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四 (自动笺注)
歷世眞仙體道通鑑卷之三十三鱗一
 (浮雲山聖壽萬年宮道士趙道一編修)
   陳興
眞人陳興修行南嶽元陽宫宫在廟東
北登五里上清中宫鼎峙晋武帝
太始中眞人少斿名山訪眞迹於天柱
峰上二神人年十八九自云吾歷行四海
有志之士世人修道暫能精專中道而廢
不至勤乆何得擢形雲天飛冲霄衢汝之積
功亦可佳也第勿退轉何慮不列名金闕
堂前苦後樂者苦則有極樂則無窮何者
谷幽棲禽爲侣飢渴必至寒暑辛勤割世
離榮辭親舍愛可謂苦矣壽同天地變化無
窮策空乘虚坐生羽翼可謂也得不免
修勵乎興明拜手曰永佩聖言必至於道不
怠忽神人遂授以明鏡之道修之十有
公元272年
八年二仙降而告之曰吾昔授子至道果能
勤行今則登躡九天游宴八極積功之報也
公元280年
前苦後樂今子至矣晋武帝太康元年三月
初一日煙霞繞室天樂浮空山下居人競往
觀之惟有空室至於雞犬悉皆騰舉至重和
元年宋徽宗賜號致虚守靜眞人
   尹道全
眞人尹氏道全天水人也修洞眞還神
之道佩五帝六甲左右靈飛之符天仙降而
謂之曰飛昇者當有其材而後成其道昔漢
武帝親受金母靈飛十二事及五嶽眞形圖
纔得尸解不能使形骨俱飛爾得一而有
昇天之望豈非積功宿分所植耶道全曰淺
無聞願示十二事之目天眞一者五帝
六甲左右靈飛之符二者太一混洞東蒙
文三者丙丁入火九赤班符四者太陰六丁
通眞遁靈玉女之籙五者六戊太陽眞天
光策精之書六者六己石精金光藏景録形
之訣七者六庚素招攝役之律八者六辛
黄水月華之法九者壬癸六遁隱地八術
子午卯酉八禀十訣六虚威儀十一者丑
辰戌未地眞素訣辭三五順行十二者寅
申亥紫度炎光内視中央一者嶽山
安鎮方嶽檄召萬靈太上眞文也二者五
嶽山神仙倒景俯視山川之蹠寫其曲折
蟠薄在地之勢也三者五嶽山形取其峯巒
洞室所在神芝靈草所生高下丈尺
級之數東西南北里舍之限也四者五嶽山
骨取其骨體之所像枝榦之所分上星文
下主人事之所起也五者五嶽山水穴貫之
圖取其泉液所出金寳之所藏地脉之所
通而爲之圖也主符圖吏兵官屬數萬人
五嶽之所總大山三百六十小山千二百並
列仙曹職宰可謂衆矣武帝雖得其法而不
能專其戒窮武玩兵自毁其福故不得與黃
同功今爾遇之乃知文始之裔大和之族
世有其人吾當與汝期於九清之上太無之
公元424年
言訖而去眞人晋懷帝元嘉元年三月
九日白雲起於室中三日不散散而視之
已失眞人所在但聞香氣襲人宋徽宗重和
元年賜號通眞觀妙眞人潭州張茂宗
衡岳觀詩云靈嶽峰前古觀此中何别
蘂珠宫五雲仙客形皆異十洞煙華不同
煉藥爐香石氣星壇薜蘿風因聞大
修眞咫尺三清路可通
   施存
衡嶽洞門觀在石廩峰西石榴南下去廟
二十里昔施眞人諱存自號胡浮先生或云
盆子黄盧得三内文役御虎豹
遁變化景之法或隱或顯數百年石廩
洞門是其冲眞之地乃居之又於峰西石室
造閣亘空十餘丈出乘白豹步還山豹即
之海嶽神時來聚會里域景慕之者
公元300年
罕得親迎晋惠帝永康元年四月七日
