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四十五
海南白玉蟾著
武夷重建止止庵記
武夷之爲山考古秦人列仙傳蓋籛鏗於此
鍊丹焉籛鏗進雉𦎟於堯堯封於彭城後謂
之彭祖年及七百七十七歲而亡生平惟隱
武夷山茹芝飲瀑能乗風御氣騰身踊空豈
非仙也耶鏗有子二人其一曰籛武其次曰
籛夷因此遂名武夷山三十六峰第一峰九
曲溪頭最初曲其地也始則有太姥元君即
其地以結廬次則張湛繼其蹤而入室其後
有如魚道超魚道遠皆秦時之女眞入此而
隱焉然此地其深邃不可言四圍皆生毛竹
人有樵採而見之者因毛竹而目此二魚焉
毛女至今稱之晋人婁師鍾唐人薛邴皆於
此地鍊眞養元而去本朝又聞東京李淘眞
洛濱李鐵笛燕山李磨鏡相踵於其地卜築
也丞相李綱亦嘗訪此三李而符其夙昔夢
雪之夢蓋欲於此而建吏隱亭焉由是而後
有尼師數代人名其庵曰禪庵號其地曰禪
巖嗚呼奇人異士不世而出自爾庵亦傾壞
地皆荆榛但聞所謂止止之名而無稽考之
迹山南曾孫詹琰夫其字美中蓋世代簪紱
而胸宇英傑之人也一旦嘆曰太史公窮九
嶷韓文公登太華是皆思古而感慨者焉豈
好奇之謂也濁世仕路多阨塞不知結方外
友以爲井竈砂汞之學夫其或者可飛昇焉
可尸解焉仙有可求豈不容力非曰能之願
學焉忽有瓊琯白玉蟾自廣閩出而至武夷
適有披榛誅茆之意蓋亦契劵詹美中之臆
素從而搜訪止止庵之地關幾百年不踐之
苔剗三五里延蔓之草於是得其地焉歲在
公元1216年
嘉定丙子之王春始鳩工斲梓僝夫運甓然
而開創之難未幾而白玉蟾拂袖天台雁蕩
矣玉蟾言旋而庵始成美中固欲挽之以爲
三李隱居之設玉蟾蓋憚朱紫之往來而膏
車秣馬適所以廢吾事而汨吾心且自謂美
中曰庵成皆子之餘財餘力故也不彈指頃
堂宇落就非霹靂手誰能如是今但擇其道
寧心耐志守素樂靜之士延而居之使其開
墾數時花木繁盛而玉蟾此去羅浮入室回
必永身以住持之美中曰然又曰然則生先
既去也寧不爲我記其庵而盟他日之再來
乎玉蟾曰唯然是庵背倚幔亭峯面對虎嘯
巖左則天柱峯右則鐵梘嶂入去不數舉武
則有朱晦庵仁智堂出來纔一唤地則有魏
王會眞廟其間有冲佑觀脩廊數百間層樓
數十所玉笈錦囊舉皆御書瓊櫝琅龕悉儲
仙蜕大雲金身之招提實左右乎止止之庵
側後則瀑布懸崖萬丈雪化前則碧流盈溪
龍湫蛟漭上有天鑑池可以通弱水下有昇
眞洞可以透蓬萊若武夷千巖萬壑之奇千
山萬水之勝莫止止庵之地若也雲寒玉洞
煙鎖琪林紫檜封丹清泉浣玉猿隨羽客鶴
唳芝田鐵笛一聲羣仙交集螺盃三飲步虚
泠泠蓋可以歌太空紫虚之洞章吟玉靈羽
翮之仙曲然則塵埃不礙眼古今皆一時而
絳幔虹橋之事猶宛然矣奇哉青草青百鳥
吟亦可碁亦可琴有酒可對景無詩自詠心
神仙渺茫在何許武夷君在山之陰孤舟隻
棹歸去來瓊花滿洞何處尋豈非止止庵清
絶勝妙處也詹美中定知玉皇將再宴白玉
蟾亦將鍊七返九還之丹此日此文不徒作
也則然若異日有異事猶見止止庵不徒建
也嘗記元祐盛時人在霍童山建一茅庵謂
之寂寂不數年而庵之東已蜕矣而此庵遂
泯至隆興間再有人啓之一二年而所啓之
人乃遇向日先創庵者於是皆仙去事皆集
仙傳今而美中之事又蹤跡頗類之蓋止止
者止其所止也周易艮卦兼山之義蓋發明
止止之說而法華經有止止妙難思之句而
莊子亦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是知三教之
中止止爲妙義有如鑑止水觀止月吟六止
之詩作八止之賦整整有人焉止止之名古
者不徒名止止之庵今人不徒復興必有得
止止之深者宅其庵焉然則青山白雲無非
止止也落花流水亦止止也啼鳥哀猿荒苔
斷蘚盡是止止意思若未能止止者參之已
有止止所得者政知行住坐卧自有不止之
止非徒殢枯木死灰也予特止止之輩也令
記此庵之人同予入止止三昧供養三清高
上天一切衆生證止止止止非止之止止實
謂止其止之止而已矣海南白玉蟾識先野
後人幔亭曾孫龜峰詹琰夫立銘
贈知宫王南紀洞章
古熙策雲南飛庚伏正袢晴槐舞薰新蜩噪
晚止錫琳宫仰惟宫宰眞人江山態度風月
襟懷神仙中人不易得也嘗摭羣仙家譜奮
矣王祺則老聃之蘄著高弟也王楠則蒙莊
之函蘇道契也鬱單無量天則王雍御雷笈
梵監須延天則王紹識運曆魯人王碩鍊玉
雲丹於浮雍山秦人王喬鍊九神丹於天華
洞其後王長王敏出於漢晋王茂王載卿出
於魏唐近世雲鶴子作三一靈篇煙松子作
金丹樞要逍遥子作還丹結集清虚子作丹
道指迷皆其族人也其門天人隱顯殆莫一
二且云丹山之鳳必生鸞鷟赤澤之馬必生
麒麟有如仙裔繩繩名仙至人層見鱗出千
百歲下挺生眞人坐董洞天星弁左右葆毓
天粹扶剔幽奥咀太元之精採眞一之氣其
治心也如鏡内像其應世也如水中月休功
丕德光前絶後當世道俗曳手俯額目爭視
手爭指莫不曰其道如是其德如是乃作洞
章以歌之歌曰
黄道珠躔闕一點方寸無人洞門掩桑田未
變海水减琪樹開花緑苒苒小有瑶章落龍
虎月壇香冷宫誰主眞人颺下神霄鸞天騶
慘慘歸紫府千山萬山鎖青煙三樹兩樹啼
斷猿風飛楊花三月寒人在城門煙水村生
而神靈長威武笑携一卷黄庭去坐斷琳宫
主飦粥星弁霞裙滿堂廡四海横香航燭人
肘行膝步來如雲愛河翻波渺無際花生鐵
柱酆都春把握陰陽一呼吸長嘯一聲鬼神
泣仗劍唤雨輕撼環化篆召雷略舉筆當年
檄赴内道場黄麻紫墨星爭光歸來百廢喜
公元前206年
具舉規模輪奂重鋪張翻思龍漢元年事撞
破混元識行李滿鼎鉛霜火焰飛緑顔雪齒
君知否松竹瀟瀟生冷風白鶴一去草廬空
謁仙行贈萬書記
嶰管飛葭方孟籥青女仍前夜行惡連日東
風生峭寒黄鸝聲斷梅花落客來武夷訪靈
蹤八字洞門無鎖鑰溪頭昨夜添新雨桃片
滿溪紅灼灼蒼苔滿地空緑匀芳草無言煙
漠漠搗藥聲乾丹井寒虹橋一斷收霞幕千
古松風學鳳笙向晩清客滿林壑山光不動
舊松竹洞中慘慘悲猿鶴機巖學館空無人
紫嶺丹丘乆蕭索霧暗平林虎長嘯碧潭生
花老龍躍峭崖飛鳥不敢過萬丈蒼瓊眞峻
削山中金蟾不可尋石邊且取黄芝嚼我生
逍遥事落魄泉石煙霞得眞樂身披緑麻戴
青篛横擔碧藜躡芒屩只愛山林猒城郭却
猒膏粱愛藜藿冷眼石上入華胥夢見太虚
無斧鑿竭來洞中未半餉轉盻又覺經旬朔
今朝雲頭雨收脚欲歸又被溪山縳欲作此
地三間茅朝餐紅霞慕飲瀑已有神仙分定
縁定知道外無乾坤只愁天上多官府九轉
丹成未敢吞
畫中衆仙歌
不興飲盡孫權酒正欲畫屏筆脱手一點凝
墨狀生蠅剔之不飛心始驚獻之興來拈起
筆筆如解飛自鈎掣戲染松煙作牸牛脱似
偃角眠莎丘蕭賁深得鶴三昧胸中不與造
化礙一幅素綃如片天雪翎欲起凌蒼煙僧
繇醉後齁齁睡睡起濡墨作石塊擘山裂巖
而拏雲或如伏虎如露拳愷之畫蘭藏玉笥
開而視之已飛去安得翠葉成寒叢四景常
公元1216年
使飄春風聞道南齋宇文焕精筆妙墨掃蘆
鴈低頸吸水昂頸飛仿象荷枯沙瘦時唐有
處士吴道元丹青之餘多畫猿狀出抱子落
寒泉又如彎弓遶樹奔季成畫虎常作怒鬼
神不敢正眼覷但見紙上生淨獰開口解嘯
風悲鳴葉公好龍故學畫不覺心孔開一罅
紙上筆畫方似龍風髯浪鬛來爭雄韓幹畫
馬得滋味霜啼巧作追風勢可憐張口嘶無
聲只惜風稜瘦骨成江頭細草爲誰緑只有
風煙相管束阮瞻收拾草精神筆端與草私
爲春畫魚古有康靈叔擲頭擺尾萬鱗足紅
鱨紫鯉成隊行躍碎瑠璃跳上冰仁老胸中
有雪月畫出梅花更清絶魯直嗅之嫌無香
幻出江南煙水鄉張臻虚心而學竹風雨瀟
