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30245b 页
卷二 第 1a 页 0072-108.png
易象图说外篇卷中云九
    清江后学张理仲纯述
卦爻(一)





   右四象八卦六位之图
 传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
卷二 第 1b 页 0072-109.png
 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
 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
 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故易六位而成章右图天之阴阳分而为
 乾兑离震地之柔刚分而为坤艮炊巽合
 两仪四象八卦为六位上下左右相交乾
 下交坤巽上交震离下交坎艮上交兑而
 人当其气交之中禀天地四象八卦之气
 以成形而理亦赋焉头圆居上得之乾腹
 虚有容得之坤股肱动作得之震巽离目
卷二 第 2a 页 0072-110.png
 主视坎耳善听兑口能言艮鼻处嘿(目口/阳也)
 (得人之气故动耳鼻/阴也得地之气故静)所谓得是气而为是
 形也知效天之阳于卦为坎(水主/知)仁效天
 之阴于卦为艮(山主/仁)礼法地之柔于卦为
 离(火主/礼)义法地之刚于卦为兑(金主/义)所谓
 得是理而为是性也夫既有是形具是理
 亦不能无是欲目之于色耳之于声口之
 于味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欲动情胜
 爱恶相攻而吉凶生于是圣人顺性命之
 理作易教人以崇其德以广其业仰观日
卷二 第 2b 页 0072-111.png
 月星辰之象寒暑画夜之变俯察山川草
 木之形水火土石之化雨露风霆游气纷
 扰肖翘飞走庶物流形上下往来升降否
 泰由是恊之以五纪正之以五事若易书
 诗春秋礼乐者圣人之所以弥纶天地之
 道而参赞化育者也
卦爻(二)



卷二 第 3a 页 0072-112.png



   右四象八卦六节之图
 夫四时之气由乾坤阖辟动静阴阳升降
 消息使之然也久至阴极生阳夏呈阳极
 生阴乾坤阴阳之合也秋分阴之中坤之
 闾春分阳之中乾之辟冬夏二至阴阳合
 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按图而观义斯可
 见是故揆之卦画验之天时以冬至前后
卷二 第 3b 页 0072-113.png
 各三十日为一节(小雪至/大寒)春分前六十日
 为一节(大众至/春分)后六十日为一节(春分呈/小满)
 夏至前后各三十日为一节(小满至/大暑)秋分
 前六十日为一节(大暑至/秋分)后六十日为一
 节(秋分至/小雪)六六凡三百有六十日外卦巽
 温乾热震凉坤寒天地四时之正气也中
 央坎离艮兑四卦配为雨旸燠寒风天地
 四时之游气也游气纷扰参差不齐五者
 来备各以其时则百榖用成庶草蕃庑休
 徵类应极备极无则百榖用不成咎徵变
卷二 第 4a 页 0072-114.png
 见唯圣人在位致中和以成其位育之功
 则五事修两天人应感之几微矣
 内经四应天之气动而不息寒暑燥湿风
 火天之阴阳也人以三阴三阳上奉之应
 地之气静而守位人以五脏六腑下应之
 五运流行则有太过不及之差六气升降
 则有逆从胜复之变所谓静而守位者常
 为每岁之主气一曰地气又曰本气凡一
 气所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大寒至春分
 厥阴风木为初之气风气流行万物发生
卷二 第 4b 页 0072-115.png
 春分呈小满少阴君火为二之气云云
卦爻(三)






