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50435c 页
卷四 第 1a 页 0149-132.png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羽四
 (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修)
   萨守坚
萨真人名守坚南华人也一云西河人自称
汾阳萨客少有济人利物之心尝学医误用
药杀人遂弃医闻江南三十代天师虚静先
生及林王二侍宸道法之高欲求学法出蜀
至陜行囊已尽方坐石闷忽见三道人来萨
问此去信州远近道人问所欲萨云欲访虚
静天师参学道法道人曰天师羽化矣萨方
卷四 第 1b 页 0149-133.png
怅恨一道人云今天师道法亦高吾与之有
旧当为作字可往访之吾有一法相授日间
可以自给遂授以咒枣之术曰咒一枣可取
七文一日但咒十枣得七十文则有一日之
资矣一道人云吾亦有一法相授与之棕扇
一柄曰有病者则扇之即愈一道人云吾亦
有一法相授乃雷法也萨拜而受之用之皆
验一日凡咒百馀枣止取七十文为日用馀
者复以济贫及到信州见天师投信举家恸
哭乃三十代天师亲笔也信中言吾与林侍
卷四 第 2a 页 0149-134.png
宸王侍宸遇萨某各以一法授之矣可授以
未尽之文萨由是道法大显尝寓某处城隍
庙数日太守梦城隍告之曰萨先生数日寓
此令我起处不安幸为我善遣之太守至庙
逐萨使去萨行数十里遇人舁豕往庙酬愿
萨以少香附之曰去酬愿毕为置炉焚之其
人如诫迅雷一声火焚其庙更不延烧民居
越三年萨至某渡无操舟者举篙自渡置三
文钱于舟中以偿渡金因掬水浣手见一人
铁冠红袍手执玉斧立于水中萨诃之曰汝
卷四 第 2b 页 0149-135.png
乃何人速见形其人立于侧曰我王善即某
州城隍也昨真官焚我庙我家三百馀口无
依我实无罪诉于上帝帝赐玉斧令我相随
遇真官有犯天律令得便宜施行后奏我随真
官三年并无犯律者今日渡舟真官乃置钱
舟中则真官无可报之时矣今愿为部将奉
行法旨萨曰更相从三年亦只如是萨遂奏
玉帝擢为部将每有行持报应若响尝有诗
云道法于身不等闲寻思戒行彻心寒千年
铁树开花易一日酆都出世难又诗云言清
卷四 第 3a 页 0149-136.png
行浊休谈道不顾天条法谩行但依本分安
神气何虑仙都不挂名真人得道后游闽中
一日端坐而化
   赵麻衣
赵麻衣不知何许人也唐僖宗时黄巢盗起
麻衣避于终南山见道人数十居山间麻衣
无所得食愿为佣役由是有所遇而得道宋
高宗建炎初始来游青城山久之乃入成都
玉局化以抬篨为屋而居常服麻缕百结之
衣人因号为麻衣形臞如槁木而骨不露神
卷四 第 3b 页 0149-137.png
采湛然书出见凡草木之立者行掇之暮归
则掇横于道人莫究其意亦不见其有所饮
食也人有具酒茗邀之或不顾或为留以饮
馀者授人人饮之觉芬洌异常麻衣时时言
及五代及本朝事亹亹有条理或穷诘之则
于庋上取圆觉经示之曰尽在是矣达官贵
人招之未尝往也或云五代尝为兵已而免
去帖尚存平生黧黑一旦趺坐而化尺宅肢
体洁白如玉然
   刘居中
卷四 第 4a 页 0149-138.png
刘居中京师人少时隐于嵩山居山巅最深
处曰控鹤庵初与两人同处率一两月辄下
山觅粮登陟极艰苦往往跻攀葛藟穷日力
而至两人不堪其苦皆舍去独刘居之自若
