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a 页 WYG0112-0001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1a.png)
读礼通考 礼类二(附录/)
提要
(臣/)等谨案读礼通考一百二十卷
国朝徐乾学撰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人康
熙庚戌进士第二官至刑部尚书是编乃其
家居读礼时所辑归田以后又加订定积十
馀年三易藁而后成于仪礼丧服士丧既夕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b 页 WYG0112-0001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1b.png)
兼采众说剖析其义于历代典制则一本正
史参以通典及开元礼政和五礼新仪诸书
立纲统目其大端有八一曰丧期二曰丧服
三曰丧仪节四曰葬考五曰丧具六曰变礼
七曰丧制八曰庙制丧期历代异同则有表
五服暨仪节丧具则有图缕析条分颇为详
备盖乾学傅是楼藏书甲于当代而一时通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a 页 WYG0112-0002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2a.png)
力以为之故博而有要独过诸儒乾学又欲
并修吉军宾嘉四礼方事排纂而殁然是书
蒐罗富有秦蕙田五礼通考即因其义例而
成古今言丧礼者盖莫备于是焉乾隆四十
六年四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a 页 WYG0112-0002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2c.png)
礼有五丧祭重矣曲台之记石渠之论议于丧礼尤详
焉晋人崇尚庄老宜其自放礼法之外而于丧礼变除
假宁之同异独龂龂辨难若杜预卫瓘袁准孔伦陈铨
刘逵贺循环济蔡谟刘德明葛洪孔衍之徒均有撰述
宋齐以降言凶礼者不乏自唐徙五礼之名置凶礼第
五于时许敬宗李义府上显庆新礼以为凶事非臣子
所宜言去国恤一篇自是天子凶礼遂阙宜柳宗元以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b 页 WYG0112-0002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2d.png)
书朱子家礼盛行于民间而世之儒者于国恤不复措
意其仅存可稽者杜氏通典马氏通考已焉呜呼慎终
追远之义辍而不讲斯民德之日归于薄矣刑部尚书
昆山徐公居母忧读丧礼撰通考一书再期而成寻于
休沐之暇浏览载籍又增益之凡一百二十卷摭采之
博而择之也精考据之详而执之有要此天壤间必不
可少之书也当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a 页 WYG0112-0003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3a.png)
史仍直史馆自初丧及启殡礼无纤钜
天子惟公是咨公斟酌古今之宜附中使入奏悉中条
理盖公于是书默识于心宜其折衷靡不当上结
主知诚稽古之效矣公归田后开雕是书彝尊因劝公
并修吉军宾嘉四礼庶成完书公喜剧即编定体例分
授诸子方事排纂而公逝又二年先以刋完丧礼行世
彝尊夙承公命作序至是乃书其大略若全书纲要公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b 页 WYG0112-0003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3b.png)
已康熙三十有五年夏四月几望秀水朱彝尊序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a 页 WYG0112-0003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3c.png)
一是书之作大纲有八一曰丧期则以仪礼丧服篇
为主而凡古今之论服制者皆附见焉先仿国史
之例撰表三篇自斩衰三年至缌麻三月以及殇
服而国恤亦备载为卷者二十有九一曰丧服古
今五服制度及变除次第有图有表为卷者八一
曰丧仪节则以仪礼之士丧礼既夕士虞礼三篇
为主而唐之开元礼宋之政和礼司马氏之书仪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b 页 WYG0112-0003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3d.png)
言丧之仪节者皆附见焉其历代国恤之仪以类
而从为卷者四十有四一曰葬考凡葬次葬法以
及祭墓而历代山陵之制亦以类而从为卷者十
有三一曰丧具凡附于身附于棺周于椁者皆具
载焉参考历代品式一之以
本朝制度为卷者六一曰变礼本黄勉斋旧说六篇
今并闻丧奔丧为一篇又有缓葬渴葬改葬暨后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a 页 WYG0112-0004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4a.png)
各自为类亦附于末为卷者七一曰丧制本之古
制以及今日通行之制有变古复古守礼过于礼
不及礼违礼者并为论次而二氏礼异俗礼亦及
焉为卷者十有一一曰庙制孝子报本追远莫重
于祭自王侯以迨士庶有图有说悉为详考其制
度为卷者二总得百有二十卷而古今之丧礼略
备矣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b 页 WYG0112-0004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4b.png)
既夕士虞礼其不言丧礼而可为丧祭之用者一
篇特牲馈食礼其言它礼而间有及于丧礼者一
篇聘礼也礼记四十九篇其全言丧礼者十三篇
檀弓上下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上下丧大记奔
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也其它曲礼
王制礼器玉藻大传少仪诸篇有言及丧礼者复
采之得数十百条大要仪礼一书载丧礼者十之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a 页 WYG0112-0004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4c.png)
凡诸家说有可采者莫不蒐入非但有资于丧礼
并于二书之精义颇有所发挥亦可为经学之一
助云
一先王之礼至后世而废失殆尽其犹存什一于千
百者丧礼而已即古儒先之论说亦于丧礼颇详
盖送死人之大事为人子者自有同心也今是编
之中不论礼之沿革说之同异莫不尽载盖礼非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b 页 WYG0112-0004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4d.png)
槩弃其馀何以折衷至理厌服群心故匪独先王
之巨典不敢少遗即末俗之陋习亦不敢或漏凡
以资人之采择庶几送死之礼得以考镜焉
一是编之中上自王朝下迄民俗前自三古后迄于
今凡简籍中所载有及于丧礼者无不采入自知
繁而鲜要然意主备考则其说不可不博云
一是编之作始于康熙十六年之春时居先太夫人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a 页 WYG0112-0005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5a.png)
简以为读礼时所定也遂名之为读礼通考云
一是编之中有一事而两见者如士丧礼小敛后易
括发免髽说一见于免髽篇一见于小敛篇前则
欲考丧服之制度不可得而略也后则欲考行礼
之次第不可得而删也观者审之
一是编之中有一条而经本同文今分见于两处者
如丧大记居倚庐数节其言居处则载庐室篇其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b 页 WYG0112-0005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5b.png)
别也有一语而几处可载今止载一处者如杂记
言丧小功以上非虞祔练祥无沐浴勉斋经传通
解分载虞祔练祥四处兹则但载于虞祭篇以义
可总贯不必分析而始明也观者审之
一是编之中采列诸家之说本以历代前后为次第
而说取类从义贵条贯不无前后错置者程子张
子朱子之说例用大字以别之或其说有未尽合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a 页 WYG0112-0005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5c.png)
间有事关典制者亦用大字至于肤见臆说敢用
大字意取标显极知僭妄故低四格以示贬抑观
者原之
一古今议礼之家莫详于晋亦莫善于晋其时庙堂
之上学士大夫各执经以立论咸粲然可观实后
代所不及如后母之子为前母制服及父母不知
存亡子行丧制服之议事出创见礼所不及者亦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b 页 WYG0112-0005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5d.png)
咸为采入以继于礼经之后庶几处礼之常者既
有所考见而处礼之变者亦得以折衷云
一国恤仪注隋以前皆有之而书轶不传唯后汉书
颇载其说至许敬宗辈脩显庆礼惑于孔志约萧
楚材之言削去国恤不载而萧嵩辈修开元礼因
之故唐之国恤无可考犹幸杜氏通典载大唐元
陵仪注其间始末颇备于今可考节目之详者唯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a 页 WYG0112-0006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6a.png)
今于宋则采宋史及文献通考于明则采会典及
历朝实录虽礼文未备其规模次第亦约略可睹
矣兹编自国恤之外有山陵考与夫即位奠殡丧
毕吉祭大丧废乐国忌上陵神御皆国恤之类其
它若神主庙制名讳之属亦皆有天子丧制合而
观之而古今国恤之礼亦尽萃于斯矣
一议礼之家古称聚讼宜一以经为断然作者谓圣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b 页 WYG0112-0006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6b.png)
辨各家杂然并兴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经可
信不敢舍经而从传传可信不敢舍传而从各家
然亦有经不足而不得不取之于传传不足而取
之注疏论辨者辑书之法宜补偏救弊者此也经
传而下家是一说言人人殊其间质之于理之所
是反之于心之所安权之于时势之升降迭变必
有可行者焉有不可行者焉则剂量其曲直轻重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1a 页 WYG0112-0006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6c.png)
者此也乃又有先后异宜坚白两可从一说而未
备执两端以互形有若言六义则商赐分镳赞一
辞则游夏咋舌是不得不考详胪数以俟秉礼之
儒提衡异同折衷今古辑书之法宜有案而无断
者此也览者详之
一礼以义起亦与时宜方今内宁外谧之朝际此制
