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724-05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双桥随笔卷十二
            凤县知县周召撰
爱敬以养生哀戚以送死墓焉而葬位焉而祭皆本于
礼而不可忽者先王教民之通法也丧而用浮屠之术
墓而信葬师之说资冥报于不可致诘之间徵休咎于
无情难验之川阜上以为亲谋下以为身利者此古之
所未闻也后世闇夫野人多趋信而甘心焉亲没于床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724-0506b.png
不于礼而于浮屠不哭泣擗踊而于钟磬铙鼓非是之
务则人交笑以为简时可葬矣泥于山川之利否而不
即葬或至于终身或身死而遗槥于子孙甚者子孙恐
葬之祸其身举而弃之水火葬亲以礼者世反非之为
愚呜乎是何其不察而至于此极乎彼浮屠之所谓轮
回者果可信耶天之生人物者二气五行也其运也无
穷其续也无端先者过而后者来未尝相资以为用者
二气五行之常也自草木而观之发荣于春盛壮奋长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724-0506c.png
蔚乎而不可遏及乎戒之以凛风申之以霜露昔之沃
泽茂长一旦飘而为浮埃化而为污泥生理殚尽迹可
窥矣其发生于明年者气之始至者为之也岂复资既
殒之馀荣惟人也亦然得气而生气既尽而死死则不
复有知矣苟有焚炙刲割佚乐适意身且不有而何以
受之形尽气尽而魂升魄降无所不尽安能入人胸腹
重生于世而谓之轮回也哉天地至神之气以其流行
不穷故久而常新变而不同使必资已死之人为将生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724-0506d.png
之本则造化之道息矣乌足为天地倘或有之人固不
知之也浮屠亦人耳何自而独知之彼以其茫昧不可
揣索故妄言以诬世夫岂可信而事其教乎孔子谓祭
之以礼为孝则事异端之妄弃圣典而不信者其为非
礼也大矣不孝孰加焉而闇者固安之而不以为非胡
可哉葬师之动人以祸福其说尤怪人之昌隆盛炽者
其先必有厚德之遗贱贫夭绝者必有馀恶之著山川
何与焉诞者则不然闻有富贵之人于此则归福于茔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724-0507a.png
冢曰此某形也此某徵也于葬之法宜尔也闻有贫贱
之人于此则曰此葬之罪也此于法宜至于斯者也信
斯言也彼人之多财而力足者皆相率而为不善及乎
死也求善地以葬其身则可免子孙于祸夫孰肯为善
乎由大而论之系乎盛衰者莫大于国都殽函河渭无
异也秦帝之亡汉帝之昌隋据之而促唐据之而长果
在于善地乎帝王之尊家天下而役海内使地善而可
兴竭智以营陵庙奚求而不致而亡国败主相属则果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724-0507b.png
不在乎此也审矣古之卜宅兆云者以神道定民志也
非视冈阜之向背顺逆臆度目断如世之葬师之为也
葬师祖晋郭璞书其书苟可信璞用之以葬其祖者宜
有奇验不诬而璞卒死于篡贼其身不能福而谓能福
乎人其可信否耶世之人多信之不知自陷于不肖而
莫之赎也呜乎先王之礼一失而流于野再坏而化于
异暨其大坏而不可为忽乎入于禽兽而不之觉也宁
不哀哉自今而往吾不能知其所至矣其心浸淫胶固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724-0507c.png
非空言所能革也吾独以告吾族人亲丧必以三年三
年之制必循礼勿以浮屠从事违者生罚之死不祠于
先祠葬卜吉凶而勿泥于葬师之说期必以三月三月
不能至五月五月不能至七月过一岁者如违丧礼之
罚必刻圹志墓铭力不足者刻其名俾后有考作方氏
丧葬仪此明方正学先生宗仪九则之一也浮屠葬师
之说余所深恶每欲畅言其谬而笔端庸薾不能尽先
生此篇深切著明人人可晓真有家者所宜取法其有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724-0507d.png
裨于人心风俗非浅鲜也九则其八曰尊祖曰重谱
曰睦族曰广睦曰务学曰谨行曰修德曰体仁余皆奉
以为训而另录是编于此者浮屠葬师之害浸淫胶固
虽名流钜公亦多信之而不以为非不揣于杂录中妄
陈末议今得先生以为助则孤掌之鸣可不甚畏故载
于笔者不惮再三耳已又得刘伯温先生书刘禹畴孝
