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50199c 页
卷十八 第 1a 页 0142-056.png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十八河八
 (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修)
   张天师
天师真人姓张氏讳道陵字辅汉沛丰邑人
留侯子房八世孙也子房初游下邳遇黄石
公授以素书后从汉高帝有功封侯养真辟
谷师友赤松得东园公飞步之诀谥文成侯
阴功隐行流芳后叶有子名不疑不疑次子
高高子通通子无妄无妄子里仁里仁子觉
觉子起起子大顺真人乃大顺之长子也母
卷十八 第 1b 页 0142-057.png
初梦天人自北斗魁星中降至地长丈馀衣
绣衣以蘅薇香授之既觉衣服居室皆有异
香经月而不散感而有孕于东汉光武建武
十年甲午正月望日生于吴地天目山时黄
云覆室紫气盈庭室中光气如日月复闻昔
日之香浃日方散年及冠身长九尺二寸厖
眉广颡绿晴朱顶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
贯脑玉枕峰起垂手过膝美须髯龙踞虎步
丰下锐上望之俨然虽亲友见之肃如也七
岁读道德二篇十许遍而达其旨于天文地
卷十八 第 2a 页 0142-058.png
理河洛图纬之书皆极其妙通习坟典所览
无遗从学者千馀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
八十里皆有讲诵之堂临安神仙观馀杭通
仙观即其地也后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中之(一云天师禀性严直经明行修学道有/方汉平帝永平二年诏书拜巴郡江州)
(令时年二/十六岁)身虽仕而志修炼形轻举久之退
隐北邙山(北邙治/在洛阳)三年有白虎衔符文置座
傍朝廷就徵为博士称疾不起和帝即位闻
其有道以三品印绶驷马车等徵为太傅后
封冀县侯三诏不就语使者曰为我谢天子
卷十八 第 2b 页 0142-059.png
人生百岁光阴瞬息间父母妻子恩爱隆厚
岂能长保哉九天之上无何有之乡金阙帝
君将诏吾以为臣矣惟清静寡欲则天下自
治何以臣为时永元四年壬辰岁也遂自河
洛乐蜀之溪岭深秀遂隐其山苦节学道啬
气养神谓弟子曰吾少嗜学研穷六籍大抵
皆经世具也夫通爵显秩籯金㲄玉比吾身
中一毫孰重然四体百骸又岂吾所固有也
皆游尘聚洙耳刳心炼形与道合真乘云驾
龙白昼上宾岂不快哉人生有会则离有生
卷十八 第 3a 页 0142-060.png
则死死者精神冥冥不可复还惟昔轩辕味
道松乔食霞并白日飞腾永劫无穷不亦美
乎古人辞万乘之贵千驷之富良有以矣既
不能兼才通俗与世俱济请从所学各宜及
时于此分别不亦可乎夫人情亦无极聚极
则散去乐极则悲来岂可逃也吾今将游涉
山海远离尘境栖寓幽渺以究所学与汝等
别离子等固如何也弟子有王长者习天文
通黄老留侍左右遂散学徒以清虚淡薄为
务不交人事王长负书行歌同往云锦山居
卷十八 第 3b 页 0142-061.png
而真人修玄玄之道后乃按方炼龙虎大丹
一年有红光照室二年有五云覆鼎夜不假
烛髣髴有青龙白虎各一常绕丹鼎三年丹
成真人年六十馀饵之而容貌益少若三十
许人行及奔马又得秘书秘文制命山岳檄