瀟生錦軸風枝雨榦欲化龍不堪裁杖扶葛
洪錢覲畫松掃煙雨松梢鶴立飛不去凌風
傲雪冷幾時翠色不改常清奇王維筆下多
山水千山萬水一彈指萬頃玻瓈碧欲流千
層翡翠波上浮有時畫出幾枯木一片落霞
間飛鶩有時畫出古澗泉浪花衮衮人不聞
有時花落鳥啼處正是千林俵秋雨有時日
暮鴉鳴時煙際鍾聲催月遲有時移却瀟湘
岸移入洞庭彭蠡畔有時掇過天台山相對
鴈蕩煙雨寒古人去後無人學學者往往得
皮殻鬼神却易狗馬難匠世未能窺一斑見
君丹青與水墨筆下剜出心中畫一發纔精
百發精留取後世不死名
拙庵
笑携黎杖倚寒松現世神仙一拙翁冠簡投
關離玉闕天人推出鎮琳宫身居星弁露裾
上心在煙都月府中豈是摩挲令髮黑不須
服餌自顔紅百年嬴得十分訥萬事算來俱
是空解識蜘蛛空結網能言鸚鵡被樊籠閑
將世味閑中嚼靜把天機靜處窮學巧不如
藏巧是忘機不與用機同虚空不語虚空廣
造化無聲造化公六賊奈人閑不得十魔見
我懶相攻凝神多得佯呆力養氣無非守口
功欲雨只消呼瀣滉要雷略自召靊霳人間
若也不容住學騎白鶴乗天風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四十五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四十六莱四
海南白玉蟾著
賛歷代天師
第一代天師正一靜應眞君諱道陵
字輔漢
雲錦山前鍊大丹六天魔魅骨毛寒一從飛鶴歸玄省煙雨瀟瀟玉局壇
第二代嗣師諱衡字靈眞
光和初載大丹成有甚工夫事漢靈夜半玉輿飛紫露春風春雨滿陽平
第三代係師諱魯字公期
笑把銅章尹漢中隱山斗米顯神功魏兵四畔臨河岸彈指波心萬丈峰
第四代諱滋字元微
鄱陽策杖抵巖顛舊有丹爐鎖暮煙今古一雙龍虎石侍郎仙去是何年
第五代諱昭成字道融
數千里外露陽神丹竈灰寒結紫雲兩虎歸林人不見數枝菌草鶴穿墳
第六代諱椒字德馨
丹書玉札隱琅函雲幾飛空鶴幾驂告别門人歸去後夜來素月落寒潭
第七代諱仲回字德昌
當年辟穀鍊仙丹召雨呼雷譬似閑四海有人膺法籙笑携笻去鶴鳴山
第八代諱迥字彥超
丹篆纔書泣鬼神年踰九十脱紅塵至今巖上結廬處夜半鳳凰棲緑筠
第九代諱符字德信
上饒山水甲江南一錫横飛欲結庵忽遇至人煙靄外歸來無語隱松巖
第十代諱子祥字鱗伯
滿室神光夜欲闌靈丹吐出掌中看當時鶴唳佳城外空有霓裳掩玉棺
第十一代諱通字仲達
閉户凝神四十年青鸞赤璽策雲軒瓊棺數月金軀冷滿室天香酹一樽
第十二代諱仲常宇德潤
鶴書曾詔赴宸京歸作分形化景人昨夜飲酣曾吐酒醒來又薄甕頭春
第十三代諱光字德昭
幾年辟穀學飛行撞破秋空一點青纔到暮林風月夜洞天隱隱步虚聲
第十四代諱慈正字子明
丹鼎能乾活水銀舉家一念贍貧民空中動破雲韶樂白鶴飛來風雨春
第十五代諱高字士龍
丹臺一點玉髯翁千古天師張士龍招弄谿山詩技巧吐吞風月酒神通
第十六代諱應韶字治鳳
一畝閑雲獨自耕草廬寂寂誦黄庭又言辟穀歸山後月夜時聞鐵笛聲
第十七代諱順字仲孚
貴谿一尉隱家山靜結茅廬三兩間九十歲時尸解日時人猶見是童顏
第十八代諱士元字仲良
神水華池養白鴉玉爐進火結丹砂仙家妙用無人識頃刻能開桃李花
第十九代諱修字德眞
玉局瑶篇龍鳳文三元開度士如雲翻身踏著蓬萊路浴罷焚香自入墳
第二十代諱諶字堅德
吸乾酒海一須臾冠冕元壇百歲餘不食人間煙火氣能傳天上電花書
第二十一代諱秉一字温甫
公元1217年
入腹金龜夢正疑琳房初誕謫仙兒丹傳祖印百來歲執簡歸仙地震時
第二十二代諱善字元長
參遍名山謁洞天相逢却是活神仙歸來换骨回陽日屈指人間九十年
第二十三代諱季文字仲歸
玉盂祝水起波雲筆下雷聲泣鬼神龍虎山前山後問先生活盡幾多人
第二十四代諱正隨字寳神
人在犁鋤煙水鄉結茅高卧小松崗勅封眞靜先生號一卷仙經一炷香
第二十五代諱乾曜
横握鏌鎁入洞天洞天漠漠掩寒煙仁宗親問金丹訣笑指斜陽噪亂蟬
第二十六代諱嗣宗
朱砂鼎裏鍊金晶默禱天皇入紫冥月落半山丹井水猿聲驚斷滿天星
第二十七代諱象中字拱辰
仁皇恩賜紫衣時方是寧馨七歲兒閑把洞章歌一闋不知鸞鶴滿天飛
第二十八代諱敦復字延之
棘圍戰罷笑歸來一寸功名心已灰白鶴何年歸洞府夕陽影裏野猿哀
第二十九代諱景端字子仁
當年仙去鶴巢空萬壑千崖夕照紅人在丹丘玄圃外瀟瀟松桂夜來風
第三十代諱繼先字遵正
築著成都人姓劉丹成蜕跡入羅浮瓊樓數紙御書在虚靜先生已掉頭
第三十一代諱時修字朝英
是箇清都一散郎凝神聚氣鍊丹陽片雲孤鶴無蹤跡半夜風寒萬里霜
第三十二代諱守眞字遵一
鶴頸龜腮骨已仙星壇長嘯誦瓊篇自從闕下歸仙後一枕清風幾萬年
木郎祈雨呪并註
乾晶瑶輝玉池東
乾者亥方也西北之位爲天門也天中之
晶乃瓊華瑶輝之境梵氣之上玉符之中
有玉池東際乃空洞之城是雷神所居之
所也
盟威聖者命青童
九天有无極盟威眞人乃聖者也眞人行
號令召命東方蠻雷神將姓朱名青童
擲火萬里坎震宫
擲火萬里乃雷師之威也流鈴八衝乃雷
母之權也自坎之震乃自北而東也地從
東北而生故東北乃雷府之宫故易曰雷
在地中復也
雨騎迅發來太濛
雷車雨騎風駕雷轅皆雷神部從也奮迅
自空中而來故曰來太濛也
木郎太乙三山雄
太乙碧玉之府乃木郎皓靈神君居其左
主祈雨瑞華東靈神君居其右主祈雪左
宫有三山右宫有四壘木郎乃太乙府左
宫三山之雄神也
霹靂破石泉源通
雷神以雷槌雷斧破石通其旱涸之泉源
也
坤震巽土皓靈翁
坤屬西方震屬東方巽巳屬南方以西方
之金尅東方之木以東方之木生南方之
火生中宫之土土能尅水水師乃皓靈翁
也欻火神居西方主帥辛判官在東方邵
陽雷公在南方五方蠻雷會於玉樞使相
之中宫玉樞乃斗樞也斗中有都水使者
乃皓靈翁也是故激厲如是
猛馬四張欻火衝
雷神四方馳猛馬中宫欻火飛空下乃雷
呪中語
流精鬱光奔祝融
水神名玄溟字流精雨神名漭滉字鬱光
火神名回禄字祝融以水神雨神驅奔火
神也
巨神泰華登雲中
泰華乃東嶽上卿巨神乃西嶽白虎神主
也奔迸於雲中也
墨旛皂纛揚虚空
墨旛皂纛狀似陰雲飛揚虚空沛然下雨
掩曦蒸雨屯雲濃
屯聚濃雲掩隱炎曦釀陰雨也
閼伯撼動崑崙峰
南方熒惑星君下有閼伯神君撼動崑崙
之山頂有天河也此言火神動山嶽傾天
河也
幽靈翻海玄溟同
水神名玄溟波神名翻海江神名幽靈此
言波神用力與江神用力而水神亦同力
行雨也
馮夷鼓舞長呼風
六波天主帝君乃馮夷也鼓舞長呼起風
雨也
蓬萊弱水興都功
蓬萊有都水使者弱水有水功使者
龍鷹捷疾先禦兇
雷府有火龍之車火鷹之騎先禦炎兇也
朱髮巨翅雙目彤
欻火律令鄧大帥有朱髪兩畔肉翅銀牙
耀日
雷電吐毒驅五龍
雷公電母吐威毒之氣驅五海之龍
四溟靉靆羅陰容
四海黯靄森羅陰色
一聲四海改昏蒙
霹靂一聲則四海之内改炎熱而爲昏蒙
雨陣所至川流洪
雨騎如陣飛空而至川流洪水
金光流精斬旱虹
金光流精乃西南雷神人首神身仗火劍
斬螮蝀也
洞陽幽靈召靊霳
洞陽幽靈乃東北雷神人首魚身號召雷
師靊霳也
玉雷浩師變崆峒
玉雷浩師乃東南雷神人首龜身變陰黑
之色滿雷府崆峒之城也
虚皇泰華掃妖燼
虚皇泰華乃西北雷神人首蛇身掃蕩爲
旱之妖燼
羣梁玄黄號前鋒
羣梁玄黄乃風神也風神號於雷陣之前
鋒
祠泉恣蜃威天公
祠者禱也泉者龍潭也恣者縱也蜃者蛟
虬也威天公者施行天公之威也
欻火律令翻穹窿
欻火律令鄧元帥飛衝於穹窿虚空之表
