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50170b 页
卷十二 第 1a 页 0141-034.png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十二河二
 (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修)
  刘讽
刘讽字伟惠颍川人也师季主服日月精华
得道后归乡里托形杖履而去真诰云颍川
刘伟惠汉帝时公车司马刘讽也事司马季
主为入室弟子道成晚归乡里托形杖履身
隐桑树之下遗迹在汝南安成县
   鲍叔阳
鲍叔阳者广宁人汉高帝时赵王张耳张敖
卷十二 第 1b 页 0141-035.png
之大夫也少好养生服桂屑与司马季主俱
在委羽山师西灵子都得尸解之道真诰曰
遗迹在辽东蓟城之北山
   刘京
刘京者本汉文帝时侍郎也从邯郸张君学
道受饵云母朱英方服之百三十馀岁视之
如三十许人能知吉凶之期又能为人祭天
益命或延得十年五年至魏武帝时京游诸
弟子家皇甫隆闻而随事之以云母丸子方
教隆隆合服之得三百岁不能尽其道法故
卷十二 第 2a 页 0141-036.png
不得度世又有王公看于京得九子丸时王
公已七十岁乃服之御八十妾生二十儿骑
马猎行日二百里饮酒一斛不醉得寿二百

   刘㦎
刘㦎者不知何许人也长大多须垂手下膝
久住武当山去襄阳五百里旦发夕至不见
有所修为颇以药术救治百姓能劳而不倦
用药多自采所识草石皆穷于药性雍州刺
史刘道产忌其臂长于襄阳录送京师文帝
卷十二 第 2b 页 0141-037.png
每旦槛车载将往山采药暮还廷尉㦎后以
两短卷书与狱吏吏不敢取㦎焚之一夜失
㦎关钥如故阊阖门吏行夜得㦎送廷尉㦎
语狱吏云官寻杀我殡后幸勿钉棺也后果
被杀死数日文帝疑此言使开棺验之果不
见尸但有竹杖尔
 臣道一曰刘㦎以臂长而解于兵以身而
 杀身也使刘㦎知有身则不知有道知有
 道则不知有身惟其不知有身则得道之
 妙身外之身非一日矣此其所以被杀之
卷十二 第 3a 页 0141-038.png
 后开棺惟竹仗也道德经曰吾所以有大
 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学者当
 深究其旨
   严青
严青者会稽人也居贫常于山作炭忽遇一
人与青语青不知其神人也临行以一卷书
与青曰汝骨应得长生吾以神方授汝青言
我不识书当奈何神人曰不须读也但以洁
器盛之置高处尔并教青服石髓法青受之
侨居山中无他佳器唯有饮壶乃用以盛所
卷十二 第 3b 页 0141-039.png
授书即便见其左右常有数十人侍之青船
载炭时出山下此神便为青挽船也人但见
青船自行又治病救患但以所授之书到其
人家所病便愈百姓多尊奉之青常从弟子
家夜归都巡夜逢青呵问何人夜行青亦厉
声问曰汝是何人而夜行都督怒其应对不
恭因叱从兵使收录犯行人青复叱其从神
曰皆录其夜行人青径去而都督及从者数
十人人马皆不复得去明旦行人见都督问
何为住此都督说事状如此行人曰此必是
卷十二 第 4a 页 0141-040.png
严公也都督曰我今不能动可报吾家速往
叩头谢青自说昨实不知是先生乞得放遣
青乃大声曰遣放昨所录夜行人都督乃得
去其后夜行者每见行人皆先问非严公乎
青后断谷不食一年而入小霍山仙去今吴
会多奉事青为严家道但不复知食药物以
求长生惟存其祭祀尔
   王谷神
王谷神皮玄耀者西汉蜀青城山道士幼而
颖悟不居荣宠通老庄文列妙于星纬周游
