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112-035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礼通考卷十六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丧期十六
   缌麻三月下
补注疏为夫之外祖父母从母
服问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注/谓)
(为公子之外祖父母从母缌麻子疏公子被厌不服已/母之外家是无服也妻犹从公 而服公子外祖父母)
(从母缌麻是从无服而有服也经唯云公子外兄弟知/非公子姑之子者以丧服记云夫之所为兄弟服妻皆)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112-0353d.png
(降一等夫为姑之子缌麻妻则无服今公子之妻为之/有服故知公子之外祖父母从母也此等皆小功之服)
(凡小功者谓为兄弟若同宗直/称兄弟以外族故称外兄弟也)
    乾学案公子之妻既为其夫之外祖父母从
    母则凡诸人之妻皆为其夫之外祖父母从
    母可知也故取此条补之不及夫之舅者舅
    本服缌妻从夫降一等则无服故不言也
 (郝敬曰公子之外兄弟即公子妻之兄弟也妻不言/兄弟而言公子者从夫也礼为外父母缌则外兄弟)
 (无服而其妻则女子子之适人者为其昆弟之为父/后者期是从夫之无服而有服也○案郑谓外兄弟)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112-0354a.png
 (为公子之外祖父母从母非也既/称兄弟何谓为外祖父母从母乎)
 (万斯同曰本文言外兄弟依注家外兄弟之说当是/姑之子即不然以外家之兄弟释之亦当是舅之子)
 (乃不指此二人者妻从夫服降一等姑舅之子皆缌/麻则妻无服故不言此二人孔氏之疏是也独是礼)
 (言兄弟而以外祖父母从母当之岂外祖父母从母/可以称之为兄弟乎乃孔氏谓此等皆小功之服凡)
 (小功者谓为兄弟则益大谬不然记言小功已下为/兄弟者盖谓期兄弟本一体之人其服已重不可得)
 (而加大功兄弟有同财之义其服又不必加惟小功/已下之兄弟情分已疏今同居同在他邦而一人死)
 (则当加服一等故曰小功已下为兄弟犹言记之所/谓兄弟者盖指小功已下之兄弟云尔非谓凡小功)
 (者皆可称之为兄弟也孔氏此言且不得仪礼之意/而欲以兄弟之称槩加于外祖父母从母乎况小功)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112-0354b.png
 (之服多矣在吾上者则有从祖祖父母从祖父母之/类在吾下者则有昆弟之孙从父昆弟之子之类吾)
 (未见此等之人皆可称之为兄弟也郑氏不得已而/为此注犹可也至孔氏之说则诬经惑世其谬有不)
 (可得而掩者矣吴草庐号为善解经者终疑之而亦/不能别为之说则此条固不可解今姑且从郑注以)
 (补夫之外祖父母/从母服制之缺焉)
    乾学案凡人之妻之兄弟皆无服何必系以
    公子郝氏解未当 又案孔疏凡小功者谓
    为兄弟盖本齐衰三月章小功者兄弟之服
    也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112-0354c.png
 开元礼政和礼书仪家礼孝慈录会典并同今律文
 无      右经传注疏
唐律为玄孙
 (车垓曰曾祖父母为曾孙服缌麻而高祖父/母为玄孙亦同若当承重者则服不杖期)
 政和礼书仪家礼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同
唐律为夫之曾高祖父母
    乾学案夫为曾高祖父母齐衰三月妻不服
    齐衰而服缌麻者妻从服降一等齐衰三月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112-0354d.png
    无可降故月数则同夫而服式则用缌也
 (万斯同曰礼有夫之诸祖父母条反无夫之曾祖父/母条殊为阙典然诸祖父母既有服则曾祖父母岂)
 (有无服之理乎此可推而知也唐又案仪礼曾孙为/曾祖止三月故妻亦止三月至 加曾祖为五月矣)
 (则其妻亦可递加而乃仍三月者何也若谓从服须/降一等则夫齐衰而妇小功衰已为降矣不必再减)
 (其月数然后为降也乃究与玄/孙妇同服亦当时虑不及之尔)
 政和礼书仪家礼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同
