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三
卷七十三 第 1a 页 WYG0113-066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礼通考卷七十三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丧仪节三十六
  国恤八
   太皇太后皇太后丧仪下
明仁宗诚孝张皇后(洪武中册为燕世子妃仁宗立册/为皇后宣宗即位上尊号曰皇太)
(后英宗即位加上太皇太后正统七年崩合葬献/陆上尊谥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
明会典正统七年诚孝皇太后丧礼遗诏丧服以日易
卷七十三 第 1b 页 WYG0113-0660d.png
月二十七日而除哭临三日即止君臣皆同皇帝成服
三日后即听政天地宗庙社稷及百神之祀皆勿停宗
室诸王但遣官进香不必送丧在外大小文武衙门并
免进香臣民之家勿禁音乐嫁娶 部议一自闻丧日
为始不鸣钟鼓 一诸王世子郡王及王妃郡主以下
闻讣皆哭尽哀行五拜三叩头礼毕易素服第四日始
衰服二十七日而除 一在京文武官闻丧素服乌纱
帽黑角带自明日始至第三日每旦诣思善门外哭退
卷七十三 第 2a 页 WYG0113-0661a.png
于本衙门宿歇不饮酒食肉第三日具斩衰服至思善
门外朝夕哭临三日各十五举声止凡入朝及在外衙
门视事用布裹纱帽素服腰绖麻鞋退即服衰服通前
二十七日而除 一文武官一品至四品命妇麻布大
袖员领长衫盖头清晨由西华门入至思善门外哭临
三日悉去金银首饰仍素服二十七日而除 一在京
以闻丧日为始禁屠宰十三日 一军民素服妇人素
服不妆饰俱以闻丧日为始二十七日而除 一外国
卷七十三 第 2b 页 WYG0113-0661b.png
四夷使臣行哭临礼工部造与孝服随朝官哭临及行
祭礼 一在京文武官非朝参官及听选办事官监生
吏典耆老僧道闻丧即易素服自次日至第三日每旦
赴顺天府朝阙设香案哭临至第四日官各具斩衰服
监生人等素服朝夕哭临三日各十五举声止仍各素
服通前二十七日而除 一遗诏到日在外文武官员
人等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行四拜礼跪听宣读讫举哀
再行四拜礼毕各置斩衰服于衙门内望阙设香案朝
卷七十三 第 3a 页 WYG0113-0661c.png
夕哭临三日各十五举声止自是素服通计二十七日
而除 一在外官员命妇闻丧素服举哀三日各十五
举声通前二十七日而除军民男女各素服十三日
一南京文职二品武职三品以上衙门在外中都留守
司布政司按察司及总兵官差人进香其馀衙门皆免
英宗孝庄钱皇后(名山藏正统七年册为皇后英宗北/狩哭损一目夜祷卧地上损一股无)
(子贵妃周氏生宪宗太监冕请立为皇后英宗怒斥之/英宗崩命大学士李贤曰钱皇后千秋万岁后当与我)
(合葬宪宗即位议上两宫徽号周贵妃不欲后并称贤/以遗命争之上尊号曰慈懿皇太后成化四年六月甲)
卷七十三 第 3b 页 WYG0113-0661d.png
(寅崩议祔葬久而后定七月丙子上尊谥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九月庚申祔葬裕陵去英宗)
(元堂可数丈许中窒之虚右圹/以待周太后则中有隧道可通)
宪宗实录成化四年六月己丑朔丙辰诏礼部会文武
群臣议大行慈懿皇太后陵寝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
士彭时言大行慈懿皇太后作配英宗皇帝正位中宫
及皇上嗣居宸极尊为慈懿皇太后盖先帝全夫妇大
伦皇上全母子深恩天下后世无容议矣今位号彰著
于海宇已数十年则寿终之后所宜奉梓宫祔于裕陵
卷七十三 第 4a 页 WYG0113-0662a.png
奉神主祔于太庙此古今不易之理亦先帝与皇上全
大伦深恩之心也今闻圣命欲别卜葬地臣等实窃疑
惧窃谓皇上所以若是者必以今皇太后千秋万年之
后当与先帝同尊于陵庙有嫌二后并配本朝之制有
二太后方自今始则陵庙之制亦当自今日考诸古协
诸义以行之臣等考之前代一帝二后并祔陵庙者未
易悉数只如汉文帝尊其所生母薄太后然于其适母
吕太后虽得罪于宗社尚且仍与父高帝并葬长陵无
卷七十三 第 4b 页 WYG0113-0662b.png
所改易此文帝所以号为孝文高出汉诸帝之上也又
如宋仁宗追尊其生母李宸妃为太后然于其适母章
献刘太后虽本无子尚且仍与父真宗同祭太庙无所
嫌忌此仁宗所以称为贤君高出宋诸帝之上也皇上
与慈懿皇太后昔日致其养今日尽其哀虽文帝仁宗
无以加矣若陵庙之祔稍有未合于礼则致贻后悔有
掩前美况千秋万年之后今皇太后与慈懿皇太后同
在陵庙不相妨碍且愈足以见二太后生存之日雍容
卷七十三 第 5a 页 WYG0113-0662c.png
无间永久之后并美无穷载诸史册增我皇明之光彰
我皇上之孝此臣等所深愿也伏望皇上体先帝之心
稽前代之制念纲常之大以臣等所言下礼部会皇亲
公侯驸马伯文武群臣议务合天理允惬人心则国家
幸甚天下幸甚 七月礼部尚书姚夔及在廷文武大
臣翰林院科道等官九十九员集议陵庙礼制奏曰大
