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 第 1a 页 WYG1316-070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午亭文编卷四十八
            大学士陈廷敬撰
 题跋 杂文
御书千字文跋
(臣/)惟书称尧文思舜文明禹文命昔者史臣将纪一代
之至德至道大经大法必先首称曰文文綦重矣而伏
羲龙书神农穗书黄帝云书爰自三皇已崇书道书綦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WYG1316-0700d.png
重矣我
皇上弘帝王之治统阐神圣之心传天文覃敷
御书昭贲绍隆皇古济美唐虞盛哉弗可及已(臣/)尝见
万几馀间手不释书炜煌
圣制昱曜斯文良由天纵生知加以时敏典学故盛德
日新大业丕显如斯其至也若夫
亲御翰墨旬月所书数踰万幅秘府之藏充函属栋时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WYG1316-0701a.png
赐赉臣工鸿宝流传光被天壤矣至
御书千文真行草书已有数种各极其妙顷颁示临米
芾千文仙毫结字奎藻联篇如日月星辰之丽于天而
高莫能穷焉如岳镇海渎之奠于地而厚莫可极焉(臣/)
等前所谓体势则经天纬地风采则出圣入神也璧合
珠连龙翔凤举八文六义应手从心运阖辟之枢机用
文章之矩矱高掩东晋直躏襄阳臣等前所谓无美不
臻靡法不备也神完气足几动天随俨然太乙下观自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WYG1316-0701b.png
有百灵潜卫臣等前所谓千言长幅立刻挥成自始至
终无一懈笔也遂以是卜
圣祚之遐昌庆嵩龄于亿万凡此赓飏之实洵为遭遇
之隆(臣/)等前请模勒琼珉恭缀跋语荷蒙
俯允敢布愚忱(臣/)廷敬不胜瞻仰荣幸之至
御书后跋
臣伏睹我
皇上圣神御极勤政典学文治光昭声教遐讫粤稽往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WYG1316-0701c.png
古载籍所称若斯之盛者其在唐虞之际乎尚书称尧
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称舜浚哲文明温恭允塞曰
明曰文纪其盛德之彰著者也曰钦曰恭纪其盛德之
积于内而立其本者也故凡推而行之大经大法举而
措之一事一物罔不由是我
皇上绍执中之统阐精一之传见于政治而发为文章
者洵已恢二帝之鸿纲冠百王而首出矣至若燕閒之
顷亲书册洒翰墨凝神穆清天行日晶下饰万物规模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WYG1316-0701d.png
往昔独运
宸衷则依然圣学之心传也昔人谓书者心画柳公权
告唐宗曰心正则笔正而程子有言作字须敬即此是
学自昔贤臣大儒莫不以书道为心法所关故其大要
亦惟以敬为本是则敬者政学之本原万事之根柢也
(臣/)
内直一日见
手敕示诸臣曰人非敬则百事无成虽百工技艺之末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WYG1316-0702a.png
非敬亦无以自立况立身行已之大乎大哉
圣言此尧之钦明允恭舜之温恭允塞也自尧之命舜
曰允执厥中执中者敬也舜之命禹益以三言而申尧
之说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精一
者敬也厥后成汤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
制心皆敬也而仲虺之告汤曰慎厥终惟其始钦崇天
