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二
卷四十二 第 1a 页 WYG1316-06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午亭文编卷四十二
            大学士陈廷敬撰
 传
  封中宪大夫希声吴公传
吴公讳道默字希声沁州人大父讳某躬耕读书陇上
有学问行义父讳某孝友忠信能化其乡人盖吴氏世
世有隐德云公生而质直重厚不喜游媐稍长谨绳墨
卷四十二 第 1b 页 WYG1316-0611b.png
蹈规矩老师宿儒叹以为不及与其昆季以文学相切
劘家贫不能致师圣贤精理皆苦志玩索心自得之里
中从而请业者数十百人劝诱训戒各因其材使有所
成就诸子皆自教以学为世贤人公初补博士弟子员
数应省试不合于有司退而益以明道授徒为己任其
后以子琠贵累封至中宪大夫通政使司右通政公自
少至老以孝悌仁义修其身以教其家与乡盖乡之知
有师自公始也昔余过铜鞮夜见公于逆旅须眉轩伟
卷四十二 第 2a 页 WYG1316-0611c.png
布衣敝冠与余语意往往合旦日往谒谢见所居陋巷
蓬门隐约寒素意泊如也盖公之操义风槩如此子三
人琠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为
朝廷名臣盖所谓世之贤人也琪皆有名胶庠中公
之殁琠属廷敬为公传赞曰
余过铜鞮时问吴公家在徐村村有唐徐绩庙故名考
绩家曹州离狐客卫南不闻其在铜鞮也或曰绩守并
数出云中战有功德在民民祠之其东有文中子祠以
卷四十二 第 2b 页 WYG1316-0611d.png
通尝读书于此沁人之慕义不忘如此哉若公者非所
谓古之乡先生殁而可祭于社者与况修其身以教家
及乡乡之有师自公始则尸祝而俎豆公者虽比于英
公文中子不为失伦矣
  张太公传
张太公珍字宇奇别字见虚先世阳城人元末迁沁水
之窦庄窦庄者在榼山下沁水环焉以所居人得名然
张氏由明以来为士林华族实冠冀南他族姓鲜可为
卷四十二 第 3a 页 WYG1316-0612a.png
比父五典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宫保公子六人曰
铨以巡按御史死辽事谥忠烈墓道祠庙肃若神明曰
铪举人曰鋡进士曰錜举人曰贡士时方重科目自
铪以下皆矫厉自奋而太公宫保公第三子俯躬下气
恂恂束饰尝曰古之君子读书遂志岂以为遇不遇哉
再举于有司辄不利以子道湜官翰林编修封太公如
其官于是宫保公之子六人皆通贵益大显其家当宫
保公时太公为博士弟子员文名蔚起时方有兄弟竞
卷四十二 第 3b 页 WYG1316-0612b.png
爽之目宫保公曰吾家故贫自吾为吏产益落汝曹守
文墨皆不治家人生事家人食指多又叠罹寇殣吾忧
之可以寄百口者察无若珍贤太公闻之曰吾知遵吾
父命而已游太学归管辖家事内外纤悉罔不如宫保
公意宫保公色喜曰我固知珍贤珍果克吾家仲早世
遗孤子殇宫保公既命忠烈公子道济为之后依其妇
刘时道济已长成人太公惧无以慰寡嫂心提其幼子
道湜于襁褓中属刘且十五年不幸太公长子卒刘遣
卷四十二 第 4a 页 WYG1316-0612c.png
道湜归曰儿无母我太公不得已命之曰儿无背刘道
湜始终事刘如母太公之命也初宫保公谢宾客时忠
烈公已仗节殉难铪年十六錜生才五六岁三人者
