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724-04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双桥随笔卷七
            凤县知县周召撰
晋宋时人虽放诞不羁而情关父子处天性切挚亦可
以观如谢虎子尝上屋熏鼠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
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戏笑之时道此非复一过太傅
既了己之不知因其言次语胡儿曰世人以此谤中郎
亦言我共作此胡儿懊热一月中闭斋不出桓南郡船
卷七 第 1b 页 WYG0724-0459b.png
泊荻渚王大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桓为设酒不能冷
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桓乃流涕呜咽殷仲堪父病虚
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孝武不知是殷公问仲堪有
一殷病如此否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惟谷宋武帝
尝称谢超宗有凤毛右卫将军刘道隆在座出候超宗
曰闻君有异物欲觅一见谢曰悬罄之室何得异物耶
道隆武人正触其父讳曰方侍宴至尊说君有凤毛谢
徒跣还内此数公当日情事使今人处之未必如此
卷七 第 2a 页 WYG0724-0460a.png
唐人喜撰小说如云溪友议之类诞妄不经其所载李
群玉一事罪过尤重群玉题黄陵庙诗曰黄陵庙前春
已空子规滴血啼松风不知精爽落何处疑是行云秋
色中李公自以春空便到秋色踌蹰欲改之乃有二女
郎见曰儿是娥皇女英也二年后当与郎君为云雨之
游李君遂悉其所陈俄而影灭遂掣其神塑而去至浔
阳见段成式具述此事成式戏之曰不知足下是虞舜
辟阳侯也群玉题诗后二年乃逝于洪井按帝尧釐降
卷七 第 2b 页 WYG0724-0460b.png
二女于沩汭所以观厥型也非寻常女子可知且舜三
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是舜死时二后皆
逾髦年矣后世竹泪之说比于红颜形之咏歌极其猥
媟如云溪子所载污蔑难堪令人张目此皆立庙塑像
者造孽非凡以至此读明庄俨然之句可知矣然在村
妇田氓尚不足怪号为文士而播弄笔尖比于嬉戏亵
慢圣神莫此为甚此等纪载之书付之祖龙一炬可也
吕文靖生四子公弼公著公奭公孺皆少时文靖与夫
卷七 第 3a 页 WYG0724-0460c.png
人语四儿他日皆系金带但未知谁作宰相吾将验之
他日四子居外夫人使小鬟持四宝器贮茶而往教令
至门故跌而碎之三子皆失声或走归告夫人者独公
著凝然不动文靖谓夫人曰此子必作相元祐果大拜
朱晦庵答或人论心之问曰心之虚灵无有限量如六
合之外思之则至前乎千百世之已往后乎千万世之
未来皆在目前又曰人心至灵千万里之远千百世之
上一才发念便到那里神妙如此却不去养自旦至暮
卷七 第 3b 页 WYG0724-0460d.png
只管转展于利欲之中都不知觉此说论心极透内反
者不可不知
李绅在镇有老僧诣谒愿以因果谕之绅问阿师何处
来答云贫僧从来处来遂决二十曰任从去处去待此
等僧法应如此而云溪友议谓其贫游惠山寺屡以佛
经为文稿被主僧殴打故终身憾焉抹却短李恶僧本
意矣
唐南中丞卓吴楚游学十馀年衣布衣乘牝卫薄游上
卷七 第 4a 页 WYG0724-0461a.png
蔡蔡牧待之似厚而为客吏阻难每宴集令召则云南
秀才自以衣冠不整称疾不赴南生羁旅穷愁似无容
足之地惟城南鬻饭老媪待之无厌色后亦为蔡牧遂
戮仇吏而报饭妪焉明侍郎孔公镛为诸生时家赤贫
饔飧不给每诣学则买二饭充饥五圣阁有道媪见其
旦晚经门一日迎入问故公以实告媪心怜之谓曰吾
