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卷四十 第 50321a 页
卷四十 第 1a 页 0146-004.png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三十九鳞七
 (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修)
   叶法善
叶法善字道元处州括苍人世为道士母留
氏昼寝梦流星入口吞之有娠十五月而生
七岁溺大江三年而还父母询其故曰青童
引我饮以云浆复朝太上故少留尔及冠长
九尺性淳厚天然不茹荤遇青城赵元阳授
遁甲嵩阳韦善俊授八史由是自能厌劾鬼
佐因卜居卯酉山有巨石当路行者迂径避
卷四十 第 1b 页 0146-005.png
之遂投符石自起尝游白马山石室中遇三
神人皆锦衣宝冠谓法善曰我奉太上命以
密旨告子子乃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录不
勤谪于人世速宜立功济人佐国当复元任
今以正一三五之法今授于子宜勉而行之
言讫而去而后馘灭妖凶靡所不验唐高宗
闻之故宠以官不拜请度为道士留内斋礼
赐于甚厚时帝悉召方士化黄金治丹法善
上言丹不遽就徒费财与日请窍真伪帝然
之凡百馀人皆罢尝在东都凌空祠为坛以
卷四十 第 2a 页 0146-006.png
祭都人悉往观有数十人自奔火中众大惊
救而方免法善笑曰此为魅所凭吾法摄之
尔询之果然病亦皆愈历高宗中宗朝五十
年往来山中时时召入惟不爱浮屠法常力
诋之议者浅其好憎然以术高卒莫之测中
宗景龙四年三月九日三神人复降传太上
命云汝当辅我睿宗及开元帝曰未可隐迹
山岩以旷委任时二帝未立而庙号年号已
先知之所以于睿宗明皇阴有助力土蕃进
宝函封题曰请陛下自开无令人知法善奏
卷四十 第 2b 页 0146-007.png
曰此不祥也宜令蕃使自开之既开果有弩
箭自函而发中蕃使而死睿宗先天中拜鸿
胪卿员外置越国公舍景龙观祖国重谥有
道先生父惠明赠歙州刺史宠映当世时僚
庶受箓者不可胜数叔祖靖能有道术仍善
属文高祖时直翰林为国子祭酒汝阳王尝
饮靖能靖能曰有生徒能饮当令上谒翌日
有通谒者曰道士常持满见之侏儒也谈胚
浑之道饮以酒至五斗许忽醉倒乃一瓮也
钱塘有巨蜃溺舟经涉者苦之法善以符投
卷四十 第 3a 页 0146-008.png
水其蜃自毙开元初明皇以元夕观灯于上
元阳宫谓无如此之盛法善曰西凉府今夕
之灯亦可亚明皇异之求往则俾合目顷刻
而至因以铁鑯如意贳酒翌日遣使求之果
在又中秋夜与上游月宫闻天乐问其名曰
紫云曲上素晓音律默记之遂著乐府更名
曰霓裳羽衣曲时月宫还过潞州俯视城郭
悄然但月色如昼法善取玉笛请上奏一曲
仍投金钱子城中仅旬浃潞州奏中秋夜有
天乐临城兼获金钱以进师居四明之下天
卷四十 第 3b 页 0146-009.png
台之东数年忽于五月一日有一老叟诣门
号泣求救门人谓其有疾白于师引而问之
曰某东海之龙也天帝敕我守八海之宝一
千年一更任无过者则籍于仙品某已九百
七十年矣微绩垂成近有波罗门逞幻术居
于海岸晨夕禁咒积三十年法将成五月五
日海告竭矣其统天镇海之宝上帝制灵之
物必为波罗门所取至日乞以丹符相救师
既飞符海水复旧其人愧叹赴海水而死翌
日龙辇宝货以谢师师曰林野栖神之所珠
卷四十 第 4a 页 0146-010.png
玑宝货无所用之遂不受谓龙曰岩石之上
去水稍远若致一清泉即为佳惠尔是夕闻
潇潇风雨声达旦绕山斋石渠泉水环流至
