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50463b 页
卷三 第 1a 页 0150-096.png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之三羽八
 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修
   上元夫人
上元夫人道君弟子也亦太古以来得道仙
籍亚于龟台金母金母所降之处多使侍女
与闻邀为宾侣汉孝武好神仙之道祷醮名
山以求灵应元封元年辛未七月七夜二鼓
后西王母降于汉宫帝迎拜稽首侍立久之
王母令帝坐设以天厨言宴粗悉命驾将去
帝下席叩头请留殷勤王母复坐乃命侍女
卷三 第 1b 页 0150-097.png
郭密香邀上元夫人同宴于汉宫(事载金母/元君传)
宣帝地节四年乙卯咸阳茅盈受黄金九锡
之命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是时
五帝君授策既毕各升天而去茅君之师总
真王君西灵王母与夫人降于句曲之山金
坛之陵华阳天宫以宴茅君焉时茅中君名
固小君名衷王母王君授以灵诀亦授锡命
紫素之荣固为定录君衷为保命君亦侍真
会王君告二君曰夫人乃三天真皇之母上
元之高尊统领十方玉女之籍汝可自陈二
卷三 第 2a 页 0150-098.png
君下席再拜求乞长生之要夫人悯其勤志
命侍女宋辟非出紫锦之囊开绿金之笈以
三元流珠之经丹景道精经隐仙八术经太
极录景经凡四部以授二君王母复敕特地
李方明出丹琼函披云珠之笈出玉佩金珰
经太霄隐书经洞飞二景内书传授二君各
受书毕王母与夫人告去千乘万骑升还太
虚矣
   南极王夫人
南极王夫人西王母第四女也(一云第/三女)名林
卷三 第 2b 页 0150-099.png
宇容真一号紫元夫人或曰南极元君理太
丹宫受书为金阙圣君上保司命汉平帝时
降于阳洛山石室之中授清虚王君太上宝
文等经三十卷夫人著锦帔青羽裙左佩虎
书右带挥灵可年十六七形貌真正天姿奄
霭乘羽宝车驾以九龙女骑九千居渤阳舟
海长离山中主教当为真人者
   右英王夫人
右英王夫人西王母第十三女名媚兰宇申
(总仙奇纪/云中林)治沧浪山受书为云林夫人晋
卷三 第 3a 页 0150-100.png
哀帝兴宁三年七月降句曲山真诰云沧浪
云林右英夫人
   紫微王夫人
紫微王夫人名清娥字愈音(真诰云/愈意)王母第
二十女也昔降授宝神经与清灵裴真人行
之得道晋哀帝兴宁三年乙丑六月与九华
安妃二十三真人十五女仙降句曲授道于
真人杨羲也夫人镇羽野玄陇主教当成真
人者也夫人作服术序在上清经
   太真王夫人
卷三 第 3b 页 0150-101.png
太真王夫人王母之小女也衣服奇丽姿容
绝世年可十六七时以儿为三天太上府都
官司直被降主东岳夫人暂来往于岱宗山
石室高崖重岩深隐人迹所不能到去地千
馀丈中有玉几金床珍物奇伟每弹一弦之
琴即百禽飞集鼓舞听之时乘一白龙周旋
四海仙人马明生尝为县吏为贼所伤疮甚
殆死遇夫人救之数年后夫人令明生师安
期生受金液还丹修炼升天
   灵照李夫人
卷三 第 4a 页 0150-102.png
北元中玄道君李庆宾之女太保玉郎李灵
飞之小妹受书为东宫灵照夫人治方丈台
第十三朱馆中夫人著紫锦衣带神虎符握
流金铃有两侍女年可二十许夫人年可十
三四许
   中候王夫人
女仙王观香宇众爱周灵王第三女也是宋
姬所生于子乔为别生妹受子乔飞解脱网
之道得去入缑(外书作/缑宇)氏山中后俱与子乔
入陆浑积三十九年道成白日冲天真诰云
卷三 第 4b 页 0150-103.png
受书为紫清宫内传妃领东宫中候真夫人
子乔弟兄七人得道(五男/二女)其眉寿是观香之
同生兄亦得道
   钩翼赵夫人
钩翼夫人齐人也姓赵少好清静病卧六年
右手捲饮食少汉武帝时望气者云东北有