公元1118年
昇天宋徽宗重和元年賜號冲和見素眞
人又有蜀人李昌棲隱數年而遊天寳洞
但有控豹岩餘基(眞誥云施存者齊人自號盆子得道變化)
(景之道今在中嶽少室有壺公者正其人也然未受太上書猶未成眞焉其行玉斧)
(軍火符具其所受之枝條也施存是孔子弟子三千之數)
   了然
了然子者遼東人不顯名氏因遊西蜀
十四治後居太白山出入虎豹馴繞亦不知
其所修後遊三楚僅百餘年友善猛陸
修靜郭璞謝靈運僧慧遠前後相繼庾亮
師之謂曰先生觀諸賢者可以脫於濁世
曰功有淺深道則一致雖各得其趣未能了
然曰先生如何又曰子出此月再爲汝道後
亮不逾月先生西山南嶽青玉
二壇尋於前洞門訪李昌先生劇飲
日而李前之蜀山先生歸隱前洞僧宗
炳訪之不遇
   鄧欲之
鄧欲之字達隱南嶽洞臺夜誦洞經
上感魏夫人降告之曰君有仙分特來相訪
一日忽見三青鳥如鶴鼓舞飛鳴移時方去
欲之謂弟子青鳥來期會至矣遂解化
   徐靈期
眞人靈期吴人也隱衡嶽上清宫修行
宫去廟東七里眞人幼遇神人授以玄丹
之要含日暉之法守泥丸道服胡麻飯
周遊海嶽來往南山有年采訪山洞
巖谷衡嶽記叙洞府靈異紫盖雲密
二峰皆高五千餘丈而雲密有禹治水碑皆
科斗之字下有石壇流水縈之最爲勝地
紫盖有鶴集其頂而神芝靈草生焉下
石室室有香爐杵臼丹竈祝融峰上有碧
玉壇五尺東有紫梨高三百尺乃夏禹
植實大如斗如日得食長生不死晋安
義熙中山人潘覺至峰西石裂有物出如
紫泥香軟可食覺不知石髓竟不食棄去
忽悟而還已不此君之所記聖異又能役
公元473年
使鬼神降伏龍虎以宋蒼悟王元徽元年
公元772年
九日冲眞唐代宗大曆七年玄和先生
大空李泌之師居之得道後入元陽宫尸
公元847年
大中元年韓威儀慕其風而居之修行
公元1032年
得道重和元年宋徽宗賜號明眞洞微眞人
今宫基見存石碑傳云舊有仙鷄報曉因喫
仙草不死間有樵人之而不能
   鄧郁
衡嶽紫盖峰石壇九仙鄧郁之字元達
新野人也幼有飛鳥銜印之夢後得驅邪
馘毒之符即救無不愈與徐靈期方外
周遊名山尋訪上士至人金鼎火符
公元474年
之術於宋蒼梧元徽二年徐旣上昇郁之
洞門乆之徘徊湖外洞天福地不徧
所患丹材無力可致因採藥夜宿石穴
神人曰汝有功徵召應時出衆仙候汝
覺而驚喜梁天監初臺司少微星見南
長沙武帝監軍採訪詔之問所修曰
貧道修煉金液而闕丹材帝賜金帛許於南
洞眞福地選其幽勝上中三宫以修
内外一夕神人謂之曰大洞之鄰乃招福
之鄉延生之里盖記勿忘後君丹成復遷紫
盖之東以天監末十二月三十日八眞
羽盖雲車降于室中即前得道者八眞
公元1118年
於是自然石壇昇天重和元年宋徽宗
賜號超眞集妙眞人衡州刺史張覿具奏
觀額
   陳惠度
陳眞人諱惠度潁川人初居山採靈異
貨之飲酒不食僅數年南遊挑兩笈盡是
石之類至南嶽選其幽勝玉清觀石廩
南去登山二十五里乃告天而盟鍊丹
深夜被鬼所擾三搗丹爐運石摧壓唯㝠心
坐石上誦黄庭經五嶽眞形圖其志愈
恪陰有感通道力潜扶獲擒魑魅妖氣漸散
其鬼散慄悲號眞人肩石爲誓免戮鬼
形遠逐他界丹成光氣滿山明徹遠近