太公异母弟也太公推食饮解衣服以养以教垂三十
年皆有所树立有闻于时于是太公谓吾事乃今毕矣
其诚孝友弟出乎天性若此明末举贤良方正科有司
属意太公太公闻之即日骑蹇驴遁去下太行渡河涉
江隐迹武林湖山之间后既以子贵益退损如常人箨
卷四十二 第 4b 页 WYG1316-0612d.png
冠布袍过市门一人负重力不胜睥睨太公谓丈人助
我一臂力太公急呼旁舍人助之力旁舍人曰此张太
公也负者惧谢罪太公笑而遣之始余至太公家甔盎
萧然瓦器脱粟时余方少然已知太公修身闲家心敬
慕其为人其后又三十年太公白首魁艾岿然长德寿
考燕喜夫妇偕老即其家罕有能并者乡里称张太公
长者能操行仁义而天之报施善人不爽也
陈子曰尝览观史迁以来所传记畸人轶事多奇怪绝
卷四十二 第 5a 页 WYG1316-0613a.png
特可喜之行世亦乐称之盖庸德者众人之所去也以
余所睹张太公行事何其谨厚纯朴退让君子与席藉
荣宠何难取富贵以就功名顾萧然自外独行其志非
有德者孰能之其贤矣哉
  廖氏传
尝睹建文朝遗事未尝不掩卷欷歔至成祖杀方孝孺
连引九族则又不禁瞋目竖发恚恨其所为今三百年
一时忠臣烈士事多湮灭无传余在史局搜罗散失苟
卷四十二 第 5b 页 WYG1316-0613b.png
幸得之则喜以悲而况得见其子孙苗裔耶廖永忠巢
县人楚国公永安弟有功太祖时封德庆侯子权嗣封
孙铭镛受学孝孺孝孺被祸禁勿得收其尸铭镛兄弟
独往恸哭收葬之成祖怒戍之金山余既载其事后见
廖生凤徵文奇其人请与居二年矣不知其巢县子孙
也生之言曰金山距松江百里濒海子孙世袭指挥千
户明之末年凤徵之祖某知天下将乱金山军民并处
且有变移家之松江
卷四十二 第 6a 页 WYG1316-0613c.png
清兵南伐卫坚守不下积尸与城堞等兵乃跃上城伯
祖某于城楼上手格数人与其长子某皆自刎死次子
某亟归遣散其家人自焚亲属二十馀口还刎父尸傍
以死凤徵之祖以郡居弗及于难搆屋申浦之南教子
孙以农贾为业
国初徵领旗军子弟为运漕干总戒勿往今云间廖无
二姓皆巢县裔也今吾乃知生烈士之子孙而益叹慕
其先有当称述者或以节死或以见几去其致命遂志
卷四十二 第 6b 页 WYG1316-0613d.png
者为忠义臣洁身远害以教其子孙可谓贤人君子矣
吾独惜其名字皆失而不可求也故为记其略如此
  旭白韩君传
韩氏其先魏王琦家在相州宋乱相州数被兵国子祭
酒曰永实始迁洪洞当其时洪洞之韩累数世不仕然
皆屈首受诗书尤精黄岐之学能以业其家所活人大
多功盖与古之良相者侔洪洞之人曰真韩王裔孙也
前明成化中以进士起家累官户部尚书曰文有直声
卷四十二 第 7a 页 WYG1316-0614a.png
最后抗章暴刘瑾罪武宗惊泣为不食瑾矫旨夺尚书
官下诏狱瑾诛复尚书嘉靖初数荐不起进太子太保
赐诰褒美卒赠太傅谥忠定忠定公子士聪高唐知州
士奇刑部主事皆以瑾故夺官于是韩氏始大显名于
时矣君讳光晓字旭白高唐公五世孙祖汝松家赍用
素饶不省计喜施至靡财单币洪洞人谓韩氏世有其
德父承宠济南同知敦朴谨愿能继父志不屑以财自
雄然时以其留馀稍稍用盐筴才足给食指遂移其家
卷四十二 第 7b 页 WYG1316-0614b.png
津门在济南既不乐仕宦解其官归曰吾韩氏世有德
于洪洞吾其可远先人之墓庐且洪洞人爱我吾必归
归次曲阳无疾而卒君时独从哀号路侧过者酸鼻既
归葬会京东兵君母亢留张湾及于难君卒遭变执丧