贵人气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伟武帝发其
手而得玉钩手得展幸之生昭帝武帝寻害
之殡尸不冷而香一月后昭帝即位更葬之
棺空但有丝履故名其宫曰钩翼后避讳改
卷三 第 5a 页 0150-104.png
为弋
   麻姑
麻姑乃王方平之妹修道得仙年可十八许
于顶中作髻馀发散垂至腰其衣有文章光
彩耀日世所无有也(按道书云老君历观无/极世界三灾九厄十芒)
(八难示以禳除之法中有遣北方黑骑天官/兵马仓老麻姑五亿万骑等语则知麻姑涪)
(劫之高真乘运/应世有自来矣)昔方平降蔡经家遣使邀麻
姑同宴各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
花而香气达于内外擘麟脯如行柏炙进天
酒如饮琼浆麻姑曰接侍以来见东海三为
卷三 第 5b 页 0150-105.png
桑田向到蓬莱水乃浅于往日会将减半也
将复扬尘也麻姑手爪颇似鸟爪蔡经心言
背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方平已知经
心中所言即使神吏鞭之曰麻姑神人也汝
可萌妄想哉宣州有麻姑仙坛建昌军有麻
姑山灵迹非止一处宋徽宗政和间宠褒麻
姑为真寂冲应元君宁宗嘉泰间改封虚寂
冲应真人
   南阳公主
汉时南阳公主出降王咸属王莽秉政公主
卷三 第 6a 页 0150-106.png
夙慕清虚崇尚至道每追慕文景之为理又
知武帝之世累降神仙谓咸曰国危世乱非
女子可以扶持但当自保恬和退身修道稍
远尘境必可延年若碌碌随时与世进退恐
不见免于支离之苦奔迫之患也咸僶俛世
禄未从其言公主遂于华山结庐栖止岁馀
精思丹道真灵感应遂舍庐室而去人或见
之徐徐绝壑乘云气冉冉而去咸入山追之
越巨壑升层巅涕泗瞻望漠然无迹忽于岭
上见遗朱履一双前而取之已化为石矣因
卷三 第 6b 页 0150-107.png
谓之公主峰潘安仁为记行于世
   郭勺药
郭勺药汉度辽将军东平郭蹇女也少好道
笃诚真人因授其六甲而得道今或游玄洲
或处东华方诸台也
   赵爱儿
赵爱儿者幽州刺史刘虞别驾赵该姊也好
道得尸解后又受符见居东华方诸台
   王鲁连
女仙王鲁连魏明帝城门校尉范阳王刚女
卷三 第 7a 页 0150-108.png
(真诰云王伯纲/女未审孰是)刚得道于元洲鲁连见父
冲天遂勤志修道入陆沈山遇太一真人授
以飞升之法行之白日升天
   南岳魏夫人
夫人姓魏名华存字贤安任成人即晋武帝
左仆射魏舒之女天才卓异性乐神仙年二
十四父母强逼以事南阳刘又讳彦幼为修
武令夫人随之遂因请闲斋于别室谨修道
法入室百日所期仙灵精思希感季冬夜半
感四真人降于靖室而授道要后众真再降
卷三 第 7b 页 0150-109.png
令夫人托疾尸解飙轮命访王屋清虚洞天
奉天帝君命传玉札金文位为紫虚元君领
上真司命主诸学道生死图籍摄御三官关
较罪考又加南岳夫人比秧仙公治大霍山
洞台后成帝咸和四年飙轮下迎升天杜甫
望岳诗云南岳配朱雀秩礼自百王欻吸领
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匪馨香
巡狩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五隘世网行迈
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
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恭
卷三 第 8a 页 0150-110.png
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
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
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
