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0160-064.png
西岳华山志序         帝十
凡古之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福地不止小
山之中何则小山无正神为主多是木石之
精千岁老物此辈蕴邪之气不念为人作福
故也谨按山经云可以精思合作神药者华
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馀系中州或在诸侯
五服之外其间称名山者以百数乃不可以
遍举此皆有正神在其山中或隐地仙之人
又生芝草若有道者登之则此山神助之为
福其药必成矣吾乡金城千里控压三河川
卷首 第 1b 页 0160-065.png
英岳秀太华位焉夫太华者坐挹三公抗衡
四岳终南太白却立而屏息首阳王屋不敢
以争雄西观昧谷之稍昏东顾扶桑之己白
更无峻极惟戴高穹盖得太素之元精禀金
天之爽气作成万物分主兑方预之于十大
洞天之中则极真为号含藏日月吐纳云烟
生象外之楼台匪人间之风物目之于十八
水府之数则车箱有潭东南江海地脉潜通
载祀典而为常经投金龙进玉简若夫仙掌
云空苍龙日出千山捧岳岚气川流翠仆客
卷首 第 2a 页 0160-066.png
衣经时不落已而斜阳映山莲峰弄色如金
如碧匪丹匪青奇丽万千不可名状松生琥
珀夜即有光地出醴泉为国之瑞固宜降五
灵玄老隐函谷真人或星冠羽衣乘云而谒
帝王者有之或宝车羽盖驾龙而觐大罗者
有之招邀真圣总集仙灵则此又华山为一
都会也吾友王公子渊先觉而守道独立而
全和每语人曰我欲曳杖云林举觞霞岭斯
志积有年矣方毕婚娶弃家入名山修鍊金
液不有太华其孰留意焉人曰可矣公遂取
卷首 第 2b 页 0160-067.png
旧藏华山记一通虑有阙遗更阅本郡图经
及刘向列仙等传有载华山事者悉采拾而
附益之俾各有分位不失其叙以山水观之
则峰穴林谷岩龛池井溪洞潭泉之境可得
而见以祠宇观之则宫殿寺庙药炉拜坛诸
神降现之处可得而知语其所产药品则茯
苓菖蒲细辛紫柏俱中炎帝之选录其所出
仙人则清虚裴君白羊公黄初平十六真人
尽预玉皇之游宴而不与下界相关乎噫华
山仙踪圣迹于是大备无不包也其文仅七
卷首 第 3a 页 0160-068.png
十馀篇命工镂板务广流传则岂曰小补之
哉既成请余以文冠其首余或拒且贺曰余
才乏卿云无力挽千钧之笔然喜见公之志
即我之志也我亦欲入名山合作神药未知
明指会公有此乃成我之志也欤大凡入名
山之中合作神药必有所依书曰为巫者鬼
必附之设象者神必主之况修仙药而入名
山岂山之正神而不佑我耶其药之成可立
而待也但勿谓青天空阔白龙来迟一旦造
玄洲会群仙翔紫霄朝太一听钧天之乐享
卷首 第 3b 页 0160-069.png
九芝之馔行亦未昧其他有诸天之隐语空
洞之灵章约与公异日道也时大定癸卯十
二月壬申泥阳刘大用器之序
唐玄宗御制序
天有四序星辰辨其位地有五方山岳镇其
域阴阳交畅则物形焉精气相射则神明著
矣西岳太华山者当少阴用事万物生花故
曰华山踞中土西偏七宫正位是称西岳按
图以察削成而四方信焉立表以算其高五
千仞明焉石壁杰竖而雄竦众山奔走而倾
卷首 第 4a 页 0160-070.png
附其气肃其势威其行配金其辰直酉前列
华阳之谷后压华阴之郡左抱桃林之塞右
产蓝田之玉下有方士真人金鼎石室上有
明星玉女仙草琼浆焉