鞭擊妖魅驅蛇蟲
旱魃旱妖乃爲旱之鬼魅異蛇怪蟲乃倦
晦之隱龍
勾婁吉利炎赫蹤
勾婁吉利之言在雷府乃火龍之字言火
龍有炎炎赫赫之蹤
事見方丈王侍宸紫微雷書
登僧澤頤悉聽從
登僧澤頤之言在雷府乃火車之字言火
陣元帥聽從五雷之號令也
事見方丈王侍宸雷書
織女四哥心公忠
織女四哥之言在雷府乃霹靂大仙其心
公忠爲民祈雨
輔我救旱助勛隆
雷神風神雨神電神助吾救旱按法書云
救旱一次以其陰功陞轉一階准活一百
二十人大旱過兩旬者遷三階
赤鷄紫鵝飛無窮
唐天師葉法善雷書中有赤鷄紫鵝之符
投於東南水甕中誦木郎呪可致風雨
事見方丈法書
攝虐縳崇送北酆
攝虐龍縛旱祟送於北陰天獄以考其亢
旱之咎
勅紫虚元君降攝急急如火鈴大帥律令
紫虚元君乃玉樞使君火鈴大帥乃閼伯
神君也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四十六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四十七莱五
海南白玉蟾著
法曹陳過謝恩奏事朱章
上清大洞寳籙弟子五雷三司判官知北極
驅邪院事臣白玉蟾稽首再拜
上言臣聞太極仙翁有言曰學法之士如赤
體拶白刃耳臣觀此言莫不戰慄虚靜先生
張繼先有言曰人生百年一彈指閉眼風刀
即立至臣觀此言愈增驚悸臣末學庸輩濫
居道閫措心立教朝夕駭憂自愧疏愚戒德
違缺四方學者來如牛毛設若普接而授之
以道德又恐泄露天機苟若不納而驚之以
戒條則是障拒後學或若擇善拔尤而間度
一二復慮庸者隙進鄙者薄來臣夙荷師恩
叨傳法奥寳佩心印未嘗輕慢仰遵科戒如
履薄冰晦迹遁名莫敢彰露臣童髫何知自
護毛羽仰惟三寳洞察愚衷豈容飾辭委實
眞禱以今吉辰伏地貢章一通上詣三天曹
謹據太上三五都功正一盟威弟子施某等
昨各已録心詞上奏天庭乞行傳度已爲謄
申部省依科給帖充授法職尋即擇日建壇
剖符破劵撥將統兵分司隸事然後以蘂殿
琅書心傳口訣兹則同發誠心謹取今月某
日虔就武夷山昇眞玄化洞天修設三界高
眞謝恩清醮幾分延奉上眞仰酬玄造更析
景貺及臣等身臣愚輒以己見爲陛下陳之
夫法士有大不易者七有深可畏者六何哉
謂如世俗澆漓風教隳墮迷迷相指以盲指
盲此則遇眞師之難所以爲大不易者一也
文書謬誤訣法乖舛罡中落步呪中漏句此
則得眞法之難所以爲大不易者二也科戒
嚴明條律警肅難行易犯迷眞者多此則奉
眞戒之難所以爲大不易者三也坌火焚和
淫風鼓善正氣斲喪元精凋敗此則全眞氣
之難所以爲大不易者四也上眞威儀神將
服色方寸難思一念不純此則存眞想之難
所以爲大不易者五也天神地祇正直威儀
監功建節紏察絲毫此則辦眞心之難所以
爲大不易者六也朝昏告急寒暑請行不敢
苟財愈當戮力此則立眞功之難所以爲大
不易者七也所傳法書符圖印訣妄示非人
必招風雷地獄鋒戟裂體之報此乃深可畏
一也所稟戒律非時外色輒有侵犯必招灰
池地獄火焰烙體之報此乃深可畏二也欽
奉三寳朝謁靈眞不知避忌必招火網地獄
風刀考身之報此乃深可畏三也神將香火
朝夕不虞號召失節必招寒冰地獄黄繩束
頸之報此乃深可畏四也用心輕重處事高
低或勤或惰必招鐵丸地獄犁牛耕舌之報
此乃深可畏五也行法既顯必有襯賄多致
貪婪必招黑暗地獄萬苦遏身之報此乃深
可畏六也以此七之大不易六之深可畏言
之使臣竦肩縮頸心痛鼻酸臣一介昏庸仰
賴
太上慈悲許容臣等披肝瀝膽雪罪首愆苟
有愆尤俱蒙赦釋臣所奏前件受法弟子幾
名伏望
聖慈特賜勅旨允臣所奏付太玄都省檢照
前後所申即行遍報諸司合屬去處仍乞指
揮差撥法中合干將帥部領兵馬統轄吏典
應時降赴法官姓某等各人法壇香火衙治
之所駐劄防禦聽候呼召兵隨印轉將逐符
行凡遇行持遂依法令發遣符命祈禱驅禳
大闡靈通明彰報應名標玉籍職領金斑膺
掌握將兵之權涖紏察鬼神之政代天行化
爲國救民斬妖除魔芟邪立正得蒙允可且
喜且驚勉勵身心私自積累三千功滿八百
行圓别詣仙都各期遷選九玄七祖同獲善
功六道三塗普沾善果臣愚謹因二官直事
正一功曹左右官使者陰陽神决吏罡風騎
置吏驛馬上章吏飛龍騎吏等官各二人出
操臣所爲施某等進拜法壇傳度首過謝恩
奏事朱章一通上詣三天曹請進太上虚无
丈人宫太清曹治紫靈宫伏願告報臣誠惶
誠恐頓首稽首再拜以聞
公元1451年
太清玄元太上无極大道太上道君虚无丈
人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帝君天帝丈人九
老仙都君九炁丈人百千萬億重道炁千二
百官君太清玉陛下臣姓白係金闕選仙舉
進士見在冲佑觀東南隅醮壇所伏地聽命
懺謝朱表
上清大洞寳籙弟子五雷三司判官知北極
驅邪院事(臣)白某
右某言伏以紫鸞嘯月青皇垂羽葆於樞宫
白鶴呼雲赤帝降霓旌於機舍奉
金闕絲綸之詔下瑶臺契券之符與黔庶以
赦愆爲羣黎而弭禍辦棗栗柏松之篚腆仰
楓槐柳杏之星壇建破甲庚推側魁罡之象
坎離子午步占晦朔之躔以心詞上瀆於龍
顏願
聖意下觀於蟻牘恭惟
北極紫微中天太皇大帝(陛下)道媲元始德
契昊天烟殿垂衣霜臺降輦陽明大聖統廉
貞武曲以贊襄陰精明君協文曲禄存而毗
輔洞明掌威福之柄隱元隸生殺之權破軍
居水位之尊北極領星河之政有禍皆禳而
有罪皆懺無病不治而無邪不摧(臣)以大宋
國福建路建寧府崇安縣武夷山冲佑觀管
轄道士施某叨屬人倫幸沾聖化凡胎肉質
火宅塵勞六根招貪愛之愆三業致昏迷之
譴八卦有方隅之干犯五行慮運度之變更
三官追魂四府隸咎連邅頻併疾厄綿延發
露愚衷僣干天聽瓊輝俯燭璧耀分輝驚羊
神玉驅命位身宫之厄陀羅使者殄年連月
蹇之憂北斗六十曹官電掣七傷八難南陵
七千神將雷轟九横三灾斗中天罡斬妖邪
而息禍躔外太乙消兇毒以潜蹤天關飛晨
丹元合景玄冥除瘟疫之孽瑶光滅水火之
灾却神煞土氣之侵凌糾司命竈君之注射
酆都削籍嶽府除名官符病符口舌符頓然
殞滅報障業障煩惱障自此驅除法療功曹
錫梵府六晨之藥天醫使者降仙都九轉之
丹五炁周流六脉安靜三宫升降七液冲融
榮衛寧和經絡爽暢勾陳隱景華蓋藏形酌
水獻花不胜虔切跼天蹐地願賜厖洪謹爾
敷陳早希昭報(臣)謹具表奏以聞(臣)誠惶誠
恐頓首稽首謹奏謹白
公元1456年
太歲丙子嘉定九年正月日上清大洞寳
籙弟子五雷三司判官知北極驅邪院事
(臣)白某表奏(臣)姓白係金闕玉皇選仙舉
進士見在醮壇所伏地聽命
表奏法壇傳度首過謝恩朱章
泰玄都正一平炁係天師清微天化炁南嶽
先生赤帝眞人神霄玉府五雷副使上清大
洞經籙弟子臣某稽首再拜
上言(臣)竊謂陳章奏牘所以開懺謝之門也
飛神御氣所以入朝謁之路也傳眞度妙所
以襲正一之風也陞秩登斑所以按薦舉之
法也承流宣化所以闡驅禳之教也芟邪立
正所以崇清淨之道也(臣)得以言之方寸未
澄徹者豈知道之清淨訣法未靈驗者豈知
教之驅禳言行未純粹者豈知法之薦舉眞
僞未辨明者豈知風之正一形神未洞融者
豈知路之朝謁迷愚未警悟者豈知門之懺
謝故兹不易之理也(臣)乃知之悛心首過然
後可以陳章奏牘凝心聚神然後可以飛神
御氣鞭心學道然後可以傳眞度妙正心誠
意然後可以陞秩登班盡心利物然後可以
承流宣化洗心潔己然後可以芟邪立正
陛下以爲然耶否耶(臣)之所以陳章奏牘者
趑趄乎太虚寥寞之間若是而飛神御氣者