道永保天命慎也钦也皆敬也周公之称文王曰于缉
熙敬止武王之告康叔曰惟文王之敬忌又曰敬胜怠
卷四十八 第 4b 页 WYG1316-0702b.png
者吉则是二帝三王无不以敬为相传之心法者彰彰
其如是也今日者光天之下至于海隅
圣文
圣书靡弗照被万邦黎献悚息仰观佥曰
圣人在上焕乎文章抑知有所原本而然与(臣/)谨奉
恩赐
圣书恭摹勒石因推言主敬之义纪于简末盖(臣/)所曾
见于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WYG1316-0702c.png
黼扆之前者用以传示子孙垂之永久臣不任荣幸之

起居注册后跋
伏睹
皇上仁爱生民勤劳庶政弥历年岁罔有间怠至诚感
孚天人协应以故顷年以来驱除祻乱奠乂烝黎所向
奏功今年十月逆渠授首滇南大定封疆万里灌燧销
烽措天下于衽席之安数职贡于车书之会尽天所覆
卷四十八 第 5b 页 WYG1316-0702d.png
悉享悉臣武功燀赫超踰往古此虽决策
庙堂信威域外将士恪秉成命集此大勋而揆其所以
制胜之由实皆本于
皇上忧勤惕厉仁民爱物之一心故受捷之日有戚容
而无喜色群工请上尊号至于再四而谦让弥坚至德
益广珥笔之臣执简备书与有光曜至若莅阼迄今严
郊祀事
两宫谨天戒急赈恤慎刑狱以惜民命重文学以兴士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WYG1316-0703a.png
风优礼儒贤好问好察岁所册记无虚日旷时皆班班
可考匪有文饰而(臣/)独谓征伐之功由于仁民勤政之
所致者盖惟仁者无敌于天下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
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其在唐虞君臣相戒曰兢兢业
业一日二日万几夫保治戡乱其道同也孰谓武功耆
定非仁民勤政所由致哉继自今
皇上益思上天所以辅德之意荅下民所以怀惠之心
念一日二日万几之不可以不慎而加之以兢兢使美
卷四十八 第 6b 页 WYG1316-0703b.png
实光辉日新岁益书之典册垂休无穷至于万世永为
法则其不亦伟与
  书吴太伯世家后
吾适东海上过孤竹之墟拜伯夷叔齐祠下留数日低
回不能去及读吴太伯世家睹其事有合焉太伯之奔
荆蛮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孔子谓其民无得而
称何哉盖尝称尧曰民无能名其称太伯也殆等于尧
矣他日又谓齐景公民无德而称伯夷叔齐民到于今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WYG1316-0703c.png
称之盖崔杼弑庄公而景公为其所立景公之得国以
崔杼之弑其兄夷齐之穷饿以兄弟之交相让且称者
称其德也太伯让同夷齐而曰民无得而称焉此尧之
之所以为大太伯之德所以为至也自太伯以来十九
世至王寿梦寿梦有子四人诸樊馀祭馀昩季札季札
贤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立诸樊诸樊既除丧让位
季札季札引子臧之义固谢吴人固欲立之季札弃其
室而耕诸樊卒传馀祭必欲以次致国季札自诸樊至
卷四十八 第 7b 页 WYG1316-0703d.png
馀祭馀昧皆兄终弟及馀昧之卒皆欲授季札季札于
是逃去呜呼太伯之贤比于伯夷季子之节可谓不愧
太伯矣岂仅如史迁所称闳览博物君子云乎哉且吾
闻勾吴之俗好义而有文其亦慕其遗风而兴起者乎
吾恨不能一至其处吊延陵之往迹如过孤竹之遗墟
而徒怆然兴怀也
  书李斯阿二世行督责书后
吾观先秦文其背理害道者滋多大恶李斯督责书斯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WYG1316-0704a.png