召万灵一日谓王长曰五岳多仙子三蜀足
名山吾将能偕游乎遂与北入嵩山崖岭石
居数年精思感彻有绣衣使者告曰中峰石
室藏上三皇内文黄帝九鼎太清丹经得而
修之者升天也真人感其言乃斋戒七日入
卷十八 第 4a 页 0142-062.png
其室足所履处跫然有声即坎其地取之果
得丹书进而受之遂复寻西极名山(一作西/海成都)
(记云昔江峡阻/塞蜀为西海)其地胜多名物因入阳平山
(阳平治在彭/州九陇县)精思服炼能飞行远听得分形
散影之妙通神变化坐在立亡每泛舟池中
诵经堂上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赴人
皆莫测其灵异也真人惟读五千文昼夜无
倦色后往西城山筑坛朝真以降五帝忽一
乡夫告曰西城房陵间有白虎神好饮人血
每岁其民杀人祭之真人召其神戒之遂灭
卷十八 第 4b 页 0142-063.png
又告梓州有大蛇藏山穴中鸣则山石振动
时吐毒雾行人未及三五里率中毒而死真
人以法禁之不复为害(青城山记云誓龙台/在丈人峰古有龙穴)
(每年夏秋出水暴害禾稼天/师立石台镇毒龙以压水怪)在葛瑰山(葛瑰/治在)
(彭州九/陇县)隐形岩舍服气调神在秦中山(秦中/治在)
(汉州德/阳县)修九真秘法在昌利山(昌利治在汉/州金堂县)
采服五芝众药在隶上山(隶上治在汉/州德阳县)始授
弟子养形轻身法在涌泉山(一作平刚山涌/泉治在汉州德)
(阳县平刚治在/蜀州新津县)得入水入火之术于是度人
救物已著阴功矣在真多山(真多治在汉/州德阳县)
卷十八 第 5a 页 0142-064.png
神念真在北平山(一云㪷山㪷山治/在蜀州新津县)有猛兽
数百驯扰户外在稠粳山(稠粳治在眉/州彭山县)有一
老翁化为狞鬼来恐真人诵经不顾逡巡自
退在鹤鸣山(鹤鸣治在邛/州大邑县)服五云气其间石
鹤鸣则有升天者先是章和间其鹤鸣焉(青/城)
(山记云羊马台在赤石城崖上是天师与鬼/担石如羊马或云羊马自鸣则有升天者天)
(师居鹤鸣山/此羊马频鸣)后居渠亭山(成都记云广都县/天师观坛下有井)
(名曰伏鬼井妖怪藏其中汉中微人鬼交混/邛蜀之间人被其害方天师被汉家之诏而)
(居蜀之瞿亭石室因命神人运青/城玄石以镇其井鬼妖遂乃绝)修炼九鼎
神丹三年将成未敢服谓王长曰冲天之士
卷十八 第 5b 页 0142-065.png
当功及生灵佐国立家兴利除害然后轻举
臣事三境则无愧焉苟利一身功不及民非
大道弘济之旨吾观蜀中蛇毒鬼气绵亘山
谷生民不知潜罹其害吾甚悯之今且修行
清静之化辅赞大道抚育元元尔于是精思
上彻金阙后圣时顺帝汉安元年壬午岁正
月十五日午夜月明真人在鹤鸣山寝方酣
熟老君(一云道君按金阙后圣/玄元道君即老君也)驾飞云绿軿
驻山东南顾谓众真曰道陵修行困苦吾感
其志将授以治身秘箓飞腾长生之道而遇
卷十八 第 6a 页 0142-066.png
其休息神游物外卿等勿惊今自觉也时真
人梦见一人带夜光之甲冠通天之帻执命
魔三气之幢谓真人曰咄咄道陵子何心生
疲倦圣驾久驻待子梦觉真人忽然惊起攘
袂振衣疑为外邪所乱良久銮佩珊珊天乐
隐隐香花覆地紫云满空瞪目东瞻紫云之
上有素车一乘驾五白龙青袖朱衣金甲执
戟者二十四人左右环列车前对立玉女䌽
衣花帔云发颓肩各执一幢上有玉榜金文
曰命魔之幢次列二童青衣绀首垂环曳裙
卷十八 第 6b 页 0142-067.png
各执一幡上左青龙右白虎金榜朱文曰召
仙之幡复次二人朱袖金甲各执三气十绝
