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0167-004.png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人九
尔时
灵宝天尊静处玄都元阳七宝紫微宫恬神
玄漠寂然无为时紫微宫中中外光明映照
无量百和宝香不烧自熏香光缠会冲溢虚
空飘飘流流散注无穷饰光遐郁柔濡清凉
清凉奇雅非可演铭天钧大乐万种互作
天尊俄然初不顾眄思念万兆造化之始胎
禀是同各因氤氲之气凝而成神神本澄清
湛然无杂既授纳有形形染六情六情一染
卷首 第 1b 页 0167-005.png
动之弊秽惑于所见昧于所著世务因缘以
次而发招引罪垢历世弥积轮回于三界飘
浪而忘反流转于五道长沦而弗悟婴抱痛
毒不能自知驰神惶悸唯罪是履悯之在心
良无巳矣亿其禀受之始理有可哀即遣侍
臣召左玄真人右玄真人须臾二真人立便
躬到稽首礼毕依位而坐侍座良久言宴粗
悉于是
天尊曰所以相屈之意正欲及之吾向思念
亿兆源起如是如是之理犹可拯济卿等二
卷首 第 2a 页 0167-006.png
贤巳发大慈大悲亦当同斯趣耶二真人答
曰众兆涂炭常于所邑并各巳作委曲教化
具说罪福于理造极犹有彊梁愚痴之人永
自不信纵有微信当时录伏不经旬朔巳复
懈怠盖亦天尊高鉴所简当如之何
天尊曰其虽懈怠当时一信福巳不轻二贤
巳植此功宜奖之焉二真曰不审复应何方
必令其悟
天尊答曰此辈冥昧示以广途文多事碎智
所不堪智所不堪致生懈怠心今欲旨以简
卷首 第 2b 页 0167-007.png
文要事的以示之当不同也二真于是下座
稽首
天尊不审何事简要可以开悟
天尊曰卿并还坐吾欲以思微定志旨诀告
之其要简易从易得悟不亦快乎二真曰思
微定志为有经耶
天尊曰都无文字二真曰斯徒触壁无底大
痴如无文字何从得悟
天尊答曰即时一切经书本有文字耶今日
之言不亦经乎二真曰唯乞愿闻辄当书述
卷首 第 3a 页 0167-008.png
天尊曰譬如有人或千或万欲得珍宝闻海
中大有便各各装治或舫或船千艘百艘泛
于大海或千里万里或近或远有洲屿百千
岛亦无数或左水中甚多珍宝乃至无量七
宝精光光皆冲天色色各异同泛船伴如许
多人及风当发无识光者为尔且发罔知何

天尊又曰此诸船伴可得宝乎二真曰其无
导师尽无先知处又不识宝光为尔周章此
行甚难方当处处悉到到悉发掘或于水中
卷首 第 3b 页 0167-009.png
用力亿倍或可果耳
天尊曰学道之人不得思微定志要诀如此
诸人不识宝光而欲求宝可悯如何
天尊又曰如此众中忽有一人善识宝光宝
光冲大万里遥见如看掌中诸人虽多悉不
能见善见光者举帆先去众船随之径至宝
所悉皆大得七宝名珍各各满载还至本处
众伴议曰赖有导师今当报德于是船船敛
宝价直亿千义以答恩其宁快乎二真曰何
利若斯
卷首 第 4a 页 0167-010.png
天尊曰学道之人得此思微定志要诀其正
如是识宝光人
天尊又曰往古久远无数劫时天王运尽应
更攺人天下绶信有得之者便为天子时善
相师见一山上有此绶光当是其夜天雨大
骤火炬不立光耀晻中而人不见师于众中
语村人曰天下天子绶信在此山中村人闻
之皆各潜往晻不能得学无思微定志如彼
晻行人也时相师闻人看绶不得自往看之
往便即得遂登天位人若得此思微定志志
卷首 第 4b 页 0167-011.png
意便定求道审谛如彼相师善宝之焉勿得
轻泄轻泄之者彼我获罪罪在难原所以尔
者非但轻经乃轻道也受学之人慎之慎之
二真闻说欣踊无量中表相应唯无愿闻
天尊曰故欲相告岂得为隐便曰要诀当知
三界之中三世皆空知三世空虽有我身皆
