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30299b 页
卷二 第 1a 页 0074-048.png
梓潼帝君化书卷之二腾八
   感生第二十一
 神识君山岁月遥洞天深邃绝尘嚣
 偶嗟涕泣无从出已觉悲魂不可招
 夺舍投胎缘未足拖泥带水恨难消
 玉壶不肯藏春住漏泄阳和见柳条
予在君山久矣一日春水初生湖口有大舟
舣岸刲羊酾酒呼号而祭者甚罄哀婉清切
予闻之不觉情感迫而听之一妇年三十馀
体有金光三酹而祝曰良人不幸得罪于君
卷二 第 1b 页 0074-049.png
远窜南荒死于瘴疠家乡万里旅榇言归日
月不居行将卒哭重念家无兼侍堂有二亲
有子在腹未形兆眹若山川神灵察我夫君
以忠获罪怜我姑嫜暮景无依今临蓐有期
为垂阴祐使得一男子以续张氏则妾之性
命虽不保犹无憾焉予在云路中不胜其悲
涕泗从出忽身堕妇怀懵然无觉久之闻人
语曰是儿是儿予开目视之身在浴盆中盖
已生矣
   奉先第二十二
卷二 第 2a 页 0074-050.png
 厉王监谤众心离先子忠言履祸机
 流彘早知将易位逆鳞悔不听防微
 录孤圣泽曾无间美谥英魂更有辉
 径陟谏垣承世职人言有子可传衣
皇考讳无忌归葬河朔母黄氏慈祥明辩笃
于教训凡乳哺偃息寤歌之次必以诗书言
语诱习邻儿与予嬉戏则以泥土缯帛结束
设像以为古人称扬故事或为君臣朝会或
为父予告戒或为师徒训励或为朋友接陪
每事指陈俾予晓习世故十岁使就外学名
卷二 第 2b 页 0074-051.png
予曰忠嗣追先志也既长而冠王父平子宇
予曰仲母氏严三加之礼西序答拜因泣谓
予曰尔父曩事厉王为保氏掌谏王恶而王
性多忌耻闻其过谏者必诛久之至于监谤
罪死者众道路相语以目人不堪命百姓离
怨乃以疏告王愿王改行除诽谤之令以通
下情王不听于是流于番禺既而不禄天下
冤之今王仁政诏先朝臣子死以非辜者咸
录其后汝其往哉予乃诣京师登肺石以自
明有诏追复皇考官谥之曰献法曰忠必告
卷二 第 3a 页 0074-052.png
上曰献仍以予为保氏奉先臣之职宣王之
时也
   孝友第二十三
 长兄不幸身无后同气由来本一枝
 母氏悲伤情有感楙阳立继理为宜
 北堂既慰慈亲念幽壤终为死者知
 丧礼尽于王父母扬名孝友显当时
予兄允思不幸早世弗及见之予年既壮有
二子长曰然明次曰楙阳楙阳早惠见怜于
曾大父长至之前夕家庙祭奠予母哭之哀
卷二 第 3b 页 0074-053.png
言亡兄绝世予请以楙阳继之俾承其后以
慰母心王母赵氏八十而终王父以哀废食
奠亦不起予以孙承子服斩衰三年哀毁尽
礼闻予中外时以孝友称予宇而不名
   沔水第二十四
 猗欤吉甫气飘飘勋望才猷冠圣朝
 经武纬文心固美征西伐北地方遥
 镐京飞语兴谗谤沔水声诗托讽谣
 君宰相欢功烈盛赖予忠谏息言妖
王有贤臣尹吉甫文武兼资缙绅所慕国家
卷二 第 4a 页 0074-054.png
中更版荡四夷交侵及王即位北伐西征以
复文武之境吉甫任专钺之命惟予与王居
吉甫居多大略而忽细故王之左右多不悦
者于是谗谮迭兴王亦未免于疑方其在京
有飞语闻上予为多方解释意犹未明予为
歌沔水之什王听之洎吉甫归功烈既成君
宰胶固中兴之绩视少康高宗为优焉
   白驹第二十五
 圣虑忧勤既有初一朝德色沮嘉谟
 贤才遁去嗟黄发诗什形容咏白驹
卷二 第 4b 页 0074-055.png
 束帛自兹通下国群英俄复集东都
 皇家招隐兴王化良自忠言劝用儒