今谓之天师渠燕国公张说常与师会饮师
曰此有曲处士性谨而讷颇耽酒钟石可也
召至其形侏儒腰数围拜揖之礼颇朴拙酒
至辄尽而神色不动师忽叱之曰曾无高谈
雅论惟务耽酒何所用哉因扶之乃一巨榼
尔至开元八年尸解于景龙观或言生隋大
业丙子卒壬戌盖百有七岁解化之后明皇
卷四十 第 4b 页 0146-011.png
思之降制曰故道士具官叶某天真精密妙
理幽畅包括秘要发挥灵符固以冥默难言
希夷罕测而情栖蓬阆迹混朝伍保黄冠而
不拔加紫绂以非荣卓尔孤芳冷然独往胜
气绝俗贞风无尘金骨外耸珠光内映斯乃
体应中仙名升上德朕尝听政之暇屈询至
道公以理国之法屡奏昌言谋参隐讽事宜
洪益叹徽音之未泯悲县解而俄留何莫慭
遗歼良奄及永惟平昔感怆予怀宜申礼命
式赍泉壤可赠越州都督敕葬于松阳百官
卷四十 第 5a 页 0146-012.png
缟素泣送国门之外仍度其侄润州司马为
道士师有弟子百馀人惟暨齐物尹愔为入
室矣
   邢和璞
邢和璞不知何许人隐居瀛海间善算心术
凡人心之所计布算而知之卜居嵩颍间著
颍阳书三篇有算心旋空之诀复能以法活
死者唐明皇开元十二年至都朝贵候之其
门如市有友人居白马坡下和璞至死已踰
日当其母哀之和璞遂置尸于床引其衾同
卷四十 第 5b 页 0146-013.png
卧闭户良久起具汤沐而犹未苏复与之寝
须臾即活又崔司马者与和璞善因疾笃曰
先生何弃我耶已而闻寝壁有穿穴声窥之
有微隙渐大见导从数百人一人紫衣大冠
坐车中谓崔曰邢先生合太乙相救言讫而
去其疾遂愈隙穴亦寻失矣房琯为桐庐宰
待和璞甚善暇日因携手出城不觉行十数
里至夏谷村有废佛堂松竹森映共坐其下
和璞以杖击地令侍者掘之深数尺得一瓦
瓶中有娄师德与永公书和璞笑谓琯曰省
卷四十 第 6a 页 0146-014.png
此乎琯髣髴前世尝为僧名永和璞曰君当
为宰辅善自爱然其终必食鲙棺以龟兹不
在私第不在公馆不在寺宇不在外家琯后
果践台辅谪居阆州卧疾紫极宫稍愈太守
召会郡斋进鲙食毕疾复作梦神人曰邢真
人之言信矣翌日果终前有贾者拖龟兹板
为老君帐因假以为棺和璞庐终南学道者
多依之时崔晤与其友恭事左右一日谓其
徒曰旦夕有异客子等为予设具又戒曰谨
毋窥伺翌日果一人至其长五尺阔三尺首
卷四十 第 6b 页 0146-015.png
居其半衣绯执笏鼓髯大笑吻角侵耳作剧
谈多非人间语崔晤欲见不自正遂趋而过
客熟视谓和璞曰此非泰山老师乎曰然食
讫而去和璞谓晤曰此上帝戏臣也言泰山
老师子能省乎晤垂涕曰少闻先人言某宝
老师之后身然前身不甚记和璞后亦不知
所之
   申元之
申元之者不知何许人游名山博采方术得
内修度世之道唐明皇开元中召入上都开
卷四十 第 7a 页 0146-016.png
元观时张果邢和璞罗公远叶法善尹愔何
思远史崇秘希言同左佑真风翼戴人主
帝游温泉幸东都元之常扈从善谈清静上
每延问动移晷刻惟贵妃与内人赵云容侍
晨扆得闻其论云容尝侍茶桑间辄乞药以
希延生元之曰我所惜但汝不久世云容复
恳乞不已元之悯其恭勤乃与绛云丹一粒
曰汝服此死必不坏但大其棺广其穴含以
珠玉疏而有风使魂不荡空𩲸不沦湑百年
外可以复生此太阴炼形之道即为地仙复
卷四十 第 7b 页 0146-017.png
百年当迁洞天矣云容从幸东洛病于兰昌
宫特以元之之言问贵妃上命中人陈元造
如其所请而瘗之至宪宗元和末已百年云
容果再生元之亦隐显无常自号田先生识
者相传魏时人已数百岁(龙域录云八月望/日唐明皇与申天)
(师游月宫寒气逼人清露沾衣过一大门在/玉光中见一大府榜曰广寒清虚府少前见)
