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50139a 页
卷六 第 1a 页 0140-048.png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六咸六
 (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修)
   木公
木公亦云东阳公亦云东王父盖青阳之元
气万神之先也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
服亦号玉皇君居于云房之间以紫云为盖
青云为城仙童侍立玉女散香真僚仙友巨
亿万计各有所职皆禀其命故男子得道者
名籍所隶焉校定功行上奏元始以禀命于
老君也一云木公即青童君治方诸山在东
卷六 第 1b 页 0140-049.png
海中
   九元子
九元子者炼紫金合神丹登仙其经曰庚辛

   上黄先生
上黄先生者修步斗之道得隐形法
   常生子
常生子者常漱水和玉屑服之以升
   长存子
长存子者学道成为玄洲仙伯
卷六 第 2a 页 0140-050.png
   张穆子
张穆子修太极上元年纪升仙后以此法授
龚叔进王文卿尹子房皆得道
   高丘子
高丘子殷人也好道入六景山中积五百二
十馀岁但读黄素道经服饵术后合鸿丹以
得陆仙游行五岳二百馀年后得金液以升
太清也今为中岳真人(真诰云墓在中山闻/喜县注云中山有女)
喜县闻喜乃属河东
   蒲先生
卷六 第 2b 页 0140-051.png
蒲先生者常乘白鹿采芝草于茅山
   童子先生
童子先生者于狄山学道修浴契铃经得仙
   九源丈人
九源丈人者为方丈宫主领天下水神及阴
精水兽蛟鲸之类
   宛丘先生
宛丘先生服制命丸得道至殷汤之末世已
千馀岁以方传弟子姜若春服之三百年视
之如十五岁童子彭祖师之受其方三首
卷六 第 3a 页 0140-052.png
   青乌公
青乌公者彭祖之弟子也身受明师之教精
审仙妙之理乃入华阴山中学道积四百七
十一岁十二试之有三不过后服金液而升
天太极道君以为三试不过仙人而已不得
为真人
   长桑公子
长桑公子者常散发行歌曰巾金巾入天门
呼长精吸玄泉鸣天鼓养丹田柱下史闻之
曰彼长桑公子所歌之词得服五星守洞房
卷六 第 3b 页 0140-053.png
之道
   蔡琼
蔡琼字伯瑶师老子受太玄阳生符还丹方
合服得道白日升天常以阳生符活已死之
人但骸骨存者以符投之即起
   列子
列子郑人也姓列名禦寇问道于关尹子复
师壶丘子林又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
之道九年之后能御风雨行弟子严恢问曰
所谓问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为轻道而
卷六 第 4a 页 0140-054.png
重利是以亡尝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知者
得道之后著书名列子见行世唐玄宗追号
为冲虚真人其书号冲虚真经宋徽宗封致
虚观妙真君
   庄子
庄子宋人也姓庄名周字子休生于睢阳蒙
县学老氏之道梁惠王时为蒙县漆园吏以
卑贱不肯仕楚威王以玉帛聘之欲以为相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欲以境土累矣庄子
方钓于濮水之上持竿不顾曰楚有神龟死
卷六 第 4b 页 0140-055.png
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
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
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庄子
曰子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二大夫遂去宋
王遣使聘于庄子庄子曰子见夫牺牛乎衣
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
为孤犊其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孰为有
国者所羁遂终身不复仕后得道著书名庄
子真诰云庄子师长桑公子受其微言谓之
庄子也隐于抱犊山中服北育火丹白日升
卷六 第 5a 页 0140-056.png
天补太极闱编郎下注云长桑即是扁鹊师
事见魏传及史记世人苟知庄生如此者其
书弥足可重矣唐玄宗追号为南华真人其
书号南华真经宋徽宗封微妙元通真君
   刘越
周时有匡先生名续修道于南嶂山后有一
少年数来相访言论奇伟先生异之问曰熟
子风猷有日矣借问乡邦姓字答曰予姓刘
