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40492b 页
卷三 第 1a 页 0118-066.png
中和集卷之三光三
    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庵宝蟾子蔡志颐编
 问答语录
  洁庵琼蟾子程安道问三教一贯之道
莹幨子宴坐幨窟是夜寒光清气真洁可掏
门人琼幨子猛思生死事大神仙不可不敬
慕功行不可不专修稽首拜问曰弟子尝闻
自古上圣高真历代仙师皆因修真而成道
必以铅汞为金丹之根蒂不知铅汞是何物
卷三 第 1b 页 0118-067.png
师曰夫铅汞者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金丹之
本也非凡铅黑锡水银宋砂奈何谬者不知
真玄私意揣度惑瑰后学徒费岁时担阁一
生深可怜悯若不遇真师点化皆妄为矣紫
阳真人曰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
猜正谓此也我今为汝指出真铅真汞身心
是也圣师云身心两个宇是药也是火也又
云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西南
者坤也坤属身身中之精乃阴中之阳也如
乾中一爻入坤而成坎外阴内阳外柔内刚
卷三 第 2a 页 0118-068.png
外坤内乾坎水之中有乾金故强名曰水中
金也夫汞者心中之气也阳中之阴也如坤
中一爻入乾而成离外阳内阴外刚内柔外
乾内坤离火之中有坤土故强名曰砂中汞
也精气感合之妙故强名立象以铅汞喻之
使学者知有体用耳以此推之无出身心两
宇身心合一之后铅汞皆无也
问如何是抽添曰身不动气定谓之抽心不
动神定谓之添身心不动神凝气结谓之还
元所以取坎中之阳补离中之阴而成乾谓
卷三 第 2b 页 0118-069.png
抽铅添汞也
问如何是烹鍊曰身心欲合未合之际若有
一毫相挠便以刚决之心敌之为武鍊也身
心既合精气既交之后以柔和之心守之为
文烹也此理无他只是降伏身心便是烹铅
鍊汞也忘情养性虚心养神万缘顿息百虑
俱澄身心不动神凝气结是谓丹基喻曰圣
胎也以上异名只是以性摄情而已性寂情
冥照见本来抱本还虚归根复命谓之丹成
也喻曰脱胎
卷三 第 3a 页 0118-070.png
问诸丹经云用工之妙要在玄关不知玄关
正在何处曰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宁
有定位着在身上即不是离了此身向外寻
求亦不是泥于身则着于形泥于外则着于
物夫玄关者只于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余
今设一譬喻令汝易于晓会且如傀儡手足
举动百般舞蹈在乎线上关捩实由主人使
之傀儡比得人之四大一身线比得玄关抽
牵底主人比得本来真性傀儡无线则不能
动人无玄关亦不能运动汝但于二六时中
卷三 第 3b 页 0118-071.png
行住坐卧着工夫向内求之语默视听是个
甚么若身心静定方寸湛然真机妙应处自
然见之也易系云寂然不动即玄关之体也
感而遂通即玄关之用也自见得玄关一得
求得药物火候三元八卦皆在其中矣时人
若以有形着落处为玄关者纵勤功苦志事
终不成欲直指出来恐汝信不及亦不得用
须是自见始得譬如儒家先天之学亦要默
而识之孟子云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曰
难言也且难言之妙非玄关乎且如释氏不
卷三 第 4a 页 0118-072.png
立文宇教外别传使人神领意会谓之不传
之妙能知此理者则能一彻万融也
问或谓崇释与修道可以断生死出轮回学
儒可尽人伦不能了生死岂非三教异同乎
曰达理者奠患生死耶且如穷理尽性以至
于命原始返终知周万物则知生死之说所
以性命之学实儒家正传穷得理彻了然自
知岂可不能断生死轮回乎且如羲皇初画
易之时体天设教以道化人未尝有三教之
分故曰皇天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当来初画
卷三 第 4b 页 0118-073.png
一者象太极也有一便有二象两仪也一者
阳也一者阴也一阴一阳之谓道仰则观于
天上画一画以象天俯则察于地下画一画
以象地中画一画以象人故三画以成乾三
