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724-02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思辨录辑要卷二十五
             太仓陆世仪撰
  天道类
问西法地在天中四围俱有生齿海水周流于地其说
 似不可信然与古浑天所谓天形如卵者正相合地
 在空中虽是荒唐然云大气举之似亦有此理如何
 曰此说不但我辈难信即传其学如李之藻者亦疑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724-0220b.png
 之盖天气轻清地形重浊轻清上浮重浊下降理也
 即如卵黄在卵中亦必偏居一边未尝在正中亦重
 者下坠耳至四围生齿其足相对而立尤为不经彼
 以蚁之倒行为喻夫蚁之倒行身轻而足力能举之
 耳试于倒行之时以指拨之必应手堕上下之势然
 也人之行岂能如蚁邪若海水附地周流而行尤非
 水无有不下之理愚意天形如卵积气甚厚地居天
 中水土和合如卵黄之居白中而势偏向下亦如卵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724-0221a.png
 黄之下堕日月则行于积气之中昔人谓水载地天
 载水庶几近之
邢云路历书辟地影蔽日之说云春秋二分日食于卯
 酉之正日月相望其平如衡地犹在下乌能蔽之此
 说可证地平犹在天体平分之下
问地在天中之下则何以日出日入昼夜之分数各半
 乎曰西法卯酉时有朦胧影当为朦胧影时日已出
 地上其为朦胧者地气障之也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724-0221b.png
予于戊子春与诸及门论天体闻者多不省适有琉璃
 明灯因令周生翼微以空处为南北极而画黄赤道
 及二十八宿于上手转之观者俱豁然因思灯圆虽
 似天体而人在外观犹为未尽有大力者当为琉璃
 圆球如屋大刻画恒星赤道于上而开其南极为隙
 以入人坐其中设机转之日月道亦另为机转之而
 设火于外琉璃体明诸星灿然頫首仰观便无一不
 与天合中间大地则刻木作地形以水浮之当天体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724-0221c.png
 旋转时水与木仍居中不动似颇与天地之形相合
友人问地动曰地是大块一动则无不动乃每于一处
 动何也曰天地犹人一身地动犹人身之肉跳耳盖
 偶于此处不和故即于此处动也此皆气之所为于
 此见地中皆天
又问古今地动惟山陜最为怪异有崩陷至数十里动
 摇至数十日者吴越则无之何也曰地之有山水犹
 人身之有骨血血足之处肉不大颤水足之处地不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724-0221d.png
 大动譬如人之中风周身未必大动而头面则口眼
 歪斜盖头面为诸阳所聚气多而血少也山陜之于
 吴越想亦如是
或又问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此理如何曰天
 之载地犹水之载舟虽万斛奚难所谓大气举之也
天地间只有山水夫山有山性水有水性然山水之性
 又各不同如陇山尖削吴山平衍蜀山高峻浙山奇
 秀水则泾清渭浊江淮河汉各各不同而济水则能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724-0222a.png
 为伏流行地中至于海水有绿水洋黑水洋同是一
 水而中分界限截然不乱真是一物一太极
山性静水性动此统体之太极也山水性各不同此物
 物之太极也统体太极即理一物物太极即分殊
予尝有言分殊之极有与理一极相反者地所以载物
 而有流沙水所以浮物而有弱水天地间何所不有
 然而物物之太极自在
以理一分殊观天地间万物真是千奇百怪又却是一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724-0222b.png
 理浑然
地理风水不可谓无昔人云人身小天地反观之则天
 地即大人身天地之有山水犹人身之有骨血也骨
 血所聚能生育男女山水所聚能长养万物故古今
 大都会处必是好大风水
地理书最多然惟蔡牧堂发微论最纯正精简学者不
 可不观盖儒者之书也外此则近于隐怪矣观者幸
 无为所惑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724-0222c.png
潮汐之论惟余襄公安道之说最得其正其言曰月临
 卯酉则水涨乎东西月临子午则潮平乎南北确不