家昼则有斋夜则有灯秀才肯侨居此乎公从之遂得
肆志于学后举进士归媪已死公斩衰冠送葬焉巾帼
卷七 第 4b 页 WYG0724-0461b.png
老妇中反多慧眼若此
谢在杭曰唐武宗会昌投龙文自称承道继玄昭明三
光弟子南岳上真人宋徽宗群臣上尊号为玉京金阙
七宝元台紫微上宫灵宝至真玉宸明皇天道君其上
章青词自称奉行玉清神霄保仙元一六阳三五璇玑
七九飞元大法司都天教主噫莫尊于天子百神皆受
号令者也而反屈万乘之称从黄冠之号不亦儿戏狂
惑之甚哉其后会昌既变起幕帷而宣和亦身膏沙漠
卷七 第 5a 页 WYG0724-0461c.png
九天道教何无感应若是哉又曰古今奉佛之主莫甚
于梁武帝唐懿宗奉道之主莫甚于唐武宗宋徽宗求
仙之主莫甚于秦始皇汉武帝然大则破国丧身小亦
虚耗海内惟崇儒重道之主安富尊荣四海乂安而世
之人君往往不以彼易此何也噫无论人君即士君子
读六经傅注以取科第而其后也不有非毁先儒栖心
释老者乎背本不祥反古不智是名教之罪人也先生
此等议论有裨于世道人心不小然其论观音真武及
卷七 第 5b 页 WYG0724-0461d.png
人死为阎罗王玄坛神以黑虎变蟋蟀等事若以为实
有者又何浅鄙之甚也所见若此屠纬真苦谈前生之
说又何足怪其所载张真人治狐妖事尤属荒唐
张子韶九成射策集英殿直陈时事极其剀切高宗感
其言擢置第一曰九成文虽不甚工然上自朕躬下逮
百执事之人无所回避擢置首选谁谓不可当九成之
对策也至晡未毕貂珰促之九成曰未也方谈及公等
其言刘豫则比之狐狸䲭鸮或传以示豫豫不胜愤榜
卷七 第 6a 页 WYG0724-0462a.png
之康庄手剑以属刺客众为寒心九成曰欺天罔人恶
积祸稔殆自毙矣后因陛对高宗语之曰逆豫榜卿廷
策谋以致害非卿有守岂能独立不惧故制词有逆贼
闻风而悚惧之语九成慷慨论列读其策至今凛凛犹
有生气在宋人制策中指难多屈也
士大夫与人论事当心平气和不可过激明道先生在
熙宁之际惟异于好直者必欲力攻以取胜故王安石
多为之动尝被旨赴中书议事安石方怒言者厉色待
卷七 第 6b 页 WYG0724-0462b.png
之先生徐曰天下之事非一家私议愿公平气以听之
安石愧屈又曰熙宁初介甫行新法并用君子小人君
子正直不合介甫以为俗学不通世务斥去小人苟容
謟佞介甫以为有才能知变通用之君子如君实不拜
同知枢密院以去范尧夫辞同修起居注得罪张天帺
监察御史面折介甫被谪介甫性狠众人皆以为不可
则执之愈坚君子既去所用皆小人争为刻薄故害天
下益深使众君子未与之敌俟其势久自缓委曲平章
卷七 第 7a 页 WYG0724-0462c.png
尚有听从之理俾小人无隙以乘其害不至如此之甚
也又曰新政之改亦是吾党争之太过成就今日之事
涂炭天下亦须两分其罪可也此语极中言路之病石
守道诸公所以不免坏事之讥也
人之爱其妾也甚于妻故谚云妻不如妾夫妻子备而
孝己衰况肯严于治妾以奉其亲乎甚矣李于鳞先生
之孝也先生生平极爱蔡姬蔡姬必侍太夫人匕箸一
日手制小食上之太夫人不下箸先生目摄蔡姬叱令
卷七 第 7b 页 WYG0724-0462d.png
啖尽蔡姬即时跽而谢无状先生稍解夫世之尊先生
者但以其文耳而不知其孝也如是奈何不永其传而
使人有天道无知之叹悠悠彼苍安得叩关而问之
往余过介休见郭外屋燬于火皆神庙也土木之像金
身粉猊狼藉瓦砾场中不啻焦头烂额而旁有字数行
云本里择某日祈神𧟄火云云余不觉失笑吾乡目前
之苦野庙丛祠皆罹兵燹村落有仅存者辄誇以为本
境神明助佑之力盖四乡所奉之神无非徐王令公姓
卷七 第 8a 页 WYG0724-0463a.png
名面猊皆一人也奈何灵于此而不灵于彼乎况在彼
之庙猊血食尚有盛于此者乎或曰闻之某郡城东西
门皆有关忠义祠东门迎过西门必投一侍教生帖而
后去西门之迎也亦然然则关忠义可分为二霸王令
公之不同也又何足怪
陈眉公岩栖幽事云凡山具设经籍机杼以善俗训家
备药饵方书以辟邪卫疾储佳笔名茧以点绘赋诗留
清醪杂蔬以供宾独酌补破衲旧笠以犯雪当风蓄绮
卷七 第 8b 页 WYG0724-0463b.png
石奇墨古玉异书以排閒永日制柳絮枕芦花被以连