象三才也两乾断而成坤 象六合也故曰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
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画而
成坤以一身言之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心之
神气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身之形体也立
人之道曰仁与义意之情性也心身意象乾
卷三 第 5a 页 0118-074.png
三才也神气性情形体象坤之六合也易曰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此之谓也
问系辞云六画而成卦先生云六画而成坤
者何也曰汝未知之若谓六画而成卦者文
王重卦也文王未重卦之前岂可谓无三才
六合乎先贤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天之乾
坤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地之乾坤也立人
之道曰仁与义人之乾坤也以此推之乾坤
两卦三才六合备矣又岂以重卦言之哉所
谓六画而成卦者重卦之后名为后天卦也
卷三 第 5b 页 0118-075.png
问若谓未重卦之前三才六合备矣而系辞
云以制器者尚其象未必因器而设象因象
而制器乎曰因象而制器
问三皇以下圣人制器皆以重卦言之若谓
因象制器文王未重易之前岂有重卦之名
乎曰非也前贤云须信画前元有易所以文
王未重卦之前六十四卦俱备
问卦若不重六十四卦从何而得曰变卦所
生也一卦变八卦八卦变六十四卦且如乾
卦三爻上两爻少阳下一爻老阳支出巽卦
卷三 第 6a 页 0118-076.png
来阳变为阴乾之巽天风媚也举此一卦诸
卦皆然
问卦不重而有六十四卦文王如何又重之
曰卦不重而变六十四卦乃羲皇心法道统
正传诱万世之下学者同入圣门重卦而生
六十四卦者乃文王周孔立民极正人伦使
世人趋吉避凶立万世君臣父子之纲耳故
性命之学不敢轻明于言亦不忍隐斯道孔
子微露于系辞濂溪发明于太极通书也盖
欲来者熟咀之而自得之此学不泯其传矣
卷三 第 6b 页 0118-077.png
问一阴一阳之谓道如何说曰阴阳者乾坤
也乾坤出于太极太极判而两仪立焉两仪
天地也不言天地而言乾坤者贵其用不贵
其体也或曰乾阳也坤阴也如何又云天地
曰天地即乾坤也乾坤即阴阳也阴阳一太
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以太极言之则曰天地
以易言之则曰乾坤以道言之则曰阴阳若
以人身言之天地形体也乾坤性情也阴阳
神气也以法象言之天龙地虎也乾马坤牛
也阳乌阴兔也以金丹言之天鼎地炉也乾
卷三 第 7a 页 0118-078.png
金坤土也阴汞阳铅也散而言之种种异名
合而言之一阴一阳也修仙之人鍊铅汞而
成丹者即身心合而还其本初阴阳合而复
归太极也
问三五一是何也曰三元五行也东三南二
是一个五北一西四是两个五中土是三个
五是谓三五也以人身言之性三神二是一
个五情四精一是两个五意五是三个五也
三五合一则归太极身心意合一则成圣胎
也紫阳真人云三五一都三个字(三元五行/一气是也)
卷三 第 7b 页 0118-079.png
古今明者实然稀(世鲜/知之)东三南二同成五(东/三)
(性也南/二神也)北一西四方共之(北一精也/西四情也)戊己还
从生数五(土数五/意也)三家相见结婴儿(三家者/身心意)
(也婴儿者三五/合一而成用也)婴儿是一含真气(婴儿是真/一之异名)
(太一含/真也)十月胎圆入圣基(工夫十月脱出凡/胎超凡入圣也)
以此求之金丹之道实入圣基也
问系辞云天地设位易行乎中如何曰天地
设位人生于中是谓三才故人与物生生而
不息所以不言人与物而言易者圣人言乾
坤易之门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如金丹以乾
卷三 第 8a 页 0118-080.png
坤为鼎器者天地设位也以阴阳为化机者
即易行乎中也元始采药无穷行火候之不
息也
问辟户谓之乾阖户谓之坤一阖一辟谓之
变如何曰一阖一辟者一动一静也乾阳坤
阴如门户之阖辟即乾坤易之门也且如阴
阳互动互静机缄不已元亨利贞定四时成
岁变者变易也至道与神气混混沦沦周乎