王以大业克济普覃异恩升予为大夫于时
四方无虞玉心少怠一日师氏韦仲将诛章
方上天威肃震寘韦于理于是道德之士老
成之人有翻然而去者予心忧焉乃作白驹
之诗以为讥刺劝王留意贤才宽容受谏使
在位者无去志已去者冀其来归隐迹者期
于愿仕诗闻于上上意感焉于是诏告在外
责躬悔过复韦之职束帛弓旌日遣无虚未
卷二 第 5a 页 0074-056.png
几清议归美士风蔼盛天下复见成康之化

   举雠第二十六
 先君饮恨在黄泉在礼雠家不共天
 已死风成无所及后人温叔乃为贤
 只知所举惟才日岂忆无辜被谮年
 上亦昭情知此事何妨中外任喧传
先人之死盖出于南风成之谮朝之所悉知
终天之痛予亦未忘风成死久矣有子名温

卷二 第 5b 页 0074-057.png
叔有才而贤尝以国子隶业于韦师氏予以
问韦谓予曰风成之子好学无厌语言可法
容止可则当今贵游子弟中未有也天道难
知不意风成青蝇之行有子如此盖瞽鲧生
舜禹之比他日必为大器予虽有不共戴天
之隙而闻其善行心尝悦之予既升大夫保
氏阙人诏许举所知以自代予荐温叔王听
之卒善其职
   恤孤第二十七
 寿夭前途不易知仲将方艾遽倾危
 一身永逝嗟无及五女皆孤益可悲
卷二 第 6a 页 0074-058.png
 纳采问名如父在执羔奠雁及婚期
 死生不变论交日泉下幽魂亦展眉
师氏韦仲将与予为联事相知且久一日官
车夙驾出于虎门仲将欲有所陈既前而却
忽偃于地卫士掖而起之盖已奄奄矣归而
告殂韦氏无子唯女五人长者以寡而归宗
次者及笄而未聘幼者已十五韦以忤于王
暴卒禁中既无恤典五女何依予为备礼而
嫁三人其二幼者寄养于司谏高之量家俟
其长也纳为然明楙阳之妇
卷二 第 6b 页 0074-059.png
   慈训第二十八
 守志当年正妙龄期颐耳目尚惺惺
 缘深不惑旁门法心著常持内观经
 花落花开根永在月圆月缺体空灵
 临终切切垂慈训證位仙阶达杳冥
母氏早年守寡享寿百岁而视听不衰盖由
平日常持内观经䌷绎意义晚有所得一日
予方朝退趋而过庭呼予而坐两孙侍立喟
然叹息曰吾与汝因缘相际得为母子汝且
华颠吾老可知矣我念人之在世生灭无定
卷二 第 7a 页 0074-060.png
暂来还去如亏盈月如开谢花今世之生乃
前世之死前若无死今何以生今身之死不
明后日之生岂保若解知身是妄直须谨守
真常但能性定命坚所谓旷劫不坏有功行
者超升上境无恶业者不失人身忍于梦幻
之中莫结冤雠之果吾将永逝勿用深悲临
别之言切须专听语毕俨然隐几而逝后再
以童女得道乃生天上是为妙慧真人
   尽忠第二十九
 夺哀变礼从王事为感君恩念旧臣
卷二 第 7b 页 0074-061.png
 切谏区区还不听忠怀历历竟虚陈
 青宫本乏元良德白首羞为谄媚人
 尽节龙泉吾不恨尚忧周道寖沉湮
予有齐衰之忧上旨夺情辞者再三不得已
而从事礼之变也王即位之久倦于政事一
一勋旧如尹吉甫召穆公南仲方叔或以病
废或以物故惟予为老臣上初以宫涅为太
子予力谏之不能移其爱卒立之及王弃社
稷嗣王亲政淫酗暴虐予又谏之王以予恃
先朝之旧且憾前疏怒形于色予乞骸家居
卷二 第 8a 页 0074-062.png
一日有使赐酒予拜受之饮毕有后命子虽
尽忠于国初不以一死乱吾之真然尚忧周
道不有失文武之基绪尔
  栖真第三十
再出头来事俞多几回欢笑几悲歌
忠诚忧国嗟无及直语逢嗔可奈何
远望松楸增白发悔贪禄廪受丹科
雪山一境非尘世来此栖真得也么
子生于斯世而坚守古道既有言而不用又
玃罪焉魂无所归情犹不巳哭于宫闱者三