应归空明归空理便能忘身能忘身者岂复
爱身身既不爱便能一切都无所爱唯道是
爱能爱道者道亦爱之得道爱者始是反真
思微定志理尽于斯斯则反乎两半成一本
卷首 第 5a 页 0167-012.png
之一还归真道业日升吾等不亦无复忧劳

天尊又曰两半成一其义有五卿等知乎二
真答曰巳知不亦于彼清虚之气因氤氲之
交分半下降就此四半合为一耶不亦或此
假一而为恶者致招自然之气沦于三涂乎
不亦为善离此四半还登太虚复我清虚之
气反我两半处于自然乎
天尊曰卿体之矣今便以两半轮转图局相
示于空中下左真之前
卷首 第 5b 页 0167-013.png
 两半图局如左(一名思微定志真劵)
 法用金钱二万四千上金五两五䌽纹中
 各一段素丝五两五方纹缯各一疋明镜
 一面本命纹缯岁计馀一金钮一𩀱
 凡如千种授者得信当分明计十二折传
 传不理尽便违科罪增四倍受者法信不
 充而不意气卑足亦得罪罪与违科传同
 寒楼道士不论


卷首 第 6a 页 0167-014.png










卷首 第 6b 页 0167-015.png




卷首 第 7a 页 0167-016.png
上清弟子某甲赍信如法奉受要诀当志心
拔还半反上不至枉魂饮丹尽一为信二真
曰此实简要始蒙开明乃有如此之妙旨而
早不悟不胜天尊成济之恩衔荷而已岂是
今日卑辞可谢
天尊曰虽得此诀当以十戒为本授两半诀
毕次度十戒度十戒法法师居南弟子向师
三礼毕请曰愿见成就授以十戒当终身奉
行誓敢有违于是长跪心存见十方大圣在
于上方乃稽首谛受法师烧香便为说戒
卷首 第 7b 页 0167-017.png
 一者不杀当念众生
 二者不淫犯人妇女
 三者不盗取非义财
 四者不欺善恶反论
 五者不醉常思净行
 六者宗亲和睦无有非亲
 七者见人善事心助欢喜
 八者见人有忧助为作福
 九者彼来加我志在不报
 十者一切未得道我不有望
卷首 第 8a 页 0167-018.png
 是为十戒受者并云弟子某甲受终身奉
 修又礼师都毕
天尊曰能受是十戒修行如法十方天官无
不卫护必致得道子若逼世累不尽心十者
九八七六乃至于五择其能者然五戒之福
福亦难称子其广劝众兆垢重闻或不喜犹
不一二罗缕委曲开悟如复懈怠日趣长苦
由其罪深夫可如何二真曰如有善人志欲
勤修斯事幸闲复有何事求道益速
天尊曰普教科仪隐在三箓三元品戒三箓
卷首 第 8b 页 0167-019.png
乃众经之端已出于世亦当相降也二真曰
三箓为是金箓玉箓黄箓耶
天尊曰然然此并为形外之教思微定志之
至理务知三元妙觉无二有道有地狱祈请
七玄苦兼度未见者当尔之时上方空中有
人诵曰
此法实玄妙免汝九祖役是其人不授
令人与道隔非人而趣授见世被考责
死堕三涂苦万劫悔无益
所以空中作此颂者恐愚人得经便尔贱之
卷首 第 9a 页 0167-020.png
或以借写或举本乞人令有心之人施信无
所法桥路断是故尔耳益宜慎之益宜慎之
时二真人意中咸云此要诀炳灼闻即玄悟
前后冗冗了不开发为是何物于是
天尊知二真意报曰二贤卿等知不一切善
恶皆有因缘应从吾受是故尔耳当相为说
便可静听往昔过去恒沙之数信不可计无
极久远劫时有贤信道民姓乐名净信居业
巨富财不可计甚信道德静处思惟心与口
誓我富如此此皆福来衔荷天地甚宜报恩
卷首 第 9b 页 0167-021.png
报恩之心实有𡨋到然未知何方从外寝处
还问其妻具说如此道不须财今当云何妻
曰道从心生何处觅道但当营始道士诸所
乏无道士得已斋戒兴显道事岂非报道夫
得妻言然之为佳心开觉悟时彼山南有一
道士长斋居山恒诵经句去净信家二百馀
里净信久闻此人亦常依依即语妻曰我当