   右四象八卦六体之图
 易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斯理也成
卷二 第 5a 页 0072-116.png
 之在人故人受天地阴阳五行之气以成
 形火抵一身同乎天地此图背阳腹阴头
 圆象奇窍阴象偶身半以上同乎天身半
 以下同乎地督脉阳脉也起于下极之俞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冲脉阴脉
 也起于气冲并少阴之经侠齐上行至胸
 中而散故右象自巽中爻至乾上爻象尻
 至顶督脉之行也自震中爻至坤下爻象
 胸至少腹冲脉之道也内经言背为阳阳
 中之阳心也(离为/心大)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卷二 第 5b 页 0072-117.png
 (兑为/肺金)心肺居上其位高离兑之象也腹为
 阴阴中之阴肾也(坎为/肾水)腹为阴阴中之阳
 肝也(艮反震/为肝木)肾肝居下其位畀坎艮之象
 也脾者中州阴中之至阴故其位居中此
 皆阴阳表里内外相输应故以应天之阴
 阳也三焦有各无形谒道诸气灵枢经云
 上焦如雾溉灌诸经中焦如沤腐熟水榖
 下焦如渎膀胱潴水夫人能顺五气以摄
 生和五味以泰身明五性以全德循五常
 以行道则能参赞而成位育之功夫然谓
卷二 第 6a 页 0072-118.png
 之践形故曰人也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
 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子程子曰世之
 人务穷天地万象之理不知反之一身五
 脏六腑毛发筋骨之所存鲜或知之善学
 者取诸身而巳自一身以观天地此其义
 也
卦爻(四)



卷二 第 6b 页 0072-119.png





   右四象八卦六脉之图
 右图暑热燥三气通乎天从火也湿寒风
 三气通乎地从水也暑者阳之盛乾也(乾/为)
 (大赤火/之色也)热者火之化离也燥者阳之变震
 也(震为决燥/燥之为也)湿者阴之盛坤也寒者水之
 化坎也风者阴之变巽也心肺包络在上
卷二 第 7a 页 0072-120.png
 属手经自午至亥六阴生于上从上而走
 下肝脾肾在下属足经自子至巳六阳生
 于下从下而走上上以候外浮以候气下
 以候内沉以候血而诊法大要可知矣
 夫寒暑燥湿风火天之六气也辛甘咸淡
 酸苦地之六味也手足三阴三阳人之六
 脉也人禀天地冲和之气受五行生化之
 形阴阳刚柔萃于一身通上下而为三才
 生气根于中命曰神机六气和于外六味
 养于内起居有时食饮有节然后能致其
卷二 第 7b 页 0072-121.png
 和而宅神气以为机发之主故身安而无
 病由夫利害牵乎外情欲耗其中然后六
 气六味始得以挠之而病主焉寒湿阴也
 寒伤荣病于下足经先受之热火阳也热
 伤气病于上手经先受之风为阴之阳善
 行而数变风胜肝肝主筋故拳挛而抽掣
 者风之为也燥为阳之阴善敛而收缩燥
 胜肺肺主皮毛故枯涩而皱裂者燥之为
 也气皆以味胜治之之法上者涌之下者
 泄之中者和解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
卷二 第 8a 页 0072-122.png
 实不虚以经取之此其大法也其详则黄
 帝之书备矣今录此者以见易之无不通
 也
卦爻(五)





   右四象八卦六经之图
卷二 第 8b 页 0072-123.png
 汉翼奉闻之师曰天地设位悬日月布星
 辰分阴阳定四时列五行以视圣人名之
 曰道圣人见道然后知王治之象故画州
 土建君臣立律历陈成败以视贤者名之
 曰经贤者见经然后知人道知务则诗书
 易春秋礼乐是也是故圣人作乐以象天
 制礼以配地乐由阳来礼由阴作礼乐者
 天之阴阳也易书诗春秋四时也四时和
 于上四教行于国而礼乐兴矣(邵子易起/三皇春也)
 (书起五帝夏也诗起三/王秋也春秋五伯冬也)予闻之清碧杜先
卷二 第 9a 页 0072-124.png
 生曰易著礼乐之原书记礼乐之盛诗通
 礼乐之变春秋救礼乐之坏六经之道明
 而尺人之道备矣是故易以道阴阳书以
 明政事诗以咏性情春秋以谨善恶律历
 卜筮考验推测易之馀也词赋颂赞歌谣
 讽剌诗之流也诏诰表章论议志疏书之
 裔也傅述纪载表志书题春秋之末也虽
 五运迭兴复有善作岂有能越是四者哉
 故夫崇礼尚乐居仁由义者先王之教也
 反常易道索隐行怪者异端之害也是故
卷二 第 9b 页 0072-125.png
 六经之教行则异端之害息三代盛世圣
 王之道明当是时岂有异端之害由夫经
 学晦而邪说诡行乃得骎骎乎其间鸣呼
 学者其可不务其本而肆为纷纷之辩学
  之弗明为可叹也
卦爻六