凡二十年遭乱南来宋高宗绍兴间尝召入
宫赐冲静处士后庐于豫章之东湖每为人
言昔日事云嵩山峻极处有平地可为田者
百亩别有小山岩岫之属常时云雨只在半
山间大蜥蜴数百皆长三四尺人以食就手
饲之抚摩其体腻如脂一日聚绕盎边各就
卷四 第 4b 页 0149-139.png
取水才入口即吐出已圆结如弹丸积之于
侧俄顷间累累满地忽震雷一声起弹丸皆
失去明日山下人来言昨正午雨雹大作乃
知蜥蜴所为者此也又闻石壁间老人读书
声逼而听之寂然既退复尔其后石壁摧得
异书甚多阴阳方技修真黄白之学无所不
有既下山独取其首尾全者数篇馀悉焚之
又尝闻异香满室经日乃散不知所从来也
刘生于神宗元丰七年甲子百馀岁矣不知
所终
卷四 第 5a 页 0149-140.png
   谯定
谯先生名定字天授涪州乐温县玉溪人深
于易学隐青城大面山中得道宋高宗建炎
初以经行召至扬州欲留之讲筵不可拜通
直郎直秘阁致仕今百数十馀岁巢居险绝
人不能到而先生数年辄一出至山前人有
见之者
   姚平仲
隐青城大面山姚平仲字希晏宋钦宗靖康
初在围城中夜将死士攻敌营不利骑骏骡
卷四 第 5b 页 0149-141.png
逸去高宗建炎初所在揭榜以观察使召之
竟不出孝宗淳熙甲午乙未间乃有人见之
于青城山丈人观道院年近九十髭髯长委
地喜作草书盖已得成仙云
   崔羽
先生姓崔名羽唐州人少隶京师班直休官
乐道自号紫霞宋高宗绍兴间游罗浮已老
矣初不自言其年朱颜方瞳举心林野性喜
酒人具馔邀之饮则醉醉则歌然歌中所言
休咎皆验后居东莞数年一夕命道流设醮
卷四 第 6a 页 0149-142.png
于上清观礼毕命酌西室酬酢笑语若对客
者人问之曰钟吕陈三先生会于此既彻爵
奄然端坐而逝县人共迎置于紫霞亭焚之
有蝴蝶径尺自烈焰中腾空而去是日乡人
有识之者于榴花渡见其东归盖归罗浮也
   刘浩然
宋高宗绍兴中虞允文侍其父漕潼川父病
允文斋戒浃日命道人刘浩然奏章请命刘
亦素以精悫著名自子夜登坛迟明方兴言
曰适之帝所见几上书章内两句云乞减臣
卷四 第 6b 页 0149-143.png
之年增父之算帝指示曰虞允文至孝可与
执政已而其父竟卒后有十八年允文果然
参大政以符其言
段段字德瑱袁州万载人略知书天性淳谨
未尝忤物然遇不平事则奋臂而前宋高宗
建炎间寇盗充斥段氏族属四十口皆为所
剽𤪒挺身持金帛往赎贼叹其重义皆付之
使归绍兴五年东南处处大旱斗米过千钱
𤪒尽发宿藏止取常值又为粥以食饥者赖
卷四 第 7a 页 0149-144.png
活者不可胜计后忽厌人事结庵于严田之
山中壁间多书坦荡二字一旦召会亲旧与
叙诀曰不久天帝召我人不以为然经数日
陲楼鸣钟欻然凌云而去乡人走视所居惟
弊衣履存众欲以其事上于朝而邑官不乐
者止之遂已
   饶廷直
饶廷直字朝弼建昌南城人第进士豪俊有
气节宋高宗绍兴七年以事过武昌有所遇
自是不迩妻妾翛然端居如林下道人自作
卷四 第 7b 页 0149-145.png
诗纪其事云丁已中秋夜半偶游黄鹤楼忽
遇异人授以秘诀所恨尚牵世故未能从事
于斯也因作诗以识之其辞曰黄鹤楼前秋
月寒楼前江阔烟漫漫夜深云散万籁息独
对清影凭阑干一声长啸肃天宇知是飧霞
御风侣多生曾结香火缘邂逅相逢竟相语
翛然洗尽朝市忙直疑身在无何乡回看往
事一破甑下视举世俱亡羊嗟予局促犹轩
冕知是卢敖游未远他年有约愿追随共看
