然丕变于古不知其人视其诗则皆可以一吟咏
而得之也先生自山左归悬车不出坐卧半隐园中中
为霄汉楼左瞰大江右眺龙川百子诸峰罗列几案与
故人凭眺其上饮酒啸呼绝不闻户外事而且诗益恢
卷一 第 43b 页 WYG1323-0617b.png
奇宏放不可以一律拘吾以是益知澹泊者之于诗为
能发舒其性情之正而情炎于利欲气沮于得丧营营
者之不足以与于斯也闻先生年少积诗最富遭兵火
散失所存仅若干首长公田子大行编次成集以示余
属为序亦先生意也田子人示余先生手抄杜诗二卷
盖先生守磁时尝得明赵邸北宋赐本阁帖至老犹临
摹不辍故其作字遒逸得晋贤风致有足与其诗相映
发者
卷一 第 44a 页 WYG1323-0617c.png
  十峰诗刻序
自余少时即知梁溪有钱君者既因缘人事舟楫往还
曾不得一顾而问焉记癸卯秋将适润州泊舟西郭下
凭舻眺望见江流抱城萦回如带山色苍翠隐映数里
外其左右疏篱脩竹随流曲折俄有小艇从水门出列
坐四十人中有哀弦急管之声乱夕阳而径渡余目送
久之默默伤叹居人之自得如此而余以贫贱奔走去
惠山咫尺耳无由一至其处又还望君之庐则未尝不
卷一 第 44b 页 WYG1323-0617d.png
以为深恨也比再至吴门君辱书及诗于余属为之序
其高弟秦对岩太史长者也每与余论文则曰吾所闻
于师云云又曰吾师吟子之诗亦云云然则君之于余
深矣宜乎余之始慕其人继读其诗而益为之咨嗟叹
息不已也初余观君诗疑若不经意以出者及读其自
序所为十峰集格几数变要之以真至为宗则其屡变
而益上以求当于风雅之旨者不可不谓工且久矣余
故特表出之以愧世之言诗者且以志君之于余其不
卷一 第 45a 页 WYG1323-0618a.png
相识而相知之深有如此也他日过惠山之麓饮清泠
之泉读其诗而一乐焉亦可见人生于朋友山水之趣
均有得其自然者初不必身至其地亲与之周旋而后
快也
  李司空诗集序
诗之必本于志今学诗者皆知言之矣顾其势有不尽
然者贫士终日吮毫为人客作何与已性情事而承明
侍从之臣珥笔左右铺陈美德莫不铿鍧其辞黼绣其
卷一 第 45b 页 WYG1323-0618b.png
章以言乎应制则工矣然此昔人所谓金华殿语无关
至极者也惟夫身居廊庙之中心寄江湖之上其意之
所之往往与山水景物别有领会斯则蝉蜕尘埃而萧
散閒淡与比兴为近者也己巳年今大司空庐陵李公
尝被
命出祀岱岳望祭东海輶轩往返得诗数百篇项又合
癸酉在京所作为一集辱以示某惟公硕德钜望简在
帝心将命祇肃奉职匪懈有古大臣风节非如世之争
卷一 第 46a 页 WYG1323-0618c.png
工于声病间者乃其兴会所发抉奇呈奥有专诗家镂
心剜贤所不能到者而约其大旨一以冲淡为宗至读
所谓咸菜二十首则羔羊大夫正直节俭之风宛然可
见盖公久宦京师未尝买第而居赁宅湫隘尝两岁三
徙都人士皆叹息歌咏其事迹其襟怀所寄非所调萧
散閒淡而与比兴近者与尝疑诸葛武侯之在隆中抱
膝而吟梁父一曲耳后为相封侯竟不闻有吟咏之事
然其自言宁静淡泊此其相业所存亦即作诗之本也
卷一 第 46b 页 WYG1323-0618d.png
若武侯可谓深于诗者矣公物望方新旦夕揆地要其
事业文章本领在是读公之诗者当于此乎得之
  赵文饶诗集序
嘉定赵进士文饶先生需次家居赴师友之难被吏牵
染几殆事既白上名吏部部持之甚坚未得用其同年
友唐来江仪部招与同寓去余寓咫尺于是余三人者
尝相过从论诗无所不尽要自不与外人同集前后诗
凡数种属余论定赵子之诗广博奥衍气浑以醇溢为
卷一 第 47a 页 WYG1323-0619a.png
奇怪如颉文籀篆三代之敦彝恣突如崩堤劲健如屈
铁一言以蔽之曰古而已或谓赵子近体大半妍美不
可以古概之余曰夫深山之大木百围轮囷轇轕状若
神鬼春至发荣滋生繁花彩艳掩映风日凡草木之丽
者不能过也如此可谓之非古乎疑者乃服然赵子诗
愈古身愈困彼争新竞艳于字句之间者洒然自得过
而不问者相辈也洵古文直无用于今世独吾与东江
读之叹息而已赵子幸自爱古道其终不可泯也世复
卷一 第 47b 页 WYG1323-0619b.png
有吾与东江者而力能振子之诗则此集将不为风气
先哉
  徐芝仙出塞诗序
徐子芝仙善为诗前年
王师北征芝仙亦以书生衣短后跃马出关经榆林土
木登祁连涉瀚海南望北斗迹明文皇之用兵处所历
砂碛险巇剽将健儿喘汗不得前芝仙方缓辔纵观哦
咏自若尝夜经古战场见燐火蔽空如流星万点乍明
卷一 第 48a 页 WYG1323-0619c.png
倏灭中有巨火独明甚众燐随其回转若将领指挥之
状俄闻鬼哭啾啾渐来逼人特为诗吊之其诗一往雄
健如快马斫陈势不留行要必尽写其意中之所得而
止至遇奇花怪石土风诡异琐屑捃拾偏饶有风致古
称鲍明远岑嘉州工为边塞之诗如芝仙之以歌咏代
纪述前人所未见也余备员史馆见今一统志外裔考
数年排纂未就幸采掇其中数条上之亦足资博览之
一助云
卷一 第 48b 页 WYG1323-0619d.png
  樵贵谷诗序
文章必有为而作故作之为可传而其传为可久余尝
苦为人诗序既立戒以谢客而求者犹请之不置不应
则怒应之无谀辞谀不称其意则益怒故今为人诗序
大抵怵于人之多怒而无所为而作者居其大半吴子
与余游几三十年余素服其篆籀之工不知其能诗也
客有刻其樵贵谷稿者一日吴子以贻余余开卷觉其
有异竟读之则益叹其异以为今诗人自新城王阮亭
卷一 第 49a 页 WYG1323-0620a.png
没后少有类此者因不待其有请而许为之序大抵吴
子之诗尤长在五言才调鲜华涉笔浑浑入古不必借
径于中晚两宋以洗涤其尘蒙之气要与今之规模初
盛者区以别矣盖其不欲以诗自名故其于诗自非内
