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719-05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内则衍义卷十三
            大学士傅以渐恭纂
  让之道
   崇谦退
 内则曰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能言
 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
 又曰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719-0530b.png
 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又曰凡女拜尚右手
 谨按设弧于门左左者天道所尊设帨于门右右者
 地道所尊必曰设者方男女之生其于弓矢丝帛有
 可用之道而未能有用之之实也古圣人重男女之
 生又重男女之别非特弧帨而已也其能言则唯与
 俞不同其小囊之盛帨巾者亦革与丝不同教之既
 严且按候而加谨焉男女之有别不于其情欲之将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719-0531a.png
 动也当七岁时即教以不同席不同食出入门户欲
 其行之让即席欲其坐之让饮食欲其食之让女拜
 尚右亦取法阴之义汉时尚行此礼内则以此句为
 终见一拜之间不可苟且以乱男女之群臣于是益
 信圣王之化天下必于其最早也教子婴孩在谨其
 始若侮詈父母殴击兄姊父母不加诃禁反笑而奖
 之彼既不辨好恶遂谓当然及其既长习已成性乃
 怒而禁之不可复制残忍悖逆无所不至此盖父母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719-0531b.png
 无深识远虑不能防微杜萌溺于小慈养成其恶也
易坤文言曰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
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谨按夫妇之造端可察乎天地是天地一大夫妇夫
 妇一小天地也易首乾即次之以坤乾主资始坤主
 资生天子文言畅发其理于六三之爻为之解曰阴
 有美德却不外露或从王事岂敢专擅地道如此妻
 道如此臣道亦如此试观地道博厚承天之气以为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719-0531c.png
 形因天之生而为养所以代上天之终而为臣为妻
 者所当法也
论语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
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
君夫人
 谨按名分者百物之防维也名分不正则无事不见
 其乖戾然而自谦乃守身之体故位愈隆而心愈下
 德日邵而礼日恭邦君之妻其体与君敌是承父母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719-0531d.png
 之命而六礼以聘之者也犹夫日之不可无月车之
 不可无辅所以翼赞君德保护君身惟夫人是赖君
 安得不称之曰夫人哉特夫人之自称则不可以夫
 人自居也称曰小童无知而已邦人则固因君之尊
 以为尊称之曰君夫人若夫人与他国通问候之礼
 其自谦之词曰寡德小君而已而异邦人称之亦曰
 君夫人是又因本国之尊以为尊矣人尊之而己究
 自处于谦此其所以为妇道也欤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719-0532a.png
仪礼士婚礼篇曰父送女命之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
命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庶母及门
内施鞶申之以父母之命命之曰敬恭听宗尔父母之
言夙夜无愆视诸衿鞶
 谨按柔顺之道教之于未嫁之前名分之严教之于
 既嫁之后而出门之际尤所当谨父命以敬而且戒
 母命以勉而加敬庶母等又申之以敬而恭听盖今
 日之父母即今日舅姑之法则异日之舅姑未必知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719-0532b.png
 今日父母之可恃谦退之不敢不崇也势也谦退之
 不忍不崇也情也谆谆数语父母之心百结父母之
 肠九回矣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古人信有为乎其
 言之哉见衿鞶如见父母欲其无忘施之结之之心
 耳真德秀曰夫之道在敬身以帅其妇妇之道在敬
 身以承其夫故父之醮子曰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勖
 帅以敬亲之送女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而夫妇之道尽于此矣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719-0532c.png
孔子曰妇人无专制之义有三从之道在家从父适
人从夫夫死从子无所敢自遂也教令不出闺门事在
馈食之间而已矣是故女及日乎闺门之内不百里而
奔丧事无擅为行无独成参知而后动可验而后言昼
不游庭夜行以火所以正妇德也
晏婴曰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夫和而义妻柔而正