亦無他故蓋於五濁惡世之中爲
陛下擇賢選德僅有一人焉必欲因是而傳
眞度妙使之陞秩登班承流宣化芟邪立正
設有片善寸長足以少裨天政雖(臣)之功也
皆
陛下之事也如是而顯揚道法如是而表率
世俗昭然於人天耳目之間則三界萬靈豈
勝幸甚(臣)以今吉辰伏地貢章一通上詣三
天曹伏爲九紫離宫斗牛分野大宋國施某
詞稱命係某生上屬某星係天師某治某炁
公元1216年
言被中元三炁君召即日謹齎香信叩頭詣
道自陳竊念某叨居盛世獲簉玄邦濫綴簪
裳幸傳教法雖勤講究未悟靈眞忝遇師縁
輒紬臆悃虔誠俯地發露盟天願傳天上九
靈飛步章奏大法一階騰神飛章朝謁關奏
復自稽顙興嗟希有難遇併傳
太上紫樞玉晨洞陽飛梵鍊度大法一階攝
召幽靈行持鍊度拜章既爾鍊度復然苟有
驅禳以何感應仍受
太上五雷大法一階禱雨祈晴呼風召雪封
山破洞伐廟除邪斬馘蛟龍制伏狼虎驅除
旱魃掃蕩蝗螟療病禳灾賞善罰惡盡肘步
膝行之切願心傳口授之眞(臣)按如詞言不
容杜隱昨爲謄申都省已嘗飛奏
天庭幸玉籍以標名必金班而註秩擇日建
壇而度法依科撥將以交兵歃血飲丹剖環
析劵尚慮告盟之際及當傳授之間揣已何
堪捫心有愧或萬一褻眞而獲譴故再三對
帝以陳情念蠧爾之愚厖賴惠然而貸宥臣
以某七生罪眚三世愆尤願開無垢之門使
有自新之路尋眞毳妙法學到於希夷鍊靜
凝虚心自然於清淨顧領户化民而黽勉願
登仙度世以逍遥七祖先亡咸希超度諸司
將吏併乞榮遷三界蒙恩萬靈獲福苟非
太上大闡慈悲豈許小臣輒申悃愊臣愚謹
因二官直事正一功曹左右官使者陰陽神
决吏罡風騎置吏驛馬上章吏飛龍騎吏等
官各二人出操臣所爲施某進拜法壇傳度
首過謝恩朱章一通上詣三天曹請進
太上虚无丈人宫太清曹治紫雲宫伏願告
報(臣)誠惶誠恐頓首再拜以聞
公元1451年
太清玄元太上无極大道君虚无丈人太上
老君太上丈人天帝君天帝丈人九老仙都
君九炁丈人百千萬億重道炁千二百官君
太清玉陛下
太歲年月日具位(臣)白某表奏
(臣)姓白係金關玉皇選仙舉進士見在冲
佑觀聽命
雷府奏事議勳丹章
泰玄都正一平炁係天師清微天化炁天嶽
先生赤帝眞人上清大洞寳籙弟子(臣)白某
稽首再拜
上言(臣)乃神霄典雷小吏也粗諳雷霆所典
之事忝佩雷霆所授之書飽識雷霆所行之
法然於其間紀述或訛傳授或泛是以繁中
指迷謬中訂正玄處得訣妙處得呪難知而
易行難傳而易學(臣)所學臻此悉爲
陛下言之(臣)聞陰陽二炁結而成雷既有雷
霆遂分部隷九天雷祖因之以剖析五屬神
霄眞王用之以宰御三界質之於金笈考之
於玉籙謂如五雷者嘗有疑焉玉樞之雷書
曰一乃天雷也二乃神霄雷也三乃水官雷
也四乃龍雷也五乃社雷也神霄之雷書曰
一乃風雷也二乃火雷也三乃山雷也四乃
水雷也五乃土雷也大洞之雷書曰一乃聖
充威靈震動雷也二乃震雷哮吼霹靂雷也
三乃八靈八猖邵陽雷也四乃波捲水雷也
五乃正直霹靂閃電大洞雷也仙都之雷書
曰一乃天雷也二乃地雷也三乃風雷也四
乃山雷也五乃水雷也北極之雷書曰一乃
龍雷也二乃地雷也三乃神雷也四乃社雷
也五乃妖雷也太乙之雷書曰一乃東方青
氣木雷也二乃南方赤氣火雷也三乃西方
白氣金雷也四乃北方黑氣水雷也五乃中
央黄氣土雷也紫府之雷書曰一乃春雷也
公元1216年
二乃夏雷也三乃秋雷也四乃冬雷也五乃
軒轅雷也玉晨之雷書曰一乃紫微雷也二
乃酆都雷也三乃扶桑雷也四乃嶽府雷也
五乃城隍雷也太霄之雷書曰一乃甲乙雷
也二乃丙丁雷也三乃戊己雷也四乃庚辛
雷也五乃壬癸雷也太極之雷書曰一乃神
霄雷也二乃地府雷也三乃水官雷也四乃
九州雷也五乃里域社廟雷也太上所傳雷
書若夫前件十本所載各有異同古之五雷
未審以何爲正者也世傳三十六雷猶可疑
也抑又可議也一曰玉樞雷二曰玉府雷三
曰天卜玉柱雷四曰上清大洞雷五曰火輪
雷六曰灌斗雷七曰風火雷八曰飛捷雷九
曰北極雷十曰紫微璿樞雷十一曰神霄雷
十二曰仙都雷十三曰太乙轟天雷十四曰
紫府雷十五曰鐵甲雷十六曰邵陽雷十七
曰欻火雷十八曰社令蠻雷十九曰地祇火
鴉雷二十曰三界雷二十一曰斬壙雷二十
二曰大威德雷二十三曰六波雷二十四曰
青草雷二十五曰八卦雷二十六曰混元鷹
犬雷二十七曰嘯命風霆雷二十八曰火雲
雷二十九曰禹步大統攝雷三十曰太極雷
三十一曰劍尖雷三十二曰内鑑雷三十三
曰外鑑雷三十四曰神府天樞雷三十五曰
大梵斗樞雷三十六曰玉晨雷此而謂之三
十六雷是耶非耶所謂五雷則雷法何其多
耶抑神仙至人役使異妙耶抑經籙文書紀
録不一耶謂如天洞天眞之神畢火畢眞之
神天烏天鎮之神威猛丁辛之神冰輪水鉢
之神流光火輪之神滴昔喝伽之神太乙元
皇之神咬網雀舌之神天雷風領之神火猪
黑犬之神火鷹腥煙之神天關霹靂之神鐵
甲飛電之神仙都火雷之神山雷火雲之神
風火元明之神火伯風霆之神勾婁吉利之
神織女四歌之神玉雷浩師之神洞陽幽靈
之神四明公賓之神火光流精之神虚乗太
華之神金精清思之神蒼牙鐵面之神散煙
靂黑之神雷主閼伯之神木狼奎光之神欻
火律令之神邵陽火車之神狼牙猛吏之神
六波捲水之神飛鷹走犬之神流金火鈴之
神此之三十六神或曰三十六雷不容無疑
焉今而摭之於丹霄景書則箕星所以掌天
雷也房星所以掌地雷也奎星所以掌水雷
也鬼星所以掌神雷也婁星所以掌妖雷也
天雷屬箕星故有天烏天鎮天洞天眞之神
地雷屬房星故有雷主閼伯火伯風霆之神
水雷屬奎星故有木狼洞陽金精浩師之神
神雷屬鬼星故有欻火律令邵陽狼牙之神
妖雷屬婁星故有丁辛滴昔喝婁伽夜之神
故(臣)獨以此爲正也古今所傳雷法凡數階
矣其彰靈著驗赫赫然於天下後世夫雷霆
不可掩之物人誰不知其有雷也雷霆者所
以彰天威所以發道用天威無所彰則幽明
異致孰爲之禍福也道用無所發則陰陽二
氣孰爲之生殺也陰陽二氣而發道用所可
以彰天威以幽明異致而彰天威則可以發
道用是故嘏不晦賞也眚不匿罰也若夫毗
祠列社皆祭祀也靈壇古跡皆鬼神也其間
必有慈孽也富室賤隸皆享受也端人詭士
皆流輩也其間必有善惡也鬼神有罪則流
輩何以訴之流輩有釁則鬼神何以鳴之於
戲皇天所以建雷城設雷獄立雷官分雷治
布雷化示雷刑役雷神統雷兵施雷威運雷
器是皆斡賞罰之柄宰生殺之權以之於陰
界可以封山破洞斬妖馘毒以之於陽道可
以除兇誅逆伐奸戮虐宜乎發道用也彰天
威也此陰陽二氣得其施設也幽明異致得
其影響也天地之内萬物峙立未有不禀陰
陽而生生者也所以有形有想者爲人無形
有想者爲鬼人處於陽鬼處於陰以是而出
入四生循環六道苟非天有雷霆則何以示
刑憲而訂頑砭愚者乎念(臣)夙生慶幸叨簉
雷斑誓願行持未嘗少懈以今吉辰伏地貢
章一通上詣三天曹謹遣(臣)法中風火元明
君火伯風霆君雷主閼伯神君火鈴霹靂天
仙蒼牙鐵面大仙龍雷捲水神君風火龍騎
震天沸海神君霹靂火光銀牙耀目神君欻
火律令大神雷公火車元帥三五鐵面火車
大將軍三五邵陽主帥將軍霹靂火車腥煙
使者四聖聽察迴車使者浮雲降雹力士横
身飛雲使者移山翻海鐵甲使者洞風鼓震
天威赤文使者風雹金鈴火鈴使者五雷飛
捷使者雷陣左右使者散雲送火禁炎使者
西臺雷雨吏負天擔石太微令威劍震靈吏
四季風雨令玉光金精上吏吞魔啖妖天甲
神吏丹元刑部都吏擒龍捉孽撼山神君吹
海颺波靈華猛吏飛雲走電神吏太歲將軍
掌疫癘使者五方雷公將軍天雷晃光將軍
水雷電光六龍將軍玉樞殿下左右二神將
北極殿下左右二神將蓬萊雷霆司左右二