唐律为夫之从父姊妹在室及适人者
 (车垓曰夫之从父姊妹者即夫之同堂姊妹也夫为/之服大功则妻以堂嫂而服缌麻虽适人不降也)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112-0355a.png
 政和礼书仪家礼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同
唐律为夫之舅及从母
 政和礼家礼会典并同今律文无
唐律为姊妹子之妇
 政和礼家礼集礼并同会典今律文无
唐律为甥之妇
 政和礼家礼会典并同今律文无
    乾学案开元礼为夫之舅及从母报则此二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112-0355b.png
    条即是所报之人兹特别出之尔
开元礼为族曾祖姑在室者报
 (车垓曰族曾祖姑者曾祖之亲姊妹也已为曾祖/服齐衰五月矣则宜为其姊妹服缌麻三月也)
 (徐骏五服集證为族曾祖姑者/是曾祖之姊妹也出嫁则无服)
开元礼为族祖姑在室者报
 (车垓曰族祖姑者祖之堂姊妹也已为祖之/亲姊妹小功矣则宜为其堂姊妹缌麻也)
 (徐骏曰祖之同堂姊妹谓/之族祖姑出嫁则无服)
开元礼为族姑在室者报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112-0355c.png
 (车垓曰族姑者吾父之再从姊妹吾/高祖之曾孙女也故宜为服缌麻)
 (徐骏曰父之再从姊妹/谓之族姑出嫁则无服)
    乾学案族曾祖姑即族曾祖父之姊妹族祖
    姑即族祖父之姊妹族姑即族父之姊妹也
    卷首三条足以包之犹齐衰不杖期章言世
    叔父而不言姑言兄弟而不言姊妹言众子
    而不言女子子皆省文也
 已上三条政和礼书仪家礼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112-0355d.png
 同
补政和礼为兄弟之曾孙(女在/室同)
 (车垓曰兄弟之曾孙侄孙之子也已/为侄孙小功矣则宜为其子缌麻也)
补政和礼为从父兄弟之孙(女在/室同)
 (车垓曰从父兄弟之孙即堂兄弟之孙也已/为堂兄弟之子小功矣则宜为其孙缌麻也)
    乾学案此二条即卷首为族曾祖父为族祖
    父制服之人也凡旁尊之服皆报则此二条
    已包于上二条之中特文略尔 又案族曾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112-0356a.png
    祖父族祖父所报之人则经不言族父所报
    之从祖昆弟之子经独言之或略或详非有
    他故举一端以槩其馀使人推寻而得之尔
补政和礼为夫兄弟之曾孙
补政和礼为夫同堂兄弟之孙(即从父兄/弟之孙)
 已上四条家礼集礼会典今律文并同
    乾学案已上四条本出政和礼然开元礼有
    族曾祖父母报族曾祖姑报又有族祖父母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112-0356b.png
    报族祖姑在室报即此四条皆其报服也
开元礼为族姊妹
 (车垓曰族姊妹者已之三从姊妹与/已同高祖者也故亦宜为服缌麻)
 (徐骏曰族姊妹者即曾祖亲兄弟之曾孙女已/之三从姊妹同出于高祖者也出嫁则无服)
 政和礼书仪家礼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同
开元礼为人后者为本生外祖父母
 (车垓曰人子于母之父母本小功今既为人后则为/之降服缌麻也于所后家之外祖父母却当为服小)
 (功/)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112-0356c.png
 政和礼家礼孝慈录会典并同书仪今律文无
开元礼女适人者为从祖父母报
 (车垓曰从祖父者父之堂兄弟已之堂伯叔/也本小功之亲今既适人则降服缌麻也)
 政和礼家礼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同惟书仪无
补政和礼为夫从父兄弟之女适人者
 (车垓曰此夫同堂兄弟之女也在室/本小功今适人则为降服缌麻也)
补家礼为从父兄弟之女出嫁者
 (车垓曰从父兄弟之女者即堂兄弟之女已之堂侄/女也在室则为小功亲既适人则为降服缌麻也)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112-0356d.png
 右二条今律文同诸书皆无
    乾学案二条即上从祖父母之报服