行傅后语亦可以见浮屠之谬并录焉阅之者当益信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724-0508a.png
浮屠之术果何道而能使人信奉之若是哉人情莫不
好安乐而恶忧患故揣之必于其所恒惧诱之必于其
所恒愿然后不待驱而自赴浮屠设为祸福之说其亦
巧于致人与夫四海之众林林也而无不为其所致何
哉彼固非止于惑愚昧已也人情无不爱其亲亲没矣
哀痛之情未置而谓冥冥之中欲加以罪孰不惕然而
动于其中哉间有疑焉则群咻之若目见其死者拘于
囹圄受箠挞而望救者故中材之人莫不波驰而蚁附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724-0508b.png
虽有笃行守道之亲则亦文致其罪以告哀于土偶木
俑之前彼固自以为孝而不知其为大不孝岂不哀哉
且彼谓戕物者必偿其死故有牛马羊豕蛇虺之狱谓
天下之蠢动者举不可杀也今夫虎豹鹰鹯搏击飞走
以食日不知其几何而独无罪也哉人之杀物有狱矣
虎豹食人而无狱何其重禽兽而轻人也彼又谓妇人
之育子者必有大罪故儿女子尤笃信其说以致恩于
其母吾不知司是狱者谁与人必有母将舍其母而狱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724-0508c.png
人之母欤将并其母而狱之欤狱其母不孝舍其母而
狱人之母不公不孝不公俱不可以令二者必一居焉
将见群起而攻之矣虽有狱谁与治之宰天地者帝也
彼则谓有佛焉至论佛之所为呴呴呕呕若老妇然有
呼而求救不论是非虽穷凶极恶无不引手援之使有
罪者勿怀刑是以情破法也夫法出于帝而佛破之是
自获罪于天也吾知其无是事也昭昭矣以刘子之贤
其不为所惑无足怪者吾独悲夫天下之为刘子者不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724-0508d.png
多也故又为之言以悟夫知爱其亲而不知道者虽然
今之群相尊奉而不知厌者又不过尚虚华妆体面及
勉强支撑以了故事而已求其虑亲于冥冥之中有加
以罪而惕然动念者又不可得矣悲夫
王百谷先生作吴社编顾文学云龙又遗书补其所未
备盖皆愤俗忧时之语也吾乡最称寒瘠而迩来俗尚
竞趋华靡虽当兵燹之馀救死不赡而编中所嫉喜讹
尚怪轻人道而重鬼神诸陋习亦皆有之举国诪张若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724-0509a.png
饮狂药余无力挽回不胜杞人之虑录编之前后语及
顾书附杂记中冀儿辈省览倘有欲正人心息邪说距
诐行放淫词以维持吾道如孟夫子者乎当不訾余以
为忤俗也
里社之说所以祈年榖祓灾祲洽党里乐太平而已吴
风淫靡喜讹尚怪轻人道而重鬼神舍医药而从巫觋
毁宗庙而建淫祠黜祖祢而尊野厉呜乎弊也久矣每
春夏之交妄言神降于是游手逐末亡赖不逞之徒张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724-0509b.png
皇其事乱市井之听惑稚狂之见朱门缨缕之士白首
耄耋之老草莽镈笠之夫建牙罴虎之客红颜窈窕之
媛无不惊心夺志移声动色金钱玉帛川委云输百戏
罗列威仪杂遝启僣窃之心滋奸慝之行长争斗之风
决奢淫之渐溃三尺之防废四民之业嗟乎是社之流
生祸也昔郭代公戮豕乌氏之妖亡西门豹沉巫河伯
之害息今之长民者不是之问岂所谓鲁人猎较孔子
亦猎较欤不然是或一道也吾侪小人不可知也己(王/百)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724-0509c.png
(谷吴社/编序)
百谷信奇材也可畏哉吴社编之作非徒摛藻适情而
已盖有悯时之怀先事之虑焉他日柄用其所设施而
展布者具见之矣第编中一二未尽敢略陈之出武库
之戈矛用公家之甲胄青衣行酒何等事乎而演之于承
平之世昭君出塞胡为然也而效之于熙靖之朝手搏
争胜何止数辈会首醵财不啻千金舆木偶而入人之
门恣所要求假神威以惩人之慢伪张维絷甚者郡倅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724-0509d.png
出游回车让道幕僚入请行令戒途此有以滋无忌者
之心而来欲逞者之计未几则盗发附郭之民家祸作
严城之宦室矣忆得往年尝一举之不旋踵既兆岛夷
之变此固有识者之所寒心也近者乡达老成闭扄门
巷不容入里是即百谷之心焉耳贱子惭无马迁记事
之才徒抱杞人忧天之戚幸以愚言转致作者使润色