旌节上有丹榜素文曰倒景之节前立一人
绣衣玉冠捧三五斩邪雌雄二神剑上各有
星斗日月之文车右一人霞衣金冠捧一玉
印文曰阳平治都功印其馀翼卫侍从莫知
其数素车之上九色轻霞濛濛然须臾光景
澄彻见车中一神人容仪若冰玉手执五明
宝扇项负八景圆光身六丈馀神光照人不
可正视车前一人敕真人曰子勿怖即太上
卷十八 第 7a 页 0142-068.png
老君也真人敛简前拜不敢仰视老君告曰
吾昔降蜀山立二十四治(成都记云道经二/十四治应二十四)
(气六十甲子分隶其间/避唐高宗讳始改为化)乃二十八宿之下圄
实阴景黑簿之司分掌人世死生罪福吾悯
下元生人絷绁苦魂延累祖考积成幽衅令
人凶折终不成道即在此狱之中吾已更置
楅庭经今数劫仙僚不充职任隳废近有六
天鬼神血食之辈侵夺以居昼夜不分人鬼
无别枉暴生民妄罹灾害深可痛惜子何为
吾摄邪归正分别人鬼各守昼夜复典此治
卷十八 第 7b 页 0142-069.png
以楅生民则子功无量矣吾以汝名在丹台
当为真人故委汝也真人叩头谢曰道陵性
识愚戆万劫幸遇遭会大道死魂再生枯骨
重肉钦佩道旨谨当奉行不敢懈怠老君遥
召三五功曹须臾西方有五色之气勃勃而
起其中有二仙乘龙虎二骑皆长数丈黑帻
朱衣佩剑执圭从官百二十人皆黑帻绣衣
持剑执戟侍卫进拜老君曰卿等三五功曹
乎速为吾开紫阳南宫玉宸内殿取正一盟
威秘箓吾欲传授俄顷之间南方起二十四
卷十八 第 8a 页 0142-070.png
生气祥光瑞彩泱然满空其中各列玉童捧
一玉函贮箓一品皆玉札金文及都功版券
职箓以授真人谓真人曰与卿千日为期后
会阆苑老君复以三清众经九百三十卷符
箓丹灶秘诀七十二卷一千二百官章雌雄
二剑(青城山记云降剑坛昔道君/授天师阴阳剑处有隐剑迹)都功印二
仪交泰冠驱邪帔褐鱼鬣衣方裙朱履等赐
之令制科律佐国行化行之千日则邪鬼不
敢正视传度已讫于鹤鸣山研味秘文按法
遵行修之千日内顾五脏外集三万六千神
卷十八 第 8b 页 0142-071.png
又感清和玉女教以吐纳清和之气摄伏精
邪行箓中三步九迹交乾履斗之道即魁罡
七元随兵所指隐遁出没皆得自然遂依告
命战鬼于蜀时有八部鬼帅各领鬼兵动亿
万数周行人间刘元达领鬼行杂病张元伯
行瘟病赵公明行下痢钟子季行疡肿史文
业行暴汗寒疟范巨卿行酸痟姚公伯行五
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皆五行不正殃祸之
气随时更名在东方为魔王在南方为鬼帅
在西方为外道在北方为鬼王在中央为神
卷十八 第 9a 页 0142-072.png
鬼春三月百鸟鸣叫之时作祷诅五墓之鬼
直入秋作人家亲土部上公宅龙伏尸之鬼
冬作冢墓攻食之鬼随月建胎生或作畜类
之形嘘毒啸祸暴杀万民枉夭无数其八部
鬼帅领鬼众居西蜀青城山巅有鬼城鬼市
分形变化混杂人间布行疫沴人莫知之人
鬼合杂市利交易真人以汉安二年七月一
日佩盟威秘箓往青城山(青城记云有龙宫/石室天师修道处)
(唐书蜀州青城/县有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大道元始
天尊右置三十六部真经立十绝灵幡周匝
卷十八 第 9b 页 0142-073.png
法席鸣钟扣磬烧香行道及诵道德诸经布
龙虎神兵于城市众鬼即持兵刃矢石来害
真人真人举手一指化为一大莲花拒之鬼
众持火千馀炬来真人举手一指鬼反自烧
不能前进遥语真人曰师自住峨嵋山(唐嘉/州有)