度考文之盛律令既著其科条典礼复布于方策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1b 页 WYG0112-0006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6d.png)
政殊沿革学辨源流行礼则崇尚
本朝穷经则考详百代是以孔子从周夏殷是监子
舆言彻贡助均宜况乎以三礼为经史志为纬故
专门之业注疏兼收历代相承典章递举而归极
于
国朝之掌故品物度数悉准现行定制譬夫一篑为
山亦若先河后海庶俾稽古者信而有徵居今者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2a 页 WYG0112-0007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7a.png)
一王之制云尔徐乾学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3a 页 WYG0112-0007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7c.png)
仪礼注疏
周礼注疏
礼记注疏
周易注疏
尚书注疏
毛诗注疏
春秋左传注疏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3b 页 WYG0112-0007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7d.png)
春秋谷梁传注疏
论语注疏
孝经注疏
孟子注疏
尔雅注疏
大戴礼记
国语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4a 页 WYG0112-0008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8a.png)
朱子仪礼经传通解
黄干仪礼经传通解续
杨复仪礼图
敖继公仪礼集说
汪克宽经礼补逸
郝敬仪礼节解
王志长仪礼注疏删翼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4b 页 WYG0112-0008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8b.png)
吕大临礼记解
陆佃礼记解
方悫礼记解义
马希孟礼记解
陈祥道礼记讲义
胡铨礼记传
应镛礼记纂义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5a 页 WYG0112-0008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8c.png)
陈浩礼记集说
吴澄礼记纂言
礼记集说大全
徐师曾礼记集注
黄乾行礼记日录
郝敬礼记通解
曹学佺礼记明训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5b 页 WYG0112-0008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8d.png)
陆元辅礼记辩疑
王昭禹周礼详解
易祓周礼总义
王与之周礼订义
叶时礼经会元
陈友仁周礼集说
郝敬周礼完解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6a 页 WYG0112-0009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9a.png)
吴澄三礼考注
湛若水二礼经传测
刘绩三礼图
邓元锡三礼编绎
贡汝成三礼纂注
汲冢周书
蔡沈书集传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6b 页 WYG0112-0009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9b.png)
朱子诗集传
陆淳春秋集传纂例
胡安国春秋传
张洽春秋集传
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
赵汸春秋集传
春秋大全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7a 页 WYG0112-0009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9c.png)
朱子中庸章句或问
朱子孟子集注
刘敞七经小传
朱睦㮮五经稽疑
万斯同群经杂说
陈祥道礼书
吕楠礼问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7b 页 WYG0112-0009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09d.png)
吴肃公读礼问
朱董祥读礼纪略
万斯大学礼质疑
车垓内外服制通释
徐骏五服集證
俞汝谐古今服制沿革
骆问礼居丧答问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8a 页 WYG0112-0010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0a.png)
顾清制服私议
大唐开元礼
太常因革礼
政和五礼新仪
大金集礼
大明集礼
颜之推家训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8b 页 WYG0112-0010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0b.png)
朱文公家礼
丘浚家礼仪节
义门郑氏家仪
冯善家礼集说
仇氏家范
陈献章四礼条件
黄佐乡礼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9a 页 WYG0112-0010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0c.png)
姚翼家规通俗编
陈龙正家矩
宋纁四礼初编
吕坤四礼翼 四礼疑
季本读礼疑图
大学衍义
大学衍义补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9b 页 WYG0112-0010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0d.png)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0a 页 WYG0112-0011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1a.png)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
旧唐书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0b 页 WYG0112-0011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1b.png)
五代史记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资治通鉴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1a 页 WYG0112-0011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1c.png)
薛应旂续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纲目
续资治通鉴纲目
苏辙古史
罗泌路史 路史发挥
罗苹路史注
马骕绎史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1b 页 WYG0112-0011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1d.png)
韩愈顺宗实录
明太祖实录
成祖实录
仁宗实录
宣宗实录
英宗实录
宪宗实录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2a 页 WYG0112-0012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2a.png)
武宗实录
世宗实录
穆宗实录
神宗实录
光宗实录
熹宗实录
西汉会要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2b 页 WYG0112-0012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2b.png)
唐会要
五代会要
宋会要
唐六典
杜氏通典
元经世大典
元典章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3a 页 WYG0112-0012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2c.png)
嘉靖祀典
皇甫谧帝王世记
东观汉记
郑文宝江表志
胡宏皇王大纪
续晋阳秋
张唐英蜀梼杌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3b 页 WYG0112-0012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2d.png)
崔鸿十六国春秋
萧方三十国春秋
柳芳唐历
吴兢贞观政要
柯维骐宋史新编
吴任臣十国春秋
曾巩隆平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4a 页 WYG0112-0013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3a.png)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刘时举续宋中兴编年
大政记
郑晓吾学编
邓元锡函史 明书
沈国元两朝从信录
李贽续藏书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4b 页 WYG0112-0013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3b.png)
何乔远名山藏
焦竑献徵录
徐学聚国朝典汇
朱国桢史概
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
张萱西园闻见录
姜宝秘史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5a 页 WYG0112-0013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3c.png)
谭迁国榷
朱鹭建文书法儗
许重熙五朝注略
甲申传信录
南京太常寺志
唐律疏义
窦仪开宝刑统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5b 页 WYG0112-0013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3d.png)
大清律
郑樵通志
马端临文献通考
王圻续文献通考
王应麟汉制考
王粲汉末英雄记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6a 页 WYG0112-0014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4a.png)
朱子名臣言行录 续名臣言行录
徐咸名臣言行前后录
伊洛渊源录
续伊洛渊源录
郭凝之孝友传 明孝友传