卷首 第 4b 页 0160-071.png








卷首 第 5a 页 0160-072.png
西岳华山志
  莲 峰 逸 士 王 处 一 编
 华州图经
昭文馆记云莲花峰上有三峰上接三光中
有石池二十八所上应二十八宿青松绿竹
丛生高冈白云萃霭旋于幽阜怀蕴金玉蓄
藏风雷焉大帝之别宫乃神仙之窟宅也方
域志云华山在华州华阴县界华州按禹贡
系雍州分野自周宣王封母弟友于咸林是
为郑国至秦武公十一年以郑焉县后始皇
卷首 第 5b 页 0160-073.png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以郑隶内史汉以郑隶
京兆西魏焉华州历隋属京兆至恭帝义宁
元年称为华州唐武后垂拱二年改为太州
中宗神龙年复名华州肃宗上元元年更名
镇国军至上元二年复名太州宝应元年却
名华州昭宗乾祐四年焉兴德府光化二年
复名称华州宋更名为镇潼军华阴因名华
阴县后或焉太华县或焉晋阴县或为宁泰
县或焉仙掌县
   莲花峰仰天池八卦池太一
卷首 第 6a 页 0160-074.png
   池 白莲池 二十八宿池 十丈
   莲 玉井
莲花峰一上四十里卓立五千仞上有明星
玉女之别馆金天王之正庙二十八宿池黑
龙潭玉女洗头盆菖蒲池仰天池八卦池太
一池太上泉傍有玉井生千叶白莲花食之
令人羽化古诗云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
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
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安得
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卷首 第 6b 页 0160-075.png
   太上山 老君洞 太上泉 菖蒲
   池 老君烧丹炉
老子见周之衰西迈流沙至函谷关关令尹
喜占其气色即知真人将过果得老子老子
亦知其奇焉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事后隐
华山昭文馆记称莲花峰焉太上山四面削
成高五千仞回峦四合三峰峰嵘上广十里
鸟兽不居顶之东南峰有老君洞次北有太
上泉泉之傍有老君菖蒲池其菖蒲叶细如
剑脊其根每寸九节服之令人强健延年益
卷首 第 7a 页 0160-076.png
寿耳苍龙岭之东北峰上有老君鍊丹炉细
辛平岳顶西南隅方圆三四亩尽是细辛服
之令人身体生香闻及百步古记所称草似
帛似布今人所称西岳布是也
   紫柏
岳顶东北峰上有紫柏叶际碧露以五月五
日油囊接之食者可作地仙
   五粒松
岳顶西南峰上有五粒松平如偃盖上有青
萝长百尺下生茯苓具如人形时生琥珀夜
卷首 第 7b 页 0160-077.png
即有光如荷花昼如牛目服之遐举矣夜可
书宇
   明星玉女 玉女石马 玉女洗头
   盆
明星玉女祠在顶之中峰龟背上立祠堂有
玉女石室玉女圣像一尊并玉女石马一疋
其马神灵异常夜闻嘶啖之声顶上隐者常
见之祠前有石臼五枚臼中俱有水号曰玉
女洗头盆其水碧绿澄澈旱不竭雨不溢神
雾经云明星玉女持玉浆饵之令人得神
卷首 第 8a 页 0160-078.png
   玉女窗
玉女窗在云台南峰上有石门入丈馀直上