(峨嵋/县)何为来夺我居处师等速下山须臾必
杀师真人曰汝等凶毒残害众生所以吾不
使汝居此当摈于西方不毛之地元达等闻
此语即会鬼帅兵马各千万众精甲犀刃上
山围绕王长惊怖启真人曰魔王众来作何
卷十八 第 10a 页 0142-074.png
计术真人曰小鬼何足惊怖取丹笔来王长
以进真人执笔遥画鬼阵其众皆死小帅校
一时僵仆八大鬼王困卧扣头抟颊求乞残
生真人闻语良久不言再以丹笔倒画之鬼
众复苏即呼鬼王曰汝等进前吾有处分鬼
王各各前立真人曰汝等可速远避自今勿
复行病妄有杀害今之民庶皆吾子弟之家
尔不然诛无留种鬼王曰天下人民本自隶
我云何尽夺当分一半真人不许叱咄之鬼
王复会六大魔王领百万鬼兵再来攻战围
卷十八 第 10b 页 0142-075.png
绕此山王长曰鬼众不可当复何作计真人
笑曰子勿惊吾自能却之复以丹笔一画鬼
众悉死惟六天魔王仆地不能起叩头抟颊
乞残生而去真人不顾复以丹笔一拟此山
遂中分为二摩霄散泉(青城山记云山有誓/石天师与鬼为誓朱)
(笔书山清崖中绝险断处并丹色阔二寸丈/深六七丈又云戒鬼笔迹在大龙桥侧昔天)
(师以正一之法制伏鬼神誓日人生于书鬼/行于夜阴阳分判各有司存违之者正一存)
(法必加/诛戮)鬼兵欲度不能大声求哀自今而去
不敢复来乞往西方婆罗之国而居止焉真
人恕许到笔再书八帅六魔悉起呼之使前
卷十八 第 11a 页 0142-076.png
趍进不得真人乃令王长肩一大石为桥度
之鬼王方得进拱立侍前真人谓曰汝能以
笔画石得破亦当与汝分民若不破汝可急
驰万里也元达等执笔交画石皆不破(青城/记云)
(黄玄观后有试笔/迹有降魔斗法石)时虽摄伏鬼众更欲尽制
其心谓之曰汝等既欲与吾分民当与汝辈
各尽法力以分胜负元达等曰惟命是听真
人投身入大火中即足履青莲而出鬼帅投
身为火所烧真人入木身度木外木即随合
鬼帅投身即坠于地真人入水乘黄龙而出
卷十八 第 11b 页 0142-077.png
鬼帅入水为水所溺真人以身入石透石而
出鬼帅投身才入一寸真人以身入铁山透
铁而出鬼帅才入半寸真人咒神符一道左
手指之鬼毙右手指之复生鬼帅举手指之
无复生死元达等乃化八大虎奔攫而来真
人化二狮子逐之奔走无地鬼帅又化八大
龙欲来擒师真人再化金翅鸟啄龙目晴其龙
乃走又化作大神赑屃震吼双持大檛欲击
真人真人化金刚身长七十二万丈广五十
二万围戴大冠负圆光踏莲花宝台具十二
卷十八 第 12a 页 0142-078.png
种无量相一杵一拳一拟大神退走鬼帅等
腾身十二丈即坠真人腾空高百馀丈上无
所攀下无所乘鬼帅作五色云昏暗天地不
见光明真人化五色瑞日炎光晖灼云即流
散鬼帅变见穷尽更无所为真人化一大石
可重千馀斤以藕丝悬之遍满鬼帅营上令
二鼠争啮其丝欲压杀其众鬼帅等无所逃
避同声哀告愿乞馀生即当远去不敢害及
生民真人遂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会盟于
青城山黄帝坛下使人处阳明鬼行幽暗使
卷十八 第 12b 页 0142-079.png
六天鬼王归于北酆八部鬼帅领众窜于西
域五行之毒又戒而释之乃执丹笔曰吾笔
所指鬼众尽灭要之人鬼分治幽明异境不
欲尽灭汝类即与盟誓折石为契刻作天地
日月之形于黄帝坛下绝崖之上(青城山记/云青城山)
(有石天地上圆下方阔一丈二尺有十二角/又有石日月各阔五丈厚一丈二寸相对柱)
(上乌兔炜烁方圆磅蒲可睹焉青城记云天/师誓鬼石天地石日月候日月天地重明方)