开元礼为兄弟之孙女适人者报
 (车垓曰兄弟之孙女者已之亲侄孙女也伯叔祖/父于侄孙女本小功既适人则为降服缌麻也)
 政和礼家礼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同惟书仪无
开元礼为夫之从祖兄弟之子
 (徐骏曰此夫再从兄弟之子谓之再从/侄服缌麻三月报之也女在室者亦同)
 政和礼家礼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同惟书仪无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112-0357a.png
唐礼仪志舅母
旧唐书礼仪志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古制诸服纪有所
未通者令礼官学士详议太常卿韦绦奏曰案仪礼舅
缌麻三月从母小功五月舅母恩所不及同㸑之礼不
如窃以古意犹有所未畅望加至袒免太子宾客崔沔
职方郎中韦述户部郎中杨伯成礼部员外郎杨仲昌
暨录事参军刘秩皆不同其议帝手敕曰朕以姨舅既
服小功则舅母于舅有三年之服以服制情则舅母之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112-0357b.png
服不得全降于舅也宜服缌麻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
九龄礼部尚书李林甫等奏曰外族之亲礼无厌降外
甥既为舅母制服舅母还合报之夫外甥既为报服则
与夫之姨舅以类是同外甥之妻不得无服所增者颇
广所引者渐疏微臣愚蒙有所未达帝又手诏谕之于
是耀卿等奉诏制舅母服缌麻三月(详见第十三卷外/祖父母条当参考)
 勉斋仪礼经传续解案本朝乾德三年左仆射魏仁
 浦等奏云唐明皇增舅母服缌麻又堂姨舅服袒免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112-0358a.png
 讫今遵行遂为定制及案今服制令与温公书仪等
 书并不见有舅母服缌麻及堂姨舅袒免之文
    乾学案舅母之服唐朝既制于前宋初复遵
    于后而服制令诸书不载者盖前此礼院及
    刑法司所执姨舅嫂叔皆加至大功妇翁女
    婿皆加至小功至天圣时学士孙奭请两制
    详定因并舅母服而削之也夫舅母无服虽
    本古礼然檀弓有同㸑服缌之言明皇既定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112-0358b.png
    之为制则后世因而仍之于礼亦无害傥以
    古礼所无不可增益则后世之增益古礼者
    不知凡几矣何独于此条龂龂也
 开元礼迄今律文俱无(此制定于开元礼既成之后/故不复补载至政和礼诸书)
 (则此制已革/故无可载也)    右唐制
政和五礼新仪女适人者为兄弟之孙
    乾学案仪礼有父之姑条此即父之姑所报
    之人也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112-0358c.png
 家礼迄今律文俱无(疑统于仪礼/父之姑内)
政和礼为夫兄弟之孙女适人者
 (车垓曰伯叔祖母为在室侄孙女本/小功今彼既适人则降服缌麻也)
 书仪家礼集礼会典并无今律文有
政和礼女适人者为从祖祖父母为从祖祖姑
 (车垓曰此祖之亲兄弟姊妹在室则/皆小功今既适人则降服缌麻也)
政和礼女适人者为从祖姑
 (车垓曰此父之同堂姊妹在室/小功今既适人则降服缌麻也)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112-0358d.png
    乾学案从祖姑者即从祖父之姊妹也乃开
    元礼有从祖父而无从祖姑亦省文
 已上二条家礼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同
朱子家礼为从兄弟之妻
家礼为夫之从父兄弟
家礼为夫之从祖祖姑
家礼为夫之从祖姑在室者
 已上四条孝慈录会典今律文并同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112-0359a.png
家礼为同㸑
檀弓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君子未之言也
(注二夫人犹言此二人也时有此二人/同居死相为服者甥居外家而非之)或曰同㸑缌(注/以)
(同居生缌之亲可谓疏甥居外家而非之者以言从母/及舅皆是外甥称 之辞故知甥也甥来居在外姓舅)
