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50143c 页
卷七 第 1a 页 0140-076.png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七咸七
 (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修)
   董仲君
董仲君者临淮人也少行气炼形年百馀岁
不老常见诬系狱佯死臭烂生虫狱家举出
而后复生尸解而去
   车子侯
车子侯扶风人也汉武帝爱其清静稍迁其
位至侍中一朝语家云我今补仙官此春当
去至夏中当暂还少时复去果如其言武帝
卷七 第 1b 页 0140-077.png
思之乃作歌曰嘉幽兰兮延秀簟妖淫兮中
臧日斐斐兮丽景风徘徊兮流芳皇天兮无
慧至人逝兮仙乡天路远兮无期不觉涕下
兮沾裳
   王兴
王兴者阳城人也常居宛谷中本凡民不知
无学道之意也汉武帝元封二年正月甲子
上嵩高山登大虞石起道宫使董仲君东方
朔等斋洁思神忽见仙人长及二丈馀耳出
头顶下垂至肩武帝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
卷七 第 2a 页 0140-078.png
嶷山人也闻中岳石山菖蒲一寸九节服之
可以长生故来采之言讫忽失所在武帝顾
谓侍臣曰彼非学道服食之徒也恐是中岳
之神以此谕朕耳乃采菖蒲服之二年武帝
性好热食服菖蒲每食热辄烦闷不快乃止
时从官亦多服之然莫能持久惟王兴闻仙
人服菖蒲之言乃采服之不息后为蒲江主
簿闻县境有神仙灵化每瞻望云际归心达
诚遂罢官隐于秋长山即二十二化也下有
洞穴中有千岁金蟾古老相传有见之者当
卷七 第 2b 页 0140-079.png
即得道又有琼花木在山之顶径八九尺叶
若白檀终冬常茂云此木花开即有于此升
天得道者花如芙蓉香闻数里兴居此山存
神抱一吸景内修又以乘龙蹑纪之道九载
修炼忽有琼花吐艳又见金蟾跳跃引入洞
中遇金液之丹拜而服之后云车迎之白日
升天后人因兴得道遂相传为主簿化
   寿光侯
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其乡
人有妇为魅所病侯为劾之得大蛇数丈死
卷七 第 3a 页 0140-080.png
于门外又有神树人止者辄死鸟过必坠侯
复劾之树盛夏枯落见大蛇长七八丈悬死
其间汉武帝闻而召见乃试问之曰吾殿下
夜半后常有数人绛衣被发持火相随岂能
劾之乎曰此小怪易消尔帝伪使三人为之
侯劾三人登时仆地无气帝大惊曰非魅也
朕相试耳解之而苏
   卫叔卿
卫叔卿者服云母得仙汉武帝天汉二年八
月壬辰老君复遣卫叔卿来见帝时帝闲居
卷七 第 3b 页 0140-081.png
殿上忽见羽衣星冠乘云车驾白鹿而至帝
惊问为谁答曰中山卫叔卿也帝曰子若是
中山之民乃朕臣也可前共语叔卿忽焉不
知所在帝甚悔恨即遣梁伯至中山求之不
得见但将其子度世还见帝帝问云汝父今
在何所对曰臣父少好道不交人事委家而
去已四十五年云当入华山也帝复遣梁伯
与度世共之华山寻之至绝岩之下望见叔
卿与数人博戏于岩上紫云覆之白玉为床
又有数仙人持憧节立其后度世望而再拜
卷七 第 4a 页 0140-082.png
叔卿曰汝何为来度世曰帝甚恨前日仓卒
不得与父言今故遣使者梁伯与度世共来
愿更得见父也叔卿曰我前为太上所遣欲
告帝以大灾之期及救危厄之法国祚可延
而帝乃骄慢自贵不识真道是以去耳今当
与中黄太一共定天元吾终不复往也梁伯
还奏帝悔之当时度世问叔卿曰不审与父
并坐是谁也叔卿曰洪崖先生许由巢父太
玄公飞黄子王子晋薛容也今世向大乱后
数百年间土灭金亡汝归当取吾斋室西北
卷七 第 4b 页 0140-083.png
隅大柱下玉函中有神素书取而按合服之
一年则能乘云而行道成来就于此度世拜
辞而去后以神方为梁伯之师合而服之与
梁伯俱得仙
   戴孟
戴孟武当山道士字成子武威人也汉武帝
时为殿中将军本姓燕名济字仲微得道后
改姓名又云汉明帝时人少孤养母甚至复
好神仙学周游四方母既即世入华阳山服
白术黄精兼能种植及服云母雄黄丹砂芝
卷七 第 5a 页 0140-084.png
草笃志于道久而愈勤一日授玉佩金珰经
