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0125-004.png
修真十书杂著捷径卷之十七李三
 翠虚篇
    泥丸先生陈朴传
   九转金丹秘诀
 一转降丹二转交媾三转养阳
 四转养阴五转换骨六转换肉
 七转换(五藏/六府)八转育火九转飞升
   第一转(舌下两窍通心/两窍通液四窍)
一转之功似宝珠山河宇宙透灵躯红莲叶
下藏丹穴赤水流通九候珠
卷一 第 1b 页 0125-005.png
 解曰内丹之功起于一而成于九一者万
 物之所生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
 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之序起于一
 故内丹之功亦起于一转而成于九者九
 为阳数之极数至于九则道果成矣似宝
 珠者言天一真水藏于胆阴阳和合降而
 成丹初降之状如露一颗明珠珠者珍敬
 其丹也且人之有身父精母血交媾而成
 此形交也丹之所降心火肾水交媾而成
 此气交也故曰形交则生人气交则成丹
卷一 第 2a 页 0125-006.png
 言其丹降之后神游方外阴阳太和坐忘
 其形天地山河六合万物皆在我身之内
 我身在天地万物之外只觉心中一点光
 明乃是丹降也故曰山河宇宙透灵躯躯
 者身也山河包藏我身之内也所谓红莲
 者舌是也自两窍通心两窍通液人有病
 者则舌下津液乾而其真气耗一转之首
 以舌闭其两窍使真气不泄于外以通其
 神水也所谓赤水者心之液是也九转之
 首每遇九日纳息九次每一次纳息九口
卷一 第 2b 页 0125-007.png
 自然津液通流自舌下而生以灌五藏故
 曰九候珠也
   望江南(闭舌下窍通胆气)
黄中宝须向胆中求春气令人生万物乾坤
膝下与吾俦百脉自通流施造化左右火
双抽浩浩腾腾光宇宙苦烟烟上霭环楼夫
妇渐相谋
 解曰天一生气名曰中黄其气藏之于胆
 以为性命之根其味苦故人之胆气味亦
 苦如草木之根华其味亦苦乃知万物非
卷一 第 3a 页 0125-008.png
 生气不能生也内丹之药先闭舌下之窍
 内通胆中生气至喉舌之间微觉味苦是
 丹气流通然后汞水凝结而成丹也天地
 生气萌之于春万物得生气然后能生人
 之得生气藏之于胆人能通胆之气然后
 内丹成就一转之功如四时之春也生气
 上行其中觉苦阴阳太和神居天外则天
 地四海亦在吾膝下浩然之气塞乎天地
 百脉通流万窍施张内丹降也造化言者
 其下手之初也先闭舌下两窍不令气泄
卷一 第 3b 页 0125-009.png
 于外其左边之气贯于左太阳而入脑右
 边之气贯于右太阴而入脑左右俱过脑
 而入顶泥丸宫合成一处下重楼十二环
 入心经传入胆冲开胆窍使胆中生气上
 行随心胆之脉贯于舌窍觉舌有苦味乃
 是生气注将欲降丹也然后闭定舌窍左
 右之气上行故有腾腾之状也胆窍既闭
 则生气袅袅上重楼十二环自舌下之窍
 而升满口觉苦乃是生气流通也夫妇者
 阴阳也夫者阳也妇者阴也生气流通则
卷一 第 4a 页 0125-010.png
 阴阳大和心肾交媾故曰渐相谋也
   口诀
行持下手之初先须饮食以和五藏不可饥
不可饱心田安静无忧无虑乃可入道凡于
二更尽三更初当洗漱定神入室烧香盘膝
而坐闭目存神候息出入调匀以舌先倒捲
定舌根两窍闭息渐觉左右太阳经有两道
气大牙根冲上贯二太阳次入顶门觉二气
交合即为一次却闭眼良久亦闭目依前捲
