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724-028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思辨录辑要卷三十一
             太仓陆世仪撰
  诸儒类(明儒/)
洪武初多明理之儒皆宋元之遗也宋景濂刘文成陶
 姑孰皆分儒之一脉者也然而文成为优矣景濂多
 可少否有体而无用学问亦杂姑孰则长者而已文
 成有体有用天姿明彻卓然不惑于二氏天说二篇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724-0289b.png
 直窥见理气源头几几乎入宋人之室然而文成未
 尝讲学也未尝自谓儒者也天姿而已矣使文成得
 师友之傅加以学问之功其颜孟之流欤
刘文成天姿更胜王文成刘未尝讲学而不惑二氏王
 终身讲学而出入二氏之中以是知其不及也其用
 处则王聪明刘劈实若使为相刘则鞠躬尽瘁有孔
 明之风王则张良李邺侯也
刘文成一生出处行事亦无可疵皆与道暗合欲不谓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724-0289c.png
 之儒不得也虽尝事元复事明然其心事则一以救
 民为主非爱功名也其诗集中有长歌续短歌一首
 具见心事予于诗鉴论断中颇发明之
刘文成以功名掩其学术然予谓伊吕当此时亦不过
 如此圣贤学问原主于行道救民非必沾沾讲贯如
 王文成于宁濠军旅时亦与门人讲学而后谓之儒
 者也今人但知以天文术数推文成而不知其事事
 皆合于儒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724-0289d.png
刘文成与孔明极相似然先主取刘璋先儒以为此孔
 明之失所以不得为纯王若文成则一无可疵议
刘文成著郁离子无一语不是盱衡当世然所见颇近
 谓救时之才则可以云王佐似当再进一筹方正学
 则井田封建大有王佐气象但犹未练达其行周官
 处俱未得缓急轻重之宜奇士当老其才之语此真
 正学对针乃当建文之时其才犹未老何耶
方正学人品学术后世无不敬服但削夺诸王一节人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724-0290a.png
 颇以为疑以为以董仲舒之才而建晁错之策不无
 类于申韩也及读逊志斋全集中有勉学诗其间多
 言当时削夺诸王伤残骨肉非天理人心之正且曰
 安得申韩氏化为古伊周是当时削夺之谋孝孺之
 所深不欲也特以职为讲官军国之务非其所得而
 主而启沃之际仁柔之主亦未必能转黄齐之谋此
 其所以不白于后世乎予于诗鉴中亦特表明之
孝孺十族何妨之语似为过激为忠臣而不得为醇儒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724-0290b.png
 以此曰此际应之当何如曰当云忠义臣之职刑罚
 君之事后世自有公论
懿文贤太子也监国忧劳几二十年孝孺久侍太子有
 相知之素以太子仁厚之质而又历练老成使天假
 之年主臣相得则成康之治可几而天命不齐致兹
 乖舛岂所谓杀运未除耶
明初儒者多从许鲁斋一𣲖来故曹月川语录绝似许
 鲁斋其躬行亦相似以此知儒者宁可行过乎言质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724-0290c.png
 过乎文
如月川方可谓之真教官方可坐明伦堂方可称为师
 表
夜行烛一书虽不傅然只此便是喻亲于道
吴康斋学问虽未见卓然然当时诋排亦太过总是盛
 名难居以风气初开故也嘉隆之际虽妄行妄言之
 徒无不自以为圣贤世亦以之为圣贤矣
吴康斋见耕耘者曰只此便是赞化育此语非有得者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724-0290d.png
 不能道
吴康斋之聘李文达为相周旋其事然文达古忀杂录
 不载康斋事其所许理学惟薛大理盖文清时为大
 理卿也则康斋之不厌众望可知然文达所录止及
 人之长而不及人之短足见此公相度其于尹直度
 量相越不啻天渊矣
薛文清理学亦自许鲁斋一𣲖来故其语录绝似许鲁
 斋而其录中赞许鲁斋亦不遗馀力总之行过乎言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724-0291a.png
 质过乎文故当时之人一无遗议其诚足以动人也
 论语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文清诸人有焉