忍衰俗神其思降祥夫人坛在南岳中峰之
前巨石之上是一片大石方可丈馀其形方
稳下圆上平浮寄他石之上尝试一人推之
以能转动人多则屹然而定相传以为灵异
往往神仙幽人游息其上奇雰灵气弥覆其
顶丹台录云魏夫人为紫虚元君治南岳真
诰云上真司命南岳真人
卷三 第 8b 页 0150-111.png
   九华安妃
九华安妃古之得道女仙也晋哀帝兴宁三
年六月十五夜紫微王夫人降授真人杨羲
道要与一神女俱来著云锦襡上丹下青文
彩光鲜视之年可十三四许左右又有两侍
女一侍女手中持一锦囊长一尺一寸以盛
书有十馀卷以白玉检囊口见刻检上字云
玉清神虎内真紫元丹章其一侍女捧一白
箱以绛带束络之白箱似象牙形也一侍女
年可十七八皆整饰非常神女及侍者颜容
卷三 第 9a 页 0150-112.png
莹洁鲜彻如玉香气馥乱如烧香婴也(注香/婴出)
(外/国)紫微夫人曰此是太虚上真元君金台李
夫人之少女也昔尝诣龟山学上清道道成
受太上书命为紫清上宫九华真妃者也于
是赐姓为安名郁嫔宇灵箫真妃至良久手
中先握三枚枣色如乾枣而形长大内无核
其味甘美异常枣真妃以一枚与杨羲食之
毕真妃作文相赠又紫微王夫人亦作文相
晓诸真人皆受书毕各去独真妃少留命侍
女发检囊中出上清玉霞紫映内观隐书上
卷三 第 9b 页 0150-113.png
清还晨归童曰晖中元共二卷皆三元八会
之书也付杨羲令写之又云君若不耐风火
之烟欲抱真形于幽林者且可寻剑解之道
作告终之术也杨羲后果剑解隐化后遂飞

   河北王母
女仙河北王母盖有道者莫知其年纪惟见
重白和一人和宇仲理魏朝仙人也和每拜
王母常坐而止之语诸人言阿和是吾邻家
儿吾少所长者晋武之末和别去云被昆崙
卷三 第 10a 页 0150-114.png
召遂去不知所之惠帝元康二年相识人见
和在华阴山中乘虎从王母四五人颜色更
少寄谢其亲甚分明
   韩西华
韩西华者不知何许人也慈爱于物常行阴
功至于蛸翘徵命皆爱而护之学道得仙今
在嵩山洞天之中
   王抱台
女仙王抱台不知何所人得道为主仙道君
之侍女居元洲之宫洲之四面元涛沷天非
卷三 第 10b 页 0150-115.png
人迹所到昔清虚王真人随西城王君登此
洲上诣仙都阙下朝谒主仙道君君命抱台
披绿韫琼笈出隐书龙文八灵真经以授清
虚真人
   王妙想
女真王妙想幼年入道居苍梧山黄庭观辟
谷服气结宇临选水之傍五十馀年貌如十
八九岁人每持念黄庭精诚感通一日忽有
灵香郁烈祥云满庭天乐震空光烛坛殿千
乘万骑浮空而下旌幢鹤盖导九龙之辇下
卷三 第 11a 页 0150-116.png
降坛前见一仙宫羽衣宝冠剑佩曳履升殿
而坐身有五色光妙想即往瞻谒仙官谓妙
想曰吾乃往昔有虞氏之君帝舜也劳厌万
国养道此山每欲诱教后人使之知道而世
无可教授者夫道在于内不在于外道在尔
身不在他人玄经所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也顷者地司奏汝居山三十馀载初终如一
守道不邪存念精诚遵禀科戒若无所成證
此乃道之弃人也玄经云常善救物故无弃
物道之布惠周普物物皆欲成之人人皆欲
卷三 第 11b 页 0150-117.png
度之但世人福果单微道气肤浅不能精专
勤久道气未应而已中怠是人自弃道非道
弃人也汝精诚一志期以百生千生望于所
證不怠不退深可悯也吾昔遇太上老君示
以道德真经理国理身度人行教可以通天
地贯万物为行化之要修政之本非言可谕
但世俗浮诈嗤谦光为懦怯轻退身为迂劣
笑绝圣弃智为荒唐鄙绝仁弃义为径庭盖
末世之迷妄也玄圣之意将欲还淳复朴崇
道黜邪斜径既除至道自显淳朴既立浇竞
卷三 第 12a 页 0150-118.png
自驱则裁制之义无所施兼爱之慈无所措
昭灼之圣无所用讥谲之智无所行天下混
然归乎大顺此玄圣之大旨也吾以历数既
往归理兹山常以久视无为之道分命仙官
下教于人盖上圣高真悯劫历不常代运流
转阴阳倚伏生死推还俄尔之间又及阳九
百六之会孜孜下教以救于人尤切于世人