卷二 第 8b 页 0074-063.png
日王闻之以予为妖乃命庭氏率其属以弓
矢望声而射之予无身矣射予何为于是望
故家而腼甚辞王国以远游一意西方历岷
峨背井络蜀之西陲有山名飞越予以先世
生于吴会与越为邻俯面察之名同俗异又
望西极一山高广殆百馀里盛暑之时积雪
凝寒非尘境也山神白辉曰此名雪山往昔
多宝如来修行于此八年得道又西极真人
久住于此因而證果大夫仙风禀然曷留于
此予听而止焉无几帝有旨以予为雪山大
卷二 第 9a 页 0074-064.png

   山王第三十一
 北达京镐千馀里西望岷峨万点山
 荣辱已抛罗纲外是非不到水云间
 力誎白虎遗星石匣锁青龙莹月环
 南面称王朝百里有烦帝旨为重颁
子方留雪山面被大仙之命旋有旨以蜀门
旺化乃反鹤驭面来东北见万峰青单绝境
可爱久之山神公无长等五人来谒子曰某
等识𨽻千斯近见真官神锋峻严目有光芒
卷二 第 9b 页 0074-065.png
声欬之音震响严谷岂天人乎此间自武王
伐纣微卢彭濮诸国之长佐蜀君主大军北
向寔经于此逮今三百馀年路僻人稀未有
贵显者来真官势焰如此幸示其来予告之
实山神曰某等亦厌人间游于斯者也此山
𨽻蜀帝所治名之曰剑岭其势北距终南西
接岷峨南通邛徕东挹巴蜀广裹周币殆千
馀里此山为要地也自山王白峰圭托孕为
蜀王太子且百年矣居未有五真官既圣人
之裔清明在躬积德累行忠孝全莭神游于
卷二 第 10a 页 0074-066.png
此行藏有数宜少休焉兼剑岭之下近有白
额大兽千馀岁矣负此山隅以人为食真官
既尝为天子大臣则山川之神皆尝所治者
又玉音来此自可号召群灵呼吸变化役遣
幽阴驱除此虎亦助天好生之事也予信之
乃矫宣帝旨召集千里之内山川鬼神咸来
听命谓之曰帝有玉旨以白虎害人命吾为
此山王董尔众灵诛灭之用命者世享血食
否则天有威刑众曰唯谨听令予乃仰观周
览现相变化自见身与山等拔一孤竹叱化
卷二 第 10b 页 0074-067.png
长剑屏翳号风雨师清道挥刃一呼响振山
谷虎亦怒气成云目光出电跳梁反复吾身
当之众力并前毙于刃下又于血污中获一
圆石状如坠星公元长识之曰此虎威也予
佩之百神摄畏功成因奏帝先陈矫诏之愆
次及均功之语帝因以予为蜀北门山王
   刑赏第三十二
 幽明政治虽殊异平直存心理则同
 孙涤衔冤堪雪耻宜肩力孝未酬功
 严刑不恤笞鱼背保奏终期彻帝聪
卷二 第 11a 页 0074-068.png
 小大神灵皆敬畏清明天地荡皇风
予既即真为诸山之王凡所部山川水旱丰
凶妖祥功过皆得预闻而平治之青黎山神
高鱼生部民孙涤女方婚之夕鱼生悦慕因
拘其魂而乱之为邻封白池龙神所察予觇
之与女俱讯既伏其辜归其魂女乃苏鞭鱼
生背三百黜其职山下有故孝子吴宜肩尝
为父疾刺血写楞伽经四卷寿终五年未有
所受予为保奏以代鱼生帝报曰可自是小
大之神咸知敬仰焉
卷二 第 11b 页 0074-069.png
   存褒第三十三
 褒侯以女媚幽王王宠褒兮坏纪纲
 黜子屏妻天所厌诛良虐善鬼为殃
 岳灵迁怒情虽快褒国平民理可伤
 奏达上穹符允报遗黎仁寿遂延长
幽王始娶申侯之女为后贤而有子宜臼嫡
且长仁孝之风见于岐嶷及褒侯以姒进遂
宠姒而疏后寻以姒有子乃废申后以姒代
之姒生子王名之曰伯服意谓伯者上无长
也服者天下咸服也于是逐宜臼立伯服为

卷二 第 12a 页 0074-070.png
太子大臣谏者九人悉族之秽闻于上帝俾
西岳为孽以警于王山川鬼神从而不宁三
川皆震山摧水壅势皆逆流岳神者盖白帝