行慈懿皇太后作配先帝二十馀年诚孝一心夷险一
德孚于中外是以先帝春秋优隆始终无间陛下嗣位
卷七十三 第 5b 页 WYG0113-0662d.png
之初既致隆于所尊而加慈懿之徽称复推崇于所亲
而上皇太后之尊号两宫之名号既同二母之体位相
等陛下之孝养如一天下之人皆知陛下克体先帝初
心以为至仁大孝莫过于此夫善继善述是之为孝事
死如生尤孝之至也今慈懿皇太后之丧与皇太后千
秋万岁后俱合葬裕陵慈懿皇太后居左皇太后居右
配享英庙礼亦宜然是乃天理人情之至也万一合葬
祔庙之制少有疑沮不合典礼关系非小在廷百辟将
卷七十三 第 6a 页 WYG0113-0663a.png
有言之天下之人将有言之宗室亲藩将有言之万世
之下亦将有言之安保将来终无据礼改而从正者乎
上批荅曰卿等所言固是正理但圣母在上事有窒碍
朕累请命未蒙俞允朕平昔孝养两宫如一若因此为
忤致有他虞岂得为孝今当于裕陵左右择吉地安葬
崇奉如礼庶几两全卿等其体朕意翌日詹事府少詹
事兼翰林院学士柯潜暨国子监祭酒邢让等三十二
员上言伏惟慈懿皇太后梓宫当合葬裕陵神主当祔
卷七十三 第 6b 页 WYG0113-0663b.png
太庙内阁臣彭时等引汉吕后虽有罪宋刘后虽无子
犹得合葬祔庙为言此诚纲常所系万世不易之论也
皇上是其言且下群臣议群臣皆言慈懿皇太后当祔
左皇太后万岁后当祔右亦庶几从宜而不失者二后
同葬裕陵并祔英庙于人心为安于皇太后无损陛下
何疑而不断乎慈懿皇太后在先帝临御之时正位中
宫历年二纪曾无纤毫失德而陛下继统之初尊崇圣
母加号两宫礼仪如一孝养无二今若合葬祔庙之礼
卷七十三 第 7a 页 WYG0113-0663c.png
有阙则先帝在天之灵必有不安天下后世谓皇太后
与陛下为何如臣等历观前代未有为皇太后始终无
纤毫他故而不得合葬祔庙者也逢迎者或以宣庙胡
皇后为言此与今日事体万万不侔胡皇后乃宣庙在
御之日已让位于孝恭章皇后今则先帝临御未闻慈
懿皇太后之常退让也且先帝于胡皇后亦已复正尊
号增修陵寝一依后礼矣或又以为慈懿皇太后虽未
尝退让而无所出此又不通之论也礼有之妻与继室
卷七十三 第 7b 页 WYG0113-0663d.png
虽无所出合祔其夫崇正体也然则慈懿皇太后不可
以无出而不合葬于裕陵也明矣纵使皇太后意有不
怿陛下当念先帝遵典礼为重而于母后从义不从命
可也矧皇太后聪明睿智洞识伦理陛下坚以为请理
无不从此盖人伦之本风化之原伏乞早降纶音以慰
先帝之灵以全母后之德以顺天下臣民之心而陛下
至仁大孝真足以为法于天下垂训于万世矣明日魏
国公徐辅合公侯驸马伯都督锦衣卫指挥等官三十
卷七十三 第 8a 页 WYG0113-0664a.png
五人复上言曰近因太子少傅彭时礼部尚书姚夔等
所议慈懿皇太后合葬祔庙事昨日于文华殿面奉德
音事有窒碍未蒙俞允臣等至愚亦知陛下纯孝至情
有难处焉者然臣闻廷有诤臣实为美事君能从谏允
合天经伏望陛下起敬起孝和气婉容上回圣母之心
下慰群臣之望礼科等科左给事中魏元等三十九员
复上言曰臣等伏念父母有过为人子者若不以泣谏
求其必改而后已是将陷亲于不义不得谓之孝子人
卷七十三 第 8b 页 WYG0113-0664b.png
君有过为人臣者若不以死谏求其必从而后已是将
致君于非礼不得谓之忠臣仰惟慈懿皇太后之丧廷
臣所议合葬祔庙之礼其名正其言顺允合天理克当
人心此万古不易之典今陛下以为事有窒碍欲以裕
陵左右择地安葬崇奉如礼臣等闻孔子有曰生事之
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夫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
之仪则今欲置梓宫于别处必将奉神主于别室是于
天理未安人事不顺以是葬祭为崇奉如礼此臣等所
卷七十三 第 9a 页 WYG0113-0664c.png
未喻也若以为出于圣母之意当起敬起孝悦则复谏
不可因未得命而遽已今陛下既知廷臣所议为正理
而未能喻谏圣母以必从恐或陷于有过之地而不得
于天下之心未得为孝子之至臣等既知其非礼不能
死谏是又将置陛下于有过之地而贻天下万世之讥
又岂爱君之道哉河南等道监察御史康永韶等四十
一员复上言曰人君之治天下莫大于孝而孝莫大于
爱亲爱亲者不在于从命而在于从义盖从命乃一时
卷七十三 第 9b 页 WYG0113-0664d.png
承顺之私从义诚万世至当之公顺一时之私孝之小
者从万世之公孝之大者迩者廷臣进议慈懿皇太后
合葬祔庙之礼陛下以为圣母在上事有窒碍未蒙俞
允臣等有以知陛下非不欲俯徇群臣之议但以重违
圣母之命尔夫众臣之议天下之公论也圣母之命一
时之私恩也从天下之公则纲常正伦理顺慰先帝之
心惬天下之望从一时之私则纲常斁伦理亏违先帝
之意起天下之疑公私之间所系非小伏惟陛下断以
卷七十三 第 10a 页 WYG0113-0665a.png
大义俯从公议幸甚礼部尚书姚夔合六部都察院通
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尚书李秉等四十四人复上言曰
天下者祖宗之天下皇上有祖宗之天下当谨守祖宗
之成法我国家立法垂宪一本乎三纲五常之道而议
礼制度尤严于君臣父子夫妇之间今慈懿皇太后之
丧礼宜合葬祔庙乃祖宗之成法而先帝之遗意也陛
