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1316-04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午亭文编卷二十九
            大学士陈廷敬撰
 讲筵奏对录(有序/)
(臣/)廷敬伏惟
圣主以天纵生知好学不倦(臣/)叨侍
讲筵多历年所仰聆
天语阐明经义契往圣之心传实前王所未有盛德日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1316-0431b.png
新光辉宣著是以措天下于隆平开万年之景运文谟
武烈史不胜书皇哉唐哉至矣尽矣(臣/)自惟愚陋莫赞
高深每当
玉音下询获申奏对因而讲义之外薄有敷陈兹谨辑
录数条仰纪
圣学之崇宏俯志(微臣/)之遭遇名曰讲筵奏对录(臣/)
任庆幸悚慄之至
 戊午九月五日(臣/)廷敬进讲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1316-0431c.png
 瞑眩一节惟暨乃僚一节呜呼钦予时命一节
上曰朕观高宗命傅说谆谆以纳诲辅德为言可见自
 古君臣一德一心至诚孚感为上者实心听纳以收
 明目达聪之益为臣者实心献替以尽责难陈善之
 忠然后主德进于光大化理跻于隆平后世君臣之
 间徒为虚文中鲜实意治不逮古职此故耳廷敬奏
 言有高宗之为君所以有傅说之为臣
皇上此言诚社稷万年之大庆也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1316-0431d.png
 壬戌某月某日进讲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奏对言人臣尽忠事主岂得以希荣干宠为心人君
 以礼使臣固必有报德酬功之典
 日讲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象曰
 受兹介福以中正也奏对言守正不阿君子立身之
 大防依违干进小人求容之私计以六二之贤而有
 愁如之象盖贤者事君以得时行道为念非为一已
 之荣辱进退而然也故爻曰贞吉象曰中正于此而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1316-0432a.png
 察人才之邪正审心术之公私俾为臣有喜起之风
 而无愁如之意此实治道污隆之所系也又云受兹
 介福此盖论其理耳亦有怀才抱德而沉于下僚亦
 有才微德薄而窃据高位此理之所不必然而事之
 所常有者故六二之介福圣人所以深庆之也
 日讲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象曰失得勿
 恤往有庆也奏对云昔者帝尧之时击壤之歌曰帝
 力何有于我哉康衢之谣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1316-0432b.png
 孟子论王道亦曰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此见帝
 王天覆地载之量无一毫计功谋利之私六五失得
 勿恤深合此意所以吉无不利往而有庆也
 五月初九日讲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
 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奏对言传曰枉已者未有能正人者也古之人所以
 严于去就之义者非爱其身正爱其道耳故士君子
 必有难进易退之节而后有匡王定国之勋此明夷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1316-0432c.png
 之君子所以守不食之义也又奏对言薛方王莽时
 人莽以安车迎方方谢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
 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巢由之节莽悦其言遂
 不强致故曰薛方保身而自全扬雄为莽大夫莽恶
 刘棻等符命之说置于法棻尝从扬雄学作奇字治
 狱使者欲收雄时挍书天禄阁恐不免乃从阁上自
 投下故曰扬雄投阁而不免也士君子观薛方扬雄
 之事可以得处明夷之道矣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1316-0432d.png
 初十日讲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象
 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奏对言此一爻商之微子当
 之其在书曰吾家耄逊于荒又曰王子弗出我乃颠
 隮其后微子抱祭器归周以存商祀正得此爻之意
 十一日讲箕子之明夷利贞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
 息也奏对言殷有三仁微子之去利而不贞比干贞
 而不利惟箕子之所为利也贞也故象传曰箕子以
 之爻辞曰箕子之明夷所以表忠良之隐原臣子之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1316-0433a.png
 心而圣人系易之旨深矣
 十七日讲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
 有恒奏对言帝王以天下为家一言之微有前后左