往彼问其所乏当随之供足须令盈馀不使
竭少亦当且送薄饷妻曰能尔真是佳理闭
眼之日犹有所怙如不如此身死神毙求哀
卷首 第 10a 页 0167-022.png
无所津信即开料杂库出好名香细布白氎
吉贝绵绢之𩔖卧具毡帐乃及玩弄服饰之
物金银铜器皆精好者及诸杂药事事种种
舍十丁奴整作十檐诣道士所言语粗悉及
所发起今赍薄饷奉上道士并以十奴长给
洒扫道士从今以去有所乏须可分遣奴还
随命奉给道民幸甚勿得疑难道士为受净
信别去还家语其妻具说如此妻闻道士已
受夫妻欢喜喜不自胜自今以去便以为常
如此少时净信夫妻命日欲终都有一儿儿
卷首 第 10b 页 0167-023.png
名法解时年十七侍父母疾父毋临终语其
儿曰我得此丰有资财无量皆从道来誓欲
报道罔极之恩道不须财唯当供养道士吾
比来入山诸所营为是汝所见今家财产足
汝施用汝其勿废法解衔泪呜咽烦𡨚懊恼
悲哭唤天一顿一伏气绝复苏手抱父母而
啼又曰阿爷阿婆发如此之福临命将终善
尚不退天道虽远岂当不感唯愿即升福堂
位至高尊儿后寿终必得相见俱在道位耳
于是父母命绝法解长叫气绝于时久久乃
卷首 第 11a 页 0167-024.png
苏由其父母子合门心行和吉虽以道士为
先亦傍救亲族乡里远近皆蒙惠润当尔之
日是亲非亲不避远近皆往奔赴及家僮役
亦复甚多见法解与父母长设孝心彻灵誓
愿如此举众无不自相顾视人人流涕不能
自止吉人如斯命尽如何法解于后敬向道
心亦是天然加奉尊命供养道士拯救贫乏
给恤行旅逮及众生数百倍先外无毫入用
度唯广遂至于贫饷恤道士向欲不连道士
转老他无得处每日烧香忆此主人供养我
卷首 第 11b 页 0167-025.png
辈遂至于贫唯愿天道领其丹心我今老悴
何以报之道士常以月末一日六时行道恒
自感忆法解在心是故遣信要呼法解语信
曰汝顿首主人尅此月末依常一日六时行
道无复所须可来见就共作功德福虽悠悠
亦不宜废法解得信欣喜答曰为法解稽首
道士承至日斋辄当奉命信去之后计校家
中诸食诸仓诸库悉皆空罄无可赍持忆父
遗教愈增悲感访卖屋宅屋宅高广非中士
可居唯宜天王天王复自有宫第或又云此
卷首 第 12a 页 0167-026.png
宅势尽或且云凶了无买者乃欲自卖恐身
属他人永不得复入山见我道士法解夫妻
与二男为居大者胤祖年十一小者次胤私
名阿奴始涉八岁并姿容端正绝世无伦吐
纳诵咏声有玉响行步举止德味有馀年虽
幼稚并加勤修答𡭊远近礼敬亲疏书昼言
辞每在人表其姨大富都无男嗣恒乐此儿
兄弟大小无在唯愿得一能与我者雇钱百
万贪儿佳故不计钱多法解忽悟还问妻曰
忆昔曾闻卿姊乐吾一儿今欲尔耶妻未知
卷首 第 12b 页 0167-027.png
问意即趣答曰宁当俱死何有以如此之子
去眼前理卖儿欲以自活复增愁思故是死
耳了无此理夫曰我卖儿意不以供口亦不
供身妻曰欲以何施夫曰道士在山供养转
阙卿昔闻我奉先君遗教为忘之耶妻即拭
泪跪而答曰今虽穷弊实亦在心若如是者
福德之事盖亦先君遗教安可不尔妻曰法
用颇废便当将儿往报姊也母子临发儿跪
父别因启父曰便当违远膝下眷恋何极愿
爷行止时过见视天性内发相抱俱哭阿奴
卷首 第 13a 页 0167-028.png
阿爷感彻天地胤祖抱其弟头号哭良久曰
福德之事我亦当不久非言可尽父见其兄
弟如此心亦罔已恐其妻悔即语妻曰即今
且将往就其姨质十万钱作月日期冀望宅
售必得儿还若至期不赎当长与姨也所以
尔者不忍便别以自宽耳于是割情母子即
路母至姊所具说质儿意姊得闻之欢喜无
量乃与见钱整五十万遣车三乘载妹及钱
送还妹家次胤跪母辞曰父作如此功德后
必得道未果之间愿婆爷行止时过见视次