有动于中外有触于物则不暇以为为之且不暇而犹
蕲于人之知之者乎是则吴子之诗之所以不可及者
虽然客既为吴子刻其诗余今又为之序以文之是倏
兴忽之相遇于浑沌之地也吴子其亦善自计矣
卷一 第 49b 页 WYG1323-0620b.png
  周弘济皋怀诗钞序
同邑友人周君弘济中进士三年携其诗卷来京师谒
选与余谈终日言诗益妙而颇见其有厌薄为吏之意
余退谓人曰周君之于吏治也盖有馀客曰何故曰夫
吏道至今日稍杂而多端矣而县令尤甚彼欲为之者
如此其急非果能为天子收养小民也有入赀县官朘
民之膏厚自取偿者有多端设施号武健胜任者有好
意呕煦善事上官邀声誉者要之始终经营一官而止
卷一 第 50a 页 WYG1323-0620c.png
耳此外略无馀意如此生民安得不困乎今君之视其
官也萧然若无与而应之泛然如不得已其不剥民以
自养生事以立名尅下以奉上可知去此三者而民之
受利已十得八九矣或疑其以好閒废事余骤读君之
诗冲淡閒远诚有落落如世外之人不可近者顾其中
寄托深远常叹司牧失职闾阎虚耗饥寒劳苦之不恤
而王德之不下究闵闵然有不任其忧者故知君非无
意当世人也子美之诗史乐天之讽谕其中寓意无所
卷一 第 50b 页 WYG1323-0620d.png
不有推是道也以及于天下斯民其有济乎而何区区
一邑之足为嗟乎奔利骛名滔滔皆是君之道诚难矣
独弦哀歌激太古之音以邀里耳之听其能不嗑然以
笑者谁与吏治之不古诗格之日下有嘿同气机者焉
余抚此卷盖不胜感慨系之也
  张声百秦游诗序
同年友张子声百寄余秦游诗前后二集秦游者张子
觐其尊甫观察公于西安使署所作是行也自燕历晋
卷一 第 51a 页 WYG1323-0621a.png
至秦二千四百里中更太行井陉极天下隘险处行旅
之所掉剽眩顾而不敢前者张子独意气迅发快马驰
上下坂触目会心口占笔记及乎登华岳望大河临终
南肆眺于鄠杜灞浐文武周公秦汉以来之所经营处
而发为咏古之诗至二十篇所述古今事变与夫名臣
硕儒隐逸诡怪之迹多矣其辞气飘渺恍惚若不可测
要其寄兴所在求之嗣宗以下射洪曲江以上各有其
磊磊不可磨灭者而声百为之坦怀古谊向朋友抒写
卷一 第 51b 页 WYG1323-0621b.png
无所不尽俗人或不能知之而余知之独深因谓其诗
之无愧于古人者亦多得之此也去年津门读君仲兄
逸峰诗喜而为之序既又赠诗相订入关余既以事不
果行自叹此生老矣无复再往理经年悒悒继得是卷
读之恍若身至其地而亲与之驰骋角和于其间也岂
不幸哉今声百将以季秋之杪复觐观察公皖江计其
山川经历大抵皆逸峰诗卷中所流咏地也声百游吴
诗从此当益富即逸峰秦游诸什闻亦盈帙矣两人之
卷一 第 52a 页 WYG1323-0621c.png
诗皆得南北江山之助观察公从而寓目焉一时父兄
师友之乐概可想见余之序其诗将不一而足也古有
叹老疾俱至图书所经履名山于室中以当卧游者余
以君家棣萼之诗资卧游之胜比于古人差谓无恨矣
  蒙木诗集序
居京师作诗多苦俗下应酬失雅调然古人之传未尝
不以此也孟郊曰文章者贤人之心气也心气乐则文
章正心气不乐则文章不正当正而不正者心气之伪
卷一 第 52b 页 WYG1323-0621d.png
也今人横方寸地以势利栽栅其中尽天地清灵之气
不足以入之则其出也为溷浊腐馀所以中心惨怛生
病造热者鲜不以此也居京师既苦尘杂又益以此物
终日聒噪其间令人怀抱至不得开今观历城钟君诗
其得心气之正者与其能释吾怀抱而使吾目之昧者
廓然如睹云锦之章而听之荧者然如聆鸾凤之音
与君之诗所与俗应酬亦了不与人异然何其与古之
作者相似也闻君里居安贫嗜古其至都也屏迹破庙
卷一 第 53a 页 WYG1323-0622a.png
中不妄交一客及所与游必天下贤士大夫其为人如
是则其于诗也有不然者与故心气既正即日应酬不
害其为可传也不然者望尘投拜终日乞怜虽对清泉
白石而吟求其无俗不可得也
  清苑令吴君德政诗序
汉薛宣为左冯翊奏粟令尹赏与频阳令薛恭换县二
人视事数月而两县大治今顺天巡抚郭公用是道也
以激扬吏治郡保定当畿辅西南道抚道所驻劄亦汉
卷一 第 53b 页 WYG1323-0622b.png
左冯翊地也尤繁剧难理始令吴君治广宗以称职闻
广宗僻远小邑未展其用抚军遂拜疏调君清苑君至
威惠并施一时老奸宿弊铲削藏匿讼庭寂然而案无
滞事由是颂声大起咸戴令君之贤以抚军为知人也
余闻而深嘉叹息窃有进者以为今天下府州县大小
繁简至悬殊也法有调用固善然当著为令又于调
用中稍寓古迁转之意峻其品级增其俸秩异其考成
待其课绩有效则优以不次之擢如是虽同一守令也
卷一 第 54a 页 WYG1323-0622c.png
大小繁简之制判然有别人得自见其长而得人为易
矣守令得人天下清和咸理不难致矣巡抚虽不得参
庙堂之议亦何惜不为百姓一痛切陈之矣
  陈濂村诗钞序
自去年丙子及今年丁丑春
大驾三提师出塞亲征不譓扫荡漠北振旅而还廷臣
献赋颂述美
上功德者以百数独今大司农泽州陈公所进册为
卷一 第 54b 页 WYG1323-0622d.png
皇上亟称赏于时长公濂村先生方选授庶常先后奏
诗五言排律四十韵七言近体十六章皆冠之序都下
传诵为之纸贵大抵公诗铺陈盛德则清庙缉熙扬厉
武功则江汉常武尹吉甫之著作也而庶常序辞典赡
有风则媲美燕许诗格整丽叙事详核大历才子之遗
调也
天子常称公有子顾以年少逸才于散馆日用
国书特绌其名第将试之以民事盖
卷一 第 55a 页 WYG1323-0623a.png
皇上于司农公相待不啻家人父子然于其子弟所欲
曲成而裁就之者其用意深远有非愚贱之所得而窥
