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a 页 WYG0602-02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五十三
  知府直隶州知州等官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a 页 WYG0602-0219a.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a 页 WYG0602-0219c.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a 页 WYG0602-0220a.png
  知府直隶州知州等官
 国朝官制
各府知府(从四/品)奉天一人直隶山东福建湖北广东各
十人陜西七人江苏安徽各八人山西河南甘肃湖南
各九人浙江广西四川各十一人江西贵州各十三人
云南十四人
  掌一府之政统辖属县宣理风化平其赋役听其
  狱讼以教养百姓凡阖府属吏皆总领而稽覈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b 页 WYG0602-0220b.png
 国初定制每府设知府一人顺治十八年江南分省
  康熙二年陜西分省三年湖广分省各以其府分
  隶之嗣后各府互有建置裁并员额亦因之增减
  焉又初制知府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从四品
同知(正五/品)奉天一人直隶二十四人江苏二十三人浙
江十五人安徽贵州各七人山东十二人陜西六人山
西江西各十一人河南甘肃广西各八人福建湖北广
东四川各十人湖南九人云南十三人通判(正六/品)奉天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5a 页 WYG0602-0220c.png
一人直隶安徽湖北各八人江苏十六人山东河南各
十一人山西浙江江西湖南各十人陜西三人甘肃广西
云南贵州各六人福建广东各七人四川九人
  同知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清军理事抚苗水
  利诸务通判分掌粮运督捕水利理事诸务各量
  地置员以佐知府之政治其有兼理民事直隶于
  各省者其职如各府各直隶州之制而品级则同
 国初每府置同知通判或一二人或三四人不等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5b 页 WYG0602-0220d.png
  后酌量繁简因时裁设又初各府设有推官专掌
  谳狱之事康熙六年裁
各府经历(正八品同知/经历品级同)奉天一人直隶湖北湖南广西
各十人江苏六人安徽河南广东各八人山东山西甘
肃福建各九人陜西四人浙江云南各十一人江西四
川贵州各十一人各府知事(正九/品)江苏三人浙江一人
广西二人云南五人各府照磨(从九品同知/照磨品级同)江苏五人
安徽河南各一人陜西浙江各四人甘肃贵州各二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6a 页 WYG0602-0221a.png
江西十二人四川十人各府司狱(从九品同知通/判司狱品级同)直隶
四人江苏安徽河南陜西四川贵州各一人山东十人
山西广西各三人浙江湖北各六人福建广东各八人
湖南二人云南五人各府宣课司大使(从九/品)江苏三人
各府税课司大使(从九/品)浙江四人广东一人各府仓大
使(从九/品)直隶二人山西陜西各一人各府检校(未入/流)
苏三人各府库大使(未入/流)山西一人各府茶引批验所
大使(未入/流)江苏一人各府长官司吏目(未入/流)贵州三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6b 页 WYG0602-0221b.png
  各府经历照磨掌受发文移磨勘卷宗司狱掌察
  理系囚宣课司大使以下各守其职以分理府属
  之事
 国初每府设经历以下各官因事繁简无定员嗣后
  因时裁设并如今制
各直隶州知州(正五/品)直隶甘肃各六人江苏广东各三
人安徽陜西各五人山东福建各二人山西十人四川
九人河南湖南云南各四人江西广西各一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7a 页 WYG0602-0221c.png
  掌直隶州一州之政令其规制与知府同惟无倚
  郭县其所治州即以知州行知县之事
 国初各直隶州俱置知州一人嗣后或以府改设析
  置或以府属州升或省并入各府其员额亦因之
  增减焉
各直隶州州同(从六/品)直隶安徽四川各三人江苏山东
陜西甘肃福建各一人河南广东各一人州判(从七/品)
隶五人江苏安徽山东陜西广东广西各二人山西湖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7b 页 WYG0602-0221d.png
南各四人河南甘肃各三人江西云南各一人四川七

  直隶州州同州判所掌如府同知通判之职以贰
  各州而佐其政治其员额因事之繁简并随各州
  升改之制而建置焉
各直隶州吏目(从九/品)直隶六人江苏广东各三人安徽
陜西甘肃各五人山东广西各二人山西四川各九人
江西一人湖南云南各四人各直隶州巡检(从九/品)直隶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8a 页 WYG0602-0222a.png
山东甘肃江西广西各一人江苏七人安徽山西广东
四川各五人福建二人湖南云南各三人各直隶州驿
(未入/流)直隶山西四川各一人各直隶州闸官(未入/流)
东八人税课司大使(未入/流)江苏山东各一人
  直隶州吏目掌禁戢奸宄防护狱囚典司簿籍巡
  检驿丞税课使等属各掌其职与各县所属同员
  额随州建设复因地裁减如今制焉
 历代建置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8b 页 WYG0602-0222b.png
   谨案守令为亲民之官而以守统令其职益繁
   则其任益重三代分土建侯今牧守之地古之
   侯国也惟畿内之地百里内有州四百里内有
   县而州则属于乡大夫县则属于遂大夫盖地
   不置侯而治土治民必有统率与今之府州职
   差相近汉郡守秩二千石置丞尉别驾长史侯
   国则以内史相治民实为守土专官故州牧刺
   史迭有变更而郡守之职由汉迄六朝不改自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9a 页 WYG0602-0222c.png
   南北分裂置郡曰多州之所统无以大异于郡
   隋唐之世或去郡或去州盖亦因时制宜之法
   然欲去郡而郡卒不可得而去欲去州而总管
   府采访使之设则仍州制也于是州名始降而
   与郡无异矣若夫京都称府始于唐代每府置
   尹及少尹以治之诸郡不得侪焉宋代又以潜
   藩建节之地皆升为府元明因之置府浸广而
   天下诸郡尽以府名郡守则尽以知府名然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9b 页 WYG0602-0222d.png
   府之称实起于宋之以京朝官出莅府事因其