 右之窃听一行之细为子孙臣庶之隐忧是以圣帝
 明王必慎乎此
 十八日讲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象曰家
 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奏对言齐家治
 世莫善于礼礼本天下之至严用之各得其分则至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1316-0433b.png
 和故齐家者与其过于和宁过于严与其过于严宁
 准于礼准乎礼则无过严之失而有至和之美矣
 二十二日讲睽小事吉奏对言睽之时可小事而不
 可大事矣至于世道休明之日人心联合之时正当
 大有为之际必有纪纲宏远之规模为社稷灵长之
 大计虑万年毋狃于旦夕成大事毋见于小利此又
 忧盛危明防于未睽之道也
 二十四日讲九二遇主于巷无咎象曰遇主于巷未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1316-0433c.png
 失道也奏对言人臣当进以礼退以义平居有难进
 易退之节则临事有尊主庇民之功盖士人一身之
 进退为礼义廉耻之所关即为世道人心之所系故
 必合于道而后可然此在平日以礼义廉耻养之然
 后人以礼义廉耻自处格人心而正风俗此尤为要
 务也
 二十六日讲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
 有终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奏对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1316-0433d.png
 言无初有终圣人亦论其理当如此盖论其理邪固
 不能胜正而历观古来邪正之际正实往往不能胜
 邪惟
圣人在上能使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斯可以决其理之
 不爽耳
 二十八日讲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
 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象曰遇雨之吉群疑
 亡也论君臣道合奏对言上有尧舜之君下有皋陶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1316-0434a.png
 稷契之臣明良喜起都俞吁咈于一堂之上后世如
 唐之太宗致治几于三代之隆亦必魏徵房杜之为
 其臣故能成贞观极盛之治此可谓君臣道合一德
 交孚也
 二十九日讲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奏
 对言利西南不利东北言济蹇之道贵得地利也昔
 汉昭烈有拨乱之志诸葛亮有王佐之才然而困于
 西蜀一隅者以不得地利也利见大人言济蹇之道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1316-0434b.png
 贵得其人也昔张子房之从汉高马援之归光武可
 谓得其人矣贞吉言济蹇之道贵得其正也三代以
 后有济世安民之功如唐之太宗宋之艺祖亦可谓
 得贞吉之意者矣
 八月十八日讲初六无咎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奏对言此一爻专主臣道言盖以柔在下则有小心
 恭顺之诚而上应乎刚则有担当任事之力此皆无
 咎之道然解卦诸爻皆以解小人为义大抵易之一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1316-0434c.png
 书扶阳抑阴进君子退小人之意为多不独解卦诸
 爻为然此所以有资于治道也
 十九日讲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象曰九二贞吉得
 中道也奏对言解小人所以杜惑上残民之祸者也
 从来上之德意不能下究民之疾苦不能上闻者皆
 小人为之壅蔽于其间也故贵解而去之小人之害
 有不可胜言者盖小人未得志之时必工为谄媚之
 术既得志之后则肆其险毒之奸是以断然必解而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1316-0434d.png
 去之也
 二十三日讲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象曰君子
 有解小人退也
上问君子小人奏对言小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其贪
 位固宠之术有如物之固结而不可解圣人特笔书
 之曰君子维有解盖言断然解去之不使其为国家
 之患也又讲义有郭之所以危句奏对言昔齐桓公
 至于郭国问郭之父老曰郭何以危父老对曰郭公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1316-0435a.png
 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是贤君也郭何以
 危父老对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郭之所
 以危也观于此可不戒与
 二十六日讲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