卷首 第 13b 页 0167-029.png
胤至欲慰其姨意抑忍不啼及母垂临上车
违远在近母子恩情非可彊割虽不号叫母
子及姨三人相与雨泪百行于是次胤跪姨
启曰今为姨儿何异所生但凡人分离犹尚
罔罔愿姨见恕今欲乞一万钱以与父别寄
婆车去姨悯此小儿情趣乃尔愈加矜敬即
又料出见钱十万曰以此与子意可与者恣
意与之次胤跪曰赐钱太多即启母言以六
万奉阿爷阿婆此是奴心以供养二尊朝夕
之资盖亦微微愿以自供必不他用以二万
卷首 第 14a 页 0167-030.png
奉兄愿勤加供养时复见忆馀有二万寄奉
山中道士愿我父母兄弟及我阿姨常与福
会所以不道共会又及姨福会者心恐触忤
姨意故也母归至家忆儿兄弟甚相珍重食
息嬉戏及其出入未曾不同得一异味辄相
分与终不独啖一旦分别我今独反为福故
也胤祖在后甚怀忧思闻母大得钱还知弟
不归拭泪掩手跪问母曰婆与奴别奴啼若
如母欲割其思欺曰不啼姨常念沙兄弟得
之欢喜抱不离膝喂以众果笑与吾别寄汝
卷首 第 14b 页 0167-031.png
钱耳胤祖知其必啼婆诱祖耳其眠好与祖
俱今独在彼恍恍未习亦当思恋阿爷及忆
阿祖且新与婆别那得不啼因而叹曰兄弟
二人忽尔生离父母为道故道当见念必使
彼此各彊健耳言之嘘唏泪下覆面并气呜
咽不能自止法解于是市供斋具并更大饷
道士道士惊问那复得此法解不敢上欺具
如事答道士不言相与共斋斋竟法解辞退
至家忽见诸杂仓库金库银库宝珠玉库钱
库绢库丝绵布库绫罗锦绮缯䌽等库米仓
卷首 第 15a 页 0167-032.png
盐食五榖诸仓悉皆盈满问其妻曰官寄此
耶妻曰不也忽见此耳夫妻一怖一喜或恐
是梦想或是天恤不自宁安法解复入山中
请问道士具白如是道士答曰贫道昨夜下
讲于卧中得梦见有一人持一真材如意授
以与卿卿即受之贫道思惟谓是佳瑞然不
敢学恐事未应同斋之人谓我唝嗃今果如
此此是天恤人岂敢夺且卿敬信彰于玄远
足以招此殆不须疑但用无嫌法解曰犹欲
白王令知其可尔乎道士曰善法解白王王
卷首 第 15b 页 0167-033.png
即答云卿精进出世天那不感此是天恤人
岂敢夺但用勿恐于我无嫌法解还家语其
妻儿具说如是王与道士异口同音此真天
恤益加笃信遂相承继福祚永𨺼无复极已
于是
天尊问二真曰卿等识此三世人耶二真对
曰此事久远实所不识
天尊曰时乐净信者吾今身是法解者左玄
真人是法解妻者右玄真人是卿等颇忆往
古鞠育之恩乎致有今日更相开悟亦其由
卷首 第 16a 页 0167-034.png
也二真人闻教方始开悟虽忆此事领然无
昧然亦悠悠其为久远言语未毕忽有八色
云軿二人共乘侍从仙童玉女作钧天大乐
从东南上来不通径前前即稽首
天尊转拜二真二真方悟是二息乎今中候
太夫人将非
天尊往古夫人乎即先亲也展此座毕当往
拜觐
天尊曰然子知之乎二真曰能卖儿供法亦
为苦乎
卷首 第 16b 页 0167-035.png
天尊曰夫如此辈有何限量或卖身供法或
身投饿虎或割肉饴禽或杀身施虫或质致
妻子或以头施人诸如此例终劫说之亦不
可尽说亦无穷所以者何一切是辈并是得
道真人共作视见劝化愚蒙身不复痛了见
人理或是幻作盖亦无奇所以指说胤祖次
胤兄弟父祖三世六人者其时并是凡人而
能如此真为少比是故说耳二真曰实如教
旨二真得经众诀之要各各庆悦意自云曰
如此一切微有缘者必当乐受于是启
卷首 第 17a 页 0167-036.png
天尊曰如今还外传说此经不审科仪法信
轻重谨以上咨
天尊曰脱未体备甚宜应问所以尔者大有
旨要玄科隐秘故不一二载说之耳子并谛
听善识此禁最严慎勿差违
天尊于是告右玄真人曰卿受此经可择其
人传不须法信又告左玄真人曰卿受此经
当依𡨋典法信所用金钱纹缯等物皆令如