石窑如窗望见南峰朋星玉女之别馆也
   石龟蹑
石龟玉女祠在石龟上其石似龟东西八九
步南北二十馀丈两头壁立其形如龟前有
石蹑犹如拆裂阔可有五寸其深不可测以
物投中食顷犹闻其下声即古之进简于岳
府之所也
   黑龙潭
卷首 第 8b 页 0160-079.png
黑龙潭在顶之南峰上有仰天池黑龙潭人
间暵旱祈求必雨宋崇宁二年准敕神封显
润侯
   洞玄石室
西岳洞玄石室在顶之西北峰上四绝昔清
虚真人裴君入此室精思至道积二十三年
矣降五灵玄老之所其石室东西有二门初
入才容身侧入至室中周回五六丈东门上
接云霞西门下临地中有石道像高三尺戴
三景扶晨之冠石衣文如九色杂罗之文像
卷首 第 9a 页 0160-080.png
多古钱其钱多脚一头多孔一面有文云大
布大篆
  算场芦花池
算场在顶上后魏道士寇谦之洞晓浑天仪
尤善玄像曾定天元五纪其算有差后成公
兴真人𦍕狂而来假焉货客误触算筹其算
乃合谦之悔恨独居山林遂随真人去弃其
馀算筹化焉椴荻今名芦花池是也
   棋石
棋石在顶上东南隅别一孤峰上遥望有石
卷首 第 9b 页 0160-081.png
方如并榻真若棋局汉武帝时面前忽有人
羽衣星冠乘云车驾白鹿而从天降武帝惊
问为谁答曰山中卫叔卿也帝曰若是山中
人乃朕臣也忽失叔卿所在帝甚悔恨即遣
使梁伯至山中推求叔卿不见但得其子名
度世帝曰汝父在何处度世曰臣父少好仙
道委家而去入华山四十馀年矣帝使梁伯
度世求之于华山绝顶上望见其父与数仙
博戏于石上但见紫雾郁郁又见数童执幢
节立其后度世等望而百拜叔卿曰汝等何
卷首 第 10a 页 0160-082.png
来度世曰帝恨前日仓卒不得与父语叔卿
曰前为太上所遣欲诫帝为穷黩事而帝强
梁自贵而反欲臣我不足与语是以去耳又
诫度世曰汝慎不得为汉臣亦不复焉语帝
也梁伯度世于是拜辞而反(事见列/仙传)
   石仙人 瀑布 石仙洞 昭阳洞
   正阳洞 西玄洞 水帘洞
石仙人者在岳北面半腹中登真隐诀云岳
洞深三百里中有瑶台玉室树则苏茅芳林
碧泉则石髓金精遥望洞方圆可丈馀鸟道
卷首 第 10b 页 0160-083.png
绝通人踪罕到时出异色云气洞口上有丹
石间青石似丹青画出仙人之状冠帔衣服
无不周备高下大小如人形号曰石仙人上
有瀑布飞流直下三千馀丈其石仙洞又称
焉水帘洞其岳有四洞东曰昭阳西曰西玄
南曰正阳北曰水帘
   蜰遗穴
蜰遗穴在顶之西北峰山海经云华山有兽
而翼六足蛇身出则天下大旱
巨灵掌仙掌石月
卷首 第 11a 页 0160-084.png
巨灵左掌上有半轮石月在顶之东北峰上
遁甲开山图云巨灵得玄元之道与元气一
时而生混沌之师九元祖也汉武帝观仙掌
于县内特立巨灵神祠焉
   华山灵异
华山之顶乃天真降临之地神仙聚会之乡
降现之事极多略叙其一二曾先闻异香次
观瑞霭或见千乘万骑或见玉女金童或丫
髻童子数百或羽服道士踰千或见珠幢而
金伞或见绛节而霓旌或见骑龙骑虎人或
卷首 第 11b 页 0160-085.png
见乘凤乘鸾客或见金光满地或见火焰连
天或见紫雾腾空或见祥云覆顶或闻金钟
鸣其降见不一或在最高峰上或于仙掌峰
头或集三公山或聚西玄洞昔清虚真人裴
公隐于顶之西北峰上曾降五灵玄老中方
大罗峰玉母数现或衣黄裳戴金冠乘宝辇
驾五色斑龙九头上有羽盖左右金童玉女
仙官将吏莫穷其数后于现处建其祠堂唐
贞观中山下建王母观华山之西有一山名
曰罗敷山大历五年有天地水府三官降现