白拓矩之降灵也从而迁怒移檄汉沔褒斜
山神欲埋褒邑褒与蜀接境予讶其太甚即
上奏言褒侯固不足恤国人何辜请赦之有
旨言金天之神擅檄所治薄责之褒邑之民
免于埋压厥后犬戎代周弃汉沔褒邑之地
于蜀皆帝意也
   回风第三十四
卷二 第 12b 页 0074-071.png
 恶人行恶自招凶孝子严亲意不同
 为食成雠情已甚回风反火势方雄
 满怀侠气犹能吐刮面狂飙讶自攻
 留与世人为鉴戒要知聪直现神通
剑岭之南民李辕孝于母薄暮有客投之辕
方烹鸡具食客以为相馆喜形色言少顷食
至乃脱粟饭也客不举匕辕曰家有老母病
起思肉适之司晨不及供客矣客赧然扬袂
而起曰汝以予为未尝食肉耶不揖而出夜
阑上风纵火以烬其居时方岁寒草木黄落
卷二 第 13a 页 0074-072.png
烟焰蓬勃势不可向辕负母而出向天呼号
吾适游其上大不平之因吹气成风使虐焰
自反客执燧犹在手燎其眉鬓欲走而迷颠
仆火中仅脱其命讯之则曰某侠士蒲光度
也今夏缘都人士女浣花嬉游有友因醉而
触良家为人所辱滨死某以解纷之故投入
水中几欲不救诉于有司于是亡命周流半
载昨实馁甚心怨于子方爇草时如有人叱
之火及子家而为风所雠今即死矣不作无
名鬼因告之语毕而殂
卷二 第 13b 页 0074-073.png
   明冤第三十五
 须知人命重于山莫把疑刑作等闲
 毛氏丧身尤未雪良能滥死岂容还
 腾魂附体明冤狱执贼求情伏巨奸
 义敏一言其利博享人血食免惭颜
踰剑之北三百里龟山之下民何志清有男
无方娶鱼山侯釜之女逾年釜得疾势急女
告于姑请以归宁许之与其夫偕往至中途
记忆奁箧中有黄银耳珰二垂欲持以随备
父急难行速而忘之欲归以复取则日西矣
卷二 第 14a 页 0074-074.png
俄无方之弟良能踵后而呼携耳珰至曰婆
有不豫遣我呼兄且令附嫂所忘之物兄嫂
至姻家则兄可先归婆已颙望矣无方曰弟
与嫂行吾将归以省母氏无方既别移时侯
氏悔曰妾家不十里可到无劳叔相从也良
能信之遽与嫂别既还而夜深翌日侯讶其
女已约而来迟遣人逆于路乃见女死而无
首釜疾革而亡其家告于所治何氏以幼子
而鞠之月馀狱成良能自诬别兄之后逼嫂
以非礼不从而杀之其首不存殆为虎豹食
卷二 第 14b 页 0074-075.png
之矣将就戮良能怨泣龟山之神义敏来告
予察之得实盖有强贼牛资妻毛氏有所忤
资路逢侯劫而逼之取侯之衣与毛相易毛
与侯年相若也枭毛之首携侯以归予为追
毛之魂附资之体藉资之口吐毛之词自陈
而得实资赴于理女归于侯良能免焉
   苴邑第三十六
 合灵最贵莫过人不易修持得此身
 既会胞胎当爱护却缘衣食使沉沦
 伊予幼幼情何异天地生生本自均
卷二 第 15a 页 0074-076.png
 从此一方风俗变刈兰凶衅免伤神
剑北里里折而东之两舍之馀有邑曰苴饶
地济人贫编户有子甲则蓄之乙则或否至
于丙丁则不举矣盖啬于衣食以便目前而
不恤其后也张千十富室也租其田而食者
八十馀家授田之日即有约旧有男子力能
耕穫者留之厥后所生断不容留率以为常
千十有二子长者有废疾不任事次子三岁
有痫医卜巫禁皆不能治祷邑之神公孙掌
十日不解掌告于予请救之予从焉询其所
卷二 第 15b 页 0074-077.png
以致殃之由盖前后租民不举之子四十有
奇冥漠无归共为崇焉予梦其妻李氏且言
之故李氏虽言之千十不悔予乃遣功曹荀
明传予之言使幼子言之曰弃人之子犹吾
子也爱汝之子犹他子也汝贪人之力恶人
之冗食以耗其谷今四十馀命迫于汝子行
旦死矣千十自怨自艾叩头出血请命于予