下重以母后之命恐咈其意有所从违臣等以为母后
之命固所当从而祖宗之法尤所当重母后之意固未
卷七十三 第 10b 页 WYG0113-0665b.png
可违而先帝之意尤不可违母后天性聪明敦厚伦理
其意未必不可回在陛下处之而已礼曰起敬起孝悦
则复諌若母后之意果不见从则当断以大义亦在陛
下处之而已时文武群臣既上奏复跪伏文华门前以
待必从而后已上悉览其奏复恳请于皇太后自己至
申稍见从遂出数奏同辞批荅云卿等所言皆合朕意
合葬之礼蒙允行矣于是文武群臣皆呼万岁而退
 彭时可斋杂记戊子六月二十八日慈懿皇太后上
卷七十三 第 11a 页 WYG0113-0665c.png
 仙次日内臣傅恭夏时同司礼传旨在者皆不敢对
 时与刘商二学士后至又问如前时对曰此一定礼
 无可议者梓宫当合葬裕陵神主当祔庙礼部尚书
 姚夔乃云此是正礼内臣怀恩心知其正而不敢言
 夏时独曰不可慈懿无子且有疾岂可入山陵只可
 比葬胡后例西山时曰太后母仪天下近三十年为
 臣子者岂忍议别葬此事关系非小一或乖礼何以
 示天下内臣不以为然曰且散待请旨再议时退谓
卷七十三 第 11b 页 WYG0113-0665d.png
 同僚曰此事当力诤不可使上有失德二公曰然待
 他人先言我辈赞成之为好恐先言触怒则事不可
 为矣时曰如此固当傥无人奈何已而上御文华后
 殿召臣时三人并诸内臣至前面议上曰慈懿娘娘
 葬礼当如何时对曰只合依正礼行上曰朕岂不知
 依正礼行是好但与周娘娘有碍故令尔等会议务
 要处得合宜时曰皇上孝事两宫圣德彰著今奉梓
 宫合葬裕陵以全圣孝为宜商曰外议汹汹若不祔
卷七十三 第 12a 页 WYG0113-0666a.png
 葬则人心不服且于圣德有损刘曰孝子从义不从
 令虽圣母有命亦不可从也上默然良久曰合葬固
 是孝若因此失娘娘心亦岂得为孝乎时曰皇上大
 孝当以先帝之心为心先帝待慈懿娘娘始终如一
 今若安厝于左虚其右以待后来则两全其美庶不
 失先帝之意夏曰比先阁下议作三位已不允今如
 何行得时曰比时虑有今日故豫为此议今须依此
 处置为宜上虽未允而无怒容时因曰臣等意未尽
卷七十三 第 12b 页 WYG0113-0666b.png
 欲具本言之乞皇上再三申劝圣母以终大事上曰
 进来看当晚时等具本进有旨令百官议明日礼部
 集公侯驸马伯文武大臣议皆云时等言是内批未
 允犹欲别择地于是百官伏文华殿门号哭不起声
 闻于内内臣傅旨谕众人退皆应为不得令不敢退
 时与刘商进曰人心如此天理所在伏惟朝廷俯从
 群情于是内批谕群臣云卿等昨者会议慈懿皇太
 后合祔陵庙固朕素志但圣母疑事有相妨未即俞
卷七十三 第 13a 页 WYG0113-0666c.png
 允朕心终不自安再三据礼祈请圣慈开谕特赐允
 诺卿等其如前议施行勿有所疑故谕众闻命咸称
 万岁
 贺钦医闾集成化戊子六月二十六日慈懿皇太后
 崩诏内阁议别葬不祔裕陵时大学士时等上疏言
 大行慈懿皇太后今日祔葬与皇太后万岁后葬祔
 自不相妨不宜生嫌别议以失大伦皇太后不允坚
 欲别葬上御文华殿集文武群臣谕旨群臣无以应
卷七十三 第 13b 页 WYG0113-0666d.png
 叩首而退时科道官列后听圣旨不审及退刑科给
 事中毛弘北面以手遮大学士时等曰面诤廷论此
 其时也何以退时等以从容荅之比出文华门诸大
 臣多径出有至左顺门西者科道官尚集议文华门
 西谓失此机会恐后终无挽回之理科道官礼部尚
 书夔等乃跪伏文华门外不出时大臣尚多观望礼
 科给事中张宾大声呼曰诸大臣平日居大位享大
 禄受国厚恩今朝廷有事乃不诤将何往众乃无敢
卷七十三 第 14a 页 WYG0113-0667a.png
 不至而司礼太监怀恩等出夔等迎而哭曰大行慈
 懿皇太后不祔裕陵大不可者太监何不诤之恩曰
 我不避死公等当何如弘对曰吾辈岂敢避死今日
 幸朝廷不失伦虽死何憾不然致他日宗社不安虽
 举族死亦何益邪恩曰恩等每进谏太后辄怒曰尔
 等逼我死万一太后果欠安不几陷吾君于不孝乎
 弘曰谕亲于道方可谓孝若阿从太后一时之意不
 以祔葬使太后得罪先帝则是陷亲不义安得为孝
卷七十三 第 14b 页 WYG0113-0667b.png
 邪众官皆哭恩等亦哭声达于内时殿门虽阖而上
 犹在御盖以察群臣退言何如尔恩等止哭谕群臣
 少退俟再奏众退各衙门章连上上自持章奏太后
 太后知群情不从乃允之上御文华殿集群臣谕以
 请命太后得允悉如群臣议众叩首呼万岁声动宫
 阙而退
睿宗慈孝蒋皇后(弘治五年册为兴王妃世宗即位尊/为兴献皇后加上尊号本生母章圣)
(皇太后寻改圣母章圣皇太后崩上尊谥/曰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
卷七十三 第 15a 页 WYG0113-0667c.png
典礼志嘉靖十七年十二月壬寅章圣慈仁康靖贞寿
皇太后崩上诣慈宁宫举哀括发设奠归丧次文武群
臣哭临如仪十二月三十日服制已满礼部请正旦朝
贺先是礼部奏请三奉旨罢免至是上报曰履端岁首
朝会之始但昨方除服梓宫在上卿等屡以礼请朕谓
当行实事于奉天门百官青衣本等带五拜三叩首不
必公服致辞钟鼓鸣鞭俱辍之礼部复请上具翼善冠
黄袍御殿百官公服致辞鸣钟鼓鸣鞭奏堂上乐上曰
卷七十三 第 15b 页 WYG0113-0667d.png
改岁更始王者奉顺天道不可不重有谓弗宜非知道