而增损之闻之当道必有读未终篇推案而起者矣
今夫儒服而贼夫儒者有三一曰畔儒树二氏之帜以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724-0510a.png
簧鼓喜名矜异之士谓其道玄妙无上而孔孟之言特
详于下学云尔此白昼大都操戈入室而无复忌惮者
也一曰间儒以先圣之道不可易也二氏之说不可胜
也合而一之姑以惑世使学者无深拒焉而且骎骎入
于其中而不觉此策士所谓辞卑而进为二氏间者也
一曰窃儒阳称孔孟之学而阴宗二氏之旨指之曰禅
则深避其名而厌然掩之其徒从而推之曰此圣学正
脉也二氏之道去圣学非远也所异者几希之间耳此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724-0510b.png
以诗礼发冢行之暮夜而憎东方之明者也斯三者其
说盈于天下矣春秋之作非恶儒也恶儒而异者也孔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异端之害犹可言也儒而异
异而儒其害何可言也
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夫无常业游民也岂惟不免
于饿放僻邪侈无不至而刑戮随之矣古之君子带经
而锄负薪而读固贫者之业也奚足耻也士而耻贫不
足以为士矣贫而无业不可以为人也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724-0510c.png
郁离子言人而不死则天地间无所容人矣死而皆为
鬼则天地间无所容鬼矣乃人之言金丹不死者非独
庸人也高明名士多好之或倾家亡身而不悟淫祀求
福非独妇人也缙绅大夫笃信之乃愿为僧巫辈嚆矢
而不辞彼亦何至于是哉由学术不明人心不正而利
之陷溺人一尘之眯目遂不见嵩华耳
兰江章文懿公天性朴诚其家居每岁请门生二次清
明一次冬至一次皆其祭先之福物也两人共一席有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724-0510d.png
不至者文懿自专一席狼餐而尽若门生续至则夫人
自来益之夫人平日与门生皆相见文懿他时只蔬食
初非矫强亦无意必其朴诚之性以为有则吃无则已
顺其自然适当如是而止耳以视后来仕宦之家其奢
与俭何啻霄壤文懿移居城中宅后有天福山一日本
县有勾摄一罪犯经文懿门前过径走入其家从天福
山逸去差人在文懿家作闹谓藏匿此人文懿令其至
内寻索差人直进卧房遍寻不见亦从后门上天福山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724-0511a.png
追赶而去文懿与夫人略不动色焉
张安世家僮数百人皆有技业虞宗治家富殖以奴婢
无游手可法哉余以为子弟甚多尚有贤与不肖之可
虑况家僮数百乎省事不如省官必汰其狡黠而恣肆
者用其谨朴而诚厚者可也
唐徐敬业世绩孙也绩虑其狡猾必覆宗侦其出猎纵
火焚之敬业即杀其所乘马匿腹中浴血而出后以失
职怨望起兵讨武氏兵败而死宋胡明仲寅康侯弟之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724-0511b.png
子少桀黠难制父闭之空阁阁有杂木寅尽刻为人形
康侯曰当有以移其心别著书数千卷于其上年馀寅
悉成诵不遗一卷后为有宋名儒两人皆以少年时骀
宕不羁为祖父所忧而其后来结局相异如此所以然
者寅为儒门子弟习见夫诗书礼义之容一变至道家
训使然若敬业目中惟乃祖军中战斗攻取事耳而世
绩阿旨立武瞾为后几覆唐宗虽病中以子孙付弟之
言不为不正偾辕之报又何能免人生世上父兄之教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724-0511c.png
盖可忽乎哉
程明道兄弟游成都见治篾箍桶者挟册就视之则易
也篾者曰若尝学此乎因指未济男之穷以发问二程
逊而问之曰三阳皆失位后闽人袁滋入洛问易于伊
川伊川曰易学在蜀盍往求之滋入蜀见卖酱薛翁于
邛眉间与语大有所得尚有郭曩氏及谯定与篾叟酱
翁皆隐君子也
李凝斋曰文与可画竹是竹之左氏也子瞻却类庄子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724-0511d.png
又有息斋李衎者亦以竹名所谓东坡之竹妙而不实
息斋之竹真而不妙者是也梅道人始究极其变流传
既久真赝杂错徐文长云梅花道人画竹如群凤为鹘