并石精金光符于清灵裴真人精思修之则
自觉体轻游名山访真境日行七百里得不
死之道腰间有十数卷书即太微黄书也仙
人郭子华张季连赵叔达山世远常与之游
处谢允常师事之允字道通历阳人幼时为
人所掠卖往东阳久之告官被诬陷乌伤狱
将入死夜有老翁授其符又有黄衣童子往
来于是得免晋成帝咸康中至襄阳武当山
戴孟观其风骨即先来狱中授符者乃孟
卷七 第 5b 页 0140-085.png
耳遂执弟子礼求授道要后出仕作历阳新
丰西道三县所至多神验允年七十犹不老
孟则或隐或显莫知所之真诰云黄衣童子
者即玉佩金珰之官耳
   山世远
山世远授戴孟先生法暮卧先读黄庭内景
经一过乃眠使人魂𩲸自制炼尝行此二十
一年亦仙矣是为合万过夕得三四过乃佳
世远得道为太和真人
   毛伯道
卷七 第 6a 页 0140-086.png
毛伯道刘道恭谢稚坚张兆期皆后汉时人
也同于王屋山学道四十馀年共合神丹成
伯道先服即死次道恭服之又死稚坚兆期
不敢服弃药而归未出山忽见伯道道恭各
乘白鹿在山上仙人执节以从之二人悲愕
悔谢道恭授以服茯苓方二人后亦度世(真/诰)
(注云谢稚坚有三处出一云与葛玄相随一/云在鹿迹洞中即是此为详为是一人当同)
(姓名/尔)
   苏林
苏君讳林字子玄濮阳曲水人也少禀异操
卷七 第 6b 页 0140-087.png
独逸无伦访真之志与日弥笃尝负担至赵
师琴高先生时年二十一受炼气益命之道
琴高初为周康王门下舍人以内行补精术
及丹法能水游时已九百岁唯不死而已非
飞仙也后乘赤鲤入水或出入人间而林托
景丹霄志不终此后改师华山仙人仇先生
仇先生者汤王时木正也服胎食之法还神
守魂之事大得其益先生曰子真人也当学
真道我迹不足蹑矣乃致林于涓子涓子者
真人也既见之遂授以真诀告林曰欲作地
卷七 第 7a 页 0140-088.png
上真人必先服食药物除去三尸杀灭谷虫
三尸者一名青古伐人眼是故目暗面皱口
臭齿落由是青古之气穿凿泥丸也二名白
姑代人五脏是故心耄气少喜忘荒闷由白
姑贯穿六腑之液也三名血尸伐人胃管是
故肠轮烦满骨枯肉焦志意不开所思不固
失食则饥悲愁感叹精神昏怠神爽杂错由
血尸流噬魂胎之关也若不去三尸而服药
者谷食虽断虫犹不死也徒绝五味虽勤吐
纳亦无益焉盖其虫生而求人不死不可得
卷七 第 7b 页 0140-089.png
也是故服食不辟于死生由青古白姑血尸
三鬼不去所致尔虽复断谷人体重滞淹淹
淡闷又所闷非真颠倒翻错邪淫不除由虫
在内摇动五神故也凡欲求真当先服制虫
丸制虫丸者一名初神去本丸也欲作真人
当先服制仙丸制仙丸者太上八琼飞精之
丹也夫求长生不死仙真之初罔不先服制
虫丸以除尸虫建长生之根也若人腹中有
虫宁得仙乎形中饶鬼安得真乎其虫凶恶
速人之死故当除之涓子告林曰我被帝召
卷七 第 8a 页 0140-090.png
上补中黄四司大夫领北海公去世无复日
也后林诣涓子寝静之室得书一幅以遗林
也其文曰五斗三一大帝所秘精思二十年
三一相见授子书矣但有三一长生不灭况
复守之乎能存三一名刊玉札况与三一相
见乎加存洞房为上清公加知三元为五帝
君后圣金阙帝君所以乘景迅雷周行十天
实由洞房三元真一之道吾饵木精三百年
服气五百年精思六百年守三一三百年守
洞房六百年守玄丹五百年中间复周游名
卷七 第 8b 页 0140-091.png
山看望八海回翔五岳休息洞室乐林草之
垂条与鸟兽而相激川渎吐精丘陵蓊郁万
物之秀寒暑之节弋钓长流遨游玄籁静心
山岫念真养气呼召六丁玉女见卫展转六
合无所羁束守形思真二千八百馀年实乐
中仙不求闻达今卒被召上补天位徘徊世
泽惆怅绝气吾其去矣请从此别子勤勖之
相飙室也林省书流涕徬徨拜空涓师之迹
亦绝矣夫玄丹者泥丸之神也其法出太上
素灵诀守三一为地真守洞房为真人守玄
卷七 第 9a 页 0140-092.png
丹为太微宫也林谨奉法术修行道成周观
天下游眷名山分形散景寝息丹陵卖履市
巷丑形试真得意而栖遁化不伦时人莫能
识也以汉元帝神爵二年三月六日告弟子
周季通曰我昨被玄洲召为真人上领太极
中候大夫今与汝别比明旦有云车羽盖骖
龙驾虎侍从数千人迎林林即日登天冉冉
西北而去良久云气覆之遂绝林未去之时
先是太极遣使者下拜为中岳真人后太上
又遣玉郎下拜为五岳地真人宫在丹陵也
卷七 第 9b 页 0140-093.png
