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二
卷五十二 第 1a 页 WYG0113-025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礼通考卷五十二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丧仪节十三
   丧毕吉祭
诗序玄鸟祀高宗也(笺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
(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同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古者君薨三年既毕禘于)
(其庙而后祫祭于太祖明年春禘于群庙自此之后五/年而再殷祭一禘一祫春秋谓之大事 疏玄鸟燕也)
(一名鳦祫三年丧毕之祭也契殷之始祖也古者三年/丧毕祫于太祖明年禘于群庙 武丁为太戊玄孙之)
卷五十二 第 1b 页 WYG0113-0250d.png
(孙礼三年丧毕祫于太祖之庙以新崩之主序于昭穆/此高宗崩丧毕之后新与群庙之主祫合祭于契之庙)
(故诗人作歌祖序云祫高宗也若是三年常祫则毁庙/之主陈于太 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不独主)
(于高宗今序言祫高宗是为高宗而作祫故知是为高宗之后/初祫于契之庙也 鲁礼三年之丧毕则祫于太祖明年)
(春禘于群庙僖也宣也八年皆有禘祫祭则公羊傅所/云五年而载殷祭祫在六年明矣 文二年经书大事)
(于太庙公羊传曰大事者何祫也彼是除丧/而祫则知闵公之吉禘之前亦当先有祫祭)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
四方(傅汤之先祖有娀氏女简狄配高辛氏帝辛与之/祈于郊禖而生契故本其为天所命以玄鸟至而)
(生焉正长域有也地笺契为尧司徒有功封商自契至/汤八迁始亳之殷 而受命国日以广大芒芒然古天)
卷五十二 第 2a 页 WYG0113-0251a.png
(也天帝命有威武之德/者成汤使之常有邦域)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糦是承(传九有九/州也胜任)
(也之笺方命其君谓遍告诸侯也商之先君受天命而/行 不解殆者在高宗之孙子言高宗兴汤之功法度)
(明也高宗之子孙有武功有王德于天下者无所/不胜服乃有诸侯建龙旂者十乘奉黍稷而进之)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傅畿疆景大也员均/荷任也 笺止犹居)
(肇当作兆王居千里之内其民居安乃后兆域正天下/之经界言其为政自内及外彼至也祁祁众多也天下)
卷五十二 第 2b 页 WYG0113-0251b.png
(既蒙王之政令皆得其所而来朝觐贡献其至也祁祁/然众多殷王之受命其宜也百禄是荷谓是担荷天下)
(多福之疏景员维河者谓政教大均/如河 润然言其沾润无所不至也)
    乾学案此三年祔庙之礼于经传所称为最
    古但谓之祫而不谓之禘与春秋不合也春
    秋谓禘于太庙此云先禘于其庙后祫于太
    庙杜预谓三年一禘此谓五年再殷祭一禘
    一祫皆不同也然名异实同予特著丧毕吉
    祭本于郑氏以见后人误解练而迁庙之说
卷五十二 第 3a 页 WYG0113-0251c.png
    有必不可通者尔
春秋庄公三十有二年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 闵公
二年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范宁注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于庙庙之远)
(主当迁入太祖之庙因是大祭以审昭穆谓之禘庄公/丧制未阕时别立庙庙成而吉祭之不于太庙故详书)
(以示/讥)
左传夏吉禘于庄公速也
公羊传其言吉何言吉者未可以吉也曷为未可以吉
未三年也(注礼禘祫从先君数朝聘从今君/数三年丧毕遭禘则禘遭祫则祫)三年矣曷
卷五十二 第 3b 页 WYG0113-0251d.png
为谓之未三年三年之丧实以二十五月(注时庄公薨/至是适二十)
(二月礼士虞记曰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犹未配是月者二十七月也传言二十五月)
(者在二十五/月外可不讥)其言于庄公何未可以称宫庙也(注时闵/公以庄)
(公在三年之中未可入太庙禘之/于新宫故不称宫庙明皆非也)曷为未可以称宫庙
在三年之中矣吉禘于庄公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
三年也
    乾学案公羊言三年之丧实以二十五月是
    二十五月而丧毕也何休乃以是月为二十
卷五十二 第 4a 页 WYG0113-0252a.png
    七月似与公羊不同盖二十五月者指大祥
    而言二十七月者兼言中月而禫也
榖梁传吉禘者不吉者也丧事未毕而举吉祭故非之
(注庄公薨至此方二十二月丧未毕庙疏吉禘于庄/公即是庄公立宫而不称宫者庄公 虽立讫而公)
(服未除至此始二十二月未满三年故不得称宫也此/丧服未终举吉以非之文二年亦丧服未终而大事于)
(太庙不言吉者其讥已明故不复云吉知禘是三年丧/毕之祭者此庄薨来二十二月仍书吉以讥之明三年)
(丧毕方得为也其禘祀之月王肃杜预之徒皆以二十/五月除丧即得行禘祭郑玄则以二十八月始服吉尝)
(即祫于太庙明年春始禘于群庙今范云三年丧毕禘/于太庙必不得与明年春禘于群庙同其除丧之月或)
卷五十二 第 4b 页 WYG0113-0252b.png
(与郑合故何休注公羊亦以/除丧在二十七月之后也)
 (胡安国曰禘言吉者丧未三年行之太/蚤也于庄公者方事于寝非宫庙也)
 (高闶曰初鲁之丧庄公也既葬而绖不入库门士大/夫既卒哭而麻不入则当时君臣虽未终丧盖皆吉)
 (服矣岂独/禘为然哉)
 (张洽曰鲁禘非礼也虽先王所赐而止可用于周公/之庙赵氏陈氏言之祥矣今丧未三年主未迁祔嗣)
 (君幼弱而以吉礼盛乐用于神主忘哀僭上反昜人/心何秉礼之有此盖出于哀姜庆父乐哀谋篡而为)
 (之又非他日僭/礼之所得比矣)
 (杨复曰闵公丧未毕窃禘之盛礼以行吉祭又不于/周公之庙而禘之礼始紊僖公八年用禘礼合先祖)
卷五十二 第 5a 页 WYG0113-0252c.png