床夜话狎黄面老僧白头渔父以遣老忘机
读书须窗明几净时时拂拭案头架上位置楚楚不可
狼藉无次黄山谷诫子弟云吉蠲笔墨如澡身浴德揩
拭几砚如改过迁善败笔浣墨旷子弟职书几书砚自
黔其面惟弟惟子临深战战此书室铭也敬以书绅庶
不犯浣俗主人之意
李及知杭州日市白集一部乃为终身之恨郎基清慎
卷七 第 9a 页 WYG0724-0463c.png
无营尝曰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惟颇
令人写书樊宗孟遗之书曰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基答曰观过知仁斯亦可矣余性极嗜书及知凤县但
有荒山确石耳无书可市亦无市书之具无书可写亦
无写书之人欲学两公而不能无恨并无罪过盖地方
使然虽欲不尔不可得非敢自以为清也每以语客为
发一粲
孙莘老知福州时民有欠市易钱系狱甚众有富人出
卷七 第 9b 页 WYG0724-0463d.png
钱五百万葺佛殿请于莘老莘老徐曰汝辈所以施钱
者何也众曰愿得福耳莘老曰佛殿未甚坏佛又无露
坐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逋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
其获福岂不多乎富人不得已诺之即日输钱囹圄遂

归田录云太祖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焚香问当拜与
不拜僧录赞宁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现在佛不拜过
去佛帝微笑而颔之遂为定制至今行幸焚香皆不拜
卷七 第 10a 页 WYG0724-0464a.png
也议者以为得礼余以为并寝行幸焚香之举为是而
欧公亦仅以不拜为得礼耶
董遐周吹景集中所徵糖字甚多多出僻书又驯雅后
有补入唐以后事者更成后劲试阅之不但枵腹枯肠
徒有望洋之叹即满架牙签俱经寓目未能也人奈何
轻言博览
赵子固至升山下舟覆手擎定武榻立水中大呼曰帖
在此他物尽失无妨也庾诜爱林泉尝遇火止出书坐
卷七 第 10b 页 WYG0724-0464b.png
于池上曰惟恐损竹钟情若此有似于痴然雅人深致
千载如见董遐周谓其差胜悠悠者以七尺躯殉胡椒
八百斛也信然
范文正公镇越民曹孙居中死于官其家大窘公乃以
俸钱百缗赒之为具舟择一老吏送其舟且题诗曰一
叶轻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凉天关防若要知名姓乃
是孤儿寡妇船公好义若是麦舟之赠乃家教使然陈
咸不听教謟之言触屏风睡崔烈子恶其铜臭贻谋不
卷七 第 11a 页 WYG0724-0464c.png
善至为其子所讥然世少象贤之子虽家言世范累牍
连篇而终不能挽回其不肖者何也
张士诚据吴中东南名士多投之不可致者惟杨廉夫
一人士诚无以为计一日闻其来吴使人要于路廉夫
不得已乃一至宾贤馆中士诚闻廉夫至甚喜即命饮
以受赐之酒酒未半廉夫作诗云江南岁岁烽烟起海
上年年赐酒来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士
诚知其不可屈不强留也士诚一贩负人耳乃能折节
卷七 第 11b 页 WYG0724-0464d.png
下贤而不夺其志胜夫世之坑儒溺冠谩骂而蔑视之
者多矣
李笠翁一家言有辩煞说一篇其始以煞为必无而究
主于调停则为筮期陈牲于庭以迓之此其说与子谓
之姑徐徐云尔者何异余以为吾辈论事亦断之以理
而已人死而有煞此理之必无者也何也凡人与物之
在天地间也得气而生气盛而壮气衰而老气竭而死
故曰生寄也死归也本义曰魂游魄降散而为变鬼之
卷七 第 12a 页 WYG0724-0465a.png
归也易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记曰神气归于天