者既在徐服外其如议行子刻初朕用祭服于元极宝
殿行告祀礼前期变服玄色吉衣几筵四七节权命内
侍行礼
明会典嘉靖十七年上章圣皇太后慈谥仪前期四日
太常寺奏斋戒三日至日遣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用
祝文香帛酒果脯醢如常仪是日蚤告几筵设册宝案
于几筵前册东宝西设祝案于御拜位右祭前一日内
卷七十三 第 16a 页 WYG0113-0668a.png
侍官置册宝舆香亭于奉天门捧册宝各置舆中是日
上素冠服御奉天门内侍官举舆外导驾官导上随册
宝舆后降阶升辂外导驾官退百官素服于金水桥南
北向立册宝舆将至百官皆跪册宝舆过兴随至慈宁
宫门外北向立太常寺导引官导上至慈宁宫外降辂
册宝舆由中门进至几筵前丹陛上导引官导上由左
门入至丹墀内赞唱执事官各司其事导引官导上至
丹陛上拜位太常寺官于册宝舆内捧册宝由殿中门
卷七十三 第 16b 页 WYG0113-0668b.png
入至几筵前左右北向立内赞奏四拜礼外鸿胪寺官
傅唱百官皆行四拜礼毕导引官导上由殿左门入至
梓宫前奏跪(傅赞百/官皆跪)奏进册捧册官以册跪进于上受
册献毕以授捧册官置于案奏进宝捧宝官以宝跪进
于上左上受宝献毕以授捧宝官置于案奏宣册宝讫
奏俯伏兴平身(傅赞百/官同)奏复位导引官导上至几筵前
唱初献礼奏跪(傅赞百/官皆跪)奏献帛奠酒赞读祝读祝官跪
于右读讫唱亚献礼终献礼奏俯伏兴平身(傅赞百/官同)
卷七十三 第 17a 页 WYG0113-0668c.png
复位导引官导上由殿左门出至拜位奏四拜(傅赞百/官同)
导引官导上由左门入至梓宫前以册宝授太常寺官
捧入导引官导上入内安册宝行叩头礼导引官导上
由左门出至丹陛上奏礼毕遂颁诏如常仪
世宗实录嘉靖十七年十二月丙寅大行皇太后慈谥
册文曰臣闻颂称寿母子赖以成者远风美贤妃化行
于助者深是故母仪所被万方仰其徽音内治明彰闺
门由之正始永惟懿德卓辉前闻自非隆大号于追崇
卷七十三 第 17b 页 WYG0113-0668d.png
曷以酬至恩于罔极粤询古式率乃寻章恭惟皇妣大
行章圣慈仁康静贞寿皇太后贞明合天广大法地宅
心专静坤道得一以宁约已俭恭母德用慈为宝于宪
皇有逮事之孝敬于睿考有辅佐之忧勤爰及眇躬之
践祚式临慈极以居尊蕴性仁恭岂马邓之足尚秉心
敬爱嗣任姒之芳徽化洽六宫恩覃四域三十载化行
于江汉之国十七年受养于长乐之宫九庙圣灵俨袆
衣而祇谒七陵閟寝勤鸾驭以瞻依忻介百福以有永
卷七十三 第 18a 页 WYG0113-0669a.png
宜享千龄于无疆岂意天不憖遗虽切攀号何逮追惟
顾复徒创钜而感深上荷劬劳实叩心而衔恤兹欲播
休声于后嗣扬芳烈于无穷匪易大名曷尊至德敬尊
典礼请命于天谨奉册宝上尊谥曰慈孝贞顺仁敬诚
一安天诞圣献皇后伏惟亲慈降鉴临享徽称陟祔严
宫萃歆万祀佑予嗣人永永无极
典礼志上敕谕礼工二部曰皇考显陵在承天山川浅
薄堂隧狭陋今长陵西一支曰大峪岭兹欲迎皇考迁
卷七十三 第 18b 页 WYG0113-0669b.png
祔命驸马都尉崔元兵部尚书张瓒太监鲍忠诣承天
迎献皇梓宫壬子发京师躬视大峪御史陈让请奉献
皇遗衣冠与章圣太后合葬于大峪又以章圣遗冠帔
合葬于显陵上曰并建二陵用衣冠交葬从古所无诚
属乖谬黜为民上复谕辅臣曰奉藏遗体已二十岁安
忍启露兹欲奉慈宫南诣合葬礼臣曰灵驾北来慈宫
南诣其理一也请如前议上曰孝陵在南京岁时展谒
得亲睹否卿等请如前议朕心终不安乃停崔元等三
卷七十三 第 19a 页 WYG0113-0669c.png
使惟令锦衣卫指挥赵俊赍吉凶仪仗往且启视显陵
元宫驰报礼臣请即圣心所安者行之姑待赵俊归上
曰不断乃妇人事朕意决矣三月驾抵承天谒显陵遂
定新元宫已复谕行在礼部曰朕视吉壤甚无谓夫既
重卜何为来此惟纯德山效灵皇考宁处久矣卿等其
持此赞朕时上意欲奉皇考纯德而葬慈宫大峪故微
示其意于是御史谢少南请修庆都尧母祠上曰帝尧
父母异陵可知合葬非古改少南左春坊左司直兼翰
卷七十三 第 19b 页 WYG0113-0669d.png
林院检讨诏以五月发引上复躬视大峪召礼部尚书
严嵩谕之曰是地空凄不如纯德完美其用前议遂令
合葬礼举慰神之礼于永孝殿后妃与事上曰以此尽
子妇情也
明会典嘉靖十八年章圣皇太后梓宫南祔 一先期
敕命勋戚重臣一员充奠献使并护行武职大臣一员
管领官军扈侍梓宫行礼部堂上官一员监礼扈行题
主大臣一员护丧内侍官并入皇堂内官内使匠作太
卷七十三 第 20a 页 WYG0113-0670a.png
常少卿一员执事官十人鸿胪寺少卿一员属官等十
人光禄寺少卿一员四署官四人锦衣卫指挥一员千
百户四人各供事给事中御史各二人监视纠察钦天
监官一员率博士一员安葬候时五府九卿等衙门分
官奉送梓宫俱照钦点职名各送至张家湾水次恭祭
而回工部委官会同内官监先次于通州及张家湾水
次二处搭盖奉安梓宫席殿及朝阳门至通州各处祭
所席棚及行文沿路府州县各该有司预于水次搭盖
卷七十三 第 20b 页 WYG0113-0670b.png
祭所席棚 一前期二日百官及皇亲命妇文武官三
品以上命妇俱衰服每日早诣慈宁宫门外哭临命妇
设祭一坛免朝禁屠宰音乐至神主回京日止 一前
期六日以皇妣祔葬显陵祭告太庙睿宗庙遣官分告
列圣群庙越二日上吉服告天神地祗坛祭品行礼俱