 (序昭穆用致夫人于庙而禘礼始与祫混淆而无别/春秋禘事不书特书闵公僖公两禘者讥失礼之始)
 (也鲁之有禘行于周公之庙已非礼矣况僭用之/于庄公又禘于太庙以致妾毋可以谓之礼乎)
 (吴澄曰庄公薨丧未二十七月而遽吉祭僣用禘礼/之盛乐非别有所追享而降庄公为配食也其时闵)
 (公幼事出乱臣淫妻之所为无知不孝非礼非义而/其名非实一举而五恶具书法五字诸罪毕见真圣)
 (笔/也)
 (赵汸曰周礼记四时祭名云春祠夏礿秋尝冬烝公/羊传亦同毛诗云礿祠烝尝于公先王协韵故云尔)
 (其实祠礿尝烝禘非时祭之名王制祭统春礿夏禘/祭义春禘秋尝郑玄注皆云夏殷礼周以禘为殷祭)
 (故更名春祭曰祠郊特牲春禘而秋尝郑注禘当为/礿夫礼记诸篇或孔氏之后末流弟子所撰或是汉)
卷五十二 第 5b 页 WYG0113-0252d.png
 (初诸儒私撰之以求购金皆约春秋为之见春秋禘/于庄公遂以为时祭之名见春秋唯两度书禘一春)
 (一夏所以或谓之春或谓之夏各自著书不相符会/郑玄不达其意故主异说且祭统篇末云成王追念)
 (周公赐之重祭郊社尝禘是也何以得云夏殷礼哉/左传云烝尝禘于庙又云禘于武宫僖宫襄宫又晋)
 (书云以寡君之未禘祀盖见经书禘于庄公以为诸/庙合行之皆妄引禘文但据经文不识经意所以云)
 (尔/)
 (汪克宽曰檀弓虞祭之明日祔于祖父曾子问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注云卒哭成事先祔之祭名)
 (然则庄公葬已踰年主当祔庙但不当吉/祭今曰禘于庄公盖以吉礼特祀于寝尔)
春秋文公二年作僖公主
卷五十二 第 6a 页 WYG0113-0253a.png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
于主烝尝禘于庙(注以新死者之神祔之于祖尸柩已/远孝子思慕故造木主立几筵焉特)
(用丧礼祭祀于寝不同之于宗庙宗庙四时常祀自如/旧也三年礼毕又大禘乃同之于吉 疏三年丧毕致)
(新死者之主以进于庙庙之远主当迁入祧于是大祭/于大庙以审定昭穆谓之禘此皆自诸侯上达天子之)
(制也十释例曰旧说以为诸侯丧三年之后乃烝尝案/襄公 五年冬十二月晋侯周卒十六年春葬晋悼公)
(改服修官烝于曲沃其后晋人徵朝于郑郑公孙侨云/溴梁之明年公孙夏从寡君以朝于君见于尝酎与执)
(膰焉此皆春秋之明證也除又曰凡三年丧毕而后禘/于是遂以二年为节仍计 丧即吉之月十日而后行)
(事无复常月也是以经书禘及大事传唯见庄公之速/他无非时之讥也如例所言除丧即吉禘遂以三年为)
卷五十二 第 6b 页 WYG0113-0253b.png
(常则新君即位二年而禘五年又禘八年又禘僖八年/禘于太庙宣八年有事于太庙定八年从祀先公皆得)
(三年之常期也案元年夫人姜氏薨当以三年丧毕而/禘再经三年则九年乃可禘尔而得八年禘者哀姜丧)
(毕不为作禘八年因禘祭乃致之故计闵公之丧数之/尔昭十五年有事于武宫计非禘年而为禘者释例曰)
(禘于太庙礼之常也各于其宫时之为也虽非三年大/祭而书禘用禘礼也昭二十五年传曰将禘于襄公亦)
(其义/也)
    乾学案遭丧不祭礼有明文王制则言丧三
    年不祭小记则言丧者不祭曾子问则两言
    缌不祭仪礼则言有死于宫中者为之三月
卷五十二 第 7a 页 WYG0113-0253c.png
    不举祭杂记则言如同宫虽臣妾葬而后祭
    是皆遭丧不祭之显證也左传曰特祀于主
    烝尝禘于庙服虔注三年丧毕遭烝尝则行
    禘于庙焉此正论也杜预喜其言与己古天
    子无三年丧之说合遂竭刀敷衍谓卒哭之
    后四时常祭如旧若是将仪礼礼记之言皆
    不足信乎愚以为左氏之意盖谓祔后练祥
    禫之祭特祀死者于主至除丧之后乃始迁
卷五十二 第 7b 页 WYG0113-0253d.png
    主于新庙而行烝尝禘于庙尔岂谓丧服之
    内亦行烝尝之吉祭乎且左氏原为作主立
    传则必专指新死者而言何为泛及于他庙
    之常祀故知传所谓庙乃谓丧毕迁主之新
    庙而非祖宗昭穆之旧庙也所以为是言者
    盖卒哭而祔但祔祭其主于祖父之庙祭毕
    反于寝而死者未尝有专庙故止可称主而
    不可称庙至丧毕而入新庙始可专享一庙
卷五十二 第 8a 页 WYG0113-0254a.png
    之祭故曰烝尝禘于庙左氏之意本明何尝
    谓丧内可行祭礼乎杜预建太子短丧之议
    为时人所訾必欲求伸已说未免牵合附会
    而不知与仪礼礼记实相悖也
左传襄公十六年冬穆叔如晋聘且言齐故晋人曰以
寡君之未禘祀与民之未息不然不敢忘(注禘祀一年/丧毕之吉祭)
    乾学案吉禘于庄公传范宁注云三年丧毕
    致新死者之主于庙何休注云士虞礼中月
卷五十二 第 8b 页 WYG0113-0254b.png
    而禫是月也吉祭犹未配作僖公主杜预注
    云三年丧终然后主入于庙参会三注祔庙
    之期可知己然犹有谓当以卒哭之明日祔
    主者请以三传之文申绎之左传曰凡君薨
    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
    曰祔而作主是作主之日即祔之日也明日
    即以祔庙是主不过一日在寝矣虞而设几
    筵本欲以依神乃不数日而遽彻之依神之
卷五十二 第 9a 页 WYG0113-0254c.png
    谓何但观于主于庙对举并称主之不在庙
    可知矣公羊傅曰主者曷用虞主用桑练主
    用栗用栗者藏主也何氏曰期年练祭埋虞
    主于两阶之间虞主即所谓祔而作主也埋
    于两阶不祔庙审矣谷梁传曰作主坏庙有
    时日于练焉坏庙坏庙之道易檐可也改涂
    可也郑氏以为练时当迁庙与吉禘之传不
    相合何氏曰礼亲过高祖则毁其庙以次而
卷五十二 第 9b 页 WYG0113-0254d.png
    迁朱子曰谷梁但言坏旧庙不言迁新主则
    安知其非于练迁旧主于三年而纳新主邪
    又云易檐改涂礼志云更衅其庙必先迁高
    祖于太庙夹室然后可以改衅其庙将纳祖
    考神主又俟迁祖考于新庙然后可以改衅
    其庙而纳新祔之主斯言谅矣盖古人谋事
    贵豫祧迁之时当行之事非一迁高祖之主
    而坏其庙一事也改易高祖之庙而纳祖考
卷五十二 第 10a 页 WYG0113-0255a.png
    之主又一事也迁祖考之主而坏其庙一事
    也改易祖考之庙以纳新死者之主又一事
    也古人知数事不可并举故豫其期于练逮
    至三年丧毕而祧礼告成庙亦坚完然后可
    以徐奉吾亲之主此古人用心之慎也或又
    疑七庙五庙无虚主意当谓旧主出即当纳
    新主无旷日迟久之理也案曾子问篇云七