孙奇逢理学宗传
黄宗羲明学案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6b 页 WYG0112-0014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4b.png)
于慎行读史漫录
朱董祥经史辨疑
郦道元水经注
刘澄之地记
括地志
王存九域志
十道志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7a 页 WYG0112-0014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4c.png)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宋次道长安志
范成大吴郡志 桂海虞衡志
乐史太平寰宇记
欧阳忞舆地广记
祝穆方舆胜览
程大昌雍录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7b 页 WYG0112-0014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4d.png)
三辅黄图
常璩华阳国志
韦节西蕃记
白裒鲁国地记
圈称陈留风俗传
陆刿邺中记
刘侗帝京景物略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8a 页 WYG0112-0015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5a.png)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马欢瀛涯胜览
曹能始名胜志
江宁府志
会稽志
山东通志
博物志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8b 页 WYG0112-0015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5b.png)
绍兴府志
广州府志
盛弦之荆州记
费信星槎胜览
张升瀛涯胜览
李因笃芹城小志
张敦颐六朝事迹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9a 页 WYG0112-0015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5c.png)
明一统志
谭吉璁肃松录
顾炎武昌平山水记
郑麟趾高丽史
日本考
列子
荀子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29b 页 WYG0112-0015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5d.png)
庄子
管子
韩子
吕氏春秋
孔丛子
淮南子
贾谊新书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0a 页 WYG0112-0016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6a.png)
刘向新序 说苑
班固白虎通德论
王符潜夫论
王充论衡
应劭风俗通义
蔡邕独断
荀悦申鉴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0b 页 WYG0112-0016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6b.png)
徐干中论
崔豹古今注
刘义庆世说新语
刘协文心雕龙
桓谭新论
王通中说
王子年拾遗记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1a 页 WYG0112-0016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6c.png)
干宝搜神记
搜神后记
皇览
刘熙释名
伏侯古今注
遁甲开山图
封演见闻记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1b 页 WYG0112-0016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6d.png)
陆龟蒙笠泽丛书
王睿炙毂子
李涪刋误
康骈剧谈录
李匡义资暇录
王定保摭言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2a 页 WYG0112-0017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7a.png)
欧阳修集古录
赵明诚金石录
金坡遗事
俞文豹吹剑录
王巩闻见近录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
丁谓晋公谈录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2b 页 WYG0112-0017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7b.png)
沈括梦溪笔谈
江休复嘉祐杂志
孔平仲谈苑
侯师圣雅言
陈师道后山丛谈
张来明道杂志
王栐燕翼诒谋录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3a 页 WYG0112-0017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7c.png)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
宋祁笔记
释文莹玉壶清话
五色线
高承事物纪原
事祖广记
徐广却扫编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3b 页 WYG0112-0017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7d.png)
吴均续齐谐记
黄长睿东观馀论
叶梦得石林燕语
张师正倦游录
吴曾能改斋漫录
康誉之昨梦录
访碑录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4a 页 WYG0112-0018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8a.png)
王楙野客丛书 野老纪闻
岳珂桯史 愧郯录
陈思宝刻丛编
陆游家诫
朱彧可谈
王应麟困学纪闻
魏了翁古今考 渠阳杂钞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4b 页 WYG0112-0018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8b.png)
陈善扪虱新语
洪迈容斋随笔
程大昌演繁露并续
陆游老学庵笔记
王明清挥麈录
赵彦卫云麓漫钞续钞
罗大经鹤林玉露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5a 页 WYG0112-0018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8c.png)
张端义贵耳集
王辟之渑水燕谈
戴埴鼠璞
周密齐东野语 癸辛杂识
志雅堂杂钞
黄氏日钞
苗耀神麓记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5b 页 WYG0112-0018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8d.png)
吾衍学古编
潘昂霄金石例
陶宗仪辍耕录
林坤诚斋杂记
吴自牧梦梁录
谢绰宋拾遗录
宙载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6a 页 WYG0112-0019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9a.png)
沈德符野获编
孙绪无用閒谈
姚旅露书
徐咸西园杂记
赵璘因话录
宋濂萝山杂言
叶盛水东日记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6b 页 WYG0112-0019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9b.png)
郑瑗井观琐言
罗钦顺困知记
何孟春馀冬序录
敖英东谷赘言
都穆听雨纪谈
杨慎丹铅总录 艺林伐山
潘损楮室记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7a 页 WYG0112-0019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9c.png)
郎瑛七修类藁
伍袁萃林居漫录
杜环经行记
郑晓今言
高岱鸿猷录
在田录
守潼宣训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7b 页 WYG0112-0019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19d.png)
朱茂曙两京求旧录
张献翼家儿私语
于慎行笔麈
万表灼艾集
周锡玄亭閒话
陈绛金罍子
张鼎思琅琊代醉编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8a 页 WYG0112-0020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0a.png)
王可大国献家猷
王兆云说圃识馀
白头閒话
朱国桢涌幢小品
唐书新语
张懋修谭乘
辑柳编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8b 页 WYG0112-0020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0b.png)
任昉文章缘起
徐㶿笔精
何承天纂文
刘定之否泰录
裴启语林
艺文类聚
百川学海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9a 页 WYG0112-0020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0c.png)
太平御览
太平广记
白孔六帖
顾炎武日知录 金石文字记
京兆金石录
沈节甫纪录汇编
陈仁锡八编类纂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39b 页 WYG0112-0020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0d.png)
田汝成炎徼纪闻
王圻稗史汇编
章潢图书编
唐顺之稗编
山堂肆考
册府元龟
事文类聚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0a 页 WYG0112-0021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1a.png)
罗颀物原
田艺衡香宇外集
顾大韶放言
郑思肖心史
许慎说文
合璧事类
羊虎杂录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0b 页 WYG0112-0021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1b.png)
冯鉴续事始
陈继儒秘笈五集
历代名臣奏议
朱彝尊吉金贞石志
支允坚异林
方中履古今辨疑
