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a 页 WYG0602-019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五十二
  司道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a 页 WYG0602-0191a.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a 页 WYG0602-0191c.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a 页 WYG0602-0192a.png
  司道
 国朝官制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从二/品)直𨽻山东山西河南江宁
苏州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陜西甘肃四川广
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
  布政使掌一省之政司钱榖之出纳
 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布以达于有司阖省僚属
  以时颁其禄俸满秩廉其称职不称职报督抚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b 页 WYG0602-0192b.png
  达于吏部十年会户版均税役登民数田数以达
  于户部凡有大兴革及诸政务会议经画定报于
  督抚而行之
 国初每省设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顺治十八年分江南布政使司为江苏安徽各二
  人康熙二年分陜西布政使司为陕西甘肃各二
  人三年分湖广布政使司为湖北湖南各二人六
  年去左右系衔每省止设布政使一人初以直𨽻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a 页 WYG0602-0192c.png
  近在畿甸不设藩司以口北守道兼山西布政司
  衔康熙八年增设直𨽻守道一人总司钱榖雍正
  二年改为布政使乾隆二十五年分江苏布政使
  为江宁苏州各一人
布政使司经历(从六/品)直𨽻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
西福建浙江湖北陜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
人理问(从六/品)直𨽻江宁苏州江西浙江湖南陜西云南
各一人都事从(七/品)江南福建各一人照磨(从入/品)山西福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b 页 WYG0602-0192d.png
建浙江湖北甘肃四川广东各一人库大使(正八/品)直𨽻
山东山西河南江宁苏州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
南陜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仓大使
(从九/品)安徽一人
  经历掌出纳文书理问掌勘核刑名都事掌受发
  文移照磨掌照刷卷宗库大使掌司库藏之出入
  仓大使掌检稽仓庾经历等官员额俱康熙六年
  定直𨽻员额雍正二年定理问初各布政使俱设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6a 页 WYG0602-0193a.png
  惟贵州不置康熙三十八年省福建广东广西四
  川各一人雍正二年又省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湖
  北甘肃各一人乾隆二十五年增设江宁一人都
  事初置福建河南江西山西布政司各一人康熙
  三十八年省江西山西二人照磨初各布政司俱
  置康熙三十八年省山东河南广西云南江苏安
  徽江西陜西湖南贵州各一人库大使初置山西
  三人江南湖广各二人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河南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6b 页 WYG0602-0193b.png
  陜西广东云南贵州各一人后西山省二人乾隆
  元年又增置直𨽻甘肃四川各一人二十五年增
  设江宁一人又初置有各布政司检校库副使宝
  源局大使副使等官后俱省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正三/品)直𨽻山东山西河南江苏
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陜西甘肃四川广东广
西云南贵州各一人
  按察使掌全省刑名按劾之事振剔风纪澄清吏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7a 页 WYG0602-0193c.png
  治大者与藩司会议以听于部院理合省之驿传
  三年大比为监试官大计为考察官秋审为主稿
  官与布政使称两司员额顺治间定河南陜西湖
  广分省添设与布政使同初直𨽻不设臬司以大
  名巡道兼河南按察使衔通永天津道俱兼山东
  按察使衔霸昌井陉道俱兼山西按察使衔康熙
  八年增设直𨽻巡道一人总理刑名三十八年省
  井陉道雍正二年改直𨽻巡道为按察使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7b 页 WYG0602-0193d.png
按察使司经历(正七/品)直𨽻山东山西河南江苏江西福
建浙江湖北陜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各一人知事(正/八)
(品/)江西一人照磨(正九/品)安徽福建浙江湖南甘肃广东
贵州各一人司狱(从九/品)直𨽻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
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陜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
州各一人
  经历照磨掌职与布政司属同知事掌勘察刑名
  司狱掌管理系囚经历等官员额俱康熙六年定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8a 页 WYG0602-0194a.png
  直𨽻员额雍正二年定知事初设江西福建山西
  广东广西各一人康熙三十八年裁福建山西广
  东广西各一人照磨初每省一人康熙三十八年
  裁山东河南江西广西云南江苏陜西山西湖北
  四川各一人又初置有各省检校后俱省
各道(初制参政道从三品副使道正四品参议道从四/品佥事道正五品乾隆十八年省去兼衔俱改为)
(正四/品)直𨽻口北道霸昌道通永道天津道清河道大名
道热河道各一人山东督粮道济东泰武临道登莱青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8b 页 WYG0602-0194b.png
道兖沂漕道各一人山西冀宁道河东道雁平道归绥
道各一人河南开归陈许道粮盐道南汝光道河北道
河陜汝道各一人江南江安粮储道苏松粮储道常镇
通道松太道盐巡道凤庐道宁池太广道各一人浙江
督粮道盐法道宁绍台道温处道杭嘉湖道金衢严道
各一人江西督粮道盐法道广饶九南道吉南赣宁道
各一人福建督粮道盐法道兴泉永道延建邵道汀漳