三才万物阖辟无穷致广大而尽精微矣以
一身言之呼吸是矣呼则接天根是谓之辟
卷三 第 8b 页 0118-081.png
吸则接地根是谓之阖一呼一吸化生金液
是谓之变阖辟呼吸即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矣所谓呼吸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阖辟也
问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如何曰乾父也坤母
也乾初爻交坤而成震震初索而得男是谓
长男坤初爻交乾而成巽巽初索而得女是
谓长女乾中爻交坤而成坎坎再索而得男
是谓中男坤中爻交乾而成离离再索而得
女是谓中女乾三爻交坤而成艮艮三索而
得男是谓少男坤三爻交乾而成兑兑三索
卷三 第 9a 页 0118-082.png
而得女是谓少女乾生三男坤生三女乾坤
共生六子是谓八卦以身言之初受胎时禀
父母精华而成此身精华者丹经喻曰天壬
地癸也初交合时天壬先至地癸随至癸裹
壬则成男子地癸先至天壬随至壬裹癸则
成女子壬癸偶然齐至则成双胎壬先至癸
迟至癸先至壬迟至俱不成胎也故曰乾道
成男坤道成女夫天壬地癸者乃天地元精
元气也亦丹经所云坎戊离己异名铅汞也
节之于外则成人益之于内则成丹肚人不
卷三 第 9b 页 0118-083.png
知生男生女实由命分中得不由人力若不
断淫绝欲自为修养苴待精华耗谒早至夭
亡大可借也又岂知寡欲而得男女贵而寿
多欲而得男女浊而夭
问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何
曰形而上者无形质形而下者有体用无形
质者系乎性汞也有体用者系乎命铅也总
而言之无出身心也
问圣人以易洗心退藏于密密是何也曰诚
之至也易理致广大而尽精微圣人玩味其
卷三 第 10a 页 0118-084.png
理洗心涤虑藏于极诚矣
问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
厥中不知中如何执曰执者一定之辞中者
正之中也道心微而难见人心危而不安虽
至人亦有人心虽下愚亦有道心苟能心常
正得中所以微妙而难见也若心稍偏而不
中所以危殆而不安也学仙之人择一而守
之不易常执其中自然危者安而微者著矣
金丹用中为玄关者亦是这个道理
问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如何曰诚之昭著虽
卷三 第 10b 页 0118-085.png
无声可闻无臭可知天道亦不可掩如道经
云大量玄玄亦是真之至也
问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如何曰圣人生而知
之默而顺之天埋所谓不思而得不勉而中
得无为自然之道也此则中庸所谓诚而明
也若谓明而诚正是圣人之教耳学道之人
夙有根器一直了性自然了命也此生而知
之也根器浅薄者不能一苴了性自教而入
从有至无自粗达妙所以先了命而后了性
也此学而知之也
卷三 第 11a 页 0118-086.png
问夫子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夫子乐在何处曰夫子所乐者天所知
者命故乐天知命而不忧虽匡人所逼犹且
弦歌自娱于易得不远复以修身复见天地
之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金丹之妙也
问颜子箪瓢之乐如何曰颜子得夫子乐天
知命不忧之理故不改其乐也所以如愚心
斋坐忘黜聪明去智虑庶乎屡空亦金丹之
妙也
问曾子被破褐而颂声满天地天子不得而
卷三 第 11b 页 0118-087.png
臣诸侯不得而友是如何曰曾子一唯之妙
口耳俱忘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一
贯之道
问子路问死夫子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是如
何曰生死乃昼夜之常知有昼则知有夜易
云原始返终则知死生之说丹书云父母未
生已前是金丹之基释云未有此身性在何
处以此求之三教入处只要原其始自知其
络溯其流而知其源人能穷究此身其所从
来生死自然都知也汝曾看太极图否太极
卷三 第 12a 页 0118-088.png