舌候至泥丸宫止如此每夜行三次即止行
卷一 第 4b 页 0125-011.png
至数夜或数日之间渐觉泥丸宫次流入脑
下重楼十二环透夹脊串尾闾复次前冲心
贯胆脐胃中温温微觉意思和畅乃真降也
如此后则数夜渐觉气到心次微觉温温或
心头气渐动却有温气从心而上过重楼口
觉微苦是中黄气自胆而出阴阳大和将有
降丹之象如此之后每夜行持之初令一人
在门外拦人进入及猫狗等恐忽然相惊至
每夜行三两次时于坐前横一几忽然气冲
觉身体渐大精神腾腾渐见屋舍人物山河
卷一 第 5a 页 0125-012.png
皆在我身之内手足皆不知所在次急以手
按凡闭目大觉心头微一块光明团圆如日
忽然坠下丹田此乃降丹也丹降之后未得
便开眼且渐渐收拾精神归定四体复旧或
手足觉麻痹次候定醒然后开眼次吃人参
汤睡至来早吃粥食将养一二日如丹降也
丹降之后百病消除更无疾苦之厄也
   第二转
二转阳成始结阴肾光心液合丁壬神珠奔
电归东海时迸灵光照紫金
卷一 第 5b 页 0125-013.png
 解曰二转之初如人怀胎两月胎之初降
 乃是真阳之精神为丹心属火为阴以配
 南方丁火丁者火之阴也肾属水为阳以
 配北方壬水壬者水之阳也吕曰火取南
 方丹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故于二转则
 养阳使心火之光感于下三转则养阴使
 肾水之液交于上真水真火上下以配丁
 壬抱养真丹以成造化凡丹之初降养于
 心育之以真火生其丹也一转成功则丹
 从心络流下藏于丹田育以真水此二转
卷一 第 6a 页 0125-014.png
 之功也丹藏丹田之后静坐虚室中忽然
 时有光明从胎照见如金团乃月光而也
   望江南
玄珠降丹窟在中宫九候息调重九数赤波
或迸太阳东心肾遂交通逢六变重六息
阴功火自海门朝帝坐水从莲萼佐丁公紫
电透玲珑
 解曰玄珠真丹也一转之初丹降于心络
 中故云丹窟在中宫凡降为一转丹降之
 后凡遇九日则闭息九候为一次至九九
卷一 第 6b 页 0125-015.png
 八十一为九次故曰重九数九九功成真
 阳丹足自心络流入丹田丹藏于水府养
 其阴太阳东者海水之府象丹田肾水也
 丹之神藏于心以养真火丹之转归于肾
 次养真水水火既济阴阳大和故曰心肾
 交通二转之功成其三转之初也逢六则
 闭息六数为一次六六三十六为一周以
 养其阴故曰重六息阴功海门是丹田肾
 府也真丹藏于丹田丹阳之数以足每到
 日中则神自丹田热气达之于上而朝于
卷一 第 7a 页 0125-016.png
 心帝坐心也莲萼舌也六六内阴数足则
 下莲池神水浇心络以养丹气故曰佐丁
 公丁者心之火也此真水真火以成既济
 之功阴阳既济真丹气足时有神光出于
 面目夜半安坐内视藏府表里分明直见
 玄珠养于丹田故曰透玲珑
   口诀
丹降之后一转了毕凡遇初九十九二十九
日亭午时静坐虚室中盘足瞑目端坐叩齿
九通神交气通然后闭息每一闭入九息为
卷一 第 7b 页 0125-017.png
一次开眼良久再闭息如前九息为一次初
闭时一次二次行之渐热闭五次又极热用
之九次一向行之直候内之火候用足与天
地相应不以远近或前入息至九心中温热
四神和畅心神摇动一道热气下丹田为二
转功成自此以后不行九息之数
   第三转
三转行阳入左宫玄珠胎色渐鲜红神明育
火分形像天籁时催造化功
 解曰丹成三转逢天行阴以养真阴之气
卷一 第 8a 页 0125-018.png
 内阴数足丹入丹田流于左肋四体汗流