如常仪百官陪拜又二日上预告几筵内侍官陈设牲
醴如常仪上具衰服内导引官导上诣拜位奏四拜奠
帛三奠酒读祝俛伏举哀哀止奏四拜兴焚祝帛礼毕
卷七十三 第 21a 页 WYG0113-0670c.png
 一设奠辞灵昭圣皇太后遣祭一坛武庙皇妃一坛
皇后一坛皇妃皇嫔各一坛皇太子一坛裕王景王仁
和大长公主等一坛泾简王妃一坛内官内使共一坛
是日遣官祭告各门及诸神庙慈宁门思善门右顺门
午门端门承天门御桥大明门俱遣内官行礼玉河桥
朝阳门并桥关王庙显灵宫灵济宫城隍庙东岳庙真
武庙俱遣太常寺官行礼祭用酒果脯醢香帛司礼监
礼部锦衣卫提督执事者设大升舆于午门外至大明
卷七十三 第 21b 页 WYG0113-0670d.png
门外 一启奠内侍官陈设酒馔拜位如常仪内导引
官导上具衰服诣拜位奏拜奠读祝举哀礼毕内侍官
跪奏请慈孝献皇后梓宫升龙輴内侍官先捧谥册宝
由殿中门出置舆内次奉桑主由中门出奉安舆内次
香亭安置讫内侍官捧铭旌由中门出梓宫降殿执事
官奉登龙輴讫以䌽色帷幕障饰梓宫执翣者分列左
右内使擎执伞扇侍卫如常仪(仪仗用存/日所御者)谥册宝舆香
亭铭旌以次先行上至梓宫前跪内侍官跪奏谨请皇
卷七十三 第 22a 页 WYG0113-0671a.png
妣灵驾进发上由殿左门出宫眷皆哭后随至午门内
侍官跪奏请灵驾安止安定行祖奠礼 一祖奠内侍
官陈设酒馔拜位如常仪内导引官导上衰服拜奠读
祝举哀毕内侍官跪奏请灵驾进发执事者进大升舆
安奉讫遂行上率宫眷随至端门外行朝祖礼 一朝
祖钦定捧主官九员俱具青服恭捧各庙主诣太庙奉
安讫太常寺陈设脯醢酒果于列圣位前不奠献执事
官先设褥位于太庙丹陛正中梓宫至端门外上具青
卷七十三 第 22b 页 WYG0113-0671b.png
服太常寺导引官导上诣桑主舆前跪太常卿跪于上
之左奏请慈孝献皇后朝祖上捧桑主由太庙中门入
至太庙丹陛上立典仪唱迎神各捧主官上香退典仪
唱行朝祖礼太常卿进立于殿中北向内赞奏跪上捧
桑主跪奉于褥位内赞奏谒辞太常跪奏曰孝玄孙嗣
皇帝御名谨奉慈孝献皇后谒辞讫内赞奏四拜礼兴
平身上跪捧桑主起立太常卿跪奏曰礼毕请还宫捧
主官纳主还各庙上捧桑主退至陛东西面立随列圣
卷七十三 第 23a 页 WYG0113-0671c.png
主后出安亭内行辞奠礼 一辞奠先期太常寺官于
承天门内陈设牲醴如常仪内侍官设上拜位设宫眷
帷幕于近西桑主朝祖礼毕上易衰服太常寺导引官
导上诣拜位内赞奏上香奏二拜典仪唱奠帛三献读
祝俛伏举哀哀止奏二拜焚帛祝礼毕上退宫眷入拜
哭尽哀止太常寺官跪奏请灵驾进发上攀送而还宫
眷俱还司礼监礼部锦衣卫官提督舆亭仪卫等以次
前行梓宫出承天门大明门转东由朝阳门出大乐鼓
卷七十三 第 23b 页 WYG0113-0671d.png
吹前导设而不作 一遣奠先期太常寺执事官于朝
阳门外陈设牲醴如常仪梓宫至太常寺导引官引奠
献使诣拜位行四拜礼奠帛奠酒读祝俛伏举哀哀止
赞四拜兴焚祝帛礼毕太常寺官诣梓宫前跪奏请梓
宫启行 一路祭公侯伯五府九卿等衙门等官员耆
老人等共祭一坛(朝阳关/外五里)僧道官共一坛(通/州)皇亲及驸
马共祭一坛各衙门奉送梓宫官员一坛(俱张/家湾) 一京
城至张家湾沿涂市巷军民男妇遇梓宫至皆跪俛伏
卷七十三 第 24a 页 WYG0113-0672a.png
举哀候梓宫过兴 一大升舆行沿涂校尉舁送选委
内官同锦衣卫官专一提督务要起止有节行步安稳
送葬官员人等不许逼近仪仗失次諠嚷有失礼仪者
听纠议官举奏 一题主前期内侍官设神座香案于
通州席殿内灵驾至奉安讫奠献使行上食礼毕退执
事陈设祭品设题主案于香案前西向奉桑主置案上
奠献使具青服百官俱释衰具青服陪拜太常寺官引
使就拜位赞三上香讫赞四拜兴退百官分侍左右题
卷七十三 第 24b 页 WYG0113-0672b.png
主官盥手西向立恭题讫内侍官捧主奉安神座命官
青服行降神礼 一降神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赞
就位赞上香复位赞四拜(百官/同)唱奠帛行初献礼献爵
读祝亚献终献赞四拜焚祝帛礼毕太常官跪奏请慈
孝献皇后神主降座升舆命官捧升舆还京内侍官捧
桑主用白韬匮灵驾行内执事官焚楮驾凶仪于野
一次日神主回京内执事官备仪卫教坊司大乐鼓吹
前导至道中行飨神礼命官具青绿锦绣服色(百官/同)
卷七十三 第 25a 页 WYG0113-0672c.png
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赞就位赞上香复位赞四拜(百/官)
(同/)唱奠帛行初献礼献爵读祝亚献终献赞四拜焚祝
帛礼毕神主舆行至朝阳门命官具吉服随行(百官/同)
午门外仪卫等退内导引官导神主入上具常服率皇
后宫眷等迎神主于慈宁门外武庙皇妃公主泾简王
妃等迎于宫内俱吉服神主至几筵殿内上立于殿东
稍南西向皇后皇妃以下序立于殿西稍南东向内侍
官诣灵舆前跪奏请慈孝献皇后神主降舆升座毕上
卷七十三 第 25b 页 WYG0113-0672d.png
捧神主奉安于灵座讫行安神礼内执事官陈设牲醴
如常仪内导引官导上诣拜位奏拜奠读祝礼毕后妃
以下入行四拜礼鸿胪寺官引百官于慈宁宫门外随
班行礼(传赞/如仪) 一神主舆行奠献使等官行叩头礼上
食毕太常寺官跪奏请梓宫启行至张家湾奉梓宫登