未判之前是甚么若穷得透则知此身之前
原始可以要终也
问太极未判其形若鸡子鸡子之外是甚么
曰太虚也凡人受气之时形体未分亦如鸡
子既生之后立性立命一身之外皆太虚也
问人在母腹中时还有性否曰腹中秽污灵
性岂存得住又问怀胎五七个月其胎忽动
莫非性乎曰非性也一气而已人在腹中时
随母呼吸一离母胎立性立命便自有天地
且如蛇斩作两段前尚走尾尚活又有人煮
卷三 第 12b 页 0118-089.png
蟹既熟遗下生脚尚动岂性也汝究此理则
知气动也非性也
问语云吾道一以贯之如何曰圣人言身中
一天埋可以贯通三才三教万事无不备矣
如释氏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道教了一
万事毕皆一贯也
问肚尊拈花示众独迦叶微笑肚尊云吾有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摩诃迦叶不知微
笑者何事曰肚尊拈花示众众皆不见佛心
独迦叶见佛心之妙所以微笑故肚尊以心
卷三 第 13a 页 0118-090.png
外之妙分付与迦叶也
问达摩西来不立文宇苴指人心见性成佛
如何是见性曰达磨以真空妙理真指人心
见性者使人转物情空自然见性也岂在乎
笔舌传之哉
问儒有先天易释有般若经道有灵宝经莫
非文宇乎曰非也皆圣人以无言而形于有
言显真常之道也释教一大藏教典及诸家
语录因果儒教九经三传诸子百家道教洞
玄诸品经典及诸丹书是入道之径路超升
卷三 第 13b 页 0118-091.png
的梯阶若至极处一个宇也使不着汝问余
数事亦只是过河之筏向上一着当于言句
之外求之或筑着磕着悟得透得复归于太
极圆明觉照虚彻灵通性命双全形神俱妙
虚空同体仙佛齐肩亦不为难
问先生云三教一理极荷开发但释氏涅槃
道家脱胎似有不同处曰涅槃与脱胎只是
一个道理脱胎者脱去凡胎也岂非涅槃乎
如道家鍊精化气鍊气化神鍊神还虚即抱
本归虚与释氏归空一理无差别也又问脱
卷三 第 14a 页 0118-092.png
胎后还有造化么曰有造化在圣人云身外
有身未为奇特虚空粉碎方露全真所以脱
胎之后正要脚踏实地直待与虚空同体方
为了当且如佛云真空儒曰无为道曰自然
皆抱本还元与太虚同体也执着之徒畴克
知此一贯之道哉洁庵曰先生精造金丹之
妙道融通三教之玄机随问随答极玄极妙
岂敢自秘当刊诸梓与同志之士相与开发
隋珠赵璧自有识者
赵定庵问答
卷三 第 14b 页 0118-093.png
师曰前代祖师高真上圣有无上至真之道
留传在世度人汝还知否定庵曰弟子初进
玄门至愚至蠢蒙师收录千载之幸也无上
正真之道诚未知之望师开发师曰无上正
真之道者无上可上玄之又玄无象可象不
然而然至极至妙之谓也圣人强名曰道自
古上仙皆由此处了达未有不由是而修證
者圣师口口历代心心相传所授金丹之旨
乃无上正真之妙道也定庵曰无上正真之
妙喻为金丹其埋云何师曰金者坚也丹者
卷三 第 15a 页 0118-094.png
圆也释氏喻之为圆觉儒家喻之为太极初
非别物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本来真性永劫
不坏如金之坚如丹之圆愈鍊愈明释氏曰
○此者真如也儒曰○此者太极也吾道曰
○此乃金丹也体同名异易曰易有太极是
生两仪太极者虚无自然之谓也两仪者一
阴一阳也阴阳天地也人生于天地之间是
谓三才三才之道一身备矣太极者元神也
两仪者身心也以丹言之太极者丹之母也
两仪者真铅真汞也所谓铅汞者非水银朱
卷三 第 15b 页 0118-095.png
砂硫黄黑锡草木之类亦非精津涕唾心肾
气血乃身中元神身中元气身不动精气凝
结喻之曰丹所谓丹者身也○者真性也丹
中取出○者谓之丹成所谓丹者非假外而
造作由所生之本而成正真也世鲜知之今
之修丹之士多不得其正传皆是向外寻求
随邪背正所以学者多而成者少也或鍊五
金八石或鍊三逊五假或鍊云霞外气或鍊
日月精华或采星曜之光或想空中丸块而
成丹或想丹田有物而为丹或肘后飞金精
卷三 第 16a 页 0118-096.png
或眉间存想或还精补脑或运气归脐乃至
服秽吞精纳新吐故八段锦六字气摇夹脊
绞辘轳闭尾闾守脐蒂采天癸锻秋石屈伸
导引抚摩消息默朝上帝舌拄上腭三田还
返闭息行气三火聚于膀胱五行攒于苦海
如斯小法何啻千门纵勤功采取络不能成
其大事经云正法难遇多迷真道多入邪宗
此之谓也夫至真之要至简至易难遇易成
若遇至人点化无不成就定庵曰弟子夙生
庆幸得遇老师幸沾法乳金丹之要望赐点