测者也某获以编纂随侍司农公辱引为忘分交者十
馀年尊闻集成尝属为序言暨奉
命进呈而芜秽之文亦得上尘
甲帐经寓目焉庶常不久将复入为侍从典校中秘其
文亦当贮在延阁广内之间余之衰钝复得挂名其末
此公家两世济美之盛而皆余之所藉以不朽者也
卷一 第 55b 页 WYG1323-0623b.png
  白燕栖诗集序
子获交问亭先生即请余为白燕栖记诺之而未就者
行十年矣白燕栖者先生读书之斋以尝有双燕来巢
其色皆白故异而名之以此余初至其所于时春也野
卉杂花蔓开庭除红白满地次年再过之庭前两榆被
霜风吹索索有声落叶侵入屐齿窗外藓花被砌蜗涎
缘壁左右视不见人伫立久之始有蹩躠老阍来看客
而入殆忘其为王孙朱邸也此则白燕栖之大概余是
卷一 第 56a 页 WYG1323-0623c.png
时不待读其诗而知其澹荡有意趣深于诗者也今年
二月先生出其诗数求序复令余一一展读而次第之
虽一字句未安必停量再四定去留焉盖先生为人标
格既高而又济之以研摩之力加之虚受集益宜其诗
之清丽閒远直似古人且日进而未有已也昔人论诗
谓游不出五百里者不足以极比兴之致今先生禀长
白之奇钟天潢之秀朝请
阙下閒行郊墅非有幽深汗漫瑰特之观足以畅发其
卷一 第 56b 页 WYG1323-0623d.png
心志也然一下笔辄居然有重山叠岭烟云回洑之势由
是观之使李杜王孟之辈不遍游名山水历览奇胜将
不得为诸公之诗乎故知立言家所贵其神明超俗耳
语曰不善游者务观其外善游者务观其内盖耳目之
取资者有尽神明之所含蓄者难穷此有待与无待之
别也
  高户部诗集序
旧尝往来欈李得遍交其中贤士闻子修高先生名最
卷一 第 57a 页 WYG1323-0624a.png
久然至辄不相值已而先生举进士从官河北十馀年
后迁郎署来京师余适还里比余再入都未数月而先
生丧车已就道矣时闻先生为县及州守有惠政终以
不得一识面为恨今年长公泾县君孝本字大立初谒
选吏部僦居与余邸才隔垣余久慕先生之贤自叹已
矣终无由一见而泾县君文行超轶有谓余仿佛如有
先公者幸不余鄙辱与之交至厚一日问及先生君缕
述前后为守令时事言无溢美事实完备余欲琐录之
卷一 第 57b 页 WYG1323-0624b.png
如唐人之传何易于元紫芝者而君出先生遗诗一编
命为序余读之终卷益知先生之为人淡泊修洁恬于
声利于其诗见之矣于泾县君得仿佛先生之为人又
于诗得先生为人之贤之深然则余虽未见先生视世
之所称为先生者或未有过于余者也乃可无一言以
序其垂世之文乎先生之为内乡也地与襄阳接壤始
至当兵火后村落无十家之聚绥辑再期流民四集烟
火相望为安州发仓赈饥不待报闻辄散民无道殣其
卷一 第 58a 页 WYG1323-0624c.png
他政称是以故两地百姓及邻县所尝摄署地无不戴
之如父母于其去扳留之载道没而赴京吊哭者不绝
于路也盖自先生为守令十一年未尝携家到署去任
囊衣箧书自随而已清苦过人亦其天性家居时与禅
僧诗友相习时襆被宿僧舍累日忘返生平独行已意
亦不以忤俗故其为诗一以雅淡为宗匠心独运萧疏
閒远而自与古法相合视世之角立家数喧嚣于唐宋
之分界者无有也余之自谓得先生之深者以此泾县
卷一 第 58b 页 WYG1323-0624d.png
君又示余乐春轩诗乐春轩者其随任上谷临行所作
绝句三十馀首以视先生之诗无以异也然则君之为
政于泾也有一不如先生者乎古有以循良世其家者
相传有理县谱犹未免俗吏之为若先生父子之于诗
其为谱也大矣
  绿杨红杏轩诗集序
文章古称韩柳尚矣若韩之于诗硬句排奡横骛别驱
以文为诗者也今之言诗者争趋之而独以萧散冲淡
卷一 第 59a 页 WYG1323-0625a.png
为柳诗之宗自非山林老退耽閒寂寞之士则未有究
心于此者余以为萧散冲淡固柳之所以为妙而柳之
长篇古律缒险出奇七言古诗锻鍊精刻实不主冲淡
一家若其酬韶州裴使君诸诗之用险仄韵游南亭叙
志诸诗之出奇无穷固非退之不能办而汉家三十六
将军长歌之排突雄悍尤与退之争胜于毫釐者也学
柳不先识其似韩者而遽求之于萧散冲淡将有如韩
之所谓颓堕委靡不可收拾而诗家之峥嵘气象索然
卷一 第 59b 页 WYG1323-0625b.png
无馀地矣昔人论韦应物歌行初亦放纵后归平淡韦
柳一体也故学韩而工者未有不可以为柳者也蒋子
静山诗学初亦本于退之旁及子瞻人见其诡谲而横
厉夭矫而放溢莫不以为韩苏之接武矣而余独举柳
以为言者以平淡必本于绚烂虽子厚犹然蒋子盛年
壮气其才之浩瀚肆出不可遏抑宜有如是者又安知
其融铸之久不归于萧散冲淡不止者乎是始终善学
柳者莫蒋子若也且蒋子生长子厚之乡闻见相熟也
卷一 第 60a 页 WYG1323-0625c.png
吾知其于两家之诗必有能会而一之者矣
  野香亭诗集序
夫人之有怀也言之所不能尽则见之于文辞书之于
册而已见之于文辞书之于册而犹有所不能尽者于
是乎有诗以道其不能尽之情盖古之人有有其声而
无其辞者矣声之所感虽辞可以不设未有无其声而
可以诗者也故余之论诗必以意为主以身为用尝薄
毛序郑笺不识诗人比兴之义惟朱子集注略转换一
卷一 第 60b 页 WYG1323-0625d.png
字句间使人反覆吟咏自有感发此为得之盖作诗之
体至唐略备论诗之法至朱子而始明余每自信其言不
妄向读诸城汪中允诗尝举此序其首又于中允所见
野香亭诗集野香亭集者为合肥编修丹壑李先生所
著编修之于诗也既本之于今相国家学其冥搜心得
取境近而蕴义远有陶韦王储之风至其才思所溢间
旁出于韩苏诸家特用以开拓其境界而已不以自诡
其法也余尤喜其乐府古淡婉切回环可诵虽张王操