薛文清云敬天当自敬吾心始不能敬其心而谓敬天
 者妄也仪自丁丑志学之初作格致编以自考即以
 敬天为入德之门而曰敬天者敬其心也敬其心如
 敬天则学无不诚而天人可一矣先生之言可谓先
 得我心
文清云为学只是学天理人伦外此便非学予作格致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724-0291b.png
 编亦一从天理人伦做起盖前此曾行了凡功
 过格觉得都是分外故也
予自庚辰初见得理一分殊四字受用不尽以为天
 地万物万事无一处无理一分殊自谓独得之
 秘及读整庵先生困知记语若合符节今读文清
 语录亦如之又宋金履祥诲其门人许谦亦言
 天地间道理只理一分殊乃知道理至极处先贤
 开发必无馀蕴所争者工夫至与不至识与不识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724-0291c.png
 耳
文清得力静处多故其语录多论道体之言
文清只是一诚更无他做作故其被难能使王振爨下
 之人亦涕泣而救之
白沙被召而出人多以为非张汝弼作诗讥之云多少
 高人眠不着鸡鸣催入紫薇班此讥之者非也君臣
 之义不可废况当有道之时正宜相助为理岂可但
 以不应诏为高乎此以论隐士则可非所论于有道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724-0291d.png
 之儒也白沙当日召之即起使之就试礼部则辞其
 出其归俱无可议但白沙原无甚学问未可语治平
 授以检讨而使之归正可以成其高
君命召而不出孔孟时无此学问自光武子陵而后人
 始以不出为高要之非经常之道也但学者须自审
 又须相时不然又恐为终南捷径耳
胡敬斋与陈白沙俱学于康斋康斋以程朱为宗故敬
 斋白沙俱以敬为主白沙和此日不再得诗吾道有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724-0292a.png
 宗主千秋朱紫阳说敬不离口示我入德方是也至
 后来自成一家始以自然为宗敬斋则始终一敬字
 做成
胡敬斋以墨䙑入公庭为时所知遂以布衣召主白鹿
 此亦盛世事也予常亲至白鹿祠庙书院犹存具文
 师生则阒无人矣问之土人云洞生犹有四十馀大
 约为进学科举添增地耳讲学则绝响久矣为之怃
 然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724-0292b.png
湛甘泉陈白沙之徒也书院生徒几遍天下故讲学之
 风盛于甘泉然学鲜实得徒皮毛耳
甘泉随处体认天理之说即所谓随事精察也亦无甚
 不是处而阳明谓求之于外此是阳明认错然甘泉
 却未见体认之实读全集可见
湛甘泉心性四勿图说今刻白鹿洞亦无甚异只是不
 必大凡图之为用所谓立象以尽意也天下万世俱
 未之知而又无可举示故笔而为图若心性四勿之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724-0292c.png
 说则昔贤论之甚详何必为图且图孰有过于周子
 太极图者人极心性已全具于太极图不于此发明
 而又另为图说直是画蛇添足
锡山学脉开自龟山然在今时则邵文庄为开山祖文
 庄事亲最孝至今邑中之绅多以孝著者亦文庄有
 以风之也
文庄之生在陈白沙之后而稍前于王阳明一时讲学
 之风已盛公喜道学而未尝标道学之目不喜假道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724-0292d.png
 学而未尝辞道学之名循循勉勉为所当为而已此
 薛文清一𣲖也后辈所极当效法
愿为真士夫不愿为假道学此文庄平生得力语由此
 充之为君相者为真君相为士民者为真士民一真
 而天下之事毕矣真即中庸所谓诚也彼以坦率简
 易为真者浅之乎言真矣
文庄生平尤得力于文章盖学于西涯西涯亦以衣钵
 门生期之也其所著日格子亦似左国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724-0293a.png
蔡虚斋是一儒者不聚徒党而日潜心理道有薛文清
 之风生平居官自督学而擢祭酒能克举其职四书
 易经二蒙引笃信朱子居然黄勉斋毕竟成弘时风
 气未漓所以有此人物
虚斋笃信朱子蒙引于朱注一字不苟似乎太过然予
 观宋元以来诸儒凡为朱学者大抵如此故制行亦
 卓然不苟此朱学之所以为无弊也
阳明自言少与友人为朱子格物之学指庭前竹树同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724-0293b.png
 格深思至病卒不能格因叹圣人决不可学予曰此