所掠翎羽腾闪捎捩变灭之诡虽凤亦不得而知余偶
获道人真迹秘为至宝不意竟失于兵火令人怅恨无
已兹录两公评语当怦怦不释时揭而读之庶使当日
淋漓走笔之状彷佛在吾目中聊以自慰耳
造物之理有不可解者吾乡航埠下洲一带以木奴为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724-0512a.png
利然必为之浇灌修剔其实始繁今秋其地鞠为茂草
而蓬蒿满目中仍有橙黄橘绿之景一可异也稻麦及
菽不种而生颖而栗者至于如墉如栉遗柄滞穗少为
难民之利二可异也或以为上天好生无尽杀之故而
余以为不然天果好生则意在不杀何待于尽且天果
好生则宜止杀而止杀之道在多生好生之人而不生
嗜杀之人盖嗜杀之人少则天下皆得其生矣好生之
人多则天下皆免乎杀矣故曰愿人常行好事愿天常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724-0512b.png
生好人不此之务而喜兵好乱实繁有徒听其磨牙舕
舌杀人如麻而莫之禁于是死者肝脑涂地生者家室
流离然后乃出其奇以拯于烬消澌灭之馀天亦可谓
惠而不知为政矣或又以为劫运所逢天亦无奈子何
怨之深也余曰诗云昊天不佣降此鞠凶昊天不惠降
此大戻又云谓天盖高不敢不跼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盖人有疾苦未尝不呼天也如其有路余将不避虎豹
之关而问之奚其怨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724-0512c.png
沈维时石田之子也性嗜古器物书画遇名品摩抚谛
玩喜见颜色往往倾橐购之菑畬所入足以资是缥囊
缃帙烂然充室而袭藏惟谨对客手自展列不欲一示
非人至寻核岁月甄品精駮历历有据江南赏鉴家咸
推之又喜积书雠勘勤剧曰后人视非货财必不易散
万一能读则吾所遗厚矣钱孔周所与游唐伯虎徐昌
汤子重王履约履结文徵仲室庐靓深嘉禾秀野性
喜蓄书每并金悬购故所积甚富山经地志稗官小说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724-0512d.png
无所不有遇有所得随手劄记积数巨帙文先生极重
之写赠碧梧高士图两公皆吴人雅人深致迄今相见
如对清泉白石令人滓秽俱消黄山谷云世人惟俗不
可医余谓书两公事为一纸烧成一剂用佳茗送下或
可以疗但恐已入膏肓纵有纯灰十斛不能若头风之
易愈耳
宋罗景纶先生有方寸地说取俗语但存方寸地留与
子孙耕二句而衍之也其言亲切而有味载所著鹤林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724-0513a.png
玉露中并其全集皆堪讽览
西家之东即东家之西我往彼亡纣以甲子亡周不以
甲子兴乎卜以决疑不疑何卜事之可否当断于心何
以祷为为此言者胸如镜眼如电胆如箕不假思维冲
口而出有斩钉截铁解牛破竹之力彼青乌赤庭家虽
有百喙于何处更进一语
帝王之兴以德为瑞而不在于星云海岳鸟兽草木之
奇自昔人好异而有流虹绕电麟游凤巢草生鱼跃等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724-0513b.png
语记事之家不能削去益滋后世虚诬诞妄之习而草
泽之间且有假其事以惑愚民而成乱阶者善乎刘子
玄史通之论书事也曰祥瑞之出非关理乱盖主上所
惑臣下所欺故德弥少而祥弥多政愈劣而祥愈盛是
以桓灵受祉比文景而为丰刘石应符比曹马而益倍
史官徵其谬说录彼邪言真伪莫分是非无别其烦一
也盖说瑞称祥其谬易见而从古及今鲜有一斥其非
者子玄之论岂非千古卓识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724-0513c.png
黄山谷与其甥洪驹父书有云尺璧之阴常以三分之
一治家以其一读书以其一为棋酒公私皆办矣黄长
吉曰公私皆办语殊近情使人跃从而余以为最易误
人之语也盖子弟资性中下者多终朝闭户尚恐坐驰
况于饮酒著棋乎迩有一擢高第者先是曾以优为戏
一时少年辈不问其人学殖何似也棘闱乍蹶辄谓取
科第无事呕心但如某者止以豪华跌宕之气掇若承
蜩耳于是与卷帙渐疏至于流荡而忘返而其蹭蹬不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724-0513d.png
得志也日益甚然则山谷之意以驹父之天分高而识
力定虽分其功于棋酒而不受其累观其目之为江南