名越居在山之左山下有石高二尺许叩之
即当相延先生如其语访之叩石已石忽自
卷六 第 5b 页 0140-057.png
开双户洞启一小鬟迎先生行数十步继有
二青衣绛节前导渐见台榭参差金碧掩映
珍禽奇兽草木殊异真人冠玉冠朱绂剑佩
来迎先生意欲留居之真人已觉谓先生曰
子阴功易满后会可期他日相从不晚也饮
玉酒三爵延龄保命汤一啜而出先生返顾
所叩石宛然如初他日复叩无所应矣(今庐/山太)
(平兴晋宫三门外即石建亭扁曰/仙石石上自有刘仙二字存焉)
   王果
王果楚之贤人也厌秽风尘臊膻名利遁隐
卷六 第 6a 页 0140-058.png
山林静退诸行一旦乘云而去
   鬼谷先生
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姓王名诩不知何所
人受道于老君入云气山采药合服得道颜
如少童居青溪之鬼谷因以为号苏秦张仪
问道于先生先生曰闻道易修道难二子世
心未冥可学游说以适今时之宜必得相其
国矣必不得相其死矣若不惧之当相传二
子请学之三年辞去先生云二子轻松乔之
永寿贵一旦之浮荣惜哉后复遗其书曰二
卷六 第 6b 页 0140-059.png
君足下勤劳驷马功名赫赫九州稽首春荣
到秋不得久茂日数将尽时讫将老子不见
河边之木乎仆马折其枝波浪漱其根此所
居者然也子不见崧岱之松柏乎华霍之梓
檀乎叶干青云根洞三泉千秋万岁无斤斧
之患元狐疫死者有鸟如乌衔草覆其面遂
活有司上闻秦始皇遣使赍草以问先生先
生曰巨海中有十洲祖洲有不死之草生于
琼田之中亦名养神芝其叶似菰而不丛生
一株可活一人耳先生在人间数百岁后不
卷六 第 7a 页 0140-060.png
知所之或曰鬼谷在嵩高之阳城也
   茅濛
茅濛字初成咸阳南关人也即东卿司命君
盈之高祖师鬼谷先生入华山修道后乘云
驾龙白日升天先是其邑歌曰神仙得者茅
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
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秦始皇闻
之改腊曰嘉平以希慕得仙
   西门君
西门君者少好道明诸谶纬以开山图授秦
卷六 第 7b 页 0140-061.png
始皇而不能用
   徐福
徐福字君房不知何许人也秦始皇时大宛
中多枉死者横道数有鸟如乌状衔草覆死
人面皆登时而活持草以问北郭鬼谷先生
而云祖洲上养神芝始皇乃谓可索得因访
求精诚得道士徐福发童男童女各五百人
(一云各/三千人)率楼船等入海寻祖洲不返不知所
在逮沈羲得道黄老遣福为使者乘白虎车
来迎由是后人知福得道仙传拾遗云唐开
卷六 第 8a 页 0140-062.png
元中有士人患半身枯黑御医张上客等不
能活其人聚族言曰形体如是宁可久全闻
大海中有神仙正当求仙方可愈疾宗族留
之不可因与侍者赍粮至登州大海侧遇空
舟乃寘所携挂帆随风可行十馀日近一孤
岛上有数百人如朝谒状须臾至岸岸侧有
妇人洗药问彼皆何者妇人指云中心床坐
须发白者徐君也又问徐君是谁妇人云君
知秦始皇时徐福耶曰知之曰此则是也顷
之众各散去士人遂登岸致谒具语始末求
卷六 第 8b 页 0140-063.png
其医理徐君曰汝之疾遇我即生初以羹饭
哺之器物皆奇小士人嫌其薄徐君曰能尽
此为佳餐也但恐不尽尔士人连啖如数瓯
物至饱而竭复以一小器盛酒饮之至醉翌
日又以黑药数丸与食利黑汁数斗其病乃
愈士人求住奉事徐君云尔有禄位未宜即
留当以东风相送毋愁归路远也复与黄药
一袋云此药善治一切病还遇疾者可以刀
圭饮之士人还数日至登州以药奏闻时玄
宗令有疾者服之皆愈
卷六 第 9a 页 0140-064.png
   郭四朝
郭四朝者周时燕人也兄弟四人同学道四
朝居长秦时得道来勾曲山南所住处作塘
遏涧水令深基遮垣墉今犹可识处(真诰云/今舍前)
(有塘乃郭四朝所造也高其墙岸盖水得深/但历代久远塘墙颓下耳注云今舍语似是)
(许长史宅宅前今乃有塘近西为堤墙即是/遏柳汧水而去郭千甚远郭千在北洞西北)
(今有大陂塘四朝先应在此未解舍前之/意恐长史于陂复立田业又有说在后)
朝乘小船游戏其中每扣舷而歌歌曰清池
带灵岫长林郁青葱玄鸟藏幽野悟言出从
容鼓楫乘神波稽首希晨风未获解脱期逍
卷六 第 9b 页 0140-065.png
遥林丘中(晨风谓上清玉晨之风非毛/诗所谓鸩彼将晨风之鸟也)浪神
九垓外研道遂全真戢此灵凤羽藏我华龙
麟高举方寸物万吹皆垢尘顾哀朝生惠孰
尽汝车轮(女宠不避席男爱不尽轮朝生蜉/蝣也以喻人之在世易致消歇耳)
游空落飞飙虚步无形方圆景焕明霞九凤
唱朝阳挥翮扇天津掩霭庆云翔遂造太微
宇挹此金梨浆逍遥玄垓表不存亦不亡(玄/垓)
(九垓皆八极之外九霞之顶名也飞登木星/亦名玄朗东阳之垓盖若士语卢敖云吾与)
(汗漫期于九/垓之上矣)驾欻舞神霄披霞带九日高皇
齐龙轮遂造北华室神虎动琼林香风合成
卷六 第 10a 页 0140-066.png
一开阖幽冥户灵变玄灭迹(四朝为玉台执/盖郎故云高皇)
(齐龙轮又云真法其司三官者六百年无违/坐超迁之四朝职满上补九宫左仙公领玉)