 可易朱子极取之然愚以为襄公之说但能测验而
 得其事应耳犹未为探本之论也夫子者阴之极而
 阳之始午者阳之极而阴之始卯为阳中酉为阴中
 据襄公说潮汐始于卯极于午始于酉极于子是始
 于阳中而极于阳盛始于阴中而极于阴盛也窃谓
 不然天地之气无一息之停当其消时便是息时正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724-0222d.png
 如姤复之于乾坤𦂳𦂳相随如环无端海潮亦然当
 其平于子午是其极盛之时正其极消之时也才过
 子午之半海中之潮又生矣是潮汐生于子极于午
 生于午极于子但初生时甚微又其来甚远初不之
 觉至于卯酉而后盛见非生于卯酉也此即一日中
 之小乾坤一日中之小剥复学者不可不知
问潮汐应月昔人论之详矣然闻番禺有沓潮又不尽
 应月如何曰此即所谓分殊也即所谓一物一太极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724-0223a.png
 也要之理一与统体太极自在
问潮汐分殊与物物太极处亦有实际可言乎曰有譬
 如人之呼吸一气也而亦有噫嗳吹呵之不同然其
 为气则一也
邵子曰潮汐者地之喘息也所以应月者从其类也此
 语最好潮汐是天地间大呼吸呼吸气也潮汐则气
 之见于水者也故知满乾坤俱有呼吸之气特人未
 之见耳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724-0223b.png
问水皆就下亦有西流之水乎曰水只是就下非必东
 流也如弱水是西流澜沧江是南流又海中有落漈
 海舟入则漂而不返殆昔人所谓尾闾者又一处两
 水相背而翻其深不测舟经其上则曳而入必乘快
 风乃可过海人谓之氻性各不同总之皆就下耳即
 山东趵突泉喷薄而上高且数尺亦终必归于就下
问趵突泉之义何居曰气激之耳如人之津唾便溺皆
 能激而使高气为之也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724-0223c.png
问海咸泉甘何也曰海下泄泉上涌下泄故咸上涌故
 甘如人之便溺则咸津液则甘也
问尾闾沃焦之说有之乎曰尾闾之说难信若果有尾
 闾则所泄之水归于何处沃焦山以为水至此处则
 如沃焦釜理或有之然一山能耗几多水愚谓水在
 天地间渗入土中润泽万物犹血在人身中渗入肌
 肉流通营卫由多渐少由盈渐涸不必尾闾沃焦而
 后水始泄也如人老则精血竭想天地老则海水亦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724-0223d.png
 当枯耳昔人海水桑田云云事虽未必理则有之如
 禹贡三江此亘古以来大水今皆成平陆亦一证也
天地间只有幽明死生鬼神六个字最难理会最易惑
 人凡异端邪教无不从此处立说以其无可捉摸无
 可对证所谓乘人之迷也孔子系辞曰仰以观于天
 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
 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是与他个实境界实对证人被异端惑只是读此节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724-0224a.png
 书未透
二氏之说以为天堂地狱人死之后果报历历不爽即
 贤知者亦然其说果尔是幽胜于明也天地之间阴
 不能胜阳夜不能胜昼岂有幽胜于明之理即所云
 果报只是惠迪吉从逆凶只在明中非在幽也
或谓果如此言则自古忠孝受殃奸恶倖免者将遂如
 是己耶曰此气之不齐者也自有天地以来气之不
 齐者多矣何独于此致疑而必沾沾然责其报乎且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724-0224b.png
 古之为忠臣孝子者非以其必有果报而为之也以
 果报而为则其为忠孝也亦薄矣夫忠孝而受殃奸
 恶而倖免者气也惠迪必吉从逆必凶者理也气有
 时而胜理而理必胜气试观天地之间忠孝获福者
 多乎奸恶获福者多乎忠孝获罪者多乎奸恶获罪
 者多乎得其正者常也不得其正者千百中之一二
 也变也常则人不以为讶变则人皆怪之故往往以
 为不平而必快其意于果报也要之果报非无但皆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724-0224c.png
 在明中未必如二氏之说耳
忠孝虽受殃奸恶虽倖免然事定之后或易世之后未
 有不表扬忠孝追罚奸恶者是即所谓果报也岂藉
 于不可见闻之空言乎