 利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奏对言隼以象其凶恶
 高墉以象其权势小人而乘权藉势乃刑法之所必
 加也故不曰解而直曰射此所以严小人之诛也上
 爻在大臣之位大臣以天下为心无一已之私好私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1316-0435b.png
 恶然后有天下之公是公非是非明而后国是定国
 是定而后人心正治道成
 九月初七日讲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奏对言人心本然之善原与太虚同体太虚中无一
 物吾心中亦无一物所以圣贤格物之功正以求复
 其无物之体故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乃见此心本然
 之善而其所最当损者莫过于忿欲两端惩之窒之
 则凡类于忿欲者可以不劳而克治之矣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1316-0435c.png
 十九日讲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论朋党奏对言君子以同道
 为朋小人以同利为党苟不辨其邪正而惟以其同
 则指为朋党不免有党同伐异之患欧阳修朋党论
 正是此意
 二十一日讲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象
 曰六五之吉自上祐也论楚人以二臣之贤珍于白
 珩齐王以四子之功美于照乘奏对言昔楚之王孙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1316-0435d.png
 圉聘于晋赵简子问曰楚之白珩犹在乎王孙圉对
 曰楚未尝以此为宝楚之所宝者观射父能作训辞
 以行事于诸侯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朝夕献
 善败于寡君此楚不以白珩为宝而以善人为宝也
 昔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以径寸之珠照车
 前后各十二乘者誇于威王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
 宝者与玉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有肸子者使
 守高唐有黔夫者使守徐州有种首者使备盗贼此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1316-0436a.png
 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此齐
 以四子之功胜于照乘之珠也
 二十三日讲彖曰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
 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奏
 对言损上益下之主以至诚恻怛之心为爱养斯民
 之政初不计民之为我用也而当此之时动罔不臧
 故彖辞曰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彖曰损上益下民说
 无疆可见损上者正所以益上也有子尝言百姓足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1316-0436b.png
 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大学言与其有聚
 敛之臣宁有盗臣如裴延龄桑弘羊辈皆以言利固
 宠一时贻讥后世此又可以为龟鉴也
 日讲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象曰告公从
 以益志也奏对言举天下之大事在于得天下之民
 心而所以得民心之道惟在圣君贤臣朝夕讲求以
 实心行实政非一切权宜之计所可几也如汉文帝
 之止辇受言唐太宗之虚怀纳谏所谓谏行言听膏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1316-0436c.png
 泽下于民正此爻之义也
 十八日讲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象曰莫
 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奏对言圣人最恶言
 利之臣至比之为盗臣之不如昔周厉王以荣夷公
 为卿士荣夷公言利之臣也芮良夫谏之以为不可
 用其后厉王卒用荣夷公为卿士诸侯自是不享则
 芮良夫之言验矣又讲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
 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奏对言君子光明磊落即有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1316-0436d.png
 过失人所易见小人巧佞回邪患得患失凡所以贪
 位固宠者无所不至又能形人之短见已之长能使
 人主信任而不疑故得专权而肆其恶昔唐德宗谓
 李泌曰卢杞清忠彊介人言其奸邪朕初不觉泌对