卷三 第 16b 页 0118-097.png
化师曰汝今谛听当为汝谈夫鍊金丹者全
在夺天地造化以乾坤为鼎器日月为水火
阴阳为化机乌兔为药物仗天罡之斡运斗
柄之推迁采药有时运符有则进火退符体
一年之节候抽铅添汞象一月之亏盈攒簇
五行合和四象追二气归黄道会三性于元
宫返本还元归根复命功圆神备凡蜕为仙
谓之丹成也定庵曰天地造化诚恐难夺师
曰无出一身奚难之有天地形体也水火精
气也阴阳身心也乌兔性情也所以形体为
卷三 第 17a 页 0118-098.png
鼎炉精气为水火情性为化机身心为药材
圣人恐学者无以取则遂以天地喻之人身
与天地造化无有不同处身心两个宇是药
也是火所以天魂地魄乾马坤牛阳铅阴汞
坎男离女日乌月兔无出身心两字也天罡
斡运者天心也丹书云人心若与天心合颠
倒阴阳止片时又云以心观道道即心也以
道观心心即道也斗柄推迁者玄关也夫玄
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今之学者多泥于
形体或云眉间或云脐轮或云两肾中间或
卷三 第 17b 页 0118-099.png
云脐后肾前或云膀胱或云丹田或云首有
九宫中为玄关或指产门为生身处或指口
鼻为玄牝皆非也但着在形体上都不是亦
不可离此一身向外寻求诸丹经皆不言正
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
关所以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宇玄关
明矣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
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正
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
也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
卷三 第 18a 页 0118-100.png
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也
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易曰寂然不动中之
体也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云致虚极守
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易云复其见天
地之心且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者静
也阳者动也静极生动只道动处便是玄关
也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工夫玄
关自然见也见得玄关药物火候运用抽添
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采药者采身
中真铅真汞也药生有时非冬至非月生非
卷三 第 18b 页 0118-101.png
子时祖师云鍊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
阳生又云铅见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
尝以此求之身中癸生一阳时也便可下手
采之二气交合之后要识持盈不可太过望
远不堪尝也进火退符无以取则遂以一年
节候寒暑往来以为火符之则又以一月盈
亏以明抽添之旨且如冬至一阳生复卦十
二月二阳临卦正月三阳泰卦二月四阳大
壮卦三月五阳夬卦四月纯阳乾卦阳极阴
生五月一阴媚卦六月二阴遁卦七月三阴
卷三 第 19a 页 0118-102.png
否卦八月四阴观卦九月五阴剥卦十月纯
阴坤卦阴极阳生周而复始此火符进退之
机奈何学者执文泥象以冬至日下手进火
夏至退符二八月沐浴尤不知其要也圣人
见学者错用心志又以一年节候促在一月
之内以朔望象冬夏至以两弦比二八月以
两日半准一月以三十日准一年世人又着
在月上又以一月盈亏促在一日以子午体
朔望以卯酉体二弦学者又着在日上近代
真师云一刻之工夫自有一年之节候又曰