   犹带本衔故曰以某官知某府耳若不由京朝
   官出者曰守曰尹原不相混元代散府尚存府
   尹之目至明而一概皆称为知府无所区别矣
   直隶州知府之设不见于古时惟后汉属国都
   尉以县之离郡远者置之稍有属县与郡守分
   土而治略见权舆隋唐罢郡之后州无不直隶
   者虽名为州其实郡也渤海国大氏规仿唐制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0a 页 WYG0602-0223a.png
   于隶府诸州之外有独奏州之称于是州始异
   于郡而惟独奏州则可以视郡至明代诸府之
   外领县而视府差小者以直隶州称之若府州
   僚佐列代相仍名制少异而大率相近恭惟我
  国家体国经野设官分职各直省并设各府各直
   隶州以为牧民之统率其同知州同以下分猷
   佐理规制精详洵非前代之所得比拟而沿革
   所因得失尚可考见谨序其崖略列于左方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0b 页 WYG0602-0223b.png
 三代
  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
  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
  以道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郑/康)
  (成注长诸侯也一邦之贵民所仰也师诸侯师氏/儒诸侯保民主谓公卿大夫吏小吏在乡邑者贾)
  (公彦疏此一/经皆据诸侯)
   谨案周礼大宰九两之法专指侯国言之其所
   谓牧如今之督抚监司曰长则府州县之职曰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1a 页 WYG0602-0223c.png
   师曰儒则犹各府州县之有教授学正教谕训
   导也曰主曰吏亦如府县之僚佐及六房科吏
   也
  周礼地官乡大夫每乡卿一人各掌其乡之政教
  禁令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以岁
  时入其书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使民兴贤出
  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遂大夫每遂中大夫
  一人各掌其遂之政令以岁时稽其夫家之众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1b 页 WYG0602-0223d.png
  六畜田野辨其可任者与其可施舍者以教稼穑
  以稽功事掌其政令戒禁听其治讼令为邑者岁
  终则会政致事
   谨案周制畿外为诸侯列服之地其官不详于
   周礼畿内之治地者则分六乡六遂领乡者为
   卿自乡大夫以下则有州长党正族师闾胥比
   长领遂者为中大夫自遂大夫以下则有县正
   鄙师酂长里宰邻长大小相维皆所以分地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2a 页 WYG0602-0224a.png
   治民也以今制考之六乡切近王居其有州有
   党亦如顺天府之有各属州县六遂在二百里
   外其有县有鄙亦如直隶省之有府州县则乡
   遂大夫并如今各府各直隶州之知府知州而
   遂大夫所掌政令戒禁听其治讼令为邑者岁
   终致事与今知府之职尤为相近也畿内之治
   地者既如此其畿外统于诸侯亦复有三郊三
   遂之制立官之法亦必有与王畿相同者特典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2b 页 WYG0602-0224b.png
   籍不备不可历数耳乡遂出军与今八旗之制
   最合今已别系之八旗都统篇而复著乡遂大
   夫于此表以明治地之官之所自始云
 秦
  杜佑通典郡守秦官秦灭诸侯以其地为郡置守
  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佐之尉典兵
  郑樵通志秦置郡丞其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掌
  兵马又秦官有郡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3a 页 WYG0602-0224c.png
   谨案秦罢诸侯分置郡县为后世府州县之所
   自始然郡之为名实不始于秦时考释名云郡
   聚也人所群聚也说文云周制天子地方千里
   分为四县县有四郡(周书作雒篇千里/百县县有四郡)郡小县
   大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秦并
   天下置三十六郡以监天下之县则郡大县小
   秦纪魏纳上郡十五县是也是则自古即有列
   郡之名特秦改置之在诸县之上而魏纳上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3b 页 WYG0602-0224d.png
   又在秦未置郡之前盖秦亦第因列国迁移之
   旧而为之制耳史记秦本纪惠王十三年置汉
   中郡此为秦置郡之始其后分为三十六郡而
   史记汉书所纪又有楚郡郯郡东阳河间等郡
   盖天下既定制为三十六郡而其初暂置及后
   所增设当亦不为定制也守丞以下诸官则自
   汉以来多相承不改云
 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4a 页 WYG0602-0225a.png
  汉书百官公卿表诸侯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
  职成帝绥和元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
  ○郡守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
  掌兵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元二年更名太守
  汉书高帝本纪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韦昭注秦
  名曰守汉初改曰长
  晋书地理志汉祖分内史为三部更置郡国二十
  有三文增厥九景加其四武帝开越攘胡初置十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4b 页 WYG0602-0225b.png
  七拓土分疆又增十四昭帝又增其一至平帝元
  始二年凡新置郡国七十有一与秦四十合一百
  一十有一
  马端临文献通考汉景帝中元二年更名郡守为
  太守凡在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常
  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吏按讯诸囚平其罪