(氏之家见有此事而非之也甥既指为非礼或人以为/于礼可许既同㸑而食合有缌麻之亲此皆据缌麻正)
(衰非吊服也何胤以为吊服加麻绖/如朋友然非也凡吊服不得称服)
 张子曰此是甥自幼居于从母之家或舅之家孤稚
 恩养直如父母不可无服所以为此服也非是从母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112-0359b.png
 之夫与舅之妻相对如何得此称既言从母与舅故
 知是甥为二夫人者为之服也
 朱子语类黄文问从母之夫舅之妻皆无服何也曰
 先王制礼父族四故由父而上为从曾祖服缌麻姑
 之子姊妹之子女子子之子皆有服皆由父而推之
 故也母族三母之父母之母母之兄弟恩止于舅故
 从母之夫舅之妻皆不为服推不去故也妻之族二
 妻之父妻之母粗看似乎杂乱无纪仔细看皆有意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112-0359c.png
 义存焉 又云从母之夫舅之妻二人相为服这恰
 似难晓往往是外甥在舅家见得舅母与姨夫相为
 服其本来无服故异之也
 (吴澄曰礼为从母服小功五月而从母之夫则无服/为舅服缌麻三月而舅之妻则无服时有妻之姊妹)
 (之子依从母家同居者又有夫之甥依舅家同居者/念其鞠养之恩故一为从母之夫服一为舅之妻服)
 (二夫人谓妻之姊妹之子与从母之夫也谓夫之甥/与舅之妻也见其二家有此二人者相为服然礼之)
 (所无故曰君子未之言也又记或人之言以为有同/居而食之恩则虽礼之所无而可以义起此服也张)
 (子义是注/疏非也)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112-0359d.png
 (郝敬曰二夫人犹言此二人一人则妻姊妹之子也/幼依母姨夫家一人则夫之外甥也幼依舅母家同)
 (居恩养如父母故一人为其母姨夫服一人为其舅/母服故曰相为服此礼经所不载故曰君子未之言)
 (因引或人/语明之)
 (汪琬曰或问舅妻何以无服也曰由父而推之则有/父族之服由母而推之则有母族之服姑之夫不可)
 (以为父族舅妻与从母之夫不可以为/母族者也礼绝族无施服其此之谓与)
    乾学案张子吴氏郝氏之解皆是也注疏之
    说备览而已 又案同㸑缌即指上二人而
    言非谓他人之同㸑者皆当服缌也乃唐太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112-0360a.png
    宗欲加嫂叔之服首以同㸑尚有缌服为言
    则竟以凡同㸑者皆当为之缌矣此岂记礼
    者之意乎若家礼所云为同㸑则难执一夫
    同㸑不止于同居情谊非泛然矣苟遇死丧
    其人举家衰粗而我独吉服与之相杂于心
    安乎为之服缌其亦可也
 (顾炎武曰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从母之/夫与谓吾从母之夫者相为服也舅之妻与谓吾舅)
 (之妻者相为服也上不言妻之姊妹之子下不言夫/之甥语繁而冗不可以成文也闻一知二吾于孟子)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112-0360b.png
 (以纣为兄/之子言之)
家礼为朋友
丧服记朋友麻(注见心/丧章)
 已上二条诸书皆无
          右宋制
孝慈录嫁女为同堂姊妹之出嫁者
 会典同今律文无
          右明制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112-0360c.png
   袒免
大传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
属竭矣(注四世共高祖五世高祖昆弟六世以外亲尽/无属名 疏四世谓上至高祖下至已兄弟同)
(承高祖之后为族兄弟相报缌麻是服尽于此故缌麻/服穷是四世也为亲兄弟期一从兄弟大功再从兄弟)
(小功三从兄弟缌麻共承高祖为四世而缌服尽也五/世谓共承高祖之父者也言服袒免而无正服减杀同)
(姓也六世谓共承高祖之祖者也言/不服袒免同姓而已故云亲属竭矣)
 (马晞孟曰服有五者盖其亲有隆杀则服有精粗故/四世而缌者服之精乃其服之穷也至于五世则宜)
 (其无服而先王不忍遂绝之也故为之袒免之礼所/以杀同姓也免者如冠广一寸加之于首所以示其)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112-0360d.png
 (吉袒者袒其体所以示其凶吉/凶相半此其所以为杀同姓也)