舟奉安讫行祭告礼太常寺官陈设奠献使行礼如常
仪各衙门奉送官俱陪拜祭毕舟发沿涂每日三上食
奠献等官俱素冠服诣梓宫前行叩头礼如常仪神宫
卷七十三 第 26a 页 WYG0113-0673a.png
监上膳监恭办上食馔五样蔬果酒膳 一经过有王
府去处许王素服出迎致祭该府官预陈设祭物于水
次席殿其附近王府许遣辅导官致祭行礼 一南京
守备文武衙门各处镇巡三司官梓宫舟经及附近去
处俱致祭举哀与王府遣官同所辖有司大小官员通
许陪拜致祭品物簇盘一座豕一羊一果五盘𩛆煠五
(俱用颜/色纸花)案酒五样菜五碟粉汤五碗饭五碗帛一段
酒三爵香烛纸(陈设/如仪) 一梓宫自通州登舟扺承天府
卷七十三 第 26b 页 WYG0113-0673b.png
张家湾祭潞河之神天津祭海口之神安平镇祭龙王
之神徐州吕梁二处祭洪神淮河口祭淮渎之神仪真
南京祭大江之神彭泽祭小孤山之神九江之神汉江
之神所过大川并用牲醴致祭俱勋臣具青服行礼其
各处应祀水府之神开载未备者临期斟酌致祭 一
先期遣官祭告显陵光禄寺官陈设牲醴百官陪拜如
常仪 一舟至承天府太常寺官陈设祭告牲醴如仪
百官具衰服奉迎梓宫升席殿奉安讫奠献使行祭告
卷七十三 第 27a 页 WYG0113-0673c.png
礼师生耆老人等俱随班拜奠献使先诣睿宗旧寝前
行礼毕奉迁睿宗梓宫安祾恩殿复诣圣母梓宫前候
发执事官先陈龙輴于祾恩殿门外候大升舆至太常
官诣前跪奏请灵驾降舆升龙輴诣祾恩殿执事官奉
梓宫升龙輴由中门入奠献使由左门入诣祾恩殿奉
安讫谥册宝舆仍设于前 一安神执事官陈设酒馔
如常仪设奠献使拜位于二圣梓宫前内侍官引奠献
使诣拜位行礼执事抚按等官陪拜 一以合葬祭告
卷七十三 第 27b 页 WYG0113-0673d.png
后土并纯德山之神陈设牲醴如常仪 一迁奠执事
官陈设酒馔如常仪奠献使诣拜位举哀行礼退候掩
玄宫时至太常官引诣二圣梓宫前跪太常官奏请灵
驾赴玄宫奠献使俛伏兴执事官升奉迁二圣梓宫进
皇堂奉安讫太常官同内侍官奉谥册宝置于前陈列
明器等毕行赠礼 一赠礼内执事官陈设酒馔于皇
堂门外奉玉帛置于案奠献使诣拜位赞四拜奠酒受
玉帛献毕以授内执事捧入皇堂安置讫俛伏兴赞四
卷七十三 第 28a 页 WYG0113-0674a.png
拜举哀兴赞赠事毕遂掩玄宫行享礼执事官陈牲醴
于玄宫前如常仪太常官引使诣拜位行礼百官陪拜
 一掩玄宫毕太常寺官同内侍官恭奉丧主并魂帛
奉藏于堂门外遣官祭谢后土并纯德山之神陈设酒
馔如常仪(礼同/祭告)奠献使执事等官回京复命
十八年献皇后梓宫发引南祔至通州即以其日题主
次日奉神主入慈宁宫(仪具丧/礼下)俟南祔葬毕祔庙先期
太常寺奏祭祀请钦命大臣九员以祔享告于太庙群
卷七十三 第 28b 页 WYG0113-0674b.png
庙八员候祭日捧各庙神主谕文武官及命妇照例陪
祭先期一日太常寺官设牲醴于太庙司设监设神座
于睿宗庙锦衣卫设仪卫于年门外是日早内执事设
酒馔于慈宁宫设衣冠于几筵前进神主舆于殿前设
衣冠舆于丹陛上内导引官导上诣拜位奏四拜兴立
于拜位之东西向内侍官诣灵座前跪奏请慈孝献皇
后神主降座升舆诣太庙祔享奏讫上捧神主由殿中
门出奉安于舆内执事官捧衣冠置于舆后随内侍擎
卷七十三 第 29a 页 WYG0113-0674c.png
伞扇如仪上至右顺门具祭服升辂后随文武百官具
朝服于金水桥南跪迎神主舆候驾过退文官四品以
上武官三品以上陪祀命妇先由东安门入各就拜位
东西近两庑稍北幛以帷幕驾至太庙南门各庙遣官
捧列圣帝后主以次奉安上降辂诣舆前跪太常寺官
奏请慈孝献皇后神主降舆上搢圭捧神主出舆由中
门入内侍官捧衣冠随入至庙丹陛上典仪唱乐舞生
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唱迎神乐作典仪奏慈孝献皇
卷七十三 第 29b 页 WYG0113-0674d.png
后谒庙上捧神主入内侍官捧衣冠随入内赞奏就位
上捧神主就位安于拜褥上太常寺卿奏孝玄孙嗣皇
帝御名恭奉皇妣慈孝献皇后祔庙参拜内赞奏五拜
三叩头礼上捧主朝上立太常寺卿唱赐坐上捧主安
于睿宗庙神座出圭复位导引官导上至香案前上香
如仪复位奏四拜(传赞陪/祀官同)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上至
太祖神位前献帛献爵讫复诣高皇后神位前献爵复
位各庙俱捧主官捧帛爵献讫内赞奏读祝读讫俛伏
卷七十三 第 30a 页 WYG0113-0675a.png
兴复位行亚献礼女官奉中宫献太庙爵皇妃八氏献
八庙爵(仪同/初献)上复行终献如初献礼毕饮福受胙以至
彻馔送神乐作乐止俱如仪礼毕上捧太祖主各捧主
官捧各庙主奉安于寝殿捧睿宗主官同内侍官捧慈
孝献皇后主奉安于睿宗庙礼毕上还宫 祝文维嘉
靖十八年八月辛未日孝玄孙嗣皇帝御名谨昭告于
祖宗列圣帝后曰兹奉皇妣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
圣献皇后神主升祔庙享恭申祇谒谨以牲牢醴齐粢
卷七十三 第 30b 页 WYG0113-0675b.png
盛庶品致祭伏惟尚享
    乾学案祔庙凶礼也而登歌奏舞竟同之于
    吉礼此何所本乎明世君臣之不学无术如
    此