  法论课殿最(按律有无害都吏如今言公平吏/汉书萧何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举孝廉汉制岁尽遣上计掾史各一人条上郡内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5a 页 WYG0602-0225c.png
  众事谓之计偕簿郡为诸侯王国者置内史以掌
  太守之任宣帝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
  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每拜
  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繇退而考察以质其
  言常称曰与我共治者惟良二千石乎是以汉世
  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谨案汉因秦制置郡守以秦郡过大渐为分析
   其诸侯所封则谓之国国以内史治民其后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5b 页 WYG0602-0225d.png
   相治民是内史与相亦郡守之职也然汉分郡
   虽众而郡地之大者亦数千里宋马永卿云汉
   时郡极大即以会稽郡考之吴即苏州也乌伤
   即婺州也毗陵即常州也山阴即越州也由拳
   古之槜李即秀州也太末衢州也乌程湖州也
   馀杭杭州也鄞明州也以此考之即今浙东西
   之地乃汉一郡耳盖因时制宜以户口之多寡
   为郡地之大小初不以里数计也汉初有郡长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6a 页 WYG0602-0226a.png
   之名其后为郡守后又改为太守其义则一而
   已
  通典元帝建昭二年益三河大郡太守秩凡户十
  二万为大郡
   谨案明制以粮石分天下知府为三等有上府
   中府下府之称即本此意
  通典两汉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有仓曹史掌仓
  库有决曹贼曹掾主刑法有督邮掌监属县有东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6b 页 WYG0602-0226b.png
  西南北中部谓之五部督邮故督邮功曹之极位
   谨案西汉郡佐汉书所载者曰丞曰长史而已
   通典备叙群职足以补汉史之缺故并著于篇
  后汉书百官志郡国凡九十八其二十七王国相
  其七十一郡太守其属国都尉属国分郡离远县
  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世祖并省郡县四百馀
  所后世稍复增之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
  人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王国之相亦如之每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7a 页 WYG0602-0226c.png
  国置都尉一人比二千石丞一人
  中华古今注建武六年三月令郡太守诸侯相病
  丞长史行事十四年罢边郡太守丞长史领丞职
 三国
  通志三国时有郡守国相内史又魏置中正
  宋书百官志汉末及三国多以诸部都尉为郡
   谨案三国郡制并如汉代惟郡都尉既并省于
   后汉而三国则仍置之既以主兵亦与郡守分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7b 页 WYG0602-0226d.png
   土而治而诸部都尉遂与郡不异然见于汉书
   表志者秦之都尉典武职甲卒汉之都尉典兵
   禁备盗贼讥出入而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
   谷又置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覈其职掌究以
   主兵为重而兼及守土其制实于明之各都司
   及今城守尉等官相近故宋百官志虽有汉末
   及三国多以诸部郡尉为郡之文而无取旁引
   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8a 页 WYG0602-0227a.png
 晋
  晋书职官志郡皆置太守诸王国以内史掌太守
  之任又置主簿主记室门下贼曹议生门下史记
  室史录事史书佐循行干小史五官掾功曹史功
  曹书佐循行小史五官掾等员
  文献通考晋郡守皆加将军无者为耻
   谨案晋以太守治郡以内史治诸王国制与汉
   同惟郡佐诸官视汉加倍晋史职官志所载是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8b 页 WYG0602-0227b.png
   也郡守皆加将军则合军民而兼治之与汉制
   不同盖汉刺史郡守皆专治民后汉末始兼理
   兵事晋所承者皆后汉末季之制也
 宋齐梁陈
  文献通考晋宋守相内史并银章青绶进贤两梁
  冠
  宋书百官志宋太祖元嘉四年复置郡官属略如
  公府无东西曹有功曹史主选举五官掾主诸曹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9a 页 WYG0602-0227c.png
  事部县有都邮门亭长又有主记史催督期会汉
  制也今略如之诸郡各有旧俗诸曹名号往往不
  同太守二千石丞六百石
  南齐书百官志郡太守内史郡县为国者置内史
  相
  隋书百官志梁郡置太守置丞国曰内史郡丞三
  万户以上置佐一人郡县置吏各准州法以大小
  而制员○陈承梁皆循其制官会稽太守品第五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19b 页 WYG0602-0227d.png
  加督进在第四品加都督进在第三品诸郡若督
  若都督皆以此差次为例万户以上太史内史相
  品第六不满万户太守内史相品第七
   谨案晋太守皆加将军梁陈太守则加督加都
   督一如刺史之制盖郡守之权既重军民无不
   兼理也自晋省郡丞宋则复置官属与汉同制
   齐梁陈以下亦皆因之不改第史志阙文无可
   胪列谨考见其大略如此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0a 页 WYG0602-0228a.png
 北魏
  魏书官氏志初郡制三太守用七品者世宗班行
  职令上郡太守内史相第四品中郡第五品下郡
  第六品正始元年罢郡中正
  通志后魏初郡置三太守孝文初二千石能静二
  郡至三郡者迁为刺史太和中次职令太守内史
  相并以六年为限
 北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0b 页 WYG0602-0228b.png
  隋书百官志北齐上上郡太守属官有丞中正光
  迎功曹光迎主簿功曹主簿五官省事录事及西