神將三十六雷鼓力士嘯命風雷大將五雷
諸司將帥五雷諸司吏兵五方蠻雷使者隨
章同詣都宫閲量勛烈磨勘功勤註者爲升
授者爲轉差者爲除選者爲擢約以今年十
二月辛亥日遣令五雷官吏將兵預赴元應
公元1456年
太皇府録功紀續併於丙子年正月初一日
天臘之晨徑上
公元1216年
玉清朝謁乞於三月初七日得預天曹舉選
賞會至於正月初一日甲子之晨太乙簡閲
神祇之旦使五雷將吏各獲一功聽候正月
十五日上元天府官賜福之晨悉赴
北極紫微璿樞宫例出一職各轉一資(臣)當
願九玄七祖同獲昇遷三界鬼神咸沾福利
然後願臣祈晴禱雨召雪興雲攝電呼雷驅
風降雹封山破洞伐廟除魔誅斬蛟龍制伏
狼虎驅禳水火遣逐旱蝗爲民禳灾驅邪治
病行遣符命顯現報應(臣)伏望
陛下降注紫靈玄一之炁流入(臣)身中三焦
五臟之内灌溢三元九宫之中令(臣)心廣體
胖神清氣爽學道得道求仙得仙(臣)愚謹因
二官直使正一功曹左右官使者陰陽神訣
吏科車赤符吏罡風騎置吏驛馬上章吏飛
龍騎吏等官各二人出爲(臣)操今辰所上雷
府奏事議勳丹章一通謹上詣三天曹請進
太上虚无丈人宫都候曹治太白宫伏願告
報臣誠惶誠恐稽首再拜以聞
公元1451年
太清玄元太上无極大道太上道君虚无丈
人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帝君天帝丈人九
老仙都君九炁丈人百千萬億重道炁千二
百官君太清玉陛下
公元1455年
維皇宋太歲乙亥嘉定八年冬十有二月
公元1215年
二十七日辛亥吉時於武夷山冲佑觀之
西南隅再拜上(臣)姓白係金闕選士見在
拜章所聽命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四十七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四十八莱六
海南白玉蟾著
先生曲肱詩
昔在青華第一宫秪縁醉後怒騎龍傾翻半
滴金瓶水不覺人間雨發洪
玉皇有勅問神霄誰去騎龍亂作妖自别雷
城一迴首人間天上已相遼
謫居塵世意徘徊鍊盡金丹待鶴來歸去神
霄朝玉帝依前命我掌風雷
五雷深鎖玉清宫白鶴呼風唳碧空說著這
般辛苦處三千玉女蹙眉峰
太一天皇謁紫清翠娥百萬擁雲軿當時不
合抬頭看忽見天丁叱火鈴
我不生嗔怨玉皇翠娥無復舞霓裳如何天
上神仙女染污清都一散郎
夢斷南柯覺昨非因縁盡處兩分飛寒松空
鎖翠娥夢我獨于今未得歸
玉府官僚無甚人上皇憐我最辛勤忽然詔
下催歸去猿叫萬山空白雲
瑶池王母宴羣仙兩部笙歌簇綺筵誤取一
枚仙李喫又來人世不知年
我到人間未百年恰如頃刻在三天向來我
本雷霆吏今更休疑作甚仙
往昔逍遥在太華朝餐玉乳看瓊花當年身
著六銖服不識人間有苧麻
做到天仙地位時三遭天譴落天墀却嫌天
上多官府且就人間洞府嬉
白雲隨我見天台又趁金華路上迴棲鳳亭
中留不去武夷山下野猿哀
說與清風明月知揚州有鶴未能騎夜來五
鳳樓前看天上白雲空自飛
跣足蓬頭破衲衣悶來飲酒醉吟詩廛中走
遍無人識我是東華大帝兒
這回空過二十年肉重不能飛上天抖擻衲
頭還自笑囊中也没一文錢
我有隨身一顆珠見時似有覓時無金雞叫
罷無人見月射寒光滿太虚
不識看經不坐禪飢來喫飯困來眠玉皇若
不開青眼却是凡夫骨未仙
不把雙眸看俗人五湖四海一空身洞天深
處無人到溪上桃花幾度春
桑田變海海成田這話教人信也難只有一
般輸我處君王未有此清閑
題棲鳳亨
亭前緑密玉成叢鳳宿枝頭煙雨空簫管一
聲人未寢滿林明月浸清風
聲傳琴瑟風生枕影瀉琅玗月滿庭白鳳飛
來枝外宿夜深點破一林青
竹也多年管風月鳳兮幾夜宿雲煙林間有
客吹簫去竹化成龍鳳入天
潘氏亭前飲一宵酒酣對竹嘯瓊簫不知棲
鳳來多少鳳去人歸竹寂寥
清勝軒夜話
殘燈結花滿堂紅酒興未已詩興濃寒雲蠹
星鎖翠空一林幽竹夜呼風逸士倚樓嘯玉
龍蟬聲泣露落梧桐把手論文開心胸黑甜
相催話未終香篆飛蛇穿簾櫳鄰雞唤曉何
處鍾摩挲醉眼欄干東茶鐺無火召玉童三
子芒鞋七尺笻踏破青山緑幾重
夜宴清勝軒吟呈倪梅窗吴道士隱
南
山前浩歌覺聲乾長嘯直入碧雲關梅窗主
人携百壼一夜談話秋雨寒燈紅吐出玉虫
巧道人大嘯拍床吼連榻隱南吴庚契要看
紙上生蛇走停盃撑眼發詩顛横捉一筆半
欲眠笑把崑崙蘸滄海寫出新詞數萬篇
題清勝軒壁
奇花兩朵香一爐片心無事便清虚壁頭有
琴床有劍浩歌梵曲聲虚徐物外志趣本不
俗山軒清勝萬事足自勸之酒三兩盃無爭
之棋三兩局
再題清勝軒
滿林幽竹夜來風南極一點飛寒空玉爐異
香遶琳宫此間知有神仙翁清勝軒中頗幽
絶白鬚道士持檀笏眉毛掀起溪上雲眼光
爍破峰頭月瓊房壁上掛瑶琴把劍舞罷千
古心蓬萊一别醉吹笛令日一見歌長吟天
祇呵道緑煙起滿前王趙皆珠履倦虬縮尾
青蛇死彈指傾倒天河水砂篆一揮走神鬼
雷電霹靂動天地信知妙用古所無猶未收
拾歸天衢月冷風清白鶴唳寳旛飛霞遶玉
壺武夷散人好詩酒昔者見君今番無
題清虚堂
月移花影來窗外風引松聲到枕邊長劍舞餘烹茗試新詩吟就抱琴眠酒醅初潑青螺髓香篆常燒紫馬鞭九曲溪頭冲佑觀清虚堂裏有神仙
初見懶翁詩
一掬精神迥出塵懶翁自是不凡人淵明松菊逕猶緑靈運池塘草正春已把芝田栽枸杞不將苔砌輾蒲輪家傳衣鉢歸龍鳳自指冰壺嗣穎濱
賦詩二首呈懶翁
驚秋鏡裏鬢邊星到處溪山皆洞庭怒雨打
蓮欹沼緑顛風掣竹過墻青趁船紫燕辭芹
渚縮頸白鷗眠蓼汀荷笠欲尋懶翁去帶些
爽氣入疏櫺
懶翁老白結忘年秋入淡煙疏雨天醉把黑
甜圓箇夢時將草聖放些顛杖藜還盡溪山
債盃酌結交風月縁梭督青童馳訥槧鱗煩
柴吏饋雄篇金華都似一揲大却貯兩枚詩
酒仙
六言六首呈懶翁
倦子冷居姑射居士高卧毗耶鈍置詩盟酒
約只自焚香喫茶
酒惡頻將花嗅睡酣便把茶澆秋到梧桐枝
上夜來風雨瀟瀟
金體青如竹葉玉娥白似蓮花聞君微恙脱
體杖藜欲訪君家
蓮蘂嫌風狼藉稻苗得雨精神翻憶武夷九
公元1214年
曲去秋艤棹溪濱
醉時枕上化蝶睡起筆下生蛇日長心下無
事飢來只是餐霞
秋雨織愁成段暮雲過眼生花棲鳳亭中寂
寞武夷舊有仙家
暮抵懶翁齋醉吟
旋開白酒買蓮房滿瀉桐膏炤玉缸月女冷窺青斗帳風神輕撼碧紗窗公疑我是今皇甫我恐公爲昔老龐醉後唾珠粘紙面笑將筆力與人扛
白蓮詩
淵明歸西天不作東林社不見張昌宗無人
舉此話誰家栽緑荷薰風漾碧波波底水晶
空化出玉姮娥嫣然冷無語冰肌卧曉雨東
公元1215年
君如夏日此花不受暑一點天然香隨風入
畫堂折之置坐隅窈窕弄玉郎忽然心緒變
如睹佳人面寄語明月樓莫貯雙飛燕
鍊丹不成
八兩日月精半斤雲霧屑輕似一鴻毛重如
千枰鐵白如天上雪紅如猩猩血收入玉葫
蘆祕之不敢泄夜半忽風雷煙氣滿寥泬這
般情與味啞子咬破舌捧腹付一笑無使心
腦熱要整釣魚竿再斫秋筠節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四十八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四十九(五十四卷)莱七
海南白玉蟾著
贈王太尉
笑曳華裾出禁廷一聲長嘯萬山青歸來車馬如雲擁掃去簪星似夢醒紅碼碯盃斟白酒碧珊瑚枕倚朱屏也須趁取些强學作箇唐人五達靈
復盧艮庵韻