式此法出自虚无浩素元君之凝思五方元
老常所宝修受者别赍上金五分素丝五两
卷首 第 17b 页 0167-037.png
以𧵥五方元老之灵本命纹缯上寿百二十
岁计岁馀一公王一疋中人一丈贫者一尺
此三种物慎不可阙阙而彊受受者有罪其
中增降以贫富量之左玄真人心疑不平因

天尊曰右玄真人受此经文不须信物而反
见使顿责如许经法是同即有二异其可解

天尊曰非为偏也子未知乎众兆不同心心
各异故开二涂其归一也所以尔者右玄弟
卷首 第 18a 页 0167-038.png
子桑门居士居士普行乞求破恶以为法桥
能有施者福报万倍故令授经不重责信卿
今弟子纵使分卫以乞求度人人无与者更
益彼罪信心无表何由得度今故制以法信
法信之报报在无量如经无尽不妨右玄布
施福也
天尊又曰右玄弟子施居士者是能减割施
财与人福报万倍万倍有尽左玄弟子赍信
受经此为信道则是施财于道是故福报如
经无尽左玄真人虽奉教旨心犹未体福报
卷首 第 18b 页 0167-039.png
如经无尽之理理复云何
天尊知其心念即语大贤卿有疑耶无所嫌
也所以云福报如经无尽也何以故譬卿得
此经写治一通传与一人十人百人千万人
千亿万人不可计人人写一通一通无限量
通弥布无外卿本犹存法信之报如此无尽
假令卿今以一金万金从师受经后得福报
如经无尽随复永无耗竭恐弟子中脱有未
悟为近譬耳夫经信之报随信多少悉如良
井纵使天下大旱百丈绝源此井犹满井主
卷首 第 19a 页 0167-040.png
足用馀以施人百千万人举乡郭人恣意汲
取给拯无极终于无竭此是自然不尽之报
天尊曰既能信道用信道故故能信经减损
身口以用受经财报无尽故谓无量加得信
道之福信道之福令人精神聪明智慧如经
无尽譬然一灯转然百灯千灯万灯巨亿万
灯无量数灯普照虚空先所然一灯光明无
损此是福报智慧永无尽也卿当普告受经
之人导以智慧开悟一切如此井灯不得独
足便自为足左玄真人心又疑曰悉天下大
卷首 第 19b 页 0167-041.png
旱百丈无源井那犹满欲问未敢
天尊已知左玄之意即又语曰所以名为良
井者也是时虚空之中众仙大圣听说法者
巨亿千万咸皆开解同声称善一称善福福
足三皆左玄真人疑解廓然知责经信更是
胜理下座稽首曰始蒙开悟是时共乘云軿
二人乃是往古胤祖次胤兄弟闻说要言即
以仙童玉女千二百人稽首奉上左玄真人
求受要诀左玄真人即授二人思微定志要
诀二人信解即入第三仙品是时千二百仙
卷首 第 20a 页 0167-042.png
童玉女见二人受经得道便各解身上宝珠
璎珞奉上左玄真人求受尊经受之亦竟读
棏一遍神开解悟知三界皆空福尽应终便
各悔过千二百人即于其身仍化入仙尔时
空中有一天人意疑
天尊说此譬喻云学道之人不得思微定志
要经如人海采宝无有导师又云如彼愚人
晻人空山觅天子绶设如是者造化之初未
有此经故
天尊大圣那得成道作是念已
卷首 第 20b 页 0167-043.png
天尊即知便答天人曰卿未预天人岂能远
知造化之由如
天尊大圣经法未出而得道者皆是纯朴行
应自然自然之行晻与理合䁆与理合自然
玄悟玄悟之理本无文字撰集成经以告后
来何所嫌耶譬人堕地狱岂须先作地狱法
乎天人称善曰圣尊之言悟我愚蒙于是悔
谢进仙一阶时有十二年少处世闲乐日日
相就共作好食酣饮嬉戏或复论议为道之
难易
卷首 第 21a 页 0167-044.png
天尊以道眼遥见此人前生在世得为人师
而秘吝经典故弟子于道之心亦复犹豫因
此微缘缘犹可度于是
天尊即化作凡人从会中过过托乞食因悉
共语诸年少辈复论如故一人曰我数随家
兄至安乐山中见诸道士悉持十戒肃肃甚