蓬莱水清浅后二年岁在庚申朝廷复江南
卷四 第 8a 页 0149-146.png
以为邓州通判金人叛盟邓城陷死之后载
其柩还乡舁者觉甚轻然无敢发验者人以
为尸解仙去云
   苏庠
丹阳苏养直名庠居后湖暮年徙润州太湖
马迹山宋高宗绍兴十四年甲子十一月中
病酒困卧所使村童徐行者持谒扣床曰有
客称江宣赞欲求见视其谒云惠州罗浮山
水帘洞长生道人江观潮两畔各写诗一句
曰富贵易逢日月短此中难遇是长生苏悦
卷四 第 8b 页 0149-147.png
其语强起延之客曰罗浮黄真人(黄真人晋/时为惠州)
(太守弃官入罗/浮山水帘洞)以君不欲世间声利姓名已
书仙籍命我持丹授君苏时年八十矣应之
曰庠平生未识真人又形骸已坏何以丹为
哉客曰此非五金八石之比盖真人真气所
化也服之无嫌苏视客衣服侈丽类贵游而
言辞鄙俗无蕴藉甚恶之冀速去曰虽然终
不愿得也老病缺于承迎当令儿曹奉陪客
曰我专为君来君不欲丹当复持以归但路
绝远愿借一宿明旦晴即去不然须少留也
卷四 第 9a 页 0149-148.png
不获已命馆于松菊墅时天久晴五更大雨
作苏忆昨日语颇悔亟邀致具酒未及饮苏
曰丹可见否客喜便于腰间箧中取授苏连
云且延一纪药仅如豆大黄紫色亦不作丸
剂客曰困笃则服之方可见效凡身有疾但
敬想丹力所行至即愈饵此者当飞升度世
若情欲未毕故自延一纪寿寿终亦为仙官
矣酒数行适既仆牵驴过前客曰此驴昔尝
为人叱令笑驴即笑又求青箬笠中盐以饲
之祝曰复为人去再叱令笑又笑坐皆惊异
卷四 第 9b 页 0149-149.png
又谕苏画真人像苏曰其状何如曰一神仙
中人服黄道衣系皂涤著琴鞋持水晶数珠
挂玉瓢于右带尝有遇之于罗浮铁桥悬崖
云雾间服佩正如此遂别去约五年复来来
时君异于今日矣苏以丹并刺字置笥中岁
未尽五日忽大病至除夕气绝家人以顶暖
不忍殓及明诸子记前事发笥视之药故在
取投口中即能起洒然若无疾饮啖自如再
令拾刺字并丹贴欲烧末饮之不复见后数
日长子如京口以客言命图黄像像成俨然
卷四 第 10a 页 0149-150.png
江君也始悟江即黄君云苏虽发如霜自是
其半再黑初高宗建炎中丧右目瞳子至此
瞭然吴兴陶安世闻其名往访之得其所遭
本末如此后二十年作书与芗林向伯共云
吾可中闻异音罗浮仙人期以数年相见应
尽便尽馀不复较十二月往茅山别诸道友
元日聚族欢饮达旦披衣曳杖出门曰黄真
人至矣其行如驰婢仆惊奔仅能挽衣襟已
立化未卒之前洪庆善尝以书求其近诗答
云顷得方士神药夺命鬼手中服食以来识
卷四 第 10b 页 0149-151.png
诗结字无复馀习庆善叙其诗文实载此语
陶安世作记甚备焉
   冯观国
冯观国郡武人幼敏悟读书既冠意若有所
厌即弃乡里游方外遇异人得导引内丹之
法凡天文地理性命祸福之妙不学而精乃
晦名氏自称无町畦道人寓宜春二年挟术
自养所言人吉凶及阴阳变化尽验或有诮
其醉饮狂怪者观国不与较以诗谢云踏遍
红尘四百州几多风月是良俦朝来应笑头
卷四 第 11a 页 0149-152.png
陀叟道不相侔风马牛又述怀诗云落魄尘
怀触处然深藏妙用散神仙笔端间作龙蛇
走壶里长挑日月悬谩假人伦来混世只将
酒盏度流年潜修功行归何处笑指瀛洲返
洞天馀诗尚多皆脱尘离俗人亦多莫能晓
也有瑞州上高县麻塘李宣卿者一夕约束
门仆黄卷曰明日要五更早起看门外有何
动静来报仆唯诺而去次早凌晨开门见门
外凳上有一醉道人熟睡唤之不应遂通报