或曰礼言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若子言则幽无鬼
 神耶曰何言无鬼神但礼言礼乐鬼神亦只是惠迪
 吉从逆凶之意非必如二氏刻画一不可见之鬼神
 以滋人之惑也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724-0224d.png
古人动色相戒往往称天称鬼神五经中所载甚多四
 书中虽罕言然中庸称鬼神之为德论语称敬鬼神
 而远之何尝不言鬼神乃今人不学五经四书之言
 鬼神而效二氏之言鬼神亦昧于幽明之故矣
问易言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
 故朱子释之曰天文则有昼夜上下地理则有南北
 高深以昼上南高为明以夜下北深为幽何如曰此
 以释幽明则得矣然幽明之故故字则如何解故字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724-0225a.png
 中须有个所以然在盖幽明二字人知之矣而其中
 所以然则未必知故往往一言幽明则便有许多异
 端杂说使人恍惚疑似而无所主此不读易之过也
 惟一读易则知天文之所以为天文地理之所以为
 地理不过是阴阳所成道理俱有一个来历俱有一
 个着落即周子太极图说所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
 复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
 分阳两仪立焉之谓也此数语便是此段书故字注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724-0225b.png
 脚不然舍太极图而别求一解不惟肤浅且全失圣
 人之意矣
天文不但昼夜上下地理不但南北高深其中无穷无
 尽道理总只在一故字中也
二氏好言果报往往缀拾闾阎细事为书其为果报浅
 矣子谓廿一史是大果报书试观多少成败兴亡那
 一件不是果报
问释氏好言生死吾儒独不言生死何也曰儒家如何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724-0225c.png
 不言生死只是言生死与释氏不同朝闻夕死全受
 全归此一身之生死也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此天下
 之生死也生事以礼死葬以礼此孝子事亲之生死
 也事君有犯无隐服勤至死此忠臣事君之生死也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此志士仁人之生死
 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此
 明哲保身之生死也吾儒之言生死也大矣岂必日
 日低眉合眼饱食安坐思所谓无常迅速者而后谓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724-0225d.png
 之生死哉
儒者之言生死专在生上用功故曰未知生焉知死祗
 求尽生前之学问以祈夕死之可佛氏之言生死专
 在死上用力故曰但念无常慎勿放逸祇求尽死时
 之工夫以冀来生之福缘为僧之人多系鳏寡孤独
 现前己无生路不得不于死路上开一生面要之只
 是世上无全受全归之圣人不能行养生丧死之王
 政故使穷民之无告者郁而为此等生死之说所谓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724-0226a.png
 如得其情哀矜勿喜也
友人问生从何来死从何往予曰子未读太极图说乎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此生之所从来也知生之所从来则知死之所从往
 矣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此是实话不是机锋话
问朱子言僧道既死多不散此语有之乎曰有之盖僧
 道平日务于宝啬精神完养此心又其胸中无穷意
 愿未曾发舒故其死往往结而不散生有投胎夺舍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724-0226b.png
 之事亦是常理此等事君子非不能为然非天地间
 中正经常之道故不肯为
问僧道虽保啬完养恐必无死而不散之事曰未必人
 人如此然此亦不是奇特事譬如妖狐拜月亦可为
 人草木无情之物久得天地之精气亦可作怪家语
 所谓物老则为怪酋也况人为万物之灵岂不能结