(素娥十馀人皓衣乘白鸾笑舞于广庭大桂/木下乐音清丽上皇归制霓裳羽衣曲此一)
(事与叶法善稍同今并存之又/逸史见罗公远传大槩如此)
   罗公远
道士罗公远(一名/思远)鄂州人也一云彭州九陇
卷四十 第 8a 页 0146-018.png
县人修道宇于漓沅化常往青城罗川间历
周隋唐年数百岁乍老乍少韬晦名迹唐明
皇开元中春三月鄂州刺史燕属吏于郡之
园亭士庶游览者无不至有一白衣长八九
尺容仪端伟门吏初疑之俄有一小童见而
叱之曰汝何故离本处辄来此宜速去白衣
遂摄衣而走吏乃执小童白刺史因问其族
云姓罗名公远幼学道术适见守江龙来此
与明公逐之刺史未之信曰须令我见其形
曰请俟后日及期于江干穿一小圳仅尺馀
卷四十 第 8b 页 0146-019.png
以引江水刺史与郡人皆至须臾有一白鱼
长五六寸随流而入腾跃渐大烟如线顷之
黑气横空咫尺不辨公远白刺史与郡人速
上津亭未至雷电而雨既少霁见一白龙于
江心头与云连食顷方隐时明皇好方外士
刺史具以闻因召见每问无不称旨剑南有
果谓之日熟子张果叶法善与上以术取之
曰午后必至其日拥炉公远始与坐抵暮不
至张与叶相顾曰莫是罗君不公远笑于炉
中拨出一火箸斯须使者持日熟子至叶诘
卷四十 第 9a 页 0146-020.png
之曰到京城烈焰亘天无路可过通稍息方
得到此诸公皆失色上每召公远与法善金
刚三藏试法而公远常胜凡出入禁中或以
微言规讽或以直道献替馘祟驱妖召龙致
雨无善自隐上欲传其术公远曰陛下玉书
金简已格九清宜袭唐虞之无为继文景之
俭约岂可以四海之尊万乘之贵宗庙之重
社稷之大而轻徇小术耶若尽臣术必怀玺
入民间困于鱼服也上不悟遂辱骂公远公
远走入殿柱中数上过上愈怒劈□追之既
卷四十 第 9b 页 0146-021.png
见复入五磶中又击磶为数十块皆有公远
之形上谢之乃如故上强之不已因教焉然
不肯尽其术试自隐常馀衣带不尔影迹及
公远其试则验厚赐金帛然卒不得其妙上
怒遂斩之有中使辅仙玉自蜀还速公远驾
而西谓仙玉曰吾晋成帝咸和年间入蜀栖
息林泉以修真为务闻天子好道乃舍烟霞
之乐冒于尘世欲以至道教人王上延我于
别殿而素灵药我告以人间之府藏荤血充
积三田未虚六气未洁请以十年为约而受
卷四十 第 10a 页 0146-022.png
乃不能守因小术加我以丹颈之戮一何虐
焉然得道之人形气混合岂能以世俗兵刃
水火害于我哉但念主上列丹华之籍有玉
系之旧而眷眷之情不能已因袖出一书谓
仙玉曰可以此达上云我姓罗名公达静真
先生弟子也上必悟焉仍凉曰小隐居山食
果饮水度流年而已赴阙洽道惟食三枣上
叹息送肃明观遣内侍郭道赟送枣二盘六
月再召见上引入内閤赐坐与观寝殿莲池
问比地亢阳有秋失望奈何智凉曰诚能动
卷四十 第 10b 页 0146-023.png
天愿陛下秉诚赐臣夜醮必致甘雨制可醮
竟雷雨随应上大悦因问治国之要对以圣
人道在心不在他求赐紫衣一袭度为道士
自是丐辞阙庭奉诏归旧隐炼丹赐绢五百
疋二十七年丹成诏诣阙赐赉优渥肃宗至
德二载召不赴乾元初享年百有四十月解
于浮云观
   薛幽栖
薛幽栖蒲州宝鼎人也性沈静有敏识卓见
修举业之暇好闻方外事唐明皇开元中及
卷四十 第 11a 页 0146-024.png
进士第年始弱冠调官陵郡尉秩未满有林
泉之兴遂拂衣去服冠褐出入青城峨嵋间
久之游鹤鸣山访汉天师治所修行仅一纪
而道气愈充天宝初复游南岳卜栖真之地
乃晦其名氏于五老峰之下游心于自得之
场旷然无所系而能和光混俗毁方瓦合其
于三洞真诰靡不该览故幽人逸客向风禀
受曰集于左右而师辩论宏博随其根性各
有所发明进玄微论三卷上称赏其达悟未
几尸解于墨山尝注灵宝度人经见行世衡