文王世子族之相为也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罚之
(注吊谓六世以往免谓五世高疏六世以往者从六世/以至百世但有吊礼四世同 祖有缌麻之亲五世则)
(亲尽但有袒免故/云免谓五世也)
 (陈祥道曰五世而亲属尽故为之免六世而亲属竭/故吊之而已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罚之则缌麻)
 (而上宜服不/服者可知也)
问丧或问曰免者以何为也曰不冠者之所服也礼曰
童子不缌唯当室缌缌者其免也当室则免而杖矣(注/不)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112-0361a.png
(冠者犹未冠也当室谓无父兄而主家者也童子不杖/不杖者不免当室则杖而免免冠之细别以次成人也)
(缌者其免言免/乃有缌服也)
 (方悫曰不缌则不杖不杖则不免此童子之正也童/子以幼故不服古人之缌至当室虽未冠亦责以成)
 (人之备/礼矣)
奔丧闻远兄弟之丧既除丧而后闻丧免袒成踊(注小/功缌)
(麻不税者也虽不服犹免袒而疏小功以下应除之后/服虽不税而初闻丧亦免袒 成其踊也以本是五服)
(之亲为/之变也)
丧服记朋友皆在他邦袒免归则已(再/见)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112-0361b.png
 孔丛子鲁人有同姓死而弗吊者人曰在礼当免不
 免当吊不吊有司罚之如之何子之无吊也荅曰吾
 以其疏远也子思闻之曰无恩之甚也昔者季孙(康/子)
 问于夫子曰百世之宗有绝道乎子曰继之以姓义
 无绝也故同姓为宗合族为属虽国子之尊不废其
 亲所以崇爱也是以缀之以食序列昭穆万世婚姻
 不通忠笃之道然也 陈王胜问于子鱼曰请问同
 姓而服不及者其制何耶对曰先王制礼虽国君有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112-0361c.png
 合族之道宗人掌其列继之以姓而无别醊之以食
 而无殊各随本属之隆杀属近则死为之免属远则
 吊之而已礼之正也是故臣之家哭孔氏之别姓于
 弗父之庙哭孔氏则于夫子之庙此有据而然也
旧唐书礼仪志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诏议服纪所未通
者韦绦言堂姨舅亲未疏不相为服请降亲舅从母一
等著服太子宾客崔沔职方郎中韦述礼部员外郎杨
仲昌等皆不同其议帝乃降手敕朕思敦睦九族其堂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112-0361d.png
姨舅宜袒免于是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等请准
制施行从之(详见第十三卷外祖/父母条下宜参看)
 (冯善家礼集说或问国朝之制本族五服之外为袒/免亲遇丧葬则素服尺布缠头此可为法用麻布头)
 (巾然近今功缌之服亦多尺布缠头而已曾未及月/或甫及葬又悉除之甚可叹也然则亲近而无服者)
 (虽同于此/亦何害乎)
 (车垓曰袒免亲盖五服之外五世之亲也袒谓偏脱/一袖也临丧而袒所以示哀苦之劳也免谓裂布广)
 (寸自项向前交于额上却绕髻如著掠头也古者五/服之人将带首绖必先之以免故于五世之亲而以)
 (袒免为服也然袒免之仪其废久矣故今之人虽齐/衰带绖而亦未尝免也是以五世之亲不为袒免之)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112-0362a.png
 (服止于成服之日白/襕缟巾吊哭而已)
徐骏五服集證无服之亲
   已身为本宗亲不载服纪
曾祖之姊妹适人(谓之族/曾祖姑)及夫
祖之姊妹之夫(谓之从祖/祖姑之夫)
祖之同堂姊妹适人(谓族/祖姑)及夫
从祖叔父中下殇(谓之堂叔是/父之堂弟)
父姊妹之夫(谓之/姑夫) 姊妹之夫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112-0362b.png
父之同堂兄弟中下殇(谓之从/祖叔父)及妻
父之同堂姊妹中下殇(谓之从/祖姑)及夫
父再从兄弟中下殇(谓之族/伯叔)
父再从姊妹适人并长中下殇(谓之/族姑)及夫
再从兄弟中下殇(是族伯/叔之子)及妻
再从姊妹中下殇及夫
三从兄弟长中殇(谓之族/兄弟)及妻
三从姊妹适人并长中下殇(谓之族/姊妹)及夫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112-0362c.png