公元485年
服之以齊武帝永明三年五月十三日冲天
唐張九齡丹臺云鷄西畔便門開陳
氏丹昇劫仞臺䰤鬽昔年誠誓否至今猶說
公元1118年
鬼肩栽宋徽宗重和元年賜號冲虚元妙眞
人今觀基頂有丹臺鬼栽石雷風穴誦經
壇浴丹泉近代有僧於觀基創寺號光明
乆復廢之孝宗乾道中道士鄧時永道人
守正開山伐木誅茅募化賢善之士新創
殿宇祈雨禳災有感野人庵居重洽道
   張曇
衡陽仙觀在廟東八里舊記云啓基劉宗
卜字蕭齊又記云晋武帝咸寧中建昔張眞
人諱曇要居之感通天眞密降傳内養元
默朝大帝道行之十二年神遊太空面朝
皇極大帝賜以瓊寳琅膏神合景之液餌
公元494年
變化莫測神用無方齊廢帝延興元年
七月初三日忽然雷吼天地震動俄有鸞鶴
公元1118年
丹詔迎之昇天重和元年宋徽宗賜號葆光
襲明眞人
   張如珍
衡嶽九眞觀在廟東十里舊記云晋太康中
新野先生梁武帝天監初有如眞人
之張乃先生鄉人鄰也幼而少語淡泊不群
壯歲幽棲而宿禀靈骨遇神人降於嵒室
明鏡洞鑑之道曰夫燭物理者天也鑒物形
者道也天之道以清鏡之道以明審而無差
形定於此物應於彼故川嶽之狀鬼神之情
無所逃而隱矣天以清而容萬物鏡以明而
衆形若修天清鏡明澄心靜神而得内外
洞徹至道成矣倘外役於物内勞於神神
昏濁不能澄清則去道遠矣此法吾昔受
之於長桑公子長桑公子受之於太微天帝
得之者能洞達玄通遐照八極洞眞
中有四規之道依四時而行亦與此同體
古人所謂其室白自生定其心道至信
公元288年
矣哉如珍修之九年徹視千里一物可隱
公元514年
梁天監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獨行遊山
三日不反弟子求之見如珍方衣仙衣駕雲
公元1118年
輿簫鼓擁之縹渺昇天宋徽宗重和元年
賜號全眞達道眞人
   廖冲
公元529年
廖冲清虚梁武帝大通三年連山郡
才德見稱本郡主簿後辭其印綬探道
要居嵩高山乆之過荆渚公安二神作妖起
風浪阻船因除伏之令護船而渡至南嶽
祝融頂遇太平眞君傳道要復二神曰吾
郴陽作丹可爲吾守爐他日丹就汝亦有
丹成歸鄉常乘一虎執蛇爲鞭年一百餘
公元713年
唐睿宗先天二年風雲晦㝠而昇
   由吾道榮
北齊由吾道榮幼而少語不通常愛獨處
因遊南嶽遇赤君授符水禁咒緯候之數無
畢備一云少爲道士晋陽有人明法
尋訪得之人道符水禁咒陰陽歷
天文藥性無不通曉悉授道榮歲餘謂曰我
恒嶽仙人有少過天官所謫今限滿將歸
鄉送吾至汾水至遇水暴漲橋壞是人乃臨
禹步一符投水中流便絶俄頃水即至
二人徐自沙上道榮文宣追至晋陽
陽山中中夜初馬驚猛獸去馬止十餘步
道榮徐以杖畫地成火坑猛獸遽走
   賈自然
自然衡嶽太平觀焚修南嶽眞人
少微子明而禮之眞人曰子之所修吾知
之矣將有高眞必傳其妙後遇青城丈人
室授九一飛仙之秘白日冲舉
   蕭靈護
蕭靈護字天佑廬陵人也生而七歲能詩
所作皆塵外意十五好道壯遇至人金液
胎息周訪名山道書百餘卷常云欲昇
南宫先度宋陵迤邐洞陽岳麓瞻鄧眞