卷首 第 12a 页 0160-086.png
又感代宗皇帝梦中后敕修三官院至咸平
中更为承天观
   神林
华山之上山之下或谷内或庙道中但有生
死树木名曰神林禁人采伐如有犯者立祸
于身山之西南隅有一林侵天松桧乃岳神
游宴之处名黑山林有樵窃采之者火烧虎
食甚众
   御道
御道在仙掌峰之北乃升岳之路也汉武帝
卷首 第 12b 页 0160-087.png
唐玄宗曾游此因名御道今两傍有石臼子
乃当时栽阑干用锦绣遮护危险峰顶须由
御道跨苍龙临云台天井径下有百尺状自
顶至青柯平二十里青柯平出谷口三十里
   张超谷
张超谷者后汉张楷宇公超结庐之地学者
如韨又能为五里雾故称张超雾韨每跨蹇
驴入韨晚即携壸带酒而归
   石羊城仙谷
石羊城在张超谷之西乃黄初平黄初起弟
卷首 第 13a 页 0160-088.png
兄二人得仙之地山谷故名仙谷黄初平者
丹溪人也年少时家使牧羊久而不归其兄
初起寻觅近四十年矣后闻韨中有一道士
言人休咎其验如神初起乃问之道士曰太
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名初平是卿之弟
耶初起拜谢即随道士入此谷中见弟悲喜
语毕问弟羊今何在初平曰仅在山东耳兄
初起往视之但石而还与弟曰弟兄俱往初
平乃叱石曰羊起于是白石尽变为羊数万
头兄初起叩头曰弟独得仙吾可学乎初平
卷首 第 13b 页 0160-089.png
曰若有志可得也初起便弃妻子拜弟为师
后乃俱成列仙矣叱石处四面宽广有似城
垒今人称为石羊城
   文仙谷
文仙谷者乃是吕真君隐居之所也真君来
此易姓姬更名洞明道号抱真子居华山莲
花峰下文仙谷内结庵四十年矣人无识者
绍兴丙子中秋前一日谓门人刘裕之曰张
翁骊母升玄待吾久矣因作颂曰上面一个
口下面一个口世间坚的有盛水不交漏嘱
卷首 第 14a 页 0160-090.png
付裕之讫怡然卧化裕之即藏遗骸于石室
后数岁先生神现泗州塔自题诗云姬州墨
客羽化三峰又数载来谒裕之题诗云昔日
曾居此埋名四十春红尘多少客谁是识余
人又诗云余曾十载攻文墨万卷诗书锁胸
臆浮萍云水寄家缘住在莲峰人不识后云
回公题裕之寻所瘗尸处惟见空棺中有二
口吕字之事由是时人方悟是吕真君也真
君唐太宗朝得道至今五百年矣元丰间题
琴台诗云野人本是天台客石桥南边有住
卷首 第 14b 页 0160-091.png
宅父子从来只两口子好歌时我好拍又诗
云四海遨游一野人两壶霜雪是精神坎离
之物会收得龙虎丹行运水银其碑见在文
仙谷今称焉羽谷庵
   牛心谷山
牛心谷者昔杨震微时隐遁居此讲授群书
学者如韨其谷多槐故称杨震槐市其山岩
间多有五色婺鸟山上有雪天王圣迹雪中
观之惟显天王披银甲骑骤白马之状
   黄神谷
卷首 第 15a 页 0160-092.png
黄神谷者岳之东乃是真人黄芦子隐居之
所也黄芦子者楚人也姓葛名越但居此山
号曰西岳公其治病有千里而来者众矣或
寄与姓名病无不愈若禁虎狼不敢动飞禽
不敢飞去受术于赤松子年过八十力举千
斤行及奔马时大旱召出潭中龙催促使升
天降大雨一朝乘黄龙而去矣
   藏马谷藏马龛
藏马谷者在岳东汉武帝求仙于华山下造
集灵宫存仙殿望仙门有神马自华山出帝
卷首 第 15b 页 0160-093.png
令置内栈马不久留令人寻之见在此山谷
中石龛下故名藏马谷藏马龛东北涧中石
上马迹尚存焉
   毛女峰
毛女峰在岳之西毛女宇玉姜秦始皇宫人
也见国祚流亡遂负琴入华山此峰上隐居