擬占朝班最上頭官清冷似一天秋風花雪月千金子水竹雲山萬户侯海客盟鷗終不動塞翁失馬更何求明窗淨几華胥外蝴蝶翩翩自夢周
題張知丞翛然軒
不著人間一點塵翛然一室貯幽人清宵甕下酒中聖白晝筆頭詩泣神芳草惜鋤憐緑淨落花慵掃愛紅匀棋聲隔斷華胥路自把博山燒暮春
和葉宰韻題震無咎齋
蝸角蠅頭既可憎如何又問利和名學他太
古先天妙合取中庸一點誠乾坤所謂日月
祖坎離乃是天地精工夫學到震無咎隻字
拔茅乗泰亨
立秋有懷陳上舍
没巴没鼻落一葉發顛發狂何處風九十日
暑掃地去滿懷汗珠尋已空却煩察判潘孺
子說與上舍陳友龍來宵無雨必好月一樽
還要與君同
夢中得五十六字
公元1216年
醉醒曳杖訪松關正在黄昏杳靄間既去復來秋後暑似無還有雨中山澗邊幾葉晩花落天際一鈎明月彎自覺餘煙埋屐齒行行印破蘚痕斑
胡中隱庵中傷春
盡把天工付祝融東皇歸去太華宫稜稜山
色聳蒼玉湛湛波光浸碧銅楊柳入天鳩要
雨海棠落地蝶嫌風好將杖屨西園看萬紫
千紅一夜空
公元1215年
寓息庵送春
筆下自然詩料飽天工飣出好山溪魚知水暖不勝躍鶯見花飛只管啼樹頭鳩使婦唤雨屋後竹教孫出泥太白十盃人酕□碧桃洞口日銜西
胡子嬴庵中偶題
道人慣喫胡麻飯來到人間今幾年白玉樓前空夜月紫金殿上起春煙閑傾一盞中黄酒悶掃千章内景篇昨夜鍾離傳好語教吾且作地行仙
贈天台老樊
别後俄驚幾許春相逢一笑挹南薰灰頭土面無人識不食草衣嫌俗紛在浙之台今已乆姓樊名邴寂無聞爲君傳此新詩去寄與鉛山趙翠雲
贈吴草裘
公元1217年
聞道青城有老吴話頭入耳十年餘偶同婺女無憂客來到天台撞見渠身上衣衫惟素布口中談吐盡丹書想君已是千餘歲誰道神仙世上無
寄蘇侍郎
往古來今如换肩我疑公便是坡仙滿城都没箇伯樂一日可能無樂天方且論文俄判袂不知握手又何年忽然鐵笛一聲響響到金華古洞邊
天開畫樓圖
層簷叠巘入蒼冥千山萬山相送迎晴雲已
抹收未了溪尾更濯餘霞明化工朝暮費點
染丹青變態墮深淺凭欄展空千里眼却愁
此軸難舒卷
贈危法師
曾見先生在九華朝餐玉乳著瓊花鹿冠夜戴青城月鶴氅晨披紫府霞偶携劍在人間世未把琴歸仙子家一笑相逢松竹裏炷香新話啜盃茶
遊楊梓巖
天半秋風鳴萬松芫花半落夕陽紅竂煙暗鎖仙壇古野草深藏丹竈空人採紫芝何處覓我來白晝不相逢一聲簫管笑揚袂秋色滿懷詩興濃
燕巖遊罷與巖主話别
西風吹作此巖遊滿目松筠翠欲流玉燕不飛明月夜石鍾一振曉霜秋惜乎分手便南北忽爾回頭欲去留且去人間辦丹料却來山頂結茅休
題舒氏難老亭
别是人間一洞天椿松鬱鬱起祥煙德同桂
種不知歲福與水流無盡年萱草堂前千古
事蓮花池上兩神仙萊衣戲綵人無恙結盡
溪山風月縁
三十三天第一天玉皇殿下裊輕煙不知劫
數今何代方是延康第二年弱水無船歸似
箭華胥有夢且遊仙携笻難老亭前坐且結
焚香淪茗縁
贈琴客陸元章
手持一枚寒水晶十指擊戛如玉鳴曲彈白
雪陽春調調有高山流水聲松梢鶴唳恰夜
半寒煙寂寂風泠泠紙衾瓦枕冷如水展轉
無夢睡不成起來搔首撫一闕吟罷滿山秋
月明
題棲仙館
好松好竹好溪山車馬駢闐自往還行客聞篘新酒白入門踏破嫩苔斑我言物外清幽地却似廛中闤闠間穀粟桑麻空潤屋主人陪接不曾閑
雨中題旅館
風攪長空秋雨懸路如苔滑懶揺鞭入門指僕買杯酒磨墨倚窗吟一篇黄竹遶簷黄蟻戰白蘆映水白鷗眠一聲長嘯便歸去回首孤村空暮煙
仙巖金仙閣
寒煙鎖斷梵王家一篆博山飛冷蛇滿天秋
雨落瓊花清溪漲緑浸平沙老松𡑅石巖爭
聳青蘿捜樹牽雲遮竹根倒出烏翅斜夜半
寒風攪宿鵶木魚唤粥蝴蝶醒巖頭殘月沉
丹井
慵庵
絳闕清都舊姓名此生落魄任天眞横窗古
硯前朝水掛壁閑琴幾日塵幽草莫鋤沿石
靜落花不掃襯苔匀倩風來作關門僕借月
權爲伴酒人書史無言古滋味關山不動畫
精神有茶不作蝸牛戰無夢可爲蝴蝶身一
得自家慵底事幽禽簷外一般春
怡齋
逸士幽居松竹林小堂偃枕北山陰夜深冷月寒蓬户曉起清風爽楮衾把劍更餐盃面酒收書破動壁頭琴自從一見羲皇面千古誰知養浩心
天谷庵
半天突出一奇峰小小茅庵滋味濃夾道新松招夜月滿林幽竹唤秋風迎人野鳥間關語惱客巖花爛熳紅策杖且隨流水去柴門時借白雲封
降眞室
瓊鍾發響綵旛飛窗外青烏半夜啼松竹無言爭地靜星辰可摘覺天低黄雲屋角騰金輦素月簷頭放玉梯稽首紫皇初宴罷步虚聲斷乞刀圭
贈慵庵盧副官
山色凝雲翠幾重鳥聲驚落夕陽紅要携琴去彈秋月且掇棋來著晚風一度醉眠知事少數番吟暢覺心空慵庵不與人相與關上柴門滋味濃
盧叔裕清貧軒
一味逍遥不管天日高丈五尚閑眠溪魚村酒别般味野蔌山殽不用錢甕牖蓽門關小逕乾柴白米煮清泉有時拄杖青松畔便是人間快活仙
劣隱
世態炎凉覺鼻酸洞門空掩緑煙寒仗三尺劍臨風舞把一張琴對月彈斫竹數竿容水過倚松半日執經看山林心緒得閑處好鍊長生不死丹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四十九
修直十書武夷集卷之五十
海南白玉蟾著
思微堂(訪靈寳觀詠思微堂靈寳中盟籙有思微定志券因以命)
(名取爲之吟曰)
思微堂裏自冲虚高士閑居興味殊月冷花
開數朵靜風清鳥過一聲孤誰知心上工夫
妙欲覓人間俗累無九轉内丹成也未快騎
白鶴去天衢
題上清法堂壁
秋雨懸天風作寒冷煙鎖住屋頭山半巖飛
鳥一聲過峭壁斷雲千古閑世俗不知幽靜
處神仙隱在有無間夜來小艇篙脱手醉把
霜笻入翠灣
太虚堂
滿堂冷靜爽精神不著人間一點塵簷鵲噪風呼薄晚庭花飄露落殘春華胥上國今無夢龍漢元年古有身香篆飛從窗外去雲梢孤鶴唳何人
三華院還丹詩
絳宫無事絶塵埃坎虎離龍戰幾回白雪飛空鉛蘂綻黄雲覆鼎汞花開龜蛇抱一成丹藥烏兔凝眞結聖胎夜半瀛洲寒月落冷風吹鶴上蓬萊
送江子恭三首
我欲楊村結草廬不知蹤跡又江湖回觀咫
尺如天遠自别豐標僅月餘忽一二時思故
舊整千百里望音書憶君不忍忘懷處一片
青雲點太虚
春來行盡爛田畦雲滿春空水滿溪風漾碧
波翻麥壠日晴紅雨落桃蹊社鵑聲斷驚寒
兔蝴蝶夢殘聽曉雞人在江東寄歸信海棠
花謝燕銜泥
子到鉛山我信州筍輿軋軋又歸休數程細
雨斜風路一片落花啼鳥愁何必便爲阮籍
哭不來相伴赤松遊他年我到蓬萊去一粒
金丹汝去不
送張大師
自從汝離武夷來險阻艱難歷幾回江左旅中連值雨春深路上滑成苔鳥啼花片落流水風慘猿聲嘯古臺舉眼四山如壁立教君歸去也心灰
贈杜省元
海外三山一洞天金樓玉室有神仙南柯國裏柯巖叟白馬江邊馬自然鯨脯味甘供老廣黄麻飯熟飼彭籛金丹鍊就爐無火桃再開花經幾年
淡庵倪清父
地僻人閑春晝長了然物我兩相忘薄披明月歸詩肆細切清風入醉鄉蠟味溪山閑裏嚼虀羹松竹靜中嘗把琴彈破世間事淨几明窗一炷香
倪敬父柯山
暮雲横翠夕陽斜啼罷歌樓林外鴉緑竹弄揺風裏影碧桃開遍雨中花三盃淡酒邀明月一局殘棋驚落霞人在柯山山上詠笑揮管筆走生蛇
酬蔣知觀所惠詩
新鴈飛來一朵雲讀之毛骨聳寒鱗展開大句幾鈎墨存想先生滿面春榻上賓朋談盛德山中冠褐混凡身來朝盥手炷香去恐是蓬萊相識人
贊鐘
聞道琳宫欲範鍾上皇勅賜萬斤銅一模脱出等閑事千古要知陶鑄功敲得星飛驚落月撞教雲破響呼風子今欲爲吾皇壽笑指瓊樓貼碧空
靖通庵
靖通庵外鎖晴雲壁瑩飛瓊瓦疊鱗野鳥無
心一聲曉巖花有意四時春鑿開風月長生
地占齗煙霞不老身虚靖當年仙去後不知
丹訣付何人
澹庵
平生只要樂清虚占齗人間靜處居古壁空
懸三尺劍幽窗閑却一床書遠山喜色日初
染枯木凉聲風自梳細嚼清閑滋味别雲霞
