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三
卷三十三 第 1a 页 WYG1316-047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午亭文编卷三十三
            大学士陈廷敬撰
 史评(汉书/)
  萧何
人臣履雄猜之朝以正自守犹恐不得免焉况可以诡
道遇其君乎萧何事高帝仅而获免者盖皆以其宾客
之言客之言可用者一不可用者一帝项羽相距京索
卷三十三 第 1b 页 WYG1316-0478d.png
间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何曰数劳苦君者有疑君
心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何从其言
帝大说陈豨反帝自将闻关中已诛韩信使使拜丞相
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召
平谓何曰益封置卫以淮阴新反有疑君心愿让封勿
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帝说鲍生召平之言其
可用者也黥布反帝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客
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君位相国初入关中得百姓
卷三十三 第 2a 页 WYG1316-0479a.png
心百姓皆附君数使使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何不多买
田地贱贳贷自污何从其计帝乃大说客之言不可用
者也其后何为民请上林中空弃地令得田帝大怒谓
何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下何廷尉械系之帝固恶
何以此自媚于民而乃谓多受贾人金者夫孰谓非何
向者贱买民田宅有以启之乎史称何恭谨又言买田
宅必居穷僻处为家不治垣屋则是买田自污非其本
心托以免祸更得械系后之人臣以诡道遇其君而失
卷三十三 第 2b 页 WYG1316-0479b.png
其所守者益可知所戒矣
  曹参
自古主少国疑大臣当国辄变易祖宗法度后能善其
终者少矣当孝惠时曹参代萧何为相举事无所变更
壹遵何约束日夜饮酒不事事有欲言者饮以醇酒至
醉而后去帝使参子窋谏之辄笞之二百何若是甚也
盖参之意既以守职勿失为事而犹虑宾客子弟或夤
缘假借故益张其事使天下晓然知吾循成法无变更
卷三十三 第 3a 页 WYG1316-0479c.png
以绝其觊觎之私而不得有所疑似怀望于其间也何
事高帝处其难参事惠帝处其易何以信谨获免于高
帝之世而淮阴黥布等皆已诛灭参于此时亦何敢舍
其所易者而轻有变动以贻身世之虑哉其庆流苗裔
宜矣传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故参所为亦非直以自
全盖继世秉国钧者之法则也
  张良
留侯画计招四皓以辅翼太子前人论者众矣吾断以
卷三十三 第 3b 页 WYG1316-0479d.png
为高帝本无遂易太子之心也高帝起布衣与吕后更
尝忧患惠帝虽仁柔未大失爱于帝徒以戚姬床笫之
恩谓欲易太子而立其子赵王如意者彼戚姬夙畏吕
后彊虐帝春秋高一旦弃天下太子立而吕后为政祸
宁能旋踵与计必日夜泣请于帝帝阳许之耳帝既知
太子不可易而戚姬少子之爱又不能以礼义自制始
而阳许之既且付之无可如何而已亦终无必易太子
之心也所以终无必易太子之心者吕后彊虐易太子
卷三十三 第 4a 页 WYG1316-0480a.png
吕后后必为乱欲易太子先除吕后吕后既不可除则
太子终不可易也留侯所与从容言天下事甚众度此
事帝必尝与留侯言其委曲留侯度其事之难处不可
以口舌争也故不得已因吕泽之请画招致四皓之策
以坚帝不易太子之心是以帝见四皓谓戚姫曰我欲
易之云云者所以谢戚姬也使帝果真有易太子之心
岂四人之所能夺哉以帝之重子房而子房不能为言
四人者岂真贤于子房者哉故知不易太子者帝之本
卷三十三 第 4b 页 WYG1316-0480b.png
心也至如杨维桢胡俨王守仁皆谓四皓隐者不可得
致良因高帝所素重使人伪饰以诳帝盖皆疑其事而
求为之说者不近事理甚矣
  王陵
王陵贤人也吕后欲王诸吕问陵陵曰高皇帝刑白马
而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太后不说问陈平周勃
皆曰王吕氏无所不可太后喜此王陵所以为贤者也
吕后迁陵为帝太傅夺之相权陵谢病免杜门自绝陵
卷三十三 第 5a 页 WYG1316-0480c.png
大节如此陵既免吕后徙平为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