卷一 第 61a 页 WYG1323-0626a.png
笔无以过也以为诗必如是则意与声会始可以返而
复之古盖尝屡言之云尔编修谓为知言即属余书之
然编修以名公子年少登第滞史馆十五年泊然无竞
进意其所寄兴八九常在酒鎗茗碗山村水野之间宜
其风格之超脱如此至其经途触目凡田家疾苦吏治
清浊与夫南北风土之险易厚薄无不习知所以感切
讽谕而发之以忠厚之旨传之以和平之声者又不一
而足古观人者往往于其人一吟咏间知其有以天下
卷一 第 61b 页 WYG1323-0626b.png
为已任之意若编修之诗之志吾殆不得以诗人命之

  谷园续集序
今河南提刑按察使茨村胡君为赠少保少宰宛委公
令嗣胚胎前绪年少称诗向有以谷园集见示者序者
称其飘逸清新是已顷余留京师有使从中州来投诗
五言三章发缄得谷园集一卷辱不鄙命为之序而诗
以致其慇勤之意按察君自起家郎署历官武昌历下
卷一 第 62a 页 WYG1323-0626c.png
十馀年今其续编起自已已岁南返会稽上先冢移节
河东及迁臬河南之作才五六年所游迹半天下更历
事益多所得诗几千首大抵驰躏于少陵之阃域视前
所谓飘逸清新者一变矣其尤致意者自以少遭孤露
侨居蓟北又内艰新阕缠绵桑梓之慕悽怆蓼莪之感
往往连什累纸使人增欷呜唈不忍竟读抑非独如是
而已每所闻
朝廷宽大之诏及创行诸盛典辄次第其事颂述之疾
卷一 第 62b 页 WYG1323-0626d.png
吏贪墨悯俗浇敝亦时时托诸讽谕此则仿佛于昔之
稷契自许者由其道可以施于为政则君今日之明慎
用刑声誉焯然外台其诸得于诗教者深欤昔舜之臣
二十二人所与舜载赓歌于朝者唯作士之皋陶一人
而已二十一人者无与也盖温柔敦厚者诗教也皋陶
之作士以之使人皆知温柔敦厚之可以作士而明刑
弼教则无论三百篇也彼律令格式凡所以杀人生人
之具莫不有风雅之道存焉惜乎俗吏不知所以用之
卷一 第 63a 页 WYG1323-0627a.png
而后世能诗之士昧于其本又薄之以不屑为按察使
君之于诗既见之为政者如此其入而侍从左右歌咏
明圣德媲美风雅庶克踵于前人
  一研斋诗序
吴章得罪而门人不敢复名其师说张禹为相封侯人
人传其论语章句而馀家浸微文字之声价以势利为
盛衰自古而患之矣始栎园周司农以雄沈坚峭之诗
倡起后进为学者甚众及司农失势稍稍去之今死而
卷一 第 63b 页 WYG1323-0627b.png
言其诗者或鲜矣今读吴子介兹前后二集诗展卷未
终其雄沈坚峭之色望而知其为司农弟子也介兹当
司农盛时不为熻熻热今去其死时三年诗虽变益工
然守其家法每论诗称栎园不去口及其嗣君交久而
弥笃介兹诚贫士使其得志操利权于时其肯违行易
心弃生死之交翻手下石哉书曰诗言志若介兹之诗
之志不独今之学士大夫愧之亦远胜于古之人也
  陈集生诗序
卷一 第 64a 页 WYG1323-0627c.png
文章之道古人虽谓有得于山川之助者而朋友往来
意气之所感激其入人也更深子所见于三百篇者如
风雨凄凄鸡鸣不已中心好之曷饮食之之类其言皆
至深婉足以发人之性情而动作者之思然在春秋时
列国傧介往还所至必赋诗赠答谊至殷勤然特以取
诸古人之成什已耳未尝必欲其自己出也而汉时称
公卿好客有汲黯郑庄汲郑皆不闻能诗终西汉之世
河梁执手寥寥数章而已而宴饯投赠之作顾多得之
卷一 第 64b 页 WYG1323-0627d.png
建安以后何也毗陵陈子集生娴于诗尤好交游旦日
出过存诸公间脩脯之贽鸡黍之设日接乎远近不以
贫故少废以是其知交日亲名日闻而诗亦渐积至若
干首本之于意气之盛而发之为和平之音殆近于孔
子之所谓可以群者也陈君得此亦足以自雄矣然今
海内言诗者日众予意必有卓荦命世之才足以含跨
往古而领袖来兹惜予特迂疏寡合其蒐取十不能二
三若君之博闻广见而犹谓无所得焉岂其理也与君
卷一 第 65a 页 WYG1323-0628a.png
居甚久君即不暇为诗以遗我罄君之所闻于贤士大
夫者盍为我取酒断章而赋之吾将以附于三百篇之
遗焉
  吴虞升诗序
吴门吴子翊自弱冠从其舅氏京师其为诗雄丽排宕
与作者上下所至名公宿儒多乐与之游相唱酬若兄
弟然然其意默然殊不自得也予闻之其先曾祖都諌
讳之佳者当万历朝储位未定有旨册封上所爱郑氏
卷一 第 65b 页 WYG1323-0628b.png
为皇贵妃时宸英曾祖奉常公给事户垣首抗疏力争
不可且请早立东宫上震怒谪云中尉从此沦落三十
馀年而都谏同时亦相继与张公栋叶公先春论储事
削籍归伍世所称东吴三諌者是也然先奉常至光宗
时被召内迁虽不久复废而都諌竟以黜死惜哉自国
本议起朝论各有向背门户之见纷然于是阉衅寇氛
伺隙萌芽相为熻张迹其终始虽罪有攸归而一时匪
躬诸臣亦未免过为张皇以激成清流之祸况其间依
卷一 第 66a 页 WYG1323-0628c.png
声附和十百为辈此与异时诸公建白之意何如卒至
矢没寝陵荐及京阙而光庙隆准之子孙与向所谓爱
子如意之子亦且与盈廷水火漂烁俱尽迄今鲜或存
者悲夫独先奉常以垂老复起为珰党薛凤翔所挤亟
奉身退而都谏亦以早殁得脱于钩党至今丧乱之馀
两家子弟犹幸不失其世守风灯雨馆蹙颦相对追念
数十年来君子小人互为消长之故与其所以胜败日
累月积祸所从来宜其皆可为拊膺扼腕太息而见之
卷一 第 66b 页 WYG1323-0628d.png
于诗不独志游览之壮观为一时之唱酬已也夫称先
民述祖德以相赠答者诗人之志也昔子美赠闾丘僧
诗盛称其祖审言与闾丘之祖均同年蒙主恩为荣然
审言倖进女后之朝謟事张昌宗易之兄弟以罪死宜
也即均亦无足称者今以吴子之才发而为诗使其屡
为之不止何患遽不如甫子虽瞠乎后哉然其家世亦