卷三 第 19b 页 0118-103.png
父母未生以前乌有年月日恃此圣人诱喻
初学勿错用心奈何执着之徒不穷其理执
文泥象徒尔劳心余今直指与汝身中癸生
便是一阳也阳升阴降便是三阳也阴阳分
是四阳体二月如上弦比卯恃宜沐浴然后
进火阴阳交神气合六阳也阴阳相交神气
混融之后要识持盈不知止足前功俱废故
曰金逢望远不堪尝然后退符象一阴乃至
阴阳分象三阴阴阳伏位宜沐浴象八月比
下弦如酉恃也然后退至六阴阴极阳生顷
卷三 第 20a 页 0118-104.png
刻之间一周天也汝但依而行之久久工夫
渐凝渐结无质生质结成圣胎谓之丹成也
定庵曰下手工夫周天运用已蒙开发种种
异名不能尽知望师指示师曰异名者只是
譬喻无出身心两字下工之际凝耳韵含眼
光缄舌气调鼻息四大不动使精神魂魄意
各安其位谓之五气朝元运入中宫谓之攒
簇五行心不动龙吟身不动虎啸身心不动
谓之降龙伏虎龙吟则气固虎啸则精固握
固灵根也以精气喻之龟蛇以身心喻之龙
卷三 第 20b 页 0118-105.png
虎龟蛇打成一片谓之合和四象以性摄情
谓之金木并以精御气谓之水火交木与火
同源两性一家东三南二同成五也水与金
同源两性一家北一西方四共之也土居中
宫属意自己五数戊己还从生数五心身意
打成一片三家相见结婴儿总谓之三五混
融也鍊精化气鍊气化神鍊神还虚谓之三
花聚鼎又谓之三关今之学人多指尾闾夹
脊玉枕为三关者只是功法非至要也举心
动念处为玄牝今人指口鼻者非也身心意
卷三 第 21a 页 0118-106.png
为三要心中之性谓之砂中汞身中之气谓
之水中金金本生水乃水之母金反居水中
故曰母隐子胎外境勿令入内境勿令出谓
之固济寂然不动谓之养火虚无自然谓之
运用存诚笃志谓之守城降伏内魔谓之野
战真汞谓之垞女蓂铅谓之婴儿胎意谓之
黄婆性情谓之夫妇澄心定意性寂神灵二
物成团三元辐辏谓之成胎爱护灵根谓之
温养所谓温养者如龙养珠如鸡覆子谨谨
护持勿令差失毫发有差前功俱废也阳神
卷三 第 21b 页 0118-107.png
出壳谓之脱胎归根复命还其本初谓之超
脱打破虚空谓之了当也定庵曰金丹成恃
还可见否答曰可见曰有形否曰无形问曰
既无形如何可见答曰金丹只是强名岂有
形乎所谓可见者不可以眼见释曰于不见
中亲见亲见中不见道经云视之不见听之
不闻斯谓之道视之不见未尝不见听之不
闻未尝不闻所谓可见可闻非耳目所及也
心见意闻而已譬如大风起入山撼木入水
扬波岂得谓之无观之不见搏之不得岂得
卷三 第 22a 页 0118-108.png
谓之有金丹之体亦复如是所以鍊丹之初
有无互用动静相须乃至成功诸缘顿息万
法皆空动静俱忘有无俱遣始得玄珠成象
太一归真也性命双全形神俱妙出有入无
逍遥云际果證金仙也所以经典丹书种种
异名接引学人从粗达妙渐入佳境及至见
性悟空其事却不在纸上譬若过河之舟济
度斯民既登彼岸舟船无用矣前贤云得兔
忘蹄得鱼忘筌此之谓也且余今语此授汝
却不可执在言上但只细嚼熟玩其未穷究
卷三 第 22b 页 0118-109.png
本源荀或一言之下心地开通直入无为之
境是不难也更有向上机关未易轻述当于
言外求之
   金丹或问
予观丹经子书后人笺注取用不一或着形
体或泥文墨或以清净为苦空或以汞铅为
有象所见不同后人岂得不惑殊不知至道
则一岂有二哉又近来丹书所集多是傍门
如解七返九还寅子数坤申之类不亦谬乎
予今将丹书中精要集成或问三十六则以
卷三 第 23a 页 0118-110.png
破后人之惑达者味之
或问何谓九还曰九乃金之成数还者还元
之义则是以性摄清而已情属金情来归性
故日九还丹书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此之谓也若以子数至申为九还者非也
或问何谓七返曰七乃火之成数返者返本
之义则是鍊神还虚而已神属火鍊神返虚
故曰七返或以寅至申为七返非也悟真篇
云休将寅子数坤申只要五行绳准正谓此

卷三 第 23b 页 0118-111.png
或问何谓三关曰三元之机关也鍊精化气
为初关鍊气化神为中关鍊神还虚为上关
或指尾闾夹脊玉枕为三关者只是工法非
至要也登真之要在乎三关岂有定位存乎
口诀
或问何谓玄关曰至玄至妙之机关也初无
定位今人多指脐轮或指顶门或指印堂或
指两肾中间或指肾前脐后已上皆是傍门
丹书云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
偏傍亦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