王行墓铭举例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1a 页 WYG0112-0021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1c.png)
顾湄咫闻录
陆元辅菊隐纪闻
俞安期唐类函
叶梦礼教家类纂
瞿式耜愧林漫录
张文嘉齐家宝要
顾起元说略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1b 页 WYG0112-0021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1d.png)
黄百家北游纪方
章俊卿山堂先生群书考索
来知德日录
张尔岐续笃终论 谨俗论
邵宝日格子
王顺之复斋碑录
彭时可斋杂记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2a 页 WYG0112-0022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2a.png)
黄瑜双槐岁钞
明科贡录
北堂书钞
徐学谟世庙识馀录
陈沂蓄德录
黄公绍韵会举要
李豫亨推篷寤语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2b 页 WYG0112-0022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2b.png)
雷次宗豫章记
袁褧金声玉振集
楚辞
洪适𨽻释 𨽻续
娄机汉𨽻字源
陶潜靖节集
韩愈昌黎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3a 页 WYG0112-0022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2c.png)
柳宗元柳州文集
李翱文公集
孙何集
韩𤦺安阳集
欧阳修六一居士集
刘敞公是先生集
司马光传家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3b 页 WYG0112-0022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2d.png)
曾巩南丰类藁
王安石临川集
杨杰无为集
苏轼东坡集
苏辙栾城集
程颢明道集
程颐伊川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4a 页 WYG0112-0023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3a.png)
徐积节孝先生集
张载崇文集
张九成横浦集
范祖禹太史集
张耒宛丘集
王十朋梅溪集
叶梦得石林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4b 页 WYG0112-0023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3b.png)
陆九渊象山集
朱熹晦庵集
张栻南轩集
吕祖谦东莱集
黄干勉斋集
陈傅良止斋集
叶适水心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5a 页 WYG0112-0023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3c.png)
真德秀西山集
赵顺孙集
何基集
魏了翁鹤山集
王柏鲁斋集
文天祥文山集
熊禾勿轩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5b 页 WYG0112-0023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3d.png)
袁桷清容居士集
欧阳玄圭斋集
陈旅安雅堂集
虞集道园类稿
许谦白云集
明太祖御制集
宋濂潜溪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6a 页 WYG0112-0024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4a.png)
陶安学士集
王祎忠文公集
胡翰仲子集
苏伯衡文集
魏观蒲山集
赵汸东山集
方孝孺逊志斋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6b 页 WYG0112-0024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4b.png)
乌斯道春草集
王行半轩集
解缙春雨集
杨士奇东里文集
薛瑄敬轩集
吴与弼康斋集
杨守陈文懿公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7a 页 WYG0112-0024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4c.png)
谢铎桃溪集
何乔新椒丘文集
罗伦一峰集
陈献章白沙子集
章懋枫山集
程敏政篁墩文集
贺钦医闾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7b 页 WYG0112-0024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4d.png)
王鏊震泽集
林俊见素集
蔡清虚斋集
储巏柴墟集
邵宝容春堂前集
罗屺圭峰集
罗钦顺整庵存藁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8a 页 WYG0112-0025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5a.png)
何孟春文简集
徐问山堂萃稿
何瑭柏斋集
王廷相家藏集
崔铣洹词
薛蕙西原集
顾清东江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8b 页 WYG0112-0025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5b.png)
湛若水甘泉集
顾璘息斋存稿
李濂川甫集
吕楠泾野文集
韩邦奇苑洛集
魏校庄渠遗书
张邦奇文定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9a 页 WYG0112-0025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5c.png)
杨慎升庵集
邹守益东廓集
陆粲子馀集
夏言桂洲集
舒芬梓溪集
黄佐泰泉集
欧阳德南野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49b 页 WYG0112-0025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5d.png)
唐顺之荆川集
程文德松溪集
王问仲山集
金贲亨一所集
王慎中遵岩集
徐阶世经堂集
许赞松阜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0a 页 WYG0112-0026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6a.png)
周怡讷溪集
熊过南沙集
田汝成叔禾集
薛应旂方山集
陆树声文定公集
赵贞吉文肃集
王世贞弇州四部藁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0b 页 WYG0112-0026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6b.png)
黄省曾五岳山人集
姜宝凤阿集
归有光震川集
于慎行谷城山馆文集
赵用贤松石斋集
伍袁萃逸我轩草
张献翼文起堂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1a 页 WYG0112-0026c.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6c.png)
顾宪成泾皋藏稿
焦竑澹园集
谢肇浙小草斋集
尤镗红箱集
金九皋抱瓮集
陶望龄歇庵集
高攀龙高子遗书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1b 页 WYG0112-0026d.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6d.png)
孙慎行玄晏斋集
董应举崇相集
陈龙正几亭全书
陈瑚确庵文集
黄宗羲南雷文案
汪琬钝翁类稿
柴绍炳文钞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2a 页 WYG0112-0027a.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7a.png)
杨瑀旭楼集
李良年秋锦山房集
董文骥微泉阁集
华宗韡虑得集
唐文粹
宋文鉴
元文类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2b 页 WYG0112-0027b.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1d0051/WYG0112/WYG0112-0027b.png)
读礼通考引用书目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3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读礼通考目录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卷一 丧期一
表上
卷二 丧期二
表中
卷三 丧期三
表下(附/图)
读礼通考目录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卷一 丧期一
表上
卷二 丧期二
表中
卷三 丧期三
表下(附/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3b 页
卷四 丧期四 斩衰三年上
父
诸侯为天子
君
父为长子(已上/仪礼)
卷五 丧期五 斩衰三年中
为人后者
妻为夫
父
诸侯为天子
君
父为长子(已上/仪礼)
卷五 丧期五 斩衰三年中
为人后者
妻为夫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4a 页
妾为君
女子子在室为父
子嫁反在父室为父
公士大夫之众臣为其君(已上/仪礼)
卷六 丧期六 斩衰三年下
父卒为祖后者(丧服/传)
父在为祖(谓父有笃疾/子代父执丧)
为曾祖后
女子子在室为父
子嫁反在父室为父
公士大夫之众臣为其君(已上/仪礼)
卷六 丧期六 斩衰三年下
父卒为祖后者(丧服/传)
父在为祖(谓父有笃疾/子代父执丧)
为曾祖后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4b 页
天子女嫁诸侯为父
诸侯女嫁大夫为父
诸侯诸臣为天子
五属之亲为诸侯
士为国君(大夫之适子为君如士服○天子卿礼/大夫适子为天子如士服○已上仪)
为高祖后(戴德丧/服记)
妇为舅(唐/律)
夫为祖曾祖高祖承重者妻从夫(政和/礼)
诸侯女嫁大夫为父
诸侯诸臣为天子
五属之亲为诸侯
士为国君(大夫之适子为君如士服○天子卿礼/大夫适子为天子如士服○已上仪)
为高祖后(戴德丧/服记)
妇为舅(唐/律)
夫为祖曾祖高祖承重者妻从夫(政和/礼)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5a 页
为人后者承其祖(朱子/家礼)
子为母(适母/同)