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谨按妇道不敢倡专惟夫是从者终其身以从为主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719-0532d.png
 者也在家从父即讲习从夫之礼夫死从子正以完
 从夫之局故上事舅姑下和媵妾而后有当于夫之
 心动则拥蔽其面言则保傅从而诏之又何至有擅
 为独行之举哉严之以五不取复戒之以七去凛凛
 乎逆乱不顺是防也晏婴论礼君令臣共父慈子孝
 兄爱弟敬之下即重夫和妻柔姑慈妇听齐家之道
 居多且申之曰夫之于妻虽贵和乐必以义而帅其
 妻妻之于夫虽贵柔顺必以正而事其夫是二德贵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719-0533a.png
 于相济也至姑于妇则一于慈而从妇于姑则一于
 听而婉盖姑妇皆秉谦退之性姑且必谦退自崇也
 妇可不谦退是兢兢哉
曹世叔妻班氏名昭班彪女也博学高才帝数召入宫
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为大家永初中太后兄大将
军邓骘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昭因疏奏略曰
谦让之风德莫大焉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
邠孔子称为三让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世论语曰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719-0533b.png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又作女诫七篇以卑弱为第一
曰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齐告焉卧之
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
也齐告先君明当主继祭祀也三者盖女人之常道礼
法之典教矣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
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晚寝早作勿惮
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所作必成手迹整理是谓执
勤也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静自守无好戏笑洁齐酒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719-0533c.png
食以供祖宗是谓继祭祀也三者苟备而患名称之不
闻黜辱之在身未之见也三者苟失又何名称之可闻
黜辱之可远哉以敬慎为第三曰阴阳殊性男女异行
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彊为贵女以弱为美修
身莫若敬避彊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女之大礼也夫
敬非它持久之谓也夫顺非它宽裕之谓也持久者知
止足也宽裕者尚恭下也
 谨按女子之道必附丈夫以传故古来不见专书即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719-0533d.png
 内则一篇所载亦往往非女子所行之事刘向所著
 列女传且挂漏不伦则班昭女诫其要典矣观其疏
 奏丈夫且当重谦让何况女子夫女子之谦让不自
 今始自初生而已然矣男子载寝之床而女子载寝
 之地男子载弄之璋而女子载弄之瓦由是而种种
 谦逊不特非不当有即仪亦不敢恃为己有勤以将
 之法以束之冥其善恶藏其辱垢畏惧而勿弛整理
 而弗辞端清而弗斁仅可免黜辱而全其名称然敬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719-0534a.png
 慎之道尤加详焉刚柔秉之阴阳彊弱定于男女女
 子既以柔弱为主故敬则必顺自不开嫌隙于丈夫
 顺则必敬岂其乖常道于守身女子之道如此其难
 也昭之言曰鄙蒙先君馀泽赖女师典训执箕帚于
 曹氏四十馀载今男能自谋矣但伤诸女当适人而
 不渐于教不闻妇礼故临终作此诫以授之可见凡
 事必有家学必有师训乃无愧于为人焉尔
颜氏家训曰妇主中馈唯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719-0534b.png
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
辅佐君子劝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
 谨按内则所重止在敬顺而后世多以聪哲为贤内
 则所识止在衣服饮食而后世多以诗文为贵母怪
 乎侵丈夫之权预国家之政悍然不知其非也颜之
 推家训可取为今日闺门法
东汉光烈阴皇后新野人世祖闻其美纳焉及即位以
其赋性宽仁欲立为后后以郭有子辞不肯当封贵人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719-0534c.png
仁孝矜慈七岁失父虽数十年言及未尝不流涕帝每
叹息焉
 谨按建立太子上承宗庙下衍宗祊乃国家第一大