诚妄人以申韩为圣人以刑罚为王道以尧舜为桎梏
以仁义为邪说夫醯鸡跛鳖曾何足与较天地之广江
海之大哉斯不足恶吾恶其文以夫世之好之者易也
不然郑声之与雅乐釐然绝异矣苟有耳者能辨之圣
人特著之以谓所恶者在此独何故耶吾固恶其文之
足好也
  书河东先生集后
王介甫论八司马皆天下奇材也为叔文所诱至今士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WYG1316-0704b.png
大夫欲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
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列于后世而所谓欲为君
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自别
于小人者少耳介甫以子厚与七人者槩称之而曰君
子攻之夫君子好攻人吾不知其何如而或者辄曰此
叔文之党攻其人不复察其言介甫谓其卒为小人之
归也吾滋惧焉窃尝谓柳子之文自子长已来罕见其
匹故韩子以为似司马子长雄深健雅崔蔡不足多也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WYG1316-0704c.png
考同时与子厚得罪者刘梦得雄于文亦不得与子厚
为比况其馀人乎然则槩之于七人之中不惟不知言
亦并不知人矣自昔叙子厚之文者类能言其文而未
有能白其人者也惟严氏有翼序柳文引范文正公之
言而为之说曰叔文工言治道顺宗在东宫颇信重之
及践阼方欲有所施为然与文珍韦皋等相忤内外谗
谮交口诋诬一时在朝例遭窜逐而八司马之号纷然
出矣作史者不复审订其是非以一时成败论人故党
卷四十八 第 9b 页 WYG1316-0704d.png
人之名不可湔洗子厚亦可谓大不幸矣尚赖本朝文
正范公之推明之也曰刘禹锡柳宗元吕温坐王叔文
党贬废不用览数君子之述作礼意精密涉道非浅如
叔文狂甚义必不交叔文以艺进东宫人望素轻然传
称知书好论理道为太子所信顺宗即位遂见用引禹
锡等决事禁中及议罢中人兵权牾俱文珍辈又绝韦
皋私请欲斩之刘辟其意非忠乎皋衔之会顺宗病笃
皋揣太子意请监国而诛叔文宪宗纳皋之谋而行内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1316-0705a.png
禅故当朝左右谓之党人者岂复见雪唐书芜駮因其
成败而书之无所裁正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吾闻
夫子褒贬不以一毫而废人之业也文正公之论人可
谓明且恕矣观严氏此言可谓知柳子者矣余是以备
录焉不复别作裁制庶以取信于天下后世盖以文正
之贤天下万世之所谓君子者也反是者专务成人之
恶茫然昧于知识无怪乎并其文之可以经纬天地驱
驰日月役使万类亘古今而不可磨灭者一言以蔽之
卷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1316-0705b.png
曰此党人也呜呼甚矣哉且夫叔文愚贱妄作器小易
盈非实有雄奸断割之才不幸而居可为之地即使其
务自抑损求合乎中当时朝列之众好议论少成事充
位嗜进之徒其亦谁肯直之而况叔文之愚贱妄作者
乎居下流而天下之恶归焉此所谓不可解免者也君
子哉文正公之仁恕忠厚也原其心而宽其诛夫文正
岂不知叔文之无可解免也哉其意若曰吾欲白数君
子之枉不得不薄叔文之诛君子哉文正公也方叔文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1316-0705c.png
用事时自知其不为士大夫所容也亟欲进天下之所
谓君子者以正其名而善其用不可谓非一得之见也