行古制虽士大夫习礼者莫能过焉济南公二子君其
季与伯氏异母君母亢安人初亢氏善富高赀亢之来
归也丰其奁金累数万济南公曰季亢之自出也金必
归季后君皆以金归伯氏里中贾竖素怨伯氏讼伯氏
卷四十二 第 8a 页 WYG1316-0614c.png
欺其孤君曰我固以让吾兄由是讼者大屈君事兄如
严父待兄之子如已子人高其行化渐于乡焉君尝为
博士弟子员崭崭立名誉妒嫭者妎其能将遗书督学
使者使黜君然其人阳与君相交驩佣奴数数来奴误
谓遗君者遂以书抵君君视书呒然语奴非遗我也奴
持书去后君竟用是黜君终不语家人以故妒者后觉
之大惭恚曰吾伤长者无面目自活其意度行事多此
类封文林郎娶亢氏封孺人子象起主事象起初为福
卷四十二 第 8b 页 WYG1316-0614d.png
山令有异政
陈子曰今人为其父母传者直以为志表之馀事耳岂
真能知文字之可贵哉夫人不皆有奇德卓行故传者
尤往往难之象起之求传其亲独异焉曰志以纳诸幽
表以揭其外然而不皆可行世致远也于传乎是重敢
以烦公余见今户部尚书福山王公尝数称福山之政
有异王韩婚也故语韩事有足徵及退而考其家世奇
德卓行果皆可传也是以叙著于篇呜呼韩君之贤知
卷四十二 第 9a 页 WYG1316-0615a.png
文字之可贵如此而大司农谓韩君曰今之名能文而
可为子先人传者陈子也夫王公择人而使为文则福
山之为政其得于乡邑贤大夫也有由然矣
  三烈妇传
裴氏阳城龙庄里民张琦妻琦贾人常游河南北间客
死禹州裴闻而号泣曰天乎夫死无子我义不再辱我
昔尝笑人何至令人笑我耶绝食五日不死其兄来祭
琦裴止之曰姑待我而家人防视愈益严强之食复食
卷四十二 第 9b 页 WYG1316-0615b.png
于是守者稍懈迟明视之自经死矣及含敛貌如生庄
靓犹未闻琦死信时夫以妇人称说大义凛凛有古烈
士风其亦可以愧世之为丈夫偷生苟免者矣时康熙
己未岁正月也其后阳城以夫死自经从葬者复有二
人其一在阳城之化源里曰李氏
李氏者石基永妻基永家贫好学至不能继脯糜而诵
读不辍遭时喜贿年二十七不得列邑庠郁郁以死有
二女一男男才二岁基永死之明日男亦死基永以贫
卷四十二 第 10a 页 WYG1316-0615c.png
故五日始克棺敛李取基永手钞秦汉文唐诗各数卷
内棺中是夕栉沐自经棺傍
张任妻王氏阳城白巷里人曾大父参政公徵俊死崇
祯时流贼难者也大父父皆儒生任大父中丞公父民
部君两家俱高门王年十六归任才数月任为学官弟
子员数日病卒王绝饮食居楼中矢必死家人环守之
明日绐其家人趣使下取食有小女奴在傍阳怒之女
奴惊趋出遂自经死衣桁间经以夫故腰组项下经痕
卷四十二 第 10b 页 WYG1316-0615d.png
处受以白缣数寸许衣上下缝纫牢固不可易未死前
一日嫁时衣履巾帨诸饰用物从王氏来及夫家者各
别置不乱室中罗列悉就完整不以仓卒改常度其从
容暇豫如此死时年十有七康熙庚申八月朔也
陈子曰自吾居里中二年三见烈妇事近世鲜乡闾之
教烈妇之事谓非出于性生者耶始张琦妻裴余尝语
邑令以闻于大吏请表之已而格不行余尝观古烈女
虽犹未至于三妇人所为者皆得史传著之以劝天下
卷四十二 第 11a 页 WYG1316-0616a.png
后世如三人者使闻于
朝而旌异之以助
风化其不亦伟哉
  张太恭人传
张太恭人者德州人通诗春秋传及群书嫁为田大夫
妻大夫顺治中以进士知丽水有能名卒于官恭人取
庭中牍籍勾稽验覆召管库谨视赋徭所入曰代者至