卷四十 第 11b 页 0146-025.png
岳总胜集云今凌虚宫有天香台乃注经之
所晓夕云烟如香缭绕
   王柯
王柯字仙柯青城横源人也(一云蜀州永康/县翠园山下人)
母丁氏梦大星照身及觉室内有光因而有
孕生而紫胞绿脉形状异常幼颖异拔俗家
巨富不以经意长则仁慈好善见老弱穷困
者恻然哀之形于颜色周急施惠每大雪时
施粒食以济禽鸟后遇至人传丹诀于乃居
侧洞中修炼历年无成鼎忽破丹乃化为金
卷四十 第 12a 页 0146-026.png
线石后因遍行山园一日至味江龙潭又上
西峰遇道士炼丹柯乃助其薪炭奉事三年
寒暑不移道士嘉其志授以秘诀今内修上
道外积阴功丹成复分遗之柯服丹渐觉神
爽气逸身轻意畅门侧有大柏数株腾身而
举已在柏杪因此升天而去今柏犹在乃唐
高宗仪凤三年中得道也其地即今罗家山
道士乃罗公远云
   李聿
李聿唐宗室也罗公远于明皇燕间讲论道
卷四十 第 12b 页 0146-027.png
妙出入含元殿曾试之后授歙州刺史与家
属之官甫过大江乃为鼍所祟拘聿之魂而
附其形自其家赴任一日公远校录水府见
之于是飞符诛鼍而还聿之魂聿乃弃官入
青城山太一洞请符以救其室遂依公远学
道后證仙果今列侍左右云
   杜升
杜升字可云自言京兆杜陵人也莫测其年
寿不食常饮酒三斗不醉颜甚悦泽若三十
许人裹大方巾破帽冬夏常着绿布衫而言
卷四十 第 13a 页 0146-028.png
谈甚高颇有文学人有与换新巾衫必受之
旧者竟不脱得新者出门逢人便与常游城
市间醉行能沙书好于水碗及盆内以沙书
龙字浮而左右转或叱之则飞起高丈馀隐
隐若云雾作小龙形呼之复下水中不就人
求钱人自以钱予之召人穿檐行少顷之间
得钱甚多便散与贫人及酒家如此到处日
日为之人皆不厌以钱予之疑以术惑于众
也冬则卧于雪中三两曰人以为僵毙矣或
拨看之徐起抖擞雪而行犹若醺酣气出如
卷四十 第 13b 页 0146-029.png
夏醉睡醒也杜孺休邠国公琮之子也为苏
州牧或闻可云在城市极喜乃延入拜之呼
为道翁宾客僚属皆讶之孺休曰先君出镇
西川日与此道翁深相喜重常来去书斋中
时孺休才年十馀岁今五十馀岁别道翁四
十年而妆饰颜貌一如当时乃留之郡斋咨
以道术可云曰但以政化及人慈爱为意况
今多事尤在保身未能脱屣世尘委家林野
宜远于兵伤道术未可问也时郡人以钱帛
与之阻让不可出城便散与人孺休敬之愈
卷四十 第 14a 页 0146-030.png
甚可云或与孺休宾僚聚饮有倡和者而可
云出口成章属意深远多神仙旨趣人无以
缀之后军乱孺休果为兵伤而死人见可云
亦被伤杀顷之但有旧衫一领作三四段斫
破痕在地后数日人多见可云过松江浙江
经杭越衢信入江西市醉吟沙书如故又一
年人于湖南见之问苏州事历历话而笑复
言曾居南岳即当去矣详而究之是得隐形
解化之道人莫知也
 臣道一曰杜升得道弥深混俗处世忘情
卷四十 第 14b 页 0146-031.png
 诗酒绝粒粗衣观其方巾布衫虽旧不脱
 人予新者必以遗人冬则卧于雪中常日
 游于城市盖亦莫考其年寿几何矣倘以
 当时巾服观其人未必知其得道也真仙
 隐显玩世岂易窥哉故道德经曰是以圣
 人被褐怀玉
   羊愔
羊愔泰山人也以世禄官家于缙云明经擢
第解褐喜州夹江县尉罢归缙云兄忻为台
州乐安令愔幽栖括苍山性惟沈静薄于世
卷四十 第 15a 页 0146-032.png
荣志尚逍遥常慕道术一旦妻暴亡曰庄生
鼓盆以为达者今乐矣葬之不亦宜乎男且
有业女已有归永无累也后游阮郎亭崖上
去地十馀丈有篆书刻石字极大世传阮肇
题后盛成使匠人錾石摸搭之乃唐李阳冰