 事况光武开创方新所望后人之承继者必切阴后
 窥得此意以郭后有子愿立媵妾不敢当皇后之封
 其识见有足嘉者赋性宽仁其逮下有深恩矣至于
 父逝数十年言之辄流涕天怀中发情谊恳笃宜乎
 得光武之心盖汉统方绝而独力中兴痛念祖绪尤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719-0534d.png
 先立乎其大阴后心光武之心所以终得册立为后
 柔顺之有终如此哉
和熹邓皇后当阴后正位中宫时方为贵人衣有与皇
后同色者立解易若并见不敢正坐离坐行则偻身自
卑帝有问常逡巡后对帝每叹息曰修德之劳乃如是乎
立为皇后辞让者三然后即位手书表谢深陈德薄不
足以充小君之选
 谨按谦之为卦自卑而尊人系辞传曰谦尊而光则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719-0535a.png
 能尊人者人尊之邓后之承事阴后夙夜战兢动有
 法度即一衣服之同色者且不敢冒混而必别嫌明
 微德行摰矣意念深矣其大者在忧继嗣之不广恒
 垂涕叹息帝服其修德之劳后亦自嗟其竭诚尽心
 以事皇后也全传所载邓后美行多端大抵皆以柔
 道行之柔信妇人之盛事矣
汉顺烈梁皇后永建三年选入掖庭及以贵人立为皇
后少既聪惠深览前世得失虽以德进不敢有骄耑之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719-0535b.png
心每日月见适辄降服自求其愆
 谨按君之与后犹夫天之有日与月也故日变则君
 修其政治月变则后省其职事精诚所至上达于穹
 苍梁皇后谦冲之德本于天成即以德进尝翼翼焉
 不敢骄而自高循循也不敢专而自用也盖知柔顺
 之不可不求其笃实也即安常处顺原无所为矜高
 恣肆之地况上天之治乱靡常一身之休咎无定抑
 何必不朝乾而夕惕也哉一时如是终身如是柔顺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719-0535c.png
 利贞君子攸行梁后有焉
晋赵衰之妻文公之女也曰赵姬文公之为公子也避
居狄赵衰从狄人入其女叔隗季隗于公子公子纳季
隗以叔隗妻衰生盾焉及反国以赵姬妻之生原同屏
括姬请迎盾母于狄衰不敢姬曰不可夫得宠而弃旧
非义安新而忘故无恩与人勤于危难富贵而不顾无
礼失此三者其何以使人虽妾亦无以侍巾栉矣诗曰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君其迎之衰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719-0535d.png
许诺乃迎叔隗与盾来以叔隗为内子身亲下之以盾
贤请立以为后使三子下之
 谨按人之处世全本于识识所见者小则一物且分
 彼此况在亲疏骨肉之间识所见者大则一生可以
 居人之后视人所生之子宛如己子而恬然义命自
 安矣赵姬因其子而念其母已难且迎叔隗而已下
 之复以盾为贤请立为后而使三子下之也总之天
 将兴晋有重耳之主即有赵衰等之臣其家又有此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719-0536a.png
 贤内助言则卓硕心则谦退其阅历世故有伟识以
 处此矣
 让之道
  和妯娌
内则曰适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妇虽贵富不敢以贵富
入宗子之家虽众车徒舍于外以寡约入
又曰舅没则姑老冢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于姑介
妇请于冢妇舅姑使冢妇勿怠不友无礼于介妇舅姑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719-0536b.png
若使介妇毋敢敌耦于冢妇不敢并行不敢并命不敢
并坐
 谨按妯娌不序齿以夫之序为序冢妇承宗庙尤加
 重焉者家道之传代必先于冢妇也适子冢妇既重
 宗子宗妇尤重往来之礼无日不笃适子庶子祇事
 大宗车徒众多亦必停止于外而以寡约相见也知
 宗子宗妇之重自知冢妇之为重姑虽年高持家全
 恃冢妇然祭祀宾客之大事必请于姑而后行岂敢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719-0536c.png
 自专介妇则必请于冢妇犹之乎不敢自专也舅姑
 之使冢妇虽有勤劳不敢懈倦众妇无礼则冢妇不
 友介妇又何得敌耦于冢妇哉虽有勤劳不敢恃此
 而与冢妇相抗非惟任事不敢抗即并行并命并坐
 槩乎不敢规制既严自不开乖盭之端而和妯娌之
 道得矣
东汉明德马皇后年十四岁选入太子宫承事光烈皇
后旁接同列礼敬饬备上下安之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719-0536d.png
和熹邓皇后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
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接抚同列常克己以下之虽
宫人𨽻役皆加恩借帝深嘉焉
 谨按妯娌之礼多行于卿士庶人天子诸侯之家则
 接见希少而非礼无从以生然旁接同列即妯娌之
 类必敬以谨之于内礼以防之于外始能上下宴安
 明德马后和熹邓后当初入宫闱之时上事太后即
 能与同列共相钦式岂非贤后之懿行乎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719-0537a.png
晋王祥弟览母朱氏遇祥无道览年数岁见祥被楚挞
辄涕泣抱持至于成童每谏其母朱又虐使祥妻览妻
亦趋而供之朱患之乃止
崔孝芬兄弟孝义慈厚弟孝炜等奉孝芬尽恭顺之礼
坐食进退孝芬不命则不敢也鸡鸣而起且温颜色一