 曰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也使陛下觉之岂有建中
 之乱乎泌之所言正有合于知人其难之义
 十一月十四日讲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
 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1316-0437a.png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
 也奏对言大抵易言君子小人之际未尝不委曲详
 尽而于君子所以决去小人之道又未尝不反复丁
 宁虽以五阳之盛决一阴之微而谆谆告戒如此可
 见小人之难去而君子往往不能胜之也
 十六日讲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象曰有戎勿恤
 得中道也奏对言小人谗害君子不在于大庭广众
 之际而在于燕閒私语之时使人主听受其言而不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1316-0437b.png
 觉故圣人比之为莫夜之戎惟
圣明之主严绝其端则可以无此患矣故曰所言公公
 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
 二十七日讲上六无号终有凶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
 长也
上顾廷敬曰君子得志尚能容小人小人得志必不能
 容君子对曰诚如
圣言此古今同慨惟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1316-0437c.png
圣明在上有以察之
 经筵讲章
  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
   有庸哉
此皋陶陈安民之谟以告帝舜也谓夫五伦在人自其
经常不易者谓典盖原于上帝付予之初固天叙之也
然天能叙之不能保其后也所以立之教化敕正我五
典使伦叙益厚者则在人君矣五典在人自其节文不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1316-0437d.png
过者谓礼盖天理之品节固天秩之也然天能秩之不
能保其继也所以立之制度用我五礼使品秩有常者
则在人君矣是典礼出于天而为君道之所系如此(臣/)
因是而绎思之尽伦本乎天道要惟惇厚以咸宜制礼
顺乎人情尤贵庸常而可久是知大典大礼之宗必属
作君作师之任矣仰惟
皇上教先亲逊化首温文艺极陈常立爱立敬以训世
绥猷节性中规中矩以宜民固已觉悟群伦斟酌百代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1316-0438a.png
(臣/)愚更愿建中垂裕创制显庸彝纪懋修益奏协和
之化经纶尽善弥勤劼毖之衷斯率土共识尊亲而编
氓咸知礼让矣(臣/)愚不胜颙望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
   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此一节书是史臣纪帝尧放勋之实也谓夫德性之中
万善悉备合天地民物为一体统亲疏遐迩于同原德
本自大也惟其有物欲之私所以鲜昭融之量而人已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1316-0438b.png
之间多捍格矣惟帝尧天理浑然能明其大德存诸心
者此德之全体具足见诸身者此德之妙用流行推此
德以亲九族则伦纪以修恩义以笃九族已亲而睦矣
推此德以平章百姓则旧染之俗咸与维新畿内之民
皆昭然自明其德矣推此德以协和万邦则万邦黎民
美哉变恶为善已于是而雍和矣是勋放于家国天下
者如此(臣/)因是而绎思之执中开危微精一之传为千
古人君之极则明德立修齐治平之准实万世圣学之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1316-0438c.png
源流故知开天首出之一人必有过化存神之伟烈仰

皇上迪哲无逸生知敏求稽古弘经阐传心之要察伦
明物大保治之规固已建巍巍之成功宣亹亹之令闻
(臣/)愚更愿性道弥崇
皇风益畅天行不息时廑于聪明睿知之心日进无疆
允懋夫圣神文武之治则丕振光华之盛绩而永垂佑
启之鸿图矣(臣/)愚不胜颙望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1316-0438d.png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
   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此一节书是孔子申言乾德之具于人心也谓夫乾天
道也亦人道也人得天之气以生浑然与天同体故元
亨利贞四者在天为春夏秋冬造物无心而成化在人
即为仁义礼智懿德不言而同然观夫元之为仁者慈
祥一念统百行而开先乃众善之长矣亨之为礼者经
纬万端合情文而并粹乃嘉美之会矣利之为义者物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1316-0439a.png
得其裁制则分定而情安义之所由以和矣贞之为智
者识进于坚凝则见明而守固事之所依为干矣天德
之本然具于吾性者如此(臣/)因是而绎思之人生为万
物之灵固备仁义礼智之全德维皇建庶民之极尤兼
圣神文武之宏图故能体道于当躬自可继天而作则
仰惟
皇上性裕中和学勤逊敏彝伦攸叙立万国之仪型精