宪宗母孝肃周太后(名山藏天顺元年册为皇贵妃宪/宗即位上尊号圣慈仁寿皇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加上尊号圣慈仁寿皇太后孝宗即位/加上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崩议上尊谥孝)
(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太皇太后未及/上孝宗与阁臣议别杞奉慈殿不祔太庙)
明典礼志弘治十七年三月壬戌圣慈仁寿太皇太后
卷七十三 第 31a 页 WYG0113-0675c.png
崩上素服诣太皇太后宫举哀哀止括发设奠复举哀
毕归丧次英庙皇妃皇太后宪宗孝贞王皇后宪庙皇
妃皇后皇太子亲王公主王妃各归丧次上举哀朝夕
设奠英庙皇妃皇太后以下哭临次日上素服束发设
奠奉安梓宫设几筵上衰服祭英庙皇妃皇太后以下
皆成服各祭 一在京文武官闻丧之三日诣清宁门
外哭四日具斩衰服哭临三日在署视事孝服命妇哭
临皆如仪
卷七十三 第 31b 页 WYG0113-0675d.png
孝宗实录弘治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大行圣慈仁寿皇
太后丧上御西角门朝退遣内官召大学士刘健李东
阳谢迁至门内扉遂阖上带翼善冠素服腰绖麻屦御
暖阁素幄起立床前左右皆屏不敢近臣健等叩头毕
致辞奉慰上顾谓曰先生辈上来臣健等皆至幄内上
曰为陵庙事与先生辈商量臣健等仰奏曰昨蒙遣太
监扶安谕示孝庄睿皇后葬不合礼欲为釐正此诚盛
礼事臣等仰见皇上圣孝高出前古不胜忻慕上袖出
卷七十三 第 32a 页 WYG0113-0676a.png
裕陵图一纸指示陵门内有二隧道其一西行北转而
至者为英宗皇堂虚其右圹而中有道可通往来其一
东行北转而至者为孝庄玄堂相去可数丈中隔不通
因曰此大非礼臣东阳奏曰此事臣等初不知上曰先
生辈如何得知都是内官做的勾当又曰内官有几个
识道理的昨见成化年间彭时姚夔辈奏章先朝大臣
都忠厚为国如此臣健臣迁对曰英宗皇帝常有遗命
钱后与我合葬大学士李贤记在阁下上曰既有遗命
卷七十三 第 32b 页 WYG0113-0676b.png
当时奈何违之臣东阳对曰臣等闻当时尚有别议委
曲至此恐非先帝本意上曰先帝亦甚不得已耳臣健
等奏曰诚如圣谕但今日断自圣衷勿惮改作则天下
臣民无不痛快垂之史册万世有光矣上曰钦天监言
恐动风水朕不以为然臣迁对曰阴阳拘忌之说不足
信上曰朕已折之矣今开圹合葬不为动风水乎皇堂
不通则天地否塞因以指画纸曰若如此通通则风气
流行恶得言动惟一点诚心为之料亦无害臣东阳赞
卷七十三 第 33a 页 WYG0113-0676c.png
曰皇上一念孝诚可以格天吉无不利臣健等皆力赞
曰皇上所见高出寻常万万愿勿复疑上曰此事不难
若祔庙之礼尤所当讲臣健等奏曰昔年奏议已定慈
懿太后居左今大行太皇太后居右合祔裕陵配享英
庙且引唐宋故事为證臣等以此不敢轻议其实汉以
前惟一帝一后唐始有二后宋亦有三后并祔者上曰
二后已非若三后尤为非礼臣迁对曰彼三后一乃继
立一则所生母也上曰事须师古末世鄙亵之事不足
卷七十三 第 33b 页 WYG0113-0676d.png
学臣东阳对曰皇上当以尧舜为法上曰然宗庙事关
系纲常极重岂可有毫发僭差太皇太后鞠育朕躬恩
德深厚朕何敢忘但一人之私情耳钱太后乃皇祖册
立正后我朝祖宗以来惟一帝一后今若并祔乃从朕
坏起恐后来杂乱无纪极耳且奉先之际先生辈尚不
知英宗皇祖止设一座每祭饭一分匙一张而已臣健
等仓猝不解上意但应曰唯唯退思之盖止容二分而
孝庄尚未配食也上又曰孝穆太后朕生身母止尊称
卷七十三 第 34a 页 WYG0113-0677a.png
为皇太后别祀于奉慈殿今仁寿宫前殿尽宽意欲奉
太皇太后于此他日岁时祭享一如太庙不敢少阙臣
健等皆未敢应疑圣意盖谓今皇太后千秋万寿后也
臣东阳赞曰皇上言及孝穆太后尤见至公至正之心
可以服天下矣上曰此事却难处之行之则理有未安
不行则违先帝之意又违众议众议犹可奈先帝何朕
常思之夜不能寐先帝固重而祖宗之制为尤重耳臣
东阳对曰愿圣见主张得定臣等无不奉行上曰朕亦
卷七十三 第 34b 页 WYG0113-0677b.png
难于降旨先生辈是朕心腹大臣好为处置臣健等曰
须下礼官令多官议之上曰虽多官亦不敢主张仍须
先生辈为之耳臣健等曰容臣等计议上闻上曰先生
辈辛苦且回去办事是日上称心腹者三呼先生者以
十数臣健等感激称谢皆叩头起上前下扳阶顾内官
启扉立送而出时尊谥议已进奉旨撰册未上几筵臣
健等乃具题本称当时先帝遇难处之事群臣为委曲
将顺之辞或者不能无疑乞敕礼部会集多官再加详
卷七十三 第 35a 页 WYG0113-0677c.png
议次日朝退上起立呼内阁臣健等至殿阁幄前立问
曰先生辈昨日所进题令多官会议是几个衙门臣健
等对曰即前日进谥议者臣东阳历对曰五府六部都
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及詹事府翰林院言未毕上遽曰
有翰林院最好考据古今大典礼须用翰林院又曰有
科道乎皆对曰有上又曰好少顷曰别无言话回去办
事盖是日专为翰林问也自是每召上袖出会议本问
曰此事如何臣健等对曰议得是臣东阳奏曰未知圣