尝为缙云令游此亭题诗曰阮客身何在仙
云洞口横人间不到处今日此中行愔于亭
侧与缙云观道士数人花时饮酒日午忽仆
地若毙气息犹暖乃舁还家七曰后方醒乡
里之人与道士俱往问之愔曰初为一人青
卷四十 第 15b 页 0146-033.png
帻绛服自称灵英邀入洞府中见楼观宏丽
鸾鹤徘徊天清景暖异于人间须臾一石穴
中有物飞出状如簦青色柄长灵英指之曰
此青灵芝也可食之得仙愔觉饥方甚取坐
于石上食之味甘美俄而都尽灵英曰尔夙
有仙分今日遽得见仙官乃引见仙官戴远
游冠霞帔羽衣三人文武侍从极多灵英谓
愔曰一人小有天王君一人华阳大茅君一
人隐玄天佐命君愔历拜之咸曰有仙骨未
能飞升犹宜地上修炼俄而灵英送出乃括
卷四十 第 16a 页 0146-034.png
苍洞西门也愔方悟此身后不喜谷气但饮
水三升日食百合一盏身轻骨节皆动抖擞
如竹片及拍板声又多言语吟咏若与人谈
话昼夜不已时或以纸二三百幅书之顷刻
皆成文字人莫能识愔读之悉是文章道侣
好事者依口录之实亦清辞丽句多神仙瀛
洲阆苑之意如此经年清瘦轻健及二年渐
肥白不食百谷惟饮水三年漆发童颜行轻
似飞饮酒三斗不醉居常衣布褐后往乐安
省兄一日到又往天台亦一日到日行二四
卷四十 第 16b 页 0146-035.png
百里复归仙都山饵药养气二十馀年后南
行入委羽山人莫得见矣
   谭峭
谭峭字景升唐国子司业洙之子幼而聪明
及长颇涉经史强记问无不知属文清丽洙
训以进士为业而峭不然迥好黄老诸子及
周穆汉武茅君列仙内传靡不精究一旦告
父出游终南山父以南山近京都许之自经
终南太白大行王屋嵩华泰岳迤逦游历名
山不复归宁父驰书责之复谢曰茅君昔为
卷四十 第 17a 页 0146-036.png
人子亦辞父学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于父
母父母以其坚心求道不以世事拘之乃听
其所从而峭师于嵩山道士十馀年得辟谷
养气之术惟以酒为乐常醉腾腾周游无所
不之夏则服乌裘冬则绿布衫或卧于风雪
霜中经日人谓已毙视之气怵怵然父常念
之每遣家僮寻访春冬必寄之衣及钱帛峭
捧之且喜复书遽遣家僮乃厚遗之才去便
以父所寄衣出街路见贫寒者与之及寄于
酒家一无所留人或问之何为如此曰何能
卷四十 第 17b 页 0146-037.png
看得为盗所窃必累于人不衣不食故无忧
也常欣然或谓风狂每行吟曰线作长江扇
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路只
在谭生拄杖前尔后居南岳炼丹成服之入
水不濡入火不灼亦能隐化复入青城山去
也峭尝作化书南唐宋齐丘窃其名为己作
见行世宋仁宗嘉祐五年夏四月碧虚子题
化书后序云鸿濛君曰吾尝问希夷先生诵
此书至稚子篇掩册而语吾曰吾师友谭景
升始于终南山著化书因游三茅经历建康
卷四十 第 18a 页 0146-038.png
见宋齐丘有仙风道骨虽溺机智而异乎黄
埃稠人遂引此篇云稚子弄影不知为影所
弄狂夫侮像不知为像所侮化家者不知为
家所化化国者不知为国所化醉者负醉疥
者疗疥其势弥颠其病弥笃而无反者也齐
丘终不悟景升乃出化书授齐丘曰是书之
化其化无穷愿子序之流于后世于是杖靸
而去齐丘夺为己有而序之耳噫昔向秀述
南华解义未传而死郭象偷改成注诚罪人
也今谭君名刻于白简身不老于人间齐丘
卷四十 第 18b 页 0146-039.png
敢纵其盗心蔽其仙迹其罪大者也果不得
其死宜乎哉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