  曹户曹金曹租曹兵曹集曹等掾佐太学博士助
  教太学生市长仓督等员合属官佐吏二百一十
  二人上中郡减上上郡五人上下郡减上中郡五
  人中上郡减上下郡四十五人中中郡减中上郡
  五人中下郡减中中郡五人下上郡减中下郡四
  十人下中郡减下上郡二人下下郡减下中郡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1a 页 WYG0602-0228c.png
  人
  文献通考北齐制郡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
  中下之差自上上郡至下下郡凡九等又北齐上
  郡太守属官合三百一十人以下郡递减之又北
  齐诸州有功曹参军又司仓参军司户参军司兵
  参军司士参军北齐以下并同功曹
   谨案北齐郡官之制隋书及通考互有不同今
   并存之以备参考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1b 页 WYG0602-0228d.png
 后周
  周书卢辩传户一万五千以上郡守七命户一万
  以上正七命户五千以上六命户一千以上正五
  命户不满千以下五命七命郡丞四命正六命郡
  丞正三命六命郡丞三命正五命郡丞正二命五
  命郡丞二命
 隋
  隋书百官志郡置太守丞尉正光初功曹光初主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2a 页 WYG0602-0229a.png
  簿县正功曹主簿西曹金户兵法士等曹市令等
  员并佐史合一百四十六人上中郡减上上郡吏
  属五人上下郡减上中郡四人中上郡减上下郡
  十九人中中郡减中上郡六人中下郡减中中郡
  五人下上郡减中下郡十九人下中郡减下上郡
  五人下下郡减下中郡六人开皇六年罢郡以州
  统县改别驾赞务以为长史司马佐官以曹为名
  者并改为司炀帝即位罢州置郡郡置太守上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2b 页 WYG0602-0229b.png
  从三品中郡正四品下郡从四品罢长史司马置
  赞务一人以贰之(上郡正五品中郡从/五品下郡正六品)次置东西
  曹掾(上郡正六品中郡从/六品下郡正七品)主簿司功仓户兵法士
  曹等书佐各因郡之大小而为增减改行参军为
  行书佐其后诸郡各加置通守一人位次太守又改郡
  赞务为丞位在通守下县尉为县正寻改正为户
  曹法曹分司以丞
  通典隋郡太守如北齐九等之制至开皇三年罢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3a 页 WYG0602-0229c.png
  天下诸郡以州统县大业三年又改州为郡郡置
  太守(本志宋齐以降天下分裂州郡渐众及隋开/皇初有州三百一十郡五百八以官烦人弊)
  (遂废郡便以州亲人则刺史如太守/之职自后虽官名屡改而职事不易)
   谨案隋开皇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以刺史为
   太守盖因当时刺史之职别有行台总管府以
   统理之而州郡纷烦其大小又适相等故举诸
   郡而并废之其后炀帝旋罢州置郡则刺史太
   守遂为郡守互名而汉刺史之职遂无复有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3b 页 WYG0602-0229d.png
   焉者至郡佐史之称改易不一其于职掌则无
   异也
 唐
  唐六典上州刺史一人从三品下别驾一人从四
  品下长史一人从五品上司马一人从五品下录
  事参军事一人从七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史
  三人司功参军事一人从七品下司仓参军事一
  人从七品下佐三人史六人司户参军事二人从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4a 页 WYG0602-0230a.png
  七品下佐三人史七人帐史一人司兵参军事一
  人从七品下佐三人史六人司法参军事二人从
  七品下佐四人史八人司士参军事一人从七品
  下佐四人史六人参军事四人执刀十五人典狱
  十四人问事八人白直二十人市令一人从九品
  上丞一人佐一人史二人仓督二人史四人中州
  刺史一人正四品上别驾一人正五品下长史一
  人正六品上司马一人正六品下录事参军事一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4b 页 WYG0602-0230b.png
  人正八品上录事一人从九品下史二人司功参
  军事一人正八品下佐二人史四人司仓参军事
  一人正八品下佐二人史四人司户参军事一人
  正八品下佐三人史五人帐史一人司兵参军事
  一人正八品下佐三人史四人司法参军事一人
  正八品下(兼掌司/士事)佐三人史六人参军事三人正
  九品下执刀十人典狱十二人问事六人白直十
  六人市令一人丞一人佐二人史二人帅二人仓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5a 页 WYG0602-0230c.png
  督二人史三人下州刺史一人正四品下别驾一
  人从五品上司马一人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一
  人从八品上录事一人从九品下史二人司曹参
  军事一人从八品下(兼掌司/功事)佐二人史四人司户
  参军事一人从八品下(兼掌司/兵事)佐三人史五人帐
  史一人司法参军事一人从八品上(兼掌司/士事)佐二
  人史四人参军事二人从九品下执刀十人典狱
  八人问事四人白直十六人市令一人佐一人史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5b 页 WYG0602-0230d.png
  一人帅二人仓督一人史二人○都督刺史掌宣
  布德化抚和齐人劝课农桑教谕五教每岁一巡
  属县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
  百姓之疾苦内有笃学异能闻于乡闾者举而进
  之有不孝悌悖礼乱常不率法令者糺而绳之其
  吏在官公廉正已清直守节者必察之其贪秽谄
  谀求名徇私者亦谨而察之皆附于考课以为褒
  贬若善恶殊尤者随即奏闻若狱讼之枉疑甲兵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6a 页 WYG0602-0231a.png
  之徵遣兴造之便宜符瑞之尤异亦以上闻其常
  则申于尚书省而已若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
  闻于乡闾者亦随实申奏表其门闾若精诚感通
  则加优赏其孝悌力田者考使集日具以名闻其
  所部有须改更得以便宜从事若亲王典州及边
  郡都督刺史不可离州局者应巡属县皆委上佐
  行焉○别驾长史司马掌贰府州之事以纪纲众
  务通判列曹岁终则入奏记○司录录事参军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6b 页 WYG0602-0231b.png