宅堂宣卿寻令扶起请入书院少歇令左右
卷四 第 11b 页 0149-153.png
供给盥漱毕即请相见问其姓名来自何方
并不答但再索酒急进巨觥不计其数又告
饥觅饭愈食愈不言饱时宣卿故妻唐氏新
葬作庵已就而未有住庵者因领道人看庵
道人即欣然肯住遂给米炭等送之入庵越
三日往视则所给米炭略不曾动元送火种
数块亦如故问何故曰前日吃已饱矣但夜
寒觅纸衾复与之又一日入庵则见所与纸
衾已裂为四以青茆缚于床四脚又问何故
答曰寒从下上后因酒间忽作诗曰南北东
卷四 第 12a 页 0149-154.png
西总是家自知身命属烟霞只因贪恋一杯
酒误却碧桃千树花人虽见其诗不凡然时
弄小术如今之撮药者又常喜颠酒未免以
等闲待之久之但闻姓冯故众呼之曰冯颠
道宣卿诸子一日入庵拜扫竟不见道人何
在但见坟茔中霞光遍地举头望之只见道
人坐于树杪仰面向天吐气而下寻即光灿
或谓其能吸太阳精也住庵凡十八年多与
宣卿诸子欢笑戏狎或出言无状或就席颠
倒矢溺不禁似此可厌者诸子颇恶之一夕
卷四 第 12b 页 0149-155.png
有倡女佐樽诸子饮方乐道人突入席间少
醉所为及乱席散诸子戏举倡女所携之婢
配之锁二人置楼上翼早启视则无道人矣
惟婢云钥门之后满楼之热如火不容近其
身夜半稍凉闻虚空乐作近五更楝间簌簌
有声言讫诸子就怪所为举目视梁间则有
字题其楝云水非沟壑龙方卧木是梧桐凤
始栖莫道男儿无去路碧霄云外有仙梯翌
早元仆黄卷在袁州遇道人于市云夜来众
官人取笑太恶五更我已过此就寄声云后
卷四 第 13a 页 0149-156.png
会要相见可来宜春台下相探是日午时满
城哄传台下有道人坐化黄卷往视之即冯
颠道也遂归报其主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三月十四日也先是道人遍往辞知旧且寄
诗言别至日端坐作颂而逝颂云平生无町
畦任真但落魄烂醉是生涯天地为棺椁其
时仪真李观民为袁州太守乃其舅氏方认
得是其甥本姓冯名观国年十八领荐往赴
省后竟不归于此方见遂命塑其身于城东
之治平宫宣卿有子名德谦者往视之抚其
卷四 第 13b 页 0149-157.png
背云道人何不分晓一别而去忽回头相顾
至今塑像犹左顾也其师王蒙道人其侣方
七道人往来诗词甚多
   赵缩手
赵缩手者不知其名本普州士人也少年时
父母与钱令买书于成都及半途有方外之
遇遂弃家出游至宋高宗绍兴末盖百馀岁
矣喜来彭汉间行则缩两手于胸前以是得
名人延之食不以多寡辄尽饮酒自一杯至
百杯皆不辞或终日不饮食亦怡然自乐尝
卷四 第 14a 页 0149-158.png
于醉中言文潞公入蜀中历历有本末他日
复询之曰不知也黄仲秉家写其真事之成
都人房伟为赞云养气近术谈道近禅被褐
怀玉其乐也天欲去即去欲住即住缩手袖
间孰测其故赵见而笑曰养气安得谓之术
禅与道一也安有二我缩手于胸非袖间也
取笔续曰似驴无觜似牛无角文殊普贤摸
索不著又自赞曰红尘白云堆里好个道人
活计无事东行西行有时半醒半醉相逢大
笑一场不是胡歌虏沸除非同道方知同道
卷四 第 14b 页 0149-159.png
世间有几绵竹人袁仲举久病起遇赵过门
邀入饮以酒问曰吾疾状如此先生将奈何
赵不答但歌词一阕云我有屋三间柱用八
山周回四壁海遮阑万象森罗为斗栱瓦盖
青天无漏得多年结就因缘修成功行满三
千降得火龙伏得虎陆地神仙云此吕洞宾