龙道台湾道各一人湖北督粮道盐法道荆宜施道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9a 页 WYG0602-0194c.png
襄郧道武汉黄德道各一人湖南粮储道盐法长宝道
衡永郴桂道岳常澧道辰永沅靖道各一人陜西督粮
道盐法道潼商道汉兴道延榆绥道各一人甘肃甘凉
道平庆道巩秦阶道兰州道宁夏道西宁道安肃道镇
迪道各一人四川盐茶马道松茂道川东道建昌道永
宁道川北道各一人广东督粮道惠潮嘉道肇罗道雷
琼道南韶连道高廉道各一人广西苍梧道左江道右
江道各一人云南粮储道盐法道迤西道迤东道迤南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9b 页 WYG0602-0194d.png
道各一人贵州督粮道贵西道古州道各一人
  分守分巡及粮储盐法各道或兼兵备或兼河务
  或兼水利或兼学政或兼茶马屯田或以粮盐兼
  分巡之事皆掌佐藩臬覈官吏课农桑兴贤能砺
  风俗简军实固封守以倡所属而廉察其政治
 国初设布政司左右参政参议曰守道设按察使副
  使佥事曰巡道有通辖全省者有分辖三四府州者
  各以职事设立于要地后因时裁设衔额无定均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0a 页 WYG0602-0195a.png
  视其升补之本职为差如由京堂等官补授者为
  参政道由掌印给事中知府补授者为副使道由
  科道补授者为参议道由郎中员外主事同知补
  授者为佥事道守巡皆同乾隆十八年省去参政
  参议副使佥事等衔定为守巡各道职秩弥昭画
  一焉
各道库大使(从九/品)直𨽻山东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
云南各一人江苏二人仓大使(未入/流)陜西广东各一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0b 页 WYG0602-0195b.png
  库仓大使掌各道之库藏仓庾皆因所掌之事先
  后设定员额
 历代建置
   谨案监司分职实为方面之重任刘昭续汉书注
   引晋太康诏曰二千石专治民之重监司清峻
   于上吴曾能改斋漫录引晋徐邈与范宁书曰
   择公方之人以为监司谓监司之名始此盖皆
   指当时刺史言之至于藩臬分职考之于古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1a 页 WYG0602-0195c.png
   唐转运观察诸使为之权舆至宋之转运使掌
   经度一路财赋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为今布
   政使之所由始提点刑狱掌察所部狱讼平其
   曲直及专举刺官吏之事为今按察司之所由
   始溯而上之汉代专重郡守其临郡国之上者
   惟十三部刺史盖郡守地大而权重有事得以
   专达秩至二千石如今之二三品治效著闻则
   玺书勉励增秩赐金其高第即入为卿相故朝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1b 页 WYG0602-0195d.png
   廷不复多设官以临制之惟刺史以下大夫而
   临二千石职专举刺八月行部录囚徒考殿最
   岁尽入奏所荐得为九卿所劾辄从黜罢是刺
   史一官固兼有今日司道之任也魏晋以后刺
   史益重其兼都督带持节者已如今日之督抚
   即单车刺史专制一方亦别无大府以临其上
   然综理郡县而受其成为守令风教之所自出
   则其司存有由来也隋始罢州惟立总管唐则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2a 页 WYG0602-0196a.png
   有采访按察观察处置之名转运租庸度支营
   田之职两司分理实启其概而诸道分巡防禦
   团练又为守巡兵备之所托始盖监司之设至
   是渐广宋裁藩镇之权而帅漕宪仓之职始重
   元立行省藩司之职实寓于参知政事复设肃
   政廉访以重提刑之寄明初亦设行省旋改参
   知政事为承宣布政使其提刑按察使则即宋
   提点元廉访之旧职而参政参议副使佥事诸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2b 页 WYG0602-0196b.png
   职备焉惟是两司上氶督抚而复参之以巡按
   虽仿汉氏刺史之遗意而统莅为太烦下辖诸
   道而均系以藩臬之衔亦未足以专其表率也
   我
  朝监古定制两司诸道各专其职以倡率府县而
   归其成于督抚纲纪肃清酌繁简而立其中有
   非前古所可企及者今历考前史自唐之转运
   使观察使始列于表其前此者如成周之方伯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3a 页 WYG0602-0196c.png
   秦之监御史汉以后之刺史职掌相近而品秩
   较异则并随条疏證于后以明其同异分合之
   故而不复列于表焉
 三代
  周礼春官大宗伯注郑司农云长诸侯为方伯
   谨案布政使称曰藩司亦称方伯考周申侯为
   宣王方伯式是南邦而藩宣咏于周雅蕃即藩
   也藩司肇名盖由于此其以承宣系衔亦本于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3b 页 WYG0602-0196d.png
   此惟古之方伯实长诸侯之国即以侯伯之贤
   者为之非今藩司所可比拟而统临诸国督率
   全省与今藩司之表率各府州县约略相等故
   叙列其概以稽称名之故也
  尚书康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
   谨案按察使称为臬司臬法也其语始见于康
   诰考吕祖谦尚书精义云外事卫国之事康叔
   为周司寇王朝之官职任内事故以卫国为外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4a 页 WYG0602-0197a.png
   事又考孔颖达尚书疏云孟侯五侯之长谓方
   伯康侯为之即州牧也是康叔以列侯为方伯
   而康诰一篇于明罚敕法三致意焉盖实今日
   方面提刑之所托始而臬司所由称也厥后吕
   刑之诘四方一则曰四方司政典狱非尔惟作
   天牧一则曰官伯族姓其训戒于四方牧伯尤
   为惓惓知成周之制九州牧长皆重训刑之职
   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4b 页 WYG0602-0197b.png
  礼记王制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
  国三人孔颖达疏谓使在朝之大夫往监于方伯
  每一州辄三人崔氏云此谓殷之方伯皆有三人
  以辅之佐其伯谓监所领之诸侯也周则于牧下
  置二伯
   谨案今各道为藩臬之佐亦称监司考王制所
   称以大夫而监方伯之国以一国而监者三人
   其官品尊卑官数多少与今道员约略相合崔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5a 页 WYG0602-0197c.png
   氏言三人辅佐方伯以监所领之诸侯明非监
   方伯也亦与今日各道辅佐藩臬监所领之府
   州规制相同惟古时未详分职今则以事区别
   所掌体制稍殊然国必三人固知各有所司之
   事特世远莫详耳三监之使实为汉唐以来分
   部分道命始巡察之始而道员为诸侯之副佐
   是大夫为监者固诸道之权舆也
 秦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5b 页 WYG0602-0197d.png
  汉书百官公卿表监御史秦官掌监郡
  杜佑通典秦以御史监郡谓之监御史
   谨案秦罢侯置守并方伯连帅而悉去之惟以
   御史监郡而不言职掌盖犹周代大夫监之遗