收拾作糧儲
假山
一林幽竹幾時栽怪石花磚砌緑苔羽客遊巖乗雨至仙翁採藥破雲來天臺猶在眉毛聳鴈蕩依然眼睫開昨夜摘珠人報道海邊失却小蓬萊
美周都監禱雨驗
旱魃爲妖欲請雩眞人問雨幾時無先將鳳表投金闕擬向龍潭下鐵符彈指雷鳴三霹靂舉頭雲起一須臾笑將斗柄輕輕戽倒瀉銀河萬斛珠
别句呈庚契吴高士
一笑相逢在翠微緑槐高柳借凉時只將水竹煙雲興說與風花雪月知日落三盃無事酒人閑八句自然詩來朝雲過青山外回首空聞猿鶴悲
蒙谷
淡煙輕鎖數株松夜靜瀟瀟古谷風雲掩草舒青洞緑鳥銜花落碧巖紅神仙去後無金劍仕宦來時有玉桐不知此後誰人隱寂寞南來幾朵峰
梅窗
南窗屋數楹一點陽和生枝上雪粧瘦墻頭風作清霜天酒自煖月夜夢難成何處人吹笛黄昏送幾聲
張進甫靜寮
脱俗卧雲眠胸中别有天壁間五六榻屋上兩三椽風月眞滋味溪山奮面縁靜中有眞靜猿嘯暮林邊
立秋有感
流年急似箭日月跳如丸炎皇初解印白帝又彈冠方且喜無暑教人又怕寒人生只如許不覺鼻頭酸
雷怡眞小隱送春
天不欲留春東君暗歸去碧梧枝上看瀟瀟
風送雨
旅邸睡起
雲爲山積翠雨倩草添青一覺南柯夢俄然
鳥唤醒
詠四仙
韓湘
白雪滿空夜黄芽一朵春藍關歸去後問甚
世間人
陳七子
一卷無人識千鍾對客談桃花開欲謝猶自
戀寒巖
何仙姑
閬苑無蹤跡唐朝有姓名不知紅玉洞千古
夜猿聲
曹國舅
竊得玉京桃踏斷京華草白雪滿蓑衣内有
金丹寳
題胡運幹别墅
悶來愛竹把花嫌無事看山高捲簾好鳥一
聲飛過簷清風著力送銀蟾
博山一炷小蛇寒無人獨自坐蒲團柴門却
倩冷風關簷外白雲時往還
詠韓湘
汝叔做盡死模樣雪裏出來無意況賴有當年花一籃至今推與閑和尚
孤螢
夜靜乗凉坐水亭草頭隱映見孤螢瞥然飛過銀塘面俯仰浮光兩點星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五十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五十一(五十二同卷)莱八
海南白玉蟾著
龍虎山祈雨早行有作
兩三條電復無雨六七點星微上雲鞭起卧龍我騎去揮戈叱問五雷君
中秋月
風吹玉露洗銀河(作濠字讀)爽氣平分桂影高把
笛倚樓人不寐此心直擬數秋毫
錢塘江上雪飛花人在天邊泛海槎烏鵲一
聲星斗落姮娥梳洗去誰家
千崖爽氣已平分萬里青天輾玉輪好向錢
塘江上望相逢都是廣寒人
卧雲
滿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劍一盃茶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惹人間桃李花
織機(試神童日韓郡王令其賦之)
天地山河作織機百花如錦柳如絲虚空白處做一疋日月雙梭天外飛
舟行
山鎖曉煙迷紫翠花凝宿雨間青紅快帆幸自泛新緑乞與一篙東去風
上清宫方丈後亭
三四聲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風夜靜無人知此味還他方丈拙庵翁
贈吴道士(香篆之餘玉童薦觴對譚詩味心思風清僭有一絶)
(斤斧可也)
延陵大士詩中虎接武黄陳肩李杜無鹽爭敢陋西施也向雷門聲布鼓
贈何道人
冠褐滿天下幾箇能賢賢忽來龍虎山結道
粥飯縁方丈最高處幽居今幾年一雙若電
眼識盡地行仙
汞虎鉛龍煉氣神黄芽昨夜一枝春刀圭底
事如何會伏虎朱砂匱水銀
贈張知堂
清河知堂武當來左日右月雙眼開高卧雲堂留夢醒笑騎白鶴歸蓬萊
贈雲谷孔全道
凝神爽氣煉金丹七返從來有九還昨夜一聲雷霹靂不知人已在泥丸
贈胡葆元
業儒爲見儒多悮學道縁吾道化賢且把功名權架閣抱琴隨我去修仙
贈薛氏繩歌
其青節如竹之青其白氣如梅之白有時抱置假山邊被人唤作謫仙客
贈薛氏振歌
麒角獨異鳳毛輕得龍之秀龜之清麟鳳龜龍謂四靈爾曹骨氣同崢嶸
與趙寺丞
汞鉛不在身中取龍虎當於意外求會得這些眞造化何愁不曉煉丹頭
題潘察院竹園壁
夜雨洗開千翡翠春風撼碎萬琅玕滿林鴉鵲卧明月鐵笛一聲煙正寒
贈徐翔卿之别
桃花落地雨漫漫子乃擔簦過萬山臨别有些无盡意篇詩送子到崇安
題莫干山
封到半天煙靄間一卷仙書一粒丹城北城南无老樹又吹竹笛過前山
題胡子山林檎坡
洞賓踢碎金葫蘆夜半姮娥下蘂珠但見滿天盡角角不知春去鬼揶揄
頤庵喜神贊
江月射雙眼若雲飛兩眉自是上饒一團和
氣點化自家方寸眞機能落筆作泣鬼神之
詩能坐石下爛柯之棋千人萬人瞻禮不已
笑騎白鹿獨步天墀
隸軒眞贊
骨氣已神仙玄圃挺生賢面上四時春心次
一壺天人皆就法門棟梁上踔他光景我道
隸軒高士志趣飄然若也未知涯涘爲君指
出言詮丹成若未歸蓬島且結溪山風月縁
潘龍游喜神贊
龍章鳳姿既非嵇叔夜鷰頷虎頸又非班定
遠機鳴籟動聽其自然虚心何物何增何損
花滿一壺春色好半斑頓露與人看
郭信叔喜神贊
萬丈崖頭立一梯百丈竿頭垂一手綿團褁
鐵雲包月麒麟海裏翻筋斗回天拓地立教
門斬新氣槩鼎乾坤倪王人指碧溪水盡是
渠儂无盡恩誰乎冲靖之上足郭信叔者也
薛直歲喜神贊
和風滿面紫芝春雙臉常如酒半醺法籙把除符劵柄宗門立盡棟梁勳鳳冠夜戴瓊林月鶴氅朝披玉洞雲自是神仙眞氣象多生曾是薛眞君
弔劉心月(劉妙清入水而逝我來弔以一章)
汨羅江上水嗚唈魚鼈不知老龍泣徒棹龍
舟何處尋何不辦取屈原生前一枝楫大吴
江邊伍侯廟夕陽滿樹聞啼鳥行人過此焚
紙錢何不辦取子胥生前一盃酒屈伍死後
今寥寥其名千古如一朝江邊垂淚知幾人
冰魂雪魄不可招哀哉道人劉心月其身貧
甚其性烈少年雖落風塵中末後猛省自擺
脱其心雖美其名腥一旦死于武夷溪之濱
却將九曲溪中水洗却千愁萬恨身曹娥尋
父屍赴水死作婦女英靈鬼柳翠蕭瓊俱水
亡但見渺渺一溪水汝何不自忍些憂又却
結憤滿心頭冰肌玉膚落潭碧黄昏風慘水
空流武夷溪九曲無人垂鈎水空緑武夷三
十六峰巒無人結草惟在山月明尋之不知
處尚自哀猿聲不住那堪一夜瀟瀟雨使人
吟盡哀慘句休休心月君亦賢人生不死空
百年掀翻四大驚魚龍踏破碧潭深處天李
白騎鯨去捉月知章水底眠霜雪古人猶自
水中逝皆得水化超生訣吾與心月係渠師
來此慘慘煙正飛天空水寒千山暗酌水一
酹心含悲西風吹此兩行生鐵汁去作笛中
聲又急
化修造仙掌
一溪横緑滿林幽竹戛琅玕兩岸環青帀地
蒼苔鋪翡翠乃飛錫登鸞之所作留雲駐鶴
之居翻蓋鴛鴦化現瑠璃宫殿雕粧蝴蝶森
羅碼碯垣墻相逢皆是神仙中人必竟會得
山林下事
為人與煙壺高士求翠虚妙悟全集
書一幅
即斯時江上一葉楓向淡雲新月之外狀出
秋意山林中人心境兩清爽矣嘗於水雲中
慕韓景李之乆南風北枝未之面面海南先
生言煙壺高士冲鍊太和白膏盈體天女散
花道候眞浄古熙口與心言瀛山道院聞有
翠虚妙悟全集正在渴中能周旋此人回否
秋氣滿杖屨況此六百里清妙溪山鞭青牛
遡汗漫訪我於崆峒之間否乎睥睨論金蘭
翹首望胎早圓雲鶴一長笑耳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五十一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五十二
海南白玉蟾著
懷仙吟(神童往矣仙佩遠矣惜乎失話别於交臂之頃令人不能)
公元1215年
(忘懷有激于中遂作懷仙吟以表區區慕用之誠時嘉定八年七月二十)