而为君子者超然远引自遁于声利之外岂不甚善而
无如其遭逢之不偶持守之不坚至于如斯也惜哉此
河东先生之大为不幸也虽然使叔文之恶实甚凡有
识者皆知避去况柳子之贤乎哉惟其犹知招致天下
之英流庶几有济国家之政理是以柳子不辞而赴之
耳当是时趋炎热竞苟得者今皆不为天下后世之所
卷四十八 第 11b 页 WYG1316-0705d.png
指名其人皆叔文之所摈斥而弗录者也而柳子独蒙
不白之讥此吾之所以痛恨于叔文也昔者佛肸召子
欲往子见南子圣人之往行具在曾谓柳子之贤而昧
于圣人之道耶叔文虽妄作必不至叛如佛肸其愚贱
亦未得比南子佛肸南子圣人犹且见焉欲往焉况柳
子之学圣人之道者耶吾愿后之君子观其言察其人
庶乎柳子之贤可得而知矣子曰君子不以人废言若
柳子者人固可废耶柳子之政具在方册使其得志于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1316-0706a.png
时为天下犹为一州也而固可少乎哉观柳子之言虽
古之善言为天下者亦无以过之宜乎柳州之政之足
以令人思之而不置也夫古之人所以不可得而轻毁
者其言在其人犹在也其行存其人不亡也子厚在时
与其部将魏忠饮酒于驿亭酒间谓曰明年吾将死死
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长庆三年降于州之后堂其
夕梦欧阳翼而告曰馆我于罗池其月丙辰庙成大祭
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扶出庙门即死韩子罗池之
卷四十八 第 12b 页 WYG1316-0706b.png
碑岂其诬与由是以来柳有水旱疾疫之灾公私祈祷
应如响荅至宋元祐三百年矣柳民乞加封爵或庙额
敕赐灵文之庙崇宁三年封文惠侯告词有言生而昭
爽后且不亡然则柳子之至今在而不亡者尤可信也
使夫人之死而果无所知与君子犹且不敢慢易之而
况柳子之昭昭然至今存而不亡者哉故夫世之尚论
古人者以介甫之言为戒以文正公为师推是意以通
之天下古今之人平其心而无易其言于忠恕之道思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WYG1316-0706c.png
过半矣因诵柳先生之文而并列昔人之所以白其人
者以俟后之君子推明其义焉
  朱文恪诰命书后
右明故相国谥文恪朱公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
渊阁大学士诰命二道其曾孙今翰林先生竹垞以示
余余方总史事既即史官所为公传徵文考信采摭遗
阙于横见侧出之中加简括焉事釐然具矣诚见公所
为功甚大而其所自挟持为独正也公翼储副定国本
卷四十八 第 13b 页 WYG1316-0706d.png
厥功大矣而吾所为公功在审人家国极重难返之势
独立不惧而阴以救天下之弊此其为功大而可传也
当公之时党朋不解阉祸滋兴士大夫角风尚猎名誉
以虚声撄小人之怒虽罹𠹬败而不悟顾沾沾自喜吾
真东林真党魁矣彼小人者不乐君子有是名而直使
之无救于其祸败必尽快其意而后止由是君子日亡
国势日去夫苟以取一日之名至于亡人家国而不恤
吾于东林之君子有馀恫焉公当时议嚣喧正邪杂糅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WYG1316-0707a.png
独中立不倚出乎流俗之表不变容改度终始一节使
向者东林之君子尽皆如公彼小人者亦不得横被之
以祸败君子不亡则国之存亡不可知也不幸而功不
就然其大者又讵可泯没而无传哉故曰其所挟持者
独正也公固以清廉闻于世其子孙往往仕宦而能贫
独以文学传其家吾友竹垞尤显名天下是皇勿替公
侯必复于吾竹垞终有望焉此卷留余所且踰年一旦
竹垞来告别也含毫黯然题其后以归之
卷四十八 第 14b 页 WYG1316-0707b.png