为人后者为所后母及所后祖母
女在室为母
女嫁反在室为母
适孙为祖母承重及曾高祖母承重
妇为姑
庶子为生母
子为母(适母/同)
为人后者为所后母及所后祖母
女在室为母
女嫁反在室为母
适孙为祖母承重及曾高祖母承重
妇为姑
庶子为生母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5b 页
为继母
为慈母
为养母
夫为人后则妻从服
庶子之妻为夫之所生母(已上孝/慈录)
卷七 丧期七 齐衰三年
父卒为母
继母如母
为慈母
为养母
夫为人后则妻从服
庶子之妻为夫之所生母(已上孝/慈录)
卷七 丧期七 齐衰三年
父卒为母
继母如母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6a 页
慈母如母
母为长子(已上/仪礼)
妾为君之长子(丧服/记)
为所后者之妻(丧服/传)
孙为祖母承重
庶子为祖庶母后者(已上丧/服小记)
士庶子父卒为所生母
大夫庶子父卒为所生母
母为长子(已上/仪礼)
妾为君之长子(丧服/记)
为所后者之妻(丧服/传)
孙为祖母承重
庶子为祖庶母后者(已上丧/服小记)
士庶子父卒为所生母
大夫庶子父卒为所生母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6b 页
天子女嫁诸侯为母
诸侯女嫁大夫为母(已上/注疏)
父卒为君母
继母为长子
为人后者为所后祖母
为曾高祖后者为曾高祖母(已上戴德丧/服变除篇)
父在为母
妇为姑(已上/唐律)
诸侯女嫁大夫为母(已上/注疏)
父卒为君母
继母为长子
为人后者为所后祖母
为曾高祖后者为曾高祖母(已上戴德丧/服变除篇)
父在为母
妇为姑(已上/唐律)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7a 页
养母(宋开/宝礼)
生母(宋会/要)
女在室为母
女嫁反在室为母(已上明/集礼)
卷八 丧期八 齐衰杖期
父在为母
妻
出妻之子为母
生母(宋会/要)
女在室为母
女嫁反在室为母(已上明/集礼)
卷八 丧期八 齐衰杖期
父在为母
妻
出妻之子为母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7b 页
继母嫁从为之服报(已上/仪礼)
祖父在适孙为祖母
士庶子父在为母
父没大夫适子为妻
子为嫁母(已上/注疏)
适子众子为庶母
适子众子之妻为夫之庶母(已上孝/慈录)
卷九 丧期九 齐衰不杖期上
祖父在适孙为祖母
士庶子父在为母
父没大夫适子为妻
子为嫁母(已上/注疏)
适子众子为庶母
适子众子之妻为夫之庶母(已上孝/慈录)
卷九 丧期九 齐衰不杖期上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8a 页
祖父母
世父母叔父母
大夫适子为妻
昆弟
为众子
昆弟之子
大夫之庶子为适昆弟
适孙
世父母叔父母
大夫适子为妻
昆弟
为众子
昆弟之子
大夫之庶子为适昆弟
适孙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8b 页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
女子子适人者为其父母昆弟之为父后者
继父同居者
为夫之君
姑姊妹女子子适人无主者姑姊妹报(已上/仪礼)
卷十 丧期十 齐衰不杖期下 齐衰五月
为君之父母妻长子祖父母
妾为女君
女子子适人者为其父母昆弟之为父后者
继父同居者
为夫之君
姑姊妹女子子适人无主者姑姊妹报(已上/仪礼)
卷十 丧期十 齐衰不杖期下 齐衰五月
为君之父母妻长子祖父母
妾为女君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9a 页
妇为舅姑
夫之昆弟之子
公妾大夫之妾为其子
女子子为祖父母
大夫之子为世父母叔父母子昆弟昆弟之子
姑姊妹女子子无主者为大夫命妇者惟子
不报
大夫为祖父母适孙为士者
夫之昆弟之子
公妾大夫之妾为其子
女子子为祖父母
大夫之子为世父母叔父母子昆弟昆弟之子
姑姊妹女子子无主者为大夫命妇者惟子
不报
大夫为祖父母适孙为士者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59b 页
公妾及士妾为其父母(已上/仪礼)
为王后(周/礼)
为姑在室
为姊妹在室
为女子子在室
王为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
始封之君为诸父昆弟始封君之子为诸父
兄弟俱为诸侯
为王后(周/礼)
为姑在室
为姊妹在室
为女子子在室
王为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
始封之君为诸父昆弟始封君之子为诸父
兄弟俱为诸侯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0a 页
适子父在为妻
士妾为君之众子(已上/注疏)
舅姑为适妇(唐/律)
父所生庶母(开宝/礼)
嫁母出母为其子
继母嫁为前夫之子从已者(已上政/和礼)
为适长子
妾为夫之长子众子与所生子(已上孝/慈录)
士妾为君之众子(已上/注疏)
舅姑为适妇(唐/律)
父所生庶母(开宝/礼)
嫁母出母为其子
继母嫁为前夫之子从已者(已上政/和礼)
为适长子
妾为夫之长子众子与所生子(已上孝/慈录)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0b 页
妾为家长父母(明/律)
前夫之子从继母改嫁为改嫁继母(今制○已/上齐衰不)
(杖/期)
曾祖父母
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曾祖父母(并开元礼○/已上齐衰五)
(月/)
卷十一 丧期十一 齐衰三月
寄公为所寓
前夫之子从继母改嫁为改嫁继母(今制○已/上齐衰不)
(杖/期)
曾祖父母
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曾祖父母(并开元礼○/已上齐衰五)
(月/)
卷十一 丧期十一 齐衰三月
寄公为所寓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1a 页
丈夫妇人为宗子宗子之母妻
为旧君君之母妻
庶人为国君
大夫在外其妻长子为旧国君
继父不同居者
曾祖父母
大夫为宗子
旧君
为旧君君之母妻
庶人为国君
大夫在外其妻长子为旧国君
继父不同居者
曾祖父母
大夫为宗子
旧君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1b 页
曾祖父母为士者如众人
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曾祖父母(已上/仪礼)
畿内之民为天子
内宗五属之女嫁于庶人从为国君(已上/注疏)
高祖父母(女子子在室及嫁/者同○开元礼)
卷十二 丧期十二 大功九月
姑姊妹女子子适人者
从父昆弟
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曾祖父母(已上/仪礼)
畿内之民为天子
内宗五属之女嫁于庶人从为国君(已上/注疏)
高祖父母(女子子在室及嫁/者同○开元礼)
卷十二 丧期十二 大功九月
姑姊妹女子子适人者
从父昆弟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2a 页
为人后者为其昆弟
庶孙
适妇
女子子适人者为众昆弟
侄丈夫妇人报
夫之祖父母世父母叔父母
大夫为世父母叔父母子昆弟昆弟之子为士
者
庶孙
适妇
女子子适人者为众昆弟
侄丈夫妇人报
夫之祖父母世父母叔父母
大夫为世父母叔父母子昆弟昆弟之子为士
者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2b 页
公之庶昆弟大夫之庶子为母妻昆弟
皆为其从父昆弟之为大夫者
为夫之昆弟之妇人子适人者
大夫之妾为君之庶子
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世父母叔父母姑姊妹
大夫大夫之妻大夫之子公之昆弟为姑姊妹
女子子嫁于大夫者
君为姑姊妹女子子嫁于国君者(已上/仪礼)
皆为其从父昆弟之为大夫者
为夫之昆弟之妇人子适人者
大夫之妾为君之庶子
女子子嫁者未嫁者为世父母叔父母姑姊妹
大夫大夫之妻大夫之子公之昆弟为姑姊妹
女子子嫁于大夫者
君为姑姊妹女子子嫁于国君者(已上/仪礼)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3a 页
为人后者其妻为舅姑(丧服/小记)
为夫之兄弟(丧服/记)
女适人者为伯叔父兄弟侄
为众子妇(已上/唐律)
为兄弟之女适人者报
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在室者报
为兄弟之子妇(夲载家礼然开元礼有为夫之/伯叔父母报此即伯叔父母之)
(报/服)
为夫之兄弟(丧服/记)
女适人者为伯叔父兄弟侄
为众子妇(已上/唐律)
为兄弟之女适人者报
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在室者报
为兄弟之子妇(夲载家礼然开元礼有为夫之/伯叔父母报此即伯叔父母之)
(报/服)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3b 页
为夫兄弟之子妇(本载政和礼即/伯叔母之报服)
出母为女子子适人者(女报同○政和礼女适/人者为出母即报服○)
(已上开/元礼)
女适人者为姑姊妹兄弟及兄弟之子
女适人者为伯叔母
姑姊妹兄弟为兄弟侄为人后者(已上政/和礼)
(附/)为人后者为本生祖父母服议(通/典)
卷十三 丧期十三 繐衰 小功五月上
出母为女子子适人者(女报同○政和礼女适/人者为出母即报服○)
(已上开/元礼)
女适人者为姑姊妹兄弟及兄弟之子
女适人者为伯叔母
姑姊妹兄弟为兄弟侄为人后者(已上政/和礼)
(附/)为人后者为本生祖父母服议(通/典)
卷十三 丧期十三 繐衰 小功五月上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4a 页
诸侯之大夫为天子(仪礼○繐衰/止此一条)
从祖祖父母从祖父母报(政和礼为兄弟之孙/为夫兄弟之孙家礼)
(为兄弟孙女之在室者即从祖祖父母报服/又政和礼为同堂兄弟之子为夫同堂兄弟)
(之子家礼为从兄弟之女/在室者即从祖父母报服)
从祖昆弟
从父姊妹
孙适人者
为人后者为其姊妹适人者
从祖祖父母从祖父母报(政和礼为兄弟之孙/为夫兄弟之孙家礼)
(为兄弟孙女之在室者即从祖祖父母报服/又政和礼为同堂兄弟之子为夫同堂兄弟)
(之子家礼为从兄弟之女/在室者即从祖父母报服)
从祖昆弟
从父姊妹
孙适人者
为人后者为其姊妹适人者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4b 页
为外祖父母(开元礼母出为继母之父/母兄弟从母从此条别出)
从母丈夫妇人报
夫之姑姊妹娣姒妇报(政和礼女在室及适人/者为兄弟侄之妻即此)
(姑姊妹/报服)
大夫大夫之子公之昆弟为从父昆弟庶孙姑
姊妹女子子适士者
大夫之妾为庶子适人者
庶妇
从母丈夫妇人报
夫之姑姊妹娣姒妇报(政和礼女在室及适人/者为兄弟侄之妻即此)
(姑姊妹/报服)
大夫大夫之子公之昆弟为从父昆弟庶孙姑
姊妹女子子适士者
大夫之妾为庶子适人者
庶妇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5a 页
君母之父母从母
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已上/仪礼)
卷十四 丧期十四 小功五月下
舅
为兄弟妻
为夫之兄弟(已上/唐律)
甥(显庆/礼)
女适人者为从父兄弟(本政和礼然开元礼中/有为从父姊妹适人者)
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已上/仪礼)
卷十四 丧期十四 小功五月下
舅
为兄弟妻
为夫之兄弟(已上/唐律)