则必以是淹吾行吾贫不能赂庶谨备之后代者至果
卷四十二 第 11b 页 WYG1316-0616b.png
以为言恭人牒太守请自临察太守王君来坐县堂上
恭人身自立堂下见太守顾家僮持籍以进太守按籍
阅所入出无一舛漏者代者屈恭人得以大夫榇行当
此时恭人提其孤归数困于强豪孤雯予友也为予言
曰雯母师也一室之内十年之间午夜篝灯纺绩声读
书声哭声三者而已予闻之泣泫然不自止其后雯需
先后成进士雯填抚三吴移抚黔需在翰林霢亦以文
行选入太学皆恭人所自教年七十七凡四进封以卒
卷四十二 第 12a 页 WYG1316-0616c.png
恭人能文章工诗诗成辄焚弃谓其孤无非无仪惟酒
食是议诗之教也孤弗敢强然犹传其茹荼吟三十首
咏歌于士人世之自以为能诗者莫能及也文多后悉
取其藁燔之今著其存者一篇盖恭人年七十时里党
为恭人寿恭人以戒其孤之辞辞曰示雯辈女昨来言
里中先进学校乡曲诸君子父老谋欲醵钱寘酒筵合
诸名家文词张屏幛如前岁寿萧太夫人事将以寿吾
者此亲串盛心洽比雅事吾乌能无感然自度有甚不
卷四十二 第 12b 页 WYG1316-0616d.png
可者今得详为女曹言之按礼妇人无夫者称未亡人
凡吉凶交际之事不与亦不为主名故春秋书纪履緰
来逆女公羊传曰纪有母何以不称母母不通也何休
学云妇人无外事所以远别也后世礼意失始有登堂
拜母之事战国时严仲子自觞聂政母前且进百金为
寿盖任侠好交之流有所求而然耳岂礼意当如是耶
吾自女父之殁于官携扶小弱千里归榇含艰履戚三
十年馀阖户辟绩以礼自守幸女曹皆得成立养我馀
卷四十二 第 13a 页 WYG1316-0617a.png
年然此中长有隐痛每岁时伏腊儿女满前牵衣嬉笑
辄怦怦心动念女父之不及见故或中坐叹息或辍箸
掩泪今一旦宾客填门羊酒塞路为未亡人称庆未亡
人尚可以言庆乎三十年吉凶交际之事不与知而今
日更强我为主名其可谓之礼乎处我以非礼不足为
我庆而适足增我悲耳且我何可以萧太夫人比也萧
太夫人年跻八十于古谓之中寿萧封君即世不过十
馀年为白首夫妇女父之亡吾年未四十今更三十一
卷四十二 第 13b 页 WYG1316-0617b.png
年亦仅古之中寿耳何可以萧太夫人比且其子侍读
君居里已十七年德望高善行被于乡党乡党德其子
而庆及其母宜也女曹中外薄宦偶归里闾无善及人
而亦偃然受乡先生里父老之捧觞拜跽其又何以为
情顷者米价翔涌邑井萧然亲故素多贫乏若复合钱
市籑为未亡人进一日之甘未亡人更罪戾是惧矣女
曹官于朝宜晓大体其详思礼意以安老人之心为我
先事而婉辞之惟勿忽也其遇事引经传以合乎大道
卷四十二 第 14a 页 WYG1316-0617c.png
类如此此皆其可为传者也赞曰初廷敬尝私怪雯在
京师时独久从余游日以其所为诗若文来廷敬居西
街雯亦徒西街居既乃知恭人之教命然也昔敬姜见
文伯之友降阶却行奉剑正履召而数之以其所与游
皆媚事已者文伯谢而择友引衽攘捲亲馈事之甚至
君子谓文伯之母备于教化予于友无能为益然亦自
信非媚事人者是以恭人乐得为其子友与若子舆氏
见俎豆揖让之事而悦之母曰此真可以居吾子予不
卷四十二 第 14b 页 WYG1316-0617d.png
敢援是以为比也恭人之贤岂遂远于孟母也哉
 
 
 
 
 
 
 午亭文编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