  书涂母寿诗后
束君显侯涂之自出也以其舅氏观察君言属其同年
官词馆者徵诗于朝为涂母王太淑人寿既得诗使者
复以观察君之请请余题其后余既已序太淑人诗书
瑀琚之教节义洁固之行而勉观察君移孝为忠称古
风诗之义以告之矣余嘉束君之意而美卿大夫之善
颂善祷也则仍与之称诗以为寿焉南陔白华束氏之
所补正也南陔之诗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馨尔夕膳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WYG1316-0707c.png
洁尔晨餐白华之诗曰堂堂处子无营无欲鲜侔晨葩
莫之点辱说诗者曰南陔孝子相戒以养而白华言孝
子之洁白也束氏可谓善言孝者矣或曰孔子言孝始
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子舆氏论事亲以养志为
大束氏南陔之诗所谓养口体者也白华之诗狭而未
广记之言孝曰居处庄也事君忠也莅官敬也朋友信
也战阵勇也束氏之言未尽其义故曰狭而不广也余
曰不然史称广微博学多闻性沈退不慕荣利为王戎
卷四十八 第 15b 页 WYG1316-0707d.png
张华辈所辟用历仕尚书郎赵王伦为相请为记室广
微以疾辞归所称不仕王侯高尚其事广微之谓也有
合于白华洁身之义矣故其南陔之作深以养隆敬薄
为戒而以勖增尔虔以介丕祉终其义焉孟子言诵诗
读书贵论其世今
朝廷清明武功赫濯士君子奉其洁白之身出而公忠
莅官则庶几养志之大者不可谓非束氏之所愿焉而
弗获者也束君读书慕古能神明其意而不愧其先世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WYG1316-0708a.png
故余以此意告之使告观察君
  跋钱公浩川遗墨(讳桓字握之又字/浩川巡抚南赣)
今士风敝矣友朋道衰甚者视亲戚为仇雠其有闵世
疾俗之士深惩于此而洁清自好将以别嫌疑绝党私
不苟交游介然特立于时而讥谤悔尤之及卒不得免
焉宜其士风之日即于敝也盖其人既不能和光同尘
见喜于当世不幸而见辱则相与非笑之或曰是其人
之有以自取也然则欲求世风之不日即于敝其可得
卷四十八 第 16b 页 WYG1316-0708b.png
哉虽然闵世疾俗之士殆獧者之流未得乎圣人所谓
中行之指也仲长统有言事君不为君所知忠未至也
与人友不为人所信义未至也獧者可进于忠义而犹
未得为忠义之至者耳乌可以自足乎哉吾观太仓钱
公浩川所与诸亲故书牍意其人得乎孔子所谓中行
之指者与不然何其温厚坦易有君子长者之风溢乎
行墨文字之间如此也孔子又尝谓文王有四臣以免
虎口丘有四友以禦侮圣人不绝交友而乃有云上古
卷四十八 第 17a 页 WYG1316-0708c.png
之世老死不相往来何其过也故观于公而闵世疾俗
息交绝游之士可以废然返矣公之两孙同时官于朝
为省台从与游得观公遗迹公之身行官治见于州乘
者甚悉及余读之而后有以知公之偶然之笔札能使
人爱慕而宝惜之久而可贵者厥有由也是以有感而
识之
  记王大令保母志
大令保母志昆山大司寇健庵徐公以三百金购得其
卷四十八 第 17b 页 WYG1316-0708d.png
墓砖始拓视世俗本所刻大令真行迥别矩矱严整风
采秀劲余初见之真定梁公家爱慕之不能释诸怀既
又从公借观累日公请归省墓将行矣余尝多借公藏
书今搜检前后所借书及此卷将内之公而于此有疑
焉卷后跋者十三人以姓氏跋者十五人以诗跋者十
八人自退堂僧了洪者至高文虎七人皆𨽻书书皆出
一手赵文敏一跋以草书再跋以真书真书则尤绝不
类文敏此显然可疑者也而姜夔尧章跋独详可取以
卷四十八 第 18a 页 WYG1316-0709a.png
为信焉跋言嘉泰壬戌六月六日钱清王畿得保母志
并小砚于稽山樵人夔亲见之志以砖刻砖四垂其三
为钱文皆隐起已断为四归王氏又断为五凡十行末