所作也吾亦有一篇又歌曰损屋一间儿好
与支持休教风雨等闲欺觅个带修安稳路
莫遣人知休更著便宜下手知时要知险里
却防危透得玄关归去路方步云梯歌罢满
卷四 第 15a 页 0149-160.png
饮数杯无言而去仲秉正与偕行徐问其故
曰观吾词意可见矣后旬日袁死什邡县风
俗每以正月作卫真人生日道众毕会赵亦
往寓于居人谢氏先一夕告之曰住君家不
为便假我此榻吾将有所之拂旦径趋对门
小寺得一室正榻趺坐傍人怪其不言就视
已化矣会者数千人争先来观以香火致敬
越三日火化其骨钩联如锁子云
   寇子隆
青城山相去三十里麻姑洞相传云亦姑修
卷四 第 15b 页 0149-161.png
真处也丈人观道士寇子隆独往瞻谒至中
途遇村妇数辈自山中担萝卜而出弛檐牵
裳就道上清泉跣足洗菜见子隆至问尊师
何往曰将谒麻姑一妇笑曰姑今日不在山
无用去遂取萝卜一颗授子隆曰可食此子
隆食之遂行窃自念曰彼皆村野愚妇岂识
麻姑为何人得非戏我邪忽焉如悟回首视
之无所见矣自是神清气全老无疾病每为
人章醮自称火部尚书寿过百岁宋孝宗隆
兴中羽化矣
卷四 第 16a 页 0149-162.png
  傅得一
师讳得一字宁道又字齐贤清江新淦人也
姓傅氏师之父某尤笃志道术偕师之母卢
氏俱有隐操初闻邑之阳有护国刘仙师坛
观多灵异间有仙隐于其山中心窃慕之遂
卜居于山之下宋徽宗政和五年乙未九月
哉生魄忽红光绕舍邻里惊而异之翌日而
师降诞未及月而举动岐嶷有若髫龀年十
一失怙恃里人有严县丞矜其少孤收育于
家是年师以生朝往拜刘仙师回至半山见
卷四 第 16b 页 0149-163.png
茂林脩竹中有六道人围棋饮于磐石之上
师欲就观徘徊不得其径而入忽一老者顾
而指示之乃得至石傍顷之老人赠以一楂
子厉声谓曰酒不得饮师唯唯执楂子啮之
味苦涩不可食遂怀以归行一里许乃掷于
道傍其家以师久不回遣人寻索经宿乃得
之询其所由师具以告其家与邻里之好事
者异之竞随师登山令指示其所惟见荆榛
荒翳无复向时之境回至所弃楂子之地则
既夕矣红光灿然人谓宝藏发见争前取之
卷四 第 17a 页 0149-164.png
光亦寻灭犹闻异香芬馥师曰早间道人与
我楂子尚在此复取而食味益苦还掷之而
去自觉神气清爽行步如飞遂能预知休咎
所居去邑十里师尝一日十往返语言狂怪
歌笑自若或满头戴花或醉卧桥路人莫能
测市人有恶之者以毒酒推而溺诸县桥之
下师随流出没二里许登岸复入市笑谓溺
之者曰何相戏之酷耶人始讶其异后屡试
之复然众乃惊服称为傅仙时师年十八忽
起江湖之兴被蓑笠荷瓢囊遍走湖广淮浙
卷四 第 17b 页 0149-165.png
间名山福地历不游历或孤栖岩谷或露宿
丛祠所至放诞不自检束如在新淦时人皆
谓之狂生然言人之灾福辄应士大夫益多
奇之张魏公浚留守建康召师与语即蒙殊
遇丞相史公浩尝有诗赠师云试问此行何
所止乌有乡中无住里醉时不觉醒时痴世
人谁识颠道士异时又赠之诗曰相识三十
年身颠心不颠有人还会得即是地行仙后
所赠益多初史越王未当国时与同省诸公
宴集师偶遇之众中遽呼公曰傅道人独许
卷四 第 18a 页 0149-166.png
你某年月日作相公他日幸无相忘后果如
期拜相师一日造府门即延之上座酌以酒
自是往来无间忽一日大醉跣而入府遽以
泥足穿丞相履手作执板状四顾欢呼公问
其所欲师云要鹤氅著公识其意诺之会杨
和正适来谒公遂荐之和正是夕梦一异人