(得人身也成都记云青城昭庆观前有五符/幢乃天师所刻以誓鬼魅今别刻石在玉局)
(观前一本云真人于平刚山/中除废六天故气勒铭于石)誓曰天地交日
月合汝等若复行必尽诛之勿留种矣乃以
卷十八 第 13a 页 0142-080.png
神印封鬼营市使不得相通盟誓之后鬼众
踌躇不去真人口敕神符一道飞上层霄于
时风雨天仙兵马风刀立至诸鬼灭影而走
于是战鬼一十四败荡涤区薮夺鬼幽狱复
为二十四楅庭立二十四阴官降二十八宿
正气以通地中(一云又于公慕山中立二十/四治更除山中化二十四气)
(合大法却复靖庐按公慕治在汉州什邡县/更除治在汉州绵竹县每治立阴)
官一人仙官一人分掌世人罪楅有立功立
行修斋设醮腾章拜表谢过祈楅迁拔祖考
者则仙官录其功行奏名于上宫增其楅寿
卷十八 第 13b 页 0142-081.png
如不孝不忠欺诈狠戾常行恶事不能改过
者则阴官录其罪闻于地府损其楅寿或绝
其后由是善恶报应如影响焉真人既行正
一之化摄三万六千种外道恶魔诛绝邪伪
于是百姓翕然奉以为师居弟子数万家立
诸祭酒分领民户有如官长并立条制令民
随事输出粟帛器物纸物荐席樵薪所在贮
之以备斋醮及供给行旅而人禀行无敢欺
窃教民立桥梁修道路置义井谓之立功或
有州县官及人民疾病者持一手状来投真
卷十八 第 14a 页 0142-082.png
人检察其人所犯罪愆二条列之令设斋醮
布施谢过其疾即愈又教以廉勤理民不烦
刑罚蜀民畏罪迁善盗贼不作物无疵疠皆
天师之化也真人因至苍溪县云台山(云台/治在)
(梁州西县唐书闵州/君溪县有云台山)睹山水秀异群峰朝挹
地无邪毒乃谓王长曰此山乃吾成功飞腾
之地遂卜居以修九还七返之功一心存念
大道经四十九日复聆昔日銮佩天乐之音
真人整衣扣伏乃见老君如前导从千乘万
骑来集空际久之徘徊不下真人再拜悲泣
卷十八 第 14b 页 0142-083.png
踊仆言曰臣昔者自念夙承宝荫亲授秘文
乃依天宪战鬼行化功成退居今飙驾再临
不我下降意者大道离臣臣其为尸败乎遂
举手以身自仆老君乃命使者告曰卿之功
业合得九真上仙吾往使卿入蜀夺鬼幽狱
区别人鬼布清静之化而卿杀鬼过当擅兴
风雨役使鬼神驱驰星斗震荡山川阴景翳
昼杀气秽空此非大道好生之意上帝责子
之过所以吾不得近子矣吾未能与子论功
且当退居世间待吾于下元之主当与申叙
卷十八 第 15a 页 0142-084.png
罪戾以雪重责真人悲泣请死于今日老君
复告曰子可闭目东视乃见一人黄衣黑帻
捧一玉函中有素书三卷题曰三八谢罪灭
黑簿超度玄祖章真人再拜受讫老君告曰
子可勤行修谢日月二十八宿二十四气阴
阳本命主者罪灭黑簿名升紫清七祖父母
同为上仙谢过之后更修之三千六百日吾
待子于无何有之乡上清八景宫中言讫圣
驾已回真人遂依告文领弟子迁鹤鸣山筑
坛以醮太阳太阴遇三元八节本命元辰庚
卷十八 第 15b 页 0142-085.png
申甲子三会五腊修斋设醮转经然灯忏谢
日月星辰天地阴阳自已九玄七祖所犯之
罪三年之后玄祖生天从学弟子再聚数日
同往主簿山(主簿治在邛/州蒲江县)隐功馨闻众瑞符
应一夕神人授以玉璧谓曰群仙使我以此
光子居本竹山(本竹治在蜀/州新津县)众真授灵宝上
经居蒙秦山(蒙秦治在夔/州台登县)有神人夜召真人
以俱往三日乃返领弟子迁渠亭山是时从
真人游者数十人一日告其徒曰诸弟子谢
尔辈勤事我奈尔辈俗态未除不能弃世正
卷十八 第 16a 页 0142-086.png
可得吾行气导引之术或可得服食草木数