服松柏叶饮泉水体生绿毛世人以见之所
称毛女洞至今洞中有鼓琴之声有道人得
见此洞峰下有白石寺废已久
  云台峰
卷首 第 16a 页 0160-094.png
云台峰岳东北其山两峰峥嵘四面玄绝上
冠景云下通地脉嶷然独秀有若云台下有
穴昔有人入此穴东出方山行云经黄河底
上闻流水之声周武帝时有道士焦道广独
居此峰辟粒餐霞常有三青鸟报未然之事
周武帝亲诣山庭临轩问道因而谷口置云
台观后弟子洪仙等见师道广乘一物如麟
往而不返矣
   试凿穴
云台北峰北面有一试凿穴可高百尺其深
卷首 第 16b 页 0160-095.png
不测穴边有一坚石如凿大小阔狭状如凿
出乃希夷先生蜕骨之穴
   白云峰
白云峰在岳之东北唐明皇妹金仙公主修
行之所名曰白云宫八仙洞看岳棚上竹园
下竹园枣树栗子林花圃药畦硙碓见在焉
白云侧有焦真人石洞
   白羊峰
白羊峰在岳之西北五里层崖晃朗洞室空
濛每至三元八节及诸斋日即有神灯或三
卷首 第 17a 页 0160-096.png
或五见于岩壁昔有人隐此峰莫知其名姓
常乘白羊往来尘世后与弟子介琰俱登仙
以此号焉白羊真人真人有禁山箓及制虎
豹狼熊符七十道行于世也
   松桧峰 朝来峰 玉柱峰 玉秀
   峰
此四峰上尽是青松桧柏常有异色云气覆
之其峰耸翠孤峦人迹希及之也
   焦公岩
焦公岩在岳东南真人姓焦宇孝龙河东人
卷首 第 17b 页 0160-097.png
也常餐白石或分与坐客其味如芊后遭野
火烧其庵邻峰人往视之见先生危坐于火
中庵烧尽先生乃徐徐而起衣服并无焦灼
后数载天忽大雪人觅不见忽于雪中单衾
而卧颜色赫然如胜夏之状或老或少至今
人有遇之者
   神土岩 仙油碽 避诏岩
神土岩在云台东南百步焦道广精思所感
欲构房廊石上涌出神土用尽复生于今尚
然仙油碽在云台峰壁中焦道广每设斋醮
卷首 第 18a 页 0160-098.png
天降油于此碽自道广乘麟之后此油不复
见矣避诏岩在华山之西南古之隐遁之士
避诏冥隐于此处也
   白鹿龛
白鹿龛在岳之东升岳路之右是仙人鲁女
生置白鹿龛有飞泉滴流鲁女生者是华山
古之得道仙人也在华山二百年莫知所之
后忽有人岳庙前逢女生乘白鹿从玉女十
人与人别而去
   太极总仙洞
卷首 第 18b 页 0160-099.png
太极总仙洞在毛女峰之西壁中有洞乃曰
太极总仙洞其下有车箱潭
   王刁三洞
王刁三洞在岳之东仙人王遥宇伯辽鄱阳
人也有妻无子颇能治病病无不愈亦不祭
祀不用符水针药或有邪魅作崇者画地焉
狱叩石呼之皆见狐狸单□(音/振)蛇之类皆斩
而焚之王真人以竹箧令弟子钱哥以九节
竹杖担之十馀年未尝见开或逢羽衣并不
显夜行见有炬火前导后至此岩洞中见有
卷首 第 19a 页 0160-100.png
友人刁自然遥开竹箧取出五舌竹簧三枚
三人共鼓之及王遥辞而去刁自然云卿当
早来不可久在尘寰再期此洞处后王刁钱
哥俱登仙矣上洞莫能到中洞有飞石遮于
洞门下洞隐居者皆在其中
   碧云洞 碧云溪
碧云洞碧云溪在岳之东乃郑云叟罗隐之
翟士端郑隐此四高士隐居之所也郑遨字
云叟南燕人氏高节不屈弃其妻子闻华山
五鬣松凝脂千岁能延年却老至此洞隐居
卷首 第 19b 页 0160-101.png
天成中以拾遗诏不起赐号曰逍遥先生罗
隐之居临江军新淦县玉笥山玉梁观道士
来居华山或临水或登山一觞一咏高情自
适天福中赐号曰希夷先生翟士端宇表正
齐人也博通九经祥符中真宗幸汾阴礼召