弟子周季通曰予见先师得道为仙已三被
拜授乃登升盖洪德高妙玄韵宿感灵化虚
源神澄八方龙升凤逐飞步真门隐显津梁
观试风尘其道神矣其法珍矣非纸札粗意
所能述宣今聊撰其标略尔所冀将来有道
之士以游目也
   阳生
阳生者住少室西金门山山有金罂浆服之
得道
   王思真
卷七 第 10a 页 0140-094.png
王思真者不知其得道年代位为太上侍经
仙郎汉灵帝光和二年己未正月一日太上
老君降于天台山命思真披九色之韫出洞
玄大洞等经三十六卷以授太极左宫仙公
葛玄
   王仲都
王仲都汉人也一云道士学道于梁山遇太
白真人授以虹丹能禦寒暑已二百许年汉
元帝召至京师试其方术尝以严冬之月从
帝而游令仲都单衣乘驷马车于上林昆明
卷七 第 10b 页 0140-095.png
池环水驰走帝御狐裘而犹觉寒仲都貌无
变色背上气蒸炰炰然又当盛夏曝之日中
围以十炉火口不称热身不流汗后亦仙去
孙思邈尝于峨眉山栖真习道仲都与三五
人假为猎夫过其居试之因论长生之旨遂
授道思邈而去
   上成公
上成公宓县人其初出行久不还家后归语
其家人曰我已得仙因辞家而去人见其举
步稍高出虚空中良久乃没后汉时人也
卷七 第 11a 页 0140-096.png
   桐君
汉献帝建安三年员图国献鸣石鸡其色如
丹大如燕常在地中应时而鸣声能远彻其
国闻其鸣乃杀牲以祠之当声处掘则得此
鸡若天下太平翔飞颉颃以为佳瑞亦谓之
宝鸡人听地中以候晷刻道士云仙人桐君
采石入穴数里得丹石鸡舂碎为药服令人
有声气后天而死吴宝鼎元年四方贡珍怪
有琥珀燕置之静室自于室内鸣翔此之类

卷七 第 11b 页 0140-097.png
   刘晨
刘晨阮肇剡县人也汉明帝永安十五年二
人往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粮食乏尽望山
头有一桃木共取食之如觉少健下山得涧
水饮之并各澡浴又望见蔓菁菜从山腹出
次又有一杯流出中有胡麻饭屑二人相谓
曰去人间不远矣因过水深四尺许行一里
又度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妙世所未
有便唤刘阮姓名如有交旧也喜悦因语曰
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过家厅馆服饰无不精
卷七 第 12a 页 0140-098.png
华东西各有床帐帷幔七宝璎珞非世所有
左右直息青衣悉皆端正都无男女须臾下
胡麻饭山羊脯食之甚美又设甘酒又有数
仙客将三五桃至女家云来庆女婿各出乐
器歌调作乐日既向暮仙客各还去刘阮就
所邀女家止宿驻留十五日求还女答曰今
来此是宿福所招得至仙馆比之流俗何有
此乐遂住半年天气和适常如三二月百鸟
哀鸣无不悲思求归甚切女曰罪根未灭使
令君等如此更唤诸仙女共作鼓吹送刘阮
卷七 第 12b 页 0140-099.png
从此山洞口去不远至大道随其言而得还
家乡并无相识也乡里怪异乃验得七代子
孙传上祖公入山不出不知何在既无亲属
栖泊无所却欲还女家寻当年所往山路迷
莫知其处至晋武帝太康八年竟失二公不
知其所之也
   武丁
桂阳城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
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已被召
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织女何事渡河兄何
卷七 第 13a 页 0140-100.png
时当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去后三千年
当还耳明旦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
月七日织女嫁牵牛云
   玄都先生
玄都先生者授仙人黑玉天地钤经行而得

   蔡长孺
蔡长孺者蜀郡人服十精丸年三百岁色如
少童
   延明子高
卷七 第 13b 页 0140-101.png
延明子高者服麋角得仙
  崔野子
崔野子者服术以度世
   灵子真
灵子真者服桃胶以得仙