 以制尸气三转功成自此更无三尸魂也
 灵珠内丹也此后阳气充足凡便及涕涶
 皆粉红色以应纯阳之质及其丹光照见
 一颗明珠如火轮之状在左胁之下三转
 数足每遇月尽以左手摩顶入息激动丹
 火至五藏热为上谓之育火以运其丹此
 后丹田中渐觉有物遇入息则丹动故云
 分象也天地和则撼激有声是名天籁人
 之九窍不通不闻其声三转之后九窍听
卷一 第 8b 页 0125-019.png
 明天籁之声昼夜常闻也
   望江南
毛发薄三转运行阳胎色渐红阴渐缩推移
岁运助阳刚育火养中央成物象五转辨
微茫出入尚迟形上小晨昏时饮玉壶浆天
籁奏笙簧
 解曰三转阳数足故阴龟渐缩肠胃渐伞
 一月之中大小便共有十次渐入地之位
 将成无漏之道乾卦皆阳象纯阳也摩顶
 入息内育其火丹抱圣胎将成形象五岳
卷一 第 9a 页 0125-020.png
 未全八转动其形如三四寸之小儿见之
 未甚分明也阳气方足而未尝育阴圣胎
 有魂而未尝有魄故出入尚迟形尚小也
 圣胎成像坐息之间常见面目光彩涌泉
 甘露之水常出饮之七窍聪明则闻仙乐
 也
   口诀
丹入左胁之后功成三转凡每月初六十六
二十六三六之日夜半子时洗漱了入净室
中端坐盘膝叩齿六通凝神定气闭口入息
卷一 第 9b 页 0125-021.png
六次为一候如此六遍乃毕其月内行至三
六日则月中三遍俱足至月尽夜半子时依
前于净室中闭目盘足而坐先以左手摩顶
门右手摩尾闾骨脊尽头随月转七七四十
九转凡摩时紧闭定息至数足微歇候气定
再摩如此三次自觉心肾之气交于中膈微
动丹气塞于五藏觉五藏中其热如火乃行
火之候也或于三六及月尽之时忽觉丹在
左胁之下摇动微有一道热气过丹田直入
胁下其热如火摇动久而后定乃成四转之
卷一 第 10a 页 0125-022.png
功自此之后不行重天之数也
   第四转(闭阳户鼻天窍/口地窍之气)
四转行阴入右关圣胎灵运发朱颜圆光满
室神无碍鼓乐嬉游去复还
 解曰左属阳右属阴四转之后内丹在右
 以应内阴之数自此内之阴阳俱足三转
 养阳圣胎生魂四转养阴圣胎生魄丹之
 四转内之圣胎魂魄皆就其五岳精神与
 我内貌则同此出神之真身也四转之后
 阴阳气足正坐闭息内之神光从顶门而
卷一 第 10b 页 0125-023.png
 出如一轮明月罩定身体神游方外出入
 无碍坐室见四海而知吉凶
   望江南
丹已返四转运行阴逢六闭藏阳户气三关
全透合丁壬龟游任浮沉时出入无碍贯
他心游戏神通常出面圆光周匝绕千寻寒
暑不相侵
 解曰四转养内阴丹藏于右胁鼻为天窍
 口为地窍气之鼻出属阳气之口出属阴
 三六之夜闭定鼻息绝其来去之息阳气
卷一 第 11a 页 0125-024.png
 内降充塞五藏此以阳养阴也闭住鼻窍
 则华池水满下沃心络水火内交心气下
 降肾气上腾丁壬配合圣胎阴阳数足丹
 在右胁随气升降如龟在水任意浮沉内
 丹光明罩我之身其状如月寒暑不侵我
 心与他人心相通知其善恶婴儿出入游
 戏四海名登仙籍也
   口诀(鼻窍/口窍)
其丹入右胁之后养成四转之功遇每月初
六十六二十六夜半子时洗漱了入静室闭
卷一 第 11b 页 0125-025.png
目盘足而坐叩齿三十六通集神定气闭定
鼻息湛然不动直候真气内丹田气贯舌窍
者华池津涌满口将欲溢出然后款款咽之
归心其神水到心则激神火五藏觉热遍身
汗出四体苏畅为一至三元之夜如此行持
三遍即止此为神水神火抱育元精抱育之
后或于行持三关内丹自胁其声如雷一道
热气入于丹田鼻中火光射出于是内丹复