之求道也世人求道若存若亡系念存心万
中无一天真悯俗常在人间隐景化形随方
开悟此山九峰皆有宫室真官主之其下有
卷三 第 12b 页 0150-119.png
宝玉五金灵芝神草三天所镇之药太上所
藏之经或在石室洞台云崖㠌谷皆有灵司
主掌无毒螫鸷攫之物可以度世可以养生
可以修道可以登真也汝居山以来未尝游
览四表俯睇岑峦固不得而知也勉而修之
伫驾景策空然后倒景而研其本末也于是
命侍宸以道德二经及驻景灵文授之而去
自是一年或三五降于黄庭观后数年妙想
向日升天所居观改为营道观兹山以舜修
道之所故曰道州老君尝以道德经授舜于
卷三 第 13a 页 0150-120.png
此可验故河上公云吾著此书已一千七百岁也
   王奉仙
女仙王奉仙宣州人也家贫父母耕织为业
奉仙年十四于田中忽见青衣童少女十许
人与之嬉戏良久散去他日往田所见之如
旧月馀诸女夜集其家终夕言笑达旦方去
或携珍果殽馔而来非世所有其房甚狭来
众虽多不觉其隘父母疑而伺之终无所见
又疑妖物所惑诘责甚切每托他辞以对自
是诸女昼日往来与之远游无所不届及暮
卷三 第 13b 页 0150-121.png
乃返奉仙自此不饮不食渐觉其异一日近
父母见在庭竹之杪坠身投地因问其故方
乃言所遇皆是仙女每周游天上自此竹竿
上升往来诸女又剪奉仙之发前齐眉目后
垂到肩积年不复长而肌肤丰洁若冰玉明
眸异貌天人之相也又智辩明悟人所不及
言论之理契合要妙尝与高达之人言曰某
所遇者道也所得者仙也所见之女皆女仙
也每到天宫见上仙所居仙人多被服文绣
云冠霜简执仙花灵草咏吟洞章或登云门
卷三 第 14a 页 0150-122.png
芝田瑶宫琼阙话长生度世之事行于星汉
之上不知其几千万里也初到天上曰大有
宫天尊处广殿之中万真侍卫天人无数也
奉仙谒见天尊命左右以玉浆一杯赐之谓
奉仙曰汝有仙骨法当上仙由世运未满五
十年方复还此百谷之实食之伤人真气草
木之果食之损人年寿汝宜辟谷养真自此
不食二十年矣夫天尊化于天上主宰万物
若世人之父也世尊化于世上劝人以善若
世人之母也儒典行于世间若世人之兄长
卷三 第 14b 页 0150-123.png
也举世人如婴儿焉但识其母不知其父兄
之尊故知道者少重儒者寡不足怪也奉仙
所见天上事与今道无异了无菩萨佛僧之
像也奉仙所图画功德多作天人帝王道君
朝服之仪题云朝天图游于淮浙间所至之
处观者云集奉仙唯以忠孝正直之道清净
俭约之言修身密行之要以教于士女故远
近钦仰金玉宝货填委其前所施万计皆委
而不受奉仙与二女弟居洞庭山后居钱塘
项山二女弟子奉香火建殿宇华盛力未尝
卷三 第 15a 页 0150-124.png
阙一旦而终年十八果符五十年之说也其
平日宴坐居室则睹千里之事凝思游神则
朝九天之上将终云鹤屡降异香盈室化后
尸形柔泽肌肤如生识者以为尸解
   王氏
女仙王氏王丞相王微之侄女也时值翰林
王氏之父随计入关王氏与所生刘及其母
裴氏寓居义兴山桂岩之下与洞灵观为邻
王氏幼年慕道不饮酒不茹荤立志端庄常
乐在幽静或抚琴怡悦或词翰自娱持大洞
卷三 第 15b 页 0150-125.png
真经及度人道德章句居室之间时有异香
气与众香气不同父母钦而异之尝密谓母
曰洞宫有召命当补仙官辞不获免恐远行
耳母未解其意忽一旦微疾裴与刘皆所钟
爱为于洞灵观祷祈是日稍愈亦同诣观中
遍谒真像处庭焚香若有所祝及晚归所居
其门右有巨石乃于石上题诗曰玩水登山
无足时诸仙频下听琴诗此心不恋居尘业
唯见天边双鹤飞是夕奄然而终及明有双
鹤栖于庭木音乐盈空异香满野远近惊异
卷三 第 16a 页 0150-126.png
奔共观之举形就本室衣而已自是一家洁
志香火及长幼皆修道化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之三





卷三 第 16b 页 0150-1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