  付事勾稽省署抄目糺正非违监守符印若列曹
  事有异同得以奏闻功曹司功参军掌官吏考课
  假使选举祭祀嘉祥道佛学校表疏书启医药陈
  设之事凡差使先差州官不充取县官率一半已
  上不充取前资官其上佐录事参军县令不得充
  使出境凡州县及镇仓督县博士助教中下州市
  令及县市令岳渎祝史并州选各四周而代(州镇/仓督)
  (州县市令取勋官五品已上及职资九品者若无/通取勋官六品已下仓督取家世重大者为之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7a 页 WYG0602-0231c.png
  (市令不得用本市内人县市令不得用当县人博/士助教部内无者得于旁州通取县录事通取部)
  (内勋官五品已上若无堪任者并佐/史通取六品已下子及白丁充之)○仓曹司仓
  参军掌公廨度量庖厨仓库租赋徵收田园市肆
  之事每岁据青苗徵税亩别二升以为义仓以备
  凶年将为赈贷先申尚书待报然后分给又岁丰
  则出钱加时价而籴之不熟则出粟减时价而粜
  之谓之常平仓常与正义仓帐具本利申尚书省
  户曹司户参军掌户籍计帐道路逆旅田畴六畜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7b 页 WYG0602-0231d.png
  过取蠲符之事而剖断人之诉竞凡男女婚姻之
  合必辨其族姓以举其违凡井田利害之宜必止
  其争讼以从其顺凡官人不得于部内请射田地
  及造碾硙与人争利兵曹司兵参军掌武官选举
  兵甲器仗门户管钥烽候传驿之事○法曹司法
  参军掌律令格式鞫狱定刑督捕盗贼糺逖奸非
  之事以究其情伪而制其文法赦从重而罚从轻
  使人知所避而迁善远罪○士曹司士参军掌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8a 页 WYG0602-0232a.png
  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之事启塞必从其时役使
  不夺其力通山泽之利以赡贫人(九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不采)
  (者使百姓私采铸得铜及白蜡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其四边无问公私不得治铁冶及)
  (采铜自馀山川薮/泽之利公私共之)致瑰异之物以备国用是以官
  无禁利人无稽市(凡知山泽有异宝异木及金玉/铜铁彩色杂物处堪供国用者)
  (奏/闻)○参军事掌出使○市令丞掌市廛交易禁斥
  非违之事下有执刀白直典狱佐史各有其职州
  县之任备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8b 页 WYG0602-0232b.png
  通典唐武德元年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加号
  持节后如号为使持节诸军事而实无节但颁铜
  鱼符而已天宝元年加州为郡刺史为太守自是
  州郡史守更相为名其实则一太宗初理天下重
  亲民之任疏督守之名于屏其人善恶必书其下
  是以州郡无不率理逮贞观之末升平既久群士
  多慕省阁不乐外任其折冲果毅有才力者先入
  为中郎将次补郡守其轻也如是武后垂拱二年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9a 页 WYG0602-0232c.png
  诏诸州都督刺史宜准京官带鱼长安四年纳言
  李峤同平章事唐休璟奏曰窃以物议重内官而
  轻外职凡所出守多因贬累非所以澄风俗安万
  民臣请择材于台阁省寺之中分典大州共康庶
  政臣等请辍近侍率先具寮太后乃令书名探之
  中者当行于是凤阁侍郎韦嗣立御史大夫杨再
  思二十人中之皆以本官捡校刺史后二十人中
  政绩可称者独常州刺史薛光谦徐州刺史司马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29b 页 WYG0602-0232d.png
  钟二人而已当时复有为员外刺史者不领州务
  开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都督及都护府之外
  以近畿之州同华岐蒲为四辅郑陜汴绛怀魏为
  六雄宋毫滑许汝晋洺虢卫相十州为十望又有
  十紧州后入紧者甚多不复具列及有上中下之
  差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绯鱼按武德令三万户以
  上为上州永徽令二万户以上为上州开元十八
  年三月敕太平时久户口日盛宜以四万户以上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0a 页 WYG0602-0233a.png
  为上州二万五千户为中州不满二万户为下州
  亦有不满户口以别敕为上州者天宝中通计天
  下凡上州一百九州中州二十九州下州一百八
  十九州总三百二十七州是也自至德之后州县
  凋弊刺史之任大为精选诸州始各有兵镇者刺
  史皆加团练使故其所责任重矣
   谨案唐自武德承隋代之制改郡为州凡天下
   之为郡守者皆以刺史名之天宝初加州为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0b 页 WYG0602-0233b.png
   而刺史仍为太守自此以后刺史太守不常厥
   称其以郡著者则称太守以州著者则称刺史
   名殊而实则一耳考旧唐书地理志所载诸县
   以上皆称为州盖据武德初年之制而新唐书
   地理志则并而称之曰某州某郡其无郡名者
   皆注郡缺二字于其下盖据开元元年之制要
   其以之领县而上属于诸道采访使则无异也
   又考二志所载州郡而外有都有府有都督府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1a 页 WYG0602-0233c.png
   都护府及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诸称其曰都
   者东都西都北都以京邑所在而言之也其曰
   府者旧书则曰京兆河南太原新书则曰凤翔
   成都河中江陵兴元兴德亦以京邑首府故从
   而尊称之其散州郡则未有以府称者然即此
   为后世以府称郡之所由始至于都督节度等
   称又以府使所治因以著其地域犹今之称某
   布政使也唐自京邑称府而诸州名目又各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1b 页 WYG0602-0233d.png
   列郡总号则如今之各府各直隶州固尽在列
   郡之中无他区别不容执其所称为州者而即
   拟之以直隶州之名惟考渤海大氏建国之制
   有十五府以统领诸州其府如今之各府其州
   如今之各县而别有郢铜涑三独奏州不隶于
   府而直达于其京国则独奏州者实直隶州之
   所由昉欤自汉以州刺史领郡县至隋而易为
   总管府至唐而改为诸道采访使自是而州与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2a 页 WYG0602-0234a.png