来见翌日王招之见其仪状俨如梦中王与
语大喜即赠以敕牒衣号副焉遂礼管辖徂
庆章为师隶湖州武康县常清观观王所建
也忽一日持其度牒诣和正曰野鹤孤云狂
卷四 第 18b 页 0149-167.png
性复作不能坐受束缚请从此辞和正大笑
乃贻书观中以师散人当处之以规矩之外
复月遗以醇酒居无何拂袖而去王遣蓝舆
遗烬之物追路与之师一无所受遂径还清
江时郡守严陵吴公闻师名久一见大悦举
家待以师礼师不肯留乃强延以玉笥山承
天宫贰职非其好也未几复请管辖閤皂山
崇真宫曾不期月大师朱公以玉隆万寿宫
管辖招之已而显谟沈公镇豫章与漕使少
卿鲁公宝文任公移管辖铁柱延真宫孝宗
卷四 第 19a 页 0149-168.png
乾道九年癸巳晦庵朱文公为扁云庵二大
字及赠一绝句云到处逢人说傅颠相看知
是几生前直携北斗倾天汉去作龙宫第二
仙其后范石湖大参张公枢使诸贤题赠不
可胜纪淳熙元年甲午史越王帅闽一日师
遽呼徒弟叶永寿曰我欲福州见丞相次早
遂行于时绘像求赞王在前师傍立竟诺所
请书于三山郡斋留之数月因奏荐于德寿
殿是年四月奉圣旨宣召师每自洪都至行
在不三日可到三山距京将二千里师亦然
卷四 第 19b 页 0149-169.png
躬诣内殿赐斋并银绢物及御书宝扇一握
灵宝大师度牒等是月十五日师上谢表师
虽有此奇遇而略不动心未几辞归住延真
凡二十载其臧否人物言必有中如龙图韩
公总江夏之师侍郎李公将江西之漕皆先
期以告其预知多此类有自钱塘附师书至
清江者亦三日而达师或一日应数家之供
同时俱至人谓师得费长房缩地蓟子训分
形之术未知其果然否耶师性旷达不亲世
务虽屡典殊庭充位而已夜多不寐亦有时
卷四 第 20a 页 0149-170.png
默坐不出尽月虽猖狂妄行而志尚清洁出
入公卿之门每以为善自爱劝诱其人人亦
以此敬之淳熙十五年戊申十一月二十二
日呼其门人嘱以后事命笔题颂曰平生胆
气清高抱道长乐道遥天地阴阳反覆云收
雾捲丹霄颂竟掷笔而化享年七十有四凡
度弟子门人以明年正月壬寅瘗剑于府东
门之外朱砂冈会葬者千馀人谢观复跋云
初师之生人谓不孕而育其母亦自以为然
尝考之仙传虽至人降世托迹同凡亦必假
卷四 第 20b 页 0149-171.png
阴阳之气三元充养以成兹有质之躯是故
混元未诞先降日精于玄妙瞿昙将生必梦
白象于莫耶固未闻不妊而字者如其异人
托化于世母不自觉容或有之所以老子八
十一年元君不觉其久庄公寤生姜氏疑非
己产故师之处身应物皆非学门师承所得
谅由是也尝闻许碏有诗云阆苑花前是醉
乡滔翻阿母九霞觞群仙指点嫌轻薄谪向
人间作酒狂师殆其庶几乎不然老仙何以
切戒其饮正虑其狂态复作耳谢守灏昔与
卷四 第 21a 页 0149-172.png
之游甚密谨略摭其大概后之君子欲考其
详则有史越王之墓志在云
   张宗元
张宗元河北霸州人也入青城大面山中峰
紫柏岭结茅耿介有守居山五十年傍无给
侍常与虎豹蛇虺杂居恬不为害宋孝宗淳
熙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无疾而化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之四

卷四 第 21b 页 0149-17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