足以誇于子美矣吾与吴子勉之而已
  夏无易诗序
卷一 第 67a 页 WYG1323-0629a.png
无易夏子于古人之诗无所不读然皆资以为诗之用
故其为诗益专而工于古人之能事亦无所不有性不
乐仕宦尝再任视施州卫学当山水奇僻处人踪断绝
蓬藋蔚然辄收视返听神骛八极戛然大放厥辞已复
舍去乘兴游京师忽持一卷诣子曰趣为我序而归之
吾行南辕自此以往将无所不游不复与公等接矣其
游益胜其寄托益远则其诗必益奇然予又惧其溺于
物外之观无乃飘忽汗漫一往而不返乎将必晦其迹
卷一 第 67b 页 WYG1323-0629b.png
韬其光而不耀则是集不可以无传也
  送高詹事归养诗序
上既起詹事高公于里命之总裁政治典训复三次扈

亲征荡平漠北中外宁谧矣会典训亦告成于时太夫
人亦在京师赐第公乃上书陈情乞赐归养大略谓臣
母年七十有三生臣一子早岁孀居与臣伶仃相倚昔
在京项生一瘿医药罔效回南五载南方生长之地水
卷一 第 68a 页 WYG1323-0629c.png
土和柔获平复今来京重发气衰少食兼一岁之中痰
厥再三风烛不保思就故乡风土或可再望消除少延
岁月臣荷
皇上厚恩自当夙夜匪懈勉修厥职惟是亲年已逼桑
榆迫思乡里为人子者隐而不告于君父之前苟且岁
月希叨荣进纵人见臣母子同居不忍苛责而臣清夜
扪心何以自安按律父母年七十以上者独子许令终
养谨循例叩请伏乞
卷一 第 68b 页 WYG1323-0629d.png
圣恩俯赐矜怜
上览疏悯然越五日
温旨奖谕且进公正詹允归侍养官署于义固无不可
然老人意绪多恋旧乡非独其风土素习也凡亲戚之
往来室宇之洒扫与夫物产风味无一不恍惚入其梦
想久失其意郁挹悲思疾疢旋生若是者可谓之养志
乎彼其忘亲远宦至老不归以自干于律文之诛者又
无论已故曰志养难也今读公疏至诚悱恻务在先意
卷一 第 69a 页 WYG1323-0630a.png
承志得亲之欢心而已固非徒以一去鸣高者然下则
辞宠于方盛之日上则推恩于将去之时此其君臣相
与之际非古人所不一二见者乎盖
皇上方弘锡类之仁于天下而公遭际明圣因得自陈
其私以无憾于古所谓将母之意用是恩数便蕃岂特
为公一家之庆哉于是变士大夫之风尚敦孝弟而化
浮薄崇退让而重廉耻其在此行矣是日也太夫人建
八座之旌棨列驺前导彩舆出国门詹事公缓辔从其
卷一 第 69b 页 WYG1323-0630b.png
后供帐填路万目竦瞻喜可知也作诗文颂美者合朝
野凡若干人而某特序以送之
  汪中允秦行诗略序
吾读中允汪先生诗而叹古风之于今犹未亡也盖诗
者本古之乐章以志为本以声为用志见于言而为诗
其歌而有声也长短清浊之不同于是乎三分损益其
律而用之然后被之于乐所以谐八音而和神人盖孔
子删诗三百篇皆取而弦歌之苟其不可以弦歌者孔
卷一 第 70a 页 WYG1323-0630c.png
子弗收也后世乐经散失作诗者犹不失其意汉魏诗
或五言俱反或全句皆平其律具在也唐开宝大历以
还而气格与声调俱备矣于是才人赋客吟咏脱口即
播乐府凡称为诗者皆可歌也今则不然目涉浅薄率
已自是无论市儿村妪骂街谇室俚鄙之说皆强取而
韵之谓之为诗此学究之陋借宋人以自诡者也揆于
古言志之义可谓徒有其言而已不知何取于诗然且
一唱百和叫嚣满耳其弊将使人束书不观风雅道丧
卷一 第 70b 页 WYG1323-0630d.png
此中允之所忧也中允姿力深厚秦行诸作陶汰既精
效法尤古王孟之閒淡高岑之悲壮东川之宕激龙标
之声骏皆耽思穷研采掇其精粹其间有未安则听掎
摭于同志或再三易稿至得当乃已推其意必不欲落
开宝大历以后一字诗必如是始可谓之正宗矣吾盖
以其声得之也或曰中允之诗其尽于声已乎曰诗有
志有声数十年以前学者竞为浮响者志失今时竞为
鄙俚者声亡二者均病而鄙俚之病于今为甚矣古人
卷一 第 71a 页 WYG1323-0631a.png
之论学其求于声也盖详循声而按之可以得其志矣
故吾之所以测中允者微矣
  冯梧州赠行诗序
自古词人以文咏倡酬自建安邺下以来无若京师之
盛者而近时辇下诗学大炽尤古所未有其少年而才
名最著者雁门冯君敬南其一人也君姿挺隽茂弱冠
登第得遍交于耆宿大儒而讲论研切以究极夫古作
者之遗意故其为诗尤端雅有法度人皆以君才宜在
卷一 第 71b 页 WYG1323-0631b.png
翰苑乃仅由中书出得梧州司马以去鲜不为君惜者
顾君自以生长边郡足迹未及东南梧之为州当岭外
山水奇绝处都峤勾漏间所在有神仙遗迹道家所传
为福地洞天者吾皆得寓目而有之以资为吟咏之助
其在兹行也诸君子顾不当以我为幸耶而作诗以宠
我行也宜有不徒然者矣于是同游者闻君言莫不称
善遂相与诵述其山川之美道途登眺之乐如君之所
自喜者而为诗以赠之终期其政成而速来者往往亦
卷一 第 72a 页 WYG1323-0631c.png
见于篇盖朋友之谊当尔亦古诗人颂祷之体也余时
未及与故略道君与诸君子之意以附名于卷末
  郭高旭赠行诗序
文士之运其塞之也甚易而开之也甚难余览史汉经
秦芟儒之后贾谊以布衣发愤欲有所更张而绛灌沮
之赵绾王臧议兴文学而太后不悦元朔初平津与天
子协意定制始下郡国贡士之法开东阁以延四方之
英俊当是时司马相如枚皋庄助儿宽之徒固巳布列
卷一 第 72b 页 WYG1323-0631d.png
在朝其后严徐主父辈上书阙下言事者益众延及宣
元之际任用儒相一变而为经术西京之文至与雅颂
争烈无他其时使之然也使生数君子于高惠文景之
世则不免于抱书淹郁以老即其文亦不尽传今班氏
艺文志所载辞赋诸家其在建元以前者殆十不一二见也
国家初定