   郡同涂既而郡名渐易为府而州又渐为诸府
   之属惟不属于府者始有直隶之称其沿革相
   仍总由唐代而渐变也
 五季
  文献通考五代仍刺史之号
  五代会要后唐长兴三年四月中书门下奏案十
  道图以关内道为上遂以凤翔为首河中成都江
  陵兴元为次中兴初升魏州为兴唐府镇州为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2b 页 WYG0602-0234b.png
  定府皆是创业兴王之地请升二府于五府之上
  合为七府仍以兴唐为首真定凤翔河中成都江
  陵兴元为次从之
   谨案唐以藩镇创业之地升郡为府五代因之
   而兴唐真定二府复为后唐之特设盖以兴王
   之区特异其制将以殊别于诸郡耳郡曰守府
   曰尹体制虽殊职掌则一也
 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3a 页 WYG0602-0234c.png
  文献通考宋太祖革五季之患分命朝臣出守列
  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其后文武
  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
  徽使职事称判太守掌总理郡政宣布条教导民
  以善而纠其奸慝岁时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其赋
  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凡法令条制
  悉意奉行以率所属有赦宥则以时宣读而颁告
  于治境举行祀典察郡吏德义材能而保任之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3b 页 WYG0602-0234d.png
  疲软不任事或奸贪冒法则按劾以闻遇水旱以
  法赈济安集流亡无使失所若河南应天大名府
  则兼留守司公事太原府延安府庆州渭州熙州
  秦州则兼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定州真定
  府瀛州大名府京兆府则兼安抚使马步军都总
  管泸州潭州广州桂州雒州则兼安抚使兵马钤
  辖颍昌府青州郓州许州邓州则兼安抚使兵马
  巡检其馀大蕃府或沿边州郡或当一道冲要者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4a 页 WYG0602-0235a.png
  并兼兵马钤辖巡检都监或带沿边安抚提辖兵
  甲沿边溪峒都巡检馀州军则否其属官有无及
  员数多寡皆视其地望之高下与职务之繁简而
  置之建炎元年诏河北京东西路除帅臣外旧差
  文臣知州去处许通差武臣一次后诏要郡带本
  路兵马钤辖次要郡带本路兵马都监绍兴三年
  罢(元年七月䛇要郡文臣带本路兵马钤辖武臣/副之次要郡文臣带本路兵马都监武臣副之)
  (令逐州改正称呼至绍兴三年臣僚言既与异时/沿边事体不同又于今日诸州统制无补徒著名)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4b 页 WYG0602-0235b.png
  (位以成虚文/䛇并罢之)五年令郡守除授罢并令上殿凡从
  官出知郡者特许不避本贯诏应守臣以三年为
  任六年诏控扼去处守臣并以三年为任九年罢
  宋史职官志次府牧尹少尹司录户曹法曹士曹
  司理文学助教牧尹以下所掌并同开封○尹阙
  则知府事一人以朝官及刺史以上或诸司使充
  通判一人以京朝官充乾德初诸州置通判统治
  军州之政事得专达与长史均礼大藩或置两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5a 页 WYG0602-0235c.png
  户少事简有不置者正刺史以上州知州虽小亦
  特置
   谨案隋以前未有府之名其以京郡名府者自
   唐始五代复因而增之至宋则潜藩之地皆升
   为府而府之名遂众南北朝以前未有以州称
   郡者改郡为州自隋唐始其后州郡迭称至宋
   而有有郡之州有无郡之州而州之名遂判于
   郡自古未有以军及监名其地自唐中叶藩镇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5b 页 WYG0602-0235d.png
   自专各立军号至宋而遂有军监之目古者州
   郡之长皆称曰牧守刺史其以知府知州知军
   监称者实自宋始其初分命朝臣出守列郡谓
   之权知军州事开封诸府牧尹不常置置权知
   府事盖非其本任特假朝官以知其事而已其
   后以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则称判
   某府州军监而诸府皆置知府事州军监亦如
   之自此以后刺史特以为虚阶而郡守之称皆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6a 页 WYG0602-0236a.png
   曰知府州牧之称皆曰知州矣考宋代之所谓
   知州者皆以州领县无有为郡所属之散州而
   府名虽众要以为尊崇之特称则其所谓府尹
   所谓知州乃正今之知府也但州分上中下之
   差或以县升州或以州改县而军监之设多与
   下州相等则今之直隶州未尝不统括于诸州
   之中特未有以殊其名耳
  文献通考宋艺祖惩五代藩镇之弊乾德初下湖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6b 页 WYG0602-0236b.png
  南始置诸州通判命刑部郎中贾玭等充建隆四
  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史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
  下时大郡置两员(西京南京天雄成德益杭/并晋荆南潭广秦定等州)馀置
  一员州不及万户不置广南小州有试秩充通判
  兼知州者正刺史以上及诸司使副知州者虽小
  郡亦特置(天圣三年中书门下言新授虢州团练/使田敏知隰州自来防□刺史赴本任)
  (及知州无同判处权置同判候/差朝官及内职知州即行省罢)掌倅贰郡政与长
  史均礼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7a 页 WYG0602-0236c.png
  否裁决与守通签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
  刺举以闻至景德间宋兴三十四年户口寖息解
  州以满万户置通判自是诸郡多满万户矣宣和
  二年诏诸州茶盐香矾并委通判建炎初诸州通
  判二员减一员绍兴五年以后旋行申请添置帅
  府通判并以两员为额
   谨案洪迈容斋随笔淳化中赵安易官宗正少
   卿已知州就徙定州通判罗延吉既知彭祁绛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7b 页 WYG0602-0236d.png