同堂兄弟之子中下殇(谓之/堂侄)
同堂兄弟之女中下殇及夫
再从兄弟之子长中下殇(谓之再/从侄)及妻
再从兄弟之女适人并长中下殇及夫
三从兄弟之子
三从兄弟之女
同堂兄弟之孙长中下殇(谓之堂/侄孙)及妻
同堂兄弟之孙女适人并长中下殇及夫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112-0362d.png
兄弟之孙中下殇(谓之/侄孙)
兄弟之孙女中下殇及夫
兄弟之曾孙长中下殇(谓之侄/曾孙)及妻
兄弟之曾孙女适人并长中下殇及夫
适曾孙长中下殇及妻
适曾孙女长中下殇并适人及夫
适玄孙长中下殇及妻
适玄孙女长中下殇并适人及夫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112-0363a.png
同堂姊妹之夫
兄弟女之夫(谓之侄/女夫)
姑之孙及妻并姑之孙女及夫
女之孙及妻并女之孙女及夫
外甥女之适人
   已身为母党无服之亲
母之祖父母
母之兄弟子之妻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112-0363b.png
母之姊妹之女适人
母之兄弟之妻
母之姊妹之夫
母之堂兄弟姊妹
母之兄弟中下殇
母之姊妹中下殇
母之同堂兄弟之子及妻
母之同堂姊妹之女及夫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112-0363c.png
母之兄弟之孙及妻
母之兄弟之孙女及夫
   女适人者为本宗亲不载服纪
曾祖之兄弟及妻
曾祖之姊妹及夫
祖之同堂兄弟及妻
祖之同堂姊妹及夫
祖之姊妹之夫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112-0363d.png
父之姊妹之夫
父之再从兄弟及妻
父之再从姊妹及夫
父之同堂姊妹之夫
姊妹之夫
三从兄弟及妻
三从姊妹及夫
从祖兄弟长中下殇及妻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112-0364a.png
从祖姊妹长中下殇及夫
从父兄弟中下殇
从父姊妹中下殇及夫
同堂兄弟之子长中下殇及妻
同堂兄弟之女适人并长中下殇及夫
再从侄及妻
再从侄女及夫
兄弟之孙长中下殇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112-0364b.png
兄弟之孙女长中下殇并适人及夫
堂侄孙及妻
堂侄孙女及夫
侄曾孙及妻
侄曾孙女及夫
兄弟女之夫
姑舅之女
母之兄弟姊妹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112-0364c.png
   妻为夫之亲不载服纪
夫曾祖兄弟及妻
夫曾祖姊妹及夫
夫堂祖兄弟及妻
夫堂祖姊妹及夫
夫祖姊妹适人及夫
夫从祖父长中下殇
夫之父再从兄弟及妻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112-0364d.png
夫之再从姊妹及夫
夫族伯叔父母
夫族姑及夫
夫堂姑长中下殇
夫之父妹中下殇
夫之从兄弟中下殇
夫之再从兄弟及妻
夫之三从兄弟及妻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112-0365a.png
夫之兄弟中下殇
夫之姊妹中下殇及夫
夫之从父姊妹适人及夫
夫之三从姊妹及夫
夫之兄弟女之夫
夫之同堂兄弟之子长中下殇
夫同堂兄弟之女长中下殇并适人及夫
夫再从兄弟之子长中下殇及妻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112-0365b.png
夫再从兄弟之女长中下殇并适人及夫
夫之兄弟之孙长中下殇
夫之母兄弟之妻
   缌麻亲有四
曾祖兄弟
祖从父兄弟
父之再从兄弟
身之三从兄弟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112-0365c.png
   袒免者据礼有五
高祖兄弟
曾祖从父兄弟
祖再从兄弟
父三从兄弟
身之四从兄弟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0112-0365d.png
 
 
 
 
 
 
 
 读礼通考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