一常存绍百王之心法固已亶聪明而作乂励夙夜而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1316-0439b.png
观成矣(臣/)愚更愿广运无疆升恒有永允怀而修来日
积懋敬而圣域弥优则道毕协于四气之和而福长绵
于亿年之久矣(臣/)愚不胜颙望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
   义贞固足以干事
此一节书是言君子兼体四德之全功也文言曰元亨
利贞之德在人皆有其同然而尽性合天之功惟君子
乃为克备君子与仁合一而存发皆仁故足以大仁民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1316-0439c.png
爱物之施而长人矣美其所会而动罔不臧故足以协
天秩天叙之常而合礼矣于分之所宜因物而各足之
则安生于分定和生于能均而足以和义矣知正之所
在而固守之则定见不疑定守不挠而足以干事矣君
子兼体四德之全功如此臣因是而绎思之天命不已
元亨利贞之所以流行也圣功无息仁义礼智之所以
体备也默契天人性道之大本端望乘乾首出之一人
仰惟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1316-0439d.png
皇上法天广运如日正中式廓鸿图声教实朔南之暨
聿新骏命惠怀无遐迩之殊固已履中蹈和揆文奋武
(臣/)愚更愿大猷允塞至德弥崇清明在躬凛惟几惟
康之旨夙夜基命廑未安未治之心则天德与王道同
功修已与治人兼至将美化浃于四海而福祚永于两
仪矣(臣/)愚不胜颙望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
   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1316-0440a.png
此言虞帝勉其臣以保治之道也当舜之时天下既已
乂安而舜之心犹恐怠荒易启用作歌相儆先述其意
曰天命难谌至为可畏欲保治于无穷必操心于不懈
惟一时之暂惟一事之微无弗戒敕庶天命可永保也
乃歌曰为臣者乐于趋事而股肱喜哉则治化振兴而
元首起哉庶绩修举而百工熙哉盖舜以保治之道望
其臣者如此(臣/)因是而绎思之天体虽高而动静云为
无时非旦明之所寓天道虽远而典礼命讨无事非陟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1316-0440b.png
降之所临惟主臣交致其忧勤斯化理聿臻于隆洽仰

皇上乾行刚健谦德尊光
睿学精深单渊衷于夙夜宸章炳煜昭泰象于星云固
已绍二帝之心传巩万年之基绪矣(臣/)愚更愿治益求
治安愈图安日进无疆默契贞恒之运皇建有极宏敷
彝训之休则府事茂底于修和而功德弥徵于巍焕矣
(臣/)愚不胜颙望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1316-0440c.png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此一章书是以君子立持已处众之坊也孔子意谓人
之品谊贵于严毅自持然或过于立异势必涉于乖戾
之为君子则庄以饬躬可谓矜矣而未尝以气陵人何
争之有人之度量贵于乐易可亲然或一于从俗势必
入于阿比之私君子则和以应世可谓群矣而未尝以
情徇人何党之有君子于人已之际各得其宜如此(臣/)
因是而绎思之立品者无论为介为通可以验学术之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1316-0440d.png
邪正观人者即其为同为异可以别人品之伪真允惟
明作惇大之朝克有正直和平之化仰惟
皇上思睿作圣体仁长人是训是行广敷言于率土惟
和惟一开泰运于中天固已立极臣邻协衷堂陛矣(臣/)
愚更愿道隆位育功茂裁成政教遐宣三德之刚柔并
乂风声丕树四方之纲纪常新则至化作人赓雅歌于
棫朴群工亮采接盛际于唐虞矣臣愚不胜颙望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1316-0441a.png
   中矣
此一节书见圣人体道之极功也孔子系易传曰人心
与天地本同一原而圣人之极功符乎天地盖此易知
简能之理天地之所以立心即圣人之所以合撰人能
以一心会易简之原则天下万殊之理无所不贯洵足
以范围曲成而不遗矣夫法乾之易而天下之险阻皆
平法坤之简而天下之纷纭自静将见天位乎上地位
乎下而人成位乎其中体道之极功宁外易简以致之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1316-0441b.png
(臣/)因是而绎思之帝王本天地之德以居心即协天
地之化以为政天施地生覆载之神功也府修事和裁
成之大用也而惟此易简之理贯浃其间宰之者不劳
斯出之也自裕圣人参赞高深为万世人道之准端在
此矣仰惟
皇上得一以贞兼三出治主敬存诚而立极明作惇大
以有功固已广运被于两间弥纶周于无外矣(臣/)愚更
愿升恒不息悠久无疆富有日新备笃实光辉之妙甄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1316-0441c.png
陶鼓舞昭流行化育之机则四时成序于不言万国同
风而遵道矣(臣/)愚不胜颙望
  教冑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
   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
此言舜命夔以豫教之道也虞书纪舜之命夔曰汝以
乐教胄子在涵养其德性使直遂者济以温厚宽缓者