卷二 第 10a 页 0072-126.png


   右四象八卦六律之图
 豫之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
 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者王者功成治定三
 纲正九畴叙百姓和洽乃作乐以宣八风
 之气(立春艮为条风亦云融风春分震为/明庶风亦云谷风立夏巽为清明风)
 (夏至离为景风亦云凯风立秋坤为凉风/秋分兑为阊阖风空冬乾为不周风冬至)
 (坎为广/莫风)以类万物之情天地之气感而太
 和气至之应不爽时刻故造律之法先定
卷二 第 10b 页 0072-127.png
 中声以立其本以次递互损益相生终于
 十二而得三统之义焉天开于子子为天
 统积阳为天阳数始于一䆒于九九者阳
 之用故黄钟之律营长九寸三分损一下
 生林钟未未者丑之冲也地辟于丑丑为
 地统积阴为地阴数始于二中于六六者
 阴之用故林钟之律营长六寸三分益一
 上生太簇寅人生于寅寅为人统人者阴
 阳之交参于三合于八故太簇之律营长
 八寸八者伏羲氏之所以画八卦顺天地
卷二 第 11a 页 0072-128.png
 通神明者也三统相通三正迭用阳律娶
 妻阴律生子六律六同历辰十二还相为
 宫而其义为无穷矣(周官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黄)
 (钟大簇姑洗蕤宾夷斲无射阳声也大吕/应钟南吕林钟小吕夹钟阴声也盖日月)
 (会于十二次而右转圣人制六同以象之/斗柄运于十二辰而左旋圣人制六律以)
 (象之六律阳也左旋以合阴六同阴也右/转以合阳同位者象夫妇异位者象子母)
 (本乎乾爻者为六律本乎坤爻者为六同/六律左旋而生同同为同位所以象夫妇)
 (六同右转而生律为异位所以象子毋间/八而生所以象八卦旋之为官所以象三)
 (才)阳道常饶自子至巳阳之道也其管皆
 长阴道常乏子午至亥阴之行也其管皆
卷二 第 11b 页 0072-129.png
 短由是节之以五声长者声下短者声高
 下者重浊而舒迟高者轻清而剽疾宫为
 君君者主也居中以畅四方唱始施生为
 四声纲故声中于宫触于角祉于徵章于
 商宇于羽(和平沉厚粗大而下者宫声也/劲凝明违从上而下归于中者)
 (啇声也圆长通彻中平而正者角声也抑/扬流利从下而上归于中正者徵声也喓)
 (喓而远彻细小而高者羽声也传曰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
 (好义闻角音使人侧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宫/无)
 (为以覆物君之象也商有为而通物臣之/象也角善触而难驭民之象也徵出无而)
卷二 第 12a 页 0072-130.png
 (验有事之象也羽因时而翕张物之象也/宫为君足以御臣商为臣足以治民角为)
 (民足以兴事徵为事足以成物/羽为物足以致用北其序也)本之以五
 行(金木水/火土)揆之以五则(规矩权/𢖍绳)正之以五
 事(貌言视/听思)播之以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经之以
 八卦而天施地化人事之纪备矣故夫黄
 钟之长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
 丈为引分寸尺丈引五度审而长短定以
 之审量则黄钟之管九寸其中容秬黍千
 二百粒以为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
 为斗十斗为斛龠合升斗斛五量审而多
卷二 第 12b 页 0072-131.png
 少均以之平𢖍则黄钟所容千二百黍其
 重十二铢两龠则二十四铢(八卦二/十四爻)为一
 两十六两为一斤(三百八十四铢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十斤为一钧(万有一千五百二十铢二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
 四钧为石铢两斤钧石五权谨而轻重平
 矣故律者顺乎天地本乎阴阳应乎人伦
 原乎情性风之以德感之以乐故民莫不
 同一而天下化成矣(乐书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钟五行)
 (之秀性五常之德其化之也不过以五声/之和达五常之性而巳故闻宫音斯达诚)
 (实之心以为性闻徵音斯达恭敬之心而/为礼闻商音斯达羞恶之心而为义间羽)
卷二 第 13a 页 0072-132.png
 (音斯达是非之心而为智闻角音斯达恻/隐之心而为仁夫如是则乐行而伦清外)
 (则耳目聪明内则血气和平移风易佫天/下皆宁矣)
卦爻(七)