予为戒之使改其行千十从之其子乃安自
是一邑之人重惜人命生齿渐蕃矣
   拯溺第三十七
卷二 第 16a 页 0074-078.png
 秋雨霖霪久不休三江相合势同流
 镜潭壅溢深无极城雉倾摧急可忧
 白马遗黎诚善俗黄高仁政乃贤侯
 柏坚一喝波涛息谁谓惊湍敢败舟
白马之邑有民八百馀所都当三江之口秋
雨霖霪三月不止东北二谷与江俱涨咽于
灵嵓峡口卒不能泄波涛泓浸居民昏垫有
鱼腹之忧邑神柏坚来告曰白马小邑旧为
民属今附庸于蜀邑侯黄高仁而爱人乃者
天作霖雨害其粢盛三江环合邑人之命不
卷二 第 16b 页 0074-079.png
保予以封疆所治与坚俱行既至则水势壅
溢比常十倍民人扰扰若蚁移穴城雉所存
十有五六幼者携持而不达老者弃置而待
毙于心闵焉于是以柏坚传帝旨敕水润下
俾安故流今所谓喝河神者是也自是一邑
之人数千之命免于沉溺之患矣
   雨谷第三十八
 人言阴德如何种举事先存为众心
 许氏赈饥将竭产罗家闭粜不容针
 积而能散天之道富乃成贫鬼所侵
卷二 第 17a 页 0074-080.png
 一死一荣端有谓苍苍造化意何深
巴西大邑富者百有一二贫者力作度日蜀
帝初立岁大荒歉帝虽奉养菲薄勤心为民
而德馨未著馀殃未衰巴西之民死于阻饥
者尤甚邑有富农罗密闭粜而义士许容竭
产赈贫来者无穷力不能继终日炷香祈天
请祐邑灵和来孙以告予奏上帝有旨取罗
密所蓄之谷凡五千斛雨之予乃敕喻风师
发罗之屋谷随风旋自空而雨各以色聚遍
于郊衢一邑之人无不饱饫罗之蓄藏一日
卷二 第 17b 页 0074-081.png
而尽邑人感许之惠往往酬还幸罗之灾从
而称快蜀帝以容为邑佐密闻之自缢
   曲雨第三十九
 苴郊之北巴江西中有龙山险可跻
 民质素来全孝敬岁荒久已望云霓
 曲施嘉泽成秋实免使遗黎病夏畦
 自此迁居来者众老人扶掖幼提携
苴邑之北巴江之西有龙山焉龙山之下所
居民三百户许蚕帝之初全蜀亢旱邑神苏
公长不忍遗黎死于岁凶引咎自责曰臣所
卷二 第 18a 页 0074-082.png
部民少壮力作老者休息非不孝也征徭不
惮未尝敢怨非不忠也春耕夏种冬祭天地
非不敬也视田之美昼以方隅许为粢盛既
有所收不敢先尝非不顺也有民忠孝敬顺
如此而旱暵为灾曾不我遗是臣之罪也吾
为达天听有命许地祇自理予乃并苴饶之
工借巴江之水曲施雨泽三日而止一万有
秋邑人名乡曰嘉泽他居有迁来者渐众矣
   殒贼第四十
 孝妇劬劳为养姑水清一志念元夫
卷二 第 18b 页 0074-083.png
 铅华不御从人讶针指为生乃自娱
 礼葬哀深方复祭愚民白昼辄穿窬
 不惟正节蒙神祐兼示贪残被鬼诛
汉水之源孝妇曰杨靓中衣冠之后也适寒
士雍有章有章早世靓中矢言不复他适及
囊箧罄空家无兼侍姑老且病媒妁日至靓
中曰人之所慕色与财尔妾家贫素方丁大
祸今好逑之心不已意者以妾年齿未衰气
血尚盛身无恶疾唯此为逑尔妾岂忍弃临
年之姑忘结发之夫革面而事他人乎针指
卷二 第 19a 页 0074-084.png
小巧素所不污为人缝缉浣濯粗以自给妾
与姑老甚不得已则待姑百年改卜未晚也
乃自断发丧面不御铅华以妇功自给如此
六年姑死礼葬之三日复祭里人助者百数
有贼乘其出踰垣启钥尽携所藏靓中未知
也家有土地白致一与邑里正神康潮生欲
治之适会予来褒中就以此报予遣阴兵三
十人执贼于市举扬所窃历告于人曰此节
妇杨氏之物也当还之已而举手向口自啮
十指尽而死
卷二 第 19b 页 0074-085.png
   北郭第四十一