人之像曰此山乃宋陵之一福地夜遇眞人
公元628年
傳火鼎之術唐太宗貞觀二年瀟湘躬禮
注生行法驅邪邦鄉得濟不可勝計後居
仙觀煉火鼎之術化黄白而外鬻之修理
觀宇爲之一新侯王禮敬請爲法主北面
公元631年
事之五年尋眞六年壬辰桂州鑄銅
一口重五百斤歸觀凡五更不敢扣擊
地神故也後選其幽勝神丹山北
公元684年
三壇方始煉就後服之於高宗弘道二年
中秋門人曰吾行期至當所適不可
淹留汝等精勤將有所繼遂尸解香氣滿室
似有清音瞵於户外經時而止宋太宗端拱
一日五更初觀中忽聞鐘聲衆皆驚訝
視之破裂旬日一道人以掌心
銅汁就其裂處换之其紅燄自暗衆視之而
道人入溪洗手失所在其鐘至今有摸
之迹此爲靈異
   張惠明
張惠明趙郡人結廬中條山受法元眞
常行咒禁驅馳精魅後往長安遇混元子
高奔道行功濟備道超群凡諸
就席章甫之徒唐太宗詔之内殿致醮有
感後乞歸山林上允敕住南嶽封妙濟大師
一夕南嶽右英夫人抱一守眞三五
混合之要行之一紀復詔之西嶽以便問事
尸解
   李思
李思成紀人與東楚練師白先生結煙
霞之友周遊三湘名山後訪南嶽五峰雖師
不同而各有指歸白旣於石鼓上昇思慕
京師高力士吴筠而進之於明皇答問
稱㫖乞歸山上賜餞行註清靜經行
世後玄化紫盖峰惟董混迹衡陽後洞
常以咒術治人病苦有酬之者惟酒一醉
於是無醒時醉衢路溪谷遇雨而衣
不濡凌嚴霜皓如也數年巡門告人曰各
將息人皆訝之亦於洞後尸解如蟬蜕
唐杜甫有憶昔行詩末句云更訪衡陽董練
南游早鼓瀟湘
   申泰芝
申泰芝廣祥其先洛陽人也因守官湖外
世代寓居長沙散徙四方遠近欽慕
卜居邵州仁風柳塘數世皆修慈惠
幼夐處不與親友交好讀書清儉遊息
嶽訪神仙之事一夕祝融頂遇眞人傳金
丹火龍之術歸煉丹雲山北余胡之頂積有
年矣大藥已成功行俱備而能乘虚神遊
顯出入綽有神異人不可測唐開元二十六
公元738年
歲在戊寅八月十六日明皇近臣曰朕
昨宵中秋寢夢神人告朕湖南邵州
有道煉丹得仙禮遇之可爲國師
   張太空
先生姓張名太空衡嶽上清宫修行得道
公元772年
唐代宗大曆七年爲唐相李泌之師後隱
公元788年
陽宫於德宗貞元四年六月十三日尸解
隱峰御製詞文云夫至道無名假名
崇道至眞無謚必求謚以明眞惟其可稱實
全德南嶽元陽宫道士太空混元
玄之又玄煉骨三清存神八景衡峰養德
時近百年罔象㝠搜鴻蒙冲用
浩氣太古眞形在先敷崇道妙望乎
玄鶴之駕錫以紫霓之裳我有輔臣格言
永懷仙子恨不同時聊申嘉尚之情式降
昭旌之命策名表德庶永無窮可贈玄和先
生其宫宋淳化天聖政和三經修葺宣和
徽宗改賜崇明後三里有伏虎岩
   柳實
唐憲宗元和中柳實元徹者居於衡嶽
公俱有從父爲官浙右爲理庶人連累各竄
于驩愛之二公俱結行邁而往省焉至於
廉州白浦縣登舟而欲越海將抵交趾艤舟
合浦岸夜有村人饗神簫鼓喧嘩舟人與二
公僕使咸往觀焉夜將午俄颺風起斷纜
大海莫之所適俄抵孤島風止二公
沮而陟焉見玉天尊像瑩然于案所有金香
爐而别無一物二公周覽次忽睹東海上有
巨獸出首四顧若有密聽良乆乃没去逡巡
紫雲自海而湧出蔓衍百步五色