   三州而除通判广州滕中正知兴元府而通判
   河南袁郭知楚郓二州而通判房州范正辞既
   知戎淄二州而通判棣深又陈若拙历知单州
   殿中侍御史西川转运使召归会李至守洛乃
   表为通判久之柴禹锡镇泾州复表为通判连
   下迁而皆非贬降此皆宋初权宜位置无例可
   拘后则不复有也又通考云宋祖设通判以儒
   臣临制之号称监州官虽郡佐而其人间有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8a 页 WYG0602-0237a.png
   于朝廷之特命不以官资之崇卑论者其与后
   来之汛汎以半刺称者不侔矣据此以见通判
   一官后之所谓閒职者其在宋时则为州郡最
   要之任盖因削藩镇而重知州之权因重军州
   而严通判之选其事势有相因者也
  文献通考宋沿唐制州有录事参军然不尽置也
  诸府为司录诸州为录事乾兴元年丁度申请诸
  州始各置录事参军庆历二年河西河东陜西诸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8b 页 WYG0602-0237b.png
  州权令京官知录事参军熙宁三年诏繁难去处
  录事参军并差职官知县及奏举县令人充政和
  三年尚书省言州建六曹参军参军之称起于行
  军之际恐不当袭录事参军欲改为司录奉旨参
  军改为掾建炎初复旧名录事掌州县庶务纠诸
  曹稽违乾道中汪大猷申请依司理例不兼他职
  从之
 辽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9a 页 WYG0602-0237c.png
  辽史百官志南面大藩府官黄龙府知黄龙府事
  兴宗重熙十三年见知黄龙府事耶律乌鲁斯(蒙/古)
  (语国也原作瓯/里斯今改正)同知黄龙府事黄龙府判官兴中
  府知兴中府事咸雍元年知兴中府事杨绩同知
  兴中府事兴中府判官南面方州官某州刺史某
  州同知州事耶律图丹(唐古特语全力也/原作独攧今改正)重熙中
  同知金肃军事某州录事参军世宗天禄五年诏
  州录事参军委政事省差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39b 页 WYG0602-0237d.png
   谨案辽五京列峙悉为畿甸其方州诸官有府
   有州而知州亦称刺史至刺史外尚设有团练
   防禦等使其职守所在止于一州比于今之直
   隶州知州盖相近矣
 金
  金史百官志诸刺史州刺史一员正五品掌同府
  尹兼治州事同知一员正七品通判州事判官一
  员从八品签判州事专掌通检推排簿籍司军从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0a 页 WYG0602-0238a.png
  九品知法一员军辖兼巡捕使从九品(司吏女直/韩庆信滦)
  (蓟通登复□贵德涿利建州来远军各三人馀各/二人抄事一人公使上州五十中四十五下四十)
  (惟来远军同下州省同知凡诸州以上知印并于/孔目官内轮差运司押司官并同无孔目官以上)
  (各司吏充/司县同此)诸防刺州司候司司候一员正九品司
  判一员从九品(司吏公使七人/然亦验户口置)诸司狱司司狱一
  员正九品提控狱囚(司吏一人公使二人典狱二/人防守狱囚门禁启闭之事)
  (狱子防守/罪囚者)诸仓使正八品副使正九品掌仓廪畜
  积受纳租税支给禄廪之事(攒典掌收支文历行/署案牍岁收一万石)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0b 页 WYG0602-0238b.png
  (以上设二人仓子掌斛/斗盘量出纳看守之事)
 元
  元史百官志总管府司狱司司狱一员丞一员府
  仓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税务提领一员大使副使
  各一员录事司秩正八品凡路府所治置一司以
  掌城中户民之事中统二年诏验民户定为员数
  二千户以上设录事司候判官各一员二千户以
  下省判官不置至元二十年置达噜噶齐(解见户/部篇)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1a 页 WYG0602-0238c.png
  一员省司候以判官兼捕盗之事典史一员若城
  市民少则不置司归之倚郭县在两京则为警巡
  院独杭州置四司后省为左右两司○散府秩正
  四品达噜噶齐一员知府或府尹一员领劝农奥
  鲁与路同同知一员判官一员推官一员知事一
  员提控案牍一员所在有隶诸路及宣慰司行省
  者有直隶省部者有统州县者有不统县者其制
  各有差等○诸州中统五年并立州县未有差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1b 页 WYG0602-0238d.png
  至元三年定一万五千户之上者为上州六千户
  之上者为中州六千户之下者为下州江南既平
  二十年又定其地五万户之上者为上州三万户
  之上者为中州不及三万户者为下州于是升县
  为州者四十有四县户虽多附路府者不改上州
  达噜噶齐州尹秩从四品同知秩正六品判官秩
  正七品中州达噜噶齐知州并正五品同知从六
  品判官正八品兼捕盗之事参佐官上州知事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2a 页 WYG0602-0239a.png
  控案牍各一员中州吏目提控案牍各一员下州
  吏目一员或二员
   谨案元制总管府之下有录事司如今各直省
   之首府有散府与今各府相近而所隶各异其
   隶各路行省者制与今同其直隶省部者则不
   与今同也元诸州亦有领县不领县之分然地
   理志所载即不领县之州亦得与诸散府并列
   以直达于各路惟腹里诸路则以路领府以府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2b 页 WYG0602-0239b.png
   领州而州又自领县其制与今各府所领之州
   又不甚相合也
 明
  明史职官志府知府一人(正四/品)同知(正五/品)通判无
  定员(正六/品)推官一人(正七/品)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
  (正八/品)知事一人(正九/品)照磨所照磨一人(从九/品)捡校
  一人司狱司司狱一人○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
  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每三岁察属吏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3a 页 WYG0602-0239c.png
  贤否上下其考以达于省上吏部凡朝贺吊祭视
  布政使司直隶府得专达凡诏赦例令勘劄至谨
  受之下所属奉行所属之政皆受约束于府剂量
  轻重而令之大者白于抚按布按议允乃行凡宾
  兴科贡提调学校修明祀典之事咸掌之若籍帐
  军匠驿递马牧盗贼仓库河渠沟防道路之事虽
  有专官皆总领而稽覈之同知通判分掌清军巡