千里驹可见矣故其言如是苟非其人而又有家柄之
责则一日之内继之以夜以一分治家二分读书棋酒
之兴偶一为之馀皆闭目与口勿贻濡首之悔可也
张鲁祖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
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
鲁复行之㨿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孙恩世奉五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724-0514a.png
斗米道叔父泰师事杜子恭有秘术泰伏诛恩逃入海
众闻泰死皆以为蝉蜕登仙故就海中资给恩恩寇临
海为太守辛景所破穷蹙自投于海而死妖党及妓妾
等皆谓之水仙从死者以百数隋宋贤善为幻术自称
弥勒出世每夜楼上有光明能变作佛形又悬大镜于
堂上素纸上画为蛇为兽及人形有来礼谒者转侧其
镜遣观来生形像或映见纸上蛇形子贤辄告云此罪
业也当更礼念又令礼谒乃更人形示之远近惑信日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724-0514b.png
数千百人遂潜谋作乱将为无遮佛会因举兵欲击乘
舆事泄鹰扬郎将以兵捕之夜至其所绕其所居但见
火坑兵不敢进郎将曰此地素无坑止妖妄耳及进无
复火矣遂擒斩之以上诸贼自古及今往往有之而愚
者为其所惑遂至狓猖有御民之任者所宜防微杜渐
严行左道之禁止乱在于未形其功较易耳郎将惜不
记其姓名
三国志魏书所载济阴王思盖济阴人姓王名思也往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724-0514c.png
见读史快编以思为魏宗室而济阴乃其所封之地遂
以曹为姓而直曰曹思云云其误甚矣
吾乡藏书之富如余四泉徐宾梧叶寅阳方孟旋徐鲁
人徐云林诸先生余绳之式如昆季充栋汗牛不数惠
车张乘虽余家无赐书而四十年间典衣缩食忍冻与
饥而购之者大国坛坫之下稍足附江黄焉革代以来
诸家所蓄散亡者不少然收合馀烬尚可成师不意此
番之变虽有汲冢鲁壁为之一空后来子弟谁复知有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724-0514d.png
邺架曹仓之盛者吾愿继起之彦拓开眼界虽力不能
购亦效编蒲织柳日营未见之书慎勿以剑首一吷坐
井观天而口诵芝麻通鉴自矜博览也
唐华原柳氏自公绰公权开家其后若仲郢若璞若桂
若璧若玼皆有家法公权太医箴玼家训并宜录置座
右使乌衣子弟读之毋令以卖绫绢牙郎为其婢所笑
明况钟始由小吏拔为郎宣德间以三杨特荐为苏州
守宣庙赐玺书假便宜治郡政声赫然为明时郡守之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724-0515a.png
最王晋溪曰司衡者要识拔真才而用之甲未必皆优
于科科未必皆优于贡而甲与科贡之外又未必无奇
才异能之士必试之以事而后可见云云历观况公治
迹益知王公此论不甚河汉或曰甲与科贡之异途自
文章始也然即以文论而科亦有优于甲贡亦有优于
科与甲者又不待试之以事而后见也而以一日之遇
遂判终身卒无见根知花越格以相视者何哉余不能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724-0515b.png
眉公云凡祖讳及名臣与乡邦先达名字皆当榜帖壁
上恐子孙奴𨽻有因而相仍者不可不慎
楚昭王时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楚子使问诸
周太史太史曰其当王身乎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
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不榖不有大过天
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勿禜初昭王有疾卜曰
河为祟王勿祭夫人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
望江汉睢漳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榖虽不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724-0515c.png