 人之嗣续贵非轻只在心田种果成
 欲速区区还是拙招尤累累岂能平
 栽培卉木姑为喻周恤孤穷俾用情
 贡子承家号神保乃知报应自分明
蜀都北郭民王尚忠富而无子行年四十心
忧而计速广求妾媵终无所出又取本宗之
子以为继绍然资性险急妾媵小不如意则
鞭笞之转易之养子有违教训则复逐之用
心愈急为计愈疏岁月因循行将半百于是
卷二 第 20a 页 0074-086.png
大设供具延请群望觋祝巫歌月馀不已予
因化一居士语之曰栽植桃李既培壅之又
灌溉之日月未久剔其枝叶以冀速长复移
其处加以粪壤时令未至拨其根荄视其坚
否见其种植枝叶润茂又复取之弃其旧土
又复移易用心过勤终不成实可谓智乎曰
不可予曰汝之求嗣何以异此吾今劝汝宁
汝心身改汝前行宽人之力容人之过婢妾
可蓄者留之不可者嫁之宗人子既舍所生
呼汝为父坚汝初志略其细故汝室有子勿
卷二 第 20b 页 0074-087.png
萌弃心脱人之死济人之急周人之穷恤人
之孤一志行此听命于天若此三年当有善
报语毕而隐形不见尚忠信之以为神告厥
后嫁婢一十三人所养二子皆为娶妇指授
别业使为久计葬贫人父母五十馀丧成贫
男女八十馀婚三年之内果获贵嗣名曰神
保长而克家焉
   返火第四十二
 兄弟从来本一支如何邻壤便相窥
 苴侯邀利情难测蜀主淳宗自不疑
卷二 第 21a 页 0074-088.png
 烈焰亘天方可畏雄风刮面返遭危
 空中明语垂端的始信神祇不可欺
蜀王鱼凫有弟葭萌封之于苴是为苴侯久
之苴遣使求贿蜀王不应于是遣人焚蜀府
库火势孔炽予闻之命风师返火明言苴之
无道须臾苴之行人皆死于火自是苴蜀交
攻者三年竟不胜蜀
   平苴第四十三
 苴侯立国号葭萌不念鱼凫是弟兄
 戈甲相侵民横死封疆密迩气虚争
卷二 第 21b 页 0074-089.png
 更因信使谈形势现出神兵示重轻
 葭邑一朝心伏义免教涂炭及黎氓
苴蜀既交恶干戈相争者久矣蜀王厌之遣
庄苏议平苴侯不听庄苏因言蜀之兵众手
指西隅予因现神兵而警之苴疑其袭己遂
乞盟焉使者言之于王王为予立庙于都之

   费丁第四十四
 生前直道虽罹祸身后遗灵耻括囊
 君宠五丁忘武备予方三狄抗封章
卷二 第 22a 页 0074-090.png
 只知运土增妃墓不信谈兵拒敌疆
 谓我妖言何足较从而毁庙又奚伤
武都山棈化为女子色美而艳蜀中所无有
闻于王开明尚王见而悦之纳以为妃无几
物故王念之不已筑墓使高以示不忘武都
长人费氏五丁从而媚王以大力故负武都
山士增垒之不日墓与山齐王名之曰武楷
山谓妃死而怀土也既而王亲信之宠用之
日侍左右曾不暂舍王亦多力恃勇既得五
丁自谓空拳可以格戈戟奔走可以敌车骑
卷二 第 22b 页 0074-091.png
于是不修边备至撤亭障罢烽燧予既为之
神享其血食且彊秦接境虑有不测乃化一
文士自称北都张生叩阍上书其略曰臣闻
专德者昌专力者亡昔者尧舜禹汤之治天
下在廷之臣姓氏昭然未有以力为专者但
匹夫之勇不可以为恃绝人之伎不足以威
敌飞廉恶来无救于商辛羿射奡舟竟死于
非命近世三狄长大多力卒加诛剿今边隅
费氏昆弟五人初无道德以力为任王以其
身相长大而贤之乃不修武备臣以谓费氏
卷二 第 23a 页 0074-092.png
之力一可当十以至百人为敌力无施矣若
以置诸台皂列为仆御俾其裸股肱执射驭
奔走从事则可若以为折冲邻国则不可要
其所比不过赤白长狄三者之如也臣愿谨
先王之庆基严彊秦之边备无以匹夫之勇
而弛三军之令王不悦曰汝谏吾谨武备而