  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事无常职(各府所/掌不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3b 页 WYG0602-0239d.png
  (如延安延绥同知又/兼牧民馀不尽载)无定员(边府同知有增/至六七员者)推官
  理刑名□计典(各府推官洪/武三年始设)经历照磨捡校受发
  上下文移磨勘六房卷宗明初改诸路为府洪武
  六年分天下府三等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知
  府秩从三品二十万石以下为中府知府正四品
  十万石以下为下府知府从四品已并为正四品
  七年减北方府州县官三百八人十三年选国子
  学生二十四人为府州县官六月罢各府照磨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4a 页 WYG0602-0240a.png
  十七年复置自宣德三年弃交阯布政司计天下
  府凡一百五十有九○茶马司大使一人(正九/品)
  使一人(从九/品)掌市马之事洪武中置洮州秦州河
  州三茶马使设司令司丞十五年改设大使副使
  各一人寻罢洮州茶马司以河州茶马司兼领之
  三十年改秦州茶马司为西宁茶马司又洪武中
  置四川永宁茶马司后革复置雅州碉门茶马司
  又于广西置庆远裕民司(洪武七年置设大使一/人从八品副使一人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4b 页 WYG0602-0240b.png
  (九/品)市八番溪峒之马后亦革○税库司(府曰/司)大使
  一人(从九/品)典税事凡商贾侩屠杂市皆有常征以
  时榷而输其直于府凡民贸田宅必操契劵请印
  乃得收户则征其直百之三明初改在京官店为
  宣课司府州官店为通课司后改通课司为税课
  司局○仓大使一人(府从/九品)副使一人○批验所大
  使一人副使一人掌验茶盐引○又直隶州知州
  一人(从五/品)同知(从六/品)判官无定员(从七品里不及/三十而无属县)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5a 页 WYG0602-0240c.png
  (裁同知判官有/属县裁同知)其属吏目一人凡州有直隶州视
  府而品秩则同同知判官俱视其州事之繁简以
  供厥职
   谨案知府直隶州知州之职至明代而始定其
   僚佐首领各因事之繁简而置员所以总领各
   州县之政治以听于两司及督抚实为方面要
   职历稽往代郡国之政绩两汉循吏多见称于
   史传其职郡守之职重监司之秩轻为二千石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5b 页 WYG0602-0240d.png
   者得以便宜展布而玺书慰劳增秩赐金其优
   异者或入为公卿所以奖厉之者甚至此治郡
   之所以多著闻也魏晋以后郡守多带将军持
   节不专以化导齐民为职而州牧刺史都督之
   权益重故郡职多不克以自效唐初重亲民之
   官书名屏风记其善恶而郡政无不就理其后
   内职重外任轻凡在郡守多以京僚贬黜者为
   之后此更用武人大都不谙治理州郡失职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6a 页 WYG0602-0241a.png
   藩镇得以专恣矣宋代用朝臣知府州军监以
   削黜列镇之权其出知州军者多有名臣重望
   著效卓然为一代伟绩而其后文武兼差兵马
   钤辖安抚提辖诸职率兼领之则亦未遑专心
   于民政也明初甚重府州之治天下州县官廉
   能正直者必遣行人赍敕劳赐以示劝励迨中
   叶以后督抚巡按藩臬指挥之临其上者既不
   免于朘剥之日繁而铨选率由资格庸懦无能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6b 页 WYG0602-0241b.png
   者转视为持禄养拙之薮而良二千石之风遂
   不可复问矣我
  朝澄清吏治首重亲民之任以府州为诸县统率
   尤隆其选视缺之繁简剧易或请
 旨除授或由督抚奏调或由部铨选内则由部员简
   放外则由州县著绩最优者
 记名擢用条格极其周备诸府授任之初得蒙
 召对训示周详俾守土者得以禀承而宣布之又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7a 页 WYG0602-0241c.png
 特命书名殿扆以时省览而察其殿最所以淬厉之
   者靡所不至是以吏绩官方远轶前古夫岂汉
   唐之所得几及万一哉
   又按设官分职详于周礼周礼医师巫祝冯相
   保章等官皆王朝之官而侯国之制无闻传曰
   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而鲁之卜士晋之卜
   人秦之太医令亦往往见于传记则当时列国
   之官当亦视王朝而举其职矣汉纪代王有卜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7b 页 WYG0602-0241d.png
   人史记济北有太医齐有侍医知汉诸侯王国
   皆择习医术长于阴阳者分授以官而当时郡
   县错在诸国间故太守令长之属不更设阴阳
   医学若后世建侯已异汉制而此诸官者复不
   设诸郡县则卫民之道殊为有阙考府州设医
   学博士至唐始备其制而后世因之魏书始有
   释老之志而北齐之昭元寺置大统诸员以官
   诸州县沙门曹则州县之僧官实始于此后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8a 页 WYG0602-0242a.png
   置司寂司元掌法门道门之政随改诸郡县佛
   寺为道场道观为元坛而各置监丞即今僧纲
   道纪之职所由昉矣阴阳立学始于元时盖诸
   路总官府设阴阳教授明则阴阳正术典术各
   设其官亦相因也我
  朝斟酌往制府州县医学僧道俱沿明之旧阴阳学则
   易县典术为训术勤民任职纤悉尽制夫医术为
   民生所最切而阴阳领之于官则有以绝妖妄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8b 页 WYG0602-0242b.png
   之术至释道二教由来已久徒类既繁尤当设
   官为之检束伏读乾隆元年
 上谕有云僧道窃二氏之名无修持之实但原天地
   好生之意不忍一物不得其所此庸愚无知之
   僧道亦天下之一物耳大哉
 皇言视周官物为之制而官失其守者实能推广以
   神明其法所谓尽人物之性与天地参焉者也
   第此类流品猥杂俱由所辖有司择其明习术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9a 页 WYG0602-0242c.png
   数及格守规律者上诸巡抚咨部给与劄牒盖
   即庶人在官之类与品官不同故即附诸府州
   县官之后不著于表而论之如此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三 第 49b 页 WYG0602-0242d.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