归丹田以成五转自此不行闭阳户之法也
   第五转
卷一 第 12a 页 0125-026.png
五转阴阳造化成婴儿盈尺弄阳精寐游四
海寤知所去住无为信步行
 解曰四转养内阴三转养内阳五转内外
 阴阳数足造化之功已成养就圣胎神通
 自在故曰造化成也五转之后内丹圣胎
 养就灵躯身长尺馀自此采日之精以养
 外阳夺天地造化之功也常人内无所养
 精神四散而无归著昼则神在于心夜则
 神出于体及其睡著神无所守更不知有
 身亦不知所在随魂随魄入幽趣之中与
卷一 第 12b 页 0125-027.png
 鬼同聚于梦中无一不见四大物壤神从
 鬼往随福受生天堂地狱皆不由己乃神
 不识其身随波逐浪之形也得道真人内
 丹成就神合于身物不能诱是故魂魄潜
 伏万邪不干更无忧虑出离生死皆由于
 我出神入神纵横莫测故丹经颂曰真人
 无梦此之谓也得道真人神无所滞魂住
 在我信步无碍也
   望江南
珠自右紫电入丹城内养婴儿成赤象时逢
卷一 第 13a 页 0125-028.png
五转采阳精火自水中生烧鬼岳紫电起
峥嵘随意嬉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
序与偕行
 解曰五转功成阴阳数足内丹玄珠忽自
 右胁一道真火飞入丹田声如鼻光如火
 乃是丹珠内阴内阳皆复丹田以成五转
 之位也圣胎之内真人成就出入顶门长
 尺馀也三转养阳四转养阴内之阴阳皆
 足丹田功成五转则夺天地造化采日之
 精以成外阳修行之道自内及外其序之
卷一 第 13b 页 0125-029.png
 顺也故自五转之后于一月之内逢三九
 之日采日月之精以养圣胎也行持之法
 以水求火以阴求阳水火既济阴阳大和
 故曰火自水中生常人于丹田之下积阴
 之气谓之鬼岳遍体纯阳阴山鬼岳烧荡
 阳宫神庭建立吕先生曰烧山符子鬼难
 看此之谓也随意出神游行四海去住从
 己所欲也寐识其身寤之其所运神出身
 自观本形如长鲸卧于砂碛也五转之后
 造化功成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内丹造
卷一 第 14a 页 0125-030.png
 化与时偕行
   口诀
内丹复入丹田五转之功成就内之阴阳数
足当采外之阴阳以成大道凡遇每月初九
十九二十九三九之日当日正午之时面南
盘膝闭目对日而坐候气定绝鼻息使气无
往来真阳不泄充满于内其内真火交通自
觉一身上下通红光明满室一二刻后渐渐
丹田真水一道冷气一直上贯于心如水精
九浮在心上然后闭目开息从鼻中吸之吸
卷一 第 14b 页 0125-031.png
气九九八十一口纳之于心其日光到心之
后渐觉心头气动在丹田如鱼踊跃乃是阴
阳大和至八十一口而止如此行持三年而
毕三载后不采日精却采月华也
   第六转(日有五色三年/月有九芒一年)
六转丹田弄月华变胎魂魄影潜赊阳砂换
骨阴消肉换尽真如玉不瑕
 解曰丹至六转内外阴阳皆成圣胎全真
 真人与内身一体每遇月圆之夜采月之
 华以积其阴故曰弄月华也五转真阳全
卷一 第 15a 页 0125-032.png
 魂化为神六转真阴全魄化为气魂魄内
 外全日中游行更无其影与日纯阳为一
 自此之后鬼神不可见阴阳不可测以成
 其真仙之道故曰影潜赊也人之凡胎浊
 骨阴阳不洁不能上升得道真人丹成四
 转之后至五转采日精纳丹田结为阳砂
 丹砂内结入于骨髓随汗而消也故曰阳
 砂换骨换骨之后至六转采月华纳于丹
 田结为阴粉采月华一年之后其阴粉内