诮吾养材士是欲猎而废鹰警贼而废犬也
予力辩之时五丁在前怙王之宠欲来见辱
予乃隐而不见五丁以予为妖又曰此殆北
郭张仲子也于是毁予庙貌予亦不较焉
卷二 第 23b 页 0074-093.png
   石牛第四十五
 巴蜀相攻蜀富强秦人贪蜀巧思量
 非干孝惠兴谋善自是开明用意荒
 砻石为牛山下立镕金作粪尾边藏
 好财不听忠臣谏凿路兴兵致后殃
周室寖微诸侯互相侵伐巴蜀交隙秦与蜀
邻惠王用司马错计启谋吞蜀而蜀道险甚
行兵无路乃于秦蜀之境镌石为牛形制既
大置于草中又镕黄金为饼置之尾下如此
者五所阴使人伺之月馀金饼为人取去旋
卷二 第 24a 页 0074-094.png
复置之所取既频蜀王知之使人临莅之数
月得金千馀斤乃命五丁开凿险路兴兵五
千率挽石牛以归方发兵日予复化形为儒
者以仲弓子长为名诣阙请见予乃上疏言
开路非便获金非利王笑谓予曰天不爱道
地不爱宝吾以社稷之灵石牛黄金自入吾
境黄金至宝也可以富国可以强兵可以宽
民先生疑邻国之诈诚过计焉岂有捐金数
千而设诈乎先生少迟之石牛行旦至矣予
仰天而呼潸然出涕王以予为不祥左右掖
卷二 第 24b 页 0074-095.png
予出予从而隐焉
   五妇第四十六
 秦人贪蜀志并吞险路开成入蜀门
 尚恐石牛彰诈计更将宗女许新婚
 不思大国难为偶将谓诚心有所存
 逆耳固知辞枉费忍持缄默负君恩
石牛既归秦王曰此用之开路则可矣若牛
归而无金则吾计败矣乃复遣人与蜀约婚
曰秦与蜀邻亲仁而善邻理之常也吾有宗
女五人请嫁蜀王王其纳之蜀王大悦予闻
卷二 第 25a 页 0074-096.png
之叹曰彼强国也此物奚宜至哉王乃遣五
丁迎秦女于境上王方日备千乘候于北郊
以伺音容予乃于卫士中现儒生相自陈上
疏谏之王怒曰汝非北郭多口张仲子乎谗
言见侮者三矣敕左右兵之予乃现忿怒之
相卫士惊溃予获免焉
   显灵第四十七
 忠怀不忍奏侵蜀力谏吾君反被嫌
 怒相本期邻敌畏大身俄为玉音潜
 路迂七曲行方彻山压群灵命尽歼
卷二 第 25b 页 0074-097.png
 从此一隅知敬仰剑南声势已炎炎
五丁既迎秦女以归蜀人万众小大欢悦盖
昧于祸机以非为是以吊为庆众人之常见
也予乃于剑岭之阳化大身相横截于路意
谓秦女畏骇可以回辕秦蜀之人观者骇异
武于譊譊中听有玉音若曰天之所废不可
以兴蜀王是也天之所兴不可以废奏王是
也子诚忠矣如天命何予乃收缩会五丁识
之曰此必吾北郭神张仲子也予将搏而食
之万众呼声震动山川五丁逐予予乃经山
卷二 第 26a 页 0074-098.png
腹行路成七曲将入洞穴为丁所及持予甚
急予不得已化身百倍任其摇拽寻以首穿
山顶回光反顾以震荡之山随身动五丁与
秦女俱至嵓下山摧势迅于是五丁五妇皆
陆沉焉尔后蜀并于秦吾亦无憾
   大丹第四十八
 老氏中原厌甲兵西升甘作化胡行
 云间车骑排千里所在神祇送十程
 杀命心公冤自释吞丹志一体斯轻
 乾方不是潜身处却住坤隅慰众情
卷二 第 26b 页 0074-099.png
予以蜀亡社稷变置百灵废祀血食无归神
游崆峒聊以休息忽云衢中旌幢车骑过者
三日山灵相谓曰景象如此殆有圣贤经过
已而老氏将左右二真人自东而西予列拜
于西岳所部诸地祇中西岳有令诸地祇皆
拜送十程予在翼护数一日请问恳于老氏
真陈往昔在蜀功过老氏曰大道之行天下
为公尔既公于心三谏于蜀尔之功也五丁
五妇虽死于汝以公存心亦非过也既有功
于蜀今国号虽秦而井邑仍蜀也尔宜永享
卷二 第 27a 页 0074-100.png