   意耳秦制简略无可附丽今故录其监郡御史
   之制而不列于表
 汉
  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6a 页 WYG0602-0198a.png
  奉诏条察州(颜师古注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
  (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
  (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
  (任刑喜则浮赏烦扰劾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訞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
  (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记/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
  (割损正/令也)成帝绥和元年更名牧哀帝建平二年复
  为刺史元寿二年复为牧
  王应麟玉海黄泰交州记曰刺者言其刺举不法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6b 页 WYG0602-0198b.png
  史者使也言为天子之所使也
  汉书何武列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
  率也
   谨案汉初易秦监御史为刺州而御史不设然
   考刺史行部御史为驾又六条所察有二千石
   子弟请托所监之文是监御史亦未尽省也刺
   史之职有可考者六条之中一条以察民五条
   以察吏如所云田宅踰制云不奉诏书云选署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7a 页 WYG0602-0198c.png
   不平则如今布政使之所治也云不恤疑狱云
   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则如今按察使之
   所纠也其治有常所乘传行部则今守巡诸道
   职亦兼之惟是任重秩轻名实不副后遂以州
   牧递易纷纭不定且前汉之州牧虽与刺史异
   秩而职事亦无大殊盖汉时吏治专责成于郡
   守而刺史之所以设者亦止以督察二千石朱
   博称刺史不察黄绶明不使之尽与郡国之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7b 页 WYG0602-0198d.png
   也其与今之两司综理全省体分隆而委任专
   者规制固有不同特其职掌所在郡国分而理
   之刺史总而临之其统辖诸事有相近者故约
   举于篇以溯司道诸职之所缘起而不列于表
   俾毋与督抚沿革相溷焉
  后汉书百官志外有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六百
  石本注曰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十二人各主一
  州其一州属司𨽻校尉诸州常以八月巡行所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8a 页 WYG0602-0199a.png
  郡国录囚徒考殿最初岁书诣京都奏事中兴但
  因计吏皆有从事史假佐
  通典汉置刺史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所
  治有定处(按汉旧仪云刺史/有常治所与此异)或谓州府为外台灵
  帝中平五年改刺史唯置牧是时天下方乱豪杰
  各欲据有州郡而刘焉刘虞并自九卿出领州牧
  州牧之任自此重矣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
  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按验然后黜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8b 页 WYG0602-0199b.png
  退光武即位用法明察不复委三府故权归举刺
  之吏
   谨案后汉刺史与前汉同而职任渐重黜陟官
   吏不经三府按验厥后群牧专制中原扰攘盖
   已首启其端矣
 三国
  三国魏志贾逵列传逵为豫州刺史时天下初复
  州郡多不摄逵曰州本以御史出监诸郡以六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9a 页 WYG0602-0199c.png
  诏书察长吏二千石已下故其状皆言严能鹰扬
  有督察之才不言安静宽仁有恺悌之德也于是
  阿纵不如法者皆奏免之帝曰逵真御史矣布告
  天下当以豫州为法
  通典自魏以来庶姓为州而无将军者谓之单车
  刺史
  刘昭后汉书志注晋太康初诏曰汉末四海分裂
  吴蜀自擅刺史内亲民事外领兵马此一时之宜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19b 页 WYG0602-0199d.png
  尔
   谨案三国刺史承后汉之积重其流遂分为二
   使持节都督持节刺史起于魏时权如今之督
   抚太康诏所云者是也单车刺史职如今之司
   道贾逵所职者是也当时以严能督察为真刺
   史盖偏近于按察使之任实因秦汉之旧制而
   其任则加重也
 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0a 页 WYG0602-0200a.png
  晋书职官志州置刺史别驾治中从事诸曹从事
  等员所领中郡以上及江扬朱提郡郡各置部从
  事一人小郡亦置一人又有主簿门亭长录事记
  室书佐诸曹佐守从事武猛从事等凡吏四十一
  人卒二十人诸州边远或有山险滨近寇贼羌夷
  者又置弓马从事五十馀人徐州又置淮海凉州
  置河津诸州置都水从事各一人凉益置吏八十
  五人卒二十人荆州又置佃佃督一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0b 页 WYG0602-0200b.png
  玉海王隐晋书曰太康三年罢刺史将军官刺史
  依汉制三年一入奏事
  通典晋制刺史三年一入奏甲午诏书曰刺史衔
  命国之外台其非所部而在境者刺史并纠之
   谨案晋置刺史如汉制三年入奏在境并纠盖
   斟酌汉制而变通之者其佐吏有武猛从事弓
   马从事淮海河津都水从事监佃督诸员略如
   今之巡海水利屯田诸职惟今日则以方面大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1a 页 WYG0602-0200c.png
   员兼理诸政非僚佐之可得比拟故比录史文
   以见其概而不列于表焉
 宋齐梁陈
  宋书百官志刺史每州各一人刺之为言犹参觇
  也写书亦为之刺汉书不得刺尚书事是也刺史
  班行六条诏书有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主簿
  西曹书佐祭酒从事史议曹从事史部郡从事史
  自主簿以下置人多少各随州旧无定制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1b 页 WYG0602-0200d.png
  通典宋刺史与魏同
  南齐书百官志州牧刺史州朝置别驾治中议曹
  文学祭酒诸曹部从事史
  隋书百官志梁制州刺史二千石州置别驾治中
  从事各一人主簿西曹议曹从事祭酒从事部传
  从事文学从事各因其州之大小而置员定为十