卷十二 第 4b 页 0141-041.png
名山渡荆渚泛潇湘至南岳卜庵于金母殿
后修胎息还元数年道成东游群玉访九仙
值武帝南巡见之神气不群乃延之卜隐于
西峰帝厚赐兼封王为太微先生皮为太素
先生以上卿礼待之三年控碧骡上升
   太山老父
太山老父者莫知其姓名汉武帝东巡狩见
老父锄于道间头白光高数尺怪而呼问之
老父状如年五十许人而面有童子之色肌
体光华不与俗人同帝问有何道术邪老父
卷十二 第 5a 页 0141-042.png
答曰臣年八十五时衰老垂死头白齿落有
道士教臣绝谷服术饮水并作神枕枕中有
三十二物其二十四物以象二十四气其八
物以应八风臣行之转老为少黑发更生齿
堕复出日行三百里臣今年百八十矣武帝
受其方赐之金帛老父得入岱山中去十年
五年时还乡里三百馀年乃不复还也
   巫炎
巫炎者字子都北海人也汉武帝出见子都
于渭桥其头上郁郁有紫气高丈馀帝召而
卷十二 第 5b 页 0141-043.png
问之君年几何所得何术而有异气乎子都
答曰臣年今已百三十八岁亦无所得将行
帝召东方朔相此君有何道术朔对曰此君
有阴术武帝屏左右而问之子都对曰臣昔
年二十五时苦腰脊疼痛脚冷不能自温口
中乾苦舌燥涕出百节四肢各各疼痛又足
痹不能久立得此道以来已七十三年有子
三十六人身体强健无所疾患气力乃如壮
时帝曰卿不仁有道而不闻于朕非忠臣也
子都顿首曰臣诚知此道为真然阴阳之事
卷十二 第 6a 页 0141-044.png
公中之私臣子之所难言也又行之皆逆人
情能为之者少故不敢以闻帝曰勿谢戏君
尔遂受其法子都年二百馀岁服饵水银白
日升天武帝后顿行其法不能尽用之然得
寿最胜于他帝远矣
   李奉仙
李奉仙者东蜀人自幼不语年十八常欲寒
栖以避臭茹人问之曰知白守黑道贵昏默
我师南岳公云吾周灵王太子吹笙者也子
三生奉道而所试由功之不著也今授子朱
卷十二 第 6b 页 0141-045.png
纲之法将升度南宫吾师浮丘公授予今付
于子子宜勤焉若更迟此生万劫不度吾将
为南岳司命侍帝晨又补桐柏真人言讫遂
隐汉宣帝诏不起
   清平吉
清平吉沛国人汉高皇帝时卫平也至光武
时容色不老后尸解去百馀年复还乡里数
日间又尸解而去
   黄山君
黄山君者修彭祖之术年数百岁犹有少容
卷十二 第 7a 页 0141-046.png
亦治地仙不取飞升彭祖既去乃追论其言
为彭祖经得彭祖经者便为木中之松柏也
   吕恭
吕恭字文敬少好服食将一奴一婢于太行
山采药忽有三人在谷中因问恭曰子好长
生乎而乃勤苦艰险如是邪恭曰实好长生
而不遇良方故采服此物冀有微益也一人
曰我姓吕字文起一人曰我姓孙字文阳一
人曰我姓李字文上皆太清太和府仙人也
时来采药当以授新学者公既与同姓又字
卷十二 第 7b 页 0141-047.png
吾半是公命应长生也若能随我采药语公
不死之方恭即拜曰有幸得遇神人但恐闇
塞多罪不足教授若见来救是更生之愿也
即随仙人去二日乃授恭秘方一通因遣恭
还曰可归省乡里恭即拜辞仙人语恭曰公
来虽二日今人间已二百年恭归到家但见
空野无复子孙乃见乡里数世后人赵光辅
遂问吕恭家何在人转怪之曰君自何来乃
问此久远之人吾闻先世传有吕恭将一奴
一婢入山采药不复归还以为虎狼所伤尔
卷十二 第 8a 页 0141-048.png
经今已二百馀年君何问乎吕恭后世孙吕
习者在城东北十里作道士人多奉事之推
求易得尔恭承光辅言往到习家叩门而呼
之奴出问曰公何来恭曰此是吾家也我昔
采药随仙人去至今二百馀年今复归矣习
举家惊喜徒跣而出拜曰仙人来归流涕不