世祖雅意右文然遣调四出吏士腰鞬而驰者络绎于
天下一时文士犹未得尽达故虽以吾郭子高旭淹雅
卷一 第 73a 页 WYG1323-0632a.png
闳博之才闭环堵深藏者亦十数年于兹
今上嗣位海宇宁谧无氛尘之扰廷议条复旧制诏有
司岁贡士如前于是郭子始得以名上礼部值今缙绅
在位多经术大儒孜孜汲引士类观其用意非直汉公
卿比郭子以名御史子挟策游京师此千载一遇也故
诸公皆为诗以饯其行庆郭子之得时诸公虽善为文
辞率浮沈里闬无足为郭子地今怀器以往以待贤公
卿之求而其道将益光显焉异曰有称
卷一 第 73b 页 WYG1323-0632b.png
天子读其文恨不同时或叹相见晚者必郭子其人也
诸公咸以是为言其知郭子也深矣卷既成而为之

  柯翰周饯别诗序
柯子翰周再游京师觐其尊君给谏公将归士大夫燕
饯赋诗以赠行者二十馀人翰周亦自为诗一章答其
意今其归数阅月矣余寓武塘去京师三千馀里外读
其诗如亲见其宾主之盛欢笑流连而丁宁之又爱惜
卷一 第 74a 页 WYG1323-0632c.png
之无已诸君子之于诗固可谓工而其于情亦綦深矣今
朝廷清和给谏公以老成宿望当
主上眷注每一封事出海内无不想望太平愿炙其风
采而诸君子辐辏辇下相为引重又爱公子之才念其
别期其父子之后先继美也一篇之中三致意焉非区
区供帐之设执手之感巳也微公子能无眷眷于斯集
乎公子偕其伯兄寓匏前年往返南北有纪游诗各一
卷余读而爱之是刻成又将挟之南游自衡湘以历之
卷一 第 74b 页 WYG1323-0632d.png
大岭以南也吾知是诗流传海内之读之者慕给谏公
之风采又乐其父子之继美而京师承平日久一时胜
流云集饮酒歌诗风义之深厚岩居堀处之士必有抚
卷长吟而不能释然者余为之序窃幸附名其后
  广陵倡和诗序
广陵为古淮南雄镇方其盛也上林琼台杨柳之堤龙
凤之舸延袤于重江复关之间而相为萦带诸公或建
旄节盛参佐从四方奇士相与选胜赋诗赓飏太平而
卷一 第 75a 页 WYG1323-0633a.png
异时如韩魏公之与荆岐数公者赏花置酒一时主客
之集后先继秉大政传为盛事当天下无事时仕宦者
得以其间从容于游宴之乐而述为诗歌民生其间何
大幸也然而烟尘稍警则淮南之受兵必先鲍明远所
谓通池夷峻隅颓者尝间世而一见也而风嗥雨啸之
场诗人之响或几乎息矣然则诗人之聚非广陵之所
以盛衰而天人之治乱所从出欤前世无论自明甲申
乙酉之际载经残馘余时过其故墟蓬蒿蔚然凄凉满
卷一 第 75b 页 WYG1323-0633b.png
目如此者几二十年矣太仓端士王君之同年友新城
王君贻上来佐斯郡始稍稍披荆棘事吟咏用相号召
君于其秩满而去也以舴艋渡江而相与登昭明之楼
寻谢公之宅拂磨断碣按行旧垒一字之赏一石之奇
必咿唔竟曰而去故君之诗为绝句者至五十首殆浸
淫乎供奉龙标而掇其胜者也集成以示余余读之喜
曰此其太平之徵乎盖自是广陵之风雅复振矣去年
余客江北未尝一诣新城阳羡陈子其年为余言王君
卷一 第 76a 页 WYG1323-0633c.png
见子文辄叹息以为作者今遇太仓亦云余谢不敢然
两君知余余敢自谓不能知两君乎故于是集也粗述
其所闻若新城之诗虽未暇合梓然其风流亦大略可
睹矣
  贺王子归娶诗序
王子年十九随其父任淮北将归娶于其乡其同学赋
诗而贺以送之者数人而请序于余或谓余曰古者昏
礼不贺故娶妇之家三曰不举乐思嗣亲也今者贺之
卷一 第 76b 页 WYG1323-0633d.png
礼与曰奚为而非礼耶礼不云乎贺娶妻者曰某子使某
闻子有客使某羞盖娶妇之家不可以是为乐而姻戚
之情则自有不可废者然不曰娶妻而曰有客若谓佐
其乡党僚友供具之费而巳是其所以为不贺也曰予
闻之郑氏进于客者其礼盖壶酒束脯若犬而巳不闻
其以诗也以诗贺亦礼与曰奚为而非礼诗间关车之
辖兮说者曰宣王中兴士得亲迎其友贺之而作非今
诗之祖与文王新得后妃而关睢以咏亦此物也然关
卷一 第 77a 页 WYG1323-0634a.png
睢不过于哀乐故孔子善之车辖五章未尝一言及于
燕昵之私其卒章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记曰诗之好
仁如此太史公至用之以比孔子之德而今人多工为
浮词以相波靡失朋友切摩之义矣诸诗虽亦未免渐
染于是而卒归之大雅方之古犹庶几焉
  张弘蘧制义序
余交张子弘蘧十馀年所尝读其诗文而重之去年张
子以贡入京师其所学益精议论恢张迥出时辈然余
卷一 第 77b 页 WYG1323-0634b.png
尤喜张子制义见辄把诵之不置或曰此特张子绪馀
耳子何爱之深也余曰不然夫八股之道微矣学者视
为功令而趋之其体则敷衍经文词不巳出也株守集
注义无旁杂也其习之相沿则有上承下逗前虚后实
单行复序截章换字之法候气衡纩传神优孟似排而
非俪体比论而无章法学者童而习之村师腐生一见
便解万一功令复新举今之所谓八股者而废之则虽
日陈王唐瞿薛之文于前谁复能辨其畦径识其旨趣
卷一 第 78a 页 WYG1323-0634c.png
者乎余故曰时文者速朽之物也至近世金正希杨伯
祥吴梅村陈大士陈卧子黄蕴生诸公者出始博取先
秦两汉唐宋人以来之文大发之于帖括经史子集纵
其驱策横竖钩贯无所不可而机杼自出一空从前作
者此犹杜少陵之于诗韩昌黎之于古文颜鲁公吴道
子之于书画古法虽从此一变而天工人巧则巳极矣
故此数公者虽其文不名为制义亦可自作一书以行
而能使读者了然自得于文字之外今张子既以其所
卷一 第 78b 页 WYG1323-0634d.png
得于古者而沈湎于数公之文如此则余之爱其八股