钱尺帛不入私房吉凶有须聚对分给诸妇亦相亲爱
有无共之
 谨按五伦之中不及师弟师弟之道由朋友推而较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719-0537b.png
 朋友则加严九族之中不列妯娌妯娌之道由兄弟
 推而较兄弟则加辨嫂叔不亲授受礼有明文嫂姑
 亟需笃好女诫不惮详言之至于列女传多不及妯
 娌惟晋史有王祥王览崔孝芬崔孝炜二事一则代
 受勤渠一则互相亲爱可谓和矣可以得处妯娌之
 道矣
顾之推家训曰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
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者而已矣自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719-0537c.png
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也不
可不笃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
右挈前襟后𥚑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
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
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
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
圆盖必不合矣唯友娣深致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焉
柳开曰显考治家孝且严旦望弟妇等拜堂下毕即上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719-0537d.png
手低面听我显考训诫曰人皆兄弟无不义者尽因娶
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端渐渍日闻偏爱私藏以致
背戾分门割户患若贼雠皆汝妇人所作男子刚赐者
几人能不为妇人言所惑吾见多矣若等宁有是耶退
则惴惴不敢出一语为不孝事所以开辈赖此得全其
家云
 谨按古人云家难而天下易治天下用法治家用情
 法过则流于刻用情过则流于摇惑夫妇各成其家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719-0538a.png
 故其言易听妯娌各有其好故其衅易开初发于不
 及觉继成于有偏信所许在暧昧则亲友不能代剖
 其是非含怨在隐曲则日久更生其猜忌且或以难
 明之心迹触境而生疑又或以偏重之情势瞻顾而
 生畏疑则交好之心不坚畏则搆斗之手愈毒颜之
 推柳开所言何其痛而切直而婉然窃疑妯娌之美
 多不传于经史妯娌之恶亦不传于经史美寻常事
 恶无可指之事也是以其权全在丈夫张公艺九世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719-0538b.png
 同居唐高宗幸其宅问所以能睦族之道公艺书忍
 字百馀以进忍则乖气不生乖气不生则妻言不动
 自相友相助而不相争矣隋牛宏有弟弼醉射杀宏
 驾车牛妻迎谓宏曰叔射杀牛宏无所怪直曰作脯
 妻又曰叔射杀牛大是异事宏曰已知此其齐家有
 道而妯娌自调然在女子则当以女诫家训为兢兢
 也
唐张孟仁妻郑妙安其弟张仲义妻徐妙圆共处一室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719-0538c.png
纺绩寸丝不入私房有所馈俱纳于姑临用则请取之
不问孰为己物徐富不骄郑贫不謟郑归宁则徐乳其
子徐归亦然太平间表其门曰二难以为妯娌师法
昌化章氏兄弟俱未有子其兄抱育族人一子未几自
举一子弟曰兄既有子盍以所抱与我兄以告妻妻犹
在蓐乃曰未得子而抱之方得子而弃之其谓义何且
新生安可保也弟请不已兄妻曰必不得已宁以吾新
生者与之弟不敢当兄妻竟与之后二子皆成立长曰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719-0538d.png
翊次曰诩翊子樵槱诩子铸鉴皆相继登科睦姻之报
如此
 谨按妯娌之难雍和者有二一则家资之厚薄一则
 子女之亲疏若郑氏徐氏之互乳其子而女工绝不
 分其为谁兄妻弟妻之互抚其侄宁舍其子而竟不
 以为异岂非天性之最良者乎
辽耶律努妻萧氏小字意辛国舅驸马都尉陶苏干之
女母呼图公主意辛美姿容年二十始适努事亲睦族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719-0539a.png
以孝谨闻尝与娣姒会争言魇魅以取夫宠意辛曰魇
魅不若礼法众问其故意辛曰修己以洁奉长以敬事
夫以柔抚下以宽母使君子见其轻易此之为礼法自
然取重于夫以魇魅获宠独不愧于心乎娣姒服其言
耶律术者妻萧氏小字鄂尔本国舅贝勒之女性端悫
有容色自幼与他女异年十八归术者待娣姒谨裕贞
婉娣姒推尊之
 谨按此辽史中娣姒之贤者意辛以礼法自持不特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719-0539b.png
 足以破魇魅之术妒心忌心偏憎偏好之心无所不
 化能化娣姒乃能和娣姒讹里自幼即与人迥别而
 娣姒之间又复谨而不溢裕而不迫贞而不挠婉而
 不戆和之曲尽其情娣姒安得不众共推尊之也
明颜荗猷迪吉录曰人家不和多因妇女以言激怒其
夫而嫌隙遂开于同类盖妇女所见不广不远故轻于
割恩而易于修怨于是有亲兄子侄至死不相往来者