 聚精神神通作弄但此亦是成精作怪之类故君子
 不之贵耳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724-0226c.png
问僧徒如何必要打坐坐化岂以此惑世乎曰人之精
 神竖起则明放倒则昏医经言肺为心之华盖竖起
 则肺不掩心故明放倒则掩心故昏又睡中以手掩
 心则梦魇此一证也左传云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
 亦是此意僧徒打坐坐化只是要其生前死后不昏
 散之意
养生家议论如调息守中咽津叩齿之类皆有益于人
 予少尝为之亦颇有益然殊费读书工夫年馀遂决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724-0226d.png
 去人欲思为圣贤不知有几多事业在安能垂帘塞
 兑日日学深山道士乎
问三魂七魄之说朱子谓魂属木魄属金三七只是金
 木之数是如何曰此亦不典之论不必究心穿凿魂
 只是气魄只是精人之悟性属魂记性属魄大约即
 是天气地质故人死则魂升魄降复归于天地也
质附气而起魄附魂而强今人视听衰者魄先衰也大
 约由思虑物欲之多故古人恒用收视返听之功朱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724-0227a.png
 子所谓收召魂魄也
问系辞言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朱
 子注曰阴精阳气聚而成物神之伸也魂游魄降散
 而为变鬼之归也何如曰此似说死生不似说鬼神
 矣物只是神物非人物如龙漦流庭化为鼋及神降
 于莘之类游魂只是说魂气无不之非魂升魄降之
 意变如伯有为厉啸于梁触于胸之类情状二字妙
 盖鬼神有情亦有状如鬼犹求食及为立后是其情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724-0227b.png
 也神灯鬼火是其状也人能明于易道则鬼神虽千
 态万状不过阴阳之所为其为物者精气也其为变
 者游魂也其所以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阴阳也从
 为物为变中想出鬼神许多情状则所以安妥鬼神
 之道即在于此矣
问如此似止论得变怪之鬼神其寻常之鬼神却不曾
 言得曰寻常之鬼神不过是天神地祇人鬼然天神
 地祇人鬼意已在上文幽明之故死生之说中此只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724-0227c.png
 是因鬼神中有变怪者虽贤智不能无惑故又摘抉
 言之所谓铸鼎以知神奸使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
 若之意也细玩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八字意可见
即两句中亦可以见寻常鬼神精气为物天神地祇也
 游魂为变人鬼也然物字变字终有形迹
问如何是安妥鬼神之道曰龟山杨氏曰可者使人格
 之不使人致死之不可者使人远之不使人致生之
 致生之故其鬼神致死之故其鬼不神议论最妙只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724-0227d.png
 是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之意言鬼神
 有无只在人心也妙处在分别可不可可者正祀也
 不可者淫祀也可者使人致生之不可者使人致死
 之圣人务民义而敬鬼神之道不过如此故曰推此
 义也可以制祀典
鬼神气也气必有所凭而后久设主以依之血食以资
 之皆所以使之有所凭也此古人制祭祀之意也
鬼神二字毕竟与阴阳不同程子曰鬼神者天地之功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724-0228a.png
 用造化之迹也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虽说
 得精密阔大然毕竟是就阴阳上说所以一向讲到
 春生秋杀日升月沉花开叶落手持足行竟与阴阳
 无二至于伯有为厉则以为别是一种道理意在扶
 持世教防世人之惑而世人之惑滋甚此主于理而
 失之过者也愚谓鬼神二字与阴阳不同以鬼神为
 阴阳则可以阴阳为鬼神则不可即以四书五经中