形魄归于地身既归矣其生也自无而有其死也自有
而无矣又何自有神焉而且分为雌与雄者依于其人
以作祟哉此等不根之语皆僧道阴阳家造为题目以
赚人如吾乡遣煞关殓接七撞七判斛奔五方游十殿
之类无不可笑乃习俗相沿不行者必以为怪考之于
古居丧之制何尝有此而不闻读礼之声但守徇时之
见往者余居太孺人暨伯氏之丧亦不得不踵而行之
卷七 第 12b 页 WYG0724-0465b.png
盖吾母吾兄而亦不获用吾情矣卢承庆曰死生至理
犹朝有暮吾死敛以常服葬勿卜日余与儿辈约凡世
族荒唐之举一槩屏绝此余生平所最恶而沾沾以为
独立不惧者万勿徒畏人言反使泉下之人为之顿足
而张眼
金圣叹说快云寒士来借银谓不可启齿于是唯唯亦
说他事我窥其苦意拉向无人处问所需多少急趋入
内如数给与然后问其必当速归料理是事耶为尚得
卷七 第 13a 页 WYG0724-0465c.png
少留共饮耶不亦快哉此一快余初归里时有之而未
尝待其来借也但诸君不能治生随手散去数有买菜
之益究亦无补安得吕纯阳一指点石为金使天下寒
士皆欢颜而余亦为之畅然无憾也哉
作诗最难事也唐子西云吾于他文不至蹇涩惟作诗
甚苦悲吟累日仅能成篇初读之未见可羞处姑置之
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正比之前
时循循有加焉复数日取出读之疵病复出凡如此数
卷七 第 13b 页 WYG0724-0465d.png
四方敢示人然复不能奇也李贺母责贺曰是儿必欲
呕出心肝乃己非过论也今之君子动辄数百言略不
经意不甚可愧哉子西此言真悉作诗痛痒者世人刻
烛扣铜盆计步又手但取捷而语未工皆为曹温诸公
所误耳
唐德宗初政美处亦多齐总掌后务以刻剥求媚擢为
衢州刺史给事中许孟容封还诏书曰衢州无他虞齐
总无殊绩忽此超奖殊骇群情若有可录愿明书劳课
卷七 第 14a 页 WYG0724-0466a.png
然后超改以解众疑诏遂留召孟容奖之
吐突承璀盛修安国寺奏立圣碑先构楼请敕学士撰
文欲以万缗酬之帝命李绛为之绛言尧舜禹汤未尝
立碑自言圣德惟秦始皇刻石高自称述未知陛下欲
何所法且叙修寺之美岂所以光圣德耶帝命曳倒碑
楼承璀言楼大请徐毁撤帝厉声曰多用牛曳之承璀
乃不敢言凡用百牛乃倒
自昔大家妇女有最贤者唐节度使李光进与弟光颜
卷七 第 14b 页 WYG0724-0466b.png
友善光颜先娶其母委以家事母卒后光进乃娶光颜
使其妻奉管钥籍财物归于其姒光进反之曰新妇逮
事先姑命主家事不可易也因相持而泣此虽系光进
兄弟友于之爱甚笃然亦室中之妇皆能听之无问言
以视世人阋墙之变多起于长舌为厉阶者其贤不肖
相去何如也至于光进恪遵母命其为孝子抑又可知

严平子语录士君子修身如塑像然形容既定时复增
卷七 第 15a 页 WYG0724-0466c.png
损脱换以求可观于世薛谐孟评云三代以上多是追
金琢玉各成模范三代以下则如泥塑涂金耳虽然亦
有之孔明君实元晦金铸长源子瞻辈玉刻故皆万古
韩退之木居士诗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祈福人
盖当时以枯木类人形因以乞灵也今在衡州之耒阳
县北沿流三十里鳌口寺至今人祀之元丰初年旱暵
县令祷之不应为令拆而焚之主僧道符乃更刻木为
形而祀之张芸叟南迁郴州过而见之题诗于壁云波
卷七 第 15b 页 WYG0724-0466d.png
穿火透本无奇初见潮州刺史诗当日老翁终不免后
来居士欲何为山中雷雨谁宜主水底蛟龙睡不知若
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复长孙枝予每愤南方淫祀之
多所至有之陆龟蒙所谓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
军有温而愿哲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
母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而三吴尤甚所主之神不一