行缺二字不可知第六行缺十二字犹可考曰中冬既
望葬会稽山阴之黄閍砚背刻晋献之字上近右复有
永和字乃划成甚浅瘦永字亡其磔和字亡其口砚石
绝类灵璧又似凤咮甚细而宜墨微洼其中今铭字缺
者俱与跋合又言与兰亭同者二十四字之三年在各
卷四十八 第 18b 页 WYG1316-0709b.png
二文能老趣兴岁丑日终以曲水于悲夫后者与右军
他帖同者十八字行秀王勤书善七十三二月六无小
肯贞而而其尝见于大令杂帖者三字献献宁而见于
兰亭叙右军帖者大令帖中亦多有之此刻大都百五
字其可以他帖验者凡四十五字馀六十字如保归柔
恭属解释交漓墓志等字尤精妙绝伦或谓此字多似
兰亭疑后人集兰亭字为之此又不然大令字与兰亭
同者何止保母志而已试以官帖第九卷中行书帖较
卷四十八 第 19a 页 WYG1316-0709c.png
之相过一帖同者十八字思恋一帖同者九字十二月
二十七日一帖同者十一字静息一帖同者四字发吴
兴一帖同者八字其他三两字同者不可胜纪右军大
令既是父子不应疑其书迹之同凡夔所说皆是也又
言或谓东坡金蝉墓铭云百世之后陵谷易位知其为
苏子之保母尚勿毁也此末章似之为可疑盖东坡意
其理之或然大令知其数之必然作者之言自应相迩
则似疑东坡未见大令此志而偶然以合者然考大令
卷四十八 第 19b 页 WYG1316-0709d.png
集保母志其文具在凡为文古人不嫌祖述坡公既于
书无所不见岂独不见大令此集乎夔辄疑其偶然以
合者盖既未见大令集而妄意古人陋矣兰亭之叙承
用刘越石荅卢谌诗叙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
为妄作岂亦右军未见越石之文其合也亦出于偶然
者耶故吾于保母帖断其为大令真迹无疑而所可疑
者乃反在诸人之跋耳公博学多识而藏弆古人法书
珍秘几与梁公相埒峙公如疑吾言当取别梁公试以
卷四十八 第 20a 页 WYG1316-0710a.png
问之
  跋项孔彰画
唐人画粉本正用墨笔宋元以来有水墨画实唐画粉
本耳顾遂谓为正画讵非难工者与近代能为此者益
多吾独爱徐文长唐子畏有萧然出尘之姿今观项君
此画有徐唐遗意文衡山殆不如也然吾闻项氏多收
古名画故其所得如此事不师古以自矜可鄙者多矣
独画然耶
卷四十八 第 20b 页 WYG1316-0710b.png
  梓潼阴骘文跋
道藏有言飞鸾度世余尝窃叹上帝仁慈隐恻加惠下
民如此其极至也昔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
以属民盖自是神人不杂矣然世之言神者或以谓芒
芴渺冥而不可知不可知则亦不可信于是乎悖神而
驰非理义而动以日趋于灾害亡绝不测之祸非夫人
之知有神而悯然不畏也其祸本于以神为不可知故
不信不信故悖神而为无理无义以至于灾害亡绝不
卷四十八 第 21a 页 WYG1316-0710c.png
测而莫之救也于是上帝恻然闵怜令神之聪明正直
而慈爱多行德善能化导一切者启之以飞鸾度世之
事以助成无言之化而显其神以示人至是而神可知
矣可知故信信故不敢悖而驰为无理义以自取灾害
亡绝不测之祸而且为善得福如影形声响焉若梓潼
此文是已梓潼之文盖出于飞鸾是上帝之心也可不
敬诸可不敬诸
  二钱说
卷四十八 第 21b 页 WYG1316-0710d.png
余今年四月以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督理京省钱
法既至宝泉局则偕其同官给事中监察御史监督郎
官而谓之曰此天下钱之所由出也吾自矢不受一钱
愿与诸公同之指白日以为誓居数月监督从废铜中
得古钱数枚余选其一文曰半两盖秦钱也监督曰人
言古钱佩之身吉请公佩之余许诺又数月余迁左都
御史一日御史台有公事不得至局局人以铸钱请余
视缗解钱散脱乱布于席视毕局人去席上隐其一钱
卷四十八 第 22a 页 WYG1316-0711a.png