不起无疾而逝七日肢体犹温及火之有声
如雷五色光炳耀郑隐宇明处兑之奉符人
也左臂上有黑黡子如北斗状常居王刁三
洞口自冬涉春不出人异之祥符中真宗祀
后土还驻跸驿下诏行在赐号贞晦先生又
卷首 第 20a 页 0160-102.png
赐归山歌云岳中逸士本藏名常咏琴樽适
性情尽日临流看水色有时隐几听松声遍
游万壑成嘉遁偶出千峰玩治平谈希夷究
玄默沃予心号无极辞城阙归山林乐尔志
号何深己薄纷华号存素音好将吟啸号畅
冲襟
   壶公石室
壶公石室在岳之西北孤峰上有石室可容
十馀人有泉东北入雾韨谷东谷中即后魏
道士寇谦之算场西谷中修羊公石榻穿之
卷首 第 20b 页 0160-103.png
所壶公者莫知姓名常悬空壶于座上日入
之后辄跳入壶中费长房从之学令住此石
室中有一方石广丈馀壶公以茅绳系之悬
于空中令长房坐卧石下使诸蛇虫竟来齧
绳绳欲断而长房坐卧自若终无惧也公至
怃之曰子可教矣赐子焉地上主者今令乘
竹杖而归后至葛陂投于陂中竹化龙而去
得役鬼魅之术
   三公山石室
三公山在岳之东南有三峰嶷然各秀上象
卷首 第 21a 页 0160-104.png
三台副此列岳故号三公燕济字子微汉明
帝时人也隐此石室服木黄精恒散发亦有
练巾惟月朔节乃著之时复一琴一咏常有
黄白云覆其上后辞别交友乘云而去
   长春石室
长春石室在云台山侧大唐贞观中有道士
杜怀谦居此石室断谷不食好吹长笛令人
多买笛至于隅一吹之投于岩下笛尽更供
岩中累月不动自号长春先生今石室嶷然
笛声不绝
卷首 第 21b 页 0160-105.png
   修羊公石榻
石榻在岳之西北仙谷中石室有石榻修羊
常卧于其石榻上尽穿陷常不食见汉景
帝问曰公有何能公不答即化石羊题其背
有字云修羊公谢天子后置石羊于通灵台
羊又去不知所之
   卧仙平
卧仙平在张超谷内有一石室所张超真人
蜕骨之室为樵牧嬉戏于其间有飞石自空
来塞其穴今只称卧仙平也
卷首 第 22a 页 0160-106.png
   种药平
种药平王晖真人常饵苍术黄精有驱虎豹
之术每种黄精即驾虎豹焉耕耘常乘虎豹
其鞯辔之属竹杖策之威如人乘骡马之状
常韵九宇诗百馀言人莫解其意后乃升天
不复见之
   醴泉玉泉
醴泉在古庵直下其水微有酒香醇味为国
之瑞屡招凤饮傍有玉女神祠玉泉在张超
谷口其水色如浆因此置玉泉院二泉皆腹
卷首 第 22b 页 0160-107.png
浆玉髓人久服之可去沉痾也
黄龙潭
黄龙潭在神谷口祈雨感应神封广润侯
   车箱潭
车箱潭在仙谷里一十里乃太极总仙洞直
下宋仁宗皇帝明道年每岁朝廷遣使投金
龙玉简宋徽宗皇帝崇宁二年奉敕封为丰
润侯(按水府记云天下一十八处水府华山/车箱潭乃第七水府也与东海南海温)
(江同即投金龙/一简之处也)
   驾鹤轩
卷首 第 23a 页 0160-108.png
驾鹤轩在中方半路乃金仙公主成道乘鹤
升天之处也
   神姑林
神姑林在黄神谷内次东有独坐姑姑庙其
林合围松桧数万根禁人樵采
   古柏行
古柏行晋太康九年太守魏君实来去西岳
古庙道栽柏不知其几千根也两傍烽堠以
千字文为号禁人牧放樵采
   无忧树
卷首 第 23b 页 0160-109.png
无忧树者陈希夷先生庵傍之树也先生姓
陈名抟字图南道号扶摇先生亳州真源人
也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因肆意山水后之