 禅家参竹篦子法非朱子格物之说也阳明自错乃
 以尤朱子何耶
阳明致良知三字尚不妨独无善无恶谓之性有善有
 恶谓之意知善知恶是致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语
 宗旨未妥不但无善无恶句未妥即为善去恶句此
 是修身如何谓之格物
整庵困知记专为阳明而作是时阳明良知之说遍天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724-0293c.png
 下乂改大学古本抑朱崇陆天下靡然向风故整庵
 起而论正之其开卷数章即首以心性儒释为辨盖
 为此也是时阳明之徒盛故先生之学反为所掩然
 精意所存不可磨灭至今有识之士皆能尊而信之
 有以夫
阳明工夫甚少初官京师与湛甘泉讲道不过随声附
 和耳及居黔三载始觉有得而才气太盛遽树良知
 之帜继又有宁籓之变廓清平定煞费心力功名一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724-0293d.png
 建后来遂无日不在军旅中虽到处时时讲学实不
 过聪明用事也所以一生只说得良知二字至于二
 氏之学却于少时用工过来所以时时逗漏亦是熟
 处难忘耳整庵则四十志道八十三而卒四十馀年
 体认之功不可谓不深矣又一生履历皆在清华遇
 亦足以佐之其造诣纯粹有以也
整庵与朱子未达一间处只是心性理气然心性犹可
 通若理气则自不识理先于气之旨而反以朱子为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724-0294a.png
 犹隔一膜是整庵欠聪明处也
魏庄渠先生见地极高卓极端正然气象稍迫促当时
 为阳明所掩
庄渠虽讲学而不聚徒但勤职事是薛文清一𣲖其见
 地似更胜文清但其气象则有玉与水晶之别
庄渠论心性理气处绝无差错是其见地清彻论郊社
 大礼亦好
庄渠之学无傅人以不树宗旨不立门户故也当时归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724-0294b.png
 震川郑若曾皆先生之婿大好人物而震川则留意
 文章若曾则劳心经济不能嗣先生傅殊为可惜然
 震川以文章名世其道理纯粹实得之于先生若曾
 因倭变故汲汲为筹海图编亦得先生经济之一节
 总见先生之学为其实不为其名也视学徒之盛而
 反以败坏其师傅者果孰为胜耶
龙溪论性曰性者万物无漏之真体形生以后假合为
 身又曰父母未生前本无污染有何修证天自信天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724-0294c.png
 地自信地有言皆是谤六经亦葛藤齿是一把骨耳
 是两片皮更从何处着言与听又曰㘞地一声不知
 此身在何处此类是打合释氏论死生曰常无欲以
 观其妙未发之中也常有欲以观其窍已发之和也
 万物芸芸以观其复慎独也不睹不闻本体万物戒
 惧慎独工夫火候又以日魂为良知月魄为法象此
 类是打合道家一生伎俩不过如此一部语录不过
 如此欲奔走三教者窃此数语足矣故世俗小聪明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724-0294d.png
 人最喜之
心斋之学虽粗然以一不识字灶丁而能如此却是豪
 杰有气魄鼓动得人故当时泰州一𣲖亦盛然接引
 者多是布衣又多死非命如颜山农邓豁渠何心隐
 之属亦学问粗疏一往不顾之所致也
薛方山人物亦好当时不肯附于讲学亦见讲学者之
 流风日下耳续纲目亦甚好
海刚峰人多以气节目之非也予读其全集知刚峰是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724-0295a.png
 真能学圣贤者其学一以不欺为主而力行之勇尤
 不可及已能透诚意关矣昔儒称诚意为人鬼关若
 过得此关便是圣贤地位人物非气节二字所能名
 也其过当处是正心工夫尚有未尽格物致知工夫
 尚有未到
心性开明之人最易疏阔观刚峰一生自南平教谕以
 至为知县为司官御史为巡抚无一处不留心民隐
 其章程条教析极秋毫至今可为师法气刚而心细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724-0295b.png
 所以为不可及以视万历天启间气节诸公盖天渊
 矣
世俗之人必以聚徒讲学为儒者非也为儒不过为圣
 贤而已刚峰事事学古念念不欺为户部主事时有
 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真能付死生于度外虽圣门之