 化入于内中以养仙肌但觉大小便常有
卷一 第 15b 页 0125-033.png
 血随尿出乃是阴消凡肉仙肌自生故曰
 阴消肉也玉之有瑕不成真玉人之凡胎
 浊骨不成真人六转之后换其凡骨亦生
 仙骨去其凡肌而生仙肌换尽无瑕神仙
 纯一
   望江南
日精满阴魄化无形每遇月圆开地户神龟
时饮碧瑶精清洁复如冰阳砂赤阴粉色
微青粉换肉兮砂换骨凡胎换尽圣胎灵飞
举似流星
卷一 第 16a 页 0125-034.png
 解曰阴阳数全魂魄内外体无形影乃登
 真人之道六转每遇十五月圆之夜运北
 方肾水交南方心火使内外水火既济以
 结阴粉与天地造化流通以育圣胎之质
 神龟者肾水中龟也吕先生曰饮海龟儿
 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乃谓是也采月
 之英华纳于神水之府其神龟饮之清洁
 如玉冰冷如成阴粉生于北极之中故象
 其龟也阳砂者日精所结故属于阳其色
 赤亦象其日阴粉色月华所结故属于阴
卷一 第 16b 页 0125-035.png
 其色青青者象于月也骨肉换尽则胎内
 化肌骨皮肉皆无尽化仙质魂化合神魄
 化合气悉皆清净一体之中形神俱妙与
 道合真学道之士能全其神未能换其形
 为形所累故出神则身不能动尸假则形
 不能忘丹成六转则换凡形而成仙质形
 神俱妙神之所向体亦随之上升九霄如
 云如星之快也
   口诀
丹成六转采月之华每遇月圆十五夜半子
卷一 第 17a 页 0125-036.png
时洗漱毕对月而坐闭息合口绝往来之息
使真气不泄于外内之真气充塞于六府肾
之真阴与太阳之精内外之真气莹若水精
湛然明朗一二刻间肾之真水感动于心火
心神之火一道热气降入丹田如一火轮安
在琉璃盘内然后款款开目放息鼻中对月
吸月之气纳于丹田吸八八六十四口而止
吸气一半之后其月华真阴激动丹田中真
火水火相济如沸汤之状四体汗出百脉苏
畅至六十四口而止始此行持三年了毕其
卷一 第 17b 页 0125-037.png
功入七转之位也
   第七转
七转身飞四体轻灵光闭息满丹城千朝
却粒生成火坤户施张浴海鲸
 解曰丹成六转阴阳内外俱足凡骨换为
 仙骨凡肉换为仙肌四体百骸并无凡物
 仙体轻清飞举自然也内丹点就神骸故
 一身之体为之减也丹之七转使阴阳内
 外和合当闭十朝以成妙道之用也丹成
 七转闭息千朝使阴阳大和千日数足神
卷一 第 18a 页 0125-038.png
 气合会五藏皆新内外纯一丹光明彻于
 六府真火烛开于五内藏府谷虫化而为
 水自此肠胃充实不著烟火之气不纳烟
 火之食饥餐仙果渴饮琼浆与世不类也
 内丹皆化之后阴茎消尽惟有一窍名曰
 坤户以象其阴每遇神丹火盛则于三九
 之日投身水中运其丹珠从坤户而出吸
 呼弄水游戏自在一二时久复运其丹归
 于丹穴以制火之盛也
   望江南
卷一 第 18b 页 0125-039.png
形透日七转任飞腾幽静深岩图宴坐息无
来往气坚凝却粒著其能生成火返本气
澄清九候浴时开地户月中取火日求冰五
内换重新
 解曰七转之后形神俱妙内府皆为仙器
 日中游行身体通明色如红玉飞举腾空
 纵横任意大抵须要内外和顺使之日月
 光华会于心肾水火阴阳交通神气和会
 深入岩谷之中宴坐千百日闭鼻息以绝
 呼吸之气冲和凝定然后内实不食尘世
卷一 第 19a 页 0125-040.png
 之物以證逍遥之道也至于却粒不食真
 奇功奇道也闭息千日神火内发荡洗谷
 气更无食念返本还元抱一守静故曰遗