华山云台观古基辟荆榛而居之语人祸福
若合符节后柴世宗召见留禁中月馀拜谏
议大夫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至宋太宗
诏方赴召服华阳巾草履垂绦以宾客礼见
延英殿赐坐问之久赐号希夷先生有指玄
篇钓潭集超苦海诗入室还丹诀三峰寓言
行于世
卷首 第 24a 页 0160-110.png
   上方白云宫 中方太清宫 下方
   云台宫今即观也西岳真君殿华岳
   观 鹿圈观 拱极观 太平兴国
   观 王母观 仙宫观 休粮院
   臣灵神祠 兰石院
上方中方下方此三宫皆因羽人焦道广兴
建唐玄宗天宝中命右补阙集贤学士卫包
撰修三方记西岳真君庙崇宁年改为崇宁
万寿观绍兴年改报恩广孝观阜昌年改为
迎祥观昔司马温公奏天下建置五岳真君
卷首 第 24b 页 0160-111.png
给赐金牌永镇洞天福地华岳观汉武帝修
建后至祥符中因四高士而复兴也鹿圈观
元在竹谷岭西于大观中因道士仇润之请
额修建于华山之下也拱极观宣和年修建
于岳前社太平兴国观元在关谷内绍兴年
因道士焦虚请额修建于华山之下王母观
元在大罗峰下古有庙焉至唐贞观中修建
华山之下仙宫观金仙公主所居之宫乘鹤
之后敕修为仙宫观休粮院在柏行内太平
兴国年太宗绍兴休粮道者赴阙赐经一藏
卷首 第 25a 页 0160-112.png
及还山诗赐号岩静大师有休粮诗三百章
盛传于世兰石院废已久惟存巨灵神祠汉
武修建焉
   拜岳坛
拜岳坛乃汉武帝拜祀之所也至唐太宗修
为镇岳灵仙寺后或名胜会院或名昭庆寺
   宣泽亭
宣泽亭宋真宗拜岳坛在太华驿之侧太中
祥符四年七月二十日真宗拜岳之所也仍
赐名为宣泽亭有御制碑龙首龙座昔为禁
卷首 第 25b 页 0160-113.png

   素灵宫
按太平广记马周传华山有素灵宫有仙王
乃总天洞府及十洲三岛神仙之所也
   极真洞天
极真洞天按十大洞天记第一王屋山小有
洞周回一万里杜甫诗云万里仇池穴潜通
小有天第四华山西玄洞周回三千里名极
真洞天其洞中天地高大日月星辰风云草
木与外无异惟日月停轮耀赫朗接太空乃
卷首 第 26a 页 0160-114.png
长春之境也宫阙楼台尽是金玉七宝所成
傍生紫林芳花玉髓金津并洞天之景也素
灵真人赞极真洞天颂曰异果奇花不可名
寻真何用到蓬瀛碧云天地洞中列白玉楼
台象外生万壑芝兰盘峭拔千峰岚霭耸峥
嵘八公曾此分金液服尽全家上太清
   总仙洞天
按三十六小洞天记云第一霍童山洞周回
三千里名霍林洞天第二东岳泰山洞周回
三千里名蓬玄洞天第三西岳华山洞周回
卷首 第 26b 页 0160-115.png
三百里名总仙洞天素灵真人赞曰坠石为
仙号七星五门日月配玄程云飞雨散天中
去管得林峦生异名
   华山之神封金天王懿号册
册金天王顺圣帝华山之神能兴云致雨而
西方为最贵矣轩辕黄帝游焉以会神虞舜
望焉以觐群后爰因夏氏以迄隋室朝更五
姓载历三千祀典相因旧章未改坛场庙宇
何代不修一祷三祀无岁而缺所以报生植
事灵神未尝有怠也其神祉休明灾淫慝亦
卷首 第 27a 页 0160-116.png
未尝绝也神之祠在黄神谷口汉兴光初迁
于官道北建立宫殿庭祀事牲器视三公之
礼焉(唐先元/三年)

西岳华山志





卷首 第 27b 页 0160-11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