相食其幸于吕后其人不足比数若平其奸人之尤者
哉平为丞相吕媭以平前为高帝谋执樊哙谗平不治
事日饮醇酒戏妇人平闻日益甚吕后闻之私喜面质
吕媭于平前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
畏吕媭之谮盖吕后幸审食其平以戏妇人同其恶故
吕后私喜之此平所以为奸人之尤者也平以奇计称
而秘不传度平为人必无甚奇计当时人犹朴质故平
卷三十三 第 5b 页 WYG1316-0480d.png
得以肆其欺诞鄙俚之术术甚陋亦戏妇人等比耳史
载平事王陵传中以见陵之忠直如彼而平之谲诡如
此陵坐諌王吕氏废而平以此愈显此史家深意正所
以愧平而见陵之贤也故又载平之言曰我多阴谋道
家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然则史家之意可见矣
  周亚夫
景帝废栗太子亚夫固争帝由此疏之及窦太后欲侯
卷三十三 第 6a 页 WYG1316-0481a.png
皇后兄王信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计之亚夫曰高帝约
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
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上默然而沮按亚夫此
言与王陵之对同过其父绛侯远矣其后王徐卢等五
人降汉上欲侯之亚夫曰彼背其主降侯之何以责人
臣不守节者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亚夫因谢病免相久
之卒下廷尉自杀人臣守正如王陵周亚夫或废或至
自杀如平勃顺人主意卒得以功名终其将何以教天
卷三十三 第 6b 页 WYG1316-0481b.png
下之为人臣者乎夫吕后不杀王陵景帝乃杀亚夫景
帝曾吕后之不若矣
  陆贾
孔子恶利口史称陆贾使南越降尉佗劝高帝事诗书
奏十二篇新语又能说陈平交驩太尉卒诛诸吕功伟
矣然贾名有口辩平原君朱建亦辩有口而义不苟合
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后欲知建建不肯见辟阳侯母
死贫未有以发丧贾乃见辟阳侯说令厚送丧后人毁
卷三十三 第 7a 页 WYG1316-0481c.png
辟阳侯惠帝帝怒欲诛之太后惭不可言大臣欲遂诛
辟阳侯卒赖建说孝惠幸臣闳籍孺以故辟阳侯得不
诛食其幸吕后天下大恶也人人欲诛之而贾独为计
画有口者变易是非如此贾诚有功而于此吾独斥其
非者以其有口而不专用于正而平原君亦以辩有口
失其身孔子称木讷近仁而恶夫佞又曰巧言鲜仁陆
贾朱建之才贤犹且犯圣人之戒则信乎利口之不足
为贵也
卷三十三 第 7b 页 WYG1316-0481d.png
  晁错
吴楚反景帝以爰盎言斩晁错盎故与错有怨然非帝
有欲杀错之心即盎数语岂能斩错也错太子家令太
子家号智囊在文帝时数言事文帝宽容所言多见施
行然错言宜削诸侯文帝不听及景帝时听错言削诸
侯支郡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不能
得夫吴王不朝赐之几杖尉陀自王玺书开喻以孝文
之宽仁尽下推恩藩国虽百晁错乌能召乱景帝之为
卷三十三 第 8a 页 WYG1316-0482a.png
人薄矣微晁错乌得不反反宁能独任其过乎及七国
反以诛错为名爰盎因窦婴见帝屏左右及错具言吴
楚反独以错故计惟斩错发使赦吴楚则兵可毋血刃
而俱罢于是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
天下则帝之心可见矣错久侍太子多阴谋帝必有不
自得于中者得盎言益坚斩错之心然帝于错略无旧
恩薄矣哉
  路温舒
卷三十三 第 8b 页 WYG1316-0482b.png
自贾生以来晁错贾山邹阳枚乘路温舒皆有文学词
辨数进諌说晁错事景帝以七国事诛贾山在文帝
言多激切邹阳枚乘游吴以正言劘濞之邪心不及于
祸可谓邦无道免于刑戮者矣温舒牧羊取泽中蒲截
以为牒编用写书其论尚德缓刑何其温文尔雅有三
代忠厚之遗风与以余观数子温舒之学几于纯已使
其遇文帝所建言当不仅如此已也然史称其后遂为
世家祸福之于人岂信无天道哉
卷三十三 第 9a 页 WYG1316-0482c.png
  董仲舒
仲舒之学历战国秦汉未有其匹敌自孟子以来一人
而已刘向称其有王佐之材虽伊吕无以加使仲舒在
商周之世其能为伊吕不可知然决非管晏伯者之佐
所可及也向子歆叛其父之说乃谓伊吕圣人之耦王
者不得则不兴故颜渊死孔子曰天丧子唯此一人为
能当之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
潜心大业令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然考其师友渊