    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唯天子崩诸侯薨与
卷五十二 第 10b 页 WYG0113-0255b.png
    去其国与祫祭于祖为虚主尔斯亦姑引其
    端其实虚主之事不止此也国有水旱之灾
    则虚主昭十八年郑灾子产使祝史徙祏于
    周庙是也修庙则虚主文十三年世室屋坏
    讥不修也修庙时主必纳于夹室不独坏庙
    为然练时主入夹室三年审禘昭穆而祧之
    又何嫌于虚主乎若夫庄公薨二十二月而
    吉禘经犹讥其速成公三年二月书新宫灾
卷五十二 第 11a 页 WYG0113-0255c.png
    三日哭榖梁传曰祢宫也迫近不敢称谥恭
    也宣公薨已二十九月犹言迫近三年入庙
    之期迨一定不可易矣 又案开元礼书仪
    家礼会典神主入庙之礼并举于大祥之次
    日盖泥于公羊吉禘于庄公传谓三年之丧
    二十五月而毕也然仪礼曰中月而禫是月
    也吉祭犹未配祔庙之礼不可先于禫祭何
    氏曰是月者二十七月也当从古礼为正
卷五十二 第 11b 页 WYG0113-0255d.png
杂记成庙则衅之其礼祝宗人宰夫雍人皆爵弁纯衣
雍人拭羊宗人祝之宰夫北面于碑南东上雍人举羊
升屋自中中屋南面刲羊血流于前乃降门夹室皆用
鸡先门而后夹室其衈皆于屋下割鸡门当门夹室中
室有司皆乡室而立门则有司当门北面既事宗人告
事毕乃皆退反命于君曰衅某庙事毕反命于寝君南
乡于门内朝服既反命乃退路寝成则考之而不衅衅
屋者交神明之道也凡宗庙之器其名者成则衅之以
卷五十二 第 12a 页 WYG0113-0256a.png
豭豚(注庙新成必衅之奠而神之也宗人先请于君曰/请命以衅某庙君诺之乃行宰夫摄主故居上拭)
(净也自由也其衈谓将刲割牲以衅先灭耳旁毛荐之/耳听声者告神欲其听之周礼有刏衈有司宰夫祝宗)
(人也告事毕告宰夫也君朝服者不至庙也路寝生人/所居不衅者不神之也考之者设盛食以落之尔檀弓)
(曰晋献文子成室诸大夫𤼵焉/是也宗庙名器谓尊彝之属)
大戴礼诸侯迁庙成庙将迁之新庙君前徙三日斋祝
宗人及从者皆斋徙之日君玄服从者皆玄服从至于
庙君臣如朝位君入立于阼阶下西向有司如朝位宗
人摈举手曰有司某请升君升祝奉币从在左北面再
卷五十二 第 12b 页 WYG0113-0256b.png
拜兴祝声三曰孝嗣侯某敢以嘉币告于皇考某侯成
庙将徙敢告君及祝再拜兴祝曰请导君降立于阶下
奉衣服者皆奉以从祝奉衣服者降堂君及在位者皆
辟也奉衣服者至碑君从有司皆以次从出庙门奉衣
服者升车乃步君升车从者皆就车也凡出入门及大
沟渠祝下摈至于新庙筵于户牖间樽于西序下脯醢
陈于房中设洗当东荣南北堂深有司皆先入如朝位
祝导奉衣服者乃入君从奉衣服者入门左在位者皆
卷五十二 第 13a 页 WYG0113-0256c.png
辟也奉衣服者升堂皆反位君从升奠衣服于席上祝
奠币于几东君北向祝在左赞者盥升适房荐脯醢君
盥酌奠于荐西反位君及祝再拜兴祝声三曰孝嗣侯
某敢用嘉币告于皇考某侯今月吉日可以徙于新庙
敢告再拜君就东厢西面祝就西厢东面在位者皆反
走辟如食间摈者举手曰请反位君反位祝从在左卿
大夫及众有司诸在位者皆反位祝声三日孝嗣侯某
洁为而明荐之享君及祝再拜君反位祝彻反位摈者
卷五十二 第 13b 页 WYG0113-0256d.png
曰迁庙事毕请就燕君出庙门卿大夫有司执事者皆
出庙门告事毕乃曰择日而祭焉
    乾学案朱子引大戴礼国君迁庙篇谓君及
    从者皆玄服是大祥之后除丧而迁矣即此
    文是也中载君先至庙告徙即告于殡宫之
    几筵也士虞礼特牲馈食侧亨于庙门外注
    曰鬼神所在则言庙尊言之是寝亦可得称
    庙矣但中有奉衣服至碑语据祭义君牵牲
卷五十二 第 14a 页 WYG0113-0257a.png
    穆荅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是庙
    中方有碑也寝有碑未见经传再据贾公彦
    仪礼疏曰宫必有碑案士昏礼聘礼云三揖
    郑注皆云入门将曲揖既北面揖当碑揖则
    大夫士庙内皆有碑乡饮酒乡射言三揖则
    庠序之内亦有碑明矣但生人寝内不见有
    碑两君相朝燕在寝岂不三揖乎明亦当有
    碑矣碑所以识日景观碑景邪正以知日之
卷五十二 第 14b 页 WYG0113-0257b.png
    早晚也然则迁庙篇中所云出庙门其为出
    殡宫无疑后曰择日而祭即丧毕吉禘也衅
    庙迁庙二篇吴澄编入仪礼逸经中
春秋僖公八年秋七月禘于大庙用致夫人(注禘三年/大祭之名)
(致者致新死之主于庙而列之昭穆夫人淫而与杀不/薨于寝于礼不应致故僖公疑其礼历三禘今果行之)
左传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礼也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殡
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注寝小寝同同盟/将葬又不以殡过)
(庙据经哀姜薨葬之文则为殡庙赴/同祔姑令当以不薨于寝不得致也)
卷五十二 第 15a 页 WYG0113-0257c.png
    乾学案公羊传以夫人为僖公之夫人榖梁
    传以夫人为僖公之母氏皆与丧礼无涉故
    不载
春秋僖公三十有三年十有二月乙巳公薧于小寝
文公二年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范宁注大事/祫也时三年)
(之丧未终而吉祭于/大庙则其讥自明)
    乾学案三传皆论先祢后祖之义不及于丧
    毕之祭故皆不载
卷五十二 第 15b 页 WYG0113-0257d.png
通典古者天子诸侯三年丧毕皆合先祖之神而享之
以生有庆集之欢死亦应备合食之礼缘生以事死因
天道之成而设禘祫之享皆合先祖之神而享之虞夏
先王崩新王二年丧毕而祫三年春特礿夏特禘秋特
尝冬特烝四年春特礿夏祫禘秋祫尝冬祫烝每间岁
皆然以终其代(高堂隆云丧以奇年毕则祫亦常/在奇年偶年毕则祫亦常在偶年)殷先
王崩新王二年丧毕而祫三年春特禘夏特礿秋特尝
冬特烝四年春特禘夏祫礿秋祫尝冬祫烝(间岁奇偶/如虞夏案)
卷五十二 第 16a 页 WYG0113-0258a.png
(殷改虞夏春礿曰禘又改禘为/礿案郊特牲春禘秋尝则殷祭)周制天子诸侯三年丧
毕禫祭之后乃祫于太祖来年春禘于群庙(祫毁庙未/毁庙皆合)
(升于太祖禘则不及亲庙但文武以下毁主依昭穆于/文武庙中祭之王季以上于后稷庙祭之知先祫后禘)