  八班以班多者为贵其州二十三并列其高下选
  拟略视内职○陈承梁皆循其制官其庶姓为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2a 页 WYG0602-0201a.png
  若无将军者谓之单车扬州刺史南徐东扬州刺
  史品并第三荆江南兖郢襄雍等州刺史品并第
  四豫益广衡等州青州领冀州北兖州北徐等州
  梁州领南泰州司南梁交越桂霍宁等十五州刺
  史扬州别驾中从事品并第六庶姓南徐荆江南
  兖郢襄雍等州别驾中从事品并第八庶姓豫益
  广衡青冀北兖北徐梁秦司南徐等州别驾中从
  事扬州主簿西曹及祭酒议曹二从事南徐州主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2b 页 WYG0602-0201b.png
  簿西曹祭酒议曹二从事品并第九
   谨案宋齐梁陈刺史之制与魏晋同其时州之
   分置者渐多而刺史亦以渐众惟其以州统郡
   兼理兵民不仅专举察之事又因其州之上下
   定为上中下三等州地虽分析而日小而监司
   之权要与后汉无异也
 北魏
  魏书官氏志天赐二年制诸州置三刺史刺史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3a 页 WYG0602-0201c.png
  品第六者宗室一人异姓二人比古之上中下三
  大夫也刺史令长各之州县自前功臣为州者还
  京师司州牧从第二品上州刺史第三品中州刺
  史从第三品下州刺史第四品司州别驾从事史
  司州治中从事史从第四品司州主簿从第七品
  司州西曹书佐祭酒从事史第八品司州议曹从
  事史司州文学从第八品
   谨案魏书有三刺史而不列刺史之佐以司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3b 页 WYG0602-0201d.png
   诸佐考之则每州皆有别驾治中主簿等员可
   以类推亦犹汉晋之制也
 北齐
  隋书百官志后齐制官多从后魏州刺史属官有
  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州都光迎主簿主簿西
  曹书佐市令及史祭酒从事史部郡从事皂服从
  事典签及史门下督省事都录事及史箱录事及
  史朝直刺奸记室掾曹田曹金曹租曹兵曹左户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4a 页 WYG0602-0202a.png
  等掾史等员上上州属官佐史合三百九十三人
  上中州减上上州十人上下州减上中州十人中
  上州减上下州五十一人中中州减中上州十人
  中下州减中中州十人下上州减中下州五十人
  下中州减下上州十人下下州减下中州十人
  通典北齐制州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
  之差自上上州至下下州凡九等
   谨案刺史之职所以统率属郡魏既分为三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4b 页 WYG0602-0202b.png
   北齐又分为九等则称名繁碎而体制亦以渐
   替矣此隋代改州为郡之渐也
 后周
  周书卢辩傅户三万以上州刺史(正八/命)户二万以
  上州刺史(八/命)户一万以上刺史(正七/命)户五千以上
  刺史(七/命)正八命州长史司马司录(六/命)八命州长史
  司马司录(五/命)正七命州长州史司马司录八命州
  呼药(五/命)七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正八命州别驾八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5a 页 WYG0602-0202c.png
  命州呼药(正四/品)正六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正七命
  州别驾正八命州治中正七命州呼药(四/命)正八命
  州列曹参军正六命州别驾正七命州治中七命
  州呼药(正三/品)八命州列曹参军正六命州治中正
  六命州呼药(三/命)正七命州列曹恭军(正二/命)七命州
  列曹参军(二/命)正六命州列参曹军(正一/命)
   谨案后周官制史文不详兹摭录卢辩传所载
   命数以存其大概其刺史按户之多寡分为四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5b 页 WYG0602-0202d.png
   等盖循后魏上中下之制而稍变通之其与北
   齐之三刺史又分为三等者规制不同考七命
   之户五千以上之刺史在户一万五千郡守之
   上可知以州统郡刺史虽自有属户而列郡大
   小仍在统辖之中亦如唐宋监司既自治民并
   监郡县也其属官各员递为等差与汉晋以来
   大同而小异焉
 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6a 页 WYG0602-0203a.png
  隋书百官志上上州置刺史长史司马录事参军
  事功曹户兵等曹参军事法曹士曹等行参军典
  签州都光迎主簿郡正主簿西曹书佐祭酒从事
  部郡从事仓督市令丞等员并佐史合三百二十
  三人上中州减上州吏属十二人上下州减上中
  州十六人中上州减上下州二十九人中中州减
  中上州二十人中下州减中中州二十人下上州
  减中下州三十二人下中州减下上州十五人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6b 页 WYG0602-0203b.png
  下州减下中州十二人
  通典隋雍州置牧馀州并置刺史亦同北齐九等
  之制总管刺史加使持节至开皇三年罢郡以州
  统县自是刺史之名存而职废(后虽有刺史皆太/守之互名理一郡)
  (而已非旧刺史之职按魏置使持节宠奉使官之/任隋氏废郡而后刺史牧人既非使官则合罢持)
  (节之称其时制置不以名寔相副为意仍旧存之/后改为太守亦复不省所以使持节之名及于边)
  (远小郡乃不/徵典故之失)炀帝大业初为司𨽻台大夫一人巡
  察畿内其刺史十四人巡察畿外诸郡亦有六条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7a 页 WYG0602-0203c.png
  之制(与汉六/条不同)从事四十人副刺史巡察每年二月
  乘轺巡郡县十月入奏
   谨案杜佑言刺史察举州郡至隋治人后虽有
   刺史皆太守之互名盖刺史之制至隋始变然
   考炀帝初尚有刺史十四人巡察畿外诸郡盖
   开皇变制而大业寻复其止理一郡者乃唐代
   之制非隋世尽然也考历代刺史递重递轻之
   故皆由积渐而成汉初监郡察郡秩止六百石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7b 页 WYG0602-0203d.png
   自后更为州牧后汉不入奏事不𨽻三公至刘
   焉请重州牧之任魏晋因之有使持节都督持
   节督之名此其渐而重也至隋之总管都督唐
   之都督节度使为重之极焉晋武帝诏革汉季
   之制刺史治民悉如汉初故事自后非要州则
   为单车刺史沿至魏齐有下州刺史下下州刺
   史此其渐而轻也至隋始罢郡以州统县刺史
   为太守互名自后遂以为知州之称并在郡守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8a 页 WYG0602-0204a.png
   之下为轻之极焉盖极重则权同督抚而单车
   刺史举司道之职未尝不存极轻则下并府州而
   采访按察转运提刑诸使由是兴焉此列代沿
   革之大概故自隋以前之刺史虽其体制不尽
   如今之藩臬而要有藩臬之职自唐以后之刺
   史则竟同今之知府及直𨽻州矣今历叙前代
   刺史至隋而止并考证其沿革之大概至唐以