蕖高百餘尺葉葉而綻内有帳幄若綺繡
錯耀奪人目見虹橋展直抵于島上俄有
雙鬟侍女如捧玉合金爐蓮華至于
天尊所易其殘燼炷以異香二公雙鬟
再拜辭理哀酸反人世女不答二子
益良乆女曰子何人至此二子以事告女
曰小頃有玉虚尊師當降此島與南溟夫人
會約堅請之將有所遂言訖道士乘白
鹿馭彩霞直降于島上二子拜而泣告尊師
憫之曰子隨此女而謁南溟夫人當有歸期
無慮尊師告女曰子暫修眞畢當詣彼二子
受教帳前拜謁之禮見女子未笄衣五
文章二子告以姓字夫人哂之曰昔時
台有劉晨今有柳實昔有阮肇今有元徹莫
非天也設二榻而坐俄頃尊師夫人迎拜
遂還坐有仙娥數輩奏以笙竽簫笛傍引鸞
雅合節奏二子恍惚夢中人世聞見
也遂命飛觴忽有玄鶴彩牋自空而下
安期先生尊師南溟會暫請枉駕尊師
讀之謂玄鶴曰尋當至彼尊師夫人曰安
期先生間闊千載不值南遊無因訪話夫人
侍女進饌玉器光潔夫人對食二子
不得尊師二客未合饗然爲致人間之
食而食之夫人曰然别進饌人間常味也
尊師食畢懷出丹篆一卷而授夫人夫人
而捧之遂告回二子子有道骨不難
邂逅相遇合有靈藥相貺但子宿分自有
師吾不合子師二子尊師遂去夫人
侍女曰可送二客去曰所乘者何侍女
百華橋可馭二子感謝拜别夫人贈以玉
一枚高尺夫人命筆玉壺云來
一葉舟中來去百華橋上去若到人間
玉壺鴛鴦自解分明語俄有橋長百步
檻之上皆有異華二子於華間潜窺見千龍
萬虬遞相繳繞爲橋柱石使者曰吾不當
爲使而送子盖有深意奉託强爲此行出
襟帶一合中有物隱隱然蜘蛛形狀
二子吾輩水仙水仙則陰也而無男
子吾昔道遇番禺少年情之至則有子未三
歲合棄之夫人命與南嶽神爲子其來乆矣
中間南嶽回鴈峰使者有事水府回日
吾子弄玉環往而使者隱之吾頗爲
二君子爲持此合子回鴈峰下訪使者
而投之當有異變儻得玉環爲送吾子吾子
亦當有報效爾愼勿啓之二子受之謂使者
夫人云若人間玉壺鴛鴦自解
明語何也曰子歸有事但扣玉壺當有禽應
之事無不從意又曰玉虚尊師吾輩自有
師師復是誰曰南嶽太極先生爾當自遇之
遂與使者别橋之已盡達昔日合浦維舟
公元794年
回視之無橋矣二子時代十年也驅愛
二州親屬殂矣二子惆悵問道將歸衡山
途因以手扣玉壺遂有鴛鴦語曰當飲食前
行自遇俄頃道左有盂餚饌羅列二子食而
飽數日尋即達家昔日童稚弱冠二子
要各謝世三日家人輩悲喜不自勝人云
郎君没大海服闋已九秋二子厭世
體亦清虚觀妻之喪不甚悲戚相共抵回
鴈峰下訪使者廟以合子投之倏有黑龍
數丈激風噴雹折木拔霹靂一聲廟宇
二子戰栗不敢熟視空中乃有擲玉環
二子之而送於南嶽廟及歸有黄衣少年
二金合子各到二子家曰郎君持此藥曰
返䰟二君子家有斃者雖一甲子猶可
頂而活已而少年不見二子遂以活妻後
尋雲水訪太極先生無有其人因雪中
老叟負薪而賣二子哀其年老寒飲之以
酒睹薪檐上有刻太極二字疑異之禮爲
師持玉壺以告之叟曰吾貯玉液者此壺也
甚喜遂拉二子同上祝融峰更不復出
歷世眞仙體道通鑑卷之三十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