甥(显庆/礼)
女适人者为从父兄弟(本政和礼然开元礼中/有为从父姊妹适人者)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5b 页
(报一条此/即报服)
为从祖祖姑在室者报
为从祖姑姊妹在室者报
为适孙之妇
同母异父兄弟姊妹报(已上开/元礼)
为人后者为其从父兄弟
女适人者为其兄弟侄之为人后者(已上政/和礼)
卷十五 丧期十五 缌麻三月上
为从祖祖姑在室者报
为从祖姑姊妹在室者报
为适孙之妇
同母异父兄弟姊妹报(已上开/元礼)
为人后者为其从父兄弟
女适人者为其兄弟侄之为人后者(已上政/和礼)
卷十五 丧期十五 缌麻三月上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6a 页
族曾祖父母
族祖父母
族父母
族昆弟
庶孙之妇
从祖姑姊妹适人者报(政和礼女适人者为同/堂兄弟之子及女之出)
(嫁者女适人者为从祖/兄弟姊妹即此报服)
外孙
族祖父母
族父母
族昆弟
庶孙之妇
从祖姑姊妹适人者报(政和礼女适人者为同/堂兄弟之子及女之出)
(嫁者女适人者为从祖/兄弟姊妹即此报服)
外孙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6b 页
庶子为父后者为其母
士为庶母
贵臣贵妾
乳母
从祖昆弟之子
曾孙
父之姑
从母昆弟
士为庶母
贵臣贵妾
乳母
从祖昆弟之子
曾孙
父之姑
从母昆弟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7a 页
甥
婿
妻之父母
姑之子
舅
舅之子
夫之诸祖父母报(唐律为从父兄弟子之妇为/夫从父兄弟之子妇政和礼)
(为兄弟孙之妇为夫兄弟孙/之妇为外孙之妇皆此报服)
婿
妻之父母
姑之子
舅
舅之子
夫之诸祖父母报(唐律为从父兄弟子之妇为/夫从父兄弟之子妇政和礼)
(为兄弟孙之妇为夫兄弟孙/之妇为外孙之妇皆此报服)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7b 页
君母之昆弟
为夫之从父昆弟之妻
改葬(已上/仪礼)
卷十六 丧期十六 缌麻三月下
为夫之外祖父母从母(礼/记)
玄孙
为夫之曾高祖父母
为夫之从父姊妹在室及适人者
为夫之从父昆弟之妻
改葬(已上/仪礼)
卷十六 丧期十六 缌麻三月下
为夫之外祖父母从母(礼/记)
玄孙
为夫之曾高祖父母
为夫之从父姊妹在室及适人者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8a 页
为夫之舅及从母
为姊妹子之妇
为甥之妇(已上/唐律)
为族曾祖姑在室者报
为族祖姑在室者报
为族姑在室者报
为兄弟之曾孙(女在室同曾本载政和礼然开/元礼有族 祖父族曾祖姑报)
(即系/此条)
为姊妹子之妇
为甥之妇(已上/唐律)
为族曾祖姑在室者报
为族祖姑在室者报
为族姑在室者报
为兄弟之曾孙(女在室同曾本载政和礼然开/元礼有族 祖父族曾祖姑报)
(即系/此条)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8b 页
为从父兄弟之孙(本政和礼然开元礼有族祖/父族祖姑在室报即系此条)
为夫兄弟之曾孙(本载政和礼然开元礼有/族曾祖母报即此报服)
为夫同堂兄弟之孙(本载政和礼然开元礼/有族祖母报即此报服)
为族姊妹
为人后者为本生外祖父母
女适人者为从祖父母报(政和礼为夫从父兄/弟之女适人者即此)
(报服家礼为从父兄弟/之女出嫁者亦即报服)
为兄弟之孙女适人者报
为夫兄弟之曾孙(本载政和礼然开元礼有/族曾祖母报即此报服)
为夫同堂兄弟之孙(本载政和礼然开元礼/有族祖母报即此报服)
为族姊妹
为人后者为本生外祖父母
女适人者为从祖父母报(政和礼为夫从父兄/弟之女适人者即此)
(报服家礼为从父兄弟/之女出嫁者亦即报服)
为兄弟之孙女适人者报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9a 页
为夫之从祖兄弟之子(已上开/元礼)
舅母
女适人者为兄弟之孙
为夫兄弟之孙女适人者
女适人者为从祖祖父母为从祖祖姑
女适人者为从祖姑(已上政/和礼)
为从兄弟之妻
为夫之从父兄弟
舅母
女适人者为兄弟之孙
为夫兄弟之孙女适人者
女适人者为从祖祖父母为从祖祖姑
女适人者为从祖姑(已上政/和礼)
为从兄弟之妻
为夫之从父兄弟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69b 页
为夫之从祖祖姑
为夫之从祖姑在室者
为同㸑
为朋友(已上/家礼)
嫁女为同堂姊妹之出嫁者(明会/典)
袒免(附/图)
卷十七 丧期十七 三殇服制
子女子子长殇中殇
为夫之从祖姑在室者
为同㸑
为朋友(已上/家礼)
嫁女为同堂姊妹之出嫁者(明会/典)
袒免(附/图)
卷十七 丧期十七 三殇服制
子女子子长殇中殇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0a 页
叔父之长殇中殇
姑姊妹之长殇中殇
昆弟之长殇中殇
夫之昆弟之子女子子之长殇中殇
适孙之长殇中殇
大夫之庶子为适兄弟之长殇中殇
公为适子之长殇中殇
大夫为适子之长殇中殇(已上大功/九月七月)
姑姊妹之长殇中殇
昆弟之长殇中殇
夫之昆弟之子女子子之长殇中殇
适孙之长殇中殇
大夫之庶子为适兄弟之长殇中殇
公为适子之长殇中殇
大夫为适子之长殇中殇(已上大功/九月七月)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0b 页
叔父之下殇
适孙之下殇
昆弟之下殇
大夫庶子为适昆弟之下殇
为姑姊妹女子子之下殇
为人后者为其昆弟从父昆弟之长殇
为夫之叔父之长殇
昆弟之子女子子夫之昆弟之子女子子之下
适孙之下殇
昆弟之下殇
大夫庶子为适昆弟之下殇
为姑姊妹女子子之下殇
为人后者为其昆弟从父昆弟之长殇
为夫之叔父之长殇
昆弟之子女子子夫之昆弟之子女子子之下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1a 页
殇
为侄庶孙丈夫妇人之长殇
大夫公之昆弟大夫之子为其昆弟庶子姑姊
妹女子子之长殇
大夫之妾为庶子之长殇(已上/仪礼)
为从父兄弟姊妹之长殇(开元礼○已/上小功五月)
庶孙之中殇
从祖父从祖昆弟之长殇
为侄庶孙丈夫妇人之长殇
大夫公之昆弟大夫之子为其昆弟庶子姑姊
妹女子子之长殇
大夫之妾为庶子之长殇(已上/仪礼)
为从父兄弟姊妹之长殇(开元礼○已/上小功五月)
庶孙之中殇
从祖父从祖昆弟之长殇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1b 页
从父昆弟侄之下殇
夫之叔父之中殇下殇
从母之长殇报
夫之姑姊妹之长殇
从父昆弟之子之长殇
昆弟之孙之长殇(已上/仪礼)
为从父姊妹之中殇下殇
为从祖姑姊妹之长殇
夫之叔父之中殇下殇
从母之长殇报
夫之姑姊妹之长殇
从父昆弟之子之长殇
昆弟之孙之长殇(已上/仪礼)
为从父姊妹之中殇下殇
为从祖姑姊妹之长殇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2a 页
为人后者为其兄弟之中殇下殇
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之中殇下殇
为人后者为其从父兄弟之长殇(开元礼○已/上缌麻三月)
殇服总论
卷十八 丧期十八 国恤一
嗣天子服先君
臣民为天子服
卷十九 丧期十九 国恤二
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之中殇下殇
为人后者为其从父兄弟之长殇(开元礼○已/上缌麻三月)
殇服总论
卷十八 丧期十八 国恤一
嗣天子服先君
臣民为天子服
卷十九 丧期十九 国恤二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2b 页
天子服母后
兄弟相继之主为先君
卷二十 丧期二十 国恤三
藩王入继大统服先君(附追崇/本生)
卷二十一 丧期二十一 国恤四
天子父在服祖
母后不知存亡嗣皇制服
藩王入继大统服本生母后
兄弟相继之主为先君
卷二十 丧期二十 国恤三
藩王入继大统服先君(附追崇/本生)
卷二十一 丧期二十一 国恤四
天子父在服祖
母后不知存亡嗣皇制服
藩王入继大统服本生母后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3a 页
为故国主服
天子服曾祖母
天子服庶祖母
天子服适母
天子为生母服
天子为皇伯母服
卷二十二 丧期二十二 国恤五
天子服前皇之后
天子服曾祖母
天子服庶祖母
天子服适母
天子为生母服
天子为皇伯母服
卷二十二 丧期二十二 国恤五
天子服前皇之后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3b 页
天子服皇后
天子服太子
天子服太子妃
天子服太孙
天子服外祖父母
天子服皇后父母
天子服公主
卷二十三 丧期二十三 国恤六
天子服太子
天子服太子妃
天子服太孙
天子服外祖父母
天子服皇后父母
天子服公主
卷二十三 丧期二十三 国恤六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4a 页
太后服天子
太后服太子妃
太妃为诸亲服
皇后服太后
皇后服太子妃
皇后服父母(皇太后服/父母附)
太子服母后
太子服生母
太后服太子妃
太妃为诸亲服
皇后服太后
皇后服太子妃
皇后服父母(皇太后服/父母附)
太子服母后
太子服生母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4b 页
太子服庶母
太子服外祖父母
皇妃服父母
(附/)诸侯服生母
卷二十四 丧期二十四
王侯降服
丧遇闰月
卷二十五 丧期二十五 心丧上
太子服外祖父母
皇妃服父母
(附/)诸侯服生母
卷二十四 丧期二十四
王侯降服
丧遇闰月
卷二十五 丧期二十五 心丧上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5a 页
弟子为师
朋友
卷二十六 丧期二十六 心丧下
门生为举主
故吏为旧君
郡县吏为官长
治民为守令
亲属
朋友
卷二十六 丧期二十六 心丧下
门生为举主
故吏为旧君
郡县吏为官长
治民为守令
亲属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5b 页
追服
卷二十七 丧期二十七
通论上
卷二十八 丧期二十八
通论中
卷二十九 丧期二十九
通论下
卷三十 丧服一
卷二十七 丧期二十七
通论上
卷二十八 丧期二十八
通论中
卷二十九 丧期二十九
通论下
卷三十 丧服一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6a 页
五服图
卷三十一 丧服二
衰(图/)
裳(图/)
墨衰(深衣/附)
妇人衰裳
卷三十二 丧服三
冠(图/)
卷三十一 丧服二
衰(图/)
裳(图/)
墨衰(深衣/附)
妇人衰裳
卷三十二 丧服三
冠(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6b 页
括发
免
髽(纚/图)
笄(图/)
总(图/)
卷三十三 丧服四
绖(图/)
带(图/)
免
髽(纚/图)
笄(图/)
总(图/)
卷三十三 丧服四
绖(图/)
带(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7a 页
杖
屦(附礼书繶/絇纯綦说)
丧车
卷三十四 丧服五
受服
练(附功/衰)
缟
纤
屦(附礼书繶/絇纯綦说)
丧车
卷三十四 丧服五
受服
练(附功/衰)
缟
纤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7b 页
兼服
卷三十五 丧服六
吊服
葬服
未葬不变服
葬后常服
卷三十六 丧服七
变除表
卷三十五 丧服六
吊服
葬服
未葬不变服
葬后常服
卷三十六 丧服七
变除表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8a 页
卷三十七 丧服八
通论
卷三十八 丧仪节一
疾病