   后则见于府州篇中不具列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8b 页 WYG0602-0204b.png
 唐
  通典开元二十五年刋定职次著为格令设官以
  经之置使以纬之按察采访等使以理州县节度
  团练等使以督府军事租庸转运盐铁青苗营田
  等使以毓财货其馀细务因事置使者不可悉数
  其转运以下诸使无适所治废置不常
  新唐书百官志观察使副使支使判官掌书记推
  官巡官衙推随军要籍进奏官各一人团练使副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9a 页 WYG0602-0204c.png
  使判官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防禦使副使判官
  推官巡官各一人观察处置使掌察所部善恶举
  大纲凡奏请皆属于州○贞观初遣大使十三人
  巡省天下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神龙二年以五
  品以上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按举州县冉周而
  代景云二年置十道按察使道各一人开元二年
  改曰十道按察采访处置使至四年罢八年复置
  十道按察使秋冬巡视州县十年又罢十七年复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29b 页 WYG0602-0204d.png
  置十道京都两畿按察使二十年改采访处置使
  分十五道(杜佑通典云治/于所部之大郡)天宝末又兼黜陟使乾
  元元年改曰观察处置使
  通典唐无州府之名而有采访使采访使有判官
  二人(分判尚书六行/事及州郡簿书)支使二人(分使出入职如/节度使之随军)
  官一人(推□/狱讼)至德之后改采访使为观察皆并领
  都团练使其僚属随时增置分天下为四十馀道
  大者十馀州小者二三州各因其山川区域为制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0a 页 WYG0602-0205a.png
  诸道增减不恒使名沿革不一举其职例则皆古
  之刺史云
  旧唐书职官志防禦团练使至德后置防禦使以
  治军事刺史兼之不赐旌节上元后改防禦使为
  团练守捉使叉与团练兼置防禦使名前使各有
  副使判官皆天宝后置未见品秩
  马端临文献通考唐肃宗乾元初置团练使守捉
  使大领十州小者三五州代宗时元载当国令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0b 页 WYG0602-0205b.png
  史悉带团练大率团练皆𨽻所治州岁以八月考
  其高下
  新唐书百官志观察使以丰稔为上考省刑为中
  考办税为下考团练使以安民为上考惩奸为中
  考得情为下考防禦使以无虞为上考清苦为中
  考政成为下考
  文献通考唐先天二年李杰(始名/务先)始为水陆发运
  使盖始名之起开元二十一年裴耀卿以侍中充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1a 页 WYG0602-0205c.png
  江南淮南转运使而崔希逸萧旻为副盖副使始
  此天宝以韦坚充勾当转运使第五琦充诸色转
  运使刘晏充诸路转运使其后韩滉杜悰杜让能
  崔昭纬皆以宰相充使而诸道分置巡院皆统于
  此○开元十年敕度支营田若一使专知宜同为
  一额共置判官二人○开元十一年宇文融除勾
  当租庸地税使至德元载第五琦充江淮租庸使
  永泰元年租庸使一切并停唯差判官一人巡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1b 页 WYG0602-0205d.png
  二人催遣○建中二年初分置汴东西水陆运两
  税使○开元十二年宇文融充诸色安辑户口使
   谨案唐代以刺史为郡守而诸道置使昉于贞
   观之遣使十三人巡省天下其后为巡察为按
   察为采访为观察使名不同其职一也观地理
   志言采访使如汉刺史六典言汉刺史如今之
   十道使通典言观察团练皆古之刺史则诸使
   职掌实上承汉代刺史而与今之司道相等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2a 页 WYG0602-0206a.png
   节度使秉节专制如今之督抚耳其道为十道
   为十五道十八道为四十馀道以渐而分亦后
   日分道之所托始也谨以今制考之转运租庸
   两税户口诸使如今之布政司其副使如今之
   督粮道采访观察如今之按察使其副使亦如
   巡道团练营田如今之兵备屯田诸道也又唐
   代虽以刺史为郡守而职掌视今郡守为较重
   旧唐书所载刺史岁巡属县观风俗察官吏善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2b 页 WYG0602-0206b.png
   恶殊尤随即奏闻所部有更改得以便宜从事
   是州郡而寓诸使之职也至如防禦团练未尝
   别置各以治军刺史兼领之是州郡而兼各道
   之权也盖唐诸使之设随时迁革不为常制又
   多为节度使之兼官故不得不寄其权于郡守
   是亦一代制度之大略也
 五季
  文献通考唐置诸道巡院五代罢巡院始置转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3a 页 WYG0602-0206c.png
  使
   谨案五代官制史策不详考其大略诸州皆统
   兵事其诸使亦兼总于节度使马端临称五代
   罢巡院可类推也
 宋
  宋史职官志都转运使转运使副使判官掌经度
  一路财赋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迅吏蠹
  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有军旅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3b 页 WYG0602-0206d.png
  事则供馈钱粮或诸路事体当合一则置都转运
  使以总之若副使若判官皆随资之浅深称焉其
  属有主管文字干办官各一员文臣准备差遣武
  臣准备差使员多寡不一
  文献通考艺祖惩五季之乱藩臣擅有财赋不归
  王府乾德以后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开宝六
  年广南平除徐泽为判官盖转运判官始此两省
  以上则为都转运司又置副使与诸路判官又置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4a 页 WYG0602-0207a.png
  同勾当转运使至道中诏曰天下物宜民间利病
  惟转运使得以周知令更互赴阙廷见询问庆历
  中皆带按察之任六年罢之熙宁二年诏转运使
  用本资序人即充资序下一等为权二等为权发
  遣中兴以来逐路都转运使除授不常惟使副判
  官常置
   谨案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并举察官吏实与今
   之布政使职分相埒转运之名虽肇于唐时然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4b 页 WYG0602-0207b.png
   不过以为一时之制宋则职专任重称为漕司
   终代不易名虽因而实则创也其同勾当转运
   事及副使如粮储各道主管文字如经历照磨
   干办官则如理问都事诸职也
  宋史职官志提点刑狱公事掌察所部之狱讼而
  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