(者案春秋鲁僖公定公宣公/皆八年而禘以再殷祭推之)尔后五年再殷祭一禘一
(所以丧毕有此禘祫者为后再殷祭之夲也丧毕之/祫祫之本明年之禘禘之本也从此后各自数每至)
(二年则各为之故得五年再殷祭/因以法五岁再闰天道大成也)禘以夏祫以秋(诗閟/宫传)
(云诸侯再禘则不祫秋祫则不尝唯天子兼之是也崔/灵恩云禘以夏者以审谛昭穆序列尊卑夏时阳在上)
(阴在下尊卑有序故次第而祭之故禘者谛也第也祫/以秋者以合聚群主其礼最大必秋时万物成熟大合)
卷五十二 第 16b 页 WYG0113-0258b.png
(而祭之祫/者合也)魏武宣皇后太和四年六月崩至六年三月
有司以今年四月禘告王肃议曰今宜以崩年数案春
秋鲁闵公二年夏禘于庄公是时衰绖之中至二十五
月大祥便禘不复禫故讥其速也去四年六月武宣皇
后崩二十六日晚葬除服即吉四时之祭皆亲行事今
当计始除服日数当如礼须到禫月乃禘赵怡等以为
皇帝崩二十七月之后乃得祫禘(案太和六年/用王肃议)
博士徐禅议春秋左氏传曰岁祫及坛墠终禘及郊宗
卷五十二 第 17a 页 WYG0113-0258c.png
石室许慎称旧说曰终者谓孝子三年丧终则禘于太
庙以致新死者也徐邈议礼五年再殷凡六十月分中
每三十月殷也太学博士曹述初难云三年之丧其实
二十五月则五年何必六十月礼天子特礿三时皆祫
禘祫虽有定年而文无定月(案明堂位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则今之四月七月)
(至孟献子禘其祖则今之五月春秋/文公二年大事于太庙则今之六月)邈荅曰五年再殷
象再闰无取三年丧也祫三时皆可者盖丧终则吉而
祫服终无常故祫随所遇唯春不祫故曰特礿非殷祀
卷五十二 第 17b 页 WYG0113-0258d.png
常也礼大事有时曰故烝尝以时况祫之重无定月乎
今据徐邈议每三十月当殷祀
    乾学案通典此条列于元兴三年议殷祭之
    后则此徐禅所议亦应在此故今列于宋志
    孔安国议前
宋书礼志晋安帝义熙二年六月白衣领尚书左仆射
孔安国启云元兴三年夏应殷祠昔年三月皇与旋轸
(元兴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三年三月刘裕/复京师次年改元义熙三月安帝至京师)其年四月
卷五十二 第 18a 页 WYG0113-0259a.png
夏应殷而太常博士徐乾等议云应用孟秋台寻校自
泰和四年相承皆用冬夏乾等既伏应孟冬回复追明
孟秋非失御史中丞范泰议今虽既祔之后得以烝尝
而无殷荐之比太元二十一年十月应殷烈宗以其年
九月崩至隆安三年国家大吉乃修殷事又礼有丧则
废吉祭祭新主于寝今不设别寝既祔祭于庙故四时
烝尝以寄追远之思三年一禘以习昭穆之序义夲各
异三年丧毕则合食太祖遇时则殷无取于限三十月
卷五十二 第 18b 页 WYG0113-0259b.png
也当是内台常以限月成旧就如所言有丧可殷隆安
之初果以丧而废矣月数少多复迟速失中至于应寝
而修意所未譬安国又启范泰云今既祔遂祭于庙故
四时烝尝如泰此言殷与烝尝其本不同既祔之后可
亲烝尝而不得亲殷也太常刘瑾云章后丧未一周不
应祭(案穆帝章皇后何氏崩于元兴三年七月瑾与徐/乾范泰等所奏俱在义熙元年四月后丧未满一)
(期故/云然)臣寻升平五年五月穆皇帝崩其年七月山陵十
月殷兴宁三年二月哀皇帝崩泰和元年五月海西夫
卷五十二 第 19a 页 WYG0113-0259c.png
人庾氏薨时为皇后七月葬十月殷此在哀皇再周之
内庾夫人既葬之后二殷策文见在庙又文皇太后以
隆安四年七月崩陛下追述先旨躬服重制五年十月
殷再周之内不以废事今以小君之哀而泰更谓不得
行大礼臣寻永和十年至今五十馀载用三十月辄殷
皆见于注记是依礼五年再殷而泰所言非真难臣乃
以圣朝所用迟速失中泰为宪司自应明审是非群臣
所启不允即当责失奏弹而愆堕稽停遂非忘旧请免
卷五十二 第 19b 页 WYG0113-0259d.png
泰瑾官丁巳诏皆白衣领职于是博士徐乾皆免官
    乾学案安国之奏言其年四月应殷是指论
    义熙元年事也时章皇后未及一期自不宜
    殷祭刘瑾范泰俱引义执争反致劾贬何也
    纵晋家故事不然要其议自正而安国必欲
    加之以罪不亦甚欤 又案泰等所议在义
    熙元年而安国劾泰等免官乃在二年六月
    当是追论其罪尔
卷五十二 第 20a 页 WYG0113-0260a.png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十二月戊子有司奏依旧今元年
十月是殷祠之月领曹郎范泰参议依永初三年例须
再周之外殷祭寻祭再周来二年三月若以四月殷则
犹在禫内下礼官议正国子助教苏玮生议案礼三年
丧毕然后祫于太祖又云三年不祭唯天地社稷越绋
行事且不禫即祭见讥春秋求之古礼丧服未终固无
祼享之义自汉文以来一从权制宗庙朝聘莫不皆吉
虽祥禫空存无綅缟之变烝尝荐祀不异平日殷祠礼
卷五十二 第 20b 页 WYG0113-0260b.png
既弗殊岂独以心忧为碍太学博士徐宏议三年之丧
虽从权制再祥周变犹服缟素未为纯吉无容以祭谓
来四月未宜便殷十月则允太常丞臣朱膺之议虞礼
云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犹未配谓二十七月既禫祭
当四时之祭日则未以其妃配哀未忘也推此而言未
禫不得祭也又春秋闵公二年吉禘于庄公郑玄云闵
公心惧于难务自尊成以厌其祸凡二十二月而除丧
又不禫云又不禫明禫内不得禘也案王肃等言于魏
卷五十二 第 21a 页 WYG0113-0260c.png
朝云今权宜存古礼俟毕三年旧说三年丧毕遇禘则
禘遇祫则祫郑玄云禘以孟夏祫以孟秋今相承用十
月如宏所上公羊之文如为有疑亦以鲁闵设服因言
丧之纪制尔何必全许素冠可吉禘纵公羊异说官以
礼为正亦求量宜郎中周景远参议永初三年九月十
日奏傅亮议权制即吉御世宜尔宗庙大礼宜依古典
则是皇宋开代成准谓博士徐宏大常丞朱膺之议用
来年十月殷祠为允诏可
卷五十二 第 21b 页 WYG0113-0260d.png
魏书礼志世宗景明二年夏六月秘书丞孙惠蔚上言
王制曰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郑玄曰天子诸侯之
丧毕合先君之主于祖庙而祭之谓之祫后因以为常
鲁礼三年丧毕而祫于太祖明年春禘于群庙自尔之
后五年而再殷祭一祫一禘春秋公羊鲁文二年八月
丁卯大事于太庙传曰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
祭也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
祖五年而再殷祭何休曰陈者就陈列太祖前太祖东