 所称鬼神证之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724-0228b.png
 事鬼是把鬼神与人对说又曰敬鬼神而远之若是
 阴阳之鬼神如何可远中庸云鬼神之为德其盛矣
 乎下面便说使天下之人𦂳𦂳接去明是指祭祀之
 鬼神易经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亦是
 把鬼神与人对说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四时是四时鬼神是鬼神系辞曰原始反终故知死
 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以
 鬼神根死生言是鬼神二字明明专指祭祀之鬼神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724-0228c.png
 何尝与阴阳相混惟其不与阴阳相混而又确然有
 一定之理不离世俗之所谓鬼神亦不杂世俗之所
 谓鬼神此圣人之理所以不同于异端也
天之神曰神地之神曰示人之神曰鬼又曰凡天地风
 雷山川之属皆曰神祖考飨于庙曰鬼此是鬼神正
 训
鬼神只是天地祖宗五祀天地之属也厉祖宗之属也
 不过是天神人鬼至于淫祠邪鬼虽非正理然天地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724-0228d.png
 间亦自有此理盖鬼神由人而生淫祠邪鬼由邪人
 之所生也世无邪人则自无淫祠邪鬼矣语云有道
 之世其鬼不灵愚亦云有道之人其鬼亦不灵世决
 无正人为鬼迷者
问如何是不离世俗之鬼神亦不杂世俗之鬼神曰世
 俗之所谓鬼神天地祖宗也圣人之所谓鬼神亦天
 地祖宗也此所谓不离世俗之鬼神也然世俗之所
 谓天地则如二氏之所称梵天帝释玉皇十地谓必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724-0229a.png
 有宫阙殿宇人物形像圣人则以为皇天后土裁培
 倾覆为万事万物之主宰而已世俗之所谓祖宗则
 如二氏之所谓追荐超度与夫盂兰盆会谓必有轮
 回必有地狱圣人则以为祖考精神之所存子孙孝
 思之所寄致吾孝敬致吾思念而已一以诚一以妄
 一则惑于事之所本无一则信于理之所必有此所
 谓不杂世俗之鬼神也
言夏问事鬼神章是事鬼神之理即在事人中知死之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724-0229b.png
 理即在知生中否曰不知死生须观昼夜假如人欲
 梦寐清稳梦寐中却着不得力须全是从日间修身
 养性然日间修身养性原不是专求梦寐中清稳只
 是日间所为原自当如是昼之所为出于正则夜之
 所梦亦出于正耳君子止有事人知生学问更无事
 鬼知死学问也
言夏兄问嘉靖中凡塑像皆易为木主固善然城隍似
 不妨塑像予曰城隍地祇也人鬼可以塑像天神地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724-0229c.png
 祇不可以塑像曰然则孔子不妨塑像耶曰可但时
 代即远传写非真虽欲貌之无从而貌之则塑像恐
 涉伪耳非理有不可也江升士兄曰予尝见苏州郡
 学立木主于座而刻孔子石像于傍予曰得之推此
 以往则不惟文庙凡有功德于民之人鬼皆当如此
 既无亵渎之嫌亦尽景仰之道
儒者之斥塑像以其始于释氏也然天神地祇原无是
 形故不可妄为塑像若人鬼则原有是形塑像何妨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724-0229d.png
 龟山杨氏曰致生之故其鬼神塑像亦致生之一事
 也此犹胜于古人之立尸盖古人立尸亦是想像之
 意使当时有塑像法古人必用之矣
伊川先生以塑像之故并不取影神之说以为苟毫发
 而不似我父母则为他人此言似属太过夫父母之
 有影神亦人子思慕音容之一助也亦何害于义理
 而必欲去之是使人子之幼丧其父母者并其彷佛
 而不得一睹也此予于先妣亦抱终天之憾也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724-0230a.png
人子于父母之亡决当依礼立主至于影神则随其心
 力若祖宗有贤德及为时名臣则断不可不传影神
 为后人瞻仰之资
问二氏之鬼神如何曰道家之所谓鬼神尊则上帝卑
 则里社皆本有之鬼神也而称之以玉皇亵之以齐
 醮其失在于过卑释氏之所谓鬼神远则西域旷则
 三世皆本无之鬼神也而以为主持历劫以为普度
 众生其失在于过高过高过卑即所谓过不及也无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724-0230b.png