 子路何以加焉
罗念庵虽讲良知而能深知王门之弊特是时狂澜方
 倒不能力救耳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724-0295c.png
讲学之风至嘉隆之末万历之初而弊极凡诸老相聚
 专拈四无掉弄机锋閒话过日其失更不止如晋室
 之清谭矣海门周汝登当时推为宗主著圣学宗传
 自以为得心宗之正讲无善无恶之旨于南都许敬
 庵闻而疑之作九谛相难汝登作九解以解之敬庵
 之学于时独为纯正然所得亦浅一杯水岂能救一
 车薪之火哉
吾儒之有心宗犹释氏之有禅宗心宗之名盖仿禅宗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724-0295d.png
 而立者也禅宗起于达摩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心宗
 起于象山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其言若出于一
达摩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大旨
 亦无甚异自五宗起而棒喝机锋无所不至故亡达
 摩之学者禅宗也象山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然八字
 着脚必为圣贤立身亦无甚错自心宗起而猖狂妄
 行靡所不为故亡象山之学者心宗也
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古人作圣根基只一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724-0296a.png
 畏字虽以生知之圣亦必奉此一字以为安身立命
 之基尧之钦明舜之恭己汤之圣敬日跻文之小心
 翼翼皆是道也自心宗之学起而动云一切放下动
 云直下承当使学者人人心粗胆大人人足高气扬
 昔东坡云何时打破这敬字愚谓心宗此时已打破
 敬字了也打破敬字只为断送却一个畏字
为心宗之学者必侮圣蔑贤为禅宗之学者必呵佛骂
 祖彼于祖宗且如此而何有于身心世界只为断送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724-0296b.png
 这畏字所谓小人而无忌惮也
或问大学首言明德中庸首言率性孟子言尽心知性
 今以心宗为非然则讲学不当论心耶曰讲学安得
 不论心吾所不足于心宗者正以论心而反失其心
 读大学中庸孟子之言而不得其原本也大学言明
 德而八条目先之以格物中庸言率性而尊德性必
 道问学孟子言尽心知性而工夫必由集义养气然
 则学者欲识本心断断非学问不可而心宗动曰忽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724-0296c.png
 然有省动曰言下有省至格物则以为格去物欲学
 问二字竟置不讲其究不至认知觉为性真不止毫
 釐千里不可不辨之于早也
志学一章是孔子一生学问得力始末根由最是有头
 有尾吾人所当观法然开口便说一学字直至七十
 方说个从心所欲不踰矩则知七十以前虽孔子也
 未便敢说从心今心宗之家不论初学只一槩与他
 说心将他与知与能处指点出以为此便是性天全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724-0296d.png
 体其人亦自以为有得便手舞足蹈多见其不知量
 也
尚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他说
 个心字何等谨惧何尝如近日之心宗说心直是全
 无忌惮
真西山有心经政经其心经皆辑四书五经及诸儒语
 录中之言心者此方是心学若近日之心宗则直是
 谈宗非谈心矣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724-0297a.png
心是活物须与他个规矩才可入道古人所谓心法也
 只此一个字心宗家所最不乐闻他动说无法无法
 二字不知陷害多少后生在
心法法字即圣人不踰矩矩字圣人至七十可以从心
 矣然犹说不踰矩则知圣人终身只行得一矩字以
 圣人终身之所行者而吾人一旦欲举而废之且欲
 出于其上谬哉殆哉
君子无适也无莫也可谓无法矣然曰义之与比则正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724-0297b.png
 有深于法者在心宗喜说无法其意盖欲破适莫一