或曰太尉或曰相公或曰夫人或曰娘子村民家有病
不服药剂惟神是事必先祷之谓之问神苟许其请虽
卷七 第 16a 页 WYG0724-0467a.png
冒险以触宪网必为之倘不诺其请卒不敢违也凡祷
必许以牲祀谢所费不赀祷而不验病者已殂犹偿所
许之祭曰勿偿其祸必甚无知之俗以神之捍灾禦患
为可畏惴惴不敢少懈也岂独若是乎近者士大夫家
亦习此风稍有识者心知其非而见女子之易惑故牵
于闺帏之爱亦遂徇俗殊可骇叹且神聪明正直而壹
者也岂有以酒食是嗜而窃祸福以饕餮于愚鲁之民
岂所谓聪明正直者耶至于岳也渎也古先贤德有功
卷七 第 16b 页 WYG0724-0467b.png
于人载在祀典血食一方者吾敢不钦奉之乎所谓郎
者姑者安能祸福于忠信之士吾所未信也世岂无狄
梁公为一革之居士既为令之所焚矣彼庸髡者复假
托以惑众则尤可笑云此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中所载
又载衢州一事云衢州厅事下有土势隆起筱本丛生
相传云古冢也旧有碑其文云五百年刺史为吾守墓
以此前后相承皆畏而不敢慢绍圣元年齐安孙贲公
素为守问之左右以是对公命毁去之官吏大恐阖府
卷七 第 17a 页 WYG0724-0467c.png
叩头以谏公曰藉令土中有贤者骨当以礼法迁之乃
为文自祭而除之了无他异但有二石峰长五六尺坚
瘦泔润又有大木之根盘踞其下群疑遂定石上有刻
云乾符五年五月三日安于此押衙徐讽龙山起此石
刺史季彀题又刻云开宝七年重叠峨嵋山于厅事前
于郡斋文会阁移季公之石安置于此刺史慎知礼题
时公素方修州治南韶光园重建清冷台堂成乃移二
石于堂下名曰双石嗟乎慎公移石去季公之得石凡
卷七 第 17b 页 WYG0724-0467d.png
九十七年公素之破疑冢出石去慎公又一百二十一
年物之显晦抑自有数第不知峨嵋之废及冒冢之名
自何时也公素一旦嬉笑为之遂释千百年之惑张芸
叟有诗云芝兰虽好忌当门何况庭前恶土墩畚锸才
兴双剑出狐狸尽去老松蹲百年守冢真堪笑一日开
轩亦可尊安得掷从天上去成都石笋至今存公素可
谓刚毅正直自信之君子也张公所记二事皆可以醒
世人之惑于邪说者所关非浅乃衢治古冢之误不过
卷七 第 18a 页 WYG0724-0468a.png
一石已经孙公移置无复可疑矣后历年稍远又尔传
讹复以为郭璞墓也至明郡守李公遂始出其石发去
而为之记曰衢治厅事之前有封崭然荫以竹树高与
堂等隔离中外莫可洞视即数十人聚论背立无觉也
传云郭璞墓发之者于守辄不利更数百年莫之决也
嘉靖戊戌丰城李遂守郡事恶其当面如树塞也祝之
曰郭公忠而被戮捐躯江东不当与公从争出入为胥
吏弊薮也乃启视之中有锦川石二状如笋高可丈许
卷七 第 18b 页 WYG0724-0468b.png
且其碑云唐刺史得而玩之封以去后即其言封处植
竹木因以为郭璞基云呜呼祸福之移人也岂必庸众
人哉景纯死地葬处学士类能言之而积疑习舛历千
百年愈益固则不利于守之语有以系之耳是故自私
自利之心胜而祸福之说售祸福之说行而是非谬即
目前显设犹复诪张矧地中之盖藏乎然李公爱石遗
讹妨公惑听亦可为玩物之戒也云云嗟乎一石之微
耳自乾符迄于明嘉靖不为不久经数公移置著其事
卷七 第 19a 页 WYG0724-0468c.png
于诗与记不为不详谓可以解愚人之惑而释后世之
疑矣乃终不能置而又建其祠于府署傍榜曰石将军
庙彼雄而毅黝而硕者为将军犹有其形在也今则顽
然二石且又发去而又忽谓之将军立祠以祀出于何
典耶人之可笑一至于此因读木居士诗并及吾衢移
石事备书之以俟世之能为孙李二公者
唐太和中李德裕镇浙西有刘三复者少贫苦学有才
思时中人赍御书至以赐德裕德裕试其所为谓曰子
卷七 第 19b 页 WYG0724-0468d.png
可为我草表能立就或归以创之三复曰文理贵中不
贵其速德裕以为然三复又请曰渔歌樵唱皆传公述
作愿以文集见示德裕出数轴与之三复乃体而为表
德裕嘉之因遣诣阙求试果登第历任台阁三复没后
其子邺敕赐及第登庙廊上表雪德裕以朱厓神榇归