百数之方尔业重缘薄未可遽议成道更三
世可与吾会第往之乃指王长曰惟尔累世
种善可以成就矣又曰东方有男子走小月
者亦当飞升不远千里明年正月七日当来
矣具说容貌长短形色及期真人曰日且午
赵子其至乎言卒而升至皆如所言门人以
告真人曰噫此人来矣未可遽纳乃七试之
初不受谒令人唾辱遣之不去露宿四十日
志益确乃见之又使入山守黍驱兽夕有美
卷十八 第 16b 页 0142-087.png
女言远行遇夜愿寄宿升与接席端坐达早
明日又告病足逗留冶容挑升升终不失正
又行道见遗金在数十饼过而不取又令伐
薪有三虎哮吼而前升色自若曰吾远从圣
人求不死之道汝为山鬼试我邪虎乃去又
使令入肆市帛付直讫而物主诬以未得升
了无所争更贸衣以偿之又令守稻有弊衣
瘠容疮疡遍肤口齿臭败扣头乞食升惕然
动容解衣饷饭以馀粮遗之凡六试皆动心
感色之事升执心无二真人又领登云台绝
卷十八 第 17a 页 0142-088.png
崖之上逍遥啸咏下临万仞之壑有桃生绝
壁间其实甚异真人谓诸弟子有能得此实
者当告之以道于是俯而窥者将二百馀人
莫不股慄骇汗谢曰此桃不可得也惟升进
曰圣师所护何峻险之有师在终不使升殒
于此谷分若可教此桃可得矣于是投身而
下正及桃上足不蹉跌摘满怀攀缘石壁欲
上不可即仰而掷之二百馀颗真人分诸弟
子留一待升临谷以手援之众见其臂不加
长欻虚引而上徐曰升犹以正心得桃不致
卷十八 第 17b 页 0142-089.png
殒坠吾今试自投之当应大得桃也众言不
可惟升长不谏遂投身而下因失所在久而
不上众惊莫测升长默然良久乃曰师则父
也父既往矣吾将安归言讫俱投谷中正坠
师前见真人在琼林宝帐之中七宝台上瞑
目端坐笑曰吾知汝二人当至也遂授以神
丹及宝经秘诀其诸弟子守于云台绝崖之
上二日各散去真人与王赵三日复还治中
一日领弟子遥见阳山白气属天谓长升曰
彼处必有妖怪当往除之遂至其地值十二
卷十八 第 18a 页 0142-090.png
神女于山前姿态妖艳因诘其由神女答曰
妾等实土地阴灵也真人遂问咸泉何在神
女曰前有大湫毒龙处之真人以法召之不
出遂书一符化为金翅凤向湫上盘旋毒龙
惊惧舍湫而走出其湫即竭遂得咸泉煎之
成盐金翅凤泊于南山之上后人呼为凤凰
台鸟雀至今不敢栖其上十二神女各捧一
玉环来献曰妾等愿事箕帚真人受其环以
手揖之十二环合而为一谓曰吾投此环于
井中能得之者应吾夙命也神女闻语竞解
卷十八 第 18b 页 0142-091.png
衣而入争取玉环真人遂掩之盟曰令作井
神勿得复出免为生人之患真人方治咸泉
有一猎者至真人戒其好杀因授以煮盐之
法其井深五百四十尺阔一丈日得咸泉四
十馀函其利甚博真人遂指西北山上曰此
处可以筑城又指城南下曰此处川岳相朝
可建楅庭后人感真人之言因而立祠至今
崇奉祈祷不绝真人领升长往阆中居一日
思神之际谓二子曰吾向取神女衣深虑神
女复取之出为人害遂再诣其所取衣藏于
卷十八 第 19a 页 0142-092.png
高峰石室中敕地神守护即焰阳洞也彼方
之民至今不罹神女之害而获盐井之利后
以真人之讳旌其事今陵州是也蜀中盐池
皆于其傍立清河府君之祠清河乃张氏郡
也其山下无江及井居人乏水真人以神剑
插地因而成井遣神卫之使之不竭真人谓
升长曰此山多岩人民居焉虑山崖或坠落
遂召其神誓之使不伤人真人与弟子过宋
江其中多异物为人害真人置石函于江中
录神奸之名以法召入锁之复以大山篆符
卷十八 第 19b 页 0142-093.png