有无子而不肯以犹子为后有多子而不肯与其兄弟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719-0539c.png
者有为小姑则谮嫂于母为嫂妗则谮姑于夫者其事
多端不可槩述不知我既入丈夫之家同榖同穴生子生
孙长与此家传世无极则丈夫之亲皆我之亲也和睦
致祥乃我之吉事福庆也我之所以待舅姑即儿妇之
所以待我我之所以待妯娌即我众儿妇之所以相待
终日亲厚岂不快乐
 谨按此论最为痛切妇女所当谛听故采为和妯娌
 之要道焉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719-0539d.png
 让之道
  睦宗族
女诫曰妇人之得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己也舅姑之爱
已由叔妹之誉己也由此言之我臧否毁誉一由叔妹
皆知叔妹之心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
且夫妹者体敌而分尊恩疏而义亲若叔媛谦顺之人
则能依义以笃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
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于父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719-0540a.png
母若夫蠢愚之人于叔则托名以自高于妹则因宠以
骄盈骄盈既施何和之有恩义既乖何誉之臻是以美
隐而过宣姑忿夫愠毁訾布于中外耻辱集于厥身进增
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斯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
也可不慎哉然则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谦则
德之柄顺则妇之行凡斯二者足以和矣诗云在彼无
恶在此无射斯之谓也
 谨按诗桃夭之篇曰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言近而夫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719-0540b.png
 之弟妹远而夫之亲族无不咸宜也然必由近而及
 远未有近先乖疏而远能和洽者故女诫深言叔妹之
 心不可失而著其所以失之之故则曰骄盈示其所
 以得之之由则曰谦顺骄盈则无往而或宜谦顺则
 无往而不宜凡敦睦宗族之道皆备于此矣
晋公司马昭王夫人曲尽孝道谦恭接下进嫔御以礼
及晋代魏尊为皇太后能敦睦九族言必典礼浸润之
谮皆不得行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719-0540c.png
金睿宗贞懿李皇后敦睦亲族周给贫乏宗室甚敬之
显宗孝懿皇后图克坦氏惇睦九族恩纪皆洽
 谨按九族由一本而分士大夫以下其族有亲疏之
 殊而无上下之分至帝王之家则分悬而体严矣况
 正位宫壸养尊处优于九族不尤迥绝乎乃晋之王
 太后金之李后图克坦后皆以敦睦亲族著于史册自
 古立国安邦未有不资懿亲之夹辅者贤后妃以睦
 族赞其主裨益岂浅鲜哉若夫推恩有等得心有道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719-0540d.png
 是在审乎至当而已
晋郑袤妻曹氏鲁国薛人也袤娶为继室事舅姑甚孝
躬纺绩之勤以充奉养至于叔妹群娣之间尽其礼节
咸得欢心及袤为司空其子默等又显朝列时人称其
荣贵曹氏深惧盛满每默等升进辄忧形于色食无重
味服浣濯之衣袤等所获禄秩曹氏必班散亲姻务令
周给家无馀资
宋陈堂前者汉州雒县王氏女节操行义为乡人所敬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719-0541a.png
但呼曰堂前犹私家尊其母也堂前年十八归同郡陈
安节岁馀夫卒仅有一子舅姑无生事堂前敛泣告曰
人之有子在奉亲充家尔今已无可奈何妇愿尽孝如
子在日舅姑曰若然吾子不亡矣既葬其夫事亲治家
有法舅姑安之子日亲年稍长延名儒训导既冠入太
学年三十卒二孙曰纲曰缓咸笃学有闻初堂前归陈
夫之妹尚幼堂前教育之及笄以厚礼嫁遣舅姑亡妺
求分财产堂前尽遗室中所有无吝色不五年妹所得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719-0541b.png
财为夫所罄乃归悔堂前为买田置屋抚育诸甥无异
己子亲族有贫窭不能自存者收养婚嫁至三四十人
里有故家甘氏贫而质其季女于酒家堂前出金赎之
俾有归子孙尊其遗训五世同居并以孝友儒业著闻
乾道九年诏旌表其门闾
 谨按睦宗族之道非特和恊无间而已盖必加以恩
 惠周其穷乏而后敦睦有其实焉世之富且贵者多
 拥厚资自奉若起艰难而致饶裕益吝惜不好施矣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719-0541c.png
  晋曹氏夫子俱显所得禄秩必班散亲姻至家无馀
  资宋陈氏以嫠妇辛苦治家而能赡无餍之夫妹亲
  族贫者收养婚嫁甚众一则居易骄之势不自养而
  以养人一则当至难之遇能自立而又能立人考其
  行事岂非可传可法哉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719-0541d.png
 
 
 
 
 
 
 
御定内则衍义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