蜀祀以慰斯民乃命徐甲取囊中药一粒授
予曰此大丹也汝宜饵之大者与道合真丹
者与心为一尔后五通具足非汝夙昔之比
中原扰扰吾甚厌之今将入西域行化三百
年后西方之教法盛行当来中国尔宜信之
予敬受焉
   巴都第四十九
 大凡临事莫欺心心镜才昏祸即侵
 巧计受珠誇倖械厉声决狱逞胸襟
 鞭笞二百难轻恕受痛三旬可自斟
卷二 第 27b 页 0074-101.png
 庙貌焚修非所望秖将直道报知音
奏既并蜀使张仪虏巴王而取其地因以巴
都为郡久之巴都守相伊庭仪以太守疾摄
事郡民张威家奴万真投井而死狱威月馀
威不任箠楚诬服曰实威杀而投之盖万真
先有所犯威尝挞之不三日真窃其赀欲逃
他所为威所觉真臆度不免乃自尽其命实
非威杀之也狱成威之子闻之以大珠百枚
遣人献于庭仪庭仪谓用事者曰汝医者别
日但以小箧作风药来虽在客前无忸怩也
卷二 第 28a 页 0074-102.png
其家甚喜至日候门献之庭仪适会客十馀
方具酒肴医者至旦延之坐末酒三行医起
以献药为言伊受之方入中霤旋悔之曰事
有不明恐招谤议命出之封提如故伊复命
医者开箧取药犹恐事泄分献众客翌日以
威之款伏辜卒陷大辟威之子行哭于市仰
天呼冤曰还有神灵察此冤抑否予见之夜
迎庭仪及威之父子医者魂爽诉之得情庭
仪曰珠实某取之箧中之药乃素所备者珠
方入而易之既受其珠复畏太守知之故不
卷二 第 28b 页 0074-103.png
敢易其款予命鞭庭仪背二百明日所讯之
人寤言皆同方共讶之俄闻庭仪疽发于背
号呼月馀乃死威之家为予立庙一郡之人
从而见敬
   婆娑第五十
 人之生子要尊亲自幼劬劳育汝身
 冒姓固知羞所问所生宁可弃其贫
 官中被罚情难忍梦里遭笞痛亦均
 一旦冤人成父子乡邦风俗可还淳
巴蜀二郡之境有山曰婆娑山神辕安行来
卷二 第 29a 页 0074-104.png
至巴郡渝水之上见予曰某之所治居民勤
而信孝于祖祢敬于鬼神事无大小占之龟
筮云吉乃敢行焉山王尝总蜀神今巴蜀黔
汉列为四郡秦人视之一槩为蜀某之所治
王曷临之予以非公事不欲轻往一日安行
又至曰某之治有民周符本袁氏子某之族
也去车从袁俗省之也符之生日时皆恶乃
祖忌之命勿举其父平叔不忍弃乳养于外
三岁正旦拜诸孙中翁乃大怒诟其子曰汝
欲以此命凶之子杀我耶平叔提携而出适
卷二 第 29b 页 0074-105.png
友人周宁之相遇于途且告之故宁之曰我
未有后人今请养之他日吾室有所出则还
君之姓平叔与之自后周日益富袁以家祸
连绵贫甚及周有子而前约不复讲矣宁之
既亡平叔时往访符或告之急则亦相济至
于数四平叔私许以为符实己子且尝念我
乘间为符言其始末会符之弟来适闻平叔
之语叱平叔出明日投牒于官以平叔之言
不直笞之平叔炷香于顶以告于安行且言
子敢笞父安行知其详念非符本心未有所
卷二 第 30a 页 0074-106.png
裁王为决之予乃与安行偕往夜梦于符见
己之初生及王父不举之语及乃亲乳养之
事梦未毕哭而起欲自决又以形于公牍牵
制于弟隐忍间予复梦中责其不即听从笞
之百下符既觉达旦不寐明日拜于袁氏之
门谓平叔曰符不早悟为大人遗体令神来
见责挞我几死今悔矣且周氏自有子可承
祭祀符已不愿预其家产唯吾父之从乡人
知之以符为贤周之子筮乃分家贳与符任
其归宗袁之夫妇老且有托焉
卷二 第 30b 页 0074-107.png
梓潼帝君化书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