卷三十九 丧仪节二
正终(疾者齐处/适室图)
卷四十 丧仪节三 初终上
始死(始卒/礼图)
通论
卷三十八 丧仪节一
疾病
卷三十九 丧仪节二
正终(疾者齐处/适室图)
卷四十 丧仪节三 初终上
始死(始卒/礼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8b 页
复
迁尸
楔齿缀足
始死奠
帷堂
命赴拜宾
哭位
君使吊(君使人/吊襚图)
迁尸
楔齿缀足
始死奠
帷堂
命赴拜宾
哭位
君使吊(君使人/吊襚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9a 页
致襚
为铭
掘坎
陈服器
沐浴及设冰(陈具沐/浴图)
饭含
袭(饭含/袭图)
设冒
为铭
掘坎
陈服器
沐浴及设冰(陈具沐/浴图)
饭含
袭(饭含/袭图)
设冒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79b 页
埋鬊爪
设重
设燎
卷四十一 丧仪节四 初终下
唐以后初终礼
卷四十二 丧仪节五 小敛
陈小敛衣
陈奠具绖带(陈小敛/衣服图)
设重
设燎
卷四十一 丧仪节四 初终下
唐以后初终礼
卷四十二 丧仪节五 小敛
陈小敛衣
陈奠具绖带(陈小敛/衣服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0a 页
小敛(小敛/图)
冯尸
变麻
迁尸及拜宾
设小敛奠(小敛/奠图)
送宾
代哭
致襚
冯尸
变麻
迁尸及拜宾
设小敛奠(小敛/奠图)
送宾
代哭
致襚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0b 页
设烛
卷四十三 丧仪节六 大敛
陈衣
陈奠敛之具(陈大/敛图)
为殡具
陈鼎
彻小敛奠(彻小敛/奠图)
大敛
卷四十三 丧仪节六 大敛
陈衣
陈奠敛之具(陈大/敛图)
为殡具
陈鼎
彻小敛奠(彻小敛/奠图)
大敛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1a 页
盖棺涂殡(大敛/殡图)
设大敛奠(大敛/奠图)
送宾
就次
君视敛(君视士/大敛图)
卷四十四 丧仪节七
成服
拜君命及宾
设大敛奠(大敛/奠图)
送宾
就次
君视敛(君视士/大敛图)
卷四十四 丧仪节七
成服
拜君命及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1b 页
朝夕哭位(朝夕哭/位图)
彻大敛奠(彻大敛/奠图)
朝夕奠(朝夕/奠图)
朔月奠(朔月/奠图)
卷四十五 丧仪节八
筮宅
献椁材及明器
卜日(卜日/图)
彻大敛奠(彻大敛/奠图)
朝夕奠(朝夕/奠图)
朔月奠(朔月/奠图)
卷四十五 丧仪节八
筮宅
献椁材及明器
卜日(卜日/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2a 页
启殡
朝祖(启殡朝/祖之图)
载柩
陈器(载柩陈/器图)
设祖奠(迁柩祖/奠图)
赗赠(公赗图○宾/赗奠赙赠图)
设大遣奠(遣奠/图)
发引
朝祖(启殡朝/祖之图)
载柩
陈器(载柩陈/器图)
设祖奠(迁柩祖/奠图)
赗赠(公赗图○宾/赗奠赙赠图)
设大遣奠(遣奠/图)
发引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2b 页
下圹
卷四十六 丧仪节九
开元礼筮宅至掩圹祭后土
政和礼筮宅至葬祭后土
卷四十七 丧仪节十
书仪家礼明会典筮宅至葬
卷四十八 丧仪节十一
反哭(反哭于祖庙/遂适殡宫图)
卷四十六 丧仪节九
开元礼筮宅至掩圹祭后土
政和礼筮宅至葬祭后土
卷四十七 丧仪节十
书仪家礼明会典筮宅至葬
卷四十八 丧仪节十一
反哭(反哭于祖庙/遂适殡宫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3a 页
虞祭(虞祭陈牲及器图主门外门内堂上位图/ 设馔飨神图 人迎尸入九饭图)
(主人献祝佐食图/尸谡图 阳厌图) (主妇亚献图/无尸飨祭图)
再虞
三虞
卷四十九 丧仪节十二
卒哭(饯尸于/门外图)
祔
卷五十 丧仪节十三
(主人献祝佐食图/尸谡图 阳厌图) (主妇亚献图/无尸飨祭图)
再虞
三虞
卷四十九 丧仪节十二
卒哭(饯尸于/门外图)
祔
卷五十 丧仪节十三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3b 页
小祥
大祥
卷五十一 丧仪节十四
禫(附特牲/馈食礼)
(附/)期丧禫制
卷五十二 丧仪节十五
丧毕吉祭
忌日
大祥
卷五十一 丧仪节十四
禫(附特牲/馈食礼)
(附/)期丧禫制
卷五十二 丧仪节十五
丧毕吉祭
忌日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4a 页
生日之祭
(附/)人子生辰
卷五十三 丧仪节十六
丧主
摄主
立后
卷五十四 丧仪节十七
容体
(附/)人子生辰
卷五十三 丧仪节十六
丧主
摄主
立后
卷五十四 丧仪节十七
容体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4b 页
哭踊
饮食
言语
拜稽颡
卷五十五 丧仪节十八
庐室
丧次
丧位
饮食
言语
拜稽颡
卷五十五 丧仪节十八
庐室
丧次
丧位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5a 页
摈相
祝
卷五十六 丧仪节十九
神帛
神主
神坐
神像
卷五十七 丧仪节二十
祝
卷五十六 丧仪节十九
神帛
神主
神坐
神像
卷五十七 丧仪节二十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5b 页
老疾居丧
妇人居丧
童子居丧
三殇丧礼
卷五十八 丧仪节二十一
讣礼
吊礼
卷五十九 丧仪节二十二
妇人居丧
童子居丧
三殇丧礼
卷五十八 丧仪节二十一
讣礼
吊礼
卷五十九 丧仪节二十二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6a 页
临礼
奠礼
卷六十 丧仪节二十三
含礼
赗礼
襚礼
赙礼
卷六十一 丧仪节二十四
奠礼
卷六十 丧仪节二十三
含礼
赗礼
襚礼
赙礼
卷六十一 丧仪节二十四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6b 页
辍朝
去乐
会丧
护丧
册赠
赐葬
卷六十二 丧仪节二十五
名号
去乐
会丧
护丧
册赠
赐葬
卷六十二 丧仪节二十五
名号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7a 页
卷六十三 丧仪节二十六
讳
卷六十四 丧仪节二十七
谥
卷六十五 丧仪节二十八
诔
行状
书牍
讳
卷六十四 丧仪节二十七
谥
卷六十五 丧仪节二十八
诔
行状
书牍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7b 页
吊祭文
哀辞(招/附)
挽歌
卷六十六 丧仪节二十九 国恤一
顾命
嗣天子奠殡即位
新君谒庙
卷六十七 丧仪节三十 国恤二
哀辞(招/附)
挽歌
卷六十六 丧仪节二十九 国恤一
顾命
嗣天子奠殡即位
新君谒庙
卷六十七 丧仪节三十 国恤二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8a 页
周大丧仪
卷六十八 丧仪节三十一 国恤三
汉大丧仪
魏晋南北朝大丧仪
唐大丧仪
卷六十九 丧仪节三十二 国恤四
宋大丧仪
南宋大丧通仪上(太上皇皇/太后同)
卷六十八 丧仪节三十一 国恤三
汉大丧仪
魏晋南北朝大丧仪
唐大丧仪
卷六十九 丧仪节三十二 国恤四
宋大丧仪
南宋大丧通仪上(太上皇皇/太后同)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8b 页
卷七十 丧仪节三十三 国恤五
南宋大丧通仪下
卷七十一 丧仪节三十四 国恤六
明大丧仪
卷七十二 丧仪节三十五 国恤七
太皇太后皇太后丧仪上
卷七十三 丧仪节三十六 国恤八
太皇太后皇太后丧仪下
南宋大丧通仪下
卷七十一 丧仪节三十四 国恤六
明大丧仪
卷七十二 丧仪节三十五 国恤七
太皇太后皇太后丧仪上
卷七十三 丧仪节三十六 国恤八
太皇太后皇太后丧仪下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9a 页
卷七十四 丧仪节三十七 国恤九
皇后丧仪(附废后/丧仪)
卷七十五 丧仪节三十八 国恤十
皇妃丧仪(附未封/妃丧仪)
卷七十六 丧仪节三十九 国恤十一
皇太子丧仪
皇太子妃丧仪
亲王丧仪
皇后丧仪(附废后/丧仪)
卷七十五 丧仪节三十八 国恤十
皇妃丧仪(附未封/妃丧仪)
卷七十六 丧仪节三十九 国恤十一
皇太子丧仪
皇太子妃丧仪
亲王丧仪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89b 页
亲王丧通仪
亲王妃丧通仪
公主丧通仪
郡王丧通仪
卷七十七 丧仪节四十 国恤十二
外国吊丧
告哀外国及外国吊祭
(附/)蕃国举哀吊丧仪
亲王妃丧通仪
公主丧通仪
郡王丧通仪
卷七十七 丧仪节四十 国恤十二
外国吊丧
告哀外国及外国吊祭
(附/)蕃国举哀吊丧仪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0a 页
不伐丧
大丧废乐
后丧废乐
皇妃亲王公主皇亲丧废乐
卷七十八 丧仪节四十一 国恤十三
国忌
生忌
忌月
大丧废乐
后丧废乐
皇妃亲王公主皇亲丧废乐
卷七十八 丧仪节四十一 国恤十三
国忌
生忌
忌月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0b 页
神御
卷七十九 丧仪节四十二 国恤十四
天子为亲藩外戚制服临丧仪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为父母亲属制服临丧
仪
卷八十 丧仪节四十三 国恤十五
皇太子为亲藩外戚制服临丧仪
皇太子妃为父母亲属制服临丧仪
卷七十九 丧仪节四十二 国恤十四
天子为亲藩外戚制服临丧仪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为父母亲属制服临丧
仪
卷八十 丧仪节四十三 国恤十五
皇太子为亲藩外戚制服临丧仪
皇太子妃为父母亲属制服临丧仪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1a 页
天子敕使吊奠册赠亲藩外戚仪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遣使临吊亲藩外戚仪
皇太子遣使吊奠亲藩外戚仪
卷八十一 丧仪节四十四
通论
卷八十二 葬考一
葬次
葬法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遣使临吊亲藩外戚仪
皇太子遣使吊奠亲藩外戚仪
卷八十一 丧仪节四十四
通论
卷八十二 葬考一
葬次
葬法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1b 页
卷八十三 葬考二
合葬
修墓
葬不择地择日
卷八十四 葬考三
薄葬
裸葬
厚葬
合葬
修墓
葬不择地择日
卷八十四 葬考三
薄葬
裸葬
厚葬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2a 页
生圹
卷八十五 葬考四
归葬
客葬
招魂葬
分尸葬
殉葬
卷八十六 葬考五
卷八十五 葬考四
归葬
客葬
招魂葬
分尸葬
殉葬
卷八十六 葬考五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2b 页
衣冠葬
火葬
塔葬
义葬
会葬
祭墓
卷八十七 葬考六
杂志
火葬
塔葬
义葬
会葬
祭墓
卷八十七 葬考六
杂志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3a 页
通论
卷八十八 葬考七
山陵一
卷八十九 葬考八
山陵二
卷九十 葬考九
山陵三
卷九十一 葬考十