 是理即无是气何以为鬼神
人死之有鬼犹木烬之有烟皆气之馀也横死者其鬼
 厉强死者其鬼灵犹今之生柴头木性未烬而强灭
 其火则其烟盛至老病而死者其鬼多寂然无闻盖
 其气已尽犹之油乾而火尽者灯熄亦无烟也或执
 以为必有或执以为必无皆未知此义
问凡物之有光者皆属阳神灯鬼火此阴属也何以有
 光曰有光者不必皆阳属也惟天为纯阳然天未尝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724-0230c.png
 有光日阳精而中有闇虚火阳盛而外明内暗皆为
 坎象故知阳虽有光必丽阴始明阴虽无光然得阳
 亦现萤火宵行阴虫也而有光者郁蒸之气为之也
 神灯鬼火或气盛而有光或气郁而有光气盛则阴
 兼阳气郁则阴生阳故有光昔人谓战场多燐下有
 战血也此即是郁气所为
月阴精而有光者得日而明也蚌阴物产珠夜明亦得
 日月之精也恒星有光者星为少阳亦非纯阳也故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724-0230d.png
 阴阳必相兼而有光
闻战场燐火既得闻命矣所谓阴房鬼火则何如曰总
 之非盛而有光即郁而有光二语尽之阴房则阴盛
 而有光也
精气已成故为物游魂未散故为变
问鬼神无形与声乃或有形有声何也曰无形无声常
 也有形有声变也然声或有之矣形则未必盖必众
 人共见者然后谓之形若一人独见则目𤯝也所以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724-0231a.png
 然者鬼神气耳声乃气之所为形则非质不成也
问精气为物亦有形乎曰此如龙漦为鼋之类盖神怪
 之属非寻常之鬼神也所以然者气无质精有质龙
 漦精之属也故有形
问山魈木客之类亦常有形何也曰此则神怪之属兼
 精与气者也
世间多有妄托鬼神者不特巫觋即士君子之中往往
 有之予初闻虽不之信亦不敢断以为欺人徐而询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724-0231b.png
 之率皆欺人也非为利即为名甚有为色者亦大可
 骇矣其人大率多遭奇疾奇祸此则真鬼神之灵也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彼独亵鬼神而慢之恰恰相
 反安得不遭疾祸
吾乡有托鬼神言幽冥事者乡人竞往听之抄传其说
 予时方十七八阅其说即指为伪乡人皆为予汗下
 不半年其人以奇疾死贤者当于此等事深加辨察
 庶不为妄人妄书所惑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0724-0231c.png
佛氏轮回之说所以不可信者以其不通也天地之间
 有化生然后有形生若以为轮回则化生之初未有
 万物谁为轮回形生之后自少而众自一而万如何
 轮回这便是矛盾处
世俗投胎之说理亦有之盖彼处人初死气犹未灭此
 处人初生气方成象两气相取忽然相合此如磁之
 引针珀之吸芥亦不足怪往往多出于亲雠者盖所
 亲所雠心尝不忘则气尝相逐故也然此亦巨万中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0724-0231d.png
 之一二乃释氏至以为人死必投胎遂有轮回之说
 儒者不之信似矣然每因偶有所见所闻则又持两
 说而不安此不得理一分殊之义也
通侯问投胎之说恐未必止于初死即亲雠亦不必尽
 拘愚谓亲雠予原未尝拘但谓多出于此耳至于投
 胎则初死时容或有之久之必无此理盖此气离躯
 壳既久渐散渐灭安能复与生气相取其散见于杂
 说及以梦寐为言者皆妄也予于投胎之说但谓理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0724-0232a.png
 亦有之不欲遽断其无耳至真正耳目所及则并未
 见有一投胎者未可轻信也
凡产不由户者释氏以为世尊转轮圣王之瑞儒者则
 以为未必然偶阅祝枝山所记成化十七年张珍事
 珍宿州人妻王氏于脐右产一男鼻准中有黑痣一
 又尹氏琐缀录则云成化二十年徐州妇人肋下生
 瘤瘤破产儿有司具闻日给膳米尹曾见之又嘉靖
 末真定属县妇人右胁生男甚雄壮六岁死前二男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0724-0232b.png
 至长亦不闻有异天地大矣何所不有
 
 
 
 
 
 
 思辨录辑要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