济以庄栗刚劲者无至刻虐简略者无至傲慢焉若夫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1316-0441d.png
作乐之道则心发于言而为诗是诗以言志也有诗则
有节奏可歌是歌以永言也有节奏则有高下清浊之
声是声依永而出也有声则有十二律以调和之是律
以和此声也由是播之八音皆能谐和不失伦序而荐
之郊庙奏之朝廷神人无不和矣盖舜之命夔者如此
(臣/)因是而绎思之善教必先毓德在淑其性而节其情
圣学具有全功惟兴于诗而成于乐故盛世有广大清
明之象而熙朝多温文恭敬之风钦惟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1316-0442a.png
皇上精一执中光华复旦止慈止孝聿徵大顺之休作
君作师式表元良之范固已道隆创述庆衍灵长矣(臣/)
愚更愿德合乾符祥凝泰运升中以迓凤仪之瑞垂裕
以开燕翼之谋则基绪万年而本支百世矣(臣/)愚不胜
颙望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
此言君子尊道之极功也言德性本自广大惟致之以
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1316-0442b.png
扩其全量又问学而精察于几微期至夫穷神达化之
实德性本自高明惟极之以复其本体又问学而体验
于日用求当乎民彝物则之恒德性之已知者故也温
之而涵泳于不已又问学以充拓理义俾见其日新焉
德性之已能者厚也敦之而培养于不息又问学以体
尚节文务底于日崇焉盖君子尊道之功如此(臣/)因是
而绎思之德性即心而具存心乃养性之功问学以知
为端致知实进学之要故虽生知安行之圣犹勤逊志
卷二十九 第 24a 页 WYG1316-0442c.png
时敏之修仰惟
皇上健协天行静符人极道弥纶于六合广运难名德
宥密于一心精纯罔间固已诞登文岸覃被尧光矣(臣/)
愚更愿上理弥隆大猷永秩执契以宰清宁之化垂裳
而著熙皞之风则九服承休而万年诒燕矣(臣/)愚不胜
颙望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此发明心性之学见知性之为要也孟子言人之一心
卷二十九 第 24b 页 WYG1316-0442d.png
具众理应万事有全体大用焉而欲极其本然之量则
必由于知性盖性为心所具之理人能于吾之心体一
无所亏者必其于吾之性分一无所蔽者也顾性蕴于
心而原于天在人为性在天即为命非有二也既能知
性则性之所从出者亦洞彻无间知天固不待他求矣
孟子究言心性之学如此(臣/)因是而绎思之尽心由于
知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功也知性即以知天居敬
穷理尽性至命之事也天德王道岂非一以贯之者哉
卷二十九 第 25a 页 WYG1316-0443a.png
仰惟
皇上建极绥猷执中宰化体文武圣神之德勋华上媲
唐虞立天人性命之宗道法同符洙泗固已范围六合
胞与群生矣(臣/)愚更愿位育茂隆清宁永奠登道岸
仁风丕应握治原而协气旁流则百福凝休而万年垂
裕矣(臣/)愚不胜颙望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此言天地功用之盛一如至诚之所徵也子思谓夫天
卷二十九 第 25b 页 WYG1316-0443b.png
地之道惟其不贰故气化流行各极其盛自地道言之
既含弘而无外又静深而无间博也厚也自天道言之
既神功之峻极又光明之下济高也明也合天地之道
言之既运行而有渐又始终之不渝悠也久也盖天地
之诚初与至诚无异故天地之徵亦与至诚相符者如
(臣/)因是而绎思之天道得一以常清地道得一以常
宁极覆载生成之功不外至诚无妄之理圣人参赞化
育于此可见矣仰惟
卷二十九 第 26a 页 WYG1316-0443c.png
皇上聪明时宪圣敬日跻惇大明作而早奏升平久道
化成而犹勤宵旰固已功符首出德合无疆矣(臣/)愚更
愿熙皞同风弥纶罔间有生之族涵濡于乐利之天于
万斯年沐浴乎隆平之化则太和普洽而至治益光矣
(臣/)愚不胜颙望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此一章书是孔子勉人以体道之实也孔子谓道之大
原出于天道之实理备于人诚以天命人以性人率性
卷二十九 第 26b 页 WYG1316-0443d.png
而为道故能格物致知以立其本明善诚身以复其初
推而极之齐治均平参赞位育以扩其量莫非道也莫
非人之能有以弘之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道岂能弘
人也哉人之不可以自诿也如此(臣/)因是而绎思之道
在于人治本乎道故有内圣外王之学斯成可久可大
之功仰惟
皇上聪明睿知文武圣神宥密本乎一心执中宰物弥
纶遍于六合广运成功固已会千古道统之归立万世
卷二十九 第 27a 页 WYG1316-0444a.png
人伦之则矣(臣/)愚更愿鸿猷允塞大化弥彰御郅隆之
图协淳风于有永抚久安之运绵宝历于无疆则道法
并治法常昭而
皇极与人极丕著矣(臣/)愚不胜颙望
  讲筵在日讲外每岁春二月秋八月进讲先是(臣/)
  前后为日讲官兼经筵讲官者八年及迁职院部
  去日讲前后为经筵讲官又十年自癸未直内阁
  仍兼经筵于今又七易年所矣盖经筵
卷二十九 第 27b 页 WYG1316-0444b.png
命讲(臣/)独为多今存讲义数首以识大略虽局促无所
  发明存之以见
圣主典学之勤如此也康熙己丑十二月(臣/)廷敬恭跋
 
 
 
 
 午亭文编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