 返气澄清凡遇神火五藏发热则逢三九
 之日入于水中澄其真丹光明如火轮之
 状从地户出故曰开地户月者阴之象也
 神火至阳之物也户者阴之窍通阳光从
 地户阴穴而出故曰月中取火也日者阳
 之象神水至清之物也舌者阳之窍通流
 神水从舌窍阳穴而出故曰日求冰也五
卷一 第 19b 页 0125-041.png
 转换骨六转换肉七转换五藏五内者五
 岳也故曰五内换重新也
    口诀
丹成至七转当离尘世入深山之中或岩谷
间宴坐闭息精神口鼻绝往来之息使真阴
真阳交于腹夺天地造化之功归于四体千
日之后五藏换尽胎气变为仙府但觉顶门
窍开出黑赤之气乃是胎气发散千日数足
顶门窍合乃是胎气出尽七转功满也自此
之后五藏结实不纳烟火若有时五藏丹火
卷一 第 20a 页 0125-042.png
发则入水中闭定鼻息使丹珠神火从地户
而出浮于水面如牛弄黄直候舌下神水如
泉则丹火息吸其丹珠复入地户直至八转
地带成就无火毒则不复浴也
   第八转
八转还元地带垂周行胎息养婴儿有时火
发烧丹窟深入寒泉弄赤龟
 解曰婴儿在母腹中胞胎里定气不能出
 入而无所损若婴儿脐中有脐带衔在口
 中呼吸之气往来不绝此乃自然胎息故
卷一 第 20b 页 0125-043.png
 无损也丹成八转之后换于脐中生一脐
 带亦如婴儿之状遗其本始之道故曰遗
 元地带垂也婴儿得脐带行胎息之气故
 无所损真人得地带行周天之气故能长
 生也赤龟丹珠也八转之后内鍊真火使
 无热毒之患凡遇火发即口衔地带闭息
 九日至第九日真水自丹田如涌泉泛涨
 直至重楼十二环丹珠在其神水之中如
 龟之戏水自此之后真火无毒更无丹热
 之患故曰有时火发烧丹窟深入寒泉弄
卷一 第 21a 页 0125-044.png
 赤龟
   望江南
内外变八转始还元地带长垂主坎户周行
胎息贯天门太始道方存纯一体赤黑气
常喷丹火发时烧内景冷泉涌处浴猴孙神
水赤龟吞
 解曰丹至八转外之形体内之五藏尽底
 换变复生地带如小儿之状故曰返本遗
 元也地带者脐下之带也生于脐中属北
 方坎卦故曰坎户天门华池之窍地带贯
卷一 第 21b 页 0125-045.png
 于口中行周天之息以调火候故曰周天
 息也太始之道生天地之始丹成八转如
 天地造化之初也内丹纯阳也无一点阴
 气故曰纯一体也黑赤者神火之气也丹
 成八转自心而来常从鼻中出入常见黑
 赤二气故曰气常喷也丹火之患运神水
 以制之更无丹火之候盖丹者心珠心家
 猴孙也赤龟火神也丹浮于水之中如龟
 吞水取其状也
   口诀
卷一 第 22a 页 0125-046.png
丹成八转地带生于脐中若遇丹火犹发热
五藏热燥即闭目宴坐以地带接于华池之
下使息气内通流行周遍运用之道自闭息
之后丹田真水日日渐长至第九日神水直
至重楼十二环丹珠隐于神水之中出去火
毒自此之后更无发燥之患至第九夜子时
闭息吸神水从泥丸宫过夹脊复丹田以毕
其功也
   第九转(功行/毕)
九转逍遥道果全三千功行作神仙金书玉
卷一 第 22b 页 0125-047.png
简宣皇诏足蹑祥云谒九天
 解曰丹成九转造化成就道果圆成更积
 外行三千外果圆满方可飞升故许旌阳
 丹成之后除蛟龙之害然后上升孙思邈
 丹成之后救万民之疾然后上升皆须立
 功成名方得上升也上升之日天乐来迎
 箫韶合奏以过天关随功行分职列为仙
 班与天地相为长久也

修真十书杂著捷径卷之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