卷七十三 第 35b 页 WYG0113-0677d.png
意如何上曰先生辈如何说臣健等曰正是古礼上曰
仍称太皇太后可否皆对曰既是别庙须如此称为当
上曰如此批荅臣迁对曰须说得委曲臣东阳曰要见
是重事上曰然宗庙事重要见今后世世子孙崇奉不
阙之意此本随文书下来臣东阳曰臣等领去臣健亦
云即以本授臣复送而出二十二日复召上袖出奉先
殿图指示曰此与太庙寝殿规制一般常时荐祭皆在
此又指其廊间有门通西一区曰此奉慈殿也旧为神
卷七十三 第 36a 页 WYG0113-0678a.png
库今廊庑及井皆未动又指其东一区别为门面南五
间东西廊各五间曰此神厨也欲以此建庙可乎臣迁
等皆对曰此地最便臣东阳曰但未知宽窄如何上曰
宽窄有数因指其旁小字曰东西十几丈南北二十丈
后有墙墙之后为米仓盖较之奉慈殿区深不及八尺
皆请曰墙可展否上曰须展之其西边有井亭亦须去
之耳又曰欲迁孝穆太后并祭于此如何臣健等曰甚
当再问再对上曰位序如何臣健等曰太皇太后中一
卷七十三 第 36b 页 WYG0113-0678b.png
室孝穆太后或左或右一室上曰须在左后来有如此
者却居右臣东阳曰太皇太后居中乃可臣迁奏曰会
议本未知今日可出否臣东阳曰外廷瞻仰此本已数
日上曰正为庙地未定今既定即出矣皆拜出如前二
十五日御批云祀享重事礼当详慎卿等稽考古典及
祖宗庙制既已明白都准拟特建庙奉享仍称太皇太
后以申朕尊亲之意后世子孙遵守崇奉永为定制于
是中外翕然称为得礼盖自丁巳之召不奉接者已阅
卷七十三 第 37a 页 WYG0113-0678c.png
八年龙颜温霁天语周详视昔有加而明习国事洞察
义理惓惓以宗庙纲常为己任盖非臣下所能涯涘矣
陵寝事竟不行盖钦天监以为岁杀在此方向不利内
官监亦谓事干英庙陵寝难以轻动而圣意终不但已
乃于陵殿神座移英庙居中孝庄居左孝肃居其右云
孝宗母孝穆纪太后(丧仪详见皇妃条陵孝宗即位追/册皇太后迁葬茂 奉主于奉慈)
(殿/)
睿宗母孝惠邵太后(成化十二年册为宸妃二十三年/进贵妃生睿宗世宗入继大统进)
卷七十三 第 37b 页 WYG0113-0678d.png
(封皇太后元年上尊号曰寿安皇太后其年崩上葬太/后欲附近茂陵数降旨集议大学士杨廷和言宋宁宗)
(欲袝孝宗于裕思诸陵朱熹以为祖陵不当数兴工作/惊动神灵今第当别葬乃葬太后金山上尊谥孝惠康)
(肃卒用工部侍郎贾/咏奏迁合于茂陵)
世宗实录嘉靖十五年七月甲寅朔庚午诏礼部会廷
臣议奉迁三后神主于陵殿先是上谕尚书夏言曰庙
重于陵礼制故严庙中一帝一后陵则二三后配葬今
别建奉慈殿不若奉主于陵殿为宜且梓宫配葬而主
乃别置近于黜之非亲之也此关典礼其会议以行言
卷七十三 第 38a 页 WYG0113-0679a.png
既会内阁复奏上上曰然此与崇先殿不同周人祀后
乃始祖之母今奉慈殿但名存耳四时之祭舞乐俱无
其会官议闻至是礼部会廷臣上议曰自古天子惟一
帝一后配享于庙所生之母别荐于寝身没而已斯礼
之正故礼有享先妣之文周閟宫宋别殿皆此义也我
孝宗皇帝于奉先殿侧特建奉慈殿别祭孝穆皇太后
祔孝肃皇太后近复祔孝惠太皇太后盖子祀生母以
尽终身之孝焉耳然礼于妾母不世祭疏曰不世祭者
卷七十三 第 38b 页 WYG0113-0679b.png
谓子祭之于孙则止明继祖重故不复顾其私祖母也
今陛下于孝肃曾孙也孝穆孙属也孝惠孙也礼不世
祭义当拟祧若崇先殿之建则陛下以子事考庙当世
享故世庙配太庙而作崇先殿配奉先殿而作也义不
侔矣臣考宋熙宁罢奉慈庙故事与今事略同但祧义
唯迁主为重若当时瘗主陵园则袭古人栗主既立乃
埋桑主之说而误用之非礼也今圣谕迁主陵庙岁时
祔享陵祀如故尤为曲尽非前代所及请诹日具仪行
卷七十三 第 39a 页 WYG0113-0679c.png
报可 九月癸丑朔辛巳先是上在沙河面谕礼卿言
曰三后神主称皇太后太皇太后者乃子孙所奉尊称
今既奉迁陵殿实同帝后之列揆之名实于礼未宜似
当更正卿其会翰林院礼科详议具闻至是言等议曰
礼天子惟一帝一后配享于庙礼之正也兹三后神主
礼不祔庙义当从祧已经圣明定制奉迁陵殿深合典
礼但三后称皇太后太皇太后于奉慈殿乃子上尊号
于母孙上尊号于祖母礼也若今日孝肃太皇太后奉
卷七十三 第 39b 页 WYG0113-0679d.png
迁于裕陵实在英宗睿皇帝孝庄睿皇后之侧孝穆皇
太后孝慈太皇太后奉迁于茂陵实在宪宗纯皇帝孝
贞纯皇后之侧则当各从夫妇之义而不当仍袭子孙
之称臣等据礼佥议请改题孝肃太皇太后神主止称
孝肃真顺康懿光烈辅天成圣皇后不用睿字孝穆皇
太后神主止称孝穆慈惠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皇后孝
惠太皇太后神主止称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佑圣
皇后俱不用纯字则适庶之称有别夫妇之分无嫌而
卷七十三 第 40a 页 WYG0113-0680a.png
尊尊亲亲之道并隆而无失矣上曰卿等既会议佥可
其如议行
 
 
 
 
 
 
卷七十三 第 40b 页 WYG0113-0680b.png
 
 
 
 
 
 
 
 读礼通考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