  而不决盗贼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
  之事旧制参用武臣熙宁初罢之绍圣初以提刑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5a 页 WYG0602-0207c.png
  兼坑冶事绍兴初两浙路以封疆阔远差提刑二
  员淮南东路罢提刑令提举茶盐官兼领盖因事
  之繁简而损益焉乾道八年用臣僚言诸路经总
  制钱并委提点刑狱官督责嘉定十五年广西提
  刑分上下半年就郁林州与静江府两处置司其
  属有检法官干办官
  文献通考宋太祖淳化二年以司门员外郎董循
  等一十一人分充诸路转运司提狱刑狱四年省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5b 页 WYG0602-0207d.png
  真宗景德四年谓先帝常选朝臣诸路提点刑狱
  遂复置之不𨽻转运别为一司稍重其权矣当时
  约束曰所至专察囚禁详审牍州县不得迎送聚
  会所部每旬具系囚犯由讯鞫次第申报当检举
  催督在系淹久者即驰往案问出入人罪者移牒
  勘覆劾官吏以闻诸色词状逐州断遣不当已经
  转运官披断未允者并收接施行官吏贪浊弛慢
  者具名以闻敢有庇匿并当加罪仍借绯紫以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6a 页 WYG0602-0208a.png
  年为任增给缗钱如转运使之数天禧四年加劝
  农使俄改提点刑狱劝农使十年复置提点京畿
  刑狱掌察所部疑留狱讼劝课农桑而按其官吏
  之不法别其廉吏以达于朝元丰因之
  玉海庆历三年诏转运使皆领按察使提刑不带
  使名亦准此岁具官吏能否以闻○转运使副即
  汉刺史唐观察使之职
   谨案宋监司以转运及提刑为最重提刑实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6b 页 WYG0602-0208b.png
   今按察使之职即所谓宪司也其始由转运使
   兼管后遂专遣朝臣充之其逐州断遣经转运
   披断未允者并收接施行亦可见其权之重矣
   既而以提刑兼劝农并督责诸路总制钱及兼
   提举诸事盖所职以刑狱为主而地方重务例
   得兼掌亦如今藩臬各司财赋刑名之事而地
   方重事会议举行二司实相为联系也提刑无
   副官其检法官干办官如今知事及司狱之类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7a 页 WYG0602-0208c.png
  宋史职官志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
  坊场河渡水利之法视岁之丰歉而为之敛散以
  惠农民仍专举刺官吏之事熙宁初先遣官提举
  河北陜西路常平未几诸路悉置提举官元祐初
  罢之并其职于提点刑狱司绍圣初复置元符以
  后因之
  文献通考提举即汉耿寿昌常平之任也自李悝
  制平籴之法汉人因之则谓之常平焉然汉人特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7b 页 WYG0602-0208d.png
  置仓而犹领之于大司农也宋朝淳化中建常平
  仓景祐元年令转运司举所部官专领之然犹𨽻
  漕臣熙宁遣使提领此盖提举常平之所始也九
  年府界畿内亦专置提举常平仓一员不令司农
  丞兼领提举常平司操常平敛散之法申严免役
  之政令治荒修废赈民艰阨则𨽻提举司岁察所
  部廉能而保任之若疲软或犯法则随其职事劾
  奏○提举茶盐司掌摘山煮海之利以佐国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8a 页 WYG0602-0209a.png
  都大提举茶马司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马
  于四夷率以茶易之○提举三白渠公事掌潴泄
  三白渠以给关中灌溉之利
   谨案宋职官之近于布政使者转运而外有提
   举诸官如常平仓库固今藩司之专掌也常平
   提举其始𨽻于漕臣其后亦或兼于宪臣领仓
   而兼以察吏且并掌役市坊场水利之法他如
   茶马三白渠诸提举与今日道员之佐司分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8b 页 WYG0602-0209b.png
   者实为相当云
  宋史职官志承宣使观察使无定员政和中诏承
  宣观察使仍不带持节等防禦使团练使无定员
  文献通考宋朝沿唐制置诸州观察使凡诸卫将
  军及使遥领者其资品并止本官叙(防禦团练使/刺使亦同)
  祥符中诏观察使并带刺史(翰林学士陈彭年检/讨唐以来故事观察)
  (使并合带刺史诏自今/除观察使可兼领之)
   谨案马端临云观察团练使在唐为监司至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9a 页 WYG0602-0209c.png
   则监司自有以名其官(谓转运/提刑)而观察诸使皆
   无职任盖止为武臣及刺史所带之官名而非
   唐之旧矣兹故录沿袭之概而不著于表
  宋史职官志幕职官签书判官厅公事两使防团
  军事推判官观察支使掌裨赞郡政总理诸案文
  移诸曹官旧制录事参军掌州院庶务纠诸曹稽
  违户曹参军掌户籍赋税仓库受纳司法参军掌
  议法断刑司理参军掌讼狱勘鞫之事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39b 页 WYG0602-0209d.png
  文献通考宋朝沿五代之制两司置判官推官各
  一人馀州置判官各一人政和初自判官至诸曹
  改为士户仪兵刑工曹掾建炎复旧制焉
   谨案宋代转运使提点刑狱皆以朝臣充无定
   品秩其观察诸使则有定秩而实无专官即佐
   属之判官推官皆系郡职而空带诸使之衔未
   免名实不相符也今以非转运提刑所属不列
   于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0a 页 WYG0602-0210a.png
 辽
  辽史百官志南面官僚节度观察防禦团练刺史
  咸在方州如唐制也○观察使职名总目某州军
  观察使某州军观察副使某州军观察判官王鼎
  清宁五年为易州观察判官○团练使司职名总
  目某州团练使某州团练副使某州团练判官○
  南面分司官平理庶务采摭民隐汉唐以来贤主
  以为恤民之令典官不常设有诏则选才望官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0b 页 WYG0602-0210b.png
  之○分决诸道滞狱使圣宗统和九年命邢抱朴
  等五员又命马守瑛等三员分决诸道滞狱○按
  察诸道刑狱使开泰五年遣刘泾等分路按察刑
  狱○采访使太宗会同三年命珠格楞(蒙古语软/也原作于)
  (骨邻今/改正)为采访使○南面财赋官诸钱帛司职名
  总目某州钱帛都点检大公鼎为长春州钱帛都
  提点○转运使职名总目某转运使某转运副使
  同知某转运使某转运判官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1a 页 WYG0602-0210c.png
  王圻续文献通考辽南面有山西路都转运使司
  有奉圣州蔚州应州朔州保州西山各处转运使
  司官有转运使转运副使同知转运使等员○辽
  南面观察使司中京道上京道东京道皆设观察
  使司○辽南面有按察诸道刑狱使有分决诸道
  滞狱使官不常设有诏则选才望官以充之
   谨案辽南面监司与宋制相近钱帛转运为财
   赋官分决滞狱按察刑狱为刑名官其大较也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1b 页 WYG0602-0210d.png
   然按察诸使因事出差不常设盖如汉绣衣使
   者之比而观察使常设则今日之按察使实其