又月馀晨起理宝泉事心有触曰吾誓不受一钱前后
取其钱二其何以自明立命呼宝泉吏喻之意而还之
吏叹息持以去是日康熙二十三年岁在甲子十有一
月二十七日也书其事以自警名曰二钱说云
  一钱说
昔予为二钱说盖取宝泉之二钱而还之为说以自警
者也乃今又为一钱说云一钱者何始余每出见贫而
丐者人与之一钱或日见数人焉或日不见一人焉夫
卷四十八 第 22b 页 WYG1316-0711b.png
一钱至微也人与一钱至少也且或一人焉无之其为
此又至易也世之人莫有肯为而余为之不衰者盖天
下贫者多矣若贫而丐者则少于天下之人而天下之
人至于不可胜穷假令天下之人皆日见贫而丐者人
与之一钱则于天下无穷之人无所大损而贫者得钱
亦将至于不可胜穷则是天下之人不复有贫且丐者
其为益岂不甚大矣哉或曰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
今子自谓不取二钱而顾沾沾焉一钱之与得无可以
卷四十八 第 23a 页 WYG1316-0711c.png
已与余应之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取诸人
二钱之谓也如其义也如其道也虽千驷万钟与人可
也况一介乎一钱之谓也且夫疲癃残疾无告之人圣
人之所悯怜也昔者子贡以博施济众为仁孔子谓必
也圣人能之而乃专以已欲立立人已欲达达人为仁
夫孔子岂以博施济众谓非仁者之事哉谓其难能故
曰圣也今吾一钱之与不可谓博人与一钱不可谓众
而至使天下无甚贫之人亦庶几所谓欲立欲达者非
卷四十八 第 23b 页 WYG1316-0711d.png
与吾与子勉为仁是亦圣人之徒也所谓一介不与人
者宁谓是耶客曰善继自今请日行子一钱之说
  惜分阴说
余今年閒居无事得遂其静坐读书之愿入夏执热不
出庭户所居街四通多朝市往来门前过客习知吾懒
慢不好客客亦无所求于我以故累旬月无一至吾室
者然吾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或终夕不寐漏鼓分明东
方已白常觉日夜之短而不足以供吾静坐读书之乐
卷四十八 第 24a 页 WYG1316-0712a.png
也而僮客饱食嬉游呿呿吁吁谓日之长谓夜之短群
然一辞彼诚知晏息倘佯之为乐而恨夜之短而不知
吾静坐读书之乐而并不觉日之长也虽然苏子瞻云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吾
静坐不觉日之长而子瞻所见乃与吾异且子瞻又非
不读书者何以有是说耶盖子瞻求静坐而不可得者
耳非真能静坐也陶士行有言当惜分阴大司寇徐公
健庵取以榜其所居之室吾问公何以惜阴公曰读书
卷四十八 第 24b 页 WYG1316-0712b.png
夫公之藏书之多甲于天下子瞻所蓄书不知多少顾
其颠沛于道途又徙居无常处度其至多不能以当公
而公读书之多则虽子瞻有不能及也夫以子瞻之读
书而不知静坐之日易觉其短则似能读书而不知静
坐之乐者吾惧公之意或有同于子瞻之所见者故为
是说以赠焉
  说岩字说
客有问曰贤者名可斥言之耶陈子曰不可有说乎曰
卷四十八 第 25a 页 WYG1316-0712c.png
有春秋纪季公子友仲孙湫皆字之而不名字之以为
褒则必名之以为贬矣故凡书名者皆贬之若是乎贤
者之名之可贵也乌敢斥言之耶斥言之不可矣可取
以为人之名若字耶曰不可尧夫祖禹吾尝病之矣或
者以为谥也曰然则子之字以说岩者不若易以傅岩
之为得也曰恶是何言与予非敢有取于是也夫浩然
之亭阳城之驿昔人犹讳而易之若是乎贤者之名之
不可斥言也而谓帝赉良弼版筑之岩竟窃以自号焉
卷四十八 第 25b 页 WYG1316-0712d.png
虽愚且妄或不至若是之甚乎且不敢居其名而引其
姓庸愈乎夫吾之生近圣人之居陶唐氏之遗风而蒲
坂安邑壤相错也古今贤圣之人可慕爱者多矣独有