能自胜居久之乃以神方授习而去时习已
年八十服之转转还少至二百岁乃入山去
其子孙世世服此药无复老死皆得仙也
   陈安世 
卷十二 第 8b 页 0141-049.png
陈安世者京兆人也为灌叔平客禀性慈仁
行见鸟兽下道避之不欲惊动不践生虫未
尝杀物年三十而叔平好道思神忽有二仙
人托为书生从叔平行游以观试之叔平不
觉其是仙人也久而转懈怠叔平在内方作
美食二仙人复来诣门问安世曰叔平在否
答曰在入白叔平叔平即欲出其妻止之曰
饿书生辈复欲求腹饱尔勿与食于是叔平
使安世出言不在二人曰汝向言在今言不
在何也答曰大家使我云尔二人益嘉之以
卷十二 第 9a 页 0141-050.png
实对乃相谓曰叔平勤亦有年今日值吾二
人而反懈怠是其不遇我几成而败之乃问
安世曰汝好游戏邪答曰不好又曰汝好道
希仙邪答曰好道然无缘知耳二人曰汝审
好道明日早会道北大树下安世早往期处
到日西而不见二人乃起将去曰书生定欺
我尔二人已在其耳边呼曰安世汝来何晚
邪答曰早且来但不见君尔二人曰我端传
汝道尔频三期之而安世辄早至知其可教
乃以药两丸与之诫曰汝归家勿复饮食别
卷十二 第 9b 页 0141-051.png
止一处安世依诫二人常往其处叔平怪之
曰安世处空室何得有人语往复不见何也
答曰我独语尔叔平见安世不复食但饮水
止息别位疑非常人自知失贤乃叹曰夫道
尊德贵不在年齿父母生我然非师莫能使
我长生也先闻道者则为师矣乃自执弟子
之礼朝夕拜事安世为之洒扫安世道成白
日升天临去遂以要道传叔平后亦得仙也
   灵寿光
灵寿光者扶风人也年七十馀而得朱英丸
卷十二 第 10a 页 0141-052.png
方合而服之致得其效转更少壮年如二十
时汉献帝建安元年光已年二百二十岁常
寄寓于江陵胡田家无疾而卒田殡埋之百
馀日人复见在小黄寄书与田田得书掘发
棺之中无所有钉亦不脱唯履在棺中
   张礼正
张礼正始明期二人昔衡山中学道者礼正
以汉末入山服黄精颜色丁壮常如年四十
时明期以魏末入山服泽泻柏实丸共止岩
中后俱受西城王君传虹景丹方从来服此
卷十二 第 10b 页 0141-053.png
丹已四十年(真诰云四/十三年)中患丹砂之难得俱
出广州为沙门是滕含为刺史时也遂得内
外洞彻眼明身轻日行五百里后入九嶷山
(真诰云又兼守一亦己三十年以三月一日/东华遣迎以其日乘云升天今在方诸故室)
(俱为士山下注云滕含以永和十年甲寅年/为广州刺史此得仙乙丑岁十二年是为前)
(服丹已三十年/犹更出查也)
   李根
李根字子源许昌人也有赵买者闻其父祖
言传世见根也买为儿时便随事根至买年
八十四而根年少不老昔住寿春吴大文家
卷十二 第 11a 页 0141-054.png
大文从之学道作金银法立成根能变化入
水火中坐致行厨能供二十人皆精细之馔
四方奇异之物非当地所有也忽告大文曰
王陵当败寿春当陷兵中不复居可急徙去
大文窃以语弟弟无意泄之王陵闻之以为
妖言惑众乃使人收根欲杀之根时乃方欲
书疏奄闻外有千馀人围吴家求根根语大
文父曰勿勿但语吾不知官自来搜之昨日
去矣大文出户还顾窥根失所在左右书器
物皆不复见于是官兵入索囷食衣箧之中
卷十二 第 11b 页 0141-055.png
无处不遍不得根及良久大文出见根故在
向坐俨然如故根语大文曰王太尉当族诛
卿弟泄语十日中当卒死皆果如言弟子家
又有以女给根者此女知书根出行窃取根
素书一卷读之得根自记其学道经疏云以
汉元封中学道于某甲时年计根已七百馀
年也又大文说根两目童子皆方按仙经云
八百岁人童子方也根告诸弟子言我不得
神丹大道之诀唯得地仙方尔寿毕天地然