   右四象八卦六典之图
卷二 第 13b 页 0072-133.png
 右周礼六官象天地四时其属三百六十
 当期之日以应周天三百六十度书曰唐
 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
 牧侯伯盖自颛顼以来命南正重司天北
 正黎司地号曰羲和唐尧受之命羲和钦
 若昊天敬授民时使复旧职而掌天地之
 事又分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使主四时
 为六𡖥之任舜摄百揆改地官为司徒秋
 官为士冬宫为司空春官为秩宗而殷制
 天子之五官则又有司马司寇之名至周
卷二 第 14a 页 0072-134.png
 成王参考殷制作周礼分天地四时之职
 天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地官司
 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春官宗伯掌邦
 礼治神人和上下夏官司马掌邦政统六
 师平邦国秋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
 乱冬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六卿
 分职各率其属阜成兆民周于百事立太师
 太传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寅亮天
 地不以一职名官盖以象天地之阴阳运
卷二 第 14b 页 0072-135.png
 行四时周衰官失百度废弛战国兵争各
 有变易逮呈强泰不师古始罢侯置守立
 丞相御史大尉之名自汉以来因仍不革
 官制紊乱政出多门事无统纪夫五地之
 有四时百官之有六职天下万事备尽于
 此若纲之在网裘之挈领虽百世不可易
 矣后之人君稽古正名舍周官何以哉
卦爻(八)


卷二 第 15a 页 0072-136.png




   右四象八卦六师之图
 传曰师众也众必有所比北而伍两卒旅
 师军之名立焉天子六师大国三军其奇
 正变合率皆本乎易象至汉相诸葛武侯
 得之演而为八阵天地风云则后天四维
 之象也龙虎鸟蛇则后天四正之象也正
卷二 第 15b 页 0072-137.png
 以立经奇以合变奇正相生首尾相应圆
 者辐凑方若棋布藏于九地之下静而翕
 也动于九天之上动而辟也周流无滞同
 乎水安重不挠类乎山强毅刚果则兑金
 之义威断严明则离火之情迅若雷奋发
 之神也猋若风飞运之速也凡是八者将所
 宜闻握奇文曰四为正四为奇馀奇为握
 机(阵数有九中心零者大将握之四面八/向皆取准焉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前)
 (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
 人为伍五伍为队(数起于五终于八盖五/者伍法而八则阵法也)
卷二 第 16a 页 0072-138.png
 小成八队中成六十四队大成五百一十
 二队(周军制五人为伍五伍为两而四两/为卒则百人也于是五之而小成五)
 (百人为旅又五之而中成二千五百人为/师又五之而大成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
 (盖以五而三因之也八阵则五人为伍五/伍为队八之而小成二百人又八之而中)
 (成一千六百人又八之而大成一万二千/八百人则以八而三因之也孙子曰治众)
 (如治寡分数是也分/数明而多多益办矣)所握之机各当其八
 之一(机中权也如户之枢密/运于中而不见其迹)故八而实九
 大将中居八方环列九经九纬以大包小
 止为营行为阵鸟南蛇北龙东虎西天地
 风云列于四维四方为正四隅为奇奇正
卷二 第 16b 页 0072-139.png
 相生而变化不穷矣


易象图说外篇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