葬洛中报其先恩也士大夫美之
宋范延贵为殿直押兵过金陵张忠定公见为守因问
曰天使延路来曾见有好官员否延贵曰昨过袁州萍
卷七 第 20a 页 WYG0724-0469a.png
乡县邑宰张希颜著作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忠定
曰何以言之延贵曰自入萍乡县境内驿傅桥道皆完
葺田菜垦辟野无惰农及至邑则廛肆无赌博市易不
敢喧争夜宿邸中闻更鼓分明以是知其必善政也忠
定大笑曰希颜固善矣天使亦好官也即日同荐于朝
此事载东轩笔录中余阅之亦大笑曰忠定亦好官员
也非延贵则不知希颜非忠定则又不知延贵矣使为
官者皆能若是天下岂愁无好官员而百姓宁有不得
卷七 第 20b 页 WYG0724-0469b.png
其所者哉
以子冠氏子者男子通称孔子大圣孟子大贤例则称
子孔子复号夫子者邢炳孝经疏云孔子尝为鲁国大
夫故弟子连官称尊之以别馀人也后之尊师者因例
曰夫子近时朱文公称周程特曰子周子子程子复于
姓上系子按公羊传其曰子沈子子司马子何休释云
加子姓上名其为师也若非师而但有德者不以子冠
氏朱子于周程盖尊师之
卷七 第 21a 页 WYG0724-0469c.png
本朝以居士称者实繁即孟子所谓处士也六经中惟
礼记玉藻有曰居士锦带注道萟处士也居士之名昉
此此语载宋萧参希道录中乃后世似以喜尊二氏之
教与缁黄相契者为居士林下尊宿多以自称又非古
昔命名之意矣
李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
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唱而和之同
然一辞宋郊为知制诰仁宗便欲大用有忌其先进者
卷七 第 21b 页 WYG0724-0469d.png
谮之谓其姓符国号名应郊天又曰郊者交也代替之
名也宋郊其言不祥仁宗遽命改之韩退之为之辩其
理始明仁宗为人所惑而郊名遂改世之小人虽极险
恶以正理折之亦何能为然为辩者少而为所惑者多
也奈何哉
留青日札云吾乡有田名白云宗盖洪武初抄没元僧
之产也元有帕克斯巴号金童少长学富五明故又称曰
巴喇密特及卒赐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辅治大圣
卷七 第 22a 页 WYG0724-0470a.png
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
师至治间特诏郡县建庙通祀泰定元年又颁各行省
为之塑像二年西台御史李昌言西番僧佩金字圆符
络绎道途驺骑累百传舍至不能容则假馆民舍因迫
逐男子奸污妇女白云宗白莲宗颇通奸利云云盖僧
之为害如此而有国者不知禁且崇事之不亦过甚矣

倾囊而付子难承养志之欢继世而同居渐有阋墙之
卷七 第 22b 页 WYG0724-0470b.png
隙四语透彻人情非身历其境者不能道出
儒教实以其实实天下之虚禅教虚以其虚虚天下之
实陈白沙诗云六经皆在虚无里是欲率古今天下而
入禅教也岂儒者之学哉此杨升庵语也极切明时讲
学先生之病
隆万以来异学之害日炽武康程叔明送卢新庵集序
中言之最详其略谓耿天台言学楚中谓孔子素王释
氏空王合儒释而并尊之天台之作俑也李载贽师之
卷七 第 23a 页 WYG0724-0470c.png
专言阴骘之事止以其身为缁流害犹未甚管登之师
之为之捭阖其说以为佛老二宗异吾夫子之身纲常
同吾夫子之言性道性道难闻而于竺经闻所未闻当
与周易诗书并传者也嗟嗟自古惑世诬民有至此极
者哉今其说浸淫宇内学士经生往往喜其不经之谈
争奔走之饭僧放生之事家传而户习之矣不佞菲才
绵力恨不能息邪说以正人心不知将何底极心窃忧
之云云其言痛切之甚可以为时氛一砥全篇载金华
卷七 第 23b 页 WYG0724-0470d.png
志中
 
 
 
 
 
 
 双桥随笔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