以镇焉其怪遂绝后人呼为摈鬼符每水涸
人多见之摹归供养以屏妖恶真人复领升
长往鹤鸣山亭午之际忽见一人朱衣青襟
曳履执版一人黑帻绡衣佩剑捧一玉函从
朱衣使者进曰奉上清真符召真人游于阆
苑须臾东北有十四人皆龙虎鸾鹤龟鳞鱼
鸟之骑执节持幢前后从引千乘万骑狮子
辟邪天丁甲卒无鞅骑吏来迎真人次有黑
龙驾一紫舆玉女二人引真人登车旋踵至
阙阙前榜云拟太玄都正一真人阙真人既
卷十八 第 20a 页 0142-094.png
至群仙礼谒良久二黑衣吏持天符佩剑执
图籍而至上云超度先祖之籍即皆上朱陵
府矣真人视事讫领弟子居渠亭山石室中
调太真之气一日忽有二青童引群仙皆朱
衣绛节前导曰老君至矣中有一人长丈馀
素发朱颜项负圆光从者二人可二十许或
指曰此子房也此子渊也坐顷乃引青车一
辆别遣二人翼真人登车腾空而上至一处
台殿巍巍金阶玉砌或谓真人曰将朝太上
元始天尊也真人整衣趋进望见殿上圆光
卷十八 第 20b 页 0142-095.png
照人不可正视或语曰左侍无上大道君右
侍太极真人前侍虚微元君后侍太上真人
金童玉女侍香散花妙行真人执经俯而前
立班成群真皆谓曰今子等皆成真矣由汝
一念而万劫业缘皆尽于今日移时殿上敕
青童谕真人以正一盟威之法使传世世宣
布为人天之师拜真人为太玄都正一平气
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敕还人间劝度未悟
仍密谕飞升之期真人受命复返渠亭赤石
崖舍出三天正一秘法付长升(一云于后城/山中投试王)
卷十八 第 21a 页 0142-096.png
(长赵升玉局山中授升长秘/诀按后城治在汉州什邡县)复于漓沅山中
(漓沅治在彭/州九陇县)敷演其法次还阳平山以飞仙
轻举之法付嗣师又入鹿堂山中(鹿堂治在/汉州绵竹)
(县)炼九鼎神丹迁平盖山(平盖治在蜀/州新津县)合九
华大药时有东治禁气师姚徐二姓能收社
庙之鬼回丧车起死口周流九州之内常统
阴鬼甲马万数闻师在蜀乃求见焉曰大道
一气尔神灵之间宁有隆卑邪吾等统八极
阴兵万亿假令有道其如吾何麾其徒至户
外真人不纳顾谓长升曰此乃六天邪神不
卷十八 第 21b 页 0142-097.png
合与正气相见令立道傍三昼夜不与进退
弟子怪而问之真人曰此与群精大邪共来
试我今令立于门外亦无苦也姚徐呼曰闻
师有道故来求见既蒙不纳复令久立我何
罪也真人乃令弟子语曰今赦原汝不问往
罪其众乃得辞去真人领弟子还鹤鸣山于
桓帝永寿元年乙未正月七日五更之初长
升见空中神仙骑吏一人驾云车徘徊于山
之东南大声言曰张道陵功行已就将授以
秘箓言讫老君驾龙舆真人乘白鹤自渠亭
卷十八 第 22a 页 0142-098.png
山会于成都城下老君同至万神凑迎涌出
一玉局高丈馀(玉局治在益州成都/县今玉局观是也)老君升
座为真人再授道要重演正一盟威之旨说
北斗延生经以十五日上元再会于成都说
南斗经及演说诸经真人听毕老君已回玉
局消散因成空洞(成都记云老君既去座隐/地中陷而成穴遂成深洞)
(与青城第五洞又相连道陵以玉局上应鬼/宿不宜开穴通气将不利于分野刀凿石以)
(闭/之)真人往鹿堂治召四镇太岁五岳四渎社
稷神祇群仙悉集是时山前有一石笋可高
丈馀真人执起以誓众神曰太上有敕令吾
卷十八 第 22b 页 0142-099.png
誓众当崇奉正道好生恶杀佐国安民其有
不禀恭者吾遣万神诛之乃掷石笋于岩下