卷三十三 第 9b 页 WYG1316-0482d.png
源所渐犹未及乎游夏而曰管晏弗及伊吕不加过矣
歆之言出于正耶其父之说犹不当极斥之以自明其
是而歆之言果不得为正论也叛父之罪不可逃矣孔
子曰子为父隐至明攻其父之说而极斥之隐乎不隐
乎君子以为向所说非攘羊比也歆遽證之何耶歆好
左氏春秋尝以难其父榖梁歆为人子专攻其父当仁
不让岂是之谓欤
  严助
卷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1316-0483a.png
史称巫蛊之祸不惟一江充之辜亦有天时非人力所
致建元六年蚩尤之旗见其长竟天后遂命将出征略
取河南建置朔方其春戾太子生自是之后师行三十
年兵所诛屠死灭者不可胜数及巫蛊事起京师流血
僵尸数万太子子父皆败故太子生长于兵与之终始
岂独一嬖臣哉虽然武帝好乱喜兵出自天性糜烂生
民毒流宫禁亦其时之臣有以佐成之不得归咎天时
谓非人力所致也建元三年闽越围东瓯东瓯告急于
卷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1316-0483b.png
汉时武帝年未二十以问太尉田鼢鼢以为越人相攻
击不足以烦中国自秦时弃不属严助乃诘鼢秦举咸
阳弃之何但越也今小国来告急天子不振又何以子
万国乎于是上遣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守欲距法不
为发助乃斩一司马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
罢后三岁闽越复兴兵击南越为遣两将军将兵诛闽
越淮南王安上书諌不听兵遂出踰岭适会闽越王弟
馀善杀王以降帝自以为兵功令严助风指于南越南
卷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1316-0483c.png
越遣子随助入侍助还又谕意淮南当此时武帝之心
益骄而兵端不可戢矣故其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自是
以来日无宁息生灵戕于锋刃菑祸发于骨肉方武帝
少时志趋未定利害未更不有严助或师出无功抑其
雄心末流之害当不至此烈也故曰其时之臣实佐成
之而谓巫蛊之祸由于兵兵之兴天时非人力岂不过
与其后助以交私淮南论诛昔人有言毋为祸首助之
谓夫
卷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1316-0483d.png
  霍光
宣帝始立谒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
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
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
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史载其事余以为非也虽
微骖乘霍氏之祸庸得免乎光秉政二十年权侔天子
虽守之以约持之以谦犹惧不得免而况霍氏之宜及
于祸者其事固已多耶最著者在毒杀许后光既不能
卷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1316-0484a.png
自制其妻又使其子姓甥婿党亲连体根㩀于朝廷虽
微毒杀许后人臣若此有不及于祸者耶光贪冒权宠
而不知止昭帝年二十而光不知归政宣帝即位年十
八矣诸事皆先白光然后奏事闇主且不可而况于宣
帝之察察者乎光之性贪冒而不知止是以不能制显
致有淳于衍之事而其党亲连体根㩀于朝廷以此卒
及于祸也
  王吉贡禹
卷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1316-0484b.png
宣帝颇修武帝故事宫室车服盛于昭帝时外戚许史
王氏贵宠王吉上疏言得失意有所规切然亦未敢显
言大抵欲兴礼制流德化尚俭正俗最甚不过曰谨选
左右审择所使去角抵减乐府省尚方而已帝拒不纳
吉谢病归贡禹在元帝时言有加于吉自乘舆后宫无
所不言帝纳善其忠至其卒帝犹追思其言吉禹有不
得尽言有尽言一言辄令罢去尽言无所拂殁犹思之
观两人之遇士之为道而仕幸不幸岂不系乎时哉然
卷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1316-0484c.png
元帝之受言过乎宣帝矣
  赵广汉韩延寿王章
汉所诛京兆尹赵广汉韩延寿王章广汉治颍川患俗
朋党构会吏民令相怨咎告讦其后彊宗大族家家结
为仇雠虽散落奸党盗贼不发发又辄得然作小智尚
诡道变易风俗而俗益大坏其所失不啻奸党盗贼而
已也为京兆尹虽善为钩距以得事情迹其所为天资
刻覈至庇其客穷治男子苏贤失计又疑杀邑子荣畜