卷五十二 第 22a 页 WYG0113-0261a.png
乡昭南乡穆北乡其馀孙从王父父曰昭子曰穆又曰
殷盛也谓三年祫五年禘禘所以异于祫者功臣皆祭
也祫犹合也禘犹谛也审谛无所遗失察记传之文何
郑祫禘之义略可得闻然则三年丧毕祫祭太祖明年
春祀遍禘群庙礼之正也古之道也又案魏氏故事魏
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崩至五年正月积二十五晦为
大祥太常孔美博士赵怡等以为禫在二十七月到其
年四月依礼应祫散骑常侍王肃博士乐详等以为禫
卷五十二 第 22b 页 WYG0113-0261b.png
在祥月至其年二月宜应祫祭虽孔王异议六八殊制
至于丧毕之祫明年之禘其议一焉陛下永惟孝思因
心即礼取郑舍王禫终此晦来月中旬礼宜大祫六室
神祏升食太祖明年春享咸禘群庙自兹以后五年为
常然大礼久废群议或殊以臣观之理在无怪何者心
制既终二殷惟始禘祫之正实在于斯请付礼官集定
仪注制可
延昌四年正月世宗崩肃宗即位三月甲子尚书令任
卷五十二 第 23a 页 WYG0113-0261c.png
城王澄奏太常卿崔亮上言秋七月应祫祭于太祖今
世宗宣武皇帝主虽入庙然烝尝时祭犹别寝室至于
殷祫宜存古典案礼三年丧毕祫于太祖明年春禘于
群庙又案杜预亦去卒哭而除三年丧毕而禘魏武宣后
以太和四年六月崩其月既葬除服即吉四时行事而
犹未禘王肃韦诞并以为今除即吉故特时祭至于禘
祫宜存古礼高堂隆亦如肃议于是停不殷祭仰寻太
和二十三年四月一日高祖孝文皇帝崩其年十月祭
卷五十二 第 23b 页 WYG0113-0261d.png
庙景明二年秋七月祫于太祖三年春禘于群庙亦三
年乃祫谨准古礼及晋魏之议并景明故事愚谓来秋
七月祫祭应停宜待年终乃后祫禘诏曰太常援引古
今并有證据可依请
旧唐书礼志高宗上元三年十月将祫享于太庙时议
者以礼纬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公羊传云五年而再殷
祭义交互莫能断决太学博士史灿等议曰案礼记正
义引郑玄禘祫志云春秋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薨文
卷五十二 第 24a 页 WYG0113-0262a.png
公二年八月丁卯大享于太庙公羊传云大享者何祫
也是三年丧毕新君二年当祫明年当禘于群庙又僖
公宣公八年皆有禘则后禘去前禘五年以此定之则
新君二年祫三年禘自尔已后五年而再殷祭则六年
当祫八年当禘祭昭公十年齐归薨至十三年丧毕当
祫为平丘之会冬公如晋至十八年祫二十年禘二十
三年祫二十五年禘昭公二十五年有事于襄宫是也
如上所云则禘已后隔三年祫祫已后隔二年禘此则
卷五十二 第 24b 页 WYG0113-0262b.png
有合礼经不违传义自此依灿等议为定开元六年秋
睿宗丧毕祫享于太庙自后又相承三年一祫五年一
禘各自计年不相通数
    乾学案史灿此议与文苑英华所载同若新
    唐书所载则过于疏略故今从旧书
陆淳禘祫说禘者帝王立始姐之庙犹谓未尽其追远
尊先之义故又推寻始祖所出之帝而追祀之以其祖
配之者谓于始祖庙祭之而便以始祖配祭也此祭不
卷五十二 第 25a 页 WYG0113-0262c.png
兼群庙之主为其疏远不敢亵狎故也其年数或每年
一行或三年一行可知问曰若禘非三年丧毕之殷祭
则晋人云以寡君之未禘祀何也荅曰此左氏之妄也
左氏见经文云吉禘于庄公以为丧毕当禘而不知此
本鲁礼也不合施于他国左氏亦自云鲁有禘乐宾祭
用之即明诸国无禘可知是左氏自相违背亦可见矣
    乾学案礼大传言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
    所自出以其祖配之此禘之所由设亦即后
卷五十二 第 25b 页 WYG0113-0262d.png
    世儒者论禘之本也乃许叔重郑康成辈皆
    以为三年丧毕之祭得毋与大传之文相背
    乎彼见春秋闵二年书禘于庄公以为庄公
    之丧将毕故禘以致新死者之主不知此特
    庆父僭乱之所为何尝因庄公之丧乎况庄
    公之卒至是始二十二月其可谓之丧毕乎
    夫以庆公一时犯分之事而后人乃据之以
    为典要何其谬也陆氏之言深得制禘之意
卷五十二 第 26a 页 WYG0113-0263a.png
    故录之
宋史礼志真宗咸平二年八月太常礼院言今年冬祭
画日以十月六日荐享太庙案礼三年一祫以孟冬又
疑义云三年丧毕遭禘则禘遭祫则祫宜改孟冬荐享
为祫享仁宗天圣元年礼官言真宗神主祔庙已行吉
祭三年之制又从易月之文自天禧二年四月禘享至
今已及五年合行禘礼遂以孟夏荐享为禘享
英宗治平元年有司准画日孟冬荐享改为祫祭案春
卷五十二 第 26b 页 WYG0113-0263b.png
秋闵公丧未除而行吉禘三传讥之真宗以咸平二年
六月丧除至十月乃祫祭天圣元年在谅阴有司误通
天禧旧禘之数在再期内案行禘祭以理推之是二年
冬应祫而误禘于元年夏故四十九年间九禘八祫例
皆太速事失于始则岁月相乘不得而正今在大祥内
礼未应祫明年未禫亦未应禘至六月即吉十月合行
祫祭乞依旧时享庶合典礼二年二月翰林学士王圭
等上议曰同知太常礼院吕夏卿状古者新君践阼之
卷五十二 第 27a 页 WYG0113-0263c.png
三年先君之丧二十七月为禫祭然后新主祔庙特行
禘祭谓之始禘是冬十月行祫祭明年又行禘祭自此
五年再为禘祫丧除必有禘祫者为再大祭之本也今
当祫祭缘陛下未终三年之制纳有司之说十月依旧
时享然享庙祫祭其礼不同故事郊享之年遇祫未尝
权罢唯罢腊祭是则孟享与享庙常并行于季冬矣其
禘祫年数乞一依太常礼院请今年十月行祫祭明年
四月行禘祭仍如夏卿议权罢今年腊享
卷五十二 第 27b 页 WYG0113-0263d.png
金史大定二十九年章宗即位礼官言自大定二十七
年十月祫享至今年正月世宗升遐故四月不行禘礼
案公羊传闵公二年吉禘于庄公言吉者未可以吉谓
未三年也注谓禘祫从先君数朝聘从今君数三年丧
毕遇禘则禘遇祫则祫故事宜于辛亥岁为大祥三月
禫祭踰月即吉则四月一日为初吉适当孟夏禘祭之
时可为亲祠诏从之及期以孝懿皇后崩而止五月礼
官言世宗升祔已三年尚未合食于祖宗若来冬遂行
卷五十二 第 28a 页 WYG0113-0264a.png
祫礼伏为皇帝见居心丧丧中之吉春秋讥其速恐冬
祫未可行然周礼王有哀惨则春官摄事窃以世宗及
孝懿皇后升祔以来未曾躬谒岂可令有司先摄事哉
况前代令摄事者止施于常祀今乞依故事三年丧毕
祫则祫禘则禘于明昌四年四月一日释心丧行禘礼
上从之
 (陈详道礼书古者丧除朝庙合群祖而祭焉故祫谓/之朝享以合群祖为不足明年又禘其祖之所自出)
 (故禘谓之追享自此五年而再殷祭三年一祫又二/年一禘公羊曰五年而再殷祭礼纬曰三年一祫五)