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祀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
不失国也宜哉玄冥子曰不禳妖不祭河二事可见楚
子于死生祸福理上看得十分透彻非惟可以破众惑
补世教进此便入死生不二之门矣此孔子之所以叹
为知道也
左传国语吴越春秋越绝书史记诸书所载吴越两国
君臣情事皆若写生而国语中夫差劫盟文种倡谋伐
吴数段古藻非常读之令人惊心动魄尤为诸作之冠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724-0515d.png
古人文字刻画有若百鍊千锤握椠家对之如睹三代
鼎彝六朝金粉一时无色
松江徐养斋居乡每过往还之家见陈设过盛则惨然
不乐遂不举箸或劝之则曰吾今日心斋当茹素也里
中从公之化稍稍崇俭
叶文庄公水东日记云吾平日行李出入未尝有意择
日每为同事将官中贵所恳留闻士大夫喜谈星命者
亦颇厌之近见富郑公以禄命不利称病欧阳公避五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724-0516a.png
月不上官古人乃尔岂亦未能免俗耶余性多偏文庄
公所云不择日不谈星命两事亦颇有之然自谓古人
今人中相合者甚少不意文庄公早已为之矣余之琐
琐岂敢妄效前贤但得一二同心者差可以自坚耳
明孝宗尝问一内侍云今各衙门官每日早起朝参日
间坐衙其同年同僚与故乡新旧亦须燕会那得工夫
饮酒内侍答云常是夜间饮酒孝宗曰各衙门差使缺
人若是夜间饮酒骑马醉归那讨灯烛今后各官饮酒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724-0516b.png
回家逐铺皆要笼灯传送两京尽然虽风雪寒凛之夕
半夜叫灯未尝缺乏孝庙之体恤群臣备极如是然余
以为当日各衙门官亦皆能体人主优恤臣下之意而
兢兢守法则可耳倘因是而流湎无节则半夜叫呼民
受其扰反为逐铺之累矣
吾邑有庙奉景祐真君额曰忠烈幞头金甲目睅而面
蓝杂以白圈红点如世所扮鬼王之状相传以为张睢
阳也殊可骇异尝见桂林辨疑三事其一以为桂林属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724-0516c.png
邑有周文王泰伯孟母汉高祖张良韩信等庙莫究所
以及观建武志邕州亦有高祖庙云马伏波征蛮酋长
请降愿朝汉天子于是立高帝庙以祠之又父老相傅
云宋胡颖守潭专毁淫祠惟前代帝王及忠臣烈士祠
不毁后颖转官广西乡人闻风皆以淫祠易以帝王名
臣之号幸免一时相傅至今遂不能改以其所言近理
彼溺于淫祠者尚当省哉云云以是观之则忠烈之称
或假睢阳以为名亦未可知然邑北之项山有项王庙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724-0516d.png
而四乡野庙无不奉楚霸王像者又不知何故
宋崇宁大观间蔡京当国设元祐正人党籍之禁苏文
忠公文辞字画存者悉毁之人莫敢读其文政和中建
上清宝箓宫斋醮之仪备极诚敬徽庙每躬造焉一夕
道士拜章伏地踰数刻乃起叩其故对曰适至帝所见
奎宿奏事良久方毕臣始能达上帝颇叹异问奎宿何
如人其所奏何事曰所奏不可得闻言此星宿者故端
明殿学士苏轼也帝为之改容遂弛其禁友人偶谈及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724-0517a.png
此谓余不信阴阳者如此等事真耶否耶余曰此道士
必能敬慕苏公者故伪其事以动帝听不觉耸然尽改
前事耳时帝奉道教方极其诚而道士伏地状及见帝
而奎宿奏事等语皆易入其耳或在事之臣有阴为此
计而嘱道士为之亦未可知也又常州报恩寺僧堂新
成以板为壁公题写几遍后党祸作凡公之遗墨所在
搜毁寺僧以厚纸糊壁涂之以漆字赖以全至绍兴中
诏求苏黄墨迹时僧死久矣一老头陀知之以告郡守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724-0517b.png
除去漆纸字画宛然临本以进老头陀得祠曹牒为僧
盖公之片辞只字人皆爱而护焉若是道人与此僧事
皆可传惜不记其名也
 
 
 
 
 双桥随笔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