义也犹之爱其诗古文辞而巳何疑哉抑明制重馆选
尝间一举行故以二陈之才而不得与若蕴生则固其
所不欲就也张子幸年少入窥中秘翱翔禁闼其异时
著述视数公更当何如则余之爱而欲把诵之者又将
不一而足也
  李东生制义序
同年之谊自古所重近制三年上春官所得士仅百五
卷一 第 79a 页 WYG1323-0635a.png
十人比往额为少其留宦京师者不过三十馀人而巳
日相与游处于百五十人之中数加少而情愈加密焉
其尤密者意气孚感若同气兄弟然虽家庭委琐无不
可相告语者则蔚州东生李君之于余是巳余两人既
昵就无间论文之暇旁及制举义窃视东生年少耳乃
谙熟经传诸儒义疏如老经生其为文体兼众家类非
一时袭取可得尝微叩其所以东生则手其文动容谓
余曰某学力浅薄敢自谓其能其得有此以连受知于
卷一 第 79b 页 WYG1323-0635b.png
主司者皆吾伯兄元生之教也始吾父为郎在朝以吾
属兄令督之成立而吾兄素精举子业饩于学宫久矣
中弃不事独任家政躬侍养之劳令吾得一意向书某
感其意攻苦异往时或偶病辍兄则就问所苦何若徐
谓某祖父在堂属望惟汝一人祖母及母早没非汝成
立无以慰两孺人地下汝不自爱为负吾吾不于汝极
言吾负吾父命矣某闻之竦然虽困未尝不力疾起也
比乙卯名落副榜兄复诘某汝所学诚未至耶今佹得
卷一 第 80a 页 WYG1323-0635c.png
而复失岂其有遗行耶视其形蹙然若不任其忧者既
举于乡罢南宫归诫之如前加厉今幸博一第而兄喜
可知此所集若干篇为余十馀年呕心所得亦触手皆
吾心血也子言足垂信愿为我序其意而文之余以东
生之兄之才虽自取高第不难乃辛苦成弟之名至不
避劳绩不辞烦数必求副其祖父之愿而后巳虽古所
传孝友者何以过此东生不以巳之得第为喜惟恐不
列其兄之名于天下其兄弟之贤视古人俱可无愧然
卷一 第 80b 页 WYG1323-0635d.png
元生之所望于弟者直科第耳今东生既释褐服官如
元生旨自今以往以身许国其责不更有大于此者乎
使东生一不慎伯兄之诫不旋踵至矣夫前之勉东生
以祖父之志一家之事也今之为东生期者必将为
朝廷建大议树大业此东生之才所优为者其责既钜
则其望将益切是伯兄之为东生者无巳时也诗小宛
兄弟相诫之诗也首章曰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元生有
焉其卒章曰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卷一 第 81a 页 WYG1323-0636a.png
东生有焉余之视东生犹兄弟也昔北魏赵郡李产之
兄弟相友爱陇西李荣至其门叹曰此家风范海内所
称今始见之真吾师也愿与连类即日改名为劳之吾
虽未见元生于东生所闻之也巳熟不啻若连类矣此
集一出为有识争赏得无有闻风景慕如劳之者乎使
人人学问知根本孝弟资于事父以事君则从来举子
浮薄之积习可以立变是未必非东生属余之意也
 李给谏东生名旭升初第时尝属其同年金会公检
卷一 第 81b 页 WYG1323-0636b.png
 讨为此序今失之而金君巳归里托许进士念中转
 求余补作余久苦为人客作文字感其一家孝友为
 今世稀有遂勉成此以复于许君仍存之集中金名
 德嘉与余最善许名志进今赴任铁岭知县
  钱子文筠亭诗馀小序
少时与客为长短句亦不下百馀曲然读周柳淫冶之
词心窃鄙之不能竟学后见朱检讨竹垞之论词尽洗
草堂馀习独标南宋閒淡婉丽飘渺出尘之韵为词家
卷一 第 82a 页 WYG1323-0636c.png
正宗而以白石山人为称首钩唇戛舌冷沁心脾虽其
境过清要自无一点俗艳以此于词学亦不复心非而
私怪今之为此者绝少也丁丑五月秀水钱子文特来
访余京邸出其所为筠亭集者索余序之余虽爱其词
无俗调然戒为诗文序久矣固辞于钱子巳又介余同
年友徐子个臣来徐子曰钱君竹垞快婿也子何可以
无言虽然竹垞之论词备矣钱子闻之既熟而于其所
谓閒淡婉丽飘渺出尘之韵亦既极力摹拟而得其神
卷一 第 82b 页 WYG1323-0636d.png
似矣余虽欲言何所加于是哉抑闻竹垞近林居于诗
与文持论尤别余固尝从事于斯两者而皆未有逮子
归闻而妇翁之言视此艺当益成而上其必有以语我

  黄心甫自谱序
黄子心甫年六十有一而病自为谱以授其友人严子
荪友曰吾生平好学所手抄书数十种试于有司者凡
六而卒不得志至此今病且革矣卒不幸以死后世谁
卷一 第 83a 页 WYG1323-0637a.png
为哀我者子其为我请之姜子俾叙其端幸及吾之见
之也予闻其言而怜之读其谱大抵多生平交游往还
饮酒赋诗登临嬉游之乐而遇所失意处犹有愤惋不
平之气余闻心甫虽老病尚健饭可不至死然使心甫
不幸而竟死是块然之躯悠悠百年巳同旦暮即弃捐
之土中幸不为狸貉蚁蚋啖尽然再过数十年将并其
胔骼泯焉悉归于无有与瓦砾同化矣尚奚有于生前
之聚散离合爱憎喜怒即今视其谱中之所载得势气
卷一 第 83b 页 WYG1323-0637b.png
燄者几人文彩炳蔚者几人与心甫同而亲异而雠者
又几人其存者尚有几乎亦不待达者观之而有以知
其无异于浮沤之一瞬白驹之一隙也心甫著此而不
悟则其神明郁结于内形气胶滞于外内与外交斗
而不巳欲无病得乎且吾闻之二氏之言皆归于养生
葆性而吾儒之学亦有不与生死为聚散者孟子所谓
平旦之气邵子所谓天心未起者是也心甫何无一言
及此心甫姑置是谱也而求之吾心湛然寂然之间吾
卷一 第 84a 页 WYG1323-0637c.png
知其胸中将浩浩落落无一物之芥蒂而独与其天者
游前此之纷纭酬酢皆于心甫无与也严子其尝试语