   任敦
任敦博昌人也少在罗浮学道后居茅山南
洞行斗步之道及洞玄五符能役召鬼神隐
身分形居山舍虎狼不敢触犯
   敬玄子
卷七 第 14a 页 0140-102.png
敬玄子修行中部之道存道守三一常歌曰
遥望昆崙山下有三顷田借问田者谁赤子
字元先土生二灵木双关侠两边日月互相
照神路带中天采药三微岭饮漱华池泉遨
游十二楼偃蹇步中原意欲观绛宫正值子
丹眠金楼凭玉几华盖与相连顾见双使者
博著太行山长谷何峥嵘齐城相接邻纵我
飞龙辔忽临无极渊黄精生泉底芝草披岐
川我欲将黄精流丹在眼前徘徊饮流丹羽
翼奋迅鲜意犹未策外子乔提臂肩所经信
卷七 第 14b 页 0140-103.png
自险所贵得神仙
   帛举
帛举字子高尝入山采薪见二白鹄飞下石
上即成两仙人共语云顷合阴丹就河北王
母索九剑酒服之至良子高闻仙人言就访
王母者得九剑酒还告仙人乞阴丹服之即
翻然升虚治于云中掌云雨之任(魏晋间有/帛和师河)
(北王母未审/是此人否)
   徐季道
徐季道少住鹄鸣山后遇真人谓曰夫学道
卷七 第 15a 页 0140-104.png
当巾天青咏大历蹠(真诰/作𨀅)双白徊二赤此太
素五神道之秘事也其语隐也大历者三皇
文是也季道修行得道
   赵叔期
赵叔期不知何许人学道于王屋山中时时
出民间闻有卜者在市叔期往见之卜者谓
叔期曰欲入天门调三关存朱衣正昆崙叔
期知是神人因拜扣头请其要道因以一卷
书与之是胎中记拜受之后合神丹而升天
   庄伯微
卷七 第 15b 页 0140-105.png
庄伯微者汉时人少好道不知求道之方惟
以日入时正西北向闭目握固想昆崙山积
三十年后见昆崙山人授以金液方合服得
(道真诰云想见昆崙山二十一年后服食入/中山学道犹存此法当复十许年后闭目)
(乃奄见昆崙存之不止遂见仙/人授以金液之方遂以得道)
   瞿武
瞿武后汉人也七岁绝粒服黄精紫芝入峨
眉山天竺真人授以真诀乘白龙而去今蜀
州有瞿君祠
   匡俗
卷七 第 16a 页 0140-106.png
匡俗字子希少以孝悌著称召聘不起至心
学真游诸名山至覆笥山上有湖周回数里
多生灵草异物不可识其傍有石井泉通湖
中又有石雁至春秋时皆能群飞复有小石
笥中有玉谍多记山名福地及得道人姓名
后服食得道
   卢耽
卢耽者少学道得仙后复仕为州治中每时
乘空归家到晓则反州尝元会期贺在列时
耽后至回翔阁前欲下次为威仪以帚掷耽
卷七 第 16b 页 0140-107.png
得一只履坠地耽由是飞去
   傅先生
傅先生者学道于焦山中精思七年遇太极
真人(真诰云太/极老君)与以木钻使之穿一石盘厚
五尺许戒云石盘穿仙可得也于是昼夜钻
之积四十七年钻尽石穿仙人来曰立志若
斯宁有不得道者即授以金液还丹服之度
世丹台录云升太清为南岳真人
   黄观子
黄观子少好道家奉佛道朝朝拜叩求乞长
卷七 第 17a 页 0140-108.png
生如此积四十九年后遂服食入焦山太极
真人以百四十事试之皆过遂服金丹而咏
大洞真经今补官为太极左仙卿
   石坦
石坦字洪孙渤海人也游赵魏诸名山得道
能分身同时请十馀家各家有一坦所言各

   张巨君
张巨君者不知何许人也许季山得病不愈
清斋祭泰山请命昼夜所诉忽有神人来问
卷七 第 17b 页 0140-109.png
曰汝是何人何事苦告幽冥天帝使我问汝
可以实对季山曰仆是汝南平舆许季山抱
疾三年不知罪之所在故到灵山请决死生
神人曰我是仙人张巨君吾有易道卜筮射
知汝祸祟所从季山因再拜请曰幸蒙神仙
迂降愿垂告示巨君为筮卦遇震之恒初九
六二六三有变巨君曰汝是无状之人病安
得愈乎季山曰愿为发之巨君曰汝曾将客
东行为父执仇于道杀客内空井中大石盖
其上此人上诉天府以此病谴汝也季山曰
卷七 第 18a 页 0140-110.png
实有此罪巨君曰何故尔邪季山曰父为人
搏耻蒙此以终身时与客报之未至客欲告
怨主所以害之巨君曰冥理难欺汝勤自首
吾还山当为汝请命也季山渐愈巨君传季
山筮卦卜喜于易占但不得巨君度世之方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七


卷七 第 18b 页 0140-1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