   职也王应麟玉海云宋提刑即唐观察之职王
   圻续通考亦云明设按察即观察使之职参互
   以观则臬司之源流略可睹矣
 金
  金史百官志都转运使司正三品掌税赋钱榖仓
  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同知从四品副使正五品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2a 页 WYG0602-0211a.png
  都勾判官从六品纪纲众务分判勾案户籍判官
  二员从六品专管拘收徵尅等事度支判官二员
  从六品掌勾判分判度支案事盐铁判官二员从
  六品都孔目官二员勾稽文牍知法二员从八品
  续文献通考金初设转运司后诏中外惟都转运
  依旧专管钱榖自馀诸路转运皆兼于按察其都
  转运司有正使副使等员
  金史百官志按察使本提刑司承安三年以上京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2b 页 WYG0602-0211b.png
  东京等提刑司并为一提刑司兼宣抚使劝农采
  访事为官称副使判官以兼宣抚副使判官为名
  承安四年改按察使正三品掌审察刑狱照刷案
  牍纠察污官污吏豪滑之人兼劝农桑与副使签
  事更出巡案副使正四品兼劝农事签按察司事
  正五品判官二员从六品知事正八品泰和八年
  以转运司权轻州县不畏不能规措钱榖遂诏中
  都都转运依旧专管钱榖事自馀诸路按察使并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3a 页 WYG0602-0211c.png
  兼转运使副使兼同知签按察并兼转运副添按
  察判官一员为从六品添知事一员知法二员从
  八品
  续文献通考金观察使兼于节度使团练使金不
  置
   谨按金按察初名提刑实兼宣抚劝农之职其
   后又兼转运使其佐属亦兼转运副使是按察
   之权在转运之上此制之小异于宋代者也唐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3b 页 WYG0602-0211d.png
   有按察使偶置而旋罢之今按察之名实自金
   始云
 元
  元史百官志行中书省每省参知政事二员从二
  品○宣尉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
  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其在远服
  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宣
  慰使司秩从二品每司宣慰使三员从二品同知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4a 页 WYG0602-0212a.png
  一员从三品副使一员正四品经历一员从六品
  都事一员从七品照磨兼架阁管勾一员正九品
  凡六道○团练安抚劝农使司至正十八年九月
  置奉元延安等处团练安抚劝农使司于耀州巩
  昌等处团练安抚劝农使司于邠州各设参谋一
  人每道置使二人同知副使各一人检督六人经
  历知事照磨各一人屯田使司至正十五年十二
  月置军民屯田使司于沛县正三品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4b 页 WYG0602-0212b.png
   谨案元立行中书省其官自丞相平章左右丞
   而下有参知政事二员明初亦设之后罢行省
   改参知政事为左右承宣布政使司是参知政
   事实布政使之所自来也至宣慰司之职布行
   省之政令于下而达郡县之请于上亦如今两
   司上承督抚下达府县故并列焉团练安抚劝
   农以三使而并为一官如今各道之兼兵备屯
   田之制也至如招讨宣抚设于边郡与藩职少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5a 页 WYG0602-0212c.png
   异元史又有奉使宣抚询民疾苦体察官吏而
   黜陟之则偶一遣使非设官常制故不著于篇
   转运使司元代专以理鹾政与宋制异已别见
   盐政篇兹不复录
  元史百官志肃政廉访使国初立提刑按察使至
  元六年兼劝农事二十八年改按察使为肃政廉
  访使其后遂定为二十二道每道廉访使二员正
  三品副使二员正四品佥事四员两广海南止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5b 页 WYG0602-0212d.png
  员正五品经历一员从七品知事一员正八品照
  磨兼管勾一员正九品○内道八𨽻御史台山东
  东西道济南路置司河东山西道冀宁路置司燕
  南河北道真定路置司江北河南道汴梁路置司
  山南江北道中兴路置使淮西江北道庐州路置
  司江北淮东道扬州路置使山北辽东道大宁路
  置使江南十道𨽻江南行台江东建康道宁国路
  置司江西湖东道龙兴路置司江南浙西道杭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6a 页 WYG0602-0213a.png
  路置使浙东海右道婺州路置司江南湖北道武
  昌路置司岭北湖南道天临路置司岭南广西道
  静江府置司海北广东道广州路置司海北海南
  道雷州路置司福建闽海道福州路置司陜西四
  道𨽻陜西行台陜西汉中道凤翔府置司河西陇
  北道甘州路置司西蜀四川道成都路置司云南
  诸路道中庆路置司
   谨案王圻续通考曰廉访之职与台察相表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6b 页 WYG0602-0213b.png
   按治帅府漕司军民司属照刷诸司文卷责违
   慢官吏此殆如汉制之司𨽻校尉无所不纠其
   职重矣盖金元之制提刑皆在布政之上两史
   所载班班可考史又言按察使巡行郡县除使
   二员留司副使以下每岁二月分按十月还司
   则视今之巡道其立法之意正复同焉
 明
  明史职官志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7a 页 WYG0602-0213c.png
  (从二/品)左右参政(从三/品)左右参议无定员(从四/品)参政
  参议因事添设各省不等经历司经历一人(从六/品)
  都事一人(从七/品)照磨所照磨一人(从八/品)检校一人
  (从九/品)理问所理问一人(从六/品)副理问一人(从七/品)
  控案牍一人司狱司司狱(从九/品)库大使一人(从九/品)
  副使一人仓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杂造局军
  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各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
  (所辖衙门/各省不同)布政使掌一省之政参政参议分守各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7b 页 WYG0602-0213d.png
  道及派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并
  分司协掌京畿(两京不设布按无参政参议副使/佥事故于旁近布政分司带管)
  经历都事典受发文移照磨检校典勘理卷宗理
  问典刑名初太祖略定地方即置行省其官自平
  章政事以下大略与中书省同洪武九年罢行省
  改参知政事为左右承宣布政使司宣德三年除
  两京外定为十三布政使初置藩司与六部均重
  布政使入为尚书侍郎副都御史每出为布政使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8a 页 WYG0602-0214a.png