取于是乎哉士苟不自立而浮慕乎古人虽诵其诗书
假其言貌偊行矩步以自号鸣于世而考其行有庸人
市侩所不为者是直无救于愚且妄而已矣况窃取其
名若姓引以就不肖之身而谓有其可贵者哉然则子
曷以字曰志所居也始吾家樊川之上其南涧之东有
卷四十八 第 26a 页 WYG1316-0713a.png
岩焉升岩而望月之始出也命之曰月岩已而为堂于
岩北仰观峰岭下瞰林壑以居以游穷昼极夜至如初
日上而云飞夕烟敛而霞举颢气写心流泉舒目飘忽
万变而悠然独得吾之可说者存焉故又曰说岩夫时
习而说所说者学也于圣人无所不说所说者言也今
吾学焉而不能习又不得亲见圣人而聆其言姑寄其
意于岩居川观与田叟牧儿生长嬉游于此乐之终身
而不厌是则吾之所说也若子之言辽乎异哉不伦且
卷四十八 第 26b 页 WYG1316-0713b.png
甚矣子固有子之所说者而非吾之所谓说也道不同
不相为谋客谢而退因书其语为说岩字说
  廷翰字说
廷翰或有字之曰瀛洲瀛洲者海中神山也自唐以来
翰林清秘深严之地辄举是以相拟而今之翰林署中
有瀛洲亭是其义也或者以谓翰者字之宜莫如是予
窃观世之轶群之士流光扬声跻显垂荣连踪叠趾出
入承明以比古所谓登瀛之客亦拔其类而大其朋矣
卷四十八 第 27a 页 WYG1316-0713c.png
而予之狂惛亦厕其间恐畏惴栗如弗胜焉伏睹跳踉
潜耳嚄唶卷舌钳辞重足屏迹道德日去悔吝日集愁
忧之来天地为窄怅逐逐于泥沙盍栖栖于泉石良有
辱于斯名殆无补于是职翰乎虽贤得无优于所能而
诎于所不及乎其在诗曰之屏之翰盖翰者干也易不
云乎贞者事之干于是翰乃字公干云观于墙非干无
以为立方观于车非轮辐非轴车无以行观于干而体
用之道藏焉干可不勉乎哉
卷四十八 第 27b 页 WYG1316-0713d.png
  陈存字说
陈氏子名存礼子生三月父命之名存遗孤子也父不
及名而宗人名之存藐然一身无伯叔昆弟奉其寡母
以居家贫无所依慬而存者其身耳以存之绪不绝如
线使其身慬而存焉不亦既幸矣乎虽然夫人未有心
亡而身存者假令有之亦孔子所谓幸免已耳传曰操
则存舍则亡存其操之哉操之斯存之矣操之操之以
至长存易传所谓成性存存也故字之曰又存
卷四十八 第 28a 页 WYG1316-0714a.png
  蔡沾雨字说
蔡子沾雨问字于余曰将有以自省焉尝诵诗信南山
之篇既沾既足生我百谷而孟子言五谷者种之美者
也遂字之以美谷吾方耕于樊川之阳荷锸扶犁从田
夫野老之后听布谷之催春乐鸣鸠之唤雨芸而歌杖
而息其于谷也目其生长亲其穫敛于是瓜菹酒食飨
我尸宾以继诗人之所咏歌而嘉叹者且与子乎同之
子如自省则盍思夫美谷之义而三致意焉传曰苟为
卷四十八 第 28b 页 WYG1316-0714b.png
不熟不如荑稗可不儆惧与
  饲虎文
维年月日以特羊饲虎为文告之曰吾闻之圣人云从
龙风从虎淮南子言虎啸而谷风生传言虎与龙并称
而啸则风生说与传同则是虎者灵有知之物也吾又
闻虎山兽之君夫灵有知之物以长百兽宜其非凡为
兽者之比可以理说之明矣吾为先淑人卜宅兆得洞
阳山之南樊山之阴土人曰其下虎穴虎出没其间余
卷四十八 第 29a 页 WYG1316-0714c.png
曰虎灵有知之物必且远去其后虎伏不出居数月虎
夜累累行余乃谓虎夫母没藏之荒野虎何忍踪迹犯
冢上以震惊吾母之魂魄乎虎敢侮予必杀虎乃已夜
虎见告今之人有敢侮子者矣彼人也犹尚然于虎何
责焉余应之曰是豺狼也虎为百兽君岂得效豺狼耶
虎去梦觉曰虎灵有知如此则盍闭阁思过于是斋心
具特羊饲之土人欢然争笑以为迂而一老父言曰其
横逆犹是也于禽兽何难焉余曰虎灵有知非凡为兽
卷四十八 第 29b 页 WYG1316-0714d.png
者比也今与虎约自饲汝之三日汝当携女妇子徙女
窟穴不使再见女踪迹女犹不悛是豺狼之行矣吾诛
豺狼如杀狐兔虎得毋后悔
 
 
 
 
 午亭文编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