佳如此后死魂神所在亦当不虚但十戒持
人难悉从耳化人曰持此甚易违此难耳诸
人闻化人言皆各佥然问化人曰云何先生
持戒云易不持反难化人曰立身如戒不畏
卷首 第 21b 页 0167-045.png
天子亦不畏鬼神何为不易如违戒者是人
悉畏复畏鬼神云何不难于是十二年少并
有道意因各各自忖其中一人素性好酒先
曰馀者乃可唯酒难断除我本性所好作不
敢计所以者何我先服散散发之日非酒不
解是故敢耳化人曰散发所须此乃是药将
养四大药酒可通但勿过量至不如平耳一
人曰馀事犹可妄语甚难所以为难或身有
密事或是尊长应为隐讳而人见问不得不
欺欺便犯戒是故为难化人曰事有隐显言
卷首 第 22a 页 0167-046.png
有方便此亦可通但勿善恶反论说人之短
言伤人耳一人曰馀者乃可唯盗戒难小小
之间已是犯目化人曰大事可难小小之间
不益易慎乎即为说偈曰
何不受盗戒不受盗亦难孰云闇中昧
中有记盗官取一年年倍倍倍殊不宽
以手捧洋铜烧口煮心肝一朝言此苦
终年犹心酸何不受此戒保持必令完
我信彼亦信在在无不安安坐招灵人
永享长年欢
卷首 第 22b 页 0167-047.png
一人曰馀者悉易淫最难断所以尔者我曾
履斯事数随兄中食当中食时谓云一日精
进无不过理亦谓后死必当得此斋戒之福
至是夕夜是我所悯辄来狡狯虽苦加抑迮
不觉已尔每每如此是故最难化人曰色者
令是想耳想悉是空何有色耶但先自观身
知身无奇便知无色何可不忍且淫欲颇恣
如饮咸水饮多渴多唯死而已何有厌足于
是化人而说偈曰
色欲剧于渴小忍差可度何为进咸水
卷首 第 23a 页 0167-048.png
水咸益渴固子能善解渴当饮天甘露
甘露香且薰通体皆流布天人寻香降
玄趣自然悟熙熙永无为长保九天祚
其一人曰馀悉可从唯杀生戒难我性好啖
鸡一食无肉了自无味数日便瘦化人曰贤
者肥为人患瘦益体轻用肥何为即说偈曰
贤者戒其杀亦莫怀杀想众生虽微微
亦悉乐生长如何害彼命而用以自养
自养今一时累汝自然爽长沦三涂中
辛苦还复生善恶各有缘譬如呼有响
卷首 第 23b 页 0167-049.png
何不改此行慈心以自奖真人携手游
逍遥观浮量
说此偈已化人见大威变极道之姿侍从僚
属钧天大乐非可目名反于上方诸人悉见
喜惧交集并闻要说意解开悟悉俱共诣左
玄真人求得奉受经法并诸十戒真人亦以
道眼见此诸人先世因缘致其难悟之由枉

天尊下降多方开悟故作建故不以授之以
其有缘不得都断唯语明日当相授也明日
卷首 第 24a 页 0167-050.png
明日无复极已诸年少辈自共语曰我等命
日难保不可为复如前明日明日也当各赍
法信并辞便当更共苦请相黠言曰叩头自
搏血出斛数亦要莫止左真慈心必授我等
辞曰男生(某甲)等叩头乞道自抟今日之日
流映已差恒恐微气奄同彼昧昧而无晓长
夜难即孤爽困苦求免无所伏闻
天尊所演思微定志有十戒之法文简事要
无细不度寅人专专实仰希奉受朝受夕没
永无遗恨若复迁延日过一日朝菌残命未
卷首 第 24b 页 0167-051.png
知明日吉凶何如如此妙趣万代始出会遇
有今今复差违譬盲人捉雀入手复去虽复
万劫岂可重遭辄自罄竭办信如法条牒如
左谨重稽颡奉辞以
闻▲乞成就谨辞
  上金五分(本五两)
  素丝五两
  本命纹缯年馀一合如干
  命米五斗
  薪一束
卷首 第 25a 页 0167-052.png
 右五种如法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卷首 第 25b 页 0167-05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