卷五十二 第 28b 页 WYG0113-0264b.png
 (年一禘考之春秋文二年八月大事于太庙跻僖公/公羊曰大事者何祫也榖梁曰大事者何大是事也)
 (著祫尝则僖公之丧毕于文二年十二月八月丧未/毕而祫且跻僖公焉非礼也故书大事跻僖公以讥)
 (之先儒曰禫而后祫僖公以十二月所少者四月丧/毕也闵二年吉禘于庄公公羊曰吉者未可吉也榖)
 (梁曰丧事未毕而举吉祭故非之也则庄公之丧毕/于闵二年而禘必踰年二年而禘非礼也故书吉禘)
 (于庄公以讥之此丧除而祫士虞礼曰哀荐祫事虞/而欲合于先祖则丧毕之祭莫始于祫也踰年而禘)
 (之證也礼记曰未卜禘不视学左传称晋人曰寡君/之未禘祀此皆丧除踰年之禘也故僖二年除闵之)
 (丧八年秋禘于太庙宣二年除文之丧八年夏有事/于太庙均八年也其去丧除踰年之禘适五年尔则)
 (有事为禘可知此五年而禘之證也郑康成曰鲁礼/三年丧毕禘于其庙然后祫于太庙明年春禘于群)
卷五十二 第 29a 页 WYG0113-0264c.png
 (庙其言丧毕之祫明年之禘固合春秋之义其言禘/于其庙又禘于群庙是不知鲁之失礼而惑之也左)
 (氏曰禘于僖宫武宫襄宫此鲁之失礼孔子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禘之非礼盖此类欤)
   忌日
檀弓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
(注念/其亲)而无一朝之患(注毁不/灭性)故忌日不乐(注谓死者/言忌日不)
(用举吉事之疏言服亲之丧已经三年可以弃忘而孝/子有终身 痛曾不暂忘于心也虽终身念亲而不得)
(有一朝之间有灭性祸患故唯忌日不为乐事他日则/可防其灭性故也下篇子卯为人君忌日郑恐此忌日)
(亦为子卯故/云谓死日也)
卷五十二 第 29b 页 WYG0113-0264d.png
 (陈祥道曰君子之于亲有终制之丧有终身之丧终/制之丧三年是也终身之丧忌日是也文王之于亲)
 (忌日必哀而不乐岂非能全终身之忧/乎有终身之忧仁也无一朝之患义也)
 (陈浩曰丧莫重于三年既葬曰亡中庸曰事亡如事存/虽已葬而不忘其亲所以为终身之忧而忌日不乐)
 (也祭义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冢宅崩毁/出于意外故谓一朝之患唯其必诚必信故无一朝)
 (之患/也)
 (吴澄曰忌日亲之死日不乐有哀心也父母之恩至/隆也然丧之当有限制故不过三年而止丧之限制)
 (止于三年亲身虽已不存而孝子思亲之情则无时/而忘之故有终身之忧忧虽终身不解然不可时时)
 (毁灭而致有一旦殒灭其身之祸故所谓终身之忧/者唯每岁于亲之死日则哀慕如初死之时馀日则)
卷五十二 第 30a 页 WYG0113-0265a.png
 (以礼节情而/不常哀也)
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忌日不用非不祥
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其私也(注忌日亲亡之/日忌日者不用)
(举他事如有时日之禁也祥善也志有所至至于亲以/此日亡其哀心如丧时 疏忌日不用非谓此日不善)
(别有禁忌不举事也言夫日孝子志意有所/至极思念亲不敢尽其私情而营他事也)
 (陈浩曰不用不以此日为他事也非不祥言非以死/为不祥而避之也夫日犹此日也此心极于念亲不)
 (敢尽心于己/之私事也)
 (方悫曰练祥则止于又期而已忌日则比年有焉故/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以于是日志于亲)
卷五十二 第 30b 页 WYG0113-0265b.png
 (而有所至故不/敢尽情于他事)
 (辅广曰忌日当以丧礼处之志/有所至谓思念于亲必极其至)
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
哀称讳如见亲祀之忠也(注言思/亲之深)
丧大记大夫士父母之丧既练而归朔月忌日则归哭
于宗室(注归为归其宫也忌日死日宗室宗子之家谓/殡宫也礼命士以上父子异宫 疏此明庶子)
(遭丧归家之节大夫士有父母之丧至小祥各归其宫/也若适子终丧在殡宫也朔月朔望也忌日死日也宗)
(室适子家殡宫也庶子虽练各/归至忌日及朔望则归殡宫也)
卷五十二 第 31a 页 WYG0113-0265c.png
周礼春官小史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注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
 孔丛子季节见于子顺子顺赐之酒辞问其故对曰
 今日家之忌日也故不敢饮子顺曰饮也礼虽服衰
 麻见于君及先生与之粱肉无辞所以敬尊长而不
 敢遂其私也忌日方于有服则轻矣
续汉书申屠蟠字子龙父母卒蟠思慕不饮酒食肉十
馀年忌日哀戚辄三日不食
 (颜之推家训礼云忌日不乐正以感慕罔极恻怆无/聊故不接外宾不理众务尔必能悲惨自居何限于)
卷五十二 第 31b 页 WYG0113-0265d.png
 (深藏也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营甘美厚供/斋食迫有急卒密戚至交尽无相见之理盖不知礼)
 (意乎魏世王修母以社日亡来岁社修感念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今二亲丧亡偶值伏腊分至之节)
 (及月小晦后忌之外所经此日犹应感慕/异于馀辰不预饮宴闻声乐及游行也)
旧唐书祝钦明传钦明为礼部尚书知政事以匿忌日
为御史中丞萧至忠所劾贬申州刺史
卢迈传德宗贞元八年将作监元亘当摄太尉享昭德
皇后庙以私忌日不受誓诫为御史劾奏诏尚书省与
礼官法官集议右丞卢迈奏状曰臣案礼大夫士将奉
卷五十二 第 32a 页 WYG0113-0266a.png
祭于公既视濯而父母死犹奉祭也又案唐礼散斋有
大功丧致斋有周丧及斋中疾病即还家皆无忌日不
受誓诫之文虽假宁令忌日给假一日春秋不以家事
辞王事亘不宜以忌日辞摄祭由是坐罚俸
开元礼凡百官私忌日给假一日忌前之日听还
宋史群臣私忌开宝敕文应常参官及内殿起居职官
等自今刺史郎中将军以下遇私忌请准式假一日忌
前之夕听还私第
卷五十二 第 32b 页 WYG0113-0266b.png
 (封氏见闻记忌日请假非古也世说云忌日唯不饮/酒作乐会稽王世子以忌日送客至新亭主人欲作)
 (乐王便起去持弹往卫洗马墓下弹鸟晋书又载桓/玄忌日与宾客游宴唯至时一哭而已前代忌日无)