卷三 第 24a 页 0118-112.png
或问何谓三宫曰三元所居之宫也神居乾
宫气居中宫精居坤宫今人指三田者非也
或问何谓三要曰归根之窍复命之关虚无
之谷是谓三要或指口鼻为三要者非也
或问何谓玄北曰谷神不死是谓玄北或指
口鼻者非也紫阳真人云念头起处为玄北
斯言是也予谓念头起处乃生死之根岂非
玄北乎虽然亦是工法最上一乘在乎口诀
或问何谓真种子曰天地未判之先一点灵
明是也或谓人从一气而生以气为真种子
卷三 第 24b 页 0118-113.png
或谓因念而有此身以念为真种子或谓禀
二五之精而有此身以精为真种子此三说
似是而非释云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
本来真此之谓也
或问何谓鼎炉曰身心为鼎炉丹书云先把
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乾心也坤身
也今人外面安炉立鼎者谬矣
或问何谓药物曰真铅真汞为药物只是本
来二物是也
或问何谓内药何谓外药曰鍊精鍊气鍊神
卷三 第 25a 页 0118-114.png
其体则一其用有二交感之精呼吸之气思
虑之神皆外药也先天至精虚无空气不坏
元神此内药也丹书云内外两般作用正谓
此也
或问敲竹唤龟吞玉芝如何说曰敲竹者息
气也唤龟者摄精也鍊精化气以气摄精精
气混融结成玉芝采而吞之保命也
或问鼓琴招凤饮刀圭如何说曰鼓琴者虚
心也招凤者养神也虚心养神心明神化二
土成圭采而饮之性圆明也
卷三 第 25b 页 0118-115.png
或问如何是五气朝元曰身不动精固水朝
元心不动气固火朝元性寂则魂藏木朝元
情忘则魄伏金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土朝
元此之谓五气朝元也
或问何谓黄婆曰黄者中之色婆者母之称
万物生于土土乃万物之母故曰黄婆人之
胎意是也或谓脾神为黄婆者非也
或问何谓金公曰以理言之乾中之阳入坤
成坎坎为水金乃水之父故曰金公以法象
言之金边着公字铅也
卷三 第 26a 页 0118-116.png
或问坎为太阴如何喻婴儿曰坎本坤之体
故曰太阴因受乾阳而成坎为少阳故喻之
为婴儿谓负阴抱阳也
或问离为太阳却如何喻为垞女曰离本乾
之体故曰太阳因受坤阴而成离为少阴故
喻之为姹女谓雄里怀雌也
或问何谓真金曰金乃元神也历劫不坏愈
鍊愈明故曰真金
或问如何是子母曰水中金也金为水之母
金藏水中故母隐子胎也则是神乃身之母
卷三 第 26b 页 0118-117.png
神藏于身喻为母隐子胎
或问何谓宾主曰性是一身之主以身为客
今借此身养此性故让身为主丹书云饶他
为主我为宾此之谓也
或问何谓先天一气曰天地未判之先一灵
而已身中一点真阳是也以其先乎覆载故
名先天
或问何谓水火曰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
离为水火禅以定慧为水火圣人以明润为
水火医道以心肾为水火丹道以精气为水
卷三 第 27a 页 0118-118.png
火我今分明指出自己一身之中上而炎者
皆为火下而润者皆为水种种异名无非譬
喻使学者自得之也
或问如何是火中有水曰从来神水出高原
以埋言之水不能自润须仗火蒸而成润以
法象言之火旺在午水受气在午以此求之
火中有水明矣若以一身言之则是气中之
液也
或问如何水中有火曰以理言之日从海出
以法象言之水旺在子火受胎在子以一身
卷三 第 27b 页 0118-119.png
言之则是精中之气也
或问如何是既济曰水升火降曰既济易曰
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此既济之方
惩忿则火降窒欲则水升
或问如何是未济曰不能惩忿则火上炎不
能窒欲则水下湿无明火炽苦海波翻水火
不交谓之未济
或问如何是金木并曰情来归性谓之交并
情属金性属木
或问如何是间隔曰情逐物性随念情性相
卷三 第 28a 页 0118-120.png
违谓之间隔
或问如何是清浊曰心不动水归源故清心
动水随流故浊
或问何谓二八曰一斤之数也半斤铅八两
汞非真有斤两只要二物平勾故曰二八丹
书云前弦之后后弦前药物平平火力全比
喻阴阳平也亦如二八月昼夜停也
或问如何是沐浴曰洗心涤虑谓之沐浴
或问如何是丹成曰身心合一神气混融情
性成片谓之丹成喻为圣胎仙师云水来真
卷三 第 28b 页 0118-121.png