之而心甫试谛听之吾知其病之释然去体有不待其
辞之毕矣
  大兴张氏宗谱序
宗之有谱有经有纬书尧典以亲九族九族者注家谓
自高祖以至于曾元此本吾一身先后推之故曰经礼
大传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婚
卷一 第 84b 页 WYG1323-0637d.png
姻不通者周道也此本吾一身旁推之故曰纬上治祖
宗下治子孙旁治昆弟是之谓有经有纬而谱法尽矣
自周历汉及魏晋以来虽当南北朝横溃分裂之际世
家旧族皆能讲明谱法不失其世守至于唐之既衰而
氏族混淆收族之道渐微者谱学不立故也由明季迄
今又五十年其间变革之故多矣以是大兴张氏家失
其谱今奉直君辅公至不能知其六世以上祖讳虽其
赠公兄弟伯仲次序犹未得详盖数经兵火离散失所
卷一 第 85a 页 WYG1323-0638a.png
以致然今年春适余至津门奉直不鄙而与之商略谱
例本先赠公所手订世次序自高祖以下列曾祖大父
父与其子为六世是为本支又旁及其曾祖兄弟以至
于从祖之子孙得八世为旁支等而上之顺而下之本
支为经合族以食序以昭穆旁支为纬亲亲之道备
矣则又于其成立者掇拾其行事履历各缀小传于后
附之以封诰铭状表赞家传体例灿然足垂久远奉直
曰吾家自曾祖中宪公以进士起家称名太守后中科
卷一 第 85b 页 WYG1323-0638b.png
第者四五人挂朝籍者复数人今子孙散处或在大名
或在河南几不知存没将谋遍访之未暇而其仅存者
亦琐尾不振吾经纪其衣食栖托有所婚嫁以时又拣
其能者委之经营秀者导之学业凡以尽吾力之所能
为者而巳迹今之所为其得此于今世也盖鲜抑余有
为君进者大宗之法不讲久矣始自赠公来津门则君
适其别子为宗者君既能以其事力之所及尽其心以
合于古收族之道矣若创立宗法建祀堂置祀田设祭
卷一 第 86a 页 WYG1323-0638c.png
器斟酌家礼而为之冠婚丧祭之仪待君子孙之繁衍
则张氏之宗风北方士大夫家必有慕悦来取法者此
厚风俗敦礼教而复之古之一事愿君之终勉为之也
  山西试录前序
岁癸酉天下复当较士于乡所司以山西典试臣列名

皇上量材任使爰命检讨臣(某/)及内阁中书臣(某/)
命下时为七月丙寅日越一日戊辰臣(某/)即戒装轺车
卷一 第 86b 页 WYG1323-0638d.png
星迈无间晨夜至则将及琐院与守士诸臣庭见备述
皇上兴贤育才郑重大典至意一时闻者无不以手加
额欣逢盛会既而惶悚受事各虔厥职时则巡抚右副
都御史臣(某/)实任监临纪纲整肃为内外率先布政使
(某/)参议臣(某/)提调综密按察使臣(某/)监试有法爰进
提督学道副使臣(某/)科试士几千有奇偕同考试官臣
(某某/)三试之(臣/)再三告诫以天道可畏人才难得使臣
简书在抱惟公与慎无敢不共时同考官十几人各刓
卷一 第 87a 页 WYG1323-0639a.png
精疲神焚膏继晷十几日得士四十人如额既出闱辑
三场文凡二十篇以献臣例得序书简端窃惟
国家定都北平山西实古冀州地云中定襄飞狐之口
犬牙恒镇间不啻畿辅郡也故居其地者得京师之声
教为先而俊伟雄秀杰出之士又往往震发凌厉自春
秋以来名著于诸侯之籍及汉魏唐宋至于今不绝而
逾盛宜矣然臣所司者衡文之事也故不敢他有所援
据而即以所闻于山右之人文言之夫文章之道不同
卷一 第 87b 页 WYG1323-0639b.png
也其分𣲖大约有四而今科举之文不与焉太史公记
事史家之文涑水通鉴为一例柳柳州经术之文闳博
而未纯柳仲涂元裕之为一例文中子中说理学之文
薛文清读书录为一例至于薛道衡王勃宋之问王维
等辞赋之文其类犹不可枚举是四者之于文虽有华
实纯驳之不同要皆能专工于所事各极其才力之所
至卓然有以自立而不至泯没于后世此其最著者也
然而词章之士君子犹或鄙焉若今所谓科举之学其
卷一 第 88a 页 WYG1323-0639c.png
去圣人之道益远矣(臣/)顾乐为多士告者臣盖有感于
欧阳氏之说也欧阳修谓年少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
则莫若顺时夫顺时者掇拾剽窃从俗下为文正今日
举子所深患而修之言曰天圣中诏书敕学者去浮华
其后风俗大变士大夫所为有彬彬两汉之风矣盖修
之所谓顺时乃其所以善复古者也虽然使非宋仁宗
天圣极盛之时斥华尚正丕变风俗则何时之足云然
有其时矣徒欲齐肩于两汉之士此犹为未至也今我
卷一 第 88b 页 WYG1323-0639d.png
皇上德协圣神洪阐经学颁讲筵解义孝经衍义于
中外修阙里庙树碑揭榜风厉学宫比之盛宋相去万
万诸士当此时渐染教化治一经应明诏由乡举上之
礼部具羔雁而见于公卿者皆五经六艺之言也其入

大廷者皆正心诚意学也其异日之服官任政者皆正
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之朝讲而夕究者也使其立志
不回锐然深造于道德将等四家而上之不难矣徒区
卷一 第 89a 页 WYG1323-0640a.png
区齐肩于两汉之士(臣/)有以知多士之不屑也(臣/)江右
末士窃幸备驱使一方得自托于以人事君之义是集
中二十篇者虽不足以尽一科之盛然其能顺时合古
以不负所学者于
皇上惓惓作人之意庶或可藉手以告也惟时有事兹
土者例得并书
 
 
卷一 第 89b 页 WYG1323-0640b.png
 
 
 
 
 
 
 
 湛园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