  宣德正统间犹然自后无之○提刑按察使司按
  察使一人(正三/品)副使(正四/品)佥事无定员(正五/品)经历
  司经历一人(正七/品)知事一人(正八/品)照磨所照磨一
  人(正九/品)检校一人(从九/品)司狱司司狱一人(从九/品)
  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副使佥事分道巡察
  其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
  监军各专事置并分员巡备京畿明初置提刑按
  察司吴元年置各道按察司十五年置天下府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8b 页 WYG0602-0214b.png
  县按察分司以儒士王存忠等五百三十一人为
  试佥事人按二县凡官吏贤否军民利病皆得廉
  问纠举十六年罢二十九年改置按察分司为四
  十一道宣德五年除两京不置共为十三按察使
  布政使参政参议分司诸道督粮道(十三布政/使各一员)
  册道(江西陜西/等间设)分守道浙江杭嘉湖道宁绍台道
  金衢严道温处道江西南瑞道湖东道湖西道饶
  南九江道赣南道山东济南道东兖道海右道山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9a 页 WYG0602-0214c.png
  西冀宁道河东道冀北道冀南道陜西关内道关
  西道西宁道关南道河西道陇右道河南大梁道
  河南道汝南道河北道湖广武昌道下荆南道上
  荆南道(兼兵/备)荆西道(兼兵/备)上湖南道下湖南道上
  江防道下江防道福建兴泉道福宁道漳南道建
  南道汀漳道广东岭东道岭西道罗定道岭北道
  岭南道四川川西道川北道上下川东道上川南
  道下川南道广西桂平道苍梧道左江道右江道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49b 页 WYG0602-0214d.png
  贵州安平道贵宁道新镇道思仁道云南临安道
  腾冲道澜沧道(以上或恭/政或参议)按察司副使佥事分司
  诸道提督学道清军道驿传道(十三布政司俱各/一员惟湖广提学)
  (二员浙江山西陜西福建广西贵州/清军兼驿传江西右布政司清军)分巡道浙江
  杭严道宁绍道嘉湖道金衢道江西饶南九江道
  湖西道南昌道湖东道岭北道山东兖州道济宁
  道青州海防道济南道海右道海道登莱道辽海
  道山西冀宁道冀南道雁门道陜西关内道关西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0a 页 WYG0602-0215a.png
  道陇右道河西道西宁道河南大梁道汝南道河
  南道河北道湖广武昌道荆西道上荆南道下荆
  南道湖北道上湖南道下湖南道沅靖道福建巡
  海道(兼理/粮储)福宁道兴泉道建南道武平道漳南道
  建宁道海道汀漳道广东岭东道岭西道岭南道
  海北道海南道四川上东道下东道川西道川北
  道下川南道上川南道广西府江兵巡道桂林兵
  巡道苍梧兵巡道左江兵巡道右江兵巡道贵州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0b 页 WYG0602-0215b.png
  贵宁道思石道都清道(兼兵/备)云南安普道临沅道
  洱海道金沧道整饬兵备道浙江宁绍道嘉兴道
  温处道台海道江西南瑞道广建道山东临青道
  武德道曹濮道沂州道辽东道山西雁北道大同
  道(二/员)阳和道潞安道岢岚道陜西肃州道固原道
  临洮道洮岷道靖远道榆林中路道榆林东路道
  宁夏河西道宁夏河东兵粮道庄浪道濮羌道潼
  关道湖广辰沅道河南睢东道福建兵备道巡海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1a 页 WYG0602-0215c.png
  道广东南韶道南雄道四川松潘道威茂道建昌
  道重夔道安绵道叙泸道广西分巡道(兼兵/备)贵州
  威清道毕节道云南曲靖道其外又有协堂道(副/使)
  (河南浙/江间设)水利道(浙/江)屯田道(江西河南四川三/省屯田兼驿传)管河
  道(河/南)盐法道抚治道(陜西抚治商洛道湖/广又有抚民抚苗道)监军道
  (因事不/常设)招练道(山东/间设)其北直𨽻之道寄衔于山东
  者则为密云道大名道天津道霸州道寄衔于山
  西者则为易州道口北道昌平道井陉道蓟州永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1b 页 WYG0602-0215d.png
  平等道南直𨽻之道寄衔于山东者太仓道颍州
  道徐州道寄衔于浙江江西湖广者苏松道漕储
  道常镇道庐凤道徽宁池太道淮扬道按明初制
  恐守令贪鄙不法故于直𨽻府州县设巡按御史
  各布政使所属设试佥事已罢试佥事改按察分
  司四十一道此分巡之始也分守起于永乐间每
  令方面官巡视民瘼后遂定右参政右参议分守
  各属府州县兵道之设仿自洪熙间以武臣疏于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2a 页 WYG0602-0216a.png
  文墨遣参政副使沈固刘绍等往各总兵处整理
  文书商榷机密未尝身领军务也至弘治中本兵
  马文升虑武职不修议增副佥一员从之自是兵
  备之员盈天下
  续文献通考团练使之职明设分巡兵备道以统
  之两京不设布按二使故督学以御史后置守巡
  诸员无所属则寄衔于邻近省布按司官
   谨案列代监司之职至唐宋而始分至前明而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2b 页 WYG0602-0216b.png
   始定然考明代经画之大端尚多可议如直𨽻
   近护畿服为万国之法式藩臬不设何以敷治
   法而作观瞻直省中之疆宇阔远事务殷繁者
   限以十三司难免鞭长不及之患至如提学重
   职而偏𨽻臬司河务钜工而向乏专掌两直之
   寄衔他省亦参错而不一此其制之未善者也
   至于司道铨授之法其初尚由特简如洪武间
   潘原明之为云南布政使(见献/徵录)儒士王存忠等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3a 页 WYG0602-0216c.png
   之试按察使佥事(见明/史)犹存振厉之意至成化
   丙戌以各省布按二司正贰官缺员数多始命
   部院各举所知仍命铨部内阁从公酌量定以
   职事(见献/徵录)自是以后推用惟委之吏部往往不
   能得人或以需次较久者为之多衰聩不称职
   左右二司又每以意见不同互相掣肘道员则
   尤多兼领职业不专纵弛之习日甚而吏治不
   可复问矣我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3b 页 WYG0602-0216d.png
  朝初循旧制嗣改左右布政使为一人以专其责
   任直𨽻则创设藩臬江南湖广陜西分建二省
   而江宁苏州又各设布政使一员以著因地制
   宜之法优道员之品秩均不带藩臬衔而督学
   有别置河道有专司
 皇上慎简人在俾膺重任两司有阙俱奉
 特旨除授地方利弊均许专摺陈奏督抚有措置未
   协者或责以随时匡正道员则由科道及各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4a 页 WYG0602-0217a.png
   院司员之膺上考及知府中报政优最者
 记名补放又于入谢时
 亲加诫励无不仰承
 圣训感奋自效所以纲立纪陈旬宣奏绩统属正而
   展布优吏治之蒸蒸日盛洵非前代所可比伦
   矣
 
 
钦定历代职官表 卷五十二 第 54b 页 WYG0602-0217b.png
 
 
 
 
 
 
 
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五十二