不为下土之士也
卷十二 第 12a 页 0141-056.png
   黄敬
黄敬字伯严武陵人也少读诵经书仕州为
部从事后弃世学道于霍山八十馀年复入
中岳专行服气断谷为吞吐之事胎息内视
召六甲玉女吞阴阳符又思赤星在洞房前
转大如火周身至二百岁转还少壮道士王
紫阳数往见之求要言敬告紫阳曰吾不修
服药之道但守自然盖地仙耳何足诘问问
新野阴君神丹升天之法此真大道之极也
子可从之人能除遣嗜欲如我者不可以学
卷十二 第 12b 页 0141-057.png
我所为也紫阳固请不止敬告紫阳曰大关
之中有辅星想而见之翕习成赤童在焉指
朱庭指而摇之炼身形消遣三尸除死名审
能守之可长生失之不久沦窈冥紫阳受之
得长生之道也
   甘始
甘始者太原人也善行气不饮食又服天门
冬行房中之事依容成玄素之法更演益之
为一卷用之甚有近效治病不用针灸汤药
在世百馀岁乃入王屋山仙去也
卷十二 第 13a 页 0141-058.png
   黄子阳
黄子阳后魏人知长生之妙学道在博落山
中九十馀年但食桃皮饮石中黄水司马季
主以导仙八方与之遂能度世
   河上公
河上公莫知其姓名也亦号河上丈人汉文
帝时结草为庐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
文帝好老子之言诏命诸王公大臣州牧二
千石皆令诵之有所不解者数句时天下莫
能通者闻侍郎裴楷说河上公读老子乃遣
卷十二 第 13b 页 0141-059.png
使赍所不了义问之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
问也文帝即驾从诣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
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域中四大王居其
一也子虽有道犹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
乎朕足使人富贵贫贱须臾河上公即拊掌
坐跃冉冉在虚空中如云之升去地百馀丈
而止于玄虚良久俛而答曰今上不至天中
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陛下焉能使予
富贵贫贱乎帝乃悟知是神人方下辇稽首
礼谢曰朕以不德忝统先业才不任大忧于
卷十二 第 14a 页 0141-060.png
不堪虽治世事而心敬道德直以暗昧多所
不了惟蒙道君宏悯有以济之则幽夕睹太
阳之光曜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章句二卷
谓帝曰熟研此则所疑自解予注是经以来
七千馀年凡传三人连子四矣勿传非人文
帝跪受经言毕失所在一云起雾而去今有
河上公庙在陜府之北并文帝望仙台遗迹
存焉
 臣道一曰河上公结庐于河上淡然不谋
 泊然无为其出有入无隐显圣凡非一日
卷十二 第 14b 页 0141-061.png
 矣道德经曰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
 常自然是诚河上公也一旦汉文帝闻其
 有道亲驾诣之河上公乃授素书老子章
 句二卷厥后文帝以恭俭化天下后世议
 者谓汉文帝有三代之风岂非河上公道
 德之化邪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