(台执盖郎中间久阙无人后以思和代四朝/也山在居民今犹呼一平泽地为郭千者是)
(四朝之姓尚存于民口也年年四朝每行皆/过请此地以造思和游看原阜下注云此是)
(茅传中原也按如此说郭千止是种植处非/居止也住处则长史宅果应是矣今塘墙既)
(颓决水不复甚伟人皆以为田耳然其地迂/阔小壅犹自成池可得泛舟而歌但无人能)
(追踪远世可叹如何后云自四朝年年行过/游看是上补去后犹复忆羡旧居所以数宴)
(良常眷/盼朋好)
   周太宾
周太宾秦时道士也同姜叔茂学道在勾曲
卷六 第 10b 页 0140-067.png
山种五果五辛菜货之以市丹砂今山间多
有韭薤即其遗种也(今呼为韭山在大茅西/甚多大韭又馀处亦有)
(蒜薤耳韭山/姜巴处也)二人并得仙太宾有才艺善鼓
琴能弹独弦而八音和以教糜长生孙广田
(广田即/孙登也)
   姜叔茂
姜叔茂不知何许人常与周太宾为友学道
修仙今在蓬莱为左卿南郑诸姜则叔茂之
后也叔茂曾作书与太极官僚云昔学道于
鬼谷道成于少室养翮于华阳待举于逸域
卷六 第 11a 页 0140-068.png
时乘飙轮宴于勾曲悟言永叹代谢之速物
存人亡我劳如何真诰曰秦时道士周太宾
及巴陵侯姜叔茂者来住勾曲山下又种五
果并五辛菜叔茂以秦孝王时封侯今名此
地为姜巴者是矣以其因叔茂而名地焉下
注云地号今亦存有大路从小茅后通延陵
即呼为姜巴路也但秦孝公时未并楚置郡
巴陵县始晋初不知那有巴陵之封恐是巴
蜀之巴故也
   龚仲阳
卷六 第 11b 页 0140-069.png
龚仲阳者受嵩山少童步六纪之法
   谷希子
谷希子者学道得仙为太上真官东方朔师
之受阆风钟山蓬莱及神州真形图(真诰云/谷希子)
(为太极/右仙公)
   王仲高
王仲高不知何所人也常在淮南市卜父老
传世见之面有童颜伍被言于淮南王刘安
安闻之欣然即使召至被曰仲高常在张猛
家臣与猛善每云仲高性简正难请求不可
卷六 第 12a 页 0140-070.png
以势屈臣当因猛致之安令具车乘遣被至
猛所招焉猛曰王先生昨云当暂行在近耳
亦时得相见今已出卜晚间还被待之须臾
便返见被大笑谓猛曰吾昨云近别正在此
客也即随被之安安出门迎之东面请受道
便执弟子之礼仲高曰某庸人耳仅得长生
不死之道他无所能惧所知浅不足以上献
大王殿下非有爱吝之心安因请弥至仲高
谓被曰吾欲授大王道王心志浮浅既不能
行亦不宜闻又曰黄帝吾父之长也昔师朱
卷六 第 12b 页 0140-071.png
襄君受长生之诀又师黄洞君受不死之道
于今已六千馀岁矣遂以道传安仲高后莫
知其所之
   公孙卿
公孙卿者学道于东梁甫山一云滋液山山
宫中有合成仙药得服之人立仙日月之神
并在宫中合药时颂曰玉女断分剂蟾蜍主
和捣一丸炼人形二丸颜色好汉武帝时方
士入海求蓬莱公孙卿先行见一老父牵狗
武帝以为仙人也冀获其真
卷六 第 13a 页 0140-072.png
   李少君
李少君字云翼好道入泰山采药修绝谷全
身之术遇安期生少君疾困扣头乞活安期
生以神楼散一七与服之即愈汉武帝初至
雍郊见五畤后常三岁一郊是时少君以祠
灶辟谷却老方见上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
老上方故铜器问少君对曰此器齐桓公十
年陈于柏寝(台/名)已而按其刻果齐桓公器一
宫尽骇以少君神数百岁人也少君言上祠
灶皆可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可
卷六 第 13b 页 0140-073.png
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蓬莱仙乃可见
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
期生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于是天子始祠
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一云少
君上言臣能凝汞成银飞丹砂成黄金服之
白日升天身竦则凌空伏入无间控飞龙而
八遐遍乘白鸿而九垓周溟海之枣大如瓜
钟山之李大如瓶臣食之遂生奇光师安期
授臣口诀是以保万物之可成也于是上甚
尊敬为立屋第抱朴子曰按董仲舒所撰李
卷六 第 14a 页 0140-074.png
少君家传云少君有不死之方而家贫无有
市以药物故出于幕以假途见钱道成而去
又按汉楚中起居注云少君将去也武帝梦
与之共登嵩山逢绣衣使者乘龙自云中下
云太一请少君帝觉语左右曰如我梦少君
舍我去也数日而少君病死入棺帝令发棺
无尸独衣冠在焉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六
卷六 第 14b 页 0140-07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