 (假之證也沈约荅庾光禄书云忌日制应是晋宋之/间其事未久制假前止是不为宴乐夲不自封闭如)
 (今世自处者也居丧再周之内每至忌日哭临受吊/无不见人之义而除服之后乃不见人实由世人以)
 (忌日不乐而不能竟日兴感以对宾客故弛懈故过/自晦不与外接请假之由是在于此颜之推亦云忌)
 (日感慕故不接外宾不理庶务不能悲怆自居何限/于深藏也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好言笑迫有急卒宁)
 (无昼见之理其/不知礼意乎)
 (叶梦得石林燕语礼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郑氏以逮为及识当是有知之)
卷五十二 第 33a 页 WYG0113-0266c.png
 (称旧法祖父母私忌不为假元丰编敕修假宁令于/父母私忌假下添入逮事祖父母者准此意谓生时)
 (祖父母尚存云尔然不当言逮事盖误用礼之文也/原为此法者谓生而祖父母死则为不假存则为假)
 (所以别于父母也若谓逮事为及见之辞则礼云不/逮父母者今遗腹子固有不及见父者矣而母安有)
 (不及见者乎法初行安厚卿为枢密适祖母忌祖母/没时厚卿才二岁疑而以问礼部郎官何洵直洵直)
 (虽知法官之误因欲迁就其说引子生三月而父名/之以为天时一变为有识欲以三月为限断过矣今)
 (士大夫凡生而祖父母存者/皆告假从立法者之意也)
    乾学案唐宋之世士大夫遭忌日率多斋居
    谢客不预人事而朝廷亦有给假之令故元
卷五十二 第 33b 页 WYG0113-0266d.png
    亘以私忌辞摄祭钦明以匿忌被贬官其时
    之严于忌日如此后世居官者不得给假不
    过陈馔一享燕居如平时其视古人为何如
    哉
 张子全书或问忌日有荐可乎曰古则无之今有于
 人情自亦不害 凡忌日必告庙为设诸位不可独
 享故迎出庙设于他次既出则当告诸位虽尊者之
 忌亦迎出此虽无古礼可以意推荐用酒食不焚楮
卷五十二 第 34a 页 WYG0113-0267a.png
 币其子孙食素 忌日变服为曾祖祖皆布冠而素
 带麻衣为曾祖祖之妣皆素冠布带麻衣为父布冠
 带麻衣麻履为母素冠布带麻衣麻履为伯叔父皆
 素冠带麻衣为伯叔母麻衣素带为兄麻衣素带为
 弟侄易褐不肉为庶母及嫂亦不肉 古人于忌日
 不为荐奠之礼特致哀示变而已
 二程全书忌日必迁主出祭于正寝盖庙中尊者所
 据又同室难以独享也
卷五十二 第 34b 页 WYG0113-0267b.png
 (侯子雅言人有父在而身为祖母忌日饭僧者召侯/师圣师圣不往或问之师圣曰主祭祀者其父也而)
 (子当之则/无父矣)
家礼忌日仪前一日斋戒设位陈器具馔(止一位/一卓)厥明
夙兴设蔬果酒馔(并如祭/祢之仪)质明主人以下变服(今拟用/素服)
诣祠堂奉神主出就正寝参神降神初献亚献终献侑
食阖门启门辞神纳主彻
  丘氏仪节
 (并如祭祢除去受胙一/节其奉神主出就正寝)告辞曰今以某亲某官远讳
卷五十二 第 35a 页 WYG0113-0267c.png
 之辰敢请神主出就正寝恭伸追慕(若考妣及祖考/妣近死则读祝)
 (后/加)举哀哀止(非考妣及祖考妣远死/则否馀仪皆如祭祢)
 祝文维某年岁月朔日辰孝子某(或孙或曾/孙玄孙)敢昭告
 于某亲某官府君岁序流易讳日复临追远感时昊
 天罔极(如祖考妣改此句为不胜永慕旁亲/不用追远感时一句止云不胜感怆)谨以牲
 醴用申奠献尚飨
是日不饮酒不食肉不听乐黪布素服以居夕寝于外
 朱子语类问忌日之变吕氏谓自曾祖以下变服各
卷五十二 第 35b 页 WYG0113-0267d.png
 有等级闻先生于讳日亦变服不知今合如何朱子
 荅云唐人服黪今只用白生绢衫带黪巾 问忌日
 当哭否曰若是哀来时自当哭又问衣服之制曰某
 自有吊服绢衫绢巾忌日则服之 先生母夫人忌
 日著黪黑布衫其巾亦然友人问今日服色何谓曰
 公岂不闻君子有终身之丧 过每论士大夫家忌
 日用浮屠诵经追荐鄙俚可怪既无此理是使其先
 不血食也乙卯年见先生家凡值远讳蚤起出主于
卷五十二 第 36a 页 WYG0113-0268a.png
 中堂行三献之礼一家固自蔬食其祭祀食物则以
 待宾客考妣讳日祭罢裹生绢黪巾终日一日晚到
 閤下尚裹白巾未除 先生为无后叔祖忌祭未祭
 之前不见客 问人在旅中遇有私忌于所舍设卓
 炷香可否曰这般微细处古人不曾说若是无大碍
 于义理行之亦无害 忌日衣服饮食如何荅曰横
 渠忌日衣服有数等今恐难遽行但主祭者易以黪
 素之服可也 问未葬不当时祭遇先忌如何朱子
卷五十二 第 36b 页 WYG0113-0268b.png
 曰忌者丧之馀祭亦无妨然正寝已设几筵即无祭
 处亦可暂停
 (真德秀读书记近世大儒有忌日以黪衣巾墨衰受/吊者或疑之荅曰礼不云君子有终身之 乎前世)
 (名家嫁女其箧中有墨衰一称以/为忌日慰舅姑之服皆可法也)
 (丁晋公谈录艾仲孺侍郎言仲孺尝闻祖母当于归/时衣笥中得黑黪衣妯娌骨肉皆惊骇而诘之云父)
 (母将此令候翁家私忌日著此衣出慰之当/时士族之家犹有此礼今之时固未尝闻也)
 (李济翁资暇录忌日必哀又曰不乐今或其日匿讣/不闻哀停丧不成服不面亲戚不留尺题抑有前一)
 (日晚便绝宾者未知出于何典也代说云前辈人忌/日唯不饮酒作乐近之矣然加以不出齐閤饭不荤)
卷五十二 第 37a 页 WYG0113-0268c.png
 (茹蔬晨受亲戚慰早见不唯别异外宾抑容昼得议/事暮当宾朋吊不必黄昏客远者回也其昼也尺题)
 (留而不复亲戚来而不拒言不近娱志不离戚斯可/谓中礼矣若乃送客挟弹访人辞酒立时之辈摄祭)
 (之流固无足言者至于子龙三日之不餐叔治七岁/之至性岂唯不乐必哀所可抑制邪或闻近代有其)
 (日焚纸钱既非典/礼所载余未之信)
金史明昌元年制内外官并诸局承应人遇祖父母父
母忌日并给假一日
 (张萱西园闻见录郑克敬将乐人洪武中由荐举任/延平府儒学训导赐名公正擢监察御史正色立朝)
 (以廉介受知高庙尝奉使复命则燕不饮食光禄卿/以闻上诘其故对曰今日臣父忌日不忍食肉上曰)
卷五十二 第 37b 页 WYG0113-0268d.png
 (尊者赐少者不敢辞况君命乎公正对曰臣闻有父/子而后有君臣上悦其言赐钞五锭 张吉成化时)
 (曾为工部郎以直諌谪景东州判官景东西南极边/俗鄙戾吉教之以礼义土官陶氏者遣其子棨来学)
 (闻教即善事其父遇母忌即/断酒肉不御其俗亦渐以变)
 (李濂忌日荅问李子当考妣忌日必杜门谢客不亲/书史蔬素竟日客有造谒于门者阍人辞焉他日客)
 (愠见李子再拜谢已而叹曰古礼之不明于天下也/久矣檀弓曰忌日不乐祭义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
 (日之谓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其私也又曰忌日必哀某于考妣忌日致齐)