 班人也然适莫未破而义已先决裂矣
三教合一之说自龙溪大决籓篱而后世林三教之徒
 遂肆为无状甚至立庙塑三教之像释伽居中老子
 居左以吾夫子为儒童菩萨塑西像而处其末座缙
 绅名家亦安然信之奉之噫有王者作吾知两观之
 诛不待时日也
林三教即林兆恩著心圣直提分艮背行庭二心法教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0724-0297c.png
 初学之士念三教先生四字初从口念而至于背之
 腔子里久之念念皆背便是入圣其颠狂无状可谓
 极矣
三教合一之说若粗粗看去未有不以为然者予少时
 亦每有此想自丁丑用力于斯道之后日渐将二氏
 来比并始知二氏之于吾道相去天渊实有强之而
 不能合者非欲护持吾道而漫为此辟异端之论也
 世人不察群奉其说只是不曾用力于吾道耳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0724-0297d.png
顾泾阳先生当三王之学之后特起无师承能以性善
 之旨破无善无恶之说小心二字塞无忌惮之门横
 砥颓流亦可谓豪杰之士其文章论理论事俱极爽
 快如并刀哀梨直是聪明绝俗
泾阳一生崇正辟邪之学俱见于朱子二大辨前后序
 中
泾阳言无可无不可是孔子小心处此开辟救世语当
 时学术波靡皆以乡愿同流合污之实托孔子无可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0724-0298a.png
 无不可之名要而言之只是无忌惮只是胆大故泾
 阳点出小心二字见得孔子此处全是时中称斤估
 两直是分毫差移不得岂得以纵心任意为无可无
 不可也此等语真是有功世道
泾阳学术人不多议议者大约以门户少之所谓门户
 者东林讲会是也讲会非盛世之事亦非衰世之事
 盛世不必为讲会衰世不宜为讲会徒以太盛则忌
 生忌生则衅起太多则杂杂则间生泾阳于此不无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0724-0298b.png
 少欠知几也然讲学固非衰世事忌讲学岂反为盛
 世事耶予过东林旧址常有诗云乡党程朱聊自淑
 朝廷洛蜀已相猜忠良既逐奸邪尽宗社旋随党锢
 灰启祯之间令人深慨
天下事是认真人做当泾阳创东林书院时同志虽多
 然彻始彻终认真到底惟以此事为安身立命者高
 忠宪一人而已朱子有云此事不是拚生舍命向前
 如何得成就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0724-0298c.png
或以忠宪为偏于气节者非也圣贤立身行事只是因
 时而起岂有一定之成格当商之末微子岂欲去箕
 子岂欲奴比干岂欲谏而死时为之也忠宪之气节
 亦因乎时而已于学问何加损哉
予尝闻友人述前辈之言以邹南皋为狂高忠宪为狷
 冯少墟为中行而未见少墟著述近得其集见辨学
 录论儒释之辨极其精晰其馀皆平正切实立身进
 退俱无可议中行之言不虚也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0724-0298d.png
关中之学大抵皆重躬行如泾野吕先生其语录有体
 有用平正切实亦文清之𣲖也
启祯以后讲学诸公相继沦没惟山阴刘念台先生为
 硕果壬午之冬吾娄张受先先生相约同往不果行
 癸巳武林胡彦远来始知西安有叶静远得念台之
 传已而静远不远千里而至始知先生之学本于许
 敬庵故所得者正惜未读语录之全也
念台人谱编是为接引初学而设俾得躬行实践极是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0724-0299a.png
 妙法予丙子年自为格致编以天理人欲分善过而
 主之以敬作考德课业二录与同志数人互相考核
 者数年大槩亦与此同
予尝有言大儒决不立宗旨譬之医家其大医国手无
 科不精无方不备无药不用岂有执一海上方而沾
 沾以语人曰此方之外别无药近之谭宗旨者皆海
 上奇方也岂曰不能治病然而浅矣小矣陈几亭云
 圣人有无宗之宗随问随答极平常乃极变化闻者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0724-0299b.png
 各随所入而总会于本心之中与提宗之家步步照
 顾而适成繁复者相悬也几亭可谓知大儒之说矣
 乃世每喜言宗旨者何譬之人欲学医问于大医须
 读书数年旁有人曰吾有奇方旦夕便称国手则无
 不趋之矣而不知终为大医所哂也
 
 
 思辨录辑要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