公元1217年
(七日也)
我懷仙兮神仙侣霞裾揺曳兮居何所見鶴
長吟猶可覆蓬萊果在半步許空留墨寶落
人間字字成行秋鴈序正心誠意語尤奇誰
識忘形相爾汝
見鶴吟(午吟三華院忽有仙鶴十二隻玄裳縞衣飛鳴盤舞於其)
(上因作見鶴吟呈倪梅窗盧副宫時七月二十三日也)
紙上畫仙掛古壁朝朝暮暮被煙燻泥塑鍾
離木雕木不是元皇大道君近來塵世無丹
訣啞口道人俱不説武夷散人不辱仙只圖
一日三埦雪白鶴白鶴何方來丹墀絳闕幾
時開空中莫作嘹唳聲片雲冷風何快哉鶴
作聲恃我無耳鶴振羽恃我無眼蓬來只是
半步許一生且做老擔板
題玉隆宫璧
旌陽歸去大康年石竈灰寒古洞前笑斬白龍横蓼岸醉騎黄鶴步雲天金丹玉屑不復得鐵曰石函猶宛然四十二口家何在猿嘯西山柏樹煙
倪昭卿賦贈葉神童(葉神童棄儒術從赤松子遊道)
(高德粹而形骸土木豐神峻拔不事修飾其神仙中人也邂逅禱雨來歸)
(深以不及款陪清高之論爲歉敬裁斐句寓鄉慕之誠切幸教之)
神童之貌清且奇神童之道傳希夷入室三
年丹已熟肌膚綽約光離離結繒自覆有餘
樂曄曄紫芝堪療飢跳入壺中人莫見朝遊
五嶽暮瑶池有時混世來塵境短髮鬅鬙滿
面垂頃刻龍蛇生筆下爲將高興寄新詩我
疑虚靜樂山水來歸舊隱掛冠緌願策浮雲
飛碧落致身絳闕長相隨
又
神童天縱何聰明十幅一息增榮名若非唐
朝李太白靖通眞人當復生擊石轟雷驚四
座寶卷拈出安群情八卦五行有妙用金丹
大藥自然成布衲蹁躚賤羅綺銀鈎婉晚鬼
神驚仙山便好留仙佩何必蓬萊頂上行
憶神童歌
高懷落落如可羈芳辭葳蕤誰摘奇我獨一
覽如醉癡恨不快睹紫芝眉望美人兮天一
涯面不相識心相知青牛不跨策蒺藜金波
停飲忘醇醨句高耿耿横虹蜺列星北斗不
敢輝玄猿號木驥縮蹄霜鶻攣翼鬼神悲天
籟自鳴非嘘吹肯與蛙蚓湫污泥何當握手
談玄機蟠桃未熟香難期金牌玉字空陸離
碧雲謾鎖騫林枝謫籍塵寰辭玉墀凡埃俗
氣非所宜世縁未了如沸縻徒將姹女媒嬰
兒丹霄玉詔何時飛青鸞乆約宴瑶池他年
騎鹿相追隨玉笥山前同採芝
跋語
嗟予慕道今幾年檢盡丹書要學仙鉛汞混
融無法度求金交結欠因縁抽添徒泥傳道
集沐浴不解悟眞篇從來玉訣不傳注莫將
紙故徒窮研半語輕逢至人授要斷江山一
回首精勤作用有陰陽反覆短長分前後黄
婆媒娉豈因脾金晶飛躍不在肘若能奪得
天地眞始與天地同長乆
修職郎新建寧府崇安縣尉翠雲子趙汝
渠焚香稽首跋
修眞十書武夷集卷之五十二
太上登眞三矯靈應經
凡學修仙道遇三矯經能入妙道與諸法不
同與諸術不同用之如石火立之於烟霞施
之於電光速遊仙島矣夫三矯經者上則龍
矯中則虎矯下則鹿矯如此嚮者是上清宮
内隱祕之書大凡學仙之道用龍矯者龍能
上天入地穿山入水不岀此術鬼神莫能測
能助奉道之士混合杳㝠通大道也
夫龍矯者氣也氣者道也長視龍矯煉身爲
氣與道合真足生雲也龍矯者奉道之士欲
遊洞天福地一切邪魔精恠惡物不敢近每
去山川江河州府到處自有神祇來朝現孫
眞人云此法甚靈驗矣
夫虎矯者風之母水之子用之三載其虎自
乘風來來徃徃如風動敗葉飛空聚則爲形
散則爲風與天地正陽之炁混合爲一一了
也列子云吾將此法習之自然感道矣後受
之士勿得輕漏泄耳
夫鹿矯者常也能助奉道之士日行千里遇
鹿者能採靈芝自知其方位遠近鹿到有靈
芝處地上其鹿自經三遭其芝草自不能走
之而依法採食其靈芝自得長生不死如不
得此法其靈芝不能服矣
夫三矯之經是天地之靈丈神仙之祕術若
傳非人先殃一身後滅九祖須立盟誓方可
傳之與有德之人也
入法
凡持鹿矯者先須香湯沐落三日然後於甲
子庚申日夜半時明立小壇子不論大小髙
下用燈一盞香一爐花三朶白茆草用八十
一根鋪在壇上桃葉用七箇然後焚香具某
府州縣姓名弟子性好清虛志慕大道今告
大帝乞烟霞白鹿一隻與弟子助道積行救
人然後將
五帝印一道含放口內念咒七遍
呪曰
白鹿白鹿舍花果玉帝命立至吾家急急如
律今敕
右念此呪訖後心不生二念俱捨一心存想
自巳身爲
玉帝又想白鹿一隻後乗空而來於壇上含
花果而来與自巳收之花果用手摩息其鹿
二十四息而足去之不存想如此行持三十
日想如白鹿在懷裏卧地滿八十一息去之
如滿四十九日足存三日則在菴室中徃來
下三十日滿後一任周遊行於天下走及奔
馬日行千里徃来如飛入山採靈芝自在無
忌大凡用塵矯須用一物隱之可用竹竿子
即用好竹安幕幕上書馬字一箇在竹内封
之了當其鹿入不能見之常人只見是竹竿
子自見是白鹿一隻或白荆木亦得中書馬
字一箇在木上封了不可教人見之凡書字
時亦念前咒一遍想鹿取炁一口吹在筆上
後書其字
凡用虎矯者先當齋戒七日於庚寅日夜半
子時立壇下方上圓地方一丈二尺天圓三
尺用灰爲界道上安燈七盞香一爐鹿脯七
分白茆草一握安排了當然後焚香告祝某
處姓名甲弟子性好清虛入道今告
玉帝願賜風巖猛虎一隻與弟子乗騎奉道
濟度生靈然後將
玉帝印一道含於口内後念呪曰
庚辛妙機風虎將三天敕命及吾乗急急如
玉帝律令敕
呪畢清心守一屏除外事鼻息綿綿心思注
想白虎一隻從西而來到壇上想之用手摩
之頂門四十九息遠之至夜一依前法爲之
滿六十日足自有虎一雙來於胯下更不用
別物持之天賜全炁自然成就不覺身輕離
地百餘丈勿得驚怖遊太空及遊洞天福地
精恠外道不敢相千到處自有神祇來朝現
若用之三年身自得乗風動如敗葉今與道
合眞也與正炁合一也列子云非人相傳先
滅一身後殃九祖決不虛矣
夫龍矯者當於正月二日擇甲寅日畫八卦
在八方位上用燈九盞秋木板子一片闊二
寸四分以應天地之𢾗長四寸四分於板上
朱書六字
玉帝敕命召龍并用硃砂印玉帝印一顆於
紙上貼在板上著在水盆上用鏡一面繫於
板上底下照於水面上用好紙剪赤龍一條
長九寸不拘大小於水心中内安放不得令
教水面動遊走板子上用明鏡照之龍形入
於鏡中照之後念呪曰
九夭九地入吾鏡中照之立現乗騎太空煉
吾一軆與道合真急急如律令奉敕化冲和
念前呪九遍然後存想水面上赤龍乗騎如
火雲入於鏡中來徃也如此念呪九遍一日
念一遍從正月中後甲寅日於頭到六甲日
九遍不絕然後任便役使如用日辰成開日
爲妙如用時先念前呪九遍向南方取炁九
口咽於腹中然後用鏡照之立有赤龍自於
胯下巡遊八極上天入地入石穴無碍處如
太空入水火不能傷身百毒不害如要止其
龍知入其意止便止起則便起萬里如石中
火落平到也依此行持八十一度巳後更不
用鏡并板子也其鏡須丙午日戌時埋於乾
地入地九寸埋之不用也其板子於戊戍日
丑時埋在勾陳地中庭是也入地一尺二寸
埋了然後只用
玉帝印用硃砂印之於紙上燒灰用井花水
調吞之八十一日炁是後又書青一道與都
印燒之巳後任意呼召其龍立至不用諸物
也如要乗騎三年與道合眞聚則成形散則
成炁故曰壽同一炁命等太虛也
上古眞人皆須此符經而登眞矣此書不可
亂傳非人而輕泄天寶者殃及七祖得人而
祕之者禍亦非淺矣敬之保之哉
玉帝印式
右用雷驚棗木爲之極妙可取天合日雕方
闊一寸二分厚九分於成日造畢至庚申日
夜半子時用香酒果齋潔志心祭之不用肉
葷其印可安放於案上用燈九盞及牌位上
書
玉帝位前放印祭之至丑時黄绢袋子盛之
其印如要用之時如前作法用之自持之後
常行扶危拔苦救濟孤貧老㓜一切疾患慈
念如此修持立有神驗矣
太上登真三矯靈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