卷八十八 葬考七
山陵一
卷八十九 葬考八
山陵二
卷九十 葬考九
山陵三
卷九十一 葬考十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3b 页
山陵四
卷九十二 葬考十一
山陵五
卷九十三 葬考十二
山陵六
卷九十四 葬考十三
上陵
卷九十五 丧具一
卷九十二 葬考十一
山陵五
卷九十三 葬考十二
山陵六
卷九十四 葬考十三
上陵
卷九十五 丧具一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4a 页
掩(图/)
瑱
幎目
髺笄(图/)
布巾(图/)
冒(图/)
质(图/)
杀(图/)
瑱
幎目
髺笄(图/)
布巾(图/)
冒(图/)
质(图/)
杀(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4b 页
衾(图/)
紟(图/)
夷衾(图/)
绞(图/)
明衣(图/)
角枕
角柶(图/)
燕几(图/)
紟(图/)
夷衾(图/)
绞(图/)
明衣(图/)
角枕
角柶(图/)
燕几(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5a 页
握手(图/)
决(图/)
纩极(图/)
含贝(图/)
饭珠(图/)
玉柙
浴槃(图/)
夷槃(图/)
决(图/)
纩极(图/)
含贝(图/)
饭珠(图/)
玉柙
浴槃(图/)
夷槃(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5b 页
夷床(图/)
浴床(图/)
驵圭(图/)
重(图/)
明旌(图/)
魂帛
棺椁总
棺
浴床(图/)
驵圭(图/)
重(图/)
明旌(图/)
魂帛
棺椁总
棺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6a 页
桐棺
柏棺
梓棺
榖棺
樟棺
松棺
楸棺
榆棺
柏棺
梓棺
榖棺
樟棺
松棺
楸棺
榆棺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6b 页
杂木棺
瓦棺
石棺
玉棺
铜棺
革棺
朱棺
画棺
瓦棺
石棺
玉棺
铜棺
革棺
朱棺
画棺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7a 页
布漆山
椑(图/)
柩
榇
槥
里棺
鐕
东园温明秘器
椑(图/)
柩
榇
槥
里棺
鐕
东园温明秘器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7b 页
凶门柏历
卷九十六 丧具二
棺束
椁
木椁
苇椁
松椁
柏椁
卷九十六 丧具二
棺束
椁
木椁
苇椁
松椁
柏椁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8a 页
杂木椁
石椁
铜椁
裹椁
寿藏椁
棺饰
輁轴(图/)
龙輴(图/)
石椁
铜椁
裹椁
寿藏椁
棺饰
輁轴(图/)
龙輴(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8b 页
木车
素车
藻车
駹车
漆车
祥车
蜃车
輲车
素车
藻车
駹车
漆车
祥车
蜃车
輲车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9a 页
遣车(图/)
鸾车
皮车
革车
辒辌车
容车
鳖甲车
凤皇车
鸾车
皮车
革车
辒辌车
容车
鳖甲车
凤皇车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99b 页
开辙车
合辙车
买道车
送终车
輀
柳车(图/)
大升舆
大舆(图/)
合辙车
买道车
送终车
輀
柳车(图/)
大升舆
大舆(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0a 页
鹥辂
香舆
影舆
盖舆
钱舆
五谷舆
酒醢舆
衣物舆
香舆
影舆
盖舆
钱舆
五谷舆
酒醢舆
衣物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0b 页
庖牲舆
墙
帷
荒(图/)
池
振容
褚
纽
墙
帷
荒(图/)
池
振容
褚
纽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1a 页
齐
戴
鱼
翣(图/)
披
褕绞
幕
帟
戴
鱼
翣(图/)
披
褕绞
幕
帟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1b 页
布帏
珠节子
竹格
折(图/)
抗木(图/)
抗席(图/)
茵(图/)
引
珠节子
竹格
折(图/)
抗木(图/)
抗席(图/)
茵(图/)
引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2a 页
绋
拨
繂
功布(图/)
纛(图/)
鹅毛纛
旐
茅(图/)
拨
繂
功布(图/)
纛(图/)
鹅毛纛
旐
茅(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2b 页
纸幡
纸钱
纸房子
白鼓
方相(图/)
魌头
开路神
卷九十七 丧具三
纸钱
纸房子
白鼓
方相(图/)
魌头
开路神
卷九十七 丧具三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3a 页
明器
明弓矢
颂琴
熬筐(图/)
苞(图/)
苇苞(图/)
筲(图/)
瓮(图/)
明弓矢
颂琴
熬筐(图/)
苞(图/)
苇苞(图/)
筲(图/)
瓮(图/)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3b 页
甒(图/)
桁(图/)
瓦器
俑
桐人
刍灵
四神十二时
涂车
桁(图/)
瓦器
俑
桐人
刍灵
四神十二时
涂车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4a 页
茅马
木马
看果
赗方(图/)
遣策(图/)
衡
笼
荼
木马
看果
赗方(图/)
遣策(图/)
衡
笼
荼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4b 页
苇 蒲
蜃
棕榈褥
黄肠题凑
堲周
铁帐
铁盆 铁山
铜斗
蜃
棕榈褥
黄肠题凑
堲周
铁帐
铁盆 铁山
铜斗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5a 页
灰隔
卷九十八 丧具四
碑(图/)
便房
神道碑
先莹碑
御制碑
御书碑
卷九十八 丧具四
碑(图/)
便房
神道碑
先莹碑
御制碑
御书碑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5b 页
碑额
趺
碑阴
碣
志石
权厝志
归祔志
迁祔志
趺
碑阴
碣
志石
权厝志
归祔志
迁祔志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6a 页
志殡
坟记
墓记
圹记
墓砖文
墓砖记
穿中记
墓识
坟记
墓记
圹记
墓砖文
墓砖记
穿中记
墓识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6b 页
墓版
窆石
盖石
卷九十九 丧具五
墓铭
圹铭
埋铭
石椁铭
窆石
盖石
卷九十九 丧具五
墓铭
圹铭
埋铭
石椁铭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7a 页
石塔铭
墓表
殡表
石像
石函
石台
石室
石壁
墓表
殡表
石像
石函
石台
石室
石壁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7b 页
石祠
石柱
石阙
石笋
石镜
华表
瓴甓坛
劵台
石柱
石阙
石笋
石镜
华表
瓴甓坛
劵台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8a 页
墓图
学堂 绣堂
石刻画像礼器
石人
石兽
卷一百 丧具六
历代品式
本朝定制
学堂 绣堂
石刻画像礼器
石人
石兽
卷一百 丧具六
历代品式
本朝定制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8b 页
通论
卷一百一 变礼一
奔丧(闻丧/附)
卷一百二 变礼二
并有丧
卒于道
他国遭丧
卷一百三 变礼三
卷一百一 变礼一
奔丧(闻丧/附)
卷一百二 变礼二
并有丧
卒于道
他国遭丧
卷一百三 变礼三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9a 页
嫁娶遭丧
遭丧不祭
卷一百四 变礼四
丧不助祭(丧祭可/与附)
夫妇未昏服
卷一百五 变礼五
丧中冠子嫁女取妇(止备冠礼其昏/嫁详违礼条)
王侯初丧袭爵
遭丧不祭
卷一百四 变礼四
丧不助祭(丧祭可/与附)
夫妇未昏服
卷一百五 变礼五
丧中冠子嫁女取妇(止备冠礼其昏/嫁详违礼条)
王侯初丧袭爵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09b 页
皇妃受册遭丧
丧中上册宝
葬不以时
丧不相待
金革夺情
卷一百六 变礼六
改葬
父母不知存亡子行丧服
丧中上册宝
葬不以时
丧不相待
金革夺情
卷一百六 变礼六
改葬
父母不知存亡子行丧服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10a 页
卷一百七 变礼七
亲柩被焚重行丧礼
父母死亡失尸柩
墓毁改服
滴血验骨
后母子服前母
夫死受聘守志不再嫁
贡举遭国丧
亲柩被焚重行丧礼
父母死亡失尸柩
墓毁改服
滴血验骨
后母子服前母
夫死受聘守志不再嫁
贡举遭国丧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10b 页
卷一百八 丧制一
古制
选举制
职官制
武臣制
轻丧给假
丧禁
卷一百九 丧制二 变古
古制
选举制
职官制
武臣制
轻丧给假
丧禁
卷一百九 丧制二 变古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11a 页
周末相沿之失
汉文更制之失
历代夺情之失
卷一百十 丧制三
复古
卷一百十一 丧制四 守礼上
遵古服制
卷一百十二 丧制五 守礼下
汉文更制之失
历代夺情之失
卷一百十 丧制三
复古
卷一百十一 丧制四 守礼上
遵古服制
卷一百十二 丧制五 守礼下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11b 页
夺情不起
弹劾夺情
卷一百十三 丧制六 过于礼
不胜丧
过期
过毁
轻丧解官
不及礼(附/)
弹劾夺情
卷一百十三 丧制六 过于礼
不胜丧
过期
过毁
轻丧解官
不及礼(附/)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12a 页
卷一百十四 丧制七 违礼一
匿丧
丧中昏嫁
卷一百十五 丧制八 违礼二
居丧释服
丧中产子
停丧不葬
(附/)葬不即塞
匿丧
丧中昏嫁
卷一百十五 丧制八 违礼二
居丧释服
丧中产子
停丧不葬
(附/)葬不即塞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12b 页
丧中用乐
卷一百十六 丧制九 违礼三
丧中燕客
孝帛
异姓为后
合葬前夫
佛事
避煞
卷一百十六 丧制九 违礼三
丧中燕客
孝帛
异姓为后
合葬前夫
佛事
避煞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13a 页
卷一百十七
二氏礼
异俗礼上
卷一百十八
异俗礼下
卷一百十九
庙制上
卷一百二十
二氏礼
异俗礼上
卷一百十八
异俗礼下
卷一百十九
庙制上
卷一百二十
读礼通考 提要 第 113b 页
庙制下
读礼通考目录
读礼通考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