 (于内不通宾客守先王之礼也亦情之不容己者也/粤稽诸古若王修之母以社日亡每岁社日修感念)
 (哀甚里闾为之罢社祝钦明以匿亲忌日而贬申州/元亘以忌日辞摄祭而甘坐罚凡此咸可鉴也夫既)
卷五十二 第 38a 页 WYG0113-0269a.png
 (见宾客必接谈笑而孝子之心忍乎不忍乎颜氏家宾/训曰忌日不乐正以感慕罔极恻怆无聊故不接外)
 (不理众务而艾仲孺侍郎尝闻其祖母于归时衣笥/中得黪黑衣妇姒皆惊骇诘之曰父母教以遇翁家)
 (忌日著此服尔当时衣冠之家犹知此礼惜今未之/闻也晦庵先生每于母夫人忌日著黪黑巾衫门人)
 (问其故先生曰子岂不闻君子有终身之丧乎先生/凡值先代忌日必早起出主于中堂行三献礼阖门)
 (蔬食此士大夫所当法也故曰君子有终制之丧有/终身之祭有斯须之丧终制之丧三年是也终身之)
 (丧忌日是也斯须之丧吊日是也夫天之道阴阳不/同时则当寒而燠者逆道也人之理哀乐不同日则)
 (忌日接见宾客谈笑如故者逆理也君子爱人以德/君其勿深咎予哉客再拜曰先生教吾矣作忌日荅)
 (问/)
卷五十二 第 38b 页 WYG0113-0269b.png
 (薛梦礼教家类纂凡祭祀所以报本不可不重近世/多不行四时之祭唯于忌日设祭前期不斋临祭无)
 (仪祭毕请客饮酒皆非礼也今宜悉依家礼援忌日/祭止本亲用四蔬果小三牲考以妣配妣不 考)
 (仇氏家范凡遇忌辰请主出就正寝孝子素/服致祭是日不得饮酒食肉夜则出宿于外)
 (张文嘉齐家宝要忌祭仪节质明主人以下素服诣/祠堂考妣前焚香跪告曰今以某官某考远讳之辰)
 (敢请神主出就正寝恭伸追慕仪节同时祭用赞唱/去饮福受胙 若考妣于读祝后加举哀哀止若祖)
 (考妣近故者亦然如祝文云岁序流易讳日复临追/远感时昊天罔极 祖考妣以上则改吴天罔极为)
 (不胜永慕谨以清酌庶羞用伸奠献奉显妣孺人某/氏配食尚飨若妣忌则用伸奠献下云敬奉以配显)
 (考某官府君尚飨案妣不曰祔食而曰配食配合也/盖夫妇得合食也 忌日变服高曾祖考妣衣用青)
卷五十二 第 39a 页 WYG0113-0269c.png
 (素祖考妣玄冠白衣考妣白冠白衣忌陈敬亭曰礼/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又曰 日不用非不)
 (祥也言夫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其私也盖父母之/恩与天无穷虽丧三年亦未足报故于是日追思哀)
 (慕傍徨急切屏绝人事而独致其情所以尽思亲之/诚伸终身之慕焉尔近世礼教废弛此义不明虽当)
 (忌辰仍治私事无复哀戚于亲亦恝然甚矣子情宁若/是忍哉乡先生翁广平相尝有言曰凡祭皆吉服而)
 (忌用缟素凡祭皆饮福而忌独举哀夫缟素举哀非所/以施之祭也故此祭宜与祥祭禅祭同类列于丧礼)
 (之末庶合事宜/斯言良为有见)
 (瞿式耜愧林漫录祖先忌辰诚虑有远而忘之者忘/生于不可知不可知则虽有其心而无可自尽于是)
 (有饮食燕乐适值吾祖先之忌为吾上世先公所呼/号擗踊之日者而若子若孙反以行乐如路人然各)
卷五十二 第 39b 页 WYG0113-0269d.png
 (悲各笑了无相关皆由不可知之误也宜历考先人/忌日序刻为单附以生辰揭诸祠壁惕示子孙勿忘)
 (张献翼家儿私语甲申之岁余年五十一矣二月十/一日先妣叶太君忌日也余晨起著麻衣率三男请)
 (所供先妣像于寝室而拜之呜咽涕泪不能起仍命/三男曰此余适母犹汝曹之于吾妻朱氏也余五十)
 (犹能慕亲汝曹适母之服未阕朔望拜奠遂不知孺/子慕何邪及佣保类讽余曰有生母高年在为适母)
 (忌日丧服举哀何不降杀稍避之余曰吾闻为生/母压于适母者有之未闻为适母压于生母者也)
   生日之祭
 (冯善家礼集说家礼亲生辰无祭郑氏曰祭死不祭乃/生今俗皆有祭及观义门郑氏麟溪集云四月一日)
 (始迁祖初生之辰奉神主于有序堂行一献礼此为如/可据窃念亲在生辰既有庆礼没遇此日能不感慕)
卷五十二 第 40a 页 WYG0113-0270a.png
 (死忌之祭可也君生忌祝文维年月日孝子某敢昭/告于考某官府 曰岁序易迁生辰复遇存既有庆)
 (没宁敢忘追远感时昊天罔极谨/以清酌庶羞恭伸追慕尚飨妣同)
 (姚旅露书南州宗室谓亲死日为暗忌生日为明忌/宗中极重明忌亲死者遇十生日如五十六十之类)
 (犹追寿焉族人具/礼谒贺一如存日)
 (顾湄生忌说宣德间有冯善者著家礼集说有生忌/之文云存既有庆没宁敢忘予窃以为非礼也贾公)
 (彦云言忌者以其亲亡忌难所以哀死也故死乃曰/忌生安得谓之忌哉又见义门郑氏家仪云生日之)
 (祭家礼俱无今以事亡如事存之礼推之似不可少/以吉服就中堂位双设行一献礼祝文云岁序易迁)
 (生辰复遇生既有庆没宁敢忘云云盖冯善生既有/庆二语本此家仪乃元人郑泳所著合司马氏书仪)
卷五十二 第 40b 页 WYG0113-0270b.png
 (朱子家礼损益成书既曰家礼俱无又曰似不可少/则亦以臆说未敢自信且不曰生忌而曰生日之祭)
 (似为近古晋人又有忌月之说穆帝将纳后疑康帝/忌月于是荀纳王洽等引忌时忌岁讥破其言南齐)
 (张融忌月三旬不听乐总/之率情踰礼宜无取焉)
   (附/)人子生辰
 (颜之推家训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亲表聚集致宴享焉自兹以后二亲若在每至此)
 (日尝有酒食之事尔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梁孝元年少之时每)
 (八月六日载诞之辰常设齐讲/自阮修容薨没之后此事每绝)
隋书高祖纪仁寿三年夏五月癸卯诏曰哀哀父母生
卷五十二 第 41a 页 WYG0113-0270c.png
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但风树不静严敬莫追霜
露既降感思空切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内为
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断屠
 (真德秀曰人子之于生日苟无父母当以忌日之礼乎/自处唐太宗以万乘之主能行之况学者而可昧此)
 (今北人有以生日为母难日祀其父母者盖思此身/之所从来有申吾追慕之情良是也程子亦云人无)
 (父母生日当倍悲痛更安忍置酒/张乐以为乐欲人之自省切矣)
 
 
卷五十二 第 41b 页 WYG0113-0270d.png
 
 
 
 
 
 
 
 读礼通考卷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