卷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1316-0484d.png
事发下丞相遂诬丞相夫人杀婢令跪庭下受辞悖又
甚焉且近乎愚史称聪明非矣其自取杀身宜哉延寿
治颍川变广汉所为教民以礼让徙东郡黄霸居颍川
因其迹而大治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礼
聘其贤士广谋议纳諌诤表孝弟有行接待下吏恩施
甚厚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在东郡令行禁止断
狱大减为天下最入守左冯翊民化其德为萧望之所
阨冤矣王章果敢有为虽为大将军王凤所举非凤专
卷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1316-0485a.png
权不亲附会日蚀奏对事召见言凤不可任用遂为凤
所陷而史言章不量轻重以陷刑戮如史言人臣当量
轻重以全身负国耶
  孔光
世多举张禹孔光同讥然光未相及未罢时不希指苟
合其议中山定陶谁宜为嗣光引尚书兄终弟及中山
宜嗣议独正问定陶共王太后宜何居光心恐傅太后
刚暴与政事不欲令与帝旦夕相近议宜改筑宫傅太
卷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1316-0485b.png
后从弟子迁在左右倾邪既免归以傅太后故复留光
与师丹奏论之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群下多
顺指唯光与丹持不可光自议继嗣有持异之隙又重
忤傅太后由是策免光观光所为皎然自立如此复相
之后时当逆莽波靡云流不能自止此所以贻讥于世
与光不再相岂得不为完人也哉然光待董贤一事则
真张禹之为矣
  翟方进
卷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1316-0485c.png
汉灾异辄杀宰相以应变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赐册
丞相翟方进即日自杀而顾秘之遣九卿册赠以丞相
高陵侯印绶赐乘舆秘器天子亲临吊者数至异于他
相故事若几幸其死者盖汉视宰相重其意曰灾异之
应不于相则君而已矣惧而委之于相犹惟恐其不得
当焉故几幸其死则不惮礼仪恩勤之至此也若此人
本无罪而吾用之以代吾身矣可不谓惑之尤甚者与
  何武
卷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1316-0485d.png
何武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今读其传虽微此
两言而武之不以赫赫为名去后使人见思者隐然在
简册之间此亦足以见文章之妙也其曰功名略比薛
宣其材不及也而经术正直过之则武优于宣明矣至
武不阿王莽岂宣所得比哉
  王嘉
元帝容受尽言过于宣帝成帝虽多内讥如谷永辈专
攻上身后宫率常纳其言汉无道之君未有如哀帝之
卷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1316-0486a.png
杀贤相王嘉者也嘉以封还益幸臣董贤户事见杀冤
哉哀帝之哀允矣
  韩婴
韩婴尝与董仲舒论于武帝前其人精悍处事分明仲
舒不能难也有口之人吾所畏亦圣之所斥婴虽贤者
而仲舒大贤既受此人之阨而又困于其徒吕步舒不
有圣人恶夫佞表直道而行者吾之所谓畏不几于谬

卷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1316-0486b.png
  张汤杜周
张汤杜周不列酷吏史曰汤周子孙贵盛故别传夫幽
厉之名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此三代之大法万世
之至公也而曰以子孙贵盛故别传班史之为说谬矣
  郭解
郭解每出人皆避有一人独箕踞视之客欲杀之解曰
居邑屋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乃阴请尉史曰是人吾
所重至践更时脱之后此人怪之问得其故乃肉袒谢
卷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1316-0486c.png
罪此与王彦方辈亦复何异然解正欲以此立名声非
实能以德报怨者有公私之别故君子弗取焉然诸游
侠行事亦有过人者独楼护始附五侯王莽时以执吕
宽取封爵之赏此诚无赖小人耳愧游侠诸人矣
 
 
 
 
卷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1316-0486d.png
 
 
 
 
 
 
 
 午亭文编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