立于治侧遂与定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
三百六十名山高低品秩各置一正神主守
如世间郡邑之治遂领升长往云台治于西
北隅筑坛安炉炼大丹丹成服之浴于水有
神光亘天永寿二年丙申真人自以功成道
著乃于治之西北半崖间举身跃入石壁中
自崖顶而出因成二洞今崖半曰峻仙洞崖
上曰平仙洞是年九月九日在巴西赤城渠
卷十八 第 23a 页 0142-100.png
亭山中太上遣使者并五帝部从持玉册授
正一真人之号真人将以盟威都功等诸品
秘箓斩邪二剑玉册玉印以授其长子衡戒
之曰此文总统三五步罡正一之枢要世世
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青城/记云)
(赤城山有天师藏经处一云于浕口山/中封藏经诰按浕口治在阆州苍溪县)谓长
升曰吾有馀丹在炼丹亭上金盂之中汝二
子可分饵今日当随吾矣是日亭午之际复
见一人朱衣青襟曳履持版一人黑帻绡衣
结履佩剑各捧玉函从朱衣使者趋前再拜
卷十八 第 23b 页 0142-101.png
曰奉上清真符迎真人于阆苑须臾东北有
二十四人皆龙虎鸾鹤之骑各执青幢绛节
狮子辟邪天驺甲卒皆至称景阳吏即有黑
龙驾一紫舆玉女二人引真人与夫人雍氏
(一云/孙氏)登车前导后从天乐引迎于云台峰白
日升天时真人年一百二十三岁也唐玄宗
赞云邈彼炎汉天图中缺万汇消残三灵荡
越惟师膺运神威迅发躬侍真元亲传秘诀
妖毒云驱崇山剑裂大布声教全清蛊孽一
振无为永光有截鸾鹤斯迈丹青是设玉相
卷十八 第 24a 页 0142-102.png
真仪传芳不歇又赞云邈矣真仙孤高峻节
气贯穹冥玄元示诀落落神仪亭亭皓月诛
邪斩精魅驱鬼彻汉代盟威流传不绝肃宗
赞云德自清虚圣教之实或隐或见是朴是
质静处琼堂焚香玉室道心不二是为正一
宋徽宗进封真君玉册文维大观二年岁次
戊子十月丁丑朔十有六日壬辰皇帝御名
谨再拜言曰惟道无方待人而成若昔至真
以道兴世功被万物则为神明主务称其休
夫何敢不崇恭惟汉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
卷十八 第 24b 页 0142-103.png
教辅元大法师体妙阐幽有大利于天下刘
氏之季厥绩甚茂遂挟光景上超人群秘箓
真图孚系于后弭除妖孽摈禦不祥阴骘有
民既久弥著不有徽称何以极报典扬嘉惠
谨遣朝奉大夫知信州军州事刘晏上尊号
正一静应真君大道藏于幽显于明功施于
远著于近匪我能然惟常弗息则能尚鉴观
兹以衍其馀佑相我邦家延及我民懋昭无
疆之休俾嗣于永世理宗嘉熙三年封正一
静应显佑真君
卷十八 第 25a 页 0142-104.png
 (臣)道一曰鬼神变化从古以之人鬼混殽
 道将违矣张天师乃禀符箓之教通天地
 之情分隶阴阳区别人鬼至于夺鬼幽狱
 立二十四治其与太上之降九十五种外
 道不殊正一之教流传后世实非小补且
 德垂后裔世袭真风以至于今亦天之报
 功也道德经曰以道涖天下其鬼不神非
 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
 人亦不伤张天师必能深究其旨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十八
卷十八 第 25b 页 0142-10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