性是金丹四假为炉鍊作团是也
或问何谓养火曰绝念为养火
或问如何是脱胎曰身外有身为脱胎
或问如何是了当曰与太虚同体谓之了当
物外造化未易轻述在人自得之也
全真活法
  授诸门人
全真道人当行全真之道所谓全真者全其
本真也全精全气全神方谓之全真才有欠
缺便不全也才有点污便不真也
卷三 第 29a 页 0118-122.png
全精可以保身欲全其精先要身安定安定
则无欲故精全也
全气可以养心欲全其气先要心清静清静
则无念故气全也
全神可以返虚欲全其神先要意诚意诚则
身心合而返虚也是故精气神为三元药物
身心意为三元至要
学神仙法不必多为但鍊精气神三宝为丹
头三宝会于中宫金丹成矣岂不易知岂为
难行难行难知者为邪妄眩惑尔
卷三 第 29b 页 0118-123.png
鍊精之要在乎身身不动则虎啸风生玄龟
潜伏而元精凝矣
鍊气之要在乎心心不动则龙吟云起朱雀
敛翼而元气息矣
生神之要在乎意意不动则二物交三元混
一而圣胎成矣乾坤鼎器坎离药物八卦三
元五行四象并不出身心意三宇全真至极
处无出身心两宇离了身心便是外道虽然
亦不可着在身心上才着在身心又被身心
所累须要即此用离此用予所谓身心者非
卷三 第 30a 页 0118-124.png
幻身肉心也乃不可见之身心也且道如何
是不可见之身心云从山上月向波心
身者历劫以来清静身无中之妙有也心者
象帝之先灵妙本有中之真无也无中有象
坎有中无象离
祖师云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
自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予谓身
心两宇是全真致极处复何疑哉
鍊丹之要只是性命两字离了性命便是旁
门各执一边谓之偏枯
卷三 第 30b 页 0118-125.png
祖师云神是性兮气是命即此义也
鍊气在保身鍊神在保心身不动则虎啸心
不动则龙吟虎啸则铅投汞龙吟则汞投铅
铅汞者即坎离之异名也坎中之阳即身中
之至精也离中之阴即心中之元气也鍊精
化气所以先保其身鍊气化神所以先保其
心身定则形固形固则了命心定则神全神
全则了性身心合性命全形神妙谓之丹成
也精化气气化神未为奇特夫何故犹有鍊
神之妙未易轻言
卷三 第 31a 页 0118-126.png
予前所言金丹之大槩若向这里具只眼方
信大事不在纸上其或未然须知下手处既
知下手处便从下手处做将去自鍊精始精
住则然后鍊气气定则然后鍊神神凝则然
后返虚虚之又虚道德乃俱
鍊精在知时所谓恃者非时候之时也若着
在恃上便不是若谓无时如何下手毕竟作
么生咦古人言时至神知祖师云铅见癸生
须急采斯言尽矣
鍊气在调燮所谓调燮者调和真息燮理真
卷三 第 31b 页 0118-127.png
元也老子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
存用之不勤其调燮之要乎
今人措口鼻为玄牝之门非也玄牝者天地
阖辟之机也易系云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
乾一阖一辟之谓变一阖一辟即一动一静
老子所谓用之不勤之义也
丹书云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呼则龙吟
云起吸则虎啸风生予谓呼则接天根吸则
接地根即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也呼则
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即一阖一辟之谓
卷三 第 32a 页 0118-128.png
变亦用之不勤之义也措口鼻为玄牝不亦
谬乎此所谓呼吸者真息往来无穷也
   口诀
外阴阳往来则外药也内坎离辐辏乃内药
也外有作用内则自然精气神之用有二其
体则一以外药言之交合之精先要不漏呼
吸之气更要细细至于无息思虑之神贵在
安静以内药言之鍊精鍊元精抽坎中之元
阳也元精固则交合之精自不泄鍊气鍊元
气补离中之元阴也元气住则呼吸之气自
卷三 第 32b 页 0118-129.png
不出入鍊神鍊元神也坎离合体成乾也元
神凝则思虑之神泰定其上更有鍊虚一着
非易轻言贵在嘿会心通可也勉旃勉旃



中和集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