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
卷五十 第 1a 页 WYG1316-072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午亭文编卷五十
            大学士陈廷敬撰
 杜律诗话下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公五首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一作/真)为文翁再剖符但使闾阎还
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
用酤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卷五十 第 1b 页 WYG1316-0726d.png
 宝应元年武自成都召还拜京兆尹明年为二圣山
 陵桥道使封郑国公迁黄门侍郎广德二年复节度
 剑南公自阆州归成都而作此诗也读奉待严大夫
 及此五首严杜交情略见注者乃云杜知武不能用
 已诗含风刺大非前严公枉驾已发此意可类推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一作/桐)寒独宿江城蜡炬(一作/烛)残永夜角
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
卷五十 第 2a 页 WYG1316-0727a.png
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伶俜十年事自当指乱离奔走自巳亥弃官至甲辰
 参谋仅是六年十年者举大数耳不必过泥题是宿
 府诗上言行路下言栖息此解自可通或有十年乃
 字之说非本意也
  十二月一日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短短桃花临水岸
轻轻柳絮点人衣春来准儗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卷五十 第 2b 页 WYG1316-0727b.png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他日一杯难强进言不能如旧时之能饮也他日旧
 时也注谓后时非
  寄常徵君
白水青山空复春徵君晚节傍风尘楚妃堂上色殊众
海鹤阶前鸣向人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
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
 楚妃犹言宋子齐姜燕赵佳人或谓樊姬非也此句
卷五十 第 3a 页 WYG1316-0727c.png
 言仕途同官名位相轧各炫才媢嫉下句方指徵君
 二句皆比体宜合读
 通首尾读无非知交深悲极痛之辞近注者皆谓公
 风刺徵君吾所未解
  示獠奴阿段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袅袅细泉分郡人入夜争馀沥
(一作/竖)子寻源独不闻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
青云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卷五十 第 3b 页 WYG1316-0727d.png
 陶侃之奴伪苏注及刘敬叔异苑其不可信人皆知
 之然其事卒不知所出愚旧有臆解陶侃或是陶岘
 岘彭泽之孙浮游江湖与孟彦深孟云卿焦遂共载
 人号水仙有昆崙奴名摩诃善泅水后岘投剑西塞
 江水命奴取久之奴支体磔裂浮于水上岘流涕回
 棹赋诗自叙不复游江湖岘既公同时人其友又公
 之友异事新闻故公用之耳陶奴入水卒死蛟龙公
 奴入山宜防虎豹事相类侃岘音相近但岘事僻人
卷五十 第 4a 页 WYG1316-0728a.png
 因改作侃也公常以时人姓名入诗如李白云卿之
 类又传写讹谬如周颙作何颙之类此说或亦可存
  诸将五首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见愁汗马西戎逼
曾闪朱旗北斗殷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此诗说者不知作于何时各以已意注之愚谓当作
 于大历二年秋冬间三年正月则去夔出峡末章不
 得云巫峡清秋万壑哀矣考史代宗时吐蕃之寇无
卷五十 第 4b 页 WYG1316-0728b.png
 岁无之广德元年遂陷京师留十五日乃走千秋尚
 入关盖指此也旧注指安禄山非盖不应舍近而言
 远也广德二年八月吐蕃寇邠州寇奉天十一月吐
 蕃兵溃永泰元年八月仆固怀恩及吐蕃回纥党项
 羌浑奴刺寇边九月吐蕃寇醴泉奉天党项羌寇同
 州浑奴刺寇盩厔京师戒严以史考之其乱视广德
 二年为甚大历元年九月吐蕃陷原州二年九月吐
 蕃寇灵州寇邠州郭子仪屯于泾阳京师戒严见愁
卷五十 第 5a 页 WYG1316-0728c.png
 汗马西戎逼盖指此大历二年之事追述永泰元年
 之事以为鉴故曰曾闪朱旗北斗殷曾者已往之事
 也考代宗纪永泰元年吐蕃党项羌等入寇天子自
 率六军屯于苑郭子仪屯于泾阳郭子仪传云怀恩
 尽说吐蕃回纥党项羌浑奴刺等三十万掠泾躏凤
 翔入醴泉京师大震于是帝命李忠臣屯渭桥李光
 进屯云阳马璘郝廷玉屯便桥骆奉先李日越屯盩
 厔李抱玉屯凤翔周智光屯同州杜冕屯坊州天子
卷五十 第 5b 页 WYG1316-0728d.png
 自将屯苑中急召子仪屯泾阳吐蕃列传与子仪传
 同又加以浑日进孙守亮屯奉天朱旗北斗殷言军
 之众也观史可见但代宗纪略子仪传详吐蕃传又
 详可以互见耳
 见愁四句盖言见今所愁将士汗马西戎或深入不
 止逼近内地也愁者虽未逼愁将逼也邠州灵州视
 醴泉盩厔为远地若逼则如永泰元年故事矣永泰
 元年将士分屯者多曾闪朱旗北斗殷赖郭子仪免
卷五十 第 6a 页 WYG1316-0729a.png
 胄见敌幸得无事若今不知多少材官守泾渭能如
 永泰分屯之众乎虽有一子仪屯泾阳其馀将军岂
 可遂破愁颜耶此诗前四句广德元年事见愁汗马
 句大历二年事曾闪朱旗句永泰元年事大历二年
 秋冬间夔州作诸家聚讼直梦语耳
 首四句借汉喻唐借汉事故言千秋既喻唐不必泥
 求汉事又玉鱼金碗纷纷辩證以愚论之此玉鱼金
 碗泛指陵墓珍宝如珠𥜗玉柙及秦始皇水银为江
卷五十 第 6b 页 WYG1316-0729b.png
 海黄金为凫雁之类何必苦求出处
 代宗纪吐蕃陷京师不言掘陵寝岂史有所讳而不
 书与或谓禄山作逆继以吐蕃焚毁未已骎骎有发
 掘之虞玉鱼金碗借寻常坟墓事以婉言之此说虽
 巧未合也盖陵寝虽无恙而贵戚之玉鱼金碗已遭
 发掘于诗意未为不合公故不欲斥言陵寝耳
 或谓关为潼关故以入关指安禄山按柳伉疏犬戎
 以数万众犯关渡陇历秦渭掠邠泾不血刃而入京
卷五十 第 7a 页 WYG1316-0729c.png
 师是此诗入关的證伉疏又云谋臣不奋一言武士
 不力一战提卒叫呼劫宫闱焚陵寝此将士叛陛下
 也数语又是当日诸将罪案然则首四句是责诸将
 既不能禁其入而又乘乱纵兵焚掠非止叙外寇也
韩公本意筑三城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
兵 龙起犹闻晋水清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荅
升平
 上一章责代宗时吐蕃乱诸将也此章责肃宗初禄
卷五十 第 7b 页 WYG1316-0729d.png
 山乱诸将也第一句曰本意第三句曰岂谓转折极
 明朔方兵者不敢斥言乘舆也子仪上代宗疏云先
 帝兴朔方诛庆绪是也第七句独使至尊忧社稷正
 与此应考回纥传回纥使者来请助讨禄山帝诏燉
 煌郡王承寀与约可汗以可敦妺为女妻承寀帝欲
 固其心即封其女为毗伽公主帝驻彭原使者葛罗
 支见耻班下帝不欲使鞅鞅引升殿慰而遣叶护至
 帝因册毗伽公主为王妃命广平王见叶护约为昆
卷五十 第 8a 页 WYG1316-0730a.png
 弟肃宗屈已回纥以忧社稷故也五句追叙潼关之
 败此明皇幸蜀之由六句追述高祖龙起之事犹言
 晋阳以一旅肇兴至于有天下而不能自振乃独使
 至尊忧社稷不得已而用回纥诸君何以荅升平乎
 八句一事当合而读之
 此章注说虽多本意愈晦今槩删之已另为注说矣
 愚更有说龙起者兴庆宫龙池事也张九龄龙池圣
 德颂序略云惟龙池盖天之所以祚圣即今上卜居
卷五十 第 8b 页 WYG1316-0730b.png
 之旧里又云中宗采识者之议厌王气而来游圣上
 处或跃之时出飞龙而合应临淄始封也邸第在焉
 上党历试也灵符绍至天其以是永命我唐云云公
 此句即九龄天其以是永命我唐意也犹闻晋水清
 以晋水比龙池言与高祖开国同符独使至尊忧社
 稷指禄山反潼关失守明皇下诏亲征事如此说于
 上下意不待解说自明两存之以正读者
朝廷衮职谁争补天下军储不自供稍喜临边王相国
卷五十 第 9a 页 WYG1316-0730c.png
肯销金甲事春农
 此章责以宰相临边之诸将也观五句七句可见幅
 𢄙日蹙贡赋日减军需皆仰给馈饟独王相国肯销
 甲事农安得不喜稍喜者以天下皆不自供销甲事
 农仅王一人也或以稍喜为不足王缙之辞非然唐
 书王缙传亦不见销甲事农事
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殊锡曾为大司马
总戎皆插侍中貂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良翊圣朝
卷五十 第 9b 页 WYG1316-0730d.png
 此章旧注云子美尝有自平宫中吕太一南海收珠
 千馀日之句盖广德元年吕太一为广州市舶使举
 兵叛故翡翠明珠久不贡朝廷说者多引此诗以解
 太一之事旧注之说不过如此或由此通首皆指宦
 官句各以事实之云云按杨思勖虽残酷安南五溪
 之变实在先以越裳不贡责之思勖服乎吕太一之
 事近之然杜诗云自平宫中吕太一收珠南海千馀
 日近供生犀翡翠稀复恐征戍干戈密岂非太一既
卷五十 第 10a 页 WYG1316-0731a.png
 平之后明珠暂至又绝乎亦当责之太一乎考李辅
 国传辅国为兵部尚书未尝为大司马古今官职沿
 革名同实异者多今人溷称兵部尚书为大司马不
 知唐之兵部尚书不可称大司马也唐百官志兵部
 尚书正三品辅国册进司空兼中书令进封博陆郡
 王三品之官何足异乎以鱼朝恩曾为观军容使故
 谓之总戎总戎二字杜诗常用总戎楚蜀应全未闻
 道总戎云鸟陈高适严武亦皆观军容使邪此盖缘
卷五十 第 10b 页 WYG1316-0731b.png
 误认侍中貂三字注唐人诗当以唐书为据唐书百
 官志云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
 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又云左
 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注云显庆二年分左右𨽻门
 下中书省皆金蝉珥貂左散骑与侍中为左貂右散
 骑与中书令为右貂以此论之侍中貂非中人也如
 马燧浑瑊皆拜侍中燧瑊岂中人乎百官志中人有
 内侍省监内常侍诸称无侍中宦者传诸宦官封王
卷五十 第 11a 页 WYG1316-0731c.png
 公为中书令者有之无侍中
 然则此诗当何如解盖责藩镇兼宰相之诸将也上
 章举内地削责其徒烦输挽此章举远人畔责其不
 能镇抚首四句犹上章首四句之意不必实指其人
 大司马唐百官志无之外官天下兵马元帅副元帅
 都统下有行军司马行军左司马行军右司马节度
 使下有行军司马大都督府下有司马中都督府下
 有司马下都督府下有司马大都督护府下有司马
卷五十 第 11b 页 WYG1316-0731d.png
 上都护下有司马以意论之则副元帅都统副都统
 节度使大都督中都督下都督大都护上都护皆可
 称大司马上都护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与
 本诗扶桑铜柱越裳南海炎风朔雪等甚合又唐初
 制元帅大都督大都护或亲王领之或亲王遥领连
 上殊锡二字观之大司马必指此类非兵部尚书也
 兵部尚书与吏户礼刑工尚书皆尚书省中书令之
 属兵部之属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职方三曰驾部四
卷五十 第 12a 页 WYG1316-0732a.png
 曰库部无称司马者兵部尚书安得称大司马乎总
 戎二字即以公诗證之当指节度使皆插侍中貂则
 带宰相之衔者也但以此解之诗意自明
 汉书注师古曰礼含文嘉云九锡者车马衣服乐悬
 朱户纳陛武贲铁钺弓矢秬鬯也此诗殊锡不必九
 锡大抵非常宠锡耳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后
 即太尉太尉秦官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
 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汉代大司马为武官
卷五十 第 12b 页 WYG1316-0732b.png
 极品其权埶丞相不如也此诗大司马借汉官言唐
 官未为不可但泥李辅国曾为兵部尚书以唐兵部
 尚书为大司马遂难通矣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正忆往时严仆射
共迎中使望乡台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或云此言蜀中将帅也崔旰杀郭英乂柏茂琳李昌
 夔杨子琳举兵讨旰蜀中大乱杜鸿渐受命镇蜀畏
卷五十 第 13a 页 WYG1316-0732c.png
 旰数荐之于朝请以节制让旰茂琳等各为本州刺
 史上不得已从之鸿渐以宰相兼成都尹剑南东西
 川副元帅主恩尤隆于严武而畏怯无略惮旰雄武
 反委以任姑息养乱日与从事置酒高会其有愧于
 前镇多矣公诗标巫峡锦江指西蜀之地形也曰正
 忆曰往时感今而指昔也又云军令分明数举杯盖
 闇讥其日饮不事事也八哀诗于严武云岂无成都
 酒忧国只细倾则鸿渐之纵饮于忧国之志荒矣
卷五十 第 13b 页 WYG1316-0732d.png
 右说于数举杯三字看出刺鸿渐意然云公诗标巫
 峡锦江指西蜀之地形尚可商愚谓锦江春色逐人
 来指严武最后至蜀时人字即指武巫峡清秋指今
 日思武时也公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
 公云故园犹得见残春又云肯藉荒庭春草色春归
 云别来频甲子归到忽春华皆可證年谱亦云或谓
 永泰元年四月严武卒此诗作于是年之秋离草堂
 而来正当春色逐人今又清秋追念武知已之恩不
卷五十 第 14a 页 WYG1316-0733a.png
 觉万壑皆哀按年谱公永泰元年正月辞幕府归草
 堂四月严武卒五月遂离蜀南下自戎州至渝州六
 月至忠州秋至云安观此此说之误可知清秋指至
 云安之清秋亦不妥安知非大历二年之清秋耶
 自平宫中吕太一收珠南海千馀日近供生犀翡翠
 稀复恐征戍干戈密太一以广德元年十二月反平
 之必在二年自大历二年逆数为三年故曰千馀日
 近供生犀翡翠稀即第五诗所云南海明珠久寂寥
卷五十 第 14b 页 WYG1316-0733b.png
 也一言近供一言久寂似相迕然自平诗是自收珠
 南海千馀日数之此诗则连太一未平时言之也诗
 不作于云安此乂一證
 五首合而观之一汉朝陵墓二韩公三城三洛阳宫
 殿四扶桑铜柱五锦江春色皆以地名起分而观之
 一二作对一责代宗时吐蕃乱诸将一责肃宗初禄
 山乱诸将其事对其诗章句法亦相似三四作对一
 举内地割责以宰相临边之将徒烦输挽一举远人
卷五十 第 15a 页 WYG1316-0733c.png
 畔责以藩镇兼相之将不能镇抚其事对其诗章法
 句法亦相似末则另为一体杜诗无论其他以此类
 言亦可想当日炉锤之苦所谓晚节渐于诗律细也
 与秋兴八首并观愈见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一作/重)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
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卷五十 第 15b 页 WYG1316-0733d.png
 波浪兼天风云接地非但写夔州山水公时舣舟欲
 下江汉此即孤舟去路也
 有谓塞上指由蜀入秦之塞此章八句皆指夔州若
 七句指夔州独一句指蜀塞不成章法矣夔府书怀
 诗绝塞乌蛮北孤城白帝边白帝城楼诗江度寒门
 閤城高绝塞楼返照诗绝塞愁多早闭门何必蜀塞
 乃可言塞邪
 他日与故乡一类即后章所云昔时盖故里樊川之
卷五十 第 16a 页 WYG1316-0734a.png
 感也前后诗有归楫生衣卧具舟将出峡等句是此
 孤舟即归舟也白帝城楼诗夷陵春色起渐儗进扁
 舟晓望白帝城盐山春城见松雪始儗进归舟未尝
 一日忘故园之心也丛菊映枫林孤舟映巫峡章法
 尤奇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一作/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
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垆违伏枕山楼粉堞隐
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卷五十 第 16b 页 WYG1316-0734b.png
 陆游入蜀记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杜诗白帝夔
 州各异城言难辨也此谓夔府孤城当与上章孤舟
 例看盖以客子言之虽蜀麻吴盐清秋万船不碍其
 为孤舟虽白帝夔州两城相连赤甲白盐闾阎缭绕
 不碍其为孤城也
 上章白帝暮砧城高砧易闻也此言夔府落日白帝
 在东夔府在西也皆非漫下
 北斗或作南斗按秦城上直北斗又北斗之宿七星
卷五十 第 17a 页 WYG1316-0734c.png
 明第一主帝为枢星上句言日此句言斗又言望京
 华以类而言非南斗明矣唐人亦多用北斗如平临
 北斗之类公诗亦多用北斗如秦城近斗杓之类或
 又引三辅黄图云汉初长安城狭小惠帝更筑之城
 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斗城谓之南
 北皆可其说亦非
 奉使句非谓乘槎到天河徒为虚语盖槎与上章孤
 舟相映乘槎可到天河今系舟不能至京华故曰虚
卷五十 第 17b 页 WYG1316-0734d.png
 随八月槎公诗有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之句
 三四一应夔府一应京华虚随八月槎不如此说不
 可与言京华应矣五画省应京华六粉堞应夔府其
 意易见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一作日处一作/一日一作百处)江楼坐翠微信
宿渔人还汎汎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
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首章言暮砧次章言落日此章言朝晖当时日夜无
卷五十 第 18a 页 WYG1316-0735a.png
 聊不遑安处读之如见
 日日江楼与渔人还汎汎同故赋所见以自喻信宿
 正与豳风于汝信处于汝信宿一意清秋燕子是将
 去之物故飞飞者若见客不去故以飞飞将去嘲之
 也云安子规诗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公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明皇召
 试文章授河西尉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此与衡初
 以好学射策科甲不应令除太常掌故调平原文学
卷五十 第 18b 页 WYG1316-0735b.png
 略似后肃宗至德二载拜行在左拾遗以上疏救房
 琯获谴得免推问扈从还京未几出为华州司户参
 军后遂弃官流寓于蜀广德元年召补京兆功曹不
 赴二年严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
 鱼袋明年春辞幕府离蜀大历元年至夔视衡由史
 高幕入朝廷上疏至丞相封侯果何如乎故曰匡衡
 抗疏功名薄也诸家注衡皆太略衡之文学经术与
 史高辟荐本末皆不及如此则古来抗疏者多何独
卷五十 第 19a 页 WYG1316-0735c.png
 以衡为言
 公献赋授官与向初献宣帝赋颂数十篇亦略同后
 遂流滞于外不能入朝虽时为诗歌不忘朝廷视向
 之数退数进传经以寄忠悃得乎故曰刘向传经心
 事违也衡之抗疏多传经义向之传经亦讽时政其
 前后疏多及经义旧注向亦太略
 公与衡向皆文学士故引用之七句遂及同学少年
 同学者一时同为文学者也少年者以已白头视彼
卷五十 第 19b 页 WYG1316-0735d.png
 为少年也抗疏传经皆在朝廷五陵即京华地衡向
 古人同学今人公俯仰古今感慨系之不必泥衣马
 轻肥以为讥刺有谓同学少年既非抗疏之匡衡又
 非传经之刘向志趣与公绝不相同果如此当言异
 学何言同学乎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一作/堪)悲王侯第宅皆
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震(一作/振)征西车
(一作/骑)羽书驰(一本/作迟)鱼龙寂莫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
卷五十 第 20a 页 WYG1316-0736a.png

 奕棋者倏胜倏负局势变迁广德二年吐蕃入寇代
 宗如陜州吐蕃陷京师立广武郡王承宏为帝郭子
 仪复京师代宗至自陜州所谓似奕棋也是时公在
 蜀故言闻然亦讳辞也下句又合禄山陷京师明皇
 幸蜀及肃宗复京师明皇至自蜀之事言之故曰百
 年世事其实两句皆指代宗时事也明皇事百年中
 带言之耳闻道二字又不止贯此两句直贯至五六
卷五十 第 20b 页 WYG1316-0736b.png
 句止各说一事说者以王侯文武二句为奕棋为不
 胜悲非也
 唐人最重族望所谓衣冠者族望也丧乱衣冠流离
 所用文武流品猥杂故曰文武衣冠异昔时旧注未
 明
 或谓直北指夔北乃陇右关辅间不知此章直北征
 西与下章西望东来皆据长安言直北二字与愁看
 直北是长安之直北不同凡看诗文宜知大段此章
卷五十 第 21a 页 WYG1316-0736c.png
 前六句作段读者多以四句为段非也是时西北多
 事姑以广德二年言之又以仆固怀恩及吐蕃回纥
 等寇边一事言之吐蕃寇醴泉奉天党项羌寇同州
 浑奴刺寇盩厔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
 当是此等或以广德元年吐蕃入长安徵天下兵莫
 至故曰羽书迟非是
 八章中前三章详夔州略长安后五章详长安略夔
 州此章末句可以结本章可以起下章可以总起下
卷五十 第 21b 页 WYG1316-0736d.png
 四章故国平居有所思犹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一作/照)朝班
 按汉武承露铜柱在建章宫西建章宫在长安城外
 西北隅唐东内在京城东北不闻有承露盘事此章
 盖言唐开宝宫阙之盛又以明皇好道故以蓬莱承
 露瑶池紫气连类言之不必实有金茎
卷五十 第 22a 页 WYG1316-0737a.png
 唐公主如金仙玉真之类多为道士筑观京师西望
 瑶池盖言道观之盛与上宫阙一类如玉台观诗冯
 夷嬴女亦是形容玉台观之盛仿佛有冯夷嬴女非
 咏嬴女也公诗有王母昼下云旗翻东来紫气指太
 清宫
 或谓公盖以瑶池王母之饮隐喻贵妃之册为太真
 紫气函关之临显讥玄元之降于永昌如此说是追
 数前朝之失非追忆前朝之盛也
卷五十 第 22b 页 WYG1316-0737b.png
 史称明皇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潞州别驾时州境
 有黄龙白日升天又京师所居宅外水池浸溢顷馀
 望气者以为龙气又所居里名隆庆时人语讹以隆
 为龙韦庶人称制改元又为唐隆上益自负此诗日
 绕龙鳞与常说称天子龙颜不同旧注引汉高帝隆
 准龙颜齐高帝龙颡钟声鳞文遍体皆非也享龙池
 乐章姜皎一篇有常经此地谒龙颜句可为此作注
 或谓一卧沧江言一卧不复起也惊岁晚追溯身历
卷五十 第 23a 页 WYG1316-0737c.png
 三朝皆成往事今不知几时再列朝班盖公自天宝
 十载献三大礼赋时年四十以布衣一识圣颜至肃
 宗至德二载拜左拾遗时年四十六始点朝班至代
 宗大历元年自云安至夔时年五十五矣此说非是
 一卧者卧病于夔所谓伏枕也岁晚即秋也诗言几
 回青琐如上说当改为几时青琐回与时各一义岂
 可溷解
 此诗前六句是明皇时事一卧沧江是代宗时事青
卷五十 第 23b 页 WYG1316-0737d.png
 琐点朝班是肃宗时事前六句但言天宝之盛陡然
 截住即陡接末二语他人为此中间当有几许繁絮
 盖上章言长安之衰此章言长安之盛合而读之其
 义自见也
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朱帘绣柱围黄鹄(一作/鹤)锦缆牙樯起
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上章长安宫阙此下三章长安城外池苑此章曲江
卷五十 第 24a 页 WYG1316-0738a.png
 也上下四章皆前六句长安后及夔州此章在中首
 二句便以瞿唐曲江合言亦章法变换处然已下只
 言曲江不言瞿唐以详于首章故也
 明皇始筑夹城至曲江芙蓉园而外人不知禄山犯
 阙帝登兴庆宫花萼楼置酒悽怆自此遂西幸通御
 气入边愁围黄鹄起白鸥四句皆上盛下衰通御气
 三字尤诗人立言之妙解者失之与外人不知对看
 自明
卷五十 第 24b 页 WYG1316-0738b.png
 曲江与乐游园杏园慈恩寺等相近地本秦汉遗迹
 唐开元中疏凿更为胜境故曰回首可怜歌舞地秦
 中自古帝王州由衰忆盛感慨无穷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
(一作/月夜)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沈云黑露冷莲房坠
粉红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此章忆昆明池也虚夜月动秋风波漂菰米露冷莲
 房与上章围黄鹄起白鸥皆遥想彼中秋色也此章
卷五十 第 25a 页 WYG1316-0738c.png
 六句长安七八句夔州关塞即首章塞上江即首章
 江间连湖言之者地势接近公将出峡赴荆南故也
 陡转陡住笔端高绝出寻常蹊径之外
 或极力辩杨用修之说谓杜以唐人叙汉事摩挲陈
 迹故有机丝夜月之词此立言之体非伤丧乱愚按
 昆明池水汉时功是据唐代言不仅前朝陈迹以唐
 人叙汉事摩挲陈迹尚有感况以唐人叙唐陈迹谓
 非伤丧乱可乎又云昆明一章紧接上章秦中自古
卷五十 第 25b 页 WYG1316-0738d.png
 帝王州一句而申言之时则曰汉时帝则曰武帝云
 云如此则是上章思唐此章思汉矣但以上章末句
 为此章来脉可也一渔翁断作杜自谓将赴荆南寄
 别李剑州云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寄
 别马巴州云独把渔竿终远去皆可證
 下坠粉红就莲房言此沈云黑亦当就菰米言不就
 水言一说陈藏器本草菰首小者擘之内有黑灰如
 墨名鸟郁人亦食之按庾肩吾诗黑米生菰葑青华
卷五十 第 26a 页 WYG1316-0739a.png
 出稻苗公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亦云秋菰生黑米
 此说较得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閤峰阴入渼陂(一作紫閤峰阴入/渼陂昆吾御宿自)
(逶/迤)香稻(一作红豆一作/红稻一作红饭)啄馀(一作/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
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䌽笔昔曾(一/作)
(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或云此言游宴渼陂之事按此章合言长安城南昆
 吾御宿渼陂诸境不皆曲江昆明但指一处也
卷五十 第 26b 页 WYG1316-0739b.png
 香稻碧梧属昆吾御宿佳人拾翠仙侣同舟属渼陂
 西陂泛舟诗云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西陂即渼陂所谓青蛾即佳人拾翠春相问也问字
 用杂佩以问之问其意则如赠之以勺药耳仙侣同
 舟晚更移指与岑参兄弟不妨渼陂行船舷暝戛云
 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即晚更移之證也
 旧注香稻宫中以供鹦鹉按鹦鹉者出陇州当是昆
 吾御宿间豪家共有之物不必宫中拈出亦可见当
卷五十 第 27a 页 WYG1316-0739c.png
 时彼中珍禽佳树之美其实诗止重香稻碧梧以鹦
 鹉凤凰妆点作丽句耳渼陂种稻未见言者公与鄠
 县源大少府宴渼陂诗有饭抄云子白句说者谓云
 子碎云母以儗饭之白升庵韵藻引山稻名云子河
 柽号雨师直以云子为稻名渼陂有稻亦未可知
 香稻二句与上章波漂菰米露冷莲房同皆遥想彼
 中秋景下二句由秋追述春时游赏之乐上二句现
 前下二句过去也因又追念当时献赋有谓䌽笔指
卷五十 第 27b 页 WYG1316-0739d.png
 渼陂行诸诗干气象即赋诗分气象意不如指献赋
 言吟望望字与第二章望京华相应既望而又低垂
 是不能望也笔干气象何其壮白头低垂何其惫诗
 至此声泪俱尽故终焉
 杜此八首命意练句之妙不必论以章法论章各有
 法合则首尾如一章兵家常山阵庶几似之人皆云
 李如史记杜如汉书予独谓不然杜合子长孟坚为
 一手者也或八章择取一二者非又杜此诗古今独
卷五十 第 28a 页 WYG1316-0740a.png
 绝妄儗者尤非
  咏怀古迹五首(说四/首)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
五溪衣服共云山 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
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东北风尘指禄山乱与第五句相应或指少为齐赵
 之游或云公初陷贼中在山东河北间皆非
 此章公自赋以庾信为比耳夔州无信古迹或因信
卷五十 第 28b 页 WYG1316-0740b.png
 曾居宋玉江陵故宅强牵立说非也此诗题曰咏怀
 古迹有谓首章咏怀馀四古迹者其说虽非尚知咏
 怀二字不得专泥古迹遂忘咏怀也宋玉昭君先主
 武侯遇皆不偶是章章古迹章章咏怀宜知此
摇落深知宋玉(一作/为主)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
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
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风流儒雅即第五句文藻师者师其文藻正与李陵
卷五十 第 29a 页 WYG1316-0740c.png
 苏武是吾师同耳或云亦字有不满意又云非道德
 师乃文雅师或云景行之至不惟尚友直欲师之皆
 非
 怅望二句杜言已今日怅望千秋之下一番洒泪如
 宋玉悲秋异代同一萧条惜不同时耳同时如汉武
 读相如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洒泪如秋兴八首之类
 江山二句言故宅已无空有文藻彼云雨荒台本出
卷五十 第 29b 页 WYG1316-0740d.png
 梦思今反现在岂得为梦思邪盖皆后人所为耳不
 止荒台不可信即楚宫亦俱泯灭舟人指点皆可疑
 也人与宅俱亡正感慨处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一作/岁)琵琶作胡语分明怨(一作/愁)恨曲中论
 此诗二明字杜诗时有复字然负薪行止作昭君村
 疑此明妃或后人妄改
卷五十 第 30a 页 WYG1316-0741a.png
 画图句言后人不能亲睹但于画图省识其面耳省
 识者审视也此即用毛延寿事变化出奇如九日蓝
 田崔氏庄用孟嘉事也或云省字宜训省事之省犹
 约略之义非或云省记也言不见其人但忆曾于画
 图中认看春风面耳亦通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一作/福)移汉祚终难复(一作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卷五十 第 30b 页 WYG1316-0741b.png
 公诗屡用宗臣字此二字本出萧曹列传赞尤可与
 第六句相映
 武侯在军亦纶巾羽扇遗像清高不可略身都将相
 气象犹然草庐功名富贵不能束缚卓然高出古今
 无两万古云霄一羽毛谓此也易渐卦有鸿渐于逵
 其羽可用为仪诗意本此而不见用古之迹
 或言孔明声名飞扬卓绝万古如云霄一羽谁能匹
 之或言嗣主不才再传而失鞠躬尽瘁所谓高义薄
卷五十 第 31a 页 WYG1316-0741c.png
 云霄者徒付灰飞烟灭不啻羽毛之轻皆非
 焦氏笔乘云昔人以三分割据为孔明功业不知此
 乃其所轻为正如云霄间一羽毛耳亦非诸将末章
 巫峡清秋此第二章怅望洒泪与秋兴八首是一时
 作可合观之
  覃山人隐居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徵君已去独松菊
哀壑无光留户庭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卷五十 第 31b 页 WYG1316-0741d.png
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
 首句公自喻南游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
 昌结托老人星罗浮展遐步今霄南极外甘作老人
 星公诗屡用二三四惜山人之去五句承首句六七
 八承二三四言出处之难苦辞正论厚道深情生人
 感悟但云风刺孤此老矣当与常徵君一首并读
  柏学士茅屋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
卷五十 第 32a 页 WYG1316-0742a.png
年少今(一作/曾)开万卷馀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
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柏学士诸家无定论愚按全集有览柏中丞兼子侄
 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此柏
 学士应是中丞子侄学士或即所除之官全集此诗
 后即题柏学士山居壁二首又寄柏学士林居一首
 茅屋即山居林居也此诗云白马却走身岩居后诗
 云山居精典籍又云叹彼幽居载典籍萧然暴露山
卷五十 第 32b 页 WYG1316-0742b.png
 之阿此云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后云
 壄屋流寒水山篱带白云语意皆合无所疑也全集
 有览镜呈柏中丞陪柏中丞观宴将士奉送柏二别
 驾将中丞命赴江陵送菜诗云常荷地主恩送瓜诗
 云柏公镇夔国公游于柏氏父子兄弟间熟矣柏公
 即柏茂林或作茂琳与柏正节是一人此柏学士必
 不屑以门荫进身而愿以文章显名者何必以世系
 将门为疑哉又古诗文所云学士不尽官名亦有泛
卷五十 第 33a 页 WYG1316-0742c.png
 言文学之士者柏氏子弟已有银鱼而好学以学士
 称之亦无妨也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
   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位
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䌽鹢新迁转五州防禦使
起居八座太夫人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媮碧海春
与报(一作/报与)惠连诗(一作/书非)不惜知吾斑鬓总如银
 或曰唐书世系表杜济与位同出杜景秀下并征南
卷五十 第 33b 页 WYG1316-0742d.png
 十四代孙公为征南十三叶集有示从孙济诗斯为
 合矣位又称从弟何与新表承用谱牒恐必有误或
 曰位是公之侄今曰从弟应是从侄之误愚谓题称
 从弟诗称惠连本非有误世系表多误未可据之反
 疑诗也济位并征南十四代孙公为征南十三叶称
 济从孙亦未为合公有过从孙济诗济必非征南十
 四代孙此诗称位从弟后有乘雨入行军六弟宅诗
 云令弟雄军佐位自是公之弟非侄也以位为公侄
卷五十 第 34a 页 WYG1316-0743a.png
 当以守岁阿戎家为据然阿戎非王浑子戎是王晏
 从弟王思远小字阿戎全集杜位宅守岁下前人已
 辩之矣
  人日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
胜里金华巧耐寒剑佩冲星聊暂拔柙琴流水自须弹
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公集元日太岁日人日皆有诗人日当时令节谈笑
卷五十 第 34b 页 WYG1316-0743b.png
 恒事休随酒休者废也非禁止词时公以肺病不饮
 早春江湖续得观书题所谓正月中旬定出三峡也
 本无他意今见说者附会占岁书以休随酒是戒其
 谈笑后四句盖欲避俗而行全非本意时人顾深喜
 以为独得聊复一辩集本题五言一首自当合看三
 句元日四句人日即春寒华较迟意五六以不饮聊
 及剑琴亦将行俶装意也直道亦偶然及之不必执
 泥妄生枝蔓
卷五十 第 35a 页 WYG1316-0743c.png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汎
   郑监前湖
郊扉俗远长幽寂野水春来更按连锦席淹留还出浦
葛巾敧侧未回船尊当霞绮轻初散棹拂荷珠碎却圆
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集后有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此宇
 文晁即宇文石首石首县名属江陵府尚书即李之
 芳联句公首倡云爱客尚书重之官宅相贤结句之
卷五十 第 35b 页 WYG1316-0743d.png
 芳云客居逢自出为别几凄然尚书之甥此其證也
 彧云翟表郎官瑞凫看令宰仙又云兴饶行乐处离
 惜醉中眠即此崔彧也尚书之子佚其名一云孙下
 当有缺字是也重汎郑监前湖者集中此诗之前暮
 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得过字一首
 是也近见一解云此诗是崔姓一人重邀公泛湖而
 作此崔姓者是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
 书之子杜撰可笑且云公薄其人不乐与之同汎故
卷五十 第 36a 页 WYG1316-0744a.png
 制题如此公温然长者反似轻薄恶少此等解累之
 也其书方有时名故辩之
 韵会夤缘连络也本诗家常用字孟浩然沙岸晓夤
 缘公诗蓱泛苦夤缘俗语贿作道地亦曰夤缘时解
 遂谓此二字公所以深致鄙诮附识以戒妄说
  留别公安大易沙门
隐居欲就庐山远丽藻初逢休上人数问舟航留制作
长开箧笥儗心神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卷五十 第 36b 页 WYG1316-0744b.png
先蹋垆峰置兰若徐飞锡杖出风尘
 此诗末二句或谓时公欲往庐山故言当先置寺于
 彼以待大易之来飞锡或引志公与白鹤道人争潜
 山麓事出风尘或谓勉其勿恋恋丽藻俱非此盖欲
 大易置兰若精进于此徐俟道成飞锡本用湛方生
 庐山神仙诗序今备录左方读者自知
 晋湛方生庐山神仙诗序曰浔阳有庐山者盘基彭
 蠡之西其崇标峻极辰光隔煇幽涧澄深积深百仞
卷五十 第 37a 页 WYG1316-0744c.png
 若乃绝阻重险非人迹之所游窈窕冲深常含霞而
 贮气真可谓神明之区域列真之苑囿矣太元十一
 年有樵采其阳者于时鲜霞褰林倾晖映岫见一沙
 门披法衣独在岩中俄顷振裳挥锡陵崖直上排丹
 霄而轻举起九折而一指既白云之可乘何帝乡之
 足远哉穷日苍苍翳然灭迹诗曰吸风玄圃饮露丹
 霄室宅五岳宾友松乔
 
卷五十 第 37b 页 WYG